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生物课程纲要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一)课程类型: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二)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三)授课时间:34课时二、课程元素:(一)课程总目标本学期的内容包括: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和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通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呢生物圈中众多的生命形式是如何产生、延续和发展的呢这就是第七单元要探讨的问题。
本单元从三个层次揭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材也相应地分为三章。
(1)生殖和发育。
通过生殖实现亲代与后代个体之间生命的延续;通过发育实现个体一生中生命的延续。
(2)遗传和变异。
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遗传信息的传递。
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主要不是子代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质,而是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物种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进化成为可能。
(3)进化。
进化论是在更为宏大和久远的视野中来考察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时间为纵轴,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横轴,探讨生物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的发展变化。
遗传是通过生殖而实现的。
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选择相互作用,导致生物的进化。
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帮助你学会健康生活,本书将“健康地生活”单独列为一个单元。
“健康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状态”,按照课程标准中关于健康的这一定义,健康应当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单元除选取“具体内容标准”规定的内容外,还安排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内容。
生物 八下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提纲第 21 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1.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2.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
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雷迪实验、巴斯德实验)3.化学进化论(米勒实验)⑴原始地球:烈日似火,电闪雷鸣,火山喷发,熔岩滚滚。
⑵原始大气:水蒸气(H2 O)、氢气(H2)、氨(N H3)、甲烷(CH4)等,没有氧气(O2)。
⑶结果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4.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第 2 节生物的进化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最有力的证据)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在地层中发现了一些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
如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5.前寒武纪时期:开始出现了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
6.古生代:早期出现三叶虫(三叶虫时代)等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类群,“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中期海洋中出现了鱼类和陆生的裸蕨类植物。
后期动物出现了两栖类和有翅昆虫,植物出现了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7.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和恐龙等爬行动物。
8.新生代: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和鸟类繁盛。
9. 1859 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前提途径内因结果10.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 3 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2.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完整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课程纲要

《八年级生物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课程名称: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设计老师:王玲玲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总课时数:34课时授课教师:王玲玲授课对象: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八年级1~8班课程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将能够1、解释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说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的原因。
3、如何避免感染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
4、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本册教材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增加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课程内容本学期的内容包括: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和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通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呢?生物圈中众多的生命形式是如何产生、延续和发展的呢?这就是第七单元要探讨的问题。
本单元从三个层次揭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材也相应地分为三章。
(1)生殖和发育。
通过生殖实现亲代与后代个体之间生命的延续;通过发育实现个体一生中生命的延续。
(2)遗传和变异。
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遗传信息的传递。
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主要不是子代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质,而是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物种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进化成为可能。
(3)进化。
进化论是在更为宏大和久远的视野中来考察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时间为纵轴,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横轴,探讨生物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的发展变化。
遗传是通过生殖而实现的。
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选择相互作用,导致生物的进化。
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帮助你学会健康生活,本书将“健康地生活”单独列为一个单元。
(完整word版)济南版八下生物备课组课程纲要

八年级下册生物课程纲要一般项目:1、学校名称:枣庄四十中2、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3、设计教师:陈力萌4、日期:2019.9.275、适用年级:八年级6、授课课时:34课时7、教学材料:济南出版社课程元素:一、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探究的重要领域,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各章节目标:第五单元1)第一章教学目标:①描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认同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通过分析米勒的模拟实验与结果,说明有机小分子的生成条件,列举我国在探究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②通过分析马的进化过程,认同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最直接的证据,通过列举生物进化在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认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③比较不同动植物类群的有关特征,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观察生物进化树,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认同生物是进化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④理解并概述自然选择学说,通过分析家鸽品种的选育过程,知道人工选择的原理和应用,认同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2)第二章教学目标:①列举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概述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认同自然选择,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中的作用。
②通过资料分析,实图比较描述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知道现在人种的分化,说出自然选择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同人类的不同种族属于同一物种,并且是不断进化的。
第六单元1)第一章教学目标:①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通过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②通过观察和分析,列举生物适应与影响环境的实例,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认同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第二章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②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通过模拟食物网活动,体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事物联系的复杂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程纲要《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1、课程类型:初中七年级年级生物下册课程纲要2、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3、授课时间:34课时4、授课教师:冯志强5、授课对象:八千二中八年级一班、二班、三班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将能够:1.认识动物都有与各自环境和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根据这些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群;理解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通过分析动物的行为,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且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基础决定的,而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习得的。
通过了解细菌和真菌相似的营养方式,不同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从而认识细菌和真菌的特征。
2.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尝试对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体验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运用角色扮演活动,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培养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观察、调查、收集、实验、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讨论和开放性练习题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形成爱护动物的情感,提高保护动物栖息环境的意识,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动物、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建立生物与环境和谐统一的观点;认识生物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形成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课程内容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标准:熟练说出植物的生殖方式。
辨识出书中列举的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简述出家蚕的发育过程,能区别并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的特点。
简述出两栖动物青蛙的发育过程。
能说出鸡蛋的结构特征,并概述出鸟的发育过程。
课时1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课时2 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课时课时3 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课时课时4 练习课课时5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时6 第四节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课时7 章节习题测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标准:通过观察讨论能概述出生物的性状。
八年级生物下册 复习纲要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纲要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其中种子的主要部分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意义:有性生殖产生的个体后代性状差异较大。
可以改良物种。
2、无性生殖: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可以保持亲代性状。
意义:产生后代速度较快且后代性状保持一致。
3、农业生产上常用无性生殖的方法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常见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
嫁接方法: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者枝接在另一个值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其中接上去的部分叫接穗,被接的部分叫砧木。
接穗为芽的叫芽接;接穗为枝的叫枝接。
该方法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举例:砧木为杜梨(基因组成为aa),接穗为鸭梨(AA),接出来的果实为鸭梨(基因组成为AA)。
4、扦插材料的处理要求:①茎剪成15-20cm长的茎段②每段保留两个节③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④上一个节上的叶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⑤扦插时将下面一个节埋入土中。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材料为植物的茎尖,叶片,茎段或花药,花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优点:①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②诱导变异较容易③很少感染病毒④有利于获得更加健壮的植株。
6、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代表种类: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蝴蝶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
代表种类: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7、无论哪种发育方式,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完全变态发育的动物危害农作物所处的发育时期都是幼虫期,而灭蚊的最佳时期也是幼虫期。
不完全变泰发育的害虫(如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时期是成虫期。
灭蝗的最佳时期为三龄前的若虫,原因为此期蝗虫翅发育不完全,活动能力差,可集中消灭。
生物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八年级生物下册》课程纲要
安庆沟中学张志伟
学校名称: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课程类型:基础课程
设计教师:张志伟
日期:2015.3.17
适用年级:初二
一、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建
立生物学的思维思考方式。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
系统的学习技巧。
3、培养学生对生物、自然、生命、生活的热爱,崇尚
健康、乐观的生活。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遗传和变异规律,知道基因的传递方式,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同学间共同协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
通过对题干的阅读理解提
高准确精炼的回答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
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崇尚健康地生活。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每周两课时
2.教学方法:多媒体
3.组织管理:小组合作为主
4.教学材料:人教版教材,相应习题
5.班级规模:38—45人
四、课程评价
(备注:初二年级为会考年级,学习完本册书后还要进行其他生物知识的复习,所以课时可能会有所改变。
)
1、通过测试看学生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应掌握知识能描述的程度。
3、是否能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黄向龙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获得有关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课程内容
知识内容细目表
三、课程实施
四、课程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下册作业设计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一、填空题
1、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 _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将植物的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等切成小片,或用______、__________等在无菌条件下,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_____ 上培养,使它们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2、植物生殖有和两种方式。
进行扦插繁殖时,茎段上方的切口是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的。
上一个节的叶要,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
扦插时需将节迈入土中。
3. 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和等。
4.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5.马铃薯的块茎被切小块来种植时,每一个小块上都要带有。
6.生活中,甘薯、葡萄、月季的栽培,常用的方法;苹果、梨、桃等许多果树都是利用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二、选择题
7、种子中的胚是由()发育而来的。
()
A.受精卵B.受精极核
C.胚珠D.卵细胞
8、嫁接繁殖,接上去的植物的芽或枝叫()
A插条 B芽接
C接穗 D砧木
9、为使嫁接果树成活,嫁接过程首先要注意()
A 嫁接时应捆扎好
B 接穗和砧木的木质部应对接紧密
C 、确保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 选好砧木和接穗的大小、粗细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无性生殖()
A.用马铃薯块茎来繁殖B.枣树周围地面上冒出许多枣树苗
C.用茎尖来繁殖植物体 D.将种子种下去,长出植物体
第二节、昆虫的升值和发育
一、填空题
1.我国养蚕的历史悠久,你可能也养过蚕,请在下图序号后,填上家蚕各个发育阶段的名称:家蚕的__________在温暖的条件(20~27°C)下孵化成__________。
我们将家蚕的__________叫做蚕。
蚕是吃__________长大的。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经过7~8天,蚕就蜕一次皮。
在蜕皮期间,蚕不食不动,叫做眠。
蚕一般要经过4次蜕皮之后,才逐渐停止取食,吐丝结茧。
经过14~18天,蚕在茧内先变成
__________,再羽化成成虫。
人们将
成虫叫做__________。
它们破茧出来
后,既不吃东西也不飞行,进行
__________,随后产卵。
2~3天后它
们死亡。
2、右图为蝗虫的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蝗虫的发育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属于__________发育。
(2)图中①~⑤示蝗虫的__________阶段,这个阶段的蝗
虫被称作__________,经过5次__________,身体逐渐长大,
发育成能飞的成虫。
(3)从图中可以发现,蝗虫将卵产于__________,如果雨
水多,将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3、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
在昆虫的生殖和发
育过程中,“毛毛虫”是()
A.卵B。
幼虫C。
蛹D。
成虫
4、“金蝉脱壳”的本义是指昆虫()
A.产卵繁殖后代B。
卵孵化成幼虫
C.蛹羽化成成虫D。
蜕去限制身体进一步生长的外骨骼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只要产卵就能产生新的个体 B.昆虫一次能产生大量的卵是遗传和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C.雌性昆虫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才能产卵 D.昆虫在一般情况下是先交配后产卵
6、昆虫幼虫经过多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蜕掉的皮是 ( )
A.昆虫幼虫的表层皮肤 B.昆虫幼虫的皮层 C.昆虫幼虫的外骨骼 D.昆虫成虫的外骨骼
7、蚕茧代表家蚕的()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8、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
A 外骨骼限制蝗虫身体的生长
B 外骨骼随坏,需形成新的外骨骼
C 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D 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9、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 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B 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
C 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D 若虫身体较小,有翅,有外骨骼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填空题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如果你循着蛙鸣,悄悄来到水边,就会发现正在鸣叫的青蛙,它们的口角有一对,鼓起来又瘪下去。
2、蝌蚪的呼吸器官是,成蛙可用兼用呼吸。
青蛙的生殖方式是受精,体温不恒定,属于动物,因此具有的习性。
3、在四川省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行进。
这些青蛙是在寻找、产卵场所。
4、春末夏初,你会发现沟、河水中漂浮着一片片胶状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深色的小点,这就是青蛙产下的(里面有许多)。
5、同青蛙一样,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中进行,幼体要经过才能生活。
二、选择题
6、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呼吸器官是()
A 外鳃、内腮、肺
B 内腮、肺、外鳃
C 肺、外鳃、内腮
D 内腮、外鳃、肺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种类群
B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不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
C 两栖动物要经过变态才能适应陆地生活
D 两栖动物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
8、下列动物中,发育过程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
A 蚊子
B 青蛙
C 家兔
D 蜜蜂
9、青蛙的幼体(小蝌蚪)很像鱼,这说明()
A 鱼类是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
B 两栖动物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
C 小蝌蚪其实就是鱼
D 鱼类将消失,完全进化为两栖类
10、有些河流里的青蛙发育畸形,造成这种畸形蛙的原因是()
A 有寄生虫
B 水源污染
C 真菌感染
D 食物不足,饥饿所致
1、蛙的卵在水中受精,方式属于()
A 体内受精
B 体外受精
C 体内、体外均可
D 是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
2、花生和蟾蜍个体发育的起点分别是()
A 精子、卵细胞
B 卵细胞、受精卵
C 种子、小蝌蚪
D 受精卵、受精卵
3、下列都不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A 大鲵和青蛙
B 蟾蜍和青蛙
C 蝾螈和大鲵
D 鳄鱼和乌龟
4、下列哪种生物的生殖必须在水中进行()
A 蝾螈
B 天鹅
C 燕子
D 桃树
① ② ③ ④ ⑤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在鸟卵的结构组成中,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和 。
2、母鸡抱窝时,会用 的部位与卵接触,使卵中的温度逐渐上升,满足 对温度的需要。
3、 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 。
胚盘里面含有 。
4、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 发育已经开始。
5、鸟的受精卵是在 开始进行胚胎发育的,鸟卵产出后,由于温度降低,胚胎发育 ,必须进行 ,胚胎才能继续发育。
6、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胚状的小白点,称为 。
7、有关鸟巢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贮食作用
B 防止鸟卵滚散
C 躲避敌害
D 给雏鸟保护
8、下列不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的是 ( )
A 燕子筑巢
B 家鸽育雏
C 母鸡抱窝
D 麻雀争斗
9、你也许见过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其主要目的是 ( )
A 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
B 吓走敌害
C 雄性吸引雌性
D 寻找食物
10、鸟的受精卵在体内开始发育,产出体外后胚胎会停止发育。
自然状态下,如果鸡的胚胎要继续发育,所需温度来自 ( )
A 阳光直射的温度
B 母鸡的体温
C 受精卵本身的热量
D 草窝的温度 三填图题:下图是鸟卵的结构图,填写图中有关结构名称和功能:
图中①是 ,是进行 的部位。
②是 ,内贮存供胚胎发育的 。
③是 ,内贮存 ,供胚胎发育所需的 。
④是 ,具有保护 的作用。
⑤是 ,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供给胚胎
发育所需的 和 。
⑥鸟卵的受精发生在 ,鸟类的胚胎
在 体外/体内)发育。
⑦雌鸟或人工孵化箱提供给受精的鸟卵继续发育的条件是 ( )
A .空气 B.营养物质 C.湿度 D.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