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工无线网络技术期末大作业

合集下载

2022年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使用后退N帧协议,根据图所示的滑动窗口状态(发送窗口大小为2,接收窗口大小为1),指出通信双方处于何种状态()。

A.发送方发送完0号帧,接收方准备接收0号帧B.发送方发送完1号帧,接收方接收完0号帧C.发送方发送完0号帧,接收方准备接收1号帧D.发送方发送完1号帧,接收方接收完1号帧2、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PDU)分别是()。

I.帧Ⅱ.比特Ⅲ.报文段 IV.数据报A. I、Ⅱ、IV、ⅢB. Ⅱ、I、IV、ⅢC. I、IV、Ⅱ、ⅢD. Ⅲ、IV、Ⅱ、I3、下列关于TC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I.TCP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协议Ⅱ.TCP提供了无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IⅡ.TCP将来自上层的字节流组织成IP数据报,然后交给IPIV.TCP将收到的报文段组成字节流交给上层A.I、Ⅱ、ⅣB. I、ⅢC.仅ⅣD.Ⅲ、Ⅳ4、在TCPMP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

A.点到点连接B.操作连接C.端到端连接D.控制连接5、在以太网的二进制后退算法中,在4次碰撞之后,站点会在0和()之间选择一个随机数。

A.7B.8C.15D.166、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是()。

A.32B.64C.128D.2567、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事件发生顺序的是()。

A.机械特性B.功能特性C.过程特性D.电气特性8、在下列数据交换方式中,数据经过网络的传输延迟长而且是不固定的,所以不能用于语音数据传输的是()。

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数据报交换D.虚电路交换9、为了使模拟信号传输得更远,可以采用的设备是()。

A.中继器B.放大器C.交换机D.路由器10、当客户端请求域名解析时,如果本地DNS服务器不能完成解析,就把请求发送给其他服务器,当某个服务器知道了需要解析的IP地址,把域名解析结果按原路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本地DNS服务器再告诉客户端,这种方式称为()。

无线传感网络期末大作业

无线传感网络期末大作业

基于ZigBee的点对点通信实验一:ZigBee的简介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代名词。

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采用ZigBee技术、蓝牙、Wi-Fi和红外等技术。

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或无线网络技术,是一组基于IEEE802.15.4无线标准研制开发的组网、安全和应用软件方面的通信技术。

1、CC2530简介CC2530是用于IEEE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一个真正的方案。

它能以非常低的总的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

CC2530结合了领先的RF收发功能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CPU,系统内可编程内存,8-KB RAM和许多其他KB的内存。

CC2530有不同的运行模式,使得它尤其适应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统。

系统模式之间的转换时间短进一步确保了低能源消耗。

2、网络结构及协议解2.1 Basic RF 简介Basic RF 由TI 公司提供,它包含了IEEE 802.15.4 标准的数据包的收发。

这个协议只是用来演示无线设备是如何进行数据传输的,不包含完整功能的协议。

但是它采用了与802.15.4 MAC 兼容的数据包结构及ACK 包结构,其功能限制如下:1. 不提供“多跳”、“设备扫描”及Beacon。

2. 不提供不同种的网络设备,如协调器、路由器等。

所有节点同级,只实现点对点传输。

无线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

无线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

1.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 红外线方式无线局域网。

红外线不能穿透非透明物体而导致基于红外线方式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只能在无障碍物的视距内进行工作。

红外线局域网采用小于1 μ m 波长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受太阳光的干扰大;支持1 ~2Mbps 数据速率,适于近距离通信。

(2) 基于射频方式的无线局域网。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超过10000 次。

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 ,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

扩频包括:直接序列扩频和调频扩频,无线局域网主要应用扩频微波技术。

2.802.11MAC 报文可以分成几类,每种类型的用途是什么?答:(1)802.11MAC报文可分成数据帧、控制帧、管理帧三类。

(2)数据帧:用户的数据报文;控制帧:协助发送数据帧的控制报文;管理帧:负责STA和AP之间的能力级的交互,认证、关联等管理工作。

3.试述AP直连或通过二层网络连接时的注册流程。

答:(1)AP通过DHCPs erver 获取IP 地址;(2)AP 发出二层广播的发现请求报文试图联系一个无线交换机;(3) 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4)AP 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配置;(5)AP 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户数据报文4.干扰实际吞吐率的因素有哪些?答:①不稳定是无线通讯的本性②无线环境不停的保持变化③物理建筑的构成④AP的位置⑤共享介质:用户数、数据量5、什么叫虚拟载波侦听,它有什么效果?答:虚拟载波监听的机制是让源站将它要占用信道的时间通知给所有其他站,以便使其他所有站在这一段时间都停止发送数据。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碰撞的机会。

“虚拟载波监听” 是表示其他站并没有监听信道,而是由于其他站收到了“源站的通知” 才不发送数据。

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doc)

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doc)

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doc)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一、单选题1. 在设计点对点(Ad Hoc) 模式的小型无线局域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A )。

A(无线网卡 B(无线接入点 C(无线网桥 D(无线路由器 2(在设计一个要求具有NAT功能的小型无线局域网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D )。

A(无线网卡 B(无线接入点 C(无线网桥 D(无线路由器 3(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特征的描述中,( C )是错误的。

A(无线网卡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基本的硬件B(无线接入点AP的基本功能是集合无线或者有线终端,其作用类似于有线局域网中的集线器和交换机C(无线接入点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不需要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D(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是具有路由功能的AP,一般情况下它具有NAT功能4(以下设备中,( B )主要用于连接几个不同的网段,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数据通信。

A(无线网卡 B(无线网桥 C(无线路由器 D(无线网关 5(无线局域网采用直序扩频接入技术,使用户可以在( B )GHz的ISM频段上进行无线Internet连接。

A(2.0 B(2.4 C(2.5 D(5.0 6(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中可以有( B )个接入点AP。

A(0或1 B(1 C(2 D(任意多个 7(一个扩展服务集ESS中不包含( D )。

A(若干个无线网卡 B(若干个AP C(若干个BSS D(若干个路由器 8(WLAN常用的传输介质为( C )。

A(广播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地面微波 D(激光 9(以下不属于无线网络面临的问题的是( C ) 。

A(无线信号传输易受干扰 B(无线网络产品标准不统一C(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低 D(无线信号的安全性问题 10(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网络的主要优点是( A )。

A(可移动性 B(传输速度快 C(安全性高 D(抗干扰性强 11(以下哪个网络与其他不属于相同的网络分类标准,( D )A(无线Mesh网 B(无线传感器网络 C(无线穿戴网 D(无线局域网 12(当要传播的信号频率在30MHz以上时,通信必须用( C )方式。

无线网络技术大作业

无线网络技术大作业

AODV路由协议在车载无线网络中的应用1. 车载无线网络概述1.1 车载网络的情况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私有小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车的需求也不仅仅在于性价比和安全性,还有智能性和科技感。

于是智能交通系统(ITS)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包含着交通管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于一体的全方面智能系统。

在ITS中,有各种各样的高新技术,可如何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实时传入系统则是ITS 系统实现的前提条件,于是,车载自组织网络(V ANET)出现了,这个技术包括了各项用于实现汽车的实时通信的技术,通过安装在汽车上的传感器,天线等通信设备来实现车与车,车与人和车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来实现汽车的实时信息化,缓解交通问题和交通安全,提高效率。

随着V ANET的研究越来越深,技术的进展也越来越快,相关的组织还制定了一些专用于V ANET的通信标准和协议栈以满足V ANET通信的要求。

特别是在V ANET的关键技术路由协议中,各国的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车辆的速度快慢、网络拓扑无中心、车辆受环境道路的影响等因素会影响通信网络中链路的稳定性和路由协议的工作效率,来满足V ANET的低时延高效率通信。

这对ITS的发展有着特别高的影响。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ITS的研究发展都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外,V ANET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了,比如日本的VICS系统,以各个地区的交通部门数据库为基础,实时收集各道路的交通信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发送给每一个需要通过该道路的汽车,实现了智能交通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在美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公司研发了一款On Star系统,其配备了4G 的网络连接服务,而且实现了汽车于云端的实时数据互联,并且还在进行研究应用更加智能的安全科技技术;在欧洲,Drive C2X项目经过了几年的研究终于在2014年完成,在公布的研究数据中表明,当车辆装载该系统进行行驶时,可以减少三成的因为交通问题导致的死伤率,而且该系统还能提高四成左右的交通效率。

昆工基于DSP的无线网络技术综述

昆工基于DSP的无线网络技术综述

DSP期末考核报告报告题目:基于DSP的无线网络技术综述学院信自院班级自动化111学号201110401147学生姓名李学亮指导教师张果设计时间2014-2015学年上学期2015年1月1日摘要:传感器网络是目前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是未来社会应用最广的网络,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特点、通信结构及应用领域。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应用Abstract:sensor networks is a hot spot in the lates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t will be the future application of the most widely network societ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the system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field.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s0.引言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作为现代信息获取的重要技术之一,传感器技术而日益成熟,这些小型传感器一般称作sensor node(传感器节点)或者mote(灰尘)。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 就是由大量的密集部署在监控区域的智能传感器节点构成的一种网络应用系统[1]。

由于传感器节点数量众多,部署时只能采用随机投放的方式,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确定;在任意时刻,节点间通过无线信道连接,采用多跳(multi-hop)、对等(peer to peer)通信方式,自组织网络拓扑结构;传感器节点间具有很强的协同能力,通过局部的数据采集、预处理以及节点间的数据交换来完成全局任务。

无线网络技术大作业

无线网络技术大作业

安阳工学院无线网络技术课程大作业课题名称 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应用专业姓名学号日期 2013年12月12号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应用一:前言随着21世纪的到来,特别是近年来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正在由智能大厦走向智能化住宅小区,进而走进家庭。

人们对家居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将注意力越来越多的放在了生活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上。

家居无线监控问题是当今国际建筑智能化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无线传感网络的出现克服了家庭中布线的烦琐,充分体现了智能家居系统的灵活、方便、高效。

本项目研究开发了基于ZigBee技术和hitemet技术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将hitemet的远程监控与ZigBee短距离控制相结合,实现系统的家居无线控制和数据采集,避免了综合布线,可扩展性好。

本文首先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结合底层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和系统总体网络监控的要求,将该系统设计分为四部分:无线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太网传输模块、上位机显示界面。

然后对ZigBee协议标准做了全面地研究分析,同时给出了基于CC2430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和星型网络搭建,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接着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的数据处理模块,给出了硬件电路和外围辅助电路设计方案,并为其移植了实时操作系统。

本设计实现了从底层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采集最终到监控机的数据传输并测试成功。

最后在VC6.0环境下,应用 WindowsSockets套件接口开发显示界面对底层采集的数据分类显示。

整个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能够对家用电器的完成开关量的控制,还能够对三表进行无线抄表最重要的是可监测来自家庭安防传感器的数据,以备物业等部门监控。

测试后,证实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结果满足系统设计要求,该设计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二:ZigBee协议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要进行相互的数据交流就要有相应的无线网络协议(包括MAC层、路由、网络层、应用层等),传统的无线协议很难适应无线传感器的低花费、低能量、高容错性等的要求,这种情况下,ZigBee协议应运而生。

无线网络原理试题

无线网络原理试题

《无线网络技术与管理》期末复习题(2022年春)一、填空题(题量:每空格2分,共20分)1.无线局域网的定义:凡是遵循IEEE802.il系列合同标准的网络。

2.无线局域网使用非专用频段ISM频段。

3.NFC有两种应用类型:设施连接和实时预定。

4.Wi-Fi已被公认为WLAN的代名词。

5.IEEE 802.11定义了物理层和介质访问层MAC合同法律规范。

6∙ IEEE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施:无线工作站和无线接入点。

7. IEEE 802.11MAC的基本存取方式是CSMA∕CA o8.无线接入点是一种供应到无线工作站通信支持的WLAN设施,并且在某些状况下,也供应到有线网络的接口。

9.可工作在约2.4GHz射频WLAN频段的是IEEE802.11b标准设施,通常,可工作在5GHz 射频WLAN频段的是IEEE802.11a标准设施。

10.开发和发布WLAN标准的组织中文名称是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联合会。

11.无线个人网是在一个人的四周构建的,并使这个人完全包裹在某种联网气泡中。

12.大多数扩展卡NIC都可以与PC机箱内部的PCI插槽连接。

13.用于连接两个网络的WLAN设施是网桥。

14. IEEE802.11a 和IEEE802.11g 标准的额定速率为54Mbps<>15.用于自动给节点安排IP配置数据的合同是DHCP。

16. WEP的两种加密类型分别采纳64位和128位密钥。

17. CSMA/CA的本质是采用竞争时间片来避开冲突。

18.无线局域网的帧分为三种类型:掌握帧、管理帧、数据帧。

19.无线局域网的平安设计包括用户访问网络的合法性和数据传输的平安性两方面。

20. IEEE802.il定义的两种用户访问认证机制为开放式验证和共享密钥验证。

二、单项选择题(题量:每小题2分,共20分)1.( A ) WLAN技术使用了哪种介质?A 无线电波B 双绞线C 光纤D 同轴电缆2.( C )什么WLAN设施被安装在计算机内或者附加到计算机上,供应到无线网络的接口?A 接入点B 天线C 网络适配器D 中继器3.( B )蓝牙设施工作在哪一个RF频段?A 900MHzB 2.4GHzC 5.8GHzD 5.2GHz4.( A ) 一个同学在自习室里使用无线连接到他的试验合作者的笔记本电脑,他正在使用的是什么无线模式?A ad-hoc模式B 基础结构模式C 固定基站模式D 漫游模式5.( B )当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把他的台式计算机连接到一个WLAN BSS时,要用到什么无线网络模式?A ad-hocB 基础结构模式C 固定基站模式D 漫游模式6.( D )有关无线AP描述错误的是oA.无线AP是无线网和有线网之间沟通的桥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及应用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XXX班姓名:XXXXXX学号:XXXXXXXXXX日期:2014.6.11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是当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

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现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应用与发展,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

对目前已经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具体传感器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对传感器技术的需求约束。

依据这些需求展望了未来可能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技术。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发展正文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它的英文是WirelessSensorNetwork,简称WSN。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散布在工作区域中大量的体积小,成本低,具有无线通信、传感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

每个节点可能具有不同的感知形态,例如声纳、震动波、红外线等,节点却可以完成对目标信息的采集、传输、决策制定与实施,实现区域监控、目标跟踪、定位和预测等任务。

每一个节点都具有存储、处理、传输数据的能力。

通过无线网络,传感器节点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信息,也可以把信息传送到远程端。

图---无线传感器的内部结构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特点目前常见的无线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蓝牙网络、ADhoc网络等,与这些网络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以下特点:1、集感知、处理、传输为一体。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是集传感器(感知部件)、处理器单元(例如AMR7、8680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例如RFM公司的TR1000、Zigbee 传输单元等)于一体的综合系统,通过综合的处理,完成了数据采集,转换和传输,同时由于集成,它实现了节点的微型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大大拓宽。

2、硬件资源有限。

节点由于受价格、体积和功耗的限制,其计算能力、程序空间和内存空间比普通的计算机功能要弱很多。

这一点决定了在节点操作系统设计中,协议层次不能太复杂。

3、电源容量有限。

网络节点由电池供电,电池的容量一般不是很大。

其特殊的应用领域决定了使用过程中,不能给电池充电或是换电池,一旦电池能量用完,这个节点也就失去了作用(死亡)。

因此在传感器网络设计过程中,任何技术和协议的使用都要以节能为前提。

4、无中心。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没有严格的控制中心,所以节点地位平等,是一个对等式网络。

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任何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具有很强的抗毁性。

5、自组织。

网络的布设和展开无需依赖于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节点通过分层协议和分布式算法协调各自的行为,节点开机后就可以快速、自动地组成一个独立的网络。

6、多跳路由。

网络中节点通信距离有限,一般在几百米范围内,节点只能与它邻居直接通信。

如果希望与其射频覆盖范围之外的节点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中间节点进行路由选择。

固定网络的多跳路由使用网关和路由器来实现,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多跳路由是由普通网络节点完成的,没有专门的路由设备。

这样每个节点既可以是信息的发起者,也是信息的转发者。

7、动态拓扑。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动态的网络,节点可以随处移动:一个节点可能会因为电池能量耗尽或其他故障,退出网络运行:一个节点也能由于工作的需要而被添加到网络中。

这些都会使网络的拓扑结构随时发生变化,因此网络应该具有动态拓扑组织功能。

8、节点数量众多,分布密集。

为了对一个区域执行检测任务,往往有成千上万传感器节点空投到该区域。

传感器节点分布非常密集,利用节点之间高度连接性来保证系统的容错性和抗毁性。

9、传感节点体积小,成本低,计算能力有限。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在MEMS技术、数字电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感节点各部分集成度很高,因此具有体积小的优点,当然从应用角度讲,减小节点尺寸也是必须考虑的设计要素。

传感网络是由大量的传感节点组成的,单个节点的成本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总体成本,如果总体成本比使用传统传感器的成本高,势必会影响无线传感网络的竞争力。

由于体积、成本以及能量的限制,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能力和容量有限,因此传感器的计算能力十分有限。

10、传感节点数量大、易失效,具有自适应性。

根据应用的不同,传感器节点的数量可能达到几百万个,甚至更多。

此外,传感器网络工作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经常有新节点加入或已有节点失效,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很快,而且网络一旦形成,人很少干预其运行,因此,传感器网络的硬件必须具有高强壮性和容错性,相应的通信协议必须具有可重构和自适应性。

11、通信半径小,带宽很低。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利用“多跳”来实现低功耗下的数据传输,因此其设计的通信覆盖范围只有几十米。

和传统无线网络不同,传感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大部分是经过节点处理过的数据,因此流量较小。

根据目前观察到的现象特性来看,传感数据所需的带宽将会很低(1~100kbit/s)。

12、电源能量是网络寿命的关键。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常运行在人无法接近的恶劣甚至危险的远程环境中,能源无法替代,只能选择纽扣式电池供电,电源能量极其有限,网络中的传感器由于电源能量的原因经常失效或废弃,因此电源效率是设计考虑的关键因素。

13数据管理与处理是传感器网络的核心技术。

对于观察者来说,传感器网络的核心是感知数据,而不是网络硬件。

比如在智能家居应用中人们可能希望知道“现在客厅的温度室多少”,而不会关心“2号节点感测到的温度是多少”。

以数据为中心的特点要求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必须以感知数据管理和处理为中心,把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从逻辑概念和软、硬件技术两个方面实现一个高性能的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系统,使用户如同使用通常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一样自如地在传感器网络上进行感知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这些特性都决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诸多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基于WSN网络的应用系统发展现状WSN网络是面向应用的,贴近客观物理世界的网络系统,其产生和发展一直都与应用相联系。

多年来经过不同领域研究人员的演绎,WSN技术在军事领域、精细农业、安全监控、环保监测、建筑领域、医疗监护、工业监控、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自由空间探索、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展示。

2005年,美国军方成功测试了由美国Crossbow 产品组建的枪声定位系统,为救护、反恐提供有力手段。

美国科学应用国际公司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构筑了一个电子周边防御系统,为美国军方提供军事防御和情报信息。

中国中科院微系统所主导的团队积极开展基于WSN的电子围栏技术的边境防御系统的研发和试点,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环境监控和精细农业方面,WSN系统最为广泛。

2002年,英特尔公司率先在俄勒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葡萄园,这是一个典型的精准农业、智能耕种的实例。

杭州齐格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农科院合作研发了远程农作管理决策服务平台,该平台利用了无线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农田温室大棚温度、湿度、露点、光照等环境信息的监测。

在民用安全监控方面,英国的一家博物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一个报警系统,他们将节点放在珍贵文物或艺术品的底部或背面,通过侦测灯光的亮度改变和振动情况,来判断展览品的安全状态。

中科院计算所在故宫博物院实施的文物安全监控系统也是WSN技术在民用安防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现代建筑的发展不仅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房屋和桥梁,而且希望建筑本身能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WSN技术在建筑结构健康监控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2004年,哈工大在深圳地王大厦实施部署了监测环境噪声和震动加速度响应测试的WSN网络系统。

在医疗监控方面,美国英特尔公司目前正在研制家庭护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作为美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技术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

另外,在对特殊医院(精神类或残障类)中病人的位置监控方面,WSN也有巨大应用潜力。

在军事方面,信息化战争中,战场信息的及时获取和反应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至关重要。

由于WSN具有生存能力强、探测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中,执行战场侦查与监控、目标定位、战争效能*估、核生化监测以及国土安全保护、边境监视等任务。

在工业监控方面,美国英特尔公司为俄勒冈的一家芯片制造厂安装了200台无线传感器,用来监控部分工厂设备的振动情况,并在测量结果超出规定时提供监测报告。

西安成峰公司与陕西天和集团合作开发了矿井环境监测系统和矿工井下区段定位系统。

在智能交通方面,美国交通部提出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面投入使用。

该系统综合运用大量传感器网络,配合GPS系统、区域网络系统等资源,实现对交通车辆的优化调度,并为个体交通推荐实时的、最佳的行车路线服务。

目前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已经建有这样的智能交通信息系统。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为首的研究团队正在积极开展WSN在城市交通的应用。

中科院软件所在地下停车场基于WSN网络技术实现了细粒度的智能车位管理系统,使得停车信息能够迅速通过发布系统推送给附近的车辆,大大提高率了停车效率。

物流领域是WSN网络技术是发展最快最成熟的应用领域。

尽管在仓储物流领域,RFID 技术还没有被普遍采纳,但基于RFID和传感器节点在大粒度商品物流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宁波中科万通公司与宁波港合作,实现基于RFID网络的集装箱和集卡车的智能化管理。

另外,还使用WSN技术实现了封闭仓库中托盘粒度的货物定位。

WSN网络自由部署、自组织工作模式使其在自然科学探索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002年,由英特尔的研究小组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巴港大西洋大学的科学家把WSN技术应用于监视大鸭岛海鸟的栖息情况。

2005年,澳洲的科学家利用WSN技术来探测北澳大利亚蟾蜍的分布情况。

佛罗里达宇航中心计划借助于航天器布撒的传感器节点实现对星球表面大范围、长时期、近距离的监测和探索。

智能家居领域是WSN技术能够大展拳脚的地方。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WSN网络的无线水表系统,能够实现水表的自动抄录。

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研制了基于WSN网络的智能楼宇系统,其典型结构包括了照明控制、警报门禁,以及家电控制的PC系统。

各部件自治组网,最终由PC机将信息发布在互联网上。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对家庭状况实施监测。

WSN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要想进一步推进该技术的发展,让其更好为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服务,不仅需要研究人员开展广泛的应用系统研究,更需要国家、地区,以及优质企业在各个层面上的大力推动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