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复习精华总结.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总结共50页文档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019】第一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一.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轻工纺织化纤类案例一(林纸一体化)亚洲浆纸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省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t 漂白木浆厂项目分析:硫酸盐法工艺制浆的林纸一体化工程CP1. 与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⑴应考虑与总体发展规划、EP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的兼容性;⑵评价区域内是否有特殊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及环境质量达不到或接近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⑶水资源规划及其项目水资源供给的可靠性论证,要求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保护好地下水,提出中水利用方案;⑷林基地建设与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天然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和经济商品林区规划的一致性。
⑸基地选址应在商品林区内,保护基本农田,同时与国家有关规定相符,如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西部大开发中CPEP管理规定等。
⑹与产业、技术政策的符合性:符合调整原料结构与产业结构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和清洁生产发展的要求;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轻工业)有关环保、节能、节水技术政策。
⑺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单机规模符合2019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9年专项规划》中规定的起始规模;符合造纸行业发展规划;建设地点符合当地开发区规划。
2.主要污染因素及其来源和特点备料车间主要污染物有固体废弃物、噪声。
剥皮机产生树皮,木片筛产生木屑。
剥皮机、削片机、木片筛是主要噪声源。
制浆产生漂白废水的排放。
制浆、抄浆设备、碱回收炉、石灰窑均产生废气。
另外,制浆过程有纸机白水排放,还有浆渣和噪声产生。
⑴废水排放:主要包括制浆车间,碱回收车间,浆板车间排放有机废水,化学厂排放含酸碱废水,热电厂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
碱回收系统产生的重污冷凝水经汽提后回用,不凝气进石灰窑燃烧,较清洁的冷凝水回用于碱回收系统和浆的洗涤,皂化物进行塔罗油回收。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案例关注点
工程分析:工程污染分析(P111~116)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因子、预测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关于河流简化的叙述)(P116~117)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P119~122 评价结论:注意总量控制部分、政策分析部分(P122~124)
案例评述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透彻,有关污染源和污染因子交代清楚,防治措施分析清楚,评价恰当 对废气防治措施而言,本案例颗粒污染物控制的关键是对烟尘的捕给效率,但未作论述 酚氰废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案例提供的效果数据来源于宝钢,与实际使用的工艺A2/O工艺不符,称鞍钢使用相同的处理工艺,但未提供有关处理效果数据
案例关注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评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4(化纤业)
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增资扩建项目
案例关注点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分析:现有环保设施运行及“三废”排放现状(P73~75);“四期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主要原辅助材料消耗及物料平衡”部分(P78);“公用工程”部分(P86~87) 环境现状、功能区划、环境敏感问题与保护目标:P91~93 评价指导思想、因素识别、评价范围、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的确定、专题设置及评价重点:P93~95 污染防治对策措施的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了“三同时”验收项目汇总(P101) 评价结论:重点注意总量达标叙述,P102~104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答题要点精华经典总结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注意点(1)注意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多个排气筒,不能采用达标排放分析及监测时采取的等效排气筒方式“简化”成一个排气筒计算,应对关心点采取多源叠加模式进行预测。
预测和评价影响应点面结合,既要说明对评价范围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又要重点说明对环境保护目标等关心点的影响。
(2)有毒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要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在100米以内时,级差为50米;超过100米,但小于或等于1000米时,级差为100米;超过1000米,级差为200米。
(3)废水:废水排至污水处理厂的一般做达标排放分析,同时从水量、水质两方面论证对污水处理厂的负荷,进行合理性分析;排往地表水的,按相应的河流、湖泊、河口、海湾等预测模式进行预测,重点说明环境敏感水域的水质变化情况和影响程度。
(4)噪声:较低级别评价可仅做厂界噪声达标分析,较高评价等级应预测评价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一般采用噪声源衰减模式预测。
(5)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原则上应做到零排放,即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一般废物做到安全处置或回收利用。
应分析固体废物在暂存、转运和处置环节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如暂存地防渗漏避免污染地下水,防雨淋避免形成渗滤液等。
(6)其它:对于可能造成地下水影响的,还应分析对地下水的影响,重点提出防止污染地下水的措施,如废水管道的防渗漏、物料废料堆场的防渗等。
对于一些特殊项目,如农药、制药等,有必要的要考虑废气排放的干湿沉积以及废水排放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潜在影响。
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程行为,涉及重大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行为等。
污染型项目以工艺分析、总图布置和清洁生产分析为重点;生态型项目以施工计划、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替代方案为重点。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技改项目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焦点(1)既有工程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污染源、源强及排放方式。
(2)既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
(3)技改内容,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污染源、源强及排放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复习精华总结

第四科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目总体思路1、确定验收范围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4、分析调查重点5、公众参与6、结论分析、制定整改方案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1.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1、与项目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中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要求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4、若原来没有批复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
5、监测方法标准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中推荐的标准1.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目排放浓度和总量。
布点方法:参见相关技术规范。
(注:以下方法也适用于工业类项目)(1)废气:◆有组织排放:布设于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无组织排放: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
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监控点最多4个,对照点1个。
(2)废水◆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出口,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厂界噪声: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
厂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厂界有围墙要高于围墙。
同时设点测背景噪声。
◆高速公路噪声: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结论范文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结论范文一、项目概况。
咱们这个[项目名称]啊,就像一个新来的小伙伴,打算在[项目地点]这块地盘上大展拳脚。
这项目是要搞[项目类型,比如建个工厂或者开发个旅游区啥的],规模还不小呢。
二、环境现状。
1. 大气环境。
这周边的空气啊,就像个有点小脾气的朋友。
现在空气质量状况呢,有些指标还不错,但是[具体污染物]就有点调皮,浓度偶尔会超标。
就像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捣蛋鬼,虽然整体氛围还过得去,但这几个捣蛋鬼也得好好管管。
2. 水环境。
水的情况也挺复杂的。
附近的[河流或者湖泊名称]就像个生命力不太旺盛的病人。
水质有些指标显示它有点虚弱,[列举水质超标或者有问题的指标]不太健康。
这就好比人的身体,有些指标不正常,就得想办法调理。
3. 声环境。
声环境呢,目前还比较安静,就像一个正在午睡的宝宝。
不过一旦这个项目开始运作,就怕像突然来了一群吵闹的小孩,把这个安静的氛围给打破了。
三、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 (一)施工期。
1. 大气方面。
在施工的时候啊,那灰尘就像一群小怪兽到处乱窜。
挖掘、运输建筑材料这些活动,会让空气中的颗粒物增多,就像在干净的房间里撒了一把灰。
附近的居民就像住在这个房间里的人,肯定会被这些灰尘小怪兽骚扰。
2. 水方面。
施工废水要是乱排的话,那就像一个不讲卫生的人把脏水到处倒。
这脏水要是流进附近的水体,就会让本来就不太健康的水变得更糟糕,就像给生病的人再泼冷水一样。
3. 声方面。
施工的那些机器设备啊,就像一群大嗓门的鼓手,整天敲敲打打。
噪声肯定会让周边的居民耳朵不得安宁,就像在你耳边一直放鞭炮一样难受。
# (二)运营期。
1. 大气方面。
如果项目是个工厂,那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就像难闻的屁。
[具体污染物]这些废气要是处理不好,就会像臭气弹一样在空气中弥漫,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让大家呼吸都不顺畅。
2. 水方面。
项目运营时产生的废水呢,就像一盆脏水。
要是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就排出去,那对附近的水体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就像给已经生病的人吃毒药一样。
环评案例总结

篇一:环评案例分析总体归纳(按行业)案例分析知识点归纳(教材+50题+真题+网络资料)70308944、轻工、纺织、化纤类例1 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案例教材》案例一及《过关50题》案例2、3)(1)产业政策(3)污染因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①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主要包括制浆车间、碱回收车间、浆板车间有机废水,化学排放含酸碱废水,热电厂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特征污染物排放: aox(可吸收有机卤化物)来自漂白废水。
(4)评价因子及功能区划评价因子: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噪声、土壤。
③固废治理④噪声防治三: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总结)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011】第一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一.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轻工纺织化纤类项目分析:硫酸盐法工艺制浆的林纸一体化工程cp1.与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应考虑与总体发展规划、ep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的兼容性;?评价区域内是否有特殊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及环境质量达不到或接近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水资源规划及其项目水资源供给的可靠性论证,要求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保护好地下水,提出中水利用方案;?林基地建设与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天然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和经济商品林区规划的一致性。
?基地选址应在商品林区内,保护基本农田,同时与国家有关规定相符,如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西部大开发中cpep管理规定等。
?与产业、技术政策的符合性:符合调整原料结构与产业结构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和清洁生产发展的要求;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轻工业)有关环保、节能、节水技术政策。
2.主要污染因素及其来源和特点备料车间主要污染物有固体废弃物、噪声。
剥皮机产生树皮,木片筛产生木屑。
剥皮机、削片机、木片筛是主要噪声源。
制浆产生漂白废水的排放。
制浆、抄浆设备、碱回收炉、石灰窑均产生废气。
环评影响评价案例教材重点总结(新版)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1、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概况和工艺流程产污环节分析;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是环评重点。
•燃料乙醇是以淀粉质、糖质或纤维质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得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车用无铅汽油)制得的。
•污染源强分析•废气主要来源于锅炉房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放的烟气、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沼气和恶臭气体、发酵车间排放的C02 气体和发酵蒸馏过程中排放的少量工艺废气。
•废气主要污染因子:H2S、NH3、总烃、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
•废水排放主要包括蒸发车间二次蒸汽水、蒸馏脱水车间粗馏釜底水、发酵车间洗罐水、锅炉房的酸碱排水、冷却水排污及生活污水等。
•废水主要污染因子:石油类、乙醛、硫化物。
•固废主要包括污水站的污泥、原料处理车间茎秆叶梢、压榨车间茎秆渣、锅炉草木灰及生活垃圾、沼气净化废脱硫剂等。
•主要污染物防治措施•废气•粉尘治理一般采用除尘器处理达标后排放。
•发酵过程产生大量C02 气体,其中夹带乙醇和其他醛、酯类等杂质,通过洗涤塔洗涤后送回收装置回收利用。
•燃料乙醇、汽油储罐尽可能采用内浮顶罐,燃料乙醇装船、装车等采用密闭方式。
•污水处理站恶臭发生源主要是调节池、厌氧处理部分、好氧进水部分、污泥处理部分。
将收集到的沼气经干法脱硫,用于锅炉燃料,脱硫剂由厂家回收。
•调节池和污泥处理部分采用封闭建筑物收集气体,好氧进水部分采用加罩集,收集的废气使用碱液喷淋吸收,然后通过15m 高排气筒排放。
•地表水•污水处理站采用两级UASB 厌氧+脱氮池+A/O 好氧池+回用水系统处理工艺。
再经过中水系统深度处理达到再生水用作工艺与产品用水的水质标准,回用于生产及绿化用水。
•固体废物•环境风险评价•产污环节分析•污染源强分析•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染色产生的染色废水、后整理产生的整理废水、软水站反冲水、地面冲洗水、冷却水、蒸汽冷凝水、员工生活污水等。
•生产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pH、色度、CODCr、BODs和SS等;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NH3-N、SS等。
第四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复习要点

第四科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复习要点一、案例分析考试关注1、案例考试8道题选6道,3个小时内完成,考试时间紧,所以要先做会的,再做不会的。
还有,一般要尽量选择生态类的题做,除非对计算很有把握的同学,当然,某一类计算特别熟悉时,若做对了,做好了,会得高分,自然案例也更容易通过。
2、先看题目,再带着题目分析题干,案例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要注意审题的时候边做记号。
注意关键词:高度、方位、距离、主导风向、敏感保护目标、受保护的动植物及环境功能区划等。
3、答案词汇要专业化,尽量从导则的原文出发。
4、遇到计算题,要注意单位换算,有时候实在记不全公式,可以先拿单位进行计算。
根据单位找出公式中合适的数据。
二、案例分析复习重点1、案例考试常出现的计算题及涉及的公式包括如下:首先是大气环境方面1)大气环境方面常出现的计算题的第一方面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1)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2)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距离,(3)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正常排放下主要污染物的选择标准,应结合污染物毒性、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质量标准限制综合判定。
对于常规污染物,可参考等标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即选择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比值较大的污染物作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
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 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 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定义 P i=( C i / C0i )*100%P 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 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3倍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目总体思路1、确定验收范围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4、分析调查重点5、公众参与6、结论乐析、制定整改方案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1.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1、与项口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屮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耍求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4、若原來没有批复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
5、监测方法标准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小推荐的标准1.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口排放浓度和总量。
布点方法:参见相关技术规范。
(注:以下方法也适用于工业类项目)⑴废气:♦冇组织排放:布设丁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无组织排放: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
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监控点最多4个,对照点1个。
⑵废水♦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岀口,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厂界噪声: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
厂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厂界有围墙耍高于围墙。
同时设点测背景噪声。
♦高速公路噪声: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在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影响的所有噪声墩感点设监测点,选在户外平坦开阔地方♦振动: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内♦电磁辐射:♦固体废物:固废的检查(来源、判定、鉴别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固废的鉴别监测(对照名录和标准鉴别性质)1 -4分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1、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做为关注重点2、环评报告确定的评价重点3、工程自身特点确定的调查重点(表14-1)4、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特点确定的重点1.5竣工验收结论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调查结论要分别简述各专题的主要调查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建议是在环境影响调杳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专题调杳结论和验收意见,综合判断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而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
当建设项目同时满足以下5个方而时,应明确建议政府环保部门通过工程竣工环保验收♦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止常使用♦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目前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当建设项口不完全满足以上五条要求吋,应提出整改建议,限期达到要求, 限期仍达不到的则按法律程序由环保主管部门下达停产通知书。
1・6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应由业主填写,通常由调查单位协助。
2建设项目环评一一生态类项目2.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运用1、生态类项目案例应特别注意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在涉及到生态皱感区2、在环评小应列出评价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列出的同时应注意颁布时间,不要用已废止的法规,平时应注意法规颁布情况。
(评价单位资质业务范围)22项目分析1、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2、工程概况:包括名称、位置、目标等,可用工程特性表表述(注意不可漏掉与环境影响有关的项目,如下泄流量、移民方案等)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一般应考虑:(1)施工:场地布置、料场、渣场、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运行、施工人员活动(2)占地和淹没:范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量变化等(3)工程存在与运行:生态破碎与阻隔、水资源分布与改变、水文情势变化、建筑物阻隔等(4)移民安置:安置方式、专业项目设施改建、城镇迁建等3、替代方案就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做同等深度的比选。
2.3现状调查与评价1、现状调查(1)基本要求:根据工程特性和影响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评的工作等级(2)调查方法:资料法、现场调查、遥感(3)调查范围:为工程影响范围,各环境要素的调查范围应根据受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评价等级确定(4)调查内容:自然、社会坏境,及各要素(气水声)2、现状评价(1)应根据相关标准对各要索评价,分析主要环境问题(2)生态现状评价一般需阐明生态系统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3、敏感区、敏感点与保护目标(见技术方法相关章节)2.4环评基本方案的确定(大纲)1、识别与筛选评价因子影响主体:全而性、全过程影响受体:类型与组成、特点与状态、敏感问题、资源问题效应:性质(止负、可逆、累积)、程度(强度、长短)范围(直接间接)、可能性2、判别主要因素及问题核查表法、矩阵法(坏境要素、工程要素列表)3、选择评价标准功能区决定标准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由环境影响产生范围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及地理或水文等坏境界域环境影响决定等级5、确定评价重点根据工程分析、影响因素识别的结果确定2.5环境影响预测生态类项目的预测方法:类比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图解法、图形设置法、专业判断法、景观主态分析、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等,能定量的尽量定量。
2.6环境保护措施和分析生态类项目制定环保措施的原则:预防为主、最小化、减量化、补偿重建。
在预测分析后,针对工程不利影响的对彖、范围、时段、程度,根拯环保目标要求,提出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监测等对策措施。
工程设计本身也冇一些具体的环保作用和功能,对这些措施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可性和预防效果分析。
生态保护措施基本原则要求(1)体现法规严肃性(不可随意调整保护区)(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3)体现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资源政策(4)满足服务对象要求:建设者、设计者、管理者(5)符合生态科学原理(可行、冇效)(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7)针对性:重点口标、因地制宜、措施到位(8)nJ'行性: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管理可达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见技术方法)设计施工管理制定监督管理计划包括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监理计划(范围、内容、方式、制度)2.7结论分析: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3建设项目环评--一工业类项目3.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应用1、 结合项目相关的环境要素、排污特征、周围环境功能等分析要执行的法律法 规,将此列为评价依据;在编写屮注意重视项口的符合性,不得违反。
与项口无 关的可不作为依据。
必须客观公正。
2、 根据项目内容分析其对有关环保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如总量控制、清洁生 产、达标排放、行业准入条件等,针对项目及环境情况,将规定及产业政策列为 依据,并始终执行。
3、 对技改、扩建项口的环评,执行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 増产不増污等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对新建项目按地区执行“排污总量控制”的环 保规定。
1、 通过实例列出该项目应执行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或者给 出一些法律法规可以判断出应选哪些2、 以新带老、总量控制(老企业按原指标,新企 业由地方环保部门定总量调控计划)3、 项目评价要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政策3.2项目分析]、生产工艺(1)根据设计文件对项目各工序(分厂、车间、工段、设备装置等)的生产工艺程状测施行农工现预措可填 、、、、、、 1 2 3 4 5 6 掌握进行描述说明,并绘岀生产工艺流程图。
(2)产污环节:在分析工艺流程的同时,对各生产工序的产污环节、所排污染物用图的形式说明。
(3)源强计算:采用实测、手册参数、类比和物料平衡法计算,具体选用何法取决于源强结杲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评价中产生的所有污染源其源强都耍逐一进行计算或核算,对设备噪声源强可实测或类比,然后列岀源强表,各源在计算核算基础上列表汇总。
工艺分析要点: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各产污环节,计算各源强(点、面、正常、非正常)叙述分析主要污控措施及效果;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根据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使用清洁能源情况、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产污指标、废物综合利用指标、结合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已发布的)、行业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类似金业先进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
清洁生产的量化比较,不同行业按实际情况进行,已发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按标准分析对照,没发布的,则按行业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3、工业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1)名称、地点、建设性质2)内容、规模、方案3)原辅料、燃料消耗、落实污染物去向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性的体现)5)占地及绿化6)工作制度、劳动定员(计算年源强用)7)投资、进度(确定环保投资,施工期影响)8)生产系统物料平衡9)主要污染源及污染控制措施(名称、产生量、净化率、削减量、排放方式)4、分析规划方案即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分析。
主要从环保角度出发,对项目设计的多个生产工艺方案、总图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时期建设规模进行合理性分析。
确定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1.能绘制工艺流程图,排污结点图。
2.给出有关参数的条件下能正确计算岀源强。
3.会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4.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
5.能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
6.会有关物料平衡的计算。
7.会从环保角度合理判断分析项目规划方案。
3.3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案的确定1、识别环境因素与筛选因子根据排污种类、结合拟建厂址地区环境要索,识别项目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环境要素,采用矩阵表并按施工期、生产期、服务期满(渣场、垃圾填埋、核设施等)分别进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的识别,在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将评价因子列出清单,筛选出评价因子(特征因子、关心因子等)。
2、判断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工程(如排放量大、特殊因了)结合环境敏感性和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判断项目建设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环境问题。
3、选择评价标准包括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毒性鉴别标准等根据地方功能区划及环保局的批复,结合项目排污,确定采用标准和级别。
若未划定功能区划则依据质量状况提出建议标准,待环保局批准后按批准意见执行。
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根据排污量按照导则要求确定工作等级和范围。
5、确定评价重点根据排污特征、厂址区域环境现状敏感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解决的问题确定评价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