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合集下载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概述膝痹病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它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症状。

传统中医药在膝痹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来缓解病情,恢复关节功能。

本文介绍了膝痹病的中医护理方案,希望对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

二、中医诊断和辨证分型在治疗膝痹病之前,首先要进行中医诊断和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舌脉等情况,中医可以将膝痹病分为以下几种辨证类型:1.湿热蕴结型: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热感明显,舌苔黄腻,脉滑数。

2.气血不足型: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3.寒湿凝滞型:主要表现为膝关节酸痛沉重,寒湿感明显,舌苔白腻,脉沉滑。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治疗膝痹病的目的。

三、中医护理方案1. 湿热蕴结型治疗原则:清热祛湿,活血止痛。

方剂推荐:参芪败毒散。

具体步骤:1.中药内服:每次口服10克,每日3次。

连续服用2周。

2.中药外敷:将参芪败毒散加水调成糊状,涂抹在患膝部位,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中医推拿:采用拍、揉、推等手法,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膝关节状况。

4.积极康复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膝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

2. 气血不足型治疗原则:补益气血,活血止痛。

方剂推荐:四物汤。

具体步骤:1.中药内服:每次口服10克,每日3次。

连续服用4周。

2.中医推拿:采用揉、捏、拿等手法,促进气血运行,增加膝关节的营养供应。

3.膝关节保暖:保持膝部的温暖,可使用保暖贴或穿着保暖的袜子等。

4.中医养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饮食,避免久坐久站,保证充足的睡眠。

3. 寒湿凝滞型治疗原则:温经散寒,活血祛湿。

方剂推荐:四神汤。

具体步骤:1.中药内服:每次口服10克,每日3次。

连续服用3周。

2.中药外敷:将四神汤配成熏膏,涂抹在患膝部位,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中医推拿:采用搓、按、揉等手法,加强膝关节周围的局部温度,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

膝痹中医方案护理课件

膝痹中医方案护理课件

锻炼腿部肌肉,增强关 节稳定性。
如瑜伽、舞蹈等,提高 关节控制能力。
在温水池中进行,减轻 关节压力。
饮食调理
多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
如猪蹄、鸡皮等,有助于关节软骨的 修复。
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如柑橘、草莓等水果,促进胶原蛋白 的合成。
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 如牛奶、鱼肝油等,增强骨骼密度。
控制钠的摄入 减少盐分摄入,降低水肿发生。
导致残疾。
膝痹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膝痹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生活习 惯、职业等因素。其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年龄 的增长,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逐渐加重,容易导致膝痹的发生。
病理机制
膝痹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膝关节软骨的退变、骨质增生、韧 带松弛和肌肉萎缩等。这些病理变化会导致膝关节的稳定性 降低,关节面的压力分布不均,从而引发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02
中医方案治膝痹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证候分型,选用具有祛 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化瘀等 功效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磨成粉或制成膏药,外 敷于膝关节局部,以缓解疼痛和 肿胀等症状。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达到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艾灸
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温通气血、散寒 除湿,以缓解膝关节疼痛和僵硬。
膝痹的症状与表 现
01
02
03
04
疼痛
膝关节疼痛是膝痹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刺痛、酸痛或胀痛,有
时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
肿胀
膝关节肿胀也是膝痹的常见症 状,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
胀、发红、发热等症状。
活动受限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 3. 排尿困难 • (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 (2)热敷下腹部。 •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 • (5)遵医嘱药熨法,取气海、关元、阴陵泉等穴。 • (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 •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四、健康指导
康复指导
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 1.早期功能锻炼。 (1)肌肉训练 ①股四头肌练习:绷紧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 钟。 ②直腿抬高:在床上绷紧伸直膝关节,并稍稍抬起,使下肢离开床 面,保持5~10秒钟。 (2)关节训练 ①膝关节不负重的屈伸运动。 ②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 (3)可适当进行散步,游泳等活动 。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二)特色技术 • (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药物治疗
•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特色技术
• 1.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 2.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 3.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 4.药熨法(详见附录2)。 • 5.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 6.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 7.艾灸(详见附录2)。 • 8.拔火罐。(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口径大小适宜的火罐。口径大的用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 医护理方案
太和中医院推拿科 王小燕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提纲1常见证候要点
2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

(二)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

(三)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

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四)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

舌质红、少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膝关节疼痛1、疼痛评估:评估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

2、遵医嘱物理治疗。

3、遵医嘱穴位贴敷、拔火罐,取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

(二)膝关节肿胀1、评估红肿的程度及诱发因素,皮温、皮肤颜色及完整性。

2、遵医嘱物理治疗。

遵医嘱穴位贴敷、拔火罐(三)膝关节僵硬1、评估僵硬发生时间、关节活动受限的范围与生活自理能力。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阿就是穴、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穴等穴。

3、遵医嘱物理治疗。

遵医嘱穴位贴敷、拔火罐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特色技术1、中药贴敷(详见附录2)。

2、拔火罐。

(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口径大小适宜的火罐。

口径小的用于关节部位。

在本病中,应选用口径小或适中的火罐。

(2)其她详见附录2。

3、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避风寒湿邪入侵,局部注意保暖。

2、加强对膝部保护,戴护膝保暖。

3、患肢可垫软枕抬高,避免爬山,以免关节过度负重。

4、适当控制体重,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防止骨质疏松。

5、有任何部位的感染及时就医。

(二)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发物及煎炸品。

1、风寒湿痹证:宜食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食品,如姜、蒜、辣面条等。

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

忌生冷、性凉及肥腻食品,如柿子、螃蟹、蚌肉、海带等。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三)情志护理 1、了解患者的情绪,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
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2、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要患者闭目静心全身
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4、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5、督促家属亲友给予配合支持和精神鼓励患者。
谢 谢!
2、关节遇到寒冷,血管收缩,血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 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带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应注意膝关节的保 暖防寒,不可使关节过度负重,受潮,受凉。
3、禁忌久站久坐,不要让关节处于某一时间过长,避免加重疼痛的活动, 必要时使用拐杖减少负重,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女性尽量不穿高跟鞋。
3、遵医嘱给予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电疗、超声波、微波等。 4、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 感、皮质下、肝、肾等。
五、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做好生活护理。
关节红肿热痛时尽量避免站立、行走、反复下蹲(由于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 是自身体重的3-6倍)。
2、风湿热痹证: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丝瓜、冬瓜、赤 小豆、玉米须等。药膳方:丝瓜瘦肉汤。忌辛辣燥热之品,如葱、蒜、 胡椒等。
3、瘀血痹阻证: 饮食上可以食桑葚子粥,也可每日少饮木瓜 牛膝酒,以利通络活血。
4、肝肾亏虚证: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 枸杞子、黑芝麻、黑木耳等。药膳方: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忌辛辣香 燥之品。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如黑豆、桃仁、 杏仁、腰果、黑芝麻等。食疗方:干姜煲羊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 物。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炎) 的中医护理方案
陈靓

膝痹中医护理常规

膝痹中医护理常规

膝痹中医护理常规
膝痹是一种慢性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或增生性关节炎。

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变形,并在关节边缘形成骨赘。

膝痹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关节,其中膝关节是最常见的发病关节,表现最严重。

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摩擦音、发僵、松动和畸形。

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位于关节周围,初期为轻微的钝痛,逐渐加重。

肿胀、积液常发生在髌骨周围,不易消退,即使消退后也容易复发。

摩擦音是膝痹的特征性表现,病情轻重不同。

关节发僵、松动和畸形都会进一步加重关节损伤。

一般护理包括保持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温湿度适宜。

保持病人情绪稳定,疏导不良心理。

嘱患者适当活动,切勿过度。

观察患者局部疼痛、肿胀情况,注意保暖。

临证护理包括针对不同证型进行治疗。

血瘀证可进行理疗、热敷和按摩以活血化瘀。

风寒湿证可注意防风、保暖,进行全
身理疗,有针对性选择西药内服。

肝肾亏虚证可给予合理饮食,营养丰富,中药汤剂宜温服。

饮食护理方面,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虾、鸡蛋、黄豆、猪骨等。

控制脂肪和动物性食品,多吃坚果、奶类、鱼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忌食生冷油腻肥厚之品。

在给药护理方面,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膝痹中医护理方案

膝痹中医护理方案
饮食指导
1.风寒湿痹证:宜食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食品, 如狗肉、羊肉、生姜等。 2.风湿热痹证:宜食清热利湿通络的食品,如丝瓜、 冬瓜、赤小豆等。 3.瘀血痹阻证:宜食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黑木 耳、金针菇、白萝卜等。 4.肝肾亏虚证:宜食补益肝肾的食品,如核桃、黑 豆、枸杞子等。
关节僵硬 □
1.体位□ 2.防跌倒□ 3.戴护膝□ 4.功能锻炼□ 5.其他护理措施:
1.艾 灸□ 2.中药熏洗□ 3.其他:
应用次数: 应用次数: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次,应用时间: 次,应用时间:
天 天 天
好 □ □ 一般□ □
较好 差
关节无力 □
1.防跌倒□ 2.功能锻炼□ 3.其他护理措施: 1. 2. 3.
请注明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注射中药熏蒸艾灸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签名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 医护理方案
福泉市中医医院 ***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 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恶 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二)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 甚者痛不能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 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三)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 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四)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 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健康指导 签名
/
/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实用性一般□ 护士长签字 不实用□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膝痹病,又称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病症,主要症状为膝部疼痛、僵硬和肿胀。

中医认为,膝痹病与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护理方案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和祛除湿邪来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种中医护理方案,供参考。

一、中医诊断和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检结果,可以得出以下诊断和辨证分型:1.中医诊断:膝痹病(膝关节炎)。

2.辨证分型:(1)寒湿阻络型: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伴有湿重感。

(2)阳虚湿盛型: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疼痛不剧烈,活动受限,伴有肿胀感,小便不利。

1.调理气血:使用益气活血的中药,比如黄芪、当归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同时,补充铁元素和维生素B群,以提高血液质量。

2.祛湿邪:采用祛湿的中药,比如薏苡仁、白术等,可以减轻湿气对关节的侵袭。

此外,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

3.刮痧推拿:通过刮痧和推拿的手法,可以刺激膝部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膝痹病的症状。

推拿手法可以选择捏揉、拇指按压等,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温热疗法:可以使用温热的草药浴或热敷,以加强局部血液循环,舒缓关节疼痛。

同时,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刺激膝部的穴位,以祛除湿邪。

5.饮食调理:饮食上要忌辣、酒、肥腻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消除湿气。

同时,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促进软骨修复。

6.运动康复:适量的运动可以有助于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强度,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慢跑、游泳等。

在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并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

三、护理注意事项1.避免受凉:注意保暖,避免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

2.避免潮湿: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如湿气重的房间或雨天。

3.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长时间负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长时间负重,减轻对膝关节的压力。

4.保持良好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5.避免过度运动:适当运动有益于膝关节的康复,但过度运动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要注意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

(二)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

(三)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

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四)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

舌质红、少苔。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膝关节疼痛
1.疼痛评估:评估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

2.遵医嘱物理治疗。

3.遵医嘱穴位贴敷、拔火罐,取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

(二)膝关节肿胀
1.评估红肿的程度及诱发因素,皮温、皮肤颜色及完整性。

2.遵医嘱物理治疗。

遵医嘱穴位贴敷、拔火罐
(三)膝关节僵硬
1.评估僵硬发生时间、关节活动受限的范围和生活自理能力。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阿是穴、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穴等穴。

3.遵医嘱物理治疗。

遵医嘱穴位贴敷、拔火罐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特色技术
1.中药贴敷(详见附录2)。

2.拔火罐。

(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口径大小适宜的火罐。

口径小的用于关节部位。

在本病中,应选用口径小或适中的火罐。

(2)其他详见附录2。

3.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避风寒湿邪入侵,局部注意保暖。

2.加强对膝部保护,戴护膝保暖。

3.患肢可垫软枕抬高,避免爬山,以免关节过度负重。

4.适当控制体重,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防止骨质疏松。

5.有任何部位的感染及时就医。

(二)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发物及煎炸品。

1.风寒湿痹证:宜食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食品,如姜、蒜、辣面条等。

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

忌生冷、性凉及肥腻食品,如柿子、螃蟹、蚌肉、海带等。

2.风湿热痹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薏苡仁、冬瓜等。

忌生冷、辛辣、滋腻、温燥、伤阴的食品,如洋葱、荔枝、狗肉、羊肉等。

食疗方:苡仁冬瓜汤。

3.瘀血闭阻证:宜食活血通络、温经壮阳的食品,如山楂、木耳、黑豆、核桃、乌鸡汤等。

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的食品,如肥肉、烤肉等。

4.肝肾亏虚证:宜食补益气血,益肝肾的食品,如山药,枸杞等。

忌发物、肥腻的食品,如鱼、虾、鸡蛋等。

(三)情志调理
1. 耐心向患者讲述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介绍成功案例,消除紧张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开展集体健康教育或者患者交流会,创造患者之间沟通机会,让治疗效
果好的患者分享经验,提高认识,相互鼓励,增强治疗信心。

3.指导患者开展读报、听音乐、与人聊天等转移注意力的活动。

对于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采用暗示疗法以缓解不良情绪。

4.争取患者的家庭支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亲情关怀。

(四)康复指导
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

(1)肌肉训练
①股四头肌练习:绷紧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
②直腿抬高:在床上绷紧伸直膝关节,并稍稍抬起,使下肢离开床面,保持5〜10秒钟。

(2)关节训练
①膝关节不负重的屈伸运动。

②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

(3)可适当进行散步,游泳等活动。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 (住院号):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口否口证候诊断:风寒湿痹证口风湿热痹证口瘀血闭阻证口肝肾亏虚证口
三、责任护士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口实用性较强口实用性一般口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