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

1.形式美的艺术语言 形式美的艺术语言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是由哪几方面构成的?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是由哪几方面构成的?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元素: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 (3)语言法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 语言法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 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2.艺术美的形成 艺术美的形成
总结艺术美的概念并由此引出画面的形式美感
什么是形式美
1.形式:(1 形体、形态, 1.形式:(1)形体、形态,极个别事物呈现出来的 形式:( 样子 (2)指形体或形态借助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呈现出 来的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2.形式美 形式所传达出来的美感, 形式美: 2.形式美:形式所传达出来的美感,它不仅包含在 艺术美中,本身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艺术美中,本身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形式美构成( 3形式美构成(1)语言元素及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 (2)语言手段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艺术实践
请同学们小组的方式讨论,分析、 请同学们小组的方式讨论,分析、交换结果 并派一名代表说明作品的形式美法则。 并派一名代表说明作品的形式美法则。
课堂小结与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漂亮不是美术鉴赏的唯一 标准,形式美的法则不仅仅存在于美术作品当中, 标准,形式美的法则不仅仅存在于美术作品当中,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也是符合法则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也是符合法则的,也可 以帮助我们丰富自己的审美取向和生活内容, 以帮助我们丰富自己的审美取向和生活内容,希 望同学们更多的发现周围事物的美感, 望同学们更多的发现周围事物的美感,并学会再 创造它们。 创造它们。
艺术美与形式美

艺术美与形式美艺术美与形式美——欣赏课45分钟⼀、导⼊⾸先我们来欣赏⼀下罗丹的雕塑作品——《欧⽶艾尔》,《欧⽶艾尔》⼜译作《⽼妓》、《丑之美》,法国雕塑家罗丹雕塑代表作之⼀,青铜。
《欧⽶哀尔》呈现的就是⽐⽊乃伊还要皱⽼的裸体的⽼妓欧⽶哀尔,正在悲叹她的丑陋。
她弯着腰⽆⼒地低垂着头,绝望地瞧着⾃⼰那⼲瘪如柴的胸部、布满道道皱纹的僵硬的肚⽪,四肢筋节犹如枯⼲的葡萄藤。
那同学们仔细思考⼀下,您认为这个雕塑美不?下⾯我们来从不同的⾓度分析⼀下:社会的⾓度——出卖⾁体的妓⼥——就是“美”还就是“丑”?⾃然的⾓度——风烛残年、浑⾝皱纹等——就是“美”还就是“丑”?艺术的⾓度——就是“美”还就是“丑”?作品中的⽼妓形象就是丑的,但蕴涵着作者“构思美”与其对受欺凌妇⼥同情的“⼼灵美”。
所以我们说这些艺术作品本⾝就是美的。
通过艺术的审美性,使“丑”的⼈物形象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想⼀想,“漂亮”与“好瞧”就是美术鉴赏的标准不?——如果我们要掌握美术鉴赏的标准,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什么就是艺术美与形式美。
下⾯就进⼊我们今天的课程《艺术美与形式美》。
⼆、讲述新课(⼀)什么就是艺术美(1)艺术美并不等同于“漂亮”、“好瞧”就例如我们刚刚举例说明的《欧⽶艾尔》,有时作为艺术中的丑,就是艺术美的⼀种特殊形态,正就是因为这些丑的对象的出现,才激发出⼈们对现实中丑恶的恨,因⽽使⼈们的⼼灵震颤,产⽣强烈的美感,即所谓的化腐朽为神奇,于丑怪中见光华。
因此我们说艺术美并不等同于“漂亮”、“好瞧”。
(2)“第⼆⾃然”即“艺术美”下⾯我们来瞧⼀些向⽇葵的图⽚,⾸先我们来瞧⼀下⽣活中的向⽇葵,排列整齐,欣欣向阳,如同花海⼀般,再瞧⼀下提取出来的向⽇葵形象,我们瞧到了它⾼⾼昂起的花盘与舒展的花瓣,永远就是那么的充满着⽣机,代表着希望,最后我们把这些对象处理为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瞧到,这些艺术形象并不等同于⾃然界中的形象的复制,⽽就是通过艺术家的提取再创造,最后融⼊画家观点成画,我们来对⽐⼀下真实的向⽇葵与画中的向⽇葵,在对⽐的同时理解⼀下艺术美的定义: ⽆论就是哪种美术形象,它们都不就是与⽣活完全等同的,⽽就是艺术家利⽤美术的语⾔,并按照美的规律与法则对现实⽣活进⾏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致改造的结果,反应了艺术家个⼈与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
高中美术艺术美和形式美优秀教案

美术课教案
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
板书设计
艺术美和形式美
形式美包含的内容。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及其构成的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比照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美术教案1、知识和技能:(1)了解美术作品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2)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由艺术家通过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创造出的艺术所特有的美,其中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艺术美是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
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
2、过程和方法:(1)通过调查、网上搜索等方法,搜集有关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的素材。
(2)对搜集的材料、作品进行、分析、提炼和归纳。
(3)尝试把“搜集资料→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研究型学习方式引入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走近鉴赏美术、走近生活,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2)通过多种实践,让学生感受鉴赏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的欣赏能力。
(3)懂得鉴赏美术的重要性,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直观性的一面可以为我们所把握,但要能更敏锐地感受、更深刻地理解,还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我们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本镇户口子女,高一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鉴赏美术、对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的欣赏能力只留于表面。
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浏览网页、网上搜索资料的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自主的能力,求知欲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能够在老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本能按教师的任务驱动来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探求。
假如没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就不会有所谓的美术作品,也就不会有艺术美。
超越现实生活的永恒性,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及其美进行观察、体验、思考的结果。
美术作品中的美不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美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
让学生分组选题、收集素材、合作调查等,从而学生可以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感悟生活的真理,得到美的享受。
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设计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②(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2、教学重点:2.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
3、教学难点:①、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②、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之间异同的理解。
4、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雕塑图片《欧米艾尔》导入。
小结: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所特有的美。
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的第二自然。
它的美不同于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术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二、新知探究:环节一、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等同现实在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艺术美又称第二自然。
是相对自然美来说的。
美术形象: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教师活动:投放多媒体图片《艾普色姆的赛马》和《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
结合第三课“艺术形象”这一概念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环节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的构成:A、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构成的形态变化。
B、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C、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教师活动:投放潘天寿的作品《雄视》,讲解什么是形式美,指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渗透又彼此具有独立性。
高中美术教学课例《艺术美与形式美》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目标 互动学会分析一些优秀作品的艺术形式美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学
会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
审美价值观。
(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
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认知障
碍等)
普通高中生对美术的理解分析能力参差不齐,很多
学生还停留在“漂亮”、“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上,
这种固有观念深深影响了他们对美的正确认识,当面对 学生学习能
一些艺术形象不好看,甚至有些丑陋的但却给人内心极 力分析
大震撼的作品时,往往无从下手,甚至直接跳过不予理
会,就此本课着力于从专业的角度改变学生传统的观
念,面对不同样式的美术作品,找到欣赏的方法,让学
生对艺术美的概念及艺术家创造艺术美时作品中所表
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及时代精
神所创造的通过特定形象表现出来的美术自身的美,相
对于自然来说,艺术就是创造了“第二自然”,即常说 教材分析
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二、形式美的概
念及法则,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
的美,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形式美主要有几个方面: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所构成的形态变化,2、语言
现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的运用有系统而
全新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教学策略选
(根据您的教学思路,以及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
择与设计 解,说明您采用何种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怎么
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教材有所选择和拓展,
采用讲解及引导探究式方法进行教学:1.观赏图片 2.
探究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文章标题:探究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一、前言美,是人类最早的追求和探索对象之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也不尽相同。
从古希腊的“形式美”到西方现代艺术的“概念美”,人们对美的追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内在的情感体验。
艺术美和形式美作为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人们对美追求的重要路径。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能真正领略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内涵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方面下功夫。
二、课程设计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并不是在小学阶段就能够完全理解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了解、理解、感受。
同样是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课程内容中添加对艺术和形式美的介绍和解释,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艺术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技能所代表的美学意义;二是安排对艺术和形式美的主题学习,包括对于不同主题的艺术品的观赏研究、感性体验和思考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和形式美的兴趣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究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交互合作中展开对于艺术和形式美的探究和思考。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艺术品的剖析和解读,从艺术品所代表的主题、情感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艺术品的互动体验和反馈,包括对声音、光影和空间等因素的感知和处理。
四、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教育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必要手段。
在学习评价中,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意识、感受体验和技能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估。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作品展示和演示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这样可以有效地考察学生在艺术和形式美方面的认知、感受和表现能力。
五、结语艺术美和形式美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艺术美与形式美

•
请针对下幅风景画进行分析
(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
《孟特芳丹的回忆》 柯罗 (法国)
形式美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语
言元素,语言手段和语ຫໍສະໝຸດ 规则从 现实中提炼而出,但它更强调实 现内容的手段,即手段本身的美。
玉兰黄鹂
春雪 吴冠中
墨梅图 王冕(元)
构成形式美的主要方面: 美术的语言元素 点,线,面,色彩
美术的语言手段
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美术的语言规则 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
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故宫
自画像
莫迪里阿尼(意大利)
米 洛 斯 的 阿 芙 洛 蒂 特
希 腊
爷爷的河 尚扬
萨平妇女 达维特(法)
艺术美
形式美
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类似于美术作品里的
罗丹的这件作品为什么既不”漂亮“也不”好看“,却能给我们 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外质 更 这 “ 种 集 这 在, 多 里 残 另 中 就 因而 的 的 缺 类 彰 是 素非 取 凄 美 的 显 这 外决美”美给件 貌于中,,我艺 之精的凄就们术 美神美美是的品 或内,。 一所
什么是艺术美?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由艺术家通过美术的语
艺术美与形式美,方才我们大家看到的一些 图片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只不过我 们大家平时没有关注罢了,所以我们今天通 过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学会运用美学的眼光 去看待我们身边的事物,去领悟美和感受美, 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勇于发现,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 只有形式对心灵产生作用时, 乡愁 余光中 艺术美与形式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 如同美术作品里的美,但是 我们才能理解和欣赏一件作品, 个比较抽象的话题,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身边 小时候 后来啊 他们所呈现给我们的可能更 我们才能理解内容并欣赏一件 的一些事物来做分析说明,可能才能理解,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作品。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当然,仅仅一节课也许并不能使我们的鉴赏 含蓄,更富有内涵,更需要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水平能够提高多少,但至少我们在逐步走进 我们用心去体会,用心理解 长大后 而现在 艺术,只要经常坚持不懈的去体会和领悟,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才能真正领悟 相信我们的鉴赏水品会逐步提高的,同时也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一些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描述、分析自己身边的美与艺术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判断让学生欣赏“自然美、社会美”的图片及“艺术美”的作品,并判断其类别。
[提问](1)、请指出哪几件作品是体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并举例出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美。
社会美:社会美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直接形态,如物质环境、物质产品、人的服饰仪表、行为举止、话语谈吐等,这类社会美是形之于外的,可以直接感知的,我们的审美活动大都体现在这一范围之内。
社会美的另一种形态是间接形态,如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时代精神、社会治安、社会风尚等等,这类社会美并不体现在某一具体现象上,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因此,我们需要透过复杂的现象,经过分析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的本质。
总之,这类社会美我们无法直接欣赏,只能间接地进行体味,这无疑增加了欣赏活动的难度。
[提问] 漂亮、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讲述] 如果我们要掌握美术鉴赏的标准,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和形式美。
二、展开新课第一环节、知识点一、艺术美艺术美定义和美术形象定义提问:自然美或者社会美可以代替艺术美吗?为什么?(首先,社会美与自然美本身的形式与内容,无论是在历时性方面还是在共时性方面都难以做到完全一致。
社会美的内容是普遍的、自由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常被特定的情势所限定,常常是不自由的、偶然的,缺乏普遍性的。
例如“勇敢”品质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在不同情况下,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自然美的形式是规律性和自由性的统一,但是与之契合的内容,常是多义的、游移的,甚至是与形式相冲突的。
因而自然美也难以表达普遍自由的内容。
其次,自然美与社会美总是存在于现实的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没有空间流动的自由性和时间流传的永久性,即它们常处于活动状态,缺乏稳固性和普遍性。
社会美的直接现实性消逝后,如无富有艺术性的传播媒介的帮助,美感影响也就消失了。
而自然美则依赖于自然状态,时序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自然美存在的永恒性和自由性。
再次,现实美还常带有芜杂性。
美的成分与不美的成分或可有可无的成分共处一体,各成分之间内在的联系不够协调,因而作为整体,和谐程度不够。
毕竟现实美是缺乏充分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美,即便经过加工改造,也常常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因而,也就不能充分地体现出实践主体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
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就曾指出:“自然美(社会美也类似)和艺术美在下面这一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归根到底自然不像艺术那样有意识地把美的创造作为目的。
”①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缺陷,使它们不能充分满足人们更高级更全面的审美需求,也不能充分表现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因而需要艺术美。
)艺术美是艺术家自由自觉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将社会美和自然美纳入心灵,用情感去冶炼它,用想象去完善它,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激情熔铸进去,化为作品的血肉和灵魂,从而使现实美升华,成为心物一体的美的对象。
黑格尔曾指出:“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
”②这种对现实美的升华,主要是通过典型化和理想化来实现的。
艺术家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把现实美中不美的部分“清洗”掉,把分散的美集中起来,创造出典型形象,使之更符合美的规律,更纯粹、更精致。
同时,艺术家建构的艺术形象具有十分紧密、协调的内在联系,是用一种完整的面貌向世界说话,表现出一种理想美的色彩,因而是普遍自由的形式与普遍自由的内容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美的形态。
“艺术美高于自然。
”①黑格尔的论断是正确的。
讨论、交流(2)、罗丹的《欧米艾尔》,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种作品的艺术美呢?从社会、自然、艺术的角度来比较《欧米艾尔》是“美”是“丑”,罗丹是如何使我们感到“艺术美”的?••社会的角度——出卖肉体的妓女是“美”还是“丑”?自然的角度——风烛残年、浑身皱纹等是“美”还是“丑”?•艺术的角度——构思上通过揭示社会的丑, 暗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美是丑?技艺上的娴熟是“美”还是“丑”?•由内容形象的“丑”、独特的构思和精湛的技巧所创造的形象,使我们产生无限的联想和审美上的震撼。
通过揭示社会的丑, 暗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社会丑和自然丑的提升。
再次体会艺术美和艺术典型的定义。
[讲述] 《欧米艾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但给我们以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
作品传递给我们一种“残缺美”或是“凄美”。
衡量艺术作品的美丑的标准主要不是看作品所反映的对象的美丑性质,而是看艺术家怎样去表现对象。
艺术家反映事物,由于自己主观条件的影响,可以使作品成为美的,也可以使作品成为丑的。
在艺术中使用丑的概念常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1、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
罗丹说:“在艺术中所谓丑的,就是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不重表现,但求浮华、纤柔的矫饰,无故的笑脸,装模作样,傲慢自负------一切没有灵魂,没有道理,只是为了炫耀的说谎的东西。
”2、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例:委拉斯开兹《教皇英诺森十世像》、达分奇《最后的晚餐》中的犹大。
3、某些艺术中的丑角不等于丑。
4、在园林艺术中山石以丑为美。
刘熙载在《艺概》中写到:“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实际上这里所说的丑,是指山石的错踪变化的美。
正是因为丑得让人惨不忍睹,才激发出人们对现实中丑恶的恨。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丑的,但蕴涵着作者“构思美”和其对受欺凌妇女同情的“心灵美”的艺术作品本身是美的。
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历史上,许多美学家都对这个问题做了有益的探讨。
亚里士多德从审美认识的作用来阐释艺术丑。
他说:“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维妙维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体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我们看见那些图像所以感到快感,就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
”②雨果认为艺术应将美与丑结合起来,“正是从滑稽丑怪的典型和崇高优美的典型这两者的圆满结合中,才产生出近代的天才。
”③罗丹更是强调丑在艺术中的意义,“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
”④生活丑能转化为艺术美,是被艺术创作的特性所决定的。
艺术家认识到生活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将丑真实地展示出来,就体现了合规律性的“真”;同时,进入到艺术殿堂中的丑渗透着艺术家否定性的评价,便从反面肯定了美,又体现了合目的性的“善”;并且,由于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生活丑在艺术上构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因此,当生活丑进入艺术意境,就会蕴含生活丑本身所无法包含的审美意义。
这是一种以其艺术性的存在否定其自身现实存在的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震颤,产生强烈的美感,即所谓的化腐朽为神奇,于丑怪中见光华。
例如罗丹的雕塑《老妓》,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等等,都是通过艺术的审美性,使“丑”的人物形象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艺术的角度—和精湛的技巧所创造的形象,构思美(揭示社会的丑, (丑得如此的精美,矛盾使我们产生无限的联想及心暗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的对立统一)灵和审美上的震撼。
(社会丑和自然丑)(社会丑和自然丑的提升)小知识罗丹对罗丹来说,艺术的美存在于内在的真实表达,为此,他常常巧妙地背离人体解剖学。
他的雕刻作品,无论是青铜雕还是大理石雕,一般采用两种风格:一种是刻意造就粗糙表面和粗旷表面造型的颇有个性的风格;另一种,其特征是抛光的表面和精细的外型。
•作品欣赏《加来义民》《吻》《思想者》比较、分析(1)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分析《艾普色姆的赛马》两个例子,体会艺术美定义和美术形象定义•在美术作品中,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即形体或形态表达出来的样子或者作品借助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呈现出来的整体艺术形象)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
•<奔驰> <赛马>•①在以上的这两幅图片中,有一幅是现实中奔跑的马的摄影,有一幅是绘画作品中奔跑的马,上面两幅作品中是摄影作品的是。
•②仔细观察,对比现实中奔跑的马与绘画作品中的马奔跑时四踢动作的不同是。
•③为达到艺术家的创作目的,绘画作品中出现的状态有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么以上的绘画作品中作者这样创作的意图是什么?<奔驰>摄影作品是真实的场面和形象——分散、零乱、主题不突出。
<赛马>油画作品是经过改造后的艺术形象——形象典型、主题突出、鲜明。
小结艺术形象源于现实形象,而高于现实形象。
艺术形象其实就是“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
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
结合图片感受美术作品带给我们的不同美感书法的点线抽象及章法之美古代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单纯质朴的彩陶之美建筑之美莫迪里阿尼笔下的哀伤之美古希腊雕塑的高贵圣洁之美知识点二:什么是形式美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开始他是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或乞求神赐于力量。
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
人们看到他们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
这就是形式美。
因此,形式美是人类独特发现和创造之一。
到了古西腊时期,人们开始对形式美的研究和探讨,并归纳总结了许多关于形式美的法则。
比如,均衡、比例、对比、节奏、对称、和谐、多样统一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形式美的基本含义)什么是形式美?广义地说,它是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狭义地说,它是大量具体美的形式提炼、概括出来那种抽象形式所具有的美。
它是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诸因素的美,即点线面、色彩、空间、构图、质材等形式因素的组合构成的美术作品的形式之美。
[提问]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构成形态变化)形式美—(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构成审美意象)(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构成审美关系)美术的语言元素和手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运用才能创造出具有美感的形式。
形式美是以上三个方面相互融合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