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饮食消费心理学》教案
饮食消费心理学

1、满足就餐客人求安全,求饮、食品卫生的心理
• (1)就餐环境干净舒适; (2)食品新鲜、干净; (3)酒水饮料符合质量标准,无假冒伪劣; (4)餐、茶、酒具经过严格洗刷、消毒、餐巾、毛巾干净 整洁,破边、破口的餐盘、玻璃杯具不能上桌; (5)服务人员的个人卫生符合卫生标准,呈现在客人面前 的是干净、利索、精神饱满、满面春风的形象; (6)为客人上菜都要使用托盘,手拿菜盘时,大拇指要向 盘边靠拢,不得沾到食物; (7)为客人拿取杯具时,手指只能靠近杯底的部位而不可 触及杯口; (8)上汤或汤菜时,如盆边有溢出的菜或汤时要先擦干净 后再上桌等。
(二)与客人相处要真诚
• 1、客人不是上帝是老板,。将客人当亲人、当老板对待,有顾客来店就餐 就像有亲戚朋友到自己家做客一样,热情真诚款待。 2、留心及关注经常光顾的客人,紧记他们之喜好及品味,投其所好。 3、处处为顾客着想,主动征询意见,并乐于接受意见(注意语言艺术的运 用,不能问饭菜好不好吃之类太被动的话)。 4、尽可能记下顾客之重要日子,如生日、结婚周年、公司开业周年或家庭 成员的生日等,并在相应的日子到过之前与顾客联系,问候、沟通,如有必 要可寄贺卡、送花篮等。 5、对顾客的喜好、衣着及子女等可略加赞美,从而取得他们这喜悦,有利 于开展营销及服务工作。 6、当熟客与他的客人到店就餐时,要更加热情接待,从而提高他在本店的 地位(如:不能说“陈总,很久不见了或您很久不过来看我们了”。而要艺 术地说“陈总,您又过来啦!”等。 7、善于运用亲切得体的语言、温馨适度的微笑及温文尔雅的体语(指身体 语言,但要有度)。 举例:如有一位好色的客人趁你在为其服务时,偷偷用手摸你的大腿时,你 不能直接去责备他,令他难堪,而要运用语言艺术,风趣地说:“对不起! 先生,我的腿碰到了您的手”。然后借故去冲茶、加水等,避开。 8、人是最重感情的,日后高档酒楼将会趋向于感情消费,所以我们要尽可 能让顾客成为朋友,适当的感情投资是值得的。
饮食消费心理学课件 第二章 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W公司果敢挑战某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和就 餐需求,以“投其所好”为一切业务工作 的出发点,不仅出奇制胜地突破了“众口 难调”的产销瓶颈,而且轻而易举地打入 了某城市的快餐食品市场,开创出了快餐 食品新市场。
• 请分析:(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 品市场利用的是饮食消费者心理的哪一特 征?
• (2)请谈谈作为营销者如何正确运用这一特 征去引导消费?
第二章 饮食消费心理 学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发展历程
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心理学 基础研究体系 (近百年内)
管理心理学 20世纪50年代
心理学、社会学、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 理学、人类学
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 企业管理
19世纪前,心理学属于哲学范畴。 19世纪中,自然科学上的发现对早期的心理学家也产生了 重大影响。此时的心理学研究也逐渐开始重视实验方法的使用。 1860年,德国的费希纳开创心理物理学,德国的艾宾浩斯 开创记忆的实验研究。 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 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 是这一学科成为科学的转折点。其后的一百多年,心理学门派 纷争及高度发展,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1900年,佛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一书,标志着现代心 理学建立。
• (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品市场 利用的是饮食消费心理的习惯性。
• (2)分析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消费习惯 和营销活动的关系,正确运用消费习惯去 引导消费是每一个经营者必须认真对待的 问题。W公司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的。
• ①端正态度、正确定位,尊重消费习惯; 了解目标顾客的消费习惯;按消费习惯设 计、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
认识活动 心理活动 情感活动
《消费心理学》—教学教案

《消费心理学》—教学教案《消费心理学》教学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消费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营销策略和提升消费行为的理性程度。
二、课程目标1、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熟悉消费者行为特征和趋势,掌握市场调研和分析的方法。
3、能够应用消费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独立或协作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4、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观念,提高其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课程内容1、消费者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包括消费者决策、态度、动机等。
2、消费者行为特征和趋势,包括消费者需求、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体验等。
3、市场调研和分析,包括市场调研方法、市场分析、竞争分析等。
4、消费心理学的应用,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等。
5、理性消费观念的培养,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介绍消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了解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消费者行为特征和趋势,掌握市场调研和分析的方法。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应用消费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4、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消费心理和行为,提高理性消费观念。
5、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学习提供反馈。
五、课程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
2、作业成绩:评价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包括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略方案等。
3、课堂测验成绩:评价学生在课堂测验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综合表现,包括概念理解、理论应用、问题解决等方面。
六、课程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提供消费心理学的教材和参考书,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章绪论饮食消费心理学

多位客人都是当初从浙江宁波去台湾的,他们渴望吃 上一顿不折不扣的宁波菜。可是他们在上海的三天时 间里,每天都忙着应酬,顿顿几乎都是上海人心目中 最上品位的大闸蟹。 另外,饭店还通过传真要到几份台湾客人在那 几天的菜单。有了这些材料,餐饮部经理的眉结自然 解开了。三天后,台湾客人于下午四时抵达饭店。晚 餐就设在刚装潢一新的餐厅里,当服务员送上8碟地 道的宁波菜时,所有客人一片欢呼,只见筷子如雨点 般在一个个碟子中“扫荡”,不一会儿,黄泥螺、臭 冬瓜、蟹酱等冷菜便荡然无存。接下来的一道道热炒 几乎也都是一扫而光,那些老人像一群孩童,又说又 笑,大饱了口福。 席后,台湾客人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他们到大陆 以来吃得最香、最满意的一顿饭。
购 买 动 机
(1)生存 饥饿时需要摄入食物;生病后需要营养补充。 (2)情感 人在情绪激动时会通过饮食来发泄 (3)储存 储存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如柴、米、油、盐 (4)求廉 “大甩卖”、“跳楼价”、“最后三天”、“清 仓处理”、“两元店” (5)好奇 外出旅游品尝当地特产,非为解饿,只为新鲜 (6)癖好 有人好吃,非为解饿,非为解馋,只是习惯 (7)炫耀 讲排场、摆高档;举办大型宴会,尤其是婚宴
了解食物信息 (1)包装袋、包装盒 包装应包含重量、体积、 营养素含量、生产日期、 生产厂家、保质期等(通 过食物讲解) (2)广告 广告具有两面性,应有清 醒认识(请学生列举食品 广告) (3)服务员介绍 超市食品(介绍品牌、质 量、口味) 饭店菜肴(介绍口味、原 料、特色)
购买食物 先付钱,后得食物; 吃食物,后付钱
饮食消费 心理学
什么是饮食消费心理学?
饮食消费心理学是隶属于 心理学 的一个
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新兴学 科。 以研究人的饮食消费需求、动机、行为 与食物关系为目的 以指导人们进行科学饮食为目标 具体探讨饮食消费心理发展变化规律
饮食消费心理学PPT课件

一、青年饮食消费者的特点
• 1.人数众多,消费量大。 • 2.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很大的饮食消费潜力。 • 3.分布广泛、均匀,影响力突出。
二、青年饮食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一 般心理特征
• 1.追求时尚新颖。 • 2.追求自我成熟的表现和消费个性心理的
实现。 • 3.冲动性消费多于计划性消费。
五、异常饮食消费心理
(一)神经性厌食
通常指15~23岁的姑娘。 女性患者为男性的10~20倍。 诱发厌食性症与本人性格和家庭因素
有关
神经性厌食一般心理原因
• 1.因爱美心理而惧怕自己太胖。 • 2.躯体疾病的后遗症。 • 3.父母亲对孩子喂养和消化的过分关心,
也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诱发厌食症。 • 4.精神负担形成厌食。 • 5.某些性格易产生厌食。
(二)减肥与饮食消费心理变异
• 一个人太胖不行,但太胖也是不健康的表现,容 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 研究表明: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只有5%的人患此 病,中等17%,而较低地位的妇女有30%,可能与 文化传统、教育有关。
中老年饮食消费心理
• 通常指35~55岁人群。 • 指青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 • 有较规划的消费计划。
(一)中年饮食消费者的特点
• 1.人数众多,且分布均匀、广泛 • 2.中年人是饮食消费的决策者 • 3.消费心理特殊
(二)中年饮食消费者的饮食消费 心理特征
• 中年人经验多,阅历深,情绪比较平 稳,多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动,表现出独 立自主、沉着冷静,一般不轻易相信别人 的观点、介绍和劝诱。
• 1.注意食品的实用性。 • 2.注重食物的便利性。 • 3.理性饮食消费多于冲动性饮食消费。
二、老年饮食消费心理
• 一般指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饮食消 费者。
饮食消费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饮食消费行为

饮食禁忌
❖ 用餐时,不能把筷子插在盛满饭的 碗上。因在死者灵前的供桌上往往筷 子摆成这种形式。 给客人盛饭时,禁忌把整锅饭一下分 成一碗碗的份饭,因过去给囚犯盛饭 时多采用这种方法。 吃饭时禁忌敲饭碗,据说这是因为人 们迷信敲碗声会招来饿鬼。 忌讳往糕上撒盐和撕拉着吃糕。
二、习惯稳定
❖ 菜系——P122 ❖ 八大菜系: ❖ 每一个地方的饮食特色(中国,国外) ❖ 北方:面食 ❖ 南方:米饭
三、选择消费对象 四、自觉主动 五、复杂多样 ❖ 购买动机不一:价格、食物新鲜、食疗 ❖ 罗卜青菜,各有所爱
第二节
饮食消费者个性特征与饮食 消费行为
一、个性概述
❖ 一)个性的概念 ❖ 个性是一个人心理特点的综合,既有外显的行为,
❖ 购买行为中最根本因素,
❖ 购买愿望+购买能力
购买行为
三)价值观念 ❖ 与饮食消费者的收入与购买能力有直接关系
二、传统习俗与饮食消费行为
❖传统——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历史相袭 的思想及行为习惯,如道德、艺术、宗教、 饮食消费等。
一)亚洲地区
1.日本 日本人的饮食,主要有"日本料理"、"中国料
来划分
❖ 2.按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 ❖外倾型 内倾型 ❖ 3.按个体活动的独立性来划分 ❖独立型 顺从型
第三节 社会因素对因素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经济因素与饮食消费行为
一)食物价格
❖ 购买行为中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
❖ 物美价廉
❖ 收入低的饮食消费者比收入高的饮食消费者更加 关心价格。
饮食消费心理学

饮食消费心理学引言饮食消费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饮食消费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饮食消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更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深入理解饮食消费心理学对于食品行业、餐饮业以及个人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饮食消费的心理需求、市场营销策略和饮食偏好等方面探讨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1. 饮食消费的心理需求饮食消费的心理需求是指在饮食过程中,人们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希望通过饮食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例如,人们有时会因为情绪低落而选择吃一些巧克力或甜品来提升自身的情绪。
这种心理需求不仅涉及到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还包括了个性化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认同需求等。
2. 饮食消费的市场营销策略在饮食消费领域,市场营销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了解饮食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偏好,食品企业和餐饮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中一些常见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品牌塑造、情感营销和虚拟角色营销等。
•品牌塑造: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企业可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信任和认同感。
消费者往往会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品牌产品。
•情感营销:情感营销是通过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来促使其进行购买行为。
例如,通过创造浓郁的家庭氛围或温馨的用餐环境来吸引消费者。
•虚拟角色营销:虚拟角色营销是指通过创造具有吸引力的虚拟角色来吸引消费者。
这些角色可以是品牌形象的代表,通过与消费者互动来建立起情感关系。
3. 饮食偏好的心理因素人们的饮食偏好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因素:•家庭和文化: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受到家庭和文化的影响。
在某些文化中,某种食物可能被视为禁忌,而在其他文化中则被视为美食。
•群体认同:人们通常习惯与某个群体保持一致,包括饮食偏好。
如果某个食物在特定的群体中被认可,其他人也可能因此而尝试。
•广告和媒体影响:广告和媒体对于饮食偏好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饮食消费心理专业培训教程(ppt 48页)(共46张PPT)

时使用各种不同的酒,去配合各种不同的食物一同品味。弄错了,就会让厨师难过,认为你糟 蹋了他用心表现的手艺,不登大雅了。
• (4)中国菜肴,十味杂陈。是用“味蕾”来吃的,这才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福祉。中国人 对五味极为敏感,甜、酸、苦、辣、咸。有时还可能有麻、臭、腐、败、醉的副 榜五味,十味混同吃、兼别吃、原味吃、杂交吃,复杂的可以造成无数变味的奇 味吃。这一来就可形成千万种微妙的脍炙人口的菜单。
马斯洛需求理论图解
二、服务心理的“四双原理”
1 (一)双重关系—角色关系 人际关系 2 (二)双重服务—功能服务 心理服务 3 (三)双重因素—必要因素 魅力因素 4 (四)双重满意
6
第二节 顾客饮食需求分析
了解顾客饮食需求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了解顾客的共性饮食需求心理。顾客作为一个人,必然
一、顾客共性饮食需求心理分析
• 人类的饮食历程 • 人类的饮食历程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 1、五阶段论 • 饥饿阶段。原始时代,饥不择食、食不求精,饱一顿饿
一顿; • 温饱阶段。懂得将食物进行培育、加工、储存,以保证
吃够吃饱; • 美食阶段。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在满足品种数量之余
,还要满足自己的个性嗜好,不惜物的采用去粗取精,不 惜时的讲究烹饪加工; • 营养阶段。重视进食对人体的营养,希望养身健体; • 益寿阶段。希望通过饮食达到益寿延年。
(3) 花卉喜忌心理。
• 日本人喜欢樱花,菊花只能用15个花瓣的,因为只有皇室 帽徽上才有16个花瓣的菊花;忌讳荷花。意大利人爱玫瑰 花、小梅花、雏菊、紫罗兰、百合花,忌讳菊花。法国人 认为桃花是不祥之兆,白菊花只能用于丧葬礼。在德国, 不能把红玫瑰送给女主人。俄罗斯人认为黄蔷薇意味着不 吉利与绝交。中南美洲国家人认为紫色花是不吉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三节: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饮食消费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通过学习,了解研究方法及相关学科关系。
教学重点
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应用实践法
三、征询法
二、饮食消费心理的中级阶段
三、饮食消费心理的高级阶段
课外作业
P72 2、4
阅读参考书目
《饮食消费心理学》
课后体会
教师姓名董道顺任课班级烹饪072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
第三章第一节 视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嗅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了解视觉对饮食消费心理的影响 如何正确运用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
《饮食消费心理学》
课后体会
教师姓名董道顺任课班级烹饪0722008年9月8日星期一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
第二节: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
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
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饮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饮食者的心理研究
(二)餐饮经营活动与饮食者心理的关系研究
(三)饮食业组织管理心理研究
二、饮食消费心理学的任务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
(二)实践方面的任务
课外作业
P32 1、6
阅读参考书目
《饮食消费心理学》
课后体会
教师姓名董道顺任课班级烹饪072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三)食物的配色技巧
(四)饮食环境气氛的光色调控
第二节 嗅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一、嗅觉的性质 二、嗅觉的特点
三、香气及其来源 四、嗅觉对饮食消费心理的影响
课外作业
阅读参考书目
《饮食消费心理学》
课后体会
教师姓名董道顺任课班级烹饪072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
第三节:味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四节:触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第五节:听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了解味觉的种类 影响味觉的因素 饮食消费中的味觉心理现象
触觉的分类 音乐与饮食消费心理
教
音乐与饮食消费心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味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一、味觉的性质
二、味觉的种类 三、影响味觉的因素
四、饮食消费中的味觉心理现象
第四节:触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一、口腔触觉的性质 二、口腔触觉的分类
第五节:听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一、听觉的性质
二、音乐与饮食消费心理
课外作业
阅读参考书目
《饮食消费心理学》
课后体会
教师姓名董道顺任课班级烹饪0722008年11月10日星期一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
一、饮食消费的认识过程
二、饮食消费的情感过程
三、饮食消费的意志过程
课外作业
阅读参考书目
《饮食消费心理学》
课后体会
教师姓名董道顺任课班级烹饪072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
第三节:饮食消费心理的一般特征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四节:饮食消费心理的发展阶段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饮食消费心理的一般特征
教师姓名董道顺任课班级烹饪072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
第一节:饮食消费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饮食消费行为和饮食消费心理,掌握饮食消费行为的类
型,饮食消费心理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
饮食消费行为的类型
饮食消费心理
教学难点
饮食消费行为和饮食消费心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问卷法
第四节:饮食消费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普遍心理学
二、消费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
课外作业
P32 1、6
阅读参考书目
《饮食消费心理学》
课后体会
教师姓名董道顺任课班级烹饪0722008年9月27日星期一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
第二章 第一节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饮食消费心理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饮食消费动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动机的概念和特点
动机的作用 动机的分类
饮食消费动机的类型
嗅觉对饮食消费心理的影响
教学重点
视觉对饮食消费心理的影响
嗅觉对饮食消费心理的影响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运用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 视觉与饮食消费心理
一、视觉对饮食消费心理的影响
二、正确运用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
(一)食物的色泽——自然色与外加色
(二)食物原料加工过程中的变色规律
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饮食消费心理学的意义
一、饮食消费行为饮食消费心理
(一)饮食消费行为过程
(二)饮食消费行为的类型
(三)饮食消费心理
1.先验后效心理 2.恋旧与怀古心理
3.求实求廉心理 4.求新求美心理
5.雅静舒适心理 6.卫生心理
7.保健心理 8.偏爱和嗜好心理
二、研究意义
课外作业
阅读参考书目
第四章第一节:需要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饮食消费需要
了解需要的概念和属性,需要的几种属性
饮食消费需要的特点与类型
教学重点
需要的概念和属性
饮食消费需要的特点与类型
教学难点
需要的几种属性
饮食消费需要的特点与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需要的基本理论
一、需要的概念和属性
二、需要的几种理论
饮食消费心理的发展阶段
教学重点
饮食消费心理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
饮食消费心理的发展阶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饮食消费心理的一般特征
一、饮食消费心理的盲目性
二、饮食消费心理的习惯性
三、饮食消费心理的目的性
四、饮食消费心理的选择性
第四节:饮食消费心理的发展阶段
一、饮食消费心理的低级阶段
了解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心理的过程 饮食消费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教学重点
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心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饮食消费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一、心理的本质
二、心理过程
三、心理的个性特征
第二节 饮食消费心理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饮食消费需要
一、饮食消费者需要的特点
二、饮食消费需要的类型
(一)习俗性的需要 (二)求廉性需要
(三)便利需要 (四)卫生需要
(五)新奇需要 (六)求美需要
(七)优越性需要
课外作业
阅读参考书目
《饮食消费心理学》
课后体会
教师姓名董道顺任课班级烹饪0722008年11月17日星期一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