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标点符号用法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标点符号用法和解题技巧整理

新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知识讲解一、标点符号用法(一)突出强调作用在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的常见修辞功用是起突出的强调作用,这一点是非常普遍的作用。
1.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解析]在“她”和“刘和珍君”之后用了逗号作停顿,突出强调了“人”。
2.粥!它的成分可并不和一般通用意义一样。
……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事了,……(夏衍《包身工》)超然客公众号【解析]分别运用感叹号和和问号,突出强调了“物”——粥、粥菜,表现出包身工生存环境的恶劣,也是对包身工罪恶制度的有力控诉。
(二)描绘神态作用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描绘人物的神态,有时比单用文字描写更富有表现力。
2.“对……对不起!我……大概是走错门了。
”(曹禺《雷雨》)【解析]借助省略号准确地描绘出了鲁侍的惊慌神态和个性特点:虽然语言显得结巴,但仍不失“礼节”和“身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人物的坎坷经历和遭遇。
3.“我的朋友啊。
”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都德《最后一课》)【解析]借助破折号形象地描绘出韩麦尔老师欲言不能、悲痛哽咽的神态。
(三)刻画心理作用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刻画人物的心理,有时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再过两天……”她绝望地悲声念着这四个字,好象不懂它们的意义,过后又茫然问道:“再过两天?……””(巴金《家》)两个省略号倾注了作家的心血,它既拉开了鸣凤的悲剧的帷幕,又生动刻画出了鸣凤的悲怆心理:“赖以生活的爱情”、“不能推倒的墙壁”、做人妾、为爱情、生、死、希望、绝望……如泣如诉,是泪在流淌,是血在飞溅。
5.“这正好。
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地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秘似极密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鲁迅《祝福》)超然客公众号两个破折号,既表示语言的停顿,便于插入祥林嫂神情动作的描写,又有助于刻画已成为“末路人”的祥林嫂的矛盾、悲哀、惊恐的心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二)
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
顿号 分号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 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错误用 法) 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 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号都 应改作逗号) 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 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四) 常见错误
冒号 引号
1. 滥用省略号。 如: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 张口就是污言秽……?(应去掉省略号) 2. 省略号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 “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 如: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 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号)
高考符号的各种用法

高考符号的各种用法高考符号是指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符号,用于表示考生答题的状态、标记和约定事项等。
下面将介绍高考符号的各种用法:一、标记符号:1.√(对号):表示答案或内容正确。
2.×(叉号):表示答案或内容错误。
3.≈(约等于号):表示答案或内容接近一些值,但不完全相等。
二、约定符号:1.∵(因为):表示给出理由或原因。
2.∴(所以):表示推出结论或结果。
3.®或↗:表示图形旋转。
4.→(向右箭头):表示下一步或发展方向。
5.∧(与):表示并列,且两者同时满足。
6.∨(或):表示选择,满足其中一个即可。
三、状态符号:1.①、②、③……:表示顺序。
2.a)、b)、c)……:表示分类或题目分项。
3.~(波浪号):表示近似。
4.≠(不等于号):表示不相等。
5.≡(全等号):表示完全相等。
四、计算符号:1.+(加号):表示加法运算。
2.-(减号):表示减法运算。
3.×(乘号):表示乘法运算。
4.÷(除号):表示除法运算。
5.√(开方号):表示算术平方根。
6.^(上标号):表示乘方运算。
7.!(阶乘号):表示阶乘运算。
五、度量符号:1.°(度数符号):表示角度。
2.′(弧长符号):表示角度或弧长。
3.″(秒数符号):表示角度或时间。
六、单位符号:1.m(米):表示长度或距离单位。
2. kg (千克):表示质量单位。
3.s(秒):表示时间单位。
4.N(牛顿):表示力的单位。
5.J(焦耳):表示能量的单位。
6.W(瓦特):表示功率的单位。
总结:高考符号在高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更加准确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掌握这些符号的用法,可以提高答题效率和表达准确性。
在备考过程中适当地使用这些符号,能够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并减少答题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歧义。
因此,考生在高考前应该加强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和使用,以提高自己的得分和竞争力。
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

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如下:1.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如主谓、宾语和定语等。
也可用于分隔列举的词语或短语。
例如:“他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和葡萄。
”“我喜欢读书,写作,唱歌和跳舞。
”2. 句号(。
):用于结束陈述句、祈使句或感叹句。
例如:“我很喜欢这本书。
”“请关上门。
”“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3.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你喜欢吃苹果吗?”4. 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例如:“多么漂亮的花啊!”“太好了!”5. 冒号(:):用于引出直接引语、解释说明、列举或表示引导的意思。
例如:“他说道:‘我很高兴见到你。
’”“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蓝色。
”“我有很多爱好:读书、画画、跑步等。
”6. 分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句子,通常是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独立的句子。
例如:“我喜欢旅行;我也喜欢读书。
”7. 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或间接的语言。
单引号(‘’)通常用于引用内部的语言,双引号(“”)通常用于引用外部的语言。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见到你。
’”“她对我说:“你好!””8. 括号(()):用于插入附加说明、补充信息或表示括号内的内容是次要的。
例如:“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
”“请你们(全体学生)集合在操场上。
”9. 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暂停。
例如:“我想……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一下。
”10. 破折号(——):用于连接并列成分、表示并列或对比关系。
例如:“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梵高。
”“这个问题——我们都需要认真思考。
”以上是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4.对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为难”后的
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C )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毋庸讳言,中 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为难: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舍 近求远,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 高铁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A.做,要靠想来指点;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B.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有关符号人生的描述是:经历是逗号,挫折是顿号,爱情是着重号,学 习是冒号,回忆是省略号。
3.省略号 (1)省略号后面不能再用“等”“等等”“之类”。 (2)并列的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 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美字无绳 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讯系统……等,具有双 向互呼性能。 (3)状语内部或定语中心词之间不能用省略号。 被人随便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 (4)省略号可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或说话断断续续、 沉默不语。(与破折号的近似用法相区分)
[解析] 文中“绝大多数”前的逗号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 间的停顿。A项,表示句子内部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停顿。B项,表示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的停顿。C项,表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D项,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
2.下面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甲]在名利前多一点清亮,少一点污浊,在感情上多一点
B.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XXX,有的像小狗一样
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C.我扑到指点员身上大喊:“指点员,指点员……”
D.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常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课件

三、省略号的作用
1. 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2. 表示列举的省略; 3. 表示说话的中断; 4. 表示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 5.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6. 表示引文的省略。
1、说话的断断续续
2、列举的省略
• 一般在列举多项以后再用省略号,以便读 者据以联想省略的内容。
3、说话的中断
4、语意未尽,引发思考
•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了古人说的一句 话。)
2、特殊含义
• 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 生了新的意思:
• 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 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 雅得合闺女一般。
• (“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 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3、着重强调
• 指一句话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对象: • 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
“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 (表示强调论述,突出人物的节俭。)
4、特定称谓
• 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 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 界之最。
• (“世界屋脊” 一直用来特指青藏高原)
5、否定和讽刺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二、常见的标点符号
(六)感叹号
1. 概念 感叹号也称叹号或惊叹号,用于句子 结尾,表示惊叹、感叹。
(1)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感叹号。 花园里的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真美啊!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感叹号,如下命令、提出强烈 要求等。 你给我住嘴!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感叹号。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3)注意冒号的提示范围,冒号提示内容的末尾用句号。 在一些家庭采访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 有时做作业到深夜。 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则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 生。 ( × 冒号使用不当)
(6)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不停顿也不 会产生歧义,不不开的,和公 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7)标有引号、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如果有 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 之后还有括注),则要用顿号。
(6)冒号不能与“是”“即”等字词同时使用。 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 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 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冒号改逗号) (7)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 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2)表示特定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一氧化碳中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 (3)表示讽刺或否定。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4)引文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 单引号。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 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问号】一、基本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那里的冬天冷吗?2. 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
示例: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二、错误例析:1.倒装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明天放假吗,张老师?2.形似问句,实则陈述,不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问号应改作逗号)3.选择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小明在整个赛季中都会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肤色?他的执着?还是他成功以后的低调?(前两个问号应该为逗号)4.一句话中的多个问句,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并不是选择问句,则每句都用问号。
例: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冒号】一、基本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2.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3.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
示例:本店经营品种:服装、鞋帽、钟表、玩具和家用电器。
二、错误例析:1.“XX说”形式放在同一个人说的两句话中间时,不用冒号,用逗号例:“过来。
”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应把冒号改为逗号)2.“XX说”在前时,说字后面用冒号。
例: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3.“XX说”在后时,说字后面用句号。
例:“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说.4.冒号套用。
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例: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见标点符号用法一、标点概述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停顿长短),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前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有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
从考查范围看,以点号为主,兼顾常用的标号。
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有选择、改错两种。
二、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1、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反问句)。
使用注意点:(1)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2)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如“怎么了,你?”(3)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要问。
(连续发问时)(4)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如“谁”、“什么”、“怎么样”。
例①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今天……明天去呢?”是一个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今天去呢” 后面应该改用逗号。
例②“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不能一看到发问就加问号。
句中,问号应置于句末,前置谓语“到底去还是不去”之后应改用逗号。
例③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例④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该句中虽含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在谓语动词“关心”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
所以,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用逗号,第二处问号应改用句号。
2、叹号使用注意点:(1)叹号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如惊喜、赞叹、愤怒、请求、命令、祈使、悲伤、惧怕等,只要是抒发强烈感情的语言,句末均用叹号。
(2)反问句如感叹语气强烈,可用叹号。
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3)几个叹词连用,一般是最后一个叹词后用感叹号。
例:啊,啊!又到了春天了。
(4)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3、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使用注意点:不用顿号情况(1)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即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并列谓并列补,中间不要插进顿。
(并列短语作谓语、补语时。
)例:①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金顿。
(“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4)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例:这瓷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
“十七、八个人”,“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5)“或”、“和”、“及”等连词,只用其中一种即可。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6)在没有明显停顿的并列词语间,如“工农兵”“风马牛不相及”。
(7)并列成分已经有问号或感叹号等。
例: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口号声:“向战斗英雄学习!” “向战斗英雄致敬!”(8)分句之间用顿号。
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4、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使用注意点:(1)并列短语之间可以用逗号,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并列词语之间也可以改用顿号)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半张办公桌。
(因并列的各个成分有的较长,停顿大)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
(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5、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使各分句间的层次清楚。
使用注意点:(1)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平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2)句中已用句号,就不再用分号。
例: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模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
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
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6、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
使用注意点:(1)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冒号,其提示作用发挥到句子的末尾;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冒号,以总结上文。
⑵不是一见到“说”、“道”之类的词语后面就用冒号,间接引语时应用逗号。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你看,”母亲无可奈何地说,“就剩这点钱了。
你全拿去吧。
”“你们几个先回家吧。
”班主任说。
在句中点号中,若按停顿时间的长短依次排列,应是顿号最短,逗号次短,分号较长,冒号更长。
7、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还可用来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使用注意点:(1)如改动原话或原文变为转述,不能再加引号。
⑵引号中的原话或原文里还有引用部分,应加单引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注释的话。
使用注意点:(1)括号里的话如是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这种括号称为句内括号。
句内括号紧贴在被注释或说明的文字之后,括号内的语句末尾不可用点号(除问号、叹号外)。
(2)括号里的话如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用在被解释的句子或段落末的标点之后,括号内标点符号照旧,后括号外一般不用标点。
(3)如果句子是句子是一句完整的引文,后面是引文的出处。
例:菱很小,但很嫩,味道十分鲜美。
(茹志鹃《静静的产院》)9、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除解释说明外,破折号还可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表示声音的延长、事项的列举分承。
破折号与“即”“就是”只用其中一种即可。
破折号和冒号用法不同:(1)从语句的前后意思看,破折号往往对前面的某一词的解释说明(例①、例②);而冒号的语言往往是对前面整个语句的分述(例⑥)、总述(例⑦)和解释说明(例⑧)。
(2)从语句的前后形式看,破折号可以对把注释部分删去,句子的中心内容或形式仍完整(例①);冒号的语言应该一直句末,而且其语言绝对不可以省略(例⑤)。
(3)从语气上分析,破折号表示注释时,无需表示停顿或停顿的时间很短(例③、例④)而冒号有时比分号停顿的时间还要长。
例:①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一一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
(《<呐喊>自序》)②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一一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包身工))③我国的四大发明一一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④啊,紫藤花!……我怀念你的姊妹们一一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一一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风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⑤桂林的美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⑥《为了忘却的记念》共有三处用了典故:写柔石时想到了方孝孺;讲官厅“寻找”作者时,引用了《说岳全传》(清•钱彩著)高僧坐化的故事;第五段中提到了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的情形。
⑦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祝福》)⑧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10、省略号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话。
常见的省略有两种:一种是引文的省略,一种是列举的省略。
省略号还可用来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使用注意点:⑴省略号前如果是问号、叹号则仍照点;如果是顿号、分号、逗号应省去不点,因为省略号本身就表示应有停顿,但意思未完。
(2)省略号后的标点,除后引号外,一般因文字已经省略,标点也应省略不点。
(3)省略号和“等等”只用其中一种即可。
11、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戏剧名、电影名、电视剧名、歌曲名、图画名、碑帖名、章程名、使用注意点:(1)书名号的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边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如:《<中国工人>发刊词》(2)不可用书名号:机构名、报刊的栏目名、短语不是文章(召开《社员大会》、举办《高考补习班》、以《清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一、问号1、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办法有两个:(1)在句子中是否有或能否加关联词“是……,还是……”。
选择问号的关联词只能用“是……,还是……”。
因此凡是分句间有关联词“是•… 还是……”的,或者能加上“是……,还是……”的是选择问,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不能加的则是连续问,每个问题都应加问号。
(2)采用拟答的方法,看问句需要几个答案,如只用一个答案的是选择问,如需要多个答案的是连续问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2、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3、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4、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注意谓语动词是否带疑问语气。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5、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二、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注意: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三、顿号(注意层次: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1、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