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弱电控制和信号系统(正式版)

合集下载

35-36-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

35-36-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

KCT
KCC
10 11
KCF3
R1
KCO
KCF1 KCF2
FU2
KCF
21 2
KM
QF 1
KCF
YT
3 4 QF
跳闸位置继电 器
断 示合器灯路闸KC回器位C路的置与位继控置电制指
回路是分开的
KCT的常开触点 代替断路器的辅 助触点
M100(+)
+700 FU3
15 14 13 16 13 14 18 19 18 17 20 17
第三节 断路器的传统控制方式
(2)中间放大元件: (3)操动机构: 操作机构按照合闸动力分,有以下几类:手动操作机 构、电磁操作机构,电动机操作机构、弹簧操作机构、 重锤操作机构、气操作机构和液压操作机构。
第9页,共32页。
正负电
第三节 断路器的传统控制方式
源小母 线
LW2-Z-1a,4,6a,40,20,20/F8型
3)、SA
(19-17)触
KCO
点接通,准备 好了事故音响
FU3 +
KM
YC
回路。
SA
备注
M708
QF
13
第16页,共32页。
FU2
KCF1 KCF2
KCF
21 2
KM
QF 1
KCF
YT
3 4 QF
KM
SA 19 17
FU4 -
R2
-700
第三节 断路器的传统控制方式
E. 控制开关手柄在“预备跳闸”位置
HR
67 R1
KCF3
FU2
KCF1 KCF2
KCF
21 2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1 概述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工作电源,直流系统的工作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

但直流回路种类繁多,支线纵横,发生接地的几率非常高。

正常情况下,直流系统的正负母线是对地浮空的。

当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虽不会影响正常工作,但当出现第二个接地点时,将有可能引起事故。

因此必须立即排除接地故障。

然而,直流系统的接地故障查找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传统的方法是逐路断开各支路,根据绝缘监察装置的指示来确定故障支路,然后顺着该支路逐级查找,最后确定接地点。

这种方法十分费时费力,而且当断开某一支路时,该支路上的控制与保护装置要—1—短时退出,这时有可能引起事故。

本公司生产的SH-MDL型直流系统电压绝缘监察及选线装置(以下简称直流选线装置)可以完美地解决上述问题。

该装置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能实现对直流系统的母线电压和对地绝缘的实时在线监测,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报警并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自动确定接地支路,在便携式探测仪的配合下可迅速查找到接地点,是传统绝缘监察装置的理想的升级换代产品。

广泛适用于电力、煤炭、冶金、化工、石油等部门。

2功能及特点2.1功能2.1.1在线实时监测直流系统的绝缘状况。

一—2—旦系统的接地电阻低于预先设定的报警值,则自动报警。

之后装置进入选线状态,显示并打印出接地支路号;2.1.2在线实时监测并显示直流系统的母线电压。

一旦系统的母线电压超出预先设定的范围,则自动报警;2.1.3不需停电即可查找接地支路。

在多点接地及系统对地电容较大的情况下仍有较高的准确度。

在便携式探测装置的配合下可迅速准确地找出具体的接地点。

正负母线的对地绝缘均匀下降时仍能准确报警;2.1.4可以随时方便地更改设置参数,如各种报警值等;2.1.5可以记忆20次最新的报警信息供随时—3—显示和打印;2.1.6采用先进的液晶显示技术,显示容量大。

以菜单方式操作,简单方便;2.1.7采用插板式结构,便于维护;2.1.8具备RS232、RS422和RS485串口,同微机监控系统相连,易于实现远方监测;2.2与国内的同类装置相比,该装置具有如下优点:2.2.1检测灵敏度高,受系统对地电容影响小;2.2.2系统的正负母线对地绝缘均匀下降时仍能准确报警;2.2.3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2.2.4能同时监测两段母线。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

8-3 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
主要介绍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和它的位置信号。
1)断路器的触头和它的操动机构 前者在一次系统,后 者在二次回路中。操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使断路器合 闸或跳闸。操动机构上的辅助开关与断路器是联动的。
2)辅助开关的常开、常闭触点的定义 当断路器处于断 开状态时,处于闭合的触点称为辅助开关的常闭触点;处 于断开的触点称为常开出点。
发电机和全厂的主要电气设备集中在一起控制,而汽机、锅炉 分别在汽机间和锅炉间控制的方式。
说明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联系不紧密。蒸汽采用母管系统。 适合单机容量是50MW及以下的发电厂。
2.机炉电集中控制方式------单元控制室的控制方式
发电机、汽机、锅炉集中在一起的控制方式。蒸汽采用单元 制---一台锅炉对应一台汽轮机。三大件联系非常紧密。适用单 机容量是200MW及以上电厂。
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 电路组成自动化系统,代替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 ,代替常规控制 屏、中央信号屏和远动屏,微机保护代替常规保护屏,实现四遥或 五遥的管理模式。
特征是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 能化。
优点是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管理 水平;降低造价;较少维护工作量,实现减人增效。
二、变电站的控制方式
按有无人值班:有人值班变电站和无人值班变电站;在有人值 班变控制可分为主控制室集中控制和在设备附近(开关 柜体上)就地控制。
按控制电源电压的高低可分为强电控制(110V或220V)和弱点控 制(48V或24V).但断路器的合跳闸线圈仍然是强电。
综合自动化的发电厂或变电站,中央信号是由计算机的音响 装置和显示器实现的。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念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50页PPT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50页PPT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解析课件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解析课件

4、对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
1)手动跳、合闸;自动跳、合闸;跳、合 闸操作完成后,应能自动切断跳、合闸脉 1)断路器跳合闸回路
冲电流
2)应有防止断路器多次合闸的“跳跃”闭 2)防跳闭锁回路
锁装置 3)应能指示断路器的合闸与跳闸位置状态,3 ) 断 路 器 的 位 置 指 示
灯回路
自动跳闸或合闸应有明显的信号
电气常用图形符号
继电器线圈电流小于启动值时,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继电器线圈电流大于启动值时,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断路器断开时:断路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断路器闭合时:断路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三、 原理接线图
优点:将一次和二次接线中相关部分画在一起,所有设备用国家统一的图形 和文字符号表示,能表达明确的整体概念。 缺点:没有表明元件的内部接线、端子标号及导线连接方法等,不能作为施 工图纸。
4)应能监视熔断器的工作状态及跳、合闸 4)断路器自动跳闸或
回路的完整性;
自动合闸的信号回路
5)控制回路应力求简单可靠,使控制电缆
芯数目最少。
5、详细分析各过程的动作原理 5-1、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
1、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的工作原理 手动合闸 手动跳闸 自动跳、合闸
2、在跳、合闸回路中,串入QF触点的原因 保护跳、合闸线圈 保护控制开关SA的触点
作为制造、安装、运行的重要技术图纸,也是绘制安装接线 图的主要依据。
五、 安装接线图 1、安装接线图的作用 控制屏(台)制造厂生产加工和现场安装施工用的图,也 是用户检修、试验等的主要参考图,是根据展开接线图绘 制的。 2、安装接线图的组成 • 屏面布置图(从控制屏正面看) • 屏背面接线图(从屏背后看) • 端子排图(从屏背后看)

第8章-控制与信号

第8章-控制与信号

3. 安装接线图
屏面布置图
3. 安装接线图
(2)屏后接线图 是以屏面布置图为基础,并以原理接线图为依据而绘制 的接线图,它标明了屏上各个设备引出端子之间的连接情况, 以及设备与端子排间的连接情况,它既可被制造厂用于指导屏 上配线和接线,也可被施工单位用于现场二次设备的安装。 屏后接线图是站在屏后所看到的接线图。 从屏后向屏体 看去,看到的一般为:两列垂直布置的端子排处于屏的两侧; 处于屏顶的各种小母线、熔断器和小刀闸等;众多的二次设备
3. 安装接线图
为了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在原理图的基础上进一
步绘制安装接线图,主要包括屏面布置图、屏后接线图、
端子排图和电缆联系图。 (1)屏面布置图。 屏面布置图是展示在控制屏(台)、继电保护屏和其 他监控屏台上二次设备布置情况的图纸,是制造商加工屏 台、安装二次设备的依据。 屏、台、盘上各个设备的排列、布置等根据运行操作 的合理性并适当考虑到维护和施工的方便而决定,必须按
时间继电器KT延 时闭合的常开触 点与信号继电器 KS的线圈串联后, 通过断路器常开 辅助触点QF接到 断路器QF的跳闸 线圈YT上。
6~lOkV线路两相式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
对二次接线部分应表示出交流回路的全部,直 流回路电源可只标出正、负极。
所有电气设备都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表
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应按照实际的连接顺序画出。
(2)交流电压回路:按每组电压互感器分组。同一保护方式的电压回路 一般排在一起。字母和数字由上到下的排列和电流回路的表示方式一样。 如A611,B600,C611;A613,C613……。 (3)信号回路:按预告、位置、事故信号分组。先是信号正电源701, 再其他数字,最后负电源 702。如排列次序 701、901、903、…… 951、953……730、732…… 94、194、294……702。 (4)控制回路:先按各组熔断器分组。每组里先排正极回路(单号), 数字由小到大,再排负极回路,数字由大至小,结尾是负电源,如101, 103,133……142、140……102;201、203……202;……。

第九章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

第九章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
第九章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 主讲人: 徐明荣 华北电力大学 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第一节 发电厂的控制方式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控制分为: 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火电厂 的控制方式可分为:主控制室 控制方式和单元控制室控制方 式两种。 一、主控制室控制方式 适用单机容量在10万kW以下的 火电厂。该控制方式全厂的主 要电气设备都集中在主控制室 进行控制,而锅炉、汽机设备 则分别安排在锅炉间和汽机间 的控制室进行控制。 主控制室指是发电厂的控制中 心,因此要求监视方便、操作 灵活,且能与全厂进行联系。 如图。
1、控制屏屏面布置图 电流表、功率表、电压表、功率因数表、 频率表等位于最上几排,距地面1.5-2.2m 左右; 下面为光字牌、转换开关、同期开关等; 再下面为模拟母线、隔离开关的位置指示 器、信号灯及控制开关等; 模拟母线涂色区别:500kV涂深红色; 330kV涂白色;220kV涂紫色;110kV涂米 红色;35kV涂鲜黄色;10kV涂绛红色; 6kV涂深蓝色;3kV涂深绿色;380V涂黄 褐色;220V涂深灰色。
四、屏面布置图 是决定屏上各个设备的排列位置及相互间距离 尺寸的图。 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寸绘制。 屏面布置应满足的要求: ①经常监视的仪表和继电器不要布置太高;② 操作元件(控制开关等)高度要适中,相互间 留有一定距离;③检查和试验多的设备要位于 屏中央,同类设备布置在一起。 布置要紧凑、美观。
(5)防跳装置 所谓“防跳”是指 防止断路器手动 合闸到故障线路 上,断路器发生 多次合、分闸的 跳跃现象。因为 这种跳跃一方面 使断路器受到严 重损坏,另一方 面影响电力系统 的安全运行。 采取的措施有机 械“防跳”和电气 “防跳”。
发生跳跃的原因:控制开关手柄未复归或其触 点被卡住,以及自动投入装置的触点被卡住。 “防跳”原理:在控制开关SA触点⑤、⑧接通后 的合闸过程中,若一次回路有故障存在,继电 保护动作,出口继电器触点K2闭合,使断路器 分闸。此时,防跳闭锁继电器K1的电流线圈流 过电流使K1动作,一方面用常闭触点K1-2切断 合闸回路,避免再次合闸;另一方面通过常开 触点K1-1闭合使回路1L+→SA触点⑤、⑧→常开 触点K1-1→防跳闭锁继电器K1的电压线圈 →1L-导通,使防跳闭锁继电器K1的电压线圈 带电,形成自保持;直到SA返回,其触点⑤、 ⑧断开为止。

第八章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PPT课件

第八章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与信号PPT课件
主控制室指是发电厂的控制中心, 因此要求监视方便、操作灵活, 且能与全厂进行联系。如图。
经常监视和操作的主要 设备位于主环正中屏台; 经常监视和操作的次要 设备位于主环两侧; 其它不经常监视和操作 的设备位于主环的后面。 特点:控制分类明确、 单方面操作简单、现场 巡视方便、现场操作或 采取应急措施较容易等。 缺点:控制点多、控制 设备分散、工作环境差、 机、炉、电协调配合困 难等。 不适应大机组的控制。
一、图形符号和文字标号
图形和文字符号 •电气常用图形符号 •电气常用文字符号 •常用辅助文字符号
符号用途-工程图: • 原理接线图 • 展开接线图 • 安装接线图。
电气常用图形符号
继电器线圈电流小于启动值时,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继电器线圈电流大于启动值时,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先线圈后触点:先找到继电器或装置的线圈,再 找到其相应的触点。
先上后下:针对端子排图和屏后安装图而言,纵 向从上往下看。
先左后右:针对端子排图和屏后安装图而言,横 向从左往右看。
二、二次回路图的类型
原理图
归总式 展开式(展开图)
安装图
屏面布置图 安装接线图
控制屏 保护屏 屏内元件安装图 端子排图
看二次回路图的基本方法(1)
先交流、后直流;
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
抓住触点不放松、一个一个全查清、先 上后下、先左后右、屏外设备一个也不漏。

看二次回路图的基本方法(2) (六先六后)
先一次后二次:当图中同时存在一次接线和二次 接线时,先看一次部分,弄清是什么设备和工作性 质,再看二次部分,具体对一次部分起什么监控作 用。
新符号 FU HG HR HL HL K KA KV KM KM KT KS KCT KCC KVI M QF QS SA TV TA XB YC Y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1129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弱电控制和信号系统(正式版)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弱电控制和信号系统(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信号和测量系统不仅可以采用强电方式,也可以采用弱电方式。

随着弱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控制、信号和测量系统逐步实现了弱电化和自动化。

所谓弱电化就是在控制、信号和测量回路内以低电压、小电流作为操作电源。

弱电化使二次回路设备绝缘要求降低,体积缩小,采用弱电选线技术还可使所需的控制设备数量减少。

对于信号回路,其可靠性要求较控制回路低,弱电方式被广泛使用。

对于控制回路,由于直接关系到断路器的跳闸与合闸,可靠性要求高,所以弱电控制要通过强、弱电转换环节来实现,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跳合闸回路仍采用110V或220V的操作电压,弱电控制仅作用于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实现对断路器的控制。

在一个发电厂和变电站内,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可以采用全部强电或全部弱电方式,也可以采用强电控制、弱电信号方式。

控制方式可以全部采用一对一控制,也可以对重要设备(如发电机、调相机和变压器)采用一对一控制,而对馈线较多的线路可采用一对N的选线方一、断路器的弱电控制1、弱电有触点(以下简称弱电)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1)弱电控制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应满足强电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

(2)断路器的模拟灯能表示断路器的跳、合闸位置状态,并能反映断路器自动跳、合闸与原给定位置的不对应状态。

(3)选线控制应保证在同一时间内只选一个控制对象,在控制地点应有明显的灯光显示操作对象。

为避免选重或选错,可采用选重闭锁或后选有效接线,在选线控制中发生事故时,可自动解除选线,误选线后,可手动解除选线。

2、弱电控制屏(台}的结构型式弱电控制的优点之一是控制屏(台)较小,主控制室的面积也较小。

常见的弱电控制屏(台)的结构有屏台合一和屏台分开两种型式。

合一的特点是将测量表计、光字牌信号及全厂(站)主接线系统模拟图布置在屏台的直立面上,在台的平面上,则布置选控和选测按钮或开关及各种操作和调节开关等。

此种结构模拟性强,监视面小,操作直观方便。

但由于屏台体积小,当放置设备较多时,给调试、检修带来困难。

所以,当主接线复杂,控制对象较多时,则需采用屏台分开的结构。

二、微机监控系统1、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二次回路对一次回路进行控制、测量、调节和保护,实际上是对一次回路进行变换、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监控系统有以下缺点:(1)人作为监控系统的核心进行信息处理,不可避免地要出现错误的判断和处理,因而使现有的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

(2)测量仪表和常规的信号装置进行信息变换,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如测量仪表指示与被测量之间的误差;人观察仪表的误差;音响和灯光信号不能准确表明事故发生的时间、顺序等,因而不能正确地处理事故和全面了解一次设备运行情况。

(3)现有监控系统的信息是通过控制电缆用强电传输的,因而使得传输通道功率损耗大,传输费用高,不利于远距离传输。

对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需要监视和处理的信息量多;线路传输的容量大;主控制室与配电装置距离远等,使得上述缺点更加突出。

而微机监控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使监控系统更完善、更准确、更可靠。

2、微型计算机监控系统目前,微型计算机监控系统已在我国超高压变电站和大容量发电厂的500kV开关站的监控系统中投入使用。

微型计算机监控系统(简称微机监控系统)由微型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微机或主机)和监控对象(即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

微机监控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硬件是指微机本身的各器件、外围设备及总线。

软件是指系统程序以及过程控制应用程序。

微机系统本身是通过总线和各种接口及外围设备与监控对象进行联系,并对监控对象进行监视和控制。

(一)硬件微机监控系统的硬件是由主机、接口、总线、外部设备组成。

由于监控系统完成的功能不同,组成微机监控系统的硬件也不同。

~般可根据监控系统的需要随意扩展。

1.主机主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机(CPU)和存储器,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

它通过总线向系统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并对系统的各参数进行巡回检测、数据处理、控制计算、报警处理、逻辑判断等。

2.接口与输入输出通道接口与输入输出通道是主机与监控对象进行信息交流的纽带。

无论监控对象向主机输人数据或是主机向外部发出命令都是通过输入输出通道和接口进行的。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由于微机只接受数字量,而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模拟量,所以要经模/数转换器A/D或数/模转换器D/A。

根据功能和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口和输入输出通道有串行和并行两种。

3.人一机接口人一机接口是为扩大主机功能而设置的。

主要有显示器终端(CRT)、打印机、磁盘驱动器、键盘等,用来显示、打印、存储、传输数据04.其他系统支持功能模块系统支持功能包括程序运行监视系统(WA1℃m。

G)、电源掉电保护和实时日历钟。

当监控系统因干扰或其它原因出现某些异常情况,如程序脱离正常流程进入死循环时,整个系统完全处于瘫痪状态,此时程序运行监视系统能自行动作,强制系统复位,摆脱死循环;当系统出现电源掉电故障时,为了防止微型计算机系统丢失主要数据,通常采用掉电保护。

掉电保护由相应的硬件电路构成,当检测到掉电信号后,该硬件电路启动微型计算机的外部中断,把当时的重要参数、数据、专用寄存器内容和中间结果暂存入计算机内部数据存中,以便上电后,系统能从中断点处继续运行。

5.检测与变送设备各种检测与变送设备是为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而设置的。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把较大的交流电信号变成正比于被测量的直流电压信号和把非电量的检测参数变为电信号,如压力变送器把压力变为电信号,温度变送器把温度变为电信号等。

这些电信号变成统一的计算机标准电压后,送入微机。

6.总线微机监控系统的总线是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的统称,是传送规定信息的通道。

微型机监控系统的主机板和各种外围功能板(功能板有很多类型,如I/0接口板,UD、D/A转换板,打印机接口板等)之间通过系统总线联系起来,使系统内各种数据和命令通过总线送到各自要去的地方。

系统总线均为标准总线,系统总线有$1∞、SE和BASE等型式。

此外,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则通过通信总线实现。

(二)软件微机的软件是指能完成各种功能的程序。

微机通过软件可实现对监控对象的监视、控制、计算、管理等功能。

软件按功能可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库。

系统软件是厂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性程序和管理程序,主要包括:(1)对语言的汇编、解释和编译程序;(2)对微机进行管理调度的操作系统、其它服务性的程序,如调试程序、故障诊断程序;(3)开发系统。

应用软件是用户根据功能需要编制的程序,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滤波程序;监视控制和计算程序;经济和安全运行程序等。

数据库(支持软件)是建立数据的表格和型式的数据管理程序,用以显示、查询、修改、调用数据。

三、弱电中央信号系统大容量机组的发电厂和超高压变电站信号数量多,若用强电信号光字牌将使控制屏(台)面积大,且很难布置,所以在强电或弱电控制中,广泛采用弱电信号系统。

目前,在我国旧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内较多采用的信号系统,是以冲击继电器为核心的中央式信号系统,它存在以下缺点:(1)冲击继电器是整个信号系统的核心,音响信号必须通过冲击继电器才能发出。

冲击继电器一旦故障,整个信号系统将失灵,影响信号系统的可靠性。

(2)信号的重复动作次数取决于冲击继电器长期热稳定电流。

目前JC、ZC型冲击继电器只能同时接受十几个信号。

当信号数量较多时,会出现漏发信号或冲击继电器烧坏的现象。

(3)预告信号系统的光字牌元闪光,故同时出现两个以上信号时,先后出现的信号不易分辨。

(4)反映信号不完善,例如全厂保护动作只发"掉牌未复归"信号,而且当该信号发出时,要到保护屏上去寻找,延长了事故判断和处理时间。

(5)与微机监控系统连接不方便。

一般来说,需要将发出的中央信号信息输入到微机监控系统中。

为了获取这些信息,对常规的中央式信号系统,需增加大量信号继电器。

因此,我国新建和改建的发电厂、变电站现采用的是各种新型的中央信号装置。

这些装置由若干模块构成,为积术式结构,形成模块式信号系统。

它的主要特点是每个要发出的信号,无论是事故信号还是预告信号,都要先接到一个信号模块上,每个信号模块完成以下功能:(1)记忆功能。

即将输入信号记录下来。

(2)显示功能。

即通过灯光显示。

(3)启动音响。

(4)扩展信息,向微机监控系统输出信息。

由集成电路和微型中间继电器构成的模块式信号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中二进制元件均为正逻辑约定,即高H电平对应逻辑1态,低L电平对应逻辑0态。

电路动作过程如下:当一次系统发生事故时,继电保护动作,其出口继电器KC01的常开触点闭合,事故信号模块I中的或门Dl和与门D8有高电平输入,或门D1输出高电平,经延时元件m(延时可调)延时后分别启动单稳元件D3、与门D8及与门D6。

此时,与门D8输出高电平,一方面启动自动监测装置(事件记录器);另一方面启动成组信号1发信号。

D3输入高电平后立即翻转,其输出低电平一方面输入至双稳元件D4,另一方面去启动音响信号模块,发出音响信号。

在音响信号模块Ⅲ中:或门D1输出低电平,使双稳元件D2输出高电平,使电子开关S闭合,启动蜂鸣器HAUl。

事故信号模块I中,双稳元件D4输入低电平翻转后,将其输出的高电平送至与门D5并反相后,送至与门D6。

与门D5的另一输入端为闪光源,使其输出为间断信号,与门D6输出为低电平,二者作为或门D7的输入,使或门D7输出为间断信号,从而模块I中的电子开关时闭时断,使红色信号灯HL闪光。

按下模块Ⅲ中的音响解除按钮SB1,模块Ⅲ中启动音响的双稳元件D2复归,电子开关S打开,音响停止;按下模块I中的复归按钮SB1,I中的双稳元件D4复归,使其输出低电平,与门时也随其输出低电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