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岭记》PPT课件
【高中语文】梅花岭记ppt精品课件3

各抒己见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古往今来,多少英烈正气永存。
试列举你所知道的浩然正气的 人物,用自己的话语展现出来。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大学语文---梅花岭记共20页文档

第一部分是他面对无法抵御的强敌从容地 作了殉难的抉择。
第二部分是对于他赴死的种种看法以及作 者的议论。
第三部分是联想到两位同样从容赴死的女 性的事迹。
返回
艺术赏析
史可法是明末著名抗清将领,领兵固守扬州, 血战10天,英勇就义。死难时葬衣冠于梅花岭。
文章标题是游记式,而内容却是借此抒发作者 凭吊梅花岭上史可法墓时的感情。夹叙夹议,既 表彰史可法的忠烈,也表彰丹徒钱烈女和史可法 八弟妇的节烈。作者以《梅花岭记》为题,是取 梅花“傲霜怒放,冰清玉洁,芳香不染”的象征 义,赞颂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和明末爱国人民的民 族气节。
返回
资料链接
• 作者介绍 • 主要作品 • 补充注释 • 扩展阅读 • 相关图片
返回
作者介绍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清代鄞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 在浙江省宁波市)人。他四岁开始读书,十六岁应乡试到省 城,拿自己的文章谒见当时名作家查慎行,很受查氏器重。 二十六岁入京,也受名作家方苞的赏识。乾隆元年中进士, 任翰林院庶古士。一年后,被权贵排斥,左迁外补,以知县 任用,他就弃官不做,回家安于贫困生活。
大学语文---梅花岭记
服从真理,就能征服一切事物
梅花岭记ppt6 鲁教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夜晚,只身前往杭州一家寺庙遁入空门,法号:演者。
这时的他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名画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来劝他还俗,但都被拒绝。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只是淡然答道:“我想来就来了”。这句话令多少人震惊。在现今的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够“心不为形役”?世俗的世界上让多少饮食男女承担了欲望的负载。他却轻松地从中走出,让人感叹也让人敬佩。
跟随自己,为自己奔跑,抵制物欲的袭击,使心不为形役。即使自己不能成为圣人,只要心中有了圣人的目标,在别人眼里,你也将成为一位圣者。 1.花开时节,有赏花的心情。
2.瓜果应季,喜欢瓜果的人牙好、胃口好。 3.感受春天的微风轻抚最初萌芽的青草和树叶,把稚嫩的清香散播到四面八方。
鲁教版语文必修四《梅花岭记》教学课件(45张)

——自从有了这种传言,长江南北,就 都说史公没有死。不久英山、霍山的 抗清义军大规模兴起,都假托史忠烈 的名号来号召群众,就如同陈涉起义 假托项燕的名号一样。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白下:江宁(现南京)的别名。 不克:不成功
——吴中的孙公兆奎因起兵失败,被俘 押送到南京。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 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 抑(yi4)未死耶?” 旧:有交情。 审知:确凿地知道;审:确实
文章结构
本文为节选。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 分记叙,后一部分议论抒情。
全文分为记叙和议论两个部分: 记叙文共分成三段。议论抒情部分 是第四段
文章解析 第一段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 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江都:扬州别名 围:包围 督相史忠烈公: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钟烈 是他死后的丝号。 势:情势
第一段:写史可法准备赴难。这一段 着重写史可法要求部下帮他临期自杀 以成“大节”一事。
第二段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 将果争前抱持之。
城陷:城被攻陷 自裁:自杀
——二十五日,江都城被攻陷,忠烈公 就拔出刀来要自刎。众将领果然争上 前来抱住他(不让他自杀)。
•
• •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刀,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执:执行 所拥而行:抱着走了
古 代 汉
第二十六课
语
课
件
梅花岭记题解:
史可法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清兵 南下时,带兵固守扬州,血战十天,英 勇就义。死难时葬于梅花岭。梅花岭是 史可法衣冠冢所在地,作者百年后登上 梅花岭凭吊英烈,其文颂扬了民族英雄 史可法在清人入侵国难当头时,忠义不 屈、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梅花岭记PPT3 鲁教版(共15张PPT)

正面描述(立誓殉身、遗言认子、
骂敌而死 ) 侧面烘托(传闻未死、托名举兵 ) 反面对照(惶恐而问、狼狈不堪 )
内容理解
在最后一段中,作者阐明了什么观
点? (1)批驳 :神仙之说画蛇添足,冒 名之举更不必问 (2)抒情议论 :忠烈之气常留天 地 ,忠义之训圣贤家法 ,忠烈面目 宛然可遇
内容理解
为什么以“梅花岭记”命题?
①梅花岭是史可法衣冠冢所在,作者的目的
除了记叙史可法殉国的史实,还要借凭吊梅 花岭上的史可法墓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赞扬 史可法精神永驻,表达自己对史可法的崇敬; ②以梅花的冰清玉洁、傲霜怒雪的性格象征 史可法的高尚品德,歌颂他坚强不屈的民族 气节。
内容理解
各抒己见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古往今来,多少英烈正气永存。
试列举你所知道的浩然正气的 人物,用自己的话语展现出来。
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高中语文梅花岭记ppt6 鲁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生命平凡而又神奇,短暂却又永 恒。一切生命都是偶然的来到这
教
个世界上,却又是必然的离去。 在这条亘古不变路上,赋予人的 是真正的平等。可是芸芸众生,
师 下
人何以成为最伟大的精灵?茫茫 人海,你又该如何奏响自己的生
水
示 命赞歌?帕斯卡尔回答说,人是
例 一株会思想的芦苇,是思想成就
了人,是精神奏响了生命的赞歌!
我来了解
• 梅花岭是扬州广储门外的一个小土山, 山上种有很多梅树,由此得名,它也 是史可法衣冠冢所在。
• 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 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 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如:《岳阳楼 记》、《五人墓碑记》《项脊轩志》。
朗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
考考
你 理解下面的句子
3、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 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那些神仙奇诡荒诞的说法,说颜真 卿太师因为被杀而成仙,文少保也 因为悟通了大光明法像蝉一样解脱 升仙,实际上不曾死。
谢谢大家!
徐志摩曾说过:“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我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幸运能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我也不知道你的出现是恩赐还是劫?但总归要说声“谢谢你,谢谢你曾来过……” 还记得初相识时你那拘谨的样子,话不是很多只是坐在那里听我不停地说着各种不着边际的话。可能因为紧张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只知道乱七八糟的在说,而你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想想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慢热甚至在不熟的人面前不苟言笑的我那天怎么会那么多话?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你给的莫名的熟悉感和包容吧!
以后也许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再无你。可也无悔你来过!人生的路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谢谢你来过!往后余生愿安好!感恩相遇,感恩来过……“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忽然听到沙宝亮的这首《暗香》,似乎这香味把整间屋子浸染。我是如此迷恋香味,吸进的是花儿的味道,吐出来的是无尽的芬芳。轻轻一流转,无限风情,飘散,是香,是香,它永远不会在我的时光中走丢。
大学语文---梅花岭记

主要作品
全祖望一生致力于经史研究。著有: 《经史问答》、《句余土音》、《鲒琦亭集》, 又曾续修明代学者黄宗羲的《宋元学案》,笺 注宋代学者王应麟的《因学纪闻》,又七次校 订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返回
补充注释
• [抱持]抱住抓住(使史可法不能自杀)。 • [大兵]指清兵。清朝写文章,对清兵必须这样称呼。 • [忠烈遗言]据《小腆纪年附考》:扬州被围后,史可法作书 辞家人,呼史德威诀曰:“我无子,汝为我嗣,以奉吾母。 我不负国,法无负我。我死,当葬我于高皇帝(明太祖朱元 璋)侧;其或不能,梅花岭可也。” • [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好像(当年)陈涉(起义时)假借项燕 (的名义)。项燕世代做楚国的大将,在楚国有很高的威望。 陈涉起义初只是一个普通农民,没有社会地位和威望,所以 起义时就“诈自称公子扶苏(秦始皇大儿子),项燕为天下 唱(同“倡”,倡导)”。 •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经略”是以文官辖武将的大官。“有 旧”,有老交情。
补充注释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 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 崇祯年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 中。崇祯八年(1639年),随卢象升镇压各地农民起义。 十年,被张国维推荐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 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崇祯十四年总督漕运,崇 祯十六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崇祯十七年三 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 大学士,时称“史阁部”。时议设刘泽清、刘良佐、高杰、 黄得功江北四镇,以可法为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清兵入 关后,曾主张与之议和,共讨李自成的农民军。后被马士 英等人排挤,于是督师淮扬,竭力协调江北四镇将领,以 抵御清兵。
史可法
返回
梅花岭记

xx岭记十九xx岭记一、教学目的:1.了解本文围绕中心组织多方面材料以及记叙、议论相结合以深入阐发文章主旨的写法;2.复习虚词“以”的几种用法;3.学习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崇高气节和牺牲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运用对比和衬托,在叙事中暗寓褒贬,抒发感情。
2.难点:本文的材料、线索及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课外自读课文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字词正音:录lù(古骏马名)肇zhào(开始、发生)瞠zhēng(瞪着、眼看)畴chóu(田地、种类)恚huì(怨恨)麾huī(旗子)骸hái(尸骨)作者简介: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清代浙江鄞县人。
乾隆元年考中进士,只做过一年翰林院庶吉士,一生没有做过官。
清朝时文学家、史学家。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末的遗民,他本人也富有民族意识和爱国心;他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不肯附合时俗,努力搜求家乡先贤事迹和文献,写了许多表彰忠烈的文章。
当时清代统治者屡兴文字狱,他也曾因为写文章有“为我讨贼清乾坤”的句子,因为“贼”字放在“清”字的上面,而被下狱治罪,后经人营救,才得免死。
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博学多识,为人刚直而有气节。
他曾主讲过蕺(jí)山(在浙江)、端溪(在广东)的两个书院,也曾续修黄宗羲撰写的《宋元学案》,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因学纪闻》,著作有《经史问答》《吉奇jíqí亭集》解题:《梅花岭记》选自全祖望的《吉奇亭集·外编》卷二十。
课文节选的是《梅花岭记》的前两部分。
写的是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忠贞报国、慷慨就义的事迹,删去的第三部分(占五分之二),写的是两个妇女(丹徒钱烈女、史可法八弟妇)的忠贞不移、宁死不屈的事迹。
原文重点不在专记史可法等人的殉难,而在抒发凭吊梅花岭上史可法之墓时的感慨,可从篇末“梅花如雪,芳香不等”来看出。
(已删)作者之所以要用“梅花岭记”作为标题,就是想把史可法的事迹和其他人物的事迹用“梅花岭”串连起来,融合成一个整体,然后用“梅花”来象征和歌颂史可法等民族英雄和明末爱国人民的民族气节及忠烈妇女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