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人口社会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川大《社会学概论》17春在线作业1

川大《社会学概论》17春在线作业1

川大《社会学概论》17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1.有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印度;d.德国。

正确答案:2.当代现代化理论流派之一的“世界体系论”的代表人物就是:a.丹尼斯;b.弗兰克;c.沃勒斯坦;d.丹尼尔.贝尔。

恰当答案:3.国际上一般将总和生育率()视为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的一个界标。

a.≤2.5;b.≤2.0;c.≤2.1;d.≤2.8。

正确答案:4.认知主义社会学的先驱就是:a.迪尔凯姆;b.孔德;c.韦伯;d.斯宾塞。

恰当答案:5.韦伯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层标准之一的政治标准是指的:a.经济收入;b.财富;c.声望;d.权力。

正确答案:6.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正确答案:7.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a.基本社会化;b.稳步社会化;c.再社会化;d.反华社会化。

恰当答案:8.《江村经济》是谁的代表作:a.孔德;b.斯宾塞;c.费孝通;d.韦伯。

正确答案:9.国际上通常指出城市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比重达至多少为高度城市化:a.20%以上;b.40%以上;c.60%以上;d.70%以上。

恰当答案:10.自己争取出国留学属于哪种社会流动:a.结构性流动;b.非结构性流动;c.代内流动;d.代际流动。

正确答案:11.被称作基本社会化的阶段就是:a.早期社会化;b.稳步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

恰当答案:12.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类型是:a.主文化;b.亚文化;c.反文化;d.次文化。

正确答案:13.《乡土中国》就是谁的代表作:a.严复;b.吴文藻;c.费孝通;d.孙本文。

正确答案:14.初级群体的概念最初就是由谁明确提出去的:a.林顿;b.贝尔;c.库利;d.米德。

恰当答案:15.提出“依附论”的是哪位社会学家:a.弗兰克;b.米尔斯;c.帕森斯;d.罗斯。

正确答案:16.把非政府分成生产非政府、整合性非政府、政治非政府和文化非政府的社会学家就是:a.彼林.布劳;b.理查德.司考特;c.艾.爱桑尼;d.帕森斯。

川大《人口社会学(1)1152》19春在线作业1【100分】

川大《人口社会学(1)1152》19春在线作业1【100分】

《人口社会学(1)1152》19春在线作业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贫困的一种的是()。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主观贫困
D.客观贫困
正确答案:D
()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A.死因死亡率
B.婴儿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粗死亡率
正确答案:D
()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A.家庭模式
B.家庭结构
C.家庭规模
D.家庭生命周期
正确答案:C
1798年,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奠定了人口理论的基础。

A.《人口原理》
B.《法》
C.《神学大全》
D.《国富论》
正确答案:A
()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A.人口的婚姻结构
B.人口的空间结构
C.人口的性别结构
D.人口的年龄结构。

《人口社会学(专科必修)》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社会学(专科必修)》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社会学》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中国生育模式转变的特点。

2.简述当代中国婚姻结构的特征。

3.简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4.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简述中国出生人口质量干预的途径。

二、论述题(共20分)6.什么是死亡模式,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死亡模式演变的过程。

三、分析题(共30分)7.资料:搜狐网站载,轰轰烈烈的“春运”目前已经结束。

据开始时预测,这次为期40天的春运旅客运量将达到16.6亿人次;若以往返折合8.4亿人次,就相当予全国三分之二的人都挟裹进去,出门打了个来回。

而在民工、学生、探亲、旅游“四大潮”中,以民工潮最大。

1月31日广州两大火车站的到达客流约33万人,其中南下淘金的民工占了总客流的95%以上。

2月2日消息:据广东省劳动厅掌握的资料,从1月27日至30日,从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进入广东的共有317万人,其中外地民工就占了300万人,占95%以上;“数十万新民工和超过300万的返程民工给广东省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2月5日,“火车南下抵穗的人数跌至23.2万,比节后春运最高峰减少了近一半”;“广州东站到达客流7.2万人次,南下广州的民工人数充其量只有5万多。

”这还占到了80%以上。

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民工潮算是人口迁移吗?(4分)(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3)农民进城给城市带来的影响,试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缓解春运民工潮高峰压力的看法。

(20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筒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答;无论从人口生育率变化的历史过程和趋势,还是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生育模式转变过程具有显著的特征。

(2分)(1)中国生育率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分)。

川大《人口社会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人口社会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完成日期:年月日点分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年月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领域,是一门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人口社会问题的学科。

()A.人口学B.人类学C.人口社会学D.社会学2.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有着重要的生物学规律,可以用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参数表示,这种属性称为()()A.人口的社会属性B.人口的阶级属性C.人口的自然属性D.人口的动态属性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A.生育过程B.衰老过程C.死亡过程D.迁移过程4.人口结构可以分为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和人口的()。

()A.性别结构B.阶级结构C.年龄结构D.空间结构5.年,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奠定了人口理论的基础。

()A.《人口原理》B.《法》C.《神学大全》D.《国富论》6.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中,提出了两种减少人口的途径,其中,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的抑制力量成为()。

()A.积极抑制B.预防性抑制C.道德抑制D.补充抑制7.年,现代人口思想家马寅初先生在他的著作()里面明确地把中国的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A.《新人口论》B.《人口论》C.《户口人丁论》D.《生计篇》8.()是指一年内每名育龄妇女(-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

()A.粗出生率B.总和生育率C.一般生育率D.年龄别生育率9.婚姻制度属于生育制度中的()。

()A.生育的物质设备B.生育的文化设备C.生育观念D.生育规范10.()的生育模式是一种以死亡率为导向的多育模式。

()A.传统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C.未来社会。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养老服 务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
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广智慧养老:利用信息技 术手段,提高养老服务的便
捷性和智能化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和完善养老 保险制度,确保 老年人的基本生 活保障。
推进医疗保险制 度改革,提高医 疗保障水平。
完善社会救助体 系,加强对困难 老年人的救助力 度。
发展养老服务业, 提高老年人的生 活质量。
发展老龄产业
定义:老龄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口需求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行业总称
重要性: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龄产业的发展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 重要意义
策略与措施:政府应加大对老龄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产 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发展趋势:老龄产业将呈现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满足不 同老年人群体的需求
人口结构变化:随着生育观念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人户和无子女户比例 上升,对传统家庭观念和社会养老模式带来挑战。
未来人口迁移与流动发展趋势与挑战
城市化进程加 速,人口向城 市聚集,带来 城市人口膨胀 和住房压力等
问题。
乡村人口流入 城市,使得城 市人口结构更 加复杂,需要 加强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和公 共服务配套。
村人口减少。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 的地区往往吸引 更多的人口流入, 因为这些地区提 供了更多的就业 机会和生活便利。
政策因素:政府 的政策对人口分 布有着重要的影 响,例如计划生 育政策、城市化 政策和移民政策
等。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的变化, 如气候变化、自 然灾害等,也会 影响人口的分布。
实验法: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探究人口社会学现象 及其规律。
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人口社会学现象及其变化,了解其特征和规律。

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1)1152》20春在线作业1.doc

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1)1152》20春在线作业1.doc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贫困的一种的是()。

A.绝对贫困B.相对贫困C.主观贫困D.客观贫困【参考答案】: D2.()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A.死因死亡率B.婴儿死亡率C.标准化死亡率D.粗死亡率【参考答案】: D3.()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A.家庭模式B.家庭结构C.家庭规模D.家庭生命周期【参考答案】: C4.1798年,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奠定了人口理论的基础。

A.《人口原理》B.《法》C.《神学大全》D.《国富论》【参考答案】: A5.()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A.人口的婚姻结构B.人口的空间结构C.人口的性别结构D.人口的年龄结构【参考答案】: C6.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属于()。

A.生育制度B.生育规范C.生育的物质设备D.生育意愿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A.生育过程B.衰老过程C.死亡过程D.迁移过程【参考答案】: B8.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破损家庭D.联合家庭【参考答案】: B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的是()。

A.行为主体是群众B.实施了广泛的社会动员C.由于人口压力大和行政手段的操作方法,导致了某些地方计划生育干部和群众关系紧张D.从单纯的政府控制向经济手段控制转变【参考答案】: A10.五分位法是用来测量()。

A.收入B.职业声望C.社会声望D.贫困人口【参考答案】: A11.()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A.死因死亡率B.婴儿死亡率C.标准化死亡率D.粗死亡率【参考答案】: D12.从全球范围看,贫困人口具有明显的()特征。

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1)1152》20春在线作业2.doc

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1)1152》20春在线作业2.doc

1.五分位法是用来测量()。

A.收入B.职业声望C.社会声望D.贫困人口【参考答案】: A2.()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A.人口的婚姻结构B.人口的空间结构C.人口的性别结构D.人口的年龄结构【参考答案】: C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A.生育过程B.衰老过程C.死亡过程D.迁移过程【参考答案】: B4.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中,提出了两种减少人口的途径,其中,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的抑制力量成为()。

A.积极抑制B.预防性抑制C.道德抑制D.补充抑制【参考答案】: B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意愿的是()。

A.生育目的B.生育数量的看法C.生育成本的预算D.有关子女的看法【参考答案】: C6.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属于()。

A.生育制度B.生育规范C.生育的物质设备D.生育意愿【参考答案】: C7.()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A.家庭模式B.家庭结构C.家庭规模D.家庭生命周期【参考答案】: C8.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是()的关系。

A.同向变化B.反向变化C.因果关系D.互相促进【参考答案】: D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再生产的模式的是()。

A.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B.过渡型人口再生产模式C.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D.未来型人口再生产模式【参考答案】: D10.人口的()是指人口依照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而形成的结构。

A.自然结构B.空间结构C.阶级结构D.社会结构【参考答案】: D11.家庭计划的核心是()。

A.提高人口质量B.提高人口数量C.节制生育D.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参考答案】: C12.婚姻制度属于生育制度中的()。

A.生育的物质设备B.生育的文化设备C.生育观念D.生育规范【参考答案】: D13.()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口社会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口社会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口社会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人口社会学》题库及答案一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中国生育模式转变的特点。

2.简述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

3.简述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表现。

4.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5.简述中国传统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共20分)6.请结合实际,论述中国人口发展的深远意义。

三、分析题(共30分)7.资料:有研究称,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口的死因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动。

1980年是改革开放之初,传染病和肺结核的构成比仍位列前十位,以后逐年降低,经过10多年,在城市退出了前十位,又经过几年,在农村也退出了前十位。

这一时期,人口死亡的主要死因是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和损伤及中毒这些慢性非传染疾病,表现为这些疾病的死因构成比的变动,在死因顺位上也有所变动。

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人口死因梅成的意义是什么?(2分)(2)简要说明我国人口死因构成转变的原因。

(8分)(3)结合实际谈谈政府在提高人口健康水平方面可以有哪些直接或间接的措施?(20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筒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答:(1)中国生育率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5分)(2)中国生育率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2.5分)(3)中国的生育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2.5分)(4)生育率的急剧下降也为中国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2.5分)以上要点每条得1.5分,简单阐述才可以得到满分2.5分。

2.答: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既是人口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大《人口社会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88.0
完成日期:2014年06月13日14点58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领域,是一门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分析人口社会问题的学科。

( C )
A.人口学
B.人类学
C.人口社会学
D.社会学
2.
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有着重要的生物学
规律,可以用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参数表示,这种
属性称为()
( C )
A.人口的社会属性
B.人口的阶级属性
C.人口的自然属性
D.人口的动态属性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 B )
A.生育过程
B.衰老过程
C.死亡过程
D.迁移过程
4.
人口结构可以分为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和人口的()。

( D )
A.性别结构
B.阶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空间结构
5.
1798年,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奠定了人口理
论的基础。

( A )
A.《人口原理》
B.《法》
C.《神学大全》
D.《国富论》
6.
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中,提出了两种减少人口的途径,其中,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的抑制力量成为()。

( B )
A.积极抑制
B.预防性抑制
C.道德抑制
D.补充抑制
7.
1957年,现代人口思想家马寅初先生在他的著作()里面明确地把中国的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A )
A.《新人口论》
B.《人口论》
C.《户口人丁论》
D.《生计篇》
8.
()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

( C )
A.粗出生率
B.总和生育率
C.一般生育率
D.年龄别生育率
9.
婚姻制度属于生育制度中的()。

( A )
A.生育的物质设备
B.生育的文化设备
C.生育观念
D.生育规范
10.
()的生育模式是一种以死亡率为导向的多育模式。

( A )
A.传统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未来社会
D.原始社会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意愿的是()。

( C )
A.生育目的
B.生育数量的看法
C.生育成本的预算
D.有关子女的看法
12.
()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 D )
A.死因死亡率
B.婴儿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粗死亡率
13.
()的死亡模式以低死亡率、较高的预期寿命为特点。

( B )
A.传统农业社会
B.现代工业社会
C.未来社会
D.原始社会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的社会指标的是()。

( C )
A.经济收入
B.教育水平
C.种族
D.婚姻状况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M.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而划分出的最基本和可测量的阶层指标是()。

( C )
A.职业
B.婚姻状况
C.文化水平
D.收入状况
16.
()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

( D )
A.迁入率
B.迁出率
C.总迁移率
D.净迁移率
17.
()的人口迁移在迁移动机、规模和方向上更加复杂地与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 B )
A.早期生存型
B.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型
C.传统农业社会
D.当代社会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再生产的模式的是()。

( D )
A.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B.过渡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C.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D.未来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19.
()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 C )
A.平均年龄
B.年龄中位数
C.人口年龄结构
D.年龄分组
2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年龄分组的是()。

( B )
A.年代学年龄
B.物理学年龄
C.生理学年龄
D.生物学年龄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选项中,能够表现人口的社会属性的指标是()。

( CD )
A.数量
B.质量
C.平均寿命
D.家庭婚姻制度
2.人口的自然结构包含了()。

( AC )
A.性别结构
B.阶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民族结构
3.传统农业社会的生物因素表现为
()。

( AC )
A.高死亡率
B.低死亡率
C.高出生率
D.低出生率
4.
J型的死亡率年龄格局代表的是()的死亡模式。

( AD )
A.低年龄组死亡率低
B.平均预期寿命低
C.死亡率高
D.死亡率随年龄逐渐增加
5.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学的死因分类的是()。

( BCD )
A.传染病
B.外源性死因
C.外因死亡
D.退行性疾病
6.下列选项中,属于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

( BD )
A.质量
B.数量
C.时间
D.方向
7.
下列选项中属于过渡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表现形式的有()。

( AD )
A.出生率高
B.死亡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低
D.自然增长率较高
8.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学年龄分组的是()。

( CD )
A.年代学年龄
B.生物学年龄
C.义务兵年龄
D.育龄妇女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人口性别比结构的因素包括()。

( ABCD )
A.出生婴儿性别比
B.文化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生育意愿的是()。

( AC )
A.男性偏好
B.重视质量
C.重视数量
D.一个不少,两个刚好
11.生命历程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下列选项中,属于生命历程的是包括()。

( BD )
A.生活跨度
B.婚姻状况
C.同期群
D.生命事件
12.人口再分布有()两种类型。

( AB )
A.扩散型
B.内聚型
C.一次扩散型
D.二次扩散型
13.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是指()。

( AD )
A.物质资料生产
B.物质资料再生产
C.人口的生产
D.人口再生产
14.最基本的社会分层指标包括()。

( AB )
A.天赋指标
B.社会指标
C.智力指标
D.技能指标
15.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结构性特征表现在()方面。

( AB )
A.政治
B.经济
C.精神
D.地区
@Copyright2007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