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基本知识
基因组学

1.基因组的序列组成高度重复序列:几个碱基-数千碱基中度重复序列:短散在元件、长散在元件单一序列:原核生物基因组只含单一序列基因主要位于单一序列:DNA驱动杂交2.从分子水平来说,基因必须表现三种基本的功能(1基因可自体复制遗传物质必须贮存遗传信息,并能将其复制且一代一代精确地传递下去。
(2)基因决定性状:遗传物质必须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发育和表达。
(3)基因突变:遗传物质必须发生变异,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
3.断裂基因的意义(1)有利于储存较多的遗传信息量;(2)有利于变异与进化;(3)增加重组机率;(4)内含子可能是调控装置。
通读基因:指从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所有核苷酸都为氨基酸编码基因。
5.多基因家族两种类型(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共同特征,是指由一个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形成的一组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
)由一个基因产生多次拷贝,具有几乎相同的顺序,成簇地排列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形成一个基因簇(gene cluster)。
它们同时发挥作用,合成某些蛋白质。
一个多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成簇地分布在几条染色体上,成员间序列有所不同,编码一组关系密切的蛋白质。
6.为何要绘制遗传图与物理图?1)基因组太大,必需分散测序,然后将分散的顺序按原来位置组装,需要图谱进行指导。
2)基因组存在大量重复顺序,会干扰排序,因此要高密度基因组图。
3)遗传图和物理图各有优缺点,必须相互整合校正。
7.基因标记(性状标记):存在的问题:数量有限。
虽然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目前这些标记的数量仍然不多,因此限制了这些标记的利用。
操作上比较麻烦,难以开展大规模的研究和利用。
高等生物基因组存在大量基因间隔区,纯粹的基因标记在遗传图中会留下大片的无标记区段。
部分基因无法通过实验区分。
8.DNA标记具有的优势:在数量上是巨大的;操作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开展工作;标记比较明显,容易识别;受环境影响少,标记本身就是遗传物质。
基因组学知识点总结

基因组学知识点总结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功能以及其与遗传性状的关系的学科。
下面将对基因组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基因组、基因、DNA测序技术等内容。
一、基因组和基因基因组指的是一个生物体所有基因和非编码DNA序列的总和。
基因是基因组中的一个特定区域,能够编码特定的功能性产物,如RNA和蛋白质。
基因组学研究着基因组中存在的各种基因的类型、数量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和功能。
二、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技术是基因组学中的重要工具,通过测序技术可以获取到DNA序列的信息,从而研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DNA测序技术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从传统的Sanger测序到现代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如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技术。
三、基因组测序项目基因组测序项目是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最为著名的基因组测序项目之一,对人类基因组进行了全面的测序和分析,为后续的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四、功能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中的各种功能元件,如调控区域、非编码RNA等,以及它们在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通过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组中各个功能区域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五、比较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对生物体特性的影响。
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基因家族的起源和演化等重要问题。
六、基因组编辑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基因组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主要用于修饰和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
目前,CRISPR-Cas9系统是最为常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基因组编辑,对基因组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七、应用领域基因组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生物医学研究、农业与畜牧业、环境保护等。
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疾病的遗传基础、改良作物和畜牧动物的品质特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
基因组学考试资料 整理版

基因组学考试资料整理版第一章一、基因组1、基因组:生物所具有的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的总和,是指生物细胞中所有的DNA,包括所有的基因和基因间区域。
2、基因组学: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生物体内全部基因为研究对象,在全基因背景下和整体水平上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及其内外环境影响机制的科学。
基因组学包括3个不同的亚领域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 :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比较基因组学(xxparative genomics)二、基因组序列复杂性1、C值是指一个单倍体基因组中DNA的总量,以基因组的碱基对来表示。
每个细胞中以皮克(pg,10-12g)水平表示。
C 值悖理:指基因内部被一个或更多不翻译的编码顺序即内含子所隔裂。
3、异常结构基因分类重叠基因:编码序列彼此重叠的基因,含有不同蛋白质的编码序列。
基因内基因:一个基因的内含子中包含其他基因。
反义基因: 与已知基因编码序列互补的的负链编码基因,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可以干扰靶基因mRNA转录与翻译。
4、假基因:功能基因但已失去活性或者改变原来活性功能的DNA序列. 四、基因组特征比较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征:复杂性较高的生物基因组结构松弛,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分布大量重复顺序;含有大量数目不等的线性DNA分子,并且,每个长链DNA都与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结构;含有细胞器基因组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征 :原核生物基因数目比真核生物少,大小在5 Mb以下; 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更紧凑;第二章一、为何要绘制遗传图与物理图?1)基因组太大,必需分散测序,然后将分散的顺序按原来位置组装,需要图谱进行指导。
2)基因组存在大量重复顺序,会干扰排序,因此要高密度基因组图。
3)遗传图和物理图各有优缺点,必须相互整合校正。
二、基因组测序方法、原理及特点:1. 克隆重叠群法:先构建遗传图,再利用几套高度覆盖的大片段基因组文库获得精细的物理图,选择合适的BAC 或PAC克隆测序,利用计算机拼装。
人类基因组基础知识

人类基因组基础知识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体内包含的全部基因的集合。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单位,它们控制着人类身体的形态、功能和特性。
人类基因组的解读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生命的本质、研究与治疗人类疾病以及推动生物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人类基因组的组成、功能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一、人类基因组的组成人类基因组由一系列的DNA分子组成,这些DNA分子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每个人的细胞核内都有46条染色体,其中有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这些染色体共包含大约30亿个碱基对,也就是基因组的大小约为3GB。
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单位。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科学家估计人类基因组中约有20,000-25,000个基因。
这些基因不同于其他DNA序列,它们可以转录成RNA,再通过翻译成蛋白质,从而发挥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二、人类基因组的功能人类基因组的功能非常多样化,涉及到生物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各种生理和生化过程。
基因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功能的表达。
它们还负责指导身体各个器官的形成以及维持机体的正常运作。
人类基因组的功能还涉及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如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病等。
此外,一些非遗传性疾病也与基因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人类基因组的研究进展人类基因组的解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项目,需要对数十亿个碱基对进行测序和分析。
2001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完成了对人类基因组的初步解读。
这项工作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基因的构成和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基因组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规模测序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测序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了成本。
现在,我们可以更快、更便宜地测序大量的个体样本,从而提供更多的数据来研究人类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变异。
基因组学基础知识

核基因组(32亿碱基,3万5千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组 (1万6千碱基,37基因)两个独立的部分
遗传的分子基础
基因 DNA与RNA 蛋白质 中心法则
DNA--→RNA--→蛋白质
DNA的相关知识
Miescher于1869年首先从人白细胞中提 取到DNA,后期纯化后证明DNA为酸性 ,富含磷
A:腺嘌呤 G:鸟嘌呤 C:胞嘧啶 U:尿嘧啶
RNA三级结构
RNA二级结构
RNA三级结构
RNA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基因组表达的第二产物是蛋白质组 由氨基酸组成 结构分为四个层次
一级结构:即多肽链 二级结构:蛋白质的基石
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多亚基蛋白
蛋白质一级结构
蛋白质二级结构之α螺旋
蛋白质二级结构之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叠
蛋白质二级结构之转角
蛋白质三级结构
蛋白质四级结构
生命复杂性
C值悖论
生物的复杂度与基因组的大小成比例?
重复序列与单一序列
Sutton于1903年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的染色体理论
由4种核苷酸组成 核苷酸的组分
2’-脱氧核糖(与RNA区别) 磷酸基团 含氮碱基(A、T、C、G)
A ——腺嘌呤; G ——鸟嘌呤 C ——胞嘧啶; T ——胸腺嘧啶
多聚核苷酸的形成
碱基间作用
碱基配对:A-T
C-G
碱基堆积:相邻碱基之间的疏水性相互作用 ,增强双螺旋稳定性
DNA
电子显微 镜下观察
DNA的三级结构
DNA一级结构:多聚核苷酸 DNA二级结构:双螺旋构象 DNA三级结构:又称拓扑结构
线性 环状 超螺旋
基因组学重点整理

生物五界: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和原核生物;生物三界:真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称为核酶〔ribozyme〕核酶催化的生化反响有:自我剪接、催化切断其它RNA、合成多肽键、催化核苷酸的合成新基因的产生:基因与基因组加倍1〕整个基因组加倍;2〕单条或局部染色体加倍;3〕单个或成群基因加倍。
DNA水平转移:原核生物中的DNA水平转移可通过接合转移,噬菌体转染,外源DNA的摄取等不同途径发生,水平转移的基因大多为非必须基因。
动物中由于种间隔离不易进展种间杂交,但其主要来源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内共生。
动物种间基因转移主要集中在逆转录病毒及其转座成分。
外显子洗牌与蛋白质创新:产生全新功能蛋白质的方式有二种:功能域加倍,功能域或外显子洗牌基因冗余:一条染色体上出现一个基因的很多复份(复本〕当人们别离到某一新基因时,为了鉴定其生物学功能,常常使其失活,然后观察它们对表型的影响。
许多场合,由于第二个重复的功能基因可取代失活的基因而使突变型表型保持正常。
这意味着,基因组中有冗余基因存在。
看家基因很少重复,它们之间必需保持剂量平衡,因此重复的拷贝很快被淘汰。
与个体发育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为转录因子,具有多功能域的构造。
这类基因重复拷贝变异可使其获得不同的表达控制模式,促使细胞的分化与多样性的产生,并导致复杂形态的建成,具有许多冗余基因。
非编码序列扩张方式:滑序复制、转座因子模式生物海胆、果蝇、斑马鱼、线虫、蟾蜍、小鼠、酵母、水稻、拟南芥等。
模式生物基因组中G+C%含量高, 同时CpG 岛的比例也高。
进化程度越高, G+C 含量和CpG 岛的比例就比拟低如果基因之间不存在重叠顺序,也无基因内基因〔gene-within-gene〕,那么ORF阅读出现过失的可能只会发生在非编码区。
细菌基因组中缺少内含子,非编码序列仅占11%, 对阅读框的排查干扰较少。
细菌基因组的ORF阅读相比照拟简单,错误的机率较少。
遗传学知识:基因组学

遗传学知识:基因组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生命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基因组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是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的科学,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从基因组的概念、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基因组的功能和意义以及基因组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四个方面来阐述基因组学知识。
一、基因组的概念基因组是指生物个体细胞内全部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DNA和RNA。
它是生命的基础和物质基础,是维持生物体内部稳态的关键因素。
基因组的大小和结构因生物种类而异,小至数百万碱基对的细菌,大至数十亿碱基对的人类,共同构成了生物界广泛的多样性。
二、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基因组由DNA分子组成,其中DNA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DNA分子由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组成的序列排列,而每个碱基对应的是一段含有三个碱基(即一段密码子)的DNA编码。
在这种编码体系内,从一个位点开始的三个碱基被称为一条肽链的氨基酸编码。
一个基因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编码密码子的决定蛋白质序列的DNA 片段。
基因组中的这些基因以特定的顺序排列,组成基因组的遗传信息。
此外,基因组还包括很多非编码RNA(如rRNA、tRNA等)、DNA 区域(如非编码区域、卫星DNA等)和功能未明的DNA。
基因组的结构包括染色体、基因组褶皱和染色质。
染色体是基因组的物理载体,是通过染色体的缩合和解缩合,调控基因表达和遗传物质复制的过程。
基因组褶皱是指在非细胞分裂期间,基因组处于三维空间中未定向和持续的动态图像状态。
染色质是指除了染色体以外的剩余区域,包括翻译和非翻译RNA,遗传调节元件和起调控作用的蛋白质。
三、基因组的功能和意义基因组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编码基因表达和遗传信息的继承和传递,它从上层次上决定了一个生物个体的表型。
基因组还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同时,基因组还通过其DNA序列为抗菌药物和疫苗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研究生基因组学PPT课件

目 录
• 基因组学概述 • 基因组学基础知识 • 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 基因组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 基因组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 基因组学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
01
基因组学概述
基因组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基因组学的定义、特点与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方面的内容。基 因组学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其研究范围涵盖了基因组的结构、功能、进化以及基因组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
研究作物耐盐碱的基因基础,有助于 培育出能在盐碱地生长的作物品种, 扩大可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抗病性基因
发掘和利用作物的抗病性基因资源, 可以培育出抗病性更强的品种,减少 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障 食品安全。
转基因技术与作物改良
转基因技术原理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的技术,通 过该技术可以改良作物的性状和产量。
息被滥用或泄露。
基因歧视与公平性问题
基因歧视的问题
基因检测可以揭示个体的遗传疾病风险,这可能会引发 就业、保险等方面的歧视问题。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 和政策,禁止基于基因信息的歧视行为。
公平获取基因技术的机会
虽然基因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益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 能公平地获得这些技术。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确 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获得基因检测和治疗的机会。
基因表达与调控
基因表达
是指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或RNA分子的过程。
基因调控
是指对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确保生物体在生长发育和应对环境变化时能够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适当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5)研究进展 ➢ 1996年,完成标记密度为0.6cM的人类基因组遗 传图谱,100kb的物理图谱 ➢ 2000年,人类基因组框架草图绘制完成 ➢ 2001年2月,人类基因组精细图谱的完成 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实际位置。 ❖ 有遗传图谱为什么还要构建物理图谱?
❖ 遗传图谱分别率有限,测序要求标记间隔小于 100kb,遗传图谱的标记间隔远大于100kb
❖ 精确性不够,经典遗传学认为,交换是随机发生 的,但基因组中有些区域是重组热点,而且倒位、 重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会限制交换重组
大基因组测序方法 克隆连续序列法 定向鸟枪射击法
精品课件
克隆连续序列法:DNA切割成长度为0.1-1Mb的大 片段→克隆到YAC或BAC载体上→分别测定单个克 隆序列→再装配连接成连续的DNA分子。
定向鸟枪射击法:以基因组图谱中标记为依据→ 测序装配和构建不同DNA片段的序列。
精品课件
(四)基因鉴定
精品课件
(3)研究目的 找出所有人类基因,破译出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使得人类在分子水平上全面认识自我 将基因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解决人类疾病、健康的问题
精品课件
(4)研究意义
➢ 确定人类基因的序列、物理位置、产物及功能 ➢ 理解基因转录与转录后调节 ➢ 研究空间结构对基因调节的作用 ➢ 发现与DNA复制、重组等有关的序列 ➢ 研究DNA突变、重排和染色体断裂等,了解疾病的分
❖ 有些标记既是遗传标记,又是物理标记的分子 标记如RFLP标记、SSR标记等
❖ 借助这些标记利用比较作图可以将遗传图和物 理图整合起来
精品课件
(三)基因组测序
利用现有DNA测序方法,每个测序反应通常只 能得到800个核苷酸的序列。
小基因组物种常用鸟枪法。
精品课件
鸟枪射击法
精品课件
大基因组测序存在两个问题: 片段数庞大,片段间连接和装配非常复杂 基因组中相同或相似的重复序列在连接和装 配时容易出错
析基因的大小、数量,基因排列顺序,编码序列与非编码 序列的特征等,以揭示物种进化关系,克隆重要性状基因 和进行遗传研究和性状改良。
精品课件
四、基因组学的应用
确定物种特有的序列 研究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研究物种的起源及系统进化 进行新基因的克隆(染色体步移) 进行基因功能的预测 获得功能分子标记
精品课件
五、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一)遗传图谱的构建 (二)物理图谱的构建 (三)基因组测序 (四)基因鉴定 (五)基因功能研究
精品课件
(二)物理图谱的构建
为什么要构建基因组图谱? ➢ 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全基因组序列 ➢ 但是,现在的测序方法每次只能测800~1000bp ➢ 大量的测序片段要拼接 ➢ 要知道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才能正确拼接 ➢ 基因组计划的第一个环节:构建基因组图谱
研究各活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DNA、RNA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揭示蛋白质表面相互作用特征的能力,构 建全细胞的蛋白网络。
精品课件
代谢组学
代谢组指的是“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中,所有代谢组分 的集合,尤其指小分子物质”
代谢组学是 “在新陈代谢的动态进程中,系统研究代谢 产物的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本质”的科学。
精品课件
荧光原位杂交原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序列标签位点 利用某一已知序列为标签的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STS)作探针,与DNA杂交,绘 制物理图谱。 STS的要求: 已知序列,便于PCR检测 基因组中仅一个位点,无重复
精品课件
遗传图与物理图的整合
精品课件
酵
母
A 遗传图
遗
B 物理图
传
图
与
物
理
图
比
较
精品课件
人类基因组物理图
❖ 1987年,RFLP图谱,403个标记,10Mb ❖ 1994年,5800个标记,0.7Mb ❖ 1996年,17000多个标记,100kb ❖ 完全适应全基因组测序的要求
精品课件
构建物理图谱的3条途径
(1)限制性酶切图谱:使用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中出 现频率低的内切酶
精品课件
(五)基因功能研究
(1)计算机预测 ❖ 依据仍然是同源性比较。 (2)试验确认 ❖ 基因的超表达 ❖ 反义RNA技术 ❖ RNAi ❖ 转座子插入突变
精品课件
基因功能研究
1、计算机预测基因功能 ❖ 依据仍然是同源性比较。同源基因拥有
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它们之间有许多 相似的序列。 ❖ 种间同源基因 ❖ 种内同源基因
根据序列分析搜寻基因 查找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同源查询 利用数据库的基因序列与待查基因组序列比对。 同源查询可以部分弥补ORF扫描的不足。
精品课件
根据序列分析搜寻基因
❖ 查找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 开放阅读框都有一个起始密码子,ATG,还要有
代谢组学关注的是各种代谢路径底物和产物的小分子代谢 物,反映细胞或组织在外界刺激或是遗传修饰下代谢应答 的变化,包括糖、脂质、氨基酸、维生素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比较基因组学
1988年,发现番茄和马铃薯的遗传图谱很相似。 基于结构基因组学,对基因和基因组进行比较,以了解基
因的表达、功能和进化。 对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以及不同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
功能基因组学就是对基因组序列进行诠释。
功能基因组学的衍生学科 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比较基因组学
糖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疾病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 学、营养基因组学、表基因组学
精品课件
转录组学 比较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正常状态与疾病
状态,以及体外培养的细胞中等基因表达模式的 差异, 通过如RT-PCR、EST、SAGE、DNA芯片等分 析方法,描绘特定细胞或组织在特定状态下的基 因表达的种类和丰度的信息,编制成基因表达的 数据。
CREDIT: JOE SUTLIFF Science, Vol 291: 1221.
几个代表物种的基因组大小
物种 T4噬菌体 大肠杆菌 酵母 拟南芥 果蝇 桃 水稻 小白鼠 人类 玉米 普通小麦
基因组大小/bp 2.0×105 4.2×106 1.5×107 1.0×108 1.65×108 3.0×108 300 Mbp 3.89×108 3.0×109 3.3×109 5.4×109 1.6×1010
精品课件
三、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利用EST作为标 记所构建的分 子遗传图谱
结构
基因定位 遗传图谱
基因组学 基因组作图 物理图谱
基因组学
基因组测序 转录本图谱
功能
基因识别/鉴定/克隆
基因组学 基因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后基因组学
)
基因表达调控
精品课件
功能基因组学: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系统 地研究基因功能,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 向对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的研究。
基因组学基本知识
精品课件
一、基因组学概述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三、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四、基因组学的应用 五、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精品课件
一、基因组学概述
基因组学(Genomics):1986年提出,指对生物体 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 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
基因组(Genome):生物体配子中所包含的全部染 色体及其基因,包括细胞质基因组,为物种全部遗 传信息的总和。也指某一生物的所有DNA。
精品课件
基因功能研究
2、实验确认基因功能 基因克隆 基因敲除(knock-out) 基因的超表达 反义RNA技术 RNAi 转座子插入突变
精品课件
物种遗传信息的“总词典”、控制发育的“总程序”、 生物进化历史的“总档案”
精品课件
基因组学研究的最终目标
获得生物体全部基因组序列 鉴定所有基因的功能 明确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阐明基因组的进化规律
精品课件
Fishing in a More Effective Way!
钓鱼
竭泽而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蛋白组学
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在空间 和时间上动态变化着的整体)。
提供各种活性蛋白质的翻译时间、基因产物相对浓度、修 饰作用、细胞定位等信息。
功能蛋白质组学以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蛋白质 为研究对象(与某一生理现象有关),是个别蛋白的传统 研究和全体蛋白质的蛋白质组研究的中间层次。
精品课件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提出背景
族群间的通婚增多,人类基因资源需要保护。 “基因相关论”:所有的疾病都是人类基因组
与病原基因组中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 “全基因组”信息记录着一个人有关生、老、
病、死的重要信息,如能否秃顶、发胖等。
精品课件
(2)主要内容: 构建基因组的遗传图谱; 构建基因组的物理图谱; 测定基因组DNA的全部序列; 绘制基因组的转录本图谱; 分析基因组的功能。
Sma I,每78kb只有1个切点 BssH Ⅱ,每390kb只有1个切点 Not I,每10Mb 只有一个切点
精品课件
限制酶作图
精品课件
限制酶作图
精品课件
(2)荧光原位杂交:通过荧光标记的探针与DNA 分子杂交,杂交信号即探针DNA在染色体上的图 谱位点。
取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制片,将染色体变 性成单链(染色体拉丝),在将标记的DNA探针 变性后杂交到染色体上,保温处理后,显微镜 下直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