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失败:遗忘与错误记忆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语言学习中的错误记忆

中小学生语言学习中的错误记忆
中图分 类号 :8 2 B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4— 8 4 2 1 )6一o 0 17 5 8 (0 0 0 o 7一o 4
记 忆 ( e oy 是 过去 经 验 在 人 脑 中 的 反 映 , 一 切 心 m m r) 是
斯 之后 , 心理 学家 用单 词 、 子甚 至 故事 等各 种材 料 代替 句
理活动 的基础 , 是智力 发展 的必要条 件 。中小学 生在语 言 学 习中, 会经常 不断 地从 外界 获取 大 量相 关 信息 , 行 编 进 码加 工 , 以便长 期储 存 。这 样 , 以后在 必 要 时才 有 可能 把 有关 的储 备 信 息 提取 出来 , 实 践 活 动 中 予 以利 用 。但 在
的发展趋势都与艾 宾浩斯 的结果 相 同 , 均证 实 了艾宾浩斯
曲线 的普 遍 性 j 。
记忆研究 中另一个引人 注 目的发 现就是 , 人们 会错误 地 回忆 出从来 没 有经 历过 的事件 或者 回忆 出来 的事件 与

保持着对事件的编码。大量研究的结果表明, 人类的记忆
并非想象 中那样 可靠 , 仅 容易 逝去 , 不 还很 容 易受 到外 界
第 2卷 第 6期
21 0 0年 1 2月
当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h o n a t e o ne oar u ain e r a d Pr ci fCo t mp r y Ed c t y c o
Vo .2 No 6 1 . De .2 0 c 0l
记忆的研究 已经成 为记忆 研究 中新 的焦点 , 它既 揭示 了记
忆本身 的复杂性 , 也有助于 加深对记忆过程本质 的理解 。

语 言学 习中的 错误 记忆

【记忆术原理】记忆的四种品质

【记忆术原理】记忆的四种品质

【记忆术原理】记忆的四种品质一般根据什么来判断人的记忆品质及记忆的优劣的标准呢?综合起来一个人的记忆力水平,可以从记忆品质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备用性等四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敏捷性记忆的速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记忆事物的速度。

人们的记忆速度有很大差异。

一些人做了这个实验:让受试者背诵一首唐诗,一些人重复五次并记住它,而另一些人需要重复26次才能记住它。

一些学者要求受试者记住一系列图形。

有些人只需要看33次就能记住,而有些人则需要看75次才能记住。

这表明人们的记忆力在速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即敏捷性。

记忆是否灵敏取决于大脑皮层条件反射形成的速度。

如果条件反射很快形成,记忆就会敏捷;如果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记忆就会迟钝。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记忆灵活,因为他们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要增强记忆力,首先要提高记忆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我们应该在平时加强锻炼,通过锻炼使我们的记忆敏捷;第二是专注于记忆;第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来获得新的知识。

换句话说,在旧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使记忆逐渐变得敏捷。

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住的事物所保持的时间的长短。

仅有敏捷性还不能称之为良好的记忆。

像前面讲的,记得快也忘得快,那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所以,良好的记忆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标准就是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顾名思义,就是指记忆的事物能在头脑中保持长久的时间。

它是记忆巩固程度的体现。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记忆的持久性取决于条件反射的牢固性。

条件反射建立得越巩固,记忆就越持久;条件反射建立得越松散,记忆就越短暂。

人们的记忆在持久性方面也有很大差别。

有的人记忆十分长久,可以维持多年;而有的人却十分健忘,记不了多久就忘掉了。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记忆长久,但是仅仅持久仍然是不够的,如果不善于灵活运用也是枉然。

既有持久性又有运用的灵活性,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记忆不长久,一般是功夫不深,复习记忆密度不够有关。

什么使记忆出错——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什么使记忆出错——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What Makes the Memory Go Wrong?:A Review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False Memories 作者: 谭成慧[1];幸琪琪[1];宋欢[2,3]
作者机构: [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2]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3]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100
出版物刊名: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122-12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错误记忆;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摘要:根据提取准确性,记忆可分为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错误记忆是指个体在记忆中错误地把未曾发生过的事件当作发生过,或对事件的记忆与其本身并不相符.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了影响错误记忆的年龄、人格和情绪等内部因素,以及呈现方式、预警提示、加工水平和时间压力等外部因素.基于各种影响因素,以多样化形式呈现并注意信息的多元特征,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有意识的认知监控,同时尽量避免在高唤醒状态下记忆和回忆重要信息等应对策略能够预防错误记忆的产生.。

错误记忆的理论解释述评

错误记忆的理论解释述评
展望。
关键词
错误记忆 内因激 活假设
模 糊痕迹理论
总体匹配模型 来源监测理论
中图 分 类号 : B 8 4 2 .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错误记忆好像是一个 自发 的过程,因为即使在被试都不 真 实 再 认 是 由于 与 单 一 记忆 痕迹 的高 度 匹配 , 而 错 误 记 能辨 别 呈 现 词 的 时候 , 仍 然 会 产 生 错 误 记忆 。错 误 记忆 也 是 忆是由于众 多记忆 痕迹 的少量相似性 总和所致。也就是说 , 很难消除的, 研究者们控制了很多因素试图消除错误记忆, 但 测验 词 的 熟 悉性 大 小 取 决 于其 与 记 忆 中存 储 词 痕迹 之 间 的匹 结果只是降低 了错误记忆 。 那么 , 错误记忆是怎么产生的呢? 配程度 ,而对未学过的词的错 误再认是 由于其与记忆痕迹的 它的内部机制是什么呢?
少量 匹配之和所产生的熟悉感与对学过词的熟悉感大致相 同 所致 。但 是 总 体 匹配 模 型 不 能 很好 地 解 释 错误 记 忆 效 应所 带 来的主观体验问题 。 与总 体 匹 配模 型 类 似 , 差 异— — 归 因假 设可 以对 D R M 范 式 中 的原 型 熟 悉性 进 行 解 释 。 不 同 的 是差 异- 归 因假 设错误 记 忆 效应 的产 生 是有 两 个 过程 决定 的: 在 测 验 阶段 , 相 似 性促 进 对 原 型一 些 方 面 的加 工 : 大 脑 对 这些 』 J u 工 会进 行 评 估 , 评估 结 果会 导致 其 与 原 型 中那 些 末 加 工 的方 面 产 生 差异 。错误 记 忆 就 产 生 自对 这 些 差异 的 归 因 。 差 异. 归 因假 设重视 人 们对 主 观
错误记忆 的理论解释述评

陈辉:记忆为什么会出错?一席演讲

陈辉:记忆为什么会出错?一席演讲

陈辉:记忆为什么会出错?⼀席演讲⼤家下午好,我叫陈辉,来⾃浙江⼤学⼼理系。

我在过去⼗⼏年⾥⼀直在研究⼈的记忆,尤其是错误记忆。

⾸先我想在这⾥跟⼤家分享⼀个关于错误记忆的经典案例。

这个案例是⼀个真实的案例,它发⽣在美国加州。

⼀个叫艾琳的⼥孩,她有⼀天突然回忆起来说,⼆⼗年前她的⽗亲强奸并且杀害了她的⼩伙伴苏珊。

苏珊遇害是⼤概在1969年的⼀个真实的案件,当时警⽅也找到了她遇害的⼫体,但是⼀直没能破案。

正是因为艾琳的指控,她的⽗亲弗兰克林后来被判⼊狱。

⼤家有没有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在⼆⼗年之后才回忆起这个案件呢?当时有很多⼼理咨询专家,他们是这样解释的,他们说当⼈在遭遇⼀件⾮常痛苦的经历的时候,我们为了回避,有时候会主动压抑那部分记忆,所以他们也把这种记忆称为“被压抑的记忆”。

她的⽗亲弗兰克林是第⼀个因为“被压抑的记忆”被判⼊狱的⼈,这在美国应该算是⼀个⾥程碑的案件,因为在这个案件之后爆发出了很多类似的案件。

⼤家觉得这种所谓的被压抑的记忆靠谱吗?当年因为弗兰克林⼀直不认罪,然后⼀直上诉,所以后来警⽅重新调查案件,结果发现艾琳的很多记忆确实是有问题的。

⽐如说她的⼝供前后有很多不⼀致的地⽅,更重要的是后来她的妹妹证实,当时艾琳是在做⼼理治疗催眠的过程中回忆了那个事情。

所以基于很多的证据,后来法院重新判她的⽗亲⽆罪释放,但是那个时候她的⽗亲已经在监狱⾥⾯待了⾜⾜六年之久。

这是⼀个错误记忆导致的悲剧的案件,它告诉我们什么?它告诉我们,艾琳这样⼀个记忆完好的正常⼈,有时候也会出现记忆的错误,⽽且错得很离谱。

⼤家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会这样呢?要想回答我们的记忆为什么会出错,我们⾸先要知道记忆是如何运作的。

记忆的运作过程跟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常相似。

我们知道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是通过像⿏标、键盘这种设备给计算机输⼊信息,计算机再通过信息的编码把这些信息转化成可识别的信号,然后再把这些信号存储在内存、硬盘等地⽅,随后有需要的时候再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

错误记忆的研究综述(整理版)

错误记忆的研究综述(整理版)

错误记忆的研究综述【学号:H20814014 姓名:张政】摘要在记忆研究的历史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发现就是,人们会错误地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来的事件与其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

大量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类的记忆并非想象中那样可靠,不仅容易逝去,还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信息的误导,甚至更会自发地发生改变,记忆中的错误无时无处不在,它提醒我们记忆并非是对经历过的事件的精确复制。

关键词:记忆错误记忆记忆扭曲 DRM范式绪论人们会错误地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来的事件与其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

任何经历过的事件都不是完全按照其最初的面貌进入人们头脑的,而是与个人的知觉、思想、态度、行为甚至想象等混合在一起。

我们无法将过去经历过的事件像录像机一样完整而毫无偏差的记录在头脑中,而只能根据个人的标准来保持着对事件的编码。

可以说,记忆与经历过的事实有关,却又不是它的孪生物。

这一方面标明了记忆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预示了记忆研究的独特魅力。

为何我们无法对经历过的事实进行正确的复制?这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无数的实证研究的验证才能解答的问题,也正是记忆研究最吸引人的方面。

正文一.错误记忆的早期研究追溯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最早对错误记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那个人就非Bartlett莫属了。

F.C.Bartlett(1932)通过其系列实验研究的考察指出,记忆并不仅仅是痕迹的重新兴奋过程,而是可想象的重构或建构。

这样,他第一次强调了记忆过程中的主动性作用,使得人们对记忆中存在的基本错误类型的认识从单纯的遗忘扩展到另一种—替代性错误,而替代性错误的表现即是,人们会错误地记住没有发生过的事件,或者对它们的记忆与真实情况不同。

继Bartlett之后,Loftus等(1974)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干扰性信息所导致的记忆重构。

Bartlett(1932)的系列研究中最著名的是“幽灵的战争”实验。

在实验中,他向被试阅读一个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的战争”,然后让被试在不同时间间隔下重复地对该故事进行回忆。

实验心理学II04 记忆

实验心理学II04 记忆

精选ppt
29
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
Bartlett (1886.10.20 — 1969.9.30)
1914年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学 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 ,1931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 实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 建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 用心理学研究所。1932年被 推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 被授予 “勋爵”,是英国实验心 理学家第一人。
Roediger等人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外显记忆 与内隐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 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或过程)不同而已。这 种观点包括4个基本假设:
¬ 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所要求的认知 过程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好,否则就差;
-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要求的提取过程不同,结果,这两 类测验从学习时不同的加工过程获益也就不同;
精选ppt
3
短时记忆的容量
记忆广度(memory span)法 以数字材料为例,向被试朗读或视觉呈现一系列数字
,呈现速度为每秒一个数字。呈现一次后,让被试立 刻按原来呈现的顺序把数字写下来。被试所能正确写 下来的最长系列叫做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同一长度的数字系列 连续呈现,每种长度各呈现3个系列。正确再现一个 系列得1/3分,3个系列全部正确再现者得1分。以得1 分的最长系列的长度为基础,在加上从其他长度系列 所得的分数就是所求的记忆广度。
特 点 感觉寄存器
短时存储器
长时存储器
登记信息 注意之前的
要求注意
背诵
信息的保持 信息的形式
容量 信息的丧失
痕迹存在 提取
不可能
继续注意、背诵
复述、组织
输入的刻板 语音的、可能是视觉的、 大部分是意义的、某些听

2009难点之错误记忆考点解析

2009难点之错误记忆考点解析

2009心理学考研难点之错误记忆考点解析作为一个新增的考点,应该说绝不会考的很深,但保险起见,我们将此考点细化,请考生根据个人情况复习。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大多数心理学家还在研究记忆中可保留多少记忆量时,Bartlett却开始研究记忆中所保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记忆了。

换言之,Bartlett 感兴趣的是记忆在质和量上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知识经验如何影响他们对记忆的提取。

1932年,Bartlett 的巨著《记忆:实验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问世,这本书对以后的错误记忆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所谓错误记忆,就是指错误的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词或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曾经呈现或发生。

错误记忆的由来:Bartlett 通过让被试来学习一些有意义的材料(如一个故事),然后让被试在不同的延时条件下做出多次回忆。

利用这种方法,将回忆的内容与原始材料进行比较,来测量被试记忆不断衰减及变化的情形。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幽灵战争”。

被试在回忆这个故事时,出现了相当有规律的错误,这些错误记忆大多和被试生活的文化环境所认同的思维逻辑与习惯相对应。

Bartlett 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掉一部分,一些玄妙的内容被舍弃了,故事也会变得越来越短,更有趣的是,被试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加自然合理,有时甚至渗入一些伦理内容。

被试在错误记忆中所做的许多转换和曲解是为了使故事更规范、合理化一一至少符合英国人的文化特点(被试是剑桥大学的本科生)。

Bartlett 认为,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应当的,当回忆与原始材料毫厘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

他认为,被试对“幽灵战争”的曲解和增删主要是由于英国被试没有对原故事建立正确的图式,被试在阅读这个故事时,形成了一个关于该故事的抽象表征,该表征一般为其个人的信仰、情绪以及过去经验所同化,因此许多故事细节被去除,其他的则同化于长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结构。

被试对北美印第安文化理解很少,所以形成的抽象表征导致他们在编码提取阶段会产生错误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你突然想起你们原本约在星期五。
我们清楚地记住了一些事情而事实上这些记
忆却是错误的。
——错误误记
Memory
遗忘 FORGETTING
衰退说 Decay Theory 干扰论 Interference Theory 线索性遗忘 Cue-Dependent Forgetting 抑制 Inhibition
8
倒摄干扰和前摄干扰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倒摄干扰 呈现识记材料
呈现干扰材料
对识记材料回忆测验
Memory Failure
Proactive Interference
前摄干扰 呈现干扰材料
呈现识记材料 对识记材料回忆测验
9
Memory
遗忘 FORGETTING
Memory
14-39
87-23
87-61
适当组
表一
表二
79-56
79-18
V-M
V-R
Picasso-Lincoln Picasso-Marx
➢所有被试要求学习由配对项目组成两列词表。在两种情况下,每 一配对的线索是相同的,这样在最后的的测试中则都会产生反应竞 争。
➢一致组中,每列中所有配对均属同一类别,而适当组中,每列中 的配对均属不同的类别,但单个配对中的线索与反应来自同一类。 识记两列材料后,对两列材料给被试做线索性回忆测试。
4
衰退说 Decay Theory
干扰论 Interference Theory
遗 忘
线索性遗忘 Cue-Dependent Forgetting
抑制 Inhibition
FORGETTING
Memory
Memory
遗忘 FORGETTING
Memory
❖衰退说Decay Theory
▪ 该理论认为如果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则会随 着时间的推移减弱以至消失。
Memory Failure
6
Jenkins & Dallenbach(1924)的实验
识记无意义音节
睡眠 活动(非复述)
回忆测验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12
Memory Failure
睡眠组 活动组
4
8
➢这说明:时间间隔对记忆 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 严重,而更多的受到这间隔 期间所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M e m o r y
记忆失败:遗忘与错误记忆
MEMORY FAILURE:FORGETTING AND FALSE MEMORY
陈洁彬
2008.12.12
Memory
1
遗忘 FORGETTING
衰退说
干扰论
线索性遗忘
抑制
2 错误记忆 FALSE MEMORY
关联效应
想象膨胀
提取可以产生错误记忆
中介事件
7
Memory
遗忘 FORGETTING
Memory
❖干扰论Interference Theory
▪ 干扰论认为,遗忘是由相似记忆之间的竞争引 起的,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记忆都与同一个线 索相关联时,对一个记忆的提取会防碍对其他 记忆的提取。
▪ 干扰可能发生在目标事件之前或之后。
Memory Failure
Memory Failure
记忆失败
MEMORY FAILURE
错误记忆 FALSE MEMORY
关联效应 Relatedness Effects 想象膨胀 Imagination Inflation 提取 Retrieval 中介事件 Intervening Events 社会传染 Social Contagion
➢去学习机制得到了Barnes和Underwood的支持。 • 让被试对两组材料中的反应进行回忆,如果反应竞争机制是 遗忘的唯一机制,那么这样对第一组的反应的回忆没有倒摄 干扰,因为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竞争。 • 结果他们发现,对第二组的学习削弱了第一组线索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
Memory Failure
识记8对配对项目
相同范畴
不同范畴
6对数字对:
1对无意义音节:P-R
9-12 3-8 15-4…
1对单词: desk-sky
6分钟后,以第一个项目为线索进行回忆测验
相同范畴
不同范畴
正确率:25%
正确率:78%
Memory Failure
14
Two-list范式
一致组
表一
表二
79-56
79-18
14-5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emory Failure
10
反应竞争 Response Competition
学习两组不同的材料,同一线索出现在两组材料中,但对 应着不同的反应。
LIST 1 bok - xiz
LIST 2 bok - taw
呈现 bok,要求回忆第一组材料中的反应。
➢这时,第二组的反应将与之产生竞争,出现了倒摄干扰。
▪ 为什么干扰会引起遗忘?根据干扰理论,有两 大引起遗忘的潜在机制:
• 一个是反应竞争(Response Competition),当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都与同一线索相关联时,提取 取决于反应与线索关联的强度。联系紧密的即便是 错误的也会被提取,而正确的反应则会因为联系较 弱而不被提取。
• 第二种遗忘机制是“去学习”(Unlearning),这 一机制可以解释那些反应竞争不能解释的现象。
社会传染
错误记忆理论
认知神经科学关于记忆失真的研究
Memory Failure
2
记忆失败
MEMORY FAILURE
Memory
我们经常会遇到忘记了别人的名字。忘记了我
们将要说什么或者将要做什么等难为情的经历。
不能回忆出先前的经验。
——遗忘
你与朋友约好星期四共进午餐,你到餐厅时
却没见到你朋友,正当要打电话指责他遗忘
Memory Failure
15
Memory
➢后续实验增加了对第二组材料的学习程度。结果是:对 第一组反应的遗忘增加了,而对第二组的反应却减少了。
Memory Failure
11
“去学习”Unlearning
➢Melton和 Irwin对反应竞争机制进行了补充:干扰削弱了线索与 反应之间关联的强度。这里的“去学习”是由于学习了线索与第 二列反应之间的联系,在这过程中,第一列的反应则被抑制了。
12
Memory
遗忘 FORGETTING
Memory
❖线索性遗忘Cue-Dependent Forgetting
▪ 这一观点认为,遗忘是由线索的无效引起的。 线索的无效源于整个事件的所有项目之间的竞 争,而不仅仅指对单个的线索-反应对。
Memory Failure
13
Hedwing von Restorff(19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