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不能失信
21课我不能失信

1.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2.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不去? 3.别人是怎么劝说的? 4.她是怎么说的? 5.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2.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不去? 3.别人是怎么劝说的? 4.她是怎么说的? 5.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2.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不去? 3.别人是怎么劝说的? 4.她是怎么说的? 5.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星期天 (时间),宋耀如一家准备去 一位朋友家(地点),宋庆龄(谁)很想去。她 突然想起要教小珍叠花篮(什么事),爸爸妈 妈都劝她改天再教(怎么做) ,但她为了不失 信 (什么)还是留下来了。
还可以用简短的话语概括 。
宋庆龄和父母准备外出 想起有约,停止脚步 不能失信,留下等候
细读课文,感受诚信
宋庆龄是一位( 伟大 )的女性,
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曾经担任过( 国家副主席 ),
( 名誉主席 ),她非常喜欢(少年儿童), 关注(少年儿童),在她的支持下, 创办了《儿童时代 》。
阅读提示
学习方法: 读、想、交流
学习目标:
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
•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 B.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 C.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根据提示补充。
(时间),宋耀如一家准
备, (地点)(谁)想去。她突然想起(什么事),爸爸妈妈都
劝她
(怎么做) ,但她为了
(什么)
还是留下来了。
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 文中可以看出宋庆龄的诚实 守信语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我不能失信》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我不能失信》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一、多音字教jiào(教师)jiāo(教书)奇qí(奇怪)jī(奇数)兴xīng(兴奋)xìng(高兴)二、近义词解释一一说明漂亮一一美丽特别一一特殊高兴一一喜悦准备一一打算奇怪一一惊奇忘记一一遗忘忽然一一突然三、反义词失信一一守信漂亮一一丑陋忘记一一牢记留下一一离开明白一一糊涂特别一一普通四、理解词语1.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2.扑空:没有在目的地找到要找的对象。
3.解释: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4.道歉:表示歉意,特指认错。
5.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写宋庆龄非常想去那位伯伯家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第一部分(2-10):详细描写宋庆龄守信用的经过。
六、句子解析1.“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反问句。
强调了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
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两个一会儿……”写出了宋庆龄等人时候的着急的心情。
3.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一个人在家没劲”是指为等小珍,还没有去伯伯家看上鸽子,“没有失信”是她做到了答应别人的事要守信。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没有去看上鸽子,一个人在家也很无聊,但是我做到了诚实守信。
七、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履行自己的诺言的故事。
2.爸爸、妈妈是如何劝说宋庆龄的?“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3.宋庆龄是怎样做的呢?“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可以向她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4.你认为宋庆龄为了不失信于人而放弃去伯伯家的做法值得吗?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值得。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我不能失信》教学课件

“信”是什么意思? “失信”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 什么?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小时候的宋庆龄 的选择吧!
阅读提示
请大家默读导语,想想课文可能讲了 什么?
宋庆龄(1893年-1981年),是已故 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 山的第二任妻子。宋庆龄是一位 伟大的女性,为新中国的解放, 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曾经担任 过国家副主席、名誉主席,她一直 热情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 长,在她的支持下,还创办了 《儿童时代》杂志。被国际公认 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研 读 课 文 读一读宋庆龄的话,注意语气,你体会到
了什么?
◎ 留下来的态度坚决
◎ 处处为他人着想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 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
动作描写,拒绝的态度没有丝毫犹豫
研 读 课 文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 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 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 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研读课文
◎ 提出改天教的建议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 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爸爸 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爸爸对孩子间的约定不以为意
研读课文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 歉意,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妈妈在 一旁说。◎故意不守约的表现 赞赏、肯定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 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 下来吧!”
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 有没有遇到类似 的事情?你是怎 么做的呢?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 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 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 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我不能失信》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我不能失信》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一、多音字教jiào(教师)jiāo(教书)奇qí(奇怪)jī(奇数)兴xīng(兴奋)xìng(高兴)二、近义词解释一一说明漂亮一一美丽特别一一特殊高兴一一喜悦准备一一打算奇怪一一惊奇忘记一一遗忘忽然一一突然三、反义词失信一一守信漂亮一一丑陋忘记一一牢记留下一一离开明白一一糊涂特别一一普通四、理解词语1.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2.扑空:没有在目的地找到要找的对象。
3.解释: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4.道歉:表示歉意,特指认错。
5.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写宋庆龄非常想去那位伯伯家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第一部分(2-10):详细描写宋庆龄守信用的经过。
六、句子解析1.“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反问句。
强调了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
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两个一会儿……”写出了宋庆龄等人时候的着急的心情。
3.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一个人在家没劲”是指为等小珍,还没有去伯伯家看上鸽子,“没有失信”是她做到了答应别人的事要守信。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没有去看上鸽子,一个人在家也很无聊,但是我做到了诚实守信。
七、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履行自己的诺言的故事。
2.爸爸、妈妈是如何劝说宋庆龄的?“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3.宋庆龄是怎样做的呢?“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可以向她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4.你认为宋庆龄为了不失信于人而放弃去伯伯家的做法值得吗?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值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我不能失信》课件(共39张PPT)

伯伯伯伯家还养说的准鸽备子送,她尖一尖只的呢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漂啦亮!
极啦
送她一只
从这几个描述中可以 看出宋庆龄的开心喜悦, 以及对鸽子的喜爱之情。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
反问
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想去”。
你是一直想去伯伯家的。
体会品质
语言
动作
神态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宋庆龄守信的好品质? 画出相关句子并做上批注?
答应了教小珍叠花篮,为了遵守诺言,放弃
宋 了去伯伯家看鸽子的机会,一直在家等小珍。 小
庆
龄
小珍没有来。
珍
整体感知
体会品质
小庆龄不失信这件事对于大部分小孩子来说其实是 很难做到的,难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 线将小庆龄面临的诱惑划出来。
体会品质
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拓展延伸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
因为我没有失信。”你能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自 己的见解吗?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会么处理?
拓展延伸
“一诺值千金”,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 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 重诺言。
课下找一找有关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读一读。
拓展延伸
幼儿园老师很感动,一位老师歉疚地说:“天气不 好,您就改个日子再来嘛!”
宋副主席摇了摇头,认真地说:“不,我不能失信, 我应该遵守诺言。”
读了这两则资料,你们有什么发现?
这种守信的品质伴随宋庆龄的一生。无论站 在什么位置,她都深深记得——
我不能失信!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深深懂得 ——
我不能失信!
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句话呢? 联系上下文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我不能失信》教学课件)

课后练习
√
√
√
√
√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21 我不能失信
√
√
√
一般 丑陋 敌人
惦记 守信
C
等待 奶奶
光芒
鱼鳃
C
被别人看到
诚实的心
做人要诚实, 遵守社会公德,不要昧着良心做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
课后练习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 B )
A. 闪耀. (yào) B. 歉. 意(qiàn)
你觉得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值不值得?
我认为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 出行是值得的,因为诚实守信 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水平。
讲信用是诚实、尊重别人 的表现。俗话说“一诺千金”, 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
结构梳理
准备去伯伯家:特别高兴 早就盼着
诚
我
庆龄:想起与小珍约好了 实
不
守
能 决定留下来 爸爸:提议改天再教小珍 信
宋庆龄如果去了伯伯家,会怎么样?
她会看到漂亮的鸽子,伯伯 也许会送她一只鸽子呢。
她会喂鸽子吃食,和鸽子做游戏。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词语积累(与“诚信”有关的词语)
一诺千金 金口玉言 说一不二 信誓旦旦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抱诚守真 以诚相见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不仅是 个守信的人,还是个诚实的人。
点睛之笔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 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守信比 玩重要,诚信是第一位的。
耐心地等待
宋庆龄在家等候小 珍的结果如何?
一会儿看书 一会儿弹琴
直到中午
21.《我不能失信》 课件(共24张PPT)

。 啊!
【与“诚信”有关的词语】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金口玉言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说一不二 抱诚守真 以诚相见 信誓旦旦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作业设计
1.搜集阅读《儿童时代》儿童刊物。(住 校生由老师提供) 2.开展一次“诚实守信”班级行为大调查。
三年级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 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妈妈在 一旁说。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 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他道歉是可以的, 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 地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就留下来吧!”
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 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对鸽子的喜爱之情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
强调了宋庆龄十分想去伯伯家。
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 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 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三年级
说明什么?
正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时候,庆 龄又一次想到了小珍,连忙说——“不行! 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三年级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 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 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非常诚实, 守信的人,自己没有忘记并且记住的事情,是 一定会信守承诺的。
三年级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 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 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初读感知: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三年级下21我不能失信

三年级下21我不能失信《三年级下 21 我不能失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坚守的道德准则。
在三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我不能失信》的文章,它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诚信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庆龄全家准备到一位伯伯家去玩,宋庆龄特别高兴,因为伯伯家养了漂亮的鸽子,她早就想去看一看了。
可是,就在大家准备出发的时候,宋庆龄想起了自己要教小珍叠花篮的约定。
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但是宋庆龄坚决地表示:“不行!不行!我不能失信!”最终,宋庆龄留在家里耐心地等待小珍,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宋庆龄的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诱惑或者困难,而想要放弃自己的承诺。
但是,只要我们想起宋庆龄的故事,就会明白,诚信是多么的重要。
比如说,有一次,我和小伙伴约好了一起去公园玩。
可是,那天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想着这么大的雨,小伙伴应该也不会去了吧。
就在我犹豫要不要去的时候,我想起了宋庆龄的故事。
我想,如果我不去,小伙伴到了公园看不到我,一定会很失望的。
而且,我不能失信于人。
于是,我穿上雨衣,打着雨伞,按时来到了公园。
果然,小伙伴也在那里等着我。
看到彼此的那一刻,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因为我们都遵守了约定,没有失信。
再比如,在学校里,老师经常会布置一些作业,要求我们按时完成。
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作业太多太难,就想着抄别人的或者干脆不做。
但是,这样做就是失信于老师,也失信于自己。
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学到知识,才能不断进步。
诚信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在社会交往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经常失信于人,那么他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而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在商业领域,诚信更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庆龄的做法是对的,她是在坚持正确的做法,不能因 为一些诱惑或原因,而失去自己的初衷,正确的事情, 我们要坚持,做的问心无愧,坦坦荡荡。
21* 我不能失信
说一说:学完课文,你觉得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 行值不值得?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我认为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是值得的,因为诚实守信 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水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 像宋庆龄一样去做。
21* 我不能失信
爸爸劝说后:
说明什么?
正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时候, 庆龄又一次想到了小珍,连忙说——“不 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 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说明宋庆龄态度 很坚决!
21* 我不能失信
妈妈劝说后:
怎样理解宋庆 龄的话?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 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 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
21* 我不能失信
拓展延伸
关于守信的名言警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2.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 愧的归宿——高尔基 3.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4.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5.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1* 我不能失信
课堂练习
一、选字填空。 耀 要 药 闪(耀 ) ( 药 )品 只( 要 ) 盼 畔 判 湖( 畔 ) 企( 盼) (判 )断 歉 欠 纤 ( 欠 )钱 ( 纤 )夫 道( 歉 )
示例: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 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 会是给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 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非常诚 实,守信的人,自己没有忘记并且记住的事 情,是一定会信守承诺的。
21* 我不能失信
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说说宋庆龄为什么这么做?
21* 我不能失信
你认为宋庆龄的做 法对吗?为什么?
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 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 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 失信。”
21* 我不能失信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 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宋庆龄
21*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1893年-1981年),是已故 中国革命家孙中山的妻子。1927年11 月1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 委员会。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 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1981年5 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 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 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 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21* 我不能失信
我不能失信
21* 我不能失信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yào
我会认 荣耀
q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
宋庆祝
pàn
盼望
dié
叠花篮
qiàn
道歉
21* 我不能失信
耀
庆
盼
道
识字游戏 叠
眼 望祝 歉词
21* 我不能失信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 准备)到 一位( 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 早就盼望着去 )。她 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 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 守信 )还是( 留了下来),履 行了自己的诺言。
21* 我不能失信
互动课堂
默读课文,说说宋庆龄遇到了一个怎 样的选择?
21*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是怎么做的?从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她是个守信的孩子? 把能反 映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
21* 我不能失信
走到门口时:
说明什么?
她刚走到门口,突然停住了脚步,皱 起了眉头。
“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 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 篮。”
21* 我不能失信
二、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尖尖的 红红的 耐心地 守信用的
眼睛 嘴巴 孩子 等待
21* 我不能失信
三、我能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1.宋庆龄是 守信用的孩子 2.可是我没有忘记,我 不能失信
。 啊!
21* 我不能失信
四、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个人在家是很 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