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两相流中颗粒运动学建模的研究
气液两相流中颗粒运动学建模的研究

气液两相流中颗粒运动学建模的研究作者:杜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05期摘要: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具有难度大、科技含量高、意义重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尾气颗粒进行综合受力分析,建立运动学方程,确定了颗粒运动过程中平衡状态的临界速度表达式。
同时,对气液两相流体中液滴的受力变形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了影响液滴大小的因素并建立了相对应的关联式,对关联式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深入认识运动规律,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为研究气液分离本质、开发研制新型高效尾气装置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液滴动力学建模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严峻的考验,由于人们对尾气危害认识不足以及处理不当,尾气排放标准无法达到更高要求,而现有的尾气净化方法大多存在除效率低、运行费用高以及操作维护复杂等问题。
因此,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已是迫在眉睫,为此本文重点从理论的角度对尾气中的颗粒和液滴进行动力学分析,深入认识其运动本质,找到影响液滴运动的主要因素并揭示其运动规律,通过颗粒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新型尾气设备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1 两相流中液滴的动力分析当单独的颗粒在连续相中运动时,该颗粒将受到流体的两种作用力,一是形体阻力,表示颗粒运动过程中流体压力在球体表面上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流动阻力;另一种阻力为摩擦阻力表示由于球体表面上流体的剪应力引起的流动。
颗粒在流体中运动的总阻力时形体阻力与摩擦阻力之和,简称为曳力[1]。
液滴的受力主要包括影响颗粒运动的作用力和剪切力。
1.1 影响颗粒运动作用力分析影响颗粒运动的作用力。
包括自身重力、流体的浮力、流动阻力以及由这些力的合力所充当的离心力等。
在离心力场中一般颗粒自身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当两相的密度不相等时,离心力的作用总是使连续相流体与分散相颗粒有一定的径向速度差u0,此时颗粒沿半径方向的受力方程为:当颗粒的径向受力达到平衡时,上式变为:上式中u0为正时,表示颗粒与连续相流体在径向沿着相反方向运动;当u0为负时,表示颗粒与连续相流体在径向沿着相同方向運动。
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运动理论及实验研究

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运动理论及实验研究近年来,固液两相流和颗粒流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是一种重要的热物理现象。
本文从固液两相流和颗粒流的运动理论及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固液两相流的本质概念进行简要总结,然后梳理固液两相流的运动规律,从宏观到微观,探究多种流体的运动机制,并讨论颗粒流的运动特性。
固液两相流是指存在两个可独立存在的,具有不同性质的相组成的流体,在对流量和力学环境下运动的一种物理现象。
从动力学角度来看,固液两相流被分为固体和液体两个不同的部分,它们分别受到不同的重力和粘性力的作用,具有不同的驱动力,形成的运动状态也不同。
例如,在重力下,具有质量和形状不同的固体颗粒会因为重力、粘性和空气阻力等因素而产生不同的运动轨迹。
此外,受重力作用,液体中悬浮的颗粒或气泡也会发生运动。
宏观角度观察固液两电流,可以把其分为湍流和非湍流两种状态。
从湍流出发,可以得到熵递减原理,颗粒在运动过程中,湍流驱动力会使其运动轨迹发生变化;从非湍流出发,推导出固液两相流的克服斯特林运动方程,运动状态受到温度、粘度和速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宏观的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运动模型,形成作用域,提出关于粒子流动的约束条件。
微观角度来观察固液两相流和颗粒流,主要是考察颗粒的表面活性和分布以及流体粘性和密度等因素对固液两相流运动的影响。
比如,液体介质中流动的固体颗粒表面活性会使整个流体受到表面力的作用,这会改变流体的结构,形成新的液体流动模式。
此外,液体中的颗粒的分布特性也影响着其流动状态,研究表明,颗粒的粒度和粒径等因素会影响到它们的悬浮状态、运动路径以及湍流性能。
最后,流体粘性影响着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当粘度系数增大时,颗粒会运动受阻,粒径较小的颗粒会遇到更大的阻力,使得它们的流动路径发生变化。
基于对固液两相流及颗粒流运动的理解,研究者利用实验室条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实验研究,探究固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粘度、湍流性能以及颗粒的分布、动力学性质等。
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运动理论及实验研究

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运动理论及实验研究随着流体力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运动理论及实验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运动规律,以及该运动规律在工程应用中的应用,为深入理解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运动机理提供理论支持。
一、固液两相流的运动机理固液两相流是由两种或多种相(固相和液相)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例如水和悬浮颗粒等。
固液两相流的运动机理主要受制于固相和液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运动行为受到流体流动、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影响。
因此,在尺度上的运动规律拥有较大的变化,而且与尺度有关。
在宏观尺度上,固液两相流的运动机理主要受流体流动作用的影响,它的运动受到流体的静力、动力学和热力学三个层次的影响。
它由流体的压力梯度、粘度分布和外力作用所决定,同时受到流体温度与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在微观尺度上,固液两相流的运动受到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影响,其物理作用主要有流体的内部变形、内部磨擦、液-固相间的表面张力以及液-固相间的多种相互作用等;其化学作用主要有液-固相间的溶质运移、化学反应等物理-化学过程。
二、颗粒流的运动机理颗粒流是由种类多样的颗粒组成的流体,这些颗粒的大小形状不同。
颗粒流的运动机理也是复杂的,受制于流体流动、物理和化学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颗粒流的运动机理以流体流动为基础,由颗粒间的碰撞和相互作用以及颗粒与流体的相互作用的复合作用决定。
颗粒流的运动主要受到流体的压力分布、粘度分布、内部流速分布以及外力和激励力的影响。
颗粒流微观运动机理主要受到流体内部变形作用、颗粒间碰撞作用、颗粒间表面张力作用及溶质运移作用等多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
三、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工程应用固液两相流与颗粒流的工程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存在,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陶瓷、石油、医药、化工、环境等行业的技术中。
固液两相流在化工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常见的有气体-液体混合物的解离技术,比如油水分离;在陶瓷工业中,利用固液两相流技术可以研制出优质、高性能的陶瓷材料;在冶金工业中,固液两相流技术可以有效地把铁与煤粉混合物分离,从而获得高品位的铁粉;在石油工业中,固液两相流技术可以用来净化石油中的杂质;在环境保护中,固液两相流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2024年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范文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化工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的研究变得日益重要。
在许多工业过程中,如石油开采、管道输送、冷却系统等,都需要对气液两相流进行深入的研究。
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对管道的输送效率、安全性能以及系统设计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对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流型分类与数值模拟方法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主要分为泡状流、弹状流、泡状-弹状混合流、环状流等。
这些流型具有不同的流动特性和相互转换的规律。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流型的特性,本文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
数值模拟主要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同流型下的气液两相流进行模拟。
在模拟过程中,考虑了流体物性、管道尺寸、流动速度等因素对流型的影响。
同时,采用适当的湍流模型和两相流模型,对气液两相的相互作用和流动特性进行描述。
三、实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还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采用水平管道装置,通过改变气液流量、管道尺寸等参数,观察并记录不同流型下的流动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液流量的增加,流型逐渐由泡状流向环状流转变。
在泡状流中,气泡分散在连续的液相中;在弹状流中,较大的气泡或气团交替出现在连续的液相中;而在环状流中,气体核心包裹着液体在管道中流动。
这些流型的转换规律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此外,实验还发现,管道尺寸对流型也有显著影响。
当管道直径增大时,更易形成环状流;而当管道直径较小时,更易形成泡状或弹状流。
这为实际工程应用中管道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在流型转换规律和流动特性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这表明本文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效的预测和指导。
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建立和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气液两相流动的研究和优化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议题。
然而,想要建立一个可靠的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并不容易。
本文将从模型建立和优化两个方面探讨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研究进展。
一、模型建立1.动态行为建模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建立要从其动态行为入手。
以液滴运动为例,液滴与气相之间的交互会导致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其中液滴周围的气流是影响其运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模拟液滴与气相的相互作用是建立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必要条件之一。
2.液相建模液相在气液两相流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液相建模是建立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核心之一。
其中,两相流的流量分布和液滴分布等问题都需要液相建模来解决。
通过数学模型对液相的流动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液相的动态行为和其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3.气相建模气相在气液两相流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气流的形成和传输上。
根据气相的动态行为建立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预测气相的影响,更好地理解气液两相流动。
二、优化模型1.精度的优化模型的精度是模型优化的关键。
在建立的模型中,精细化的模拟是精度优化的核心所在。
通过模拟的方式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加强与实际工程的联系,进一步提升模型的可靠性。
2.效率的优化模型的效率也是模型优化需要关注的重点。
透彻了解模型的特征和模型的预测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是提升模型效率的基石。
通过寻找可供优化的关键节点,改进模型对于动态变化的更快的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效率。
3.实时性的优化实时性的优化更多的是针对某些特殊的工业环境和应用场景而言。
在模型的建立和优化过程中,需要着重保障模型的实时性。
实时性的优化除了精度和效率外,还需要考虑动态响应和运行能力等问题。
结语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建立和优化虽然需要在数学物理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工作,但是这个模型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对其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液两相流动特征,更好地预测和调节流动行为。
火箭发动机气体-颗粒两相流双流体模型研究

火箭发动机气体-颗粒两相流双流体模型研究
李东霞;徐旭;蔡国飙;张振鹏
【期刊名称】《固体火箭技术》
【年(卷),期】2005(028)004
【摘要】探讨了两相流双流体模型中颗粒相压强、两相界面压强以及两相界面速度等若干关键问题,从理论上推导了双流体模型的控制方程,并讨论了颗粒相控制方程的双曲性.把LU隐式时间格式和Van-Leer矢通量分裂格式应用到两相流双流体模型中,并对一维等截面传热摩擦管道和轴对称JPL喷管中气固两相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良好,所建数学模型正确,所用数值计算方法可靠.
【总页数】6页(P238-243)
【作者】李东霞;徐旭;蔡国飙;张振鹏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430
【相关文献】
1.气体-颗粒两相流动力学及其在气溶胶采样中的应用 [J], 杨书申;彭竹琴
2.喷管型气体分布器和颗粒物性对提升管内气固两相流动行为的联合影响 [J], 漆小波;黄卫星;祝京旭;石炎福
3.循环流化床气体-颗粒团聚物两相流体动力特性的研究 [J], 赵云华;谭袖;王淑彦;陆慧林;刘国栋;何玉荣
4.水平直管道中气体—颗粒两相流实验研究 [J], 薛元;姚强;张金成
5.基于气体-颗粒两相流理论的颗粒阻尼悬臂梁振动响应预估 [J], 吴成军;杨瑞超;王东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一、引言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气液两相流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气液两相流的流型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气液两相流在不同工况下的行为规律,并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进行探究,旨在揭示其内在机理并提供实际应用上的指导。
二、气液两相流流型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可以根据界面形态、相对速度和尺度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在水平管内,常见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包括气泡流、毛细液膜流、层流、湍流等。
1. 气泡流气泡流是指气泡连续相沿管道轴向方向流动的流型。
气泡流的流动规律复杂,气泡的生成、增长、移动和破裂等现象会对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2. 毛细液膜流毛细液膜流是指液滴连续相沿管道轴向方向流动的流型。
毛细液膜流具有较高的液滴保持率和较低的液滴速度,可应用于化工领域中逆流萃取、反应器和蒸馏器等设备的设计。
3. 层流层流是指气液两相在管内形成整齐分层的流动方式。
层流具有较低的气液摩擦,较小的波动和均匀的分布特点,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传质和反应等过程。
4. 湍流湍流是指气液两相之间发生剧烈的随机运动,界面不规则、相对速度梯度大的流动现象。
湍流带来的剧烈的涡流运动能够增强传热、传质和混合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能耗和压降。
三、数值模拟方法1. 基本原理数值模拟方法一般采用基于流体动力学(CFD)的欧拉方法,通过对流体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离散,求解气液两相流的速度、压力和温度等物理量。
2. 模型设定通过建立水平管道的几何模型和气液两相流的初始条件,设定不同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工况参数,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不同场景。
3. 数值算法常见的数值算法包括有限体积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通过基于时间和空间的离散化方法,将连续方程转化为离散方程,进而通过迭代求解得到数值解。
四、实验研究方法1. 实验设置通过在水平管内进行气液两相流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流型的现象和特征,以定量分析其行为规律。
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一、前言气液两相流在化工、石油、医药、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受复杂流体力学问题和实验难度大的限制,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成为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篇文章将探讨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二、气液两相流模型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是指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气液两相流的过程进行计算预测的过程,模型选择和建立是数值模拟的关键环节之一。
1.流体动力学模型流体动力学模型主要考虑流场的宏观特性,流体视为连续介质,方程组包括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方程。
此模型适用于微尺度气泡和液滴数较少的情况。
2.多相流动模型多相流动模型将气液两相作为两种不同的物理介质,其流动是非连续性的,不同于单相流动模型,需要考虑多个相之间流动的交互作用。
常用的多相流动模型有界面追踪法、Euler-Euler方法、Euler-Lagrange方法等。
3.离散元模型离散元模型主要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颗粒被视为刚体,通过颗粒间作用力学来描述粒子移动、碰撞、断裂等运动过程。
此模型适用于凝聚、粘附、颗粒运动较多的气液两相流。
三、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方法有多种,以下为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
1.有限体积法有限体积法将流场分为小的控制体,以格子中心的物理量来表示流场特征,并通过有限差分方式离散处理控制体边界,二次精度和高精度的算法可以在模拟气液两相流时减少精度误差。
2.有限元法有限元法将计算区域分解为无限小的单元,用连续物理场的试验函数来描述流场,通过离散计算相邻单元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求解流场。
此方法适用于多物理场耦合问题。
3.格子Boltzmann方法格子Boltzmann方法将流体粒子离散在格子上,通过Boltzmann方程来描述流体的运动,通过背反演逆过程将宏观流场转换为微观状态,再根据微观状态模拟宏观流场,其有优秀的高精度和高效性能,但对于多相流有一定局限。
四、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的进展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
科学实践
泥炭腐殖酸肥料国内外的发展
李哲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摘要:综述了生物肥料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并对泥炭腐殖酸肥料的研究、 化的重大举措,是绿色环保肥料发展的首要选择。因此,本项目对泥
生产、以及发展方向做出了介绍。
炭开采和加工业、腐殖酸化工产业、肥料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
关键词:泥炭 Βιβλιοθήκη 料 有机化合物用方兴未艾,在农业、园艺、工业、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广泛 肥料。如俄罗斯泥炭腐殖酸肥料应用可显著降低土壤施肥量,增加农 的用途。泥炭腐殖酸资源的农业肥料化开发应用是泥炭资源开发的 作物产量 15~40% ,降低 NO3- N 含量 2- 3 倍。这是泥炭腐殖酸肥 重要途经,是肥料工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农业肥料品种结构优 料的发展方向。
B 点:
究气液分离本质、开发研制新型高效尾气装置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 液滴 动力学 建模
(5)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运
C 点:
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严 峻的考验,由于人们对尾气危害认识不足以及处理不当,尾气排放标
当颗粒的径向受力达到平衡时,上式变为:
液滴临界的 Weber 数可表示为[5]:
(2)
(11)
上式中 u0 为正时,表示颗粒与连续相流体在径向沿着相反方向 运动;当 u0 为负时,表示颗粒与连续相流体在径向沿着相同方向运
式中 ρc—— —分散相密度,kg/m3; Qi—— —为入口流量,m3/h; △P—— —压力降,M Pa;
利用优质丰富的泥炭资源,引进、消化、吸收俄方的泥炭腐殖酸
学肥料为主,化肥用量过大且使用不合理,化肥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 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与相关设备,融合中方已有农业科研成果和专有
平,在消耗了大量能源和资源的同时,也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安 技术,合作开展适于中国本土化特点的泥炭腐殖酸肥料的研究与开
全,施肥品种结构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低,化肥对土壤和环境污染问 发,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能源,保持中国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
[5]姜雪梅,董守平,张红光.液 - 液旋流器中分散相液滴破碎机理研究 [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1):306- 307.
[6]袁晓琳,袁惠新.旋流场内液滴破碎与临界入口雷诺数的确定[J].江南 大学学报,2004.2.
作者简介:杜超(1984—),男,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系,硕士在读。 主 要 研 究方向: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
科学实践
气液两相流中颗粒运动学建模的研究
杜超 (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具有难度大、科技含量高、意义重大等特点,本
文通过对尾气颗粒进行综合受力分析,建立运动学方程,确定了颗粒运动过 程中平衡状态的临界速度表达式。同时,对气液两相流体中液滴的受力变形
(4)
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了影响液滴大小的因素并建立了相对应的关联式, 对关联式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深入认识运动规律,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为研
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消除或降低化肥污染,提高农产品品
国外泥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先进国家已经在提高化肥利用率,降
质。腐殖酸的刺激作物生长和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方面的作用 低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或消除农产品污染方面取得了
明显,是其他肥料品种无可比拟的。对于化肥结构和品种结构调整, 突破性科研成果。泥炭腐殖酸复混肥料的种类很多,有泥炭系列氮磷
酸,本项目是从泥炭中直接提取而得到腐殖酸。泥炭是非金属矿产资 间环节,尤其是腐殖酸和化学肥料中营养元素的螯合数量和质量最
源,储量丰富,其所含有的腐殖酸在肥料上应用潜力巨大。
为关键,其决定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进而决定肥料的使用量,因此,本
泥炭腐殖酸的肥料化应用技术是化工和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 项技术研发和实施会提高腐殖酸肥料加工业的技术水平,解决所处
题日益严重,农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提高化肥利用率,节本增效 用,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
是化肥行业和农业应用领域的重要课题。
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泥炭腐殖酸肥料的功效已被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所证
21 世纪是绿色革命时代,也是经济更加飞跃发展的时代,作为
明,其在培肥改良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增产提质,增强作物抗病 科技和信息的第一生产力,必将把天然有机物—— —泥炭及其腐殖酸
性、抗逆性、抗旱性,刺激作物生长,消除土壤污染和农产品污染等方 资源的科技开发推向高层次、高效益阶段。同时,它也是绿化环境和
面的效果是其它肥料无法比拟的。泥炭腐殖酸肥料在农业生产领域 生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化农业
动。 1.2 液滴变形与受力分析
dmax— ——液滴临界直径,m; V— ——旋流器的体积,m3;
剪切力主要是引起液滴旋转、变形及导致分散相液滴破碎,进而
σ—— —表面张力,N/m。
使之乳化的重要原因,也直接影响两相介质的分离效率。在弯曲的液
根据颗粒的破碎条件 [6],理论上讲当 Weber 数大于临界值 12
参考文献: [1]王柏秋.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及分离效率研究[D].哈尔滨:哈 尔滨工业大学,2006.6. [2]张红光,董守平,刘国彪,等.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的三维力学模型初
探[J].实验流体力学,2007.6. [3]胡盟明,董守平.油水乳化液中分散相液滴的力学行为初探:剪切流对
油水乳状液分散相液滴集聚的影响 [J].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0,14(4): 46- 5.
(7)
并揭示其运动规律,通过颗粒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新型尾气设备的 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8)
1 两相流中液滴的动力分析
由式(6)和(7)可求得:
当单独的颗粒在连续相中运动时,该颗粒将受到流体的两种作 用力,一是形体阻力,表示颗粒运动过程中流体压力在球体表面上分
(9)
布不均匀引起的流动阻力;另一种阻力为摩擦阻力表示由于球体表
体表面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接触面的垂直方向上存在压
时,液滴变得不稳定,并发生破碎现象。
强差,此压强差与表面张力相平衡。可认为液体受力面为矩形液面,
压强差可表示为:
(12)
(3)
其中 R1 和 R2 为液体接触面的主轴曲率半径。假设初始形状为 球形的液滴在剪力的作用下发生椭球型变形,且界面张力为常数。变 形液滴在 A、B 和 C 点处界面膜上所承受的附加压力分别为 τ、0 和 τ。设沿着 0x、0y 和 0z 方向的变形分别为 R+δx、R- k1δx 和 R- k2δx。因此,变形液滴在 A、B 和 C 点处有如下的关系:
种官能团构成的高分子有机酸,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良 加工设备,确保泥炭腐殖酸的肥料化应用。本项技术实施可带动泥炭
好的生理活性特性和吸收、结合、交换等功能,在参与地球碳循环中, 开采和加工业的技术进步。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主要是从风化煤、褐煤中提取腐殖
泥炭腐殖酸的肥料生产和加工技术是项目技术链条的关键和中
间接地减少能源消耗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钾多元素复合肥、专用肥、泥炭腐殖酸铵、泥炭腐殖酸微量元素肥料
国内外泥炭资源总储量约 5000 亿吨,总面积 4 亿公顷左右,腐 等,通常是将经过特殊处理的泥炭与氮、磷、钾及部分中量、微量元素
殖酸是泥炭中的最重要成分,国内外泥炭及其腐殖酸的综合开发利 有效融为一体,经科学方法制成的高效、多元素有机—无机颗粒复合
用途广泛,作用显著。泥炭腐殖酸本身对土壤的改良具有重要作用, 的重要举措。国内外对泥炭腐殖酸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实践从未停止
可有力解决耕地地力下降、贫瘠土壤、沙漠、盐碱地等的改造和利用 过,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三十多个国家对本国泥炭开发与利
问题。腐殖酸的螯合作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用量,节约投 用正稳步加强。
(上接第 311 页) 式,得到了临界速度表达式(2)同时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旋 流场中的液滴变形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所对应的关联式 (9)和 (10),通过分析明确了液滴破碎的临界值式(11),为有效控制液滴 的大小提供了依据,通过本文的研究建立起了反应颗粒和液滴运动 规律的数学模型,为工程中解决尾气控制难题提供理论的指导,也为 运用理论分析手段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但本文仅用理论分析 的手段对气液两相流特点进行研究,而要进一步认清气液两相流的 规律还必须借助试验的手段对其进行试验验证,从而最终解决工程 实际问题。
型肥料。
料是绿色环保型肥料,是肥料行业的新型肥料,其农田应用对化肥利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单纯追求数量型向追求质量效益型的方 用率提高、化肥品种结构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绿色农产品生产都
向转变时期,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肥料的使用深刻影响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着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现阶段我国由于肥料产品主要以高浓度化
A 点:
式中 u′—— —流体的湍动度。 旋流器中液滴易发生破碎的地方往往是雷诺数较大的部位,主要 有[5]:①旋流器进口处及与旋流体连接的部位;②靠近旋流器器壁的边 界层;③稳态剪力达到最大值处的准自由涡的内界面处。注意观测这 些部位的液滴破碎情况,有利于深人研究和分析旋流器的分离性能。 2 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理论分析的手段深入分析气液两相流体运动特 性,通过综合考虑颗粒表面的各种受力并建立其所对应的运动表达
[4]Listew ni K J.Some factors influ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de- oiling hydrocyclones for marine applications [A].PICKFORD R,2nd Int Conf on Hydrocyclones [C].BHRA:The Fluid Engineering Center, 1984,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