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鼓室注射.

合集下载

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抽液联合股室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0例。

两组均行鼓膜穿刺抽液术,对照组术后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曲安奈德鼓室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鼓室压高于对照组,语频气导听阈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鼓膜穿刺抽液联合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听力。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抽液;鼓室注射治疗;曲安奈德[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and intrafemor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40 case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groups. Both groups underwent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and drainag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after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jection to the tympanic cavity.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ympanic pressure and speech frequency air conduction threshol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group had high tympanic press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peech frequency air conduction hearing threshold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and intratympanic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secretory otitis media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earing of patients.[Keywords] Secretory otitis media;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Tympanic cavity injection therapy; Triamcinolone acetonide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以中耳常含乳突腔内形成积液、听力下降、鼓膜完整为主要特征。

甲强龙鼓室注射在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甲强龙鼓室注射在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甲强龙鼓室注射在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胡永成;邓成柳【摘要】目的探讨甲强龙鼓室注射在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纯音听阈(PT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A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PTA值(78.77±4.67)d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88±4.86)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突发性耳聋应用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能够获得理想应用效果,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01【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甲强龙;鼓室注射;难治性突发性耳聋【作者】胡永成;邓成柳【作者单位】527300 云浮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527300 云浮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正文语种】中文突发性耳聋属于耳科较为多见的急症之一,通常指突然出现的、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大都表现为在几分钟内、几小时内以及3 d内听力急剧下降,一般分为中度与重度两类[1]。

目前临床对该疾病发病机制还未确切,通常认为与内耳微循环障碍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2]。

临床治疗该疾病大都是实施抗病毒、扩血管、激素、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以及减少血液粘稠度等综合治疗,但是总体疗效不佳[3]。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甲强龙鼓室注射在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特选择本院20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研究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研究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的效果。

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内耳眩晕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未应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而应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与实验组(36例:应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4天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内耳眩晕患者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流变,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内耳眩晕症又被称为梅尼埃病,本病的发生与内淋巴管阻塞、内淋巴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膜迷路积水,患者反复出现眩晕、耳鸣、耳胀等症状,该病患者常用前庭神经抑制剂、血管扩张剂治疗,但是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给药以提升治疗效果[1]。

本次研究为论证上述观点,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36例未应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以及36例应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36例应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患者,男性患者共有19例、女性患者共有17例,患者年龄在44岁~75岁、平均年龄(62.63±1.41)岁,病程在0.5~7.3天,平均病程(3.45±0.11)天。

对照组36例未应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内耳眩晕患者,男性患者共有18例、女性患者共有18例,患者年龄在42岁~72岁、平均年龄(62.61±1.42)岁,病程在0.5~7.1天,平均病程(3.42±0.14)天。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因眩晕、耳鸣、耳胀入院,结合患者声导抗检测结果、耳镜检查结果以及颅脑MRI检查结果,患者均确诊内耳眩晕,此外,本次研究患者均获知本次研究目的、干预措施,且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鼓膜穿刺抽液后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张小东【摘要】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诊治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先对两组患者进行鼓膜穿刺抽液,研究组注入醋酸曲安奈德;对照组注入地塞米松磷酸钠,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气导听阈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第2周和第4周研究组气导听阈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曲安奈德鼓室内注射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能使治疗后的气导平均听阈明显下降,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16)017【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曲安奈德;鼓室内注射【作者】张小东【作者单位】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海门 226100【正文语种】中文分泌性中耳炎(SOM)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主要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是引起儿童及成人听力下降的常见的原因之一[1]。

咽鼓管(ET)阻塞及功能障碍、感染及变态反应被认为是SOM的主要病因[2]。

冬春季多发,虽然该疾病可以治愈,但若治疗方法不当而使本病反复发作,最后出现永久性听力下降[3],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次研究笔者采用了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的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治疗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病史和专科检查,结合鼓膜穿刺、鼓室导抗图[4]、耳内镜或耳显微镜等检查确诊,符合田勇泉等[5]《耳鼻咽喉科学》中关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排除药物禁忌证、鼻咽癌、慢性鼻炎鼻窦炎及变应性鼻炎等机械阻塞患者。

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与护理

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与护理

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与护理【关键词】鼓室注射;耳聋;观察护理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较多,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基本上成为了一种常规用药。

临床中多采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效果不十分满意,而且伴发着各种并发症的存在。

我院对83例91耳患者应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83例91耳中男性50例,女性33例,年龄18~67岁。

双侧耳聋8例;发病1~7天42例,8~40天41例。

听力损失轻度21耳(10~30 dB)、中度37耳(31~60 dB)、重度33耳(61~90 dB)。

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在全身应用丹参酮、东莨菪碱等基础上,常规用5%聚维酮碘溶液外耳道消毒,用5号长注射针头的1 ml注射器,抽吸0.3 ml生理盐水溶解甲泼尼龙20 mg,在鼓膜前上象限穿刺,缓慢将药物注射到鼓室内,然后患者平卧30分钟,保持安静不要讲话,尽量不做吞咽动作,使药物尽可能在鼓室内保持较长时间。

3.治疗结果 83例中35例经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后加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48例首次鼓室注射甲泼尼龙,8例双侧耳聋同时行鼓室内注射。

每2天注射一次,共2周。

83例91耳中经治疗语音频率平均听阈值≤30 dB者16耳;听阈降低30 dB者51耳;听阈降低15 dB者18耳;无效者6耳。

总有效率93.41%。

其中23例因效果满意或惧怕疼痛鼓室注射仅有3~4次。

10例患者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用板兰根或清热灵颗粒口服。

观察及护理 1.一般护理(1)心理护理情绪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引起内耳神经血管变化,造成内耳功能紊乱甚至微循环障碍引起突发性耳聋,临床表现为极度苦恼和烦躁。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讲明发病原因,克服恐惧和焦虑可以减轻机体的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在行鼓室注射药物时将注意点和治疗的必要性告之患者,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取得患者的最佳配合,做到准确治疗。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的临床研究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的临床研究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的临床研究3施俊1 杨军1 吴皓1 薛彬1 陈向平1 曹荣萍1 孟国珍1 向明亮1 黄琦1 [摘要]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1例突聋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注入5g/L地塞米松1ml治疗,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

比较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前后4个频率(500、1000、2000、4000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下降10dB以上为有效。

结果:21例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前后PTA分别为(65.65±24.73)dB HL和(50.25±25.59)dB HL,有明显下降,P<0.01。

10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47.6%。

对发病至治疗的时间短、不伴眩晕的突聋患者应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效果好。

本组病例未出现鼓室内感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

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安全、有效,发病至治疗的时间以及是否伴有眩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关键词]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聋,突发性 [中图分类号] R764.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1781(2006)1620749203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medication for sudden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clinical evaluationS H I J un YA N G J un W U H ao X U E B i n C H EN X i ang pi ngCA O Rong pi ng M EN G Guoz hen X I A N G M i ngli ang H UA N G Qi (Depart ment of Otolaryngology2Head and Neck Surgery,Xinhua Ho 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 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for sudden sen2 sorineural hearing loss.Method:Subjects received an course of at least72day dexamethasone[5g/(L・d)]intra2 tympanic injection.Pure2tone averages(PTA)calculated using air conduction thresholds at42f requencies(500, 1000,2000,4000Hz)at pre2injection and post2injection were compared.The change in P TA greater than10dB HL was considered to be effective.R esult:PTA at pre2injection and post2injection were(65.65±24.73)dB HL and(50.25±25.59)dB HL respectively in21patients with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There was significantimprovement in P TA(P<0.01).Improvement in hearing was found in47.6%patients.Promising results of in2 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medication were found in cases with shorter duration or/and without vertigo.No un2 expected adverse events such as otitis media or perforated tympanic membrane or worsening in hearing occurred during the injection or follow2up period.Conclusion: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medication can be beneficial in treating patient with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Duration and vertigo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for progno2 sis.K ey w ords Intratympanic;Dexamethasone;Deaf ness,sudden3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资助课题(No:034119819)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2头颈外科(上海,200092)通讯作者:吴皓(Email:wuhao@)U.S.Air Force,1975293.Aviat Space Environ Med, 1996,67:777-783.4Collins D L,Harrison G.Spatial disorientation episodes among F215C pilots during Operation Desert Storm.J Vestib Res,1995,5:405-410.5徐安庆,于立身.通过空中引发飞行错觉进行预防错觉训练的效果观察.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8,9(2): 93-96.6L yons T J,Ercoline W R,Freeman J E,et,al.Classi2 fication problems of U.S.Air Force spatial disorienta2 tion accidents,1989291.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94,65:147-152.7Navathe P D,Singh B.Prevalence of spatial disorienta2 tion in Indian Air Force aircrew.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94,65:1082-1085.8徐先荣,赵霆,张扬,等.歼击机飞行员飞行错觉的研究.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1):6-7.9Braithwaite M G,Durnford S J,Crowley J S,et,al.Spa2 tial disorientation in U.S.Army rotary2wing operations.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98,69:1031-1037.(收稿日期:2006203223)・947・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8月第20卷第16期 突聋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和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1〕,迄今为止,还没有使患者的听力完全恢复的特效疗法。

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突发性耳聋的价值。

方法: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科接诊突发性耳聋病人72名,随机均分2组。

试验组采取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对比疗效。

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22%,和对照组80.56%相比更高(P<0.05)。

结论:突发性耳聋用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疗法,效果显著。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不良反应;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价值临床上,突发性耳聋十分常见,一般以单侧耳聋为主,而双侧耳聋则比较少见[1]。

对于突发性耳聋病人来说,其通常都伴有耳塞、眩晕与耳鸣等症状,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严重后果[2]。

目前,医生可采取药物疗法来对突发性耳聋病人进行干预,但不同的治疗方案在疗效上存在差异。

本文选取72名突发性耳聋病人(2020年7月-2022年6月),着重分析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突发性耳聋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科接诊突发性耳聋病人(n=72)进行随机分组。

试验组36人中:女性16人,男性20人,年纪范围56-76岁,均值达到(64.31±3.96)岁;病程范围1-4d,均值达到(1.97±0.34)d。

对照组36人中:女性17人,男性19人,年纪范围55-77岁,均值达到(64.02±3.58)岁;病程范围1-4d,均值达到(2.01±0.39)d。

纳入标准:(1)病人对研究知情;(2)病人依从性良好;(3)病人无精神或心理疾病;(4)病人非过敏体质。

排除标准:(1)中耳病变者;(2)耳蜗占位性病变者;(3)恶性肿瘤者;(4)中途转诊者;(5)耳内畸形者;(6)精神病者;(7)过敏体质者;(8)急性传染病者;(9)肝肾功能不全者;(10)认知障碍者。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作者:杨萍丽来源:《医学信息》2017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方法观察68例患者,男40例,女28例,均为单耳患病。

给予鼓室腔内注射地塞米松2.5 mg,1次/隔日,注射时间5~8次。

对照组21例,每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连续治疗7 d。

结果观察组:68例,治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19例。

总有效率为72.06%(49/68)。

对照组:31例,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3.57%(15/28)。

两组比较?字2=0.06,P关键词:老年性突发性耳聋;地塞米松;鼓室注射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定义为可发生的在数小时至3 d之内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罕见双侧同时发病),听力学检查至少有相连的二个频率下降20 dB 以上,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糖皮质激素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

激素可口服,静脉输注。

但对于存在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存在使用限制性。

目前糖皮质激素鼓室腔内注射临床应用较广泛,疗效明显。

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全身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带来全身性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激素耳内给药方式可避免全身性不良反应,故对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无明显进行性发展期全身性疾病患者的突发性耳聋老年患者分组,给予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观察对比其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3 年1 月~2016 年5月在本科室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选择入组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经过电耳镜检查,纯音听力测试,声阻抗,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CT或MRI检查,排除中耳炎症,占位,畸形等疾病,除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2评价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2005 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与治疗指南(济南方案)”[1]为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将鼓膜分四个象限,沿锤骨柄作直线,经鼓膜脐作一与其 垂直相交直线,将鼓膜分为前上、前下、后上及后下4个象限区域。
内侧壁(迷路器)中部隆凸---岬,由耳蜗第一圈隆起 形成,岬后上方有卵圆形孔---前庭窗(卵圆窗),通内 耳前庭,镫骨底借韧带连于该窗周缘。岬后下方有较小 圆孔---蜗窗(圆窗),通耳蜗基部,在活体有第二鼓膜 将之封闭。前庭窗后上方有弓形隆起---面神经管凸,内 有面神经走行,面神经管管壁甚薄,有时有小孔或不完 整,故中耳炎时常可侵及面神经。
2.方法:在额镜明视下,牵拉耳廓使用一毫升 注射器,将药物经鼓膜后下方鼓室内,抽液,
(如有液体轻拧针管,不拔针头,将液推掉后重
三.鼓给药治疗内耳疾病(如突聋、梅 尼埃病、分泌性中耳炎等)正在广泛应用,并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鼓室给药的解剖学基础是蜗窗膜的结构,它由 上皮层、纤维层和内上皮层三层构成,外侧上皮 层含有一些微绒毛和丰富的线粒体,有吸收物质 和代谢的功能;内上皮层有不连续的基底膜区域, 为物质进入膜内提供了通路。内耳作为机体末梢 感受器官,有血迷路屏障机制保护,其生理和解 剖相对独立。因此,把药物直接送到内耳,即靶 特异性高,局部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外淋巴 能使药物很快到达整个耳蜗。
六.鼓室内注射方法
1.如采用传统鼓膜穿刺术,患者侧坐,患耳 朝向术者,耳廓及耳周外耳道消毒,清除 外耳道耵聍,鼓膜表面以2%地卡因或 bonainn氏液麻醉,在明视下,使用一毫升 注射器,将药物经鼓膜后下方缓慢注射到 园窗区域,术毕患者仰卧位,头转向对侧 耳,使园窗龛浸浴在药液中20~30min,患 者保持安静,使药效尽可能在鼓室内保持 较长时间。适用于梅尼埃,突聋,耳鸣 等。
关于鼓室内注射 (intratympanic)疗法
WHY
一.适应症
㈠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㈡鼓室积液患者; ㈢大疱性鼓膜炎患者。 ㈣突发性性聋 ㈤神经性耳鸣 ㈥梅尼埃病
二.鼓室及相关解剖
鼓室: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是颞骨岩部内的 一个不规则的小气腔。
鼓室上壁
由颞骨岩部前上外侧份构成---鼓室盖,与 颅中窝仅以薄骨板相隔,故中耳炎可溃破 此薄板侵入颅腔。
究其原因:鼓室给药能把利多卡因直接送到内耳,即 靶特异性高,使利多卡因中的四价氨衍生物QX572直接 作用在Corti器上,即耳蜗末梢感受器,外淋巴还能使药 物很快到达整个耳蜗,从而抑制或减轻耳鸣的产生。
4.盐酸氨溴索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分 泌性中耳炎,能改善患者声导抗图型,缩短治 愈时间,提高疗效,且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1)神经元自发放电节律的异常 (2)耳蜗的微力学活动增加 (3)耳蜗内的机械反馈作用 (4)外毛细胞的摆动失调
(5)神经纤维间交互传递或传递变慢
(6)神经元至大脑皮层的血流发生变化,致使 神经元癫痫样放 电。综上所述原因,耳鸣的发生均与神经纤维、神经细胞的异 常活动、传递有关。 。
鼓室利多卡因治疗耳鸣
五.鼓室注射药物及进展
3. 利多卡因是耳鸣抑制药物,是一种膜稳定剂,阻滞钠 道,有 人认为作用于中枢,也有人认为作用于末梢,故可阻滞因病变 致中枢听径路及神经末梢异常过度活动减轻耳鸣。 最近研究认为,利多卡因四价氨衍生物QX572不能通过血脑屏 障,故它抑制耳鸣作用在Corti器,也就是耳蜗末梢感受器耳鸣 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较多学者认为主观性耳鸣产生原因主要有:
鼓室下壁
紧邻颈静脉窝,叫颈静脉壁。
鼓室前壁
为颈动脉管后壁---颈动脉壁,上部有肌咽鼓 管,此管被一片不完整的隔分为两个半管,上 方:鼓膜张肌半管,内藏鼓膜张肌。下方:咽 鼓管半管,为咽鼓管外侧1/3骨性壁。
鼓室后壁
为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口,通向乳突窦及 乳窦小房。乳突窦口内侧壁上有弓形隆起---外 半规管凸;窦口下缘处有锥状隆起,蹬骨肌藏 于其内,并以细小的肌腱自锥状隆起尖端穿出。 在外半规管凸下方和锥状隆起上方有面神经由 鼓室内侧壁转至鼓室后壁下行。在锥状隆起后 下方有鼓索(神经)自面神经管穿出,进入鼓 室,再穿鼓室下壁小裂隙出颅加入舌神经。
通过对38例患者的对照治疗后结果显示:
鼓室利多卡因给药患者治疗后耳鸣响度匹配测试有效率为 87%,
静脉利多卡因给药患者治疗仅为66.7%,
两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鼓室利多卡因给药 患者治疗后耳鸣响度的主观评估有效率87%,静脉利多 卡因给药患者治疗仅为60%,两者相比(P<0.05)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3例(23耳) 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并接受耳内镜下 经外耳道鼓膜穿刺鼓室灌注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治疗。
优势:内耳直接给药用药量小,局部浓度高,全身 副作用小,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8.7%和46.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治疗加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对主观性耳鸣的 疗效不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而常规治疗加鼓 室灌注治疗能提高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禁忌证和 并发症少。
鼓室外侧壁
大部分是鼓膜,鼓膜上方为骨性部---鼓室上隐窝外侧壁。
鼓膜(tympanicmembrane)
厚为0.1毫米三层结构,距外耳道口约2.5厘米一3.5厘米,穿 孔后可再生;其构造比较复杂,呈斜位,是外耳道和中耳的分界。 其外侧面朝向前、下、外,与外耳道底约成45°-50°角,故外 耳道前、下壁较长。婴儿鼓膜更为倾斜,几近水平。
其上有锤骨柄、血液循环、神经等。其中央凹陷处,称鼓膜脐部, 由脐向上稍向前达紧张部上缘处有一灰白色圆点状小突起,称锤 凸,即锤骨短突顶起鼓膜部位,在鼓膜表面,由脐与锤凸之间有 一由前上斜向后下白色条纹,系锤骨柄移行于鼓膜内所形成,称 锤纹,由脐向前下达鼓膜边缘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光锥由投 射到鼓膜光线反射所致,在鼓膜形态有改变时,光锥形态及位置 常随之变化。在锤凸之前及后方各有皱襞,其前者称前襞,后者 称后襞,在襞之上方,鼓膜较松弛 ---松弛部,直接附着于颞骨鳞 部。下方为紧张部,借鼓环嵌于鼓膜之鼓沟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