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发电厂项目环评案例分析
火力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火力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尊敬的读者:火力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火力发电站作为一种常见的发电方式,其建设和运行对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火力发电站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措施以减少不良影响。
二、背景介绍火力发电站利用燃煤或燃油进行发电,但在此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危害。
三、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污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植被、土壤和水体造成损害,同时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水体污染火力发电站在使用和冷却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并且产生废水。
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煤灰和油污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适当处理,就会直接排放到周围水体中,对水生生物和水质造成污染。
3.固体废弃物处理火力发电站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灰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等。
这些废弃物需要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利用,避免对土壤和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火力发电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以下措施可以被采纳:1. 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 强化污染物治理安装和改造适当的污染防治设施,如脱硫装置和烟气脱硝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同时,通过先进的过滤设备减少颗粒物排放。
3. 废物处理与资源利用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合理的收集、处理和处置,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煤灰可用于建材生产。
4. 水资源管理优化火力发电站的水资源管理,减少用水量,同时确保废水的充分处理和再利用,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五、结论火力发电站作为一种传统且常用的发电方式,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必须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和技术,以确保火力发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凤阳火力发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一、项目背景和目标二、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通过采用先进的锅炉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能够降低废气排放量,并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2.水环境影响:项目需要大量的供水用于锅炉冷却和除尘排污。
通过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和废水处理设备,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废水的高效处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生物多样性影响: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项目将采取合适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措施,以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噪音和振动影响:火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居民和生物产生影响。
为了降低噪音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将采取隔音和减振措施,确保噪音和振动在可接受范围内。
5.废弃物影响:火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
为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管理系统,包括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三、环境保护措施1.废气处理:采用高效的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2.水资源管理:建立循环水冷却系统和废水处理设备,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废水的高效处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土地复垦:在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采取合适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措施,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噪音和振动控制:采用隔音和减振措施,确保噪音和振动在可接受范围内,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生物的影响。
5.废弃物管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管理系统,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四、风险评估与管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和安全隐患,比如火灾、爆炸等。
为了有效降低这些风险,项目将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设备。
上海某燃煤电厂干化污泥掺烧项目的案例分析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19年第18期·147·文章编号:2095-6835(2019)18-0147-02上海某燃煤电厂干化污泥掺烧项目的案例分析符成龙1,黄耀辉2(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63;2.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海200137)摘要:上海市竹园片区的污泥拟采用干化协同发电项目技术方案,竹园片区的污泥经干化后送至上海外高桥第二、第三发电厂进行掺烧处理,电厂负责干化污泥的掺烧和干化蒸汽的供应。
以外高桥第二发电厂为例,对干化污泥的特性,掺烧后对锅炉燃烧、烟气排放、灰渣综合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具体改造方案进行了介绍,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储运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19.18.0631项目背景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泥产量也不断增加,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愈加突出。
这些数量巨大的污泥将成为未来城市急需处理的难题。
上海市竹园片区作为市污泥集中处理三大片区之一,在污泥处理处置扩建工程项建书评审阶段,提出污泥干化协同发电项目技术方案,竹园片区的干化污泥运将送至外高桥电厂进行掺烧处理。
干化污泥的掺烧工作由申能股份旗下的外高桥第二、第三发电厂共同负责,污泥干化所需的蒸汽由外二、外三两座电厂负责供应。
燃煤电厂污泥掺烧发电是一种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借助现役煤电机组的高效发电系统和环保集中治理平台,可促进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规模化处置。
下面以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厂为例,对干化污泥掺烧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
2污泥供应本工程污泥采用竹园片区污水处理厂的干化污泥,采用密闭汽车运至厂内,距离约3km 。
外高桥二厂、三厂需全年365d 不间断接收并全量掺烧干化污泥。
同时,电厂将全部干化污泥掺烧能力向上海城投公司开放,接收市水务局或其指定机构提供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干化污泥。
华能山东分公司德州电厂煤仓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华能山东分公司德州电厂煤仓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华能山东分公司德州电厂煤仓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概述本报告对华能山东分公司德州电厂煤仓改造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该项目旨在对现有煤仓进行改造,提高煤仓的储煤能力和安全性。
本报告旨在客观评估该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后续的改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环保方案。
环境评价范围1.评估改造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评估改造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
3.评估改造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4.评估改造项目对噪声环境的影响。
5.评估改造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评估改造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环境评价方法通过实地调研、监测数据收集以及模型模拟等方法,对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项目的规模、工艺等因素,并参考有关环保法规、标准和技术标准。
环境评价结论1.对大气环境影响:–改造项目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增加,但在项目施工期间和运行期间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改造后的煤仓配置了先进的除尘设备,可以有效降低煤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对水环境影响:–改造项目将采取有效的水污染防控措施,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改造后的煤仓将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减少对地下水和周边水源的影响。
3.对土壤环境影响:–改造项目将进行现场土壤保护措施,避免土壤的污染和侵蚀。
–施工期间将采取措施避免土壤的扬尘和水土流失。
4.对噪声环境影响:–改造项目将采用降噪设施,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排放设备的噪声将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5.对生态环境影响:–改造项目将进行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改造后的煤仓设施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显著影响。
6.对社会环境影响:–改造项目将提升煤仓储存能力,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改造工程施工期间将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环保措施建议1.在施工期间,加强现场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建设项目评估案例分析案例

第12章建设项目评估案例分析及案例练习建设项目评估是投资建设项目决策的重要环节。
为了使读者对一般投资建设项目的评估过程及报告内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本章我们以案例的形式来介绍建设项目评估的具体过程。
但由于一个投资建设项目评估包括的内容很多,基于篇幅限制,不可能全部介绍,本次仅重点就投资建设项目评估中的市场需求预测,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计及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估进行介绍。
12.1 建设项目评估案例分析——某新建煤炭项目经济评价12.1.1概述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新建矿井及选煤厂工程,由国内A、B两投资方组建的项目公司建设和经营,是本项目的财务分析主体。
井田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区,东西长10.38km,南北宽 4.06km,井田面积42.14km2,煤炭资源储量906.57Mt,可采储量519.67Mt,煤种为中灰、低硫、中高热值的长焰煤,煤层顶板以粘土岩、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粗砂岩,低瓦斯,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正常涌水量138m3/h,最大涌水量190 m3/h。
经过方案比选后,设计推荐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布置一个采区一个引进综采设备工作面,井下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
选煤厂采用适应性强、分选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效益佳、维护管理方便飞重介浅槽分选方法。
煤炭产品通过铁路外运销售。
矿井及选煤厂设计生产能力均为6.00Mt/年。
矿井建设准备期6个月,施工工期24个月,项目拟于2006年1月开始准备,2006年7月开工建设,2008年7月建成投产,投产当年生产原煤2.50Mt,2009年及以后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原煤6.00Mt。
选煤厂与矿井同步建成。
矿井劳动定员523人,选煤厂劳动定员84人。
选煤厂产品方案为末煤[粒级25(13)-0mm、Ad=23.30%、Q=4713.18kcal/kg]和混煤(粒级50-0mm、Ad=13.46%、Q=5508.8kcal/kg)两种产品。
某燃煤电厂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某燃煤电厂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某燃煤电厂改造项目旨在对现有燃煤电厂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我们将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改善环境影响的建议。
二、项目概述该改造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减少排放污染物,以达到更环保的发电方式。
具体的改造措施包括引入更先进的燃烧技术、增加脱硫装置等。
这些改变有助于减少燃煤电厂对大气、水资源等环境要素的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价1. 大气环境影响通过引入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脱硫装置,改造后的电厂将显著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通过燃烧过程的优化措施,煤炭的燃烧效率将得到提高,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因此,改造后的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将明显降低。
2. 水资源影响电厂改造项目将引入更先进的脱硫装置,这将有助于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同时,项目中还将采取水循环利用措施,减少对环境水资源的消耗。
这些改进措施将有助于降低电厂对水资源的影响。
3. 噪声影响为减少设备运行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改造项目将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
这些措施将有效减少电厂的噪声排放,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4. 生态系统影响改造项目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土壤、植被的破坏,但可以通过合理的保护措施进行补偿和修复。
同时,改造后电厂的排放减少将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建议在电厂改造项目中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检测和评估电厂对大气、水资源等环境要素的影响。
2.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标准,确保燃煤电厂的排放达到规定的限值。
3. 做好废水处理和防治污染工作,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4. 加强噪声控制管理,定期检测噪音排放,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5. 在施工期间,对被破坏的土壤和植被进行及时修复和补偿。
六、总结某燃煤电厂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表明,在改造后,电厂对大气、水资源等环境方面的影响将大幅降低。
环评案例分析总结笔记

环评案例分析总结笔记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各类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下是对一些环评案例的分析总结。
一、案例一:某化工厂建设项目该化工厂主要生产某种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废气方面,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硫化氢等。
环评报告中提出了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催化燃烧装置,以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设备维护不当,部分废气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废水处理是该项目的另一个重点。
环评要求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污水处理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不佳,排放的废水超过了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的处置也存在问题。
部分危险废物未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存在环境风险。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环评报告中的措施和要求在实际执行中如果得不到严格落实,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
二、案例二:某大型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这个住宅小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施工期的扬尘、噪声污染以及运营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
施工期,环评要求采取洒水降尘、设置围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来减少扬尘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但实际情况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未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导致周边居民投诉不断。
运营期,生活污水应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垃圾要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
但由于物业管理不善,污水管网出现渗漏,生活垃圾堆积现象时有发生。
此案例反映出,项目建设后的运营管理对于实现环评目标同样重要。
三、案例三:某风力发电场项目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项目,其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
环评报告中重点关注了风机的布局对鸟类迁徙的影响,以及项目建设对周边植被的破坏。
为了减少对生态的影响,提出了优化风机布局、进行生态恢复等措施。
燃气发电环评报告

广东新会发电厂天然气发电项目(热电联产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东粤电新会发电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018号]2012年2月北京目录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二、工程概况 (2)三、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保护目标 (4)3.1环境空气质量 (4)3.2水环境质量 (4)3.3声环境质量 (5)3.4海洋环境质量 (5)3.6环境保护目标 (6)四、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6)4.1烟气污染防治措施 (6)4.2水污染防治措施 (6)4.3噪声防治对策 (7)五、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7)5.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7)5.2与规划的符合性 (7)5.3清洁生产水平 (8)5.4达标排放情况 (8)5.5总量控制 (8)5.6环境影响主要预测结果 (8)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适应广东电力需求发展需要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广东电力工业也快速发展,全社会用电量由1980 年的110 亿kWh 增至2010 年的4060.1 亿kWh,30 年间年平均增长率12.8%。
根据全省“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 年全社会用电量6060 亿kWh,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106800MW,“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9.2%和8.8%。
电源建设必须适应电力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
由全省电力平衡结果可知,在考虑外区送入、省内小火电退役及省内已明确电源全部按计划建成投产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广东电网存在较大的电源建设空间,约9500MW。
由此可见,广东新会发电厂天然气发电项目(热电联产机组)的建设,适应广东电力需求快速发展的需要。
(2)提高江门负荷中心地区电源支撑能力江门市区和新会区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总量大,发展速度快,2010 年该区用电负荷约占江门全社会用电负荷的55%,为江门市的负荷中心。
预计到2015 年,该地区的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2540M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煤发电厂项目
题目:
某市拟建一发电厂,规模为2台功率为600MW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项目工程总投资55亿元,主体工程包括2座1900t/h 的锅炉,2台600MW的气轮机和2台600MW的发电机。
辅助工程包括供水系统、灰渣场、除灰系统以及燃料的运输等。
配套工程包括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和烟气脱氮装置。
项目主要废水为冷却塔排污水,废水产生量600t/h,其余废水基本不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020.40t/h,烟尘排放量0.21t/h,NOx折合成N02排放量0.80t/h.
项目所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充沛,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春秋干旱突出,全年主导风向ENE.项目选址区位于位于山区丘陵地带的矿区,距市区45km,区内工业以煤炭、水泥为主,区内煤炭和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
选址区南0.35km处为A村庄,东北8km为B镇,西偏北约15km 为一市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北偏西19km处为区政府,东南约2.1km处为一河流,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和航运。
问题:
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共布设了6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4.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执行什么标准?
5.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间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
符合要求?
参考答案:
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答: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包括:二氧化硫和烟尘。
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答:根据S02和N02的排放量计算其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8×1088m3/h和3.3×109m3/h,项目选址区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于复杂地形,于是根据N02的等标污染负荷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为一级,评价范围为16~20km.
因此,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A村庄、B镇、自然保护区和区政府的大气污染情况都应进行预测。
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只在冬季布设了6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答:不合理。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一级,对于一级评价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监测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
4.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执行什么标准?
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的二级标准。
5.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问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答:不符合要求。
考点分析:
1.该项目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根据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污染物总量控
制建议指标包括:S02,烟尘,工业粉尘,COD,NH3—N和工业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考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级别确定,评价级别根据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和选址区的地形情况确定。
具体方法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或本书案例分析综述——大气污染型建设项目。
注意本项目给出两种污染物的排放量,确定评价级别时要选取等标排放量大的污染物。
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共布设了6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考点: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及监测制度要求。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要求主要根据评价级别确定。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的原则布点。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不应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制度要求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4.根据当地规划,项目选址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则项目废气排放执行什么标准?
考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大气污
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根据选址区周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确定。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
区和农村地区为二类区;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
5.项目建成运行后厂界外日间噪声为60dB(A),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考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项目选址区350m远处有A村庄,因此选址区周围属于乡村居住的环境。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的标准。
依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I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因此项目厂界噪声不达标。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