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七颗钻石》原文
第十九课《七颗钻石》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 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 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 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 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说一说
课文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 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 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 个梦,你觉得这个充满爱心的小 姑娘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紧密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的翅 膀大胆想象。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 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 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 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 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 家去。
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 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 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 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 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 变成了金的。
填空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
小姑娘先想到的是
,
是 ,是
,却忘
了
。
(无 私)
合作讨论、交流:
1、水罐是怎样一次次发生变化的?
空木水罐- 有水木水罐- 掉在地上 水依然是满的- 银水罐- 金水罐- 跳出七 颗钻石,接着涌出了水流.
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脑:
2 、为什么水罐会发生这样神奇变 化?
因为小姑娘不但深爱着自己的母亲, 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动物,体现出她的爱 心是广博无私的。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 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 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 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 穷苦人。
课后小练笔:(任选一题)
这个故事真神奇,我要展开想象续 写这个故事。
写一写自己或者身边人做过的爱心 故事。
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 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 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 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 地把衬衫给了他。
七颗钻石

爱 的 箴 言
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没有心的沙漠 在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啊~ 啊~ 啊~
美国纽约华人在为所有受难的人们祈福!大爱在人间!
温 总 理 在 灾 区 第 一 线
• 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 吧。” • (母爱使水罐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 人。 • (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
水罐的变化
变成银罐 变成金罐 跳出七颗钻石 涌出巨大水流
变化的原因
把水分给小狗
说明了什么
关心爱护小动物
母女两人推让水 女儿孝敬母亲 母亲爱护女儿 把水分给过 关心他人 路人喝 乐于助人
请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试一试!
分析课文,填写下表
水罐的神奇变化 人物什么行为后 水罐变化 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装满了水 水还是满满的 木的变成银的 银的变成金的 变成钻石, 涌出泉水
为母找水 为母送水
孝心感天
孝心感天 爱心的 力量是 让水给小狗 爱心如银 神奇而 巨大的! 母让水给女儿 母爱如金
干涸:用于河流水井。 干枯:草木丛林。
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水, 有了水,就有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 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 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1. 找找文中写道了哪些人和物? 写得最具体的是谁或什么?
2.我发觉这是个( ( )的水罐。 )的小姑娘,
列夫 . 托尔斯泰
列夫 · 托尔斯泰
列夫· 托尔斯泰
• (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有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 列尼娜》《复活》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七颗钻石》课件优秀9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七颗钻石》课件优秀9篇七颗钻石篇一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次大旱灾。
花儿都凋谢了,草木都枯黄了,许多人和动物因焦渴而死去。
一天夜里,一位小姑娘拿着一个木头做的水罐走出家门,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她找哇,找哇,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
水从岩缝里慢慢地滴下来。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端着水罐,一滴一滴地接着水,很久才接满一罐。
小姑娘抱着木水罐往家走,她看它一只小狗伸着舌头,要喝水的样子很可怜,小姑娘把水给小狗喝光了,木水罐成了银水罐,水还是满的,小姑娘把水给了妈妈了,妈妈喝了一半,把水给小姑娘了,小姑娘看见了一位路人很需要水,小姑娘就把水罐给了那位路人。
小姑娘说:你比我更需要水,路人还没喝,银水罐里就跳出七个钻石,钻石慢慢地向上升,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大熊星座。
七颗钻石教学课件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咽唾沫、涌出、新鲜清澈”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旱灾的严重。
4、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孝心,感受水罐的第一次变化。
教学重点:1、感受姑娘的孝心使水罐发生了变化。
2、通过区分“干涸”和“干枯”,体会焦渴而死,知道旱灾的严重。
3、学习生词,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故事的背景,了解水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让我们产生了许多美妙的遐想。
(配星空图)2、在夜空的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我们称它们为北斗七星,在这七颗晶亮的星星背后有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它就是来自大文豪托尔斯泰笔下的《七颗钻石》。
(出示课题)齐读二、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此时,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2、抓住“所有的”“干涸”引出地球上已经没有水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颗钻石》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七颗钻石》课文原文及赏析《七颗钻石》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枯黄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找哇找哇,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
她小心翼翼地装满了水罐,然后慢慢地往回走。
回到家,她把水罐递给了母亲。
母亲刚要接过水罐,突然,水罐里冒出了一股清泉,接着从水罐里跳出七颗亮晶晶的钻石,又从钻石上落下七滴闪光的露珠。
这时候,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她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喝口水。
”母亲说:“孩子,你喝吧。
”小姑娘就用双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下去。
她感到水清凉可口,非常舒服。
这时,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求讨点水喝。
小姑娘立刻把水罐递给他。
过路人接过来,喝了一口,然后把水罐还给了小姑娘。
就在这一刹那间,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从钻石上又落下了七滴闪光的露珠。
赏析:《七颗钻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中的一篇寓言故事,作者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深深的爱与善良的主题。
首先,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大旱灾的时期,这样的环境设定使得水资源变得极其珍贵,为后文小姑娘寻找水源和珍惜每一滴水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其次,小姑娘的形象塑造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她不顾自己的疲劳和危险,只为生病的母亲寻找水源,这体现了她的孝顺和无私。
而在找到水源后,她先是让母亲喝水,然后再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又显示了她的谦逊和尊敬长辈的美德。
最后,故事中的七颗钻石和露珠象征着爱心和善良的力量。
每当小姑娘表现出无私的爱和善良的行为时,钻石和露珠就会出现,这既是对她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她精神品质的赞美。
总的来说,《七颗钻石》通过一个简单而感人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珍视水资源,尊重和关爱他人,弘扬无私的爱和善良的精神。
这篇课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9.七颗钻石

?
小姑娘因为出乎意料的得到了水 而特别高兴就叫——喜出望外
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 变化,是水罐会魔法吗?
孝心
罐子这一掉可吓坏了小姑娘,水洒了 吗?正是因为小姑娘的孝心,奇迹又一次 发生了——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 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 是满满的。
•
小姑娘往手里倒了一点儿水, 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 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
七颗钻石
列夫· 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
列夫 • 托尔斯泰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 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 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 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 方法,让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 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 化。
小姑娘把水给路人喝——爱心感天动地
从水罐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 清澈新鲜的水流。
小河里
花草树木开始
小动物们 人们变得
……
这时突然从水罐 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 钻石,接着从里面涌 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 而新鲜的水流。
水罐的 五 次神奇变化
空 木 罐
装 满 水 的 木 罐
水 未 洒 的 木 罐
变 成 银 罐
从这里,我懂得了:爱心是一片照
心 的 领 悟
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 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现在沙漠的泉水,使长途跋涉的 人品味到滋润甘甜。
爱 从这里,我懂得了:爱心是一座连 的 接你我的桥梁,使人们之间的距 离缩短。 箴 从这里,我懂得了:爱心是一泓出 言
从“夜里”“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可 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小姑娘很爱母亲。
《七颗钻石》(最新10篇)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 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 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 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长大到现在读过不少关于爱的文章,有的把爱写得热烈温暖;有的写得感人至深。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永久铭刻在我心中,让我 喜爱,令我感动,更给我深深震撼的文章一一《天堂回信》。
它刊登在多年前的一本修订本《读者》杂志上。平平淡淡的几页文字,普通的插图。吸引我的是“天堂回信”这特别的题目,我 以为它是神话故事,我读了一一
1863— 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 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 件,特别是 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 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 制。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 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பைடு நூலகம்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 福》。
最新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七颗钻石》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七颗钻石》原文及教案【导语】《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以下是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七颗钻石》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花儿都凋谢了,草木都枯黄了,许多人和动物都因焦渴而死去。
一天夜里,一位小姑娘拿着一个木头做的水罐走出家门,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她找哇,找哇,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
水从岩缝里慢慢地滴下来。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端着水罐,一滴一滴地接着水,很久才接满一罐。
小姑娘抱着木水罐往家走。
她看见一只小狗躺在地上,伸着舌头,呼呼地喘着粗气。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捧到小狗嘴边。
小狗舔干了水,朝着小姑娘欢快地摇起了尾巴。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进而的水还是满满的。
小姑娘回到家,把银水罐捧到母亲嘴边。
就在这一瞬间,银水罐变成了金水罐。
母亲喝了水,感到精神好多了。
金水罐里还剩下一些水,多么清凉新鲜的水呀!小姑娘刚想喝一口,看见一位过路人站在门外。
他脸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说:“小姑娘,能给我一点儿水喝吗?”“好哇!你比我更需要水,把它全都喝了吧。
”说着,小姑娘把金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过路人接过金水罐。
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闪闪发光的大钻石,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进行一个心理小测试。
七颗钻石课文原文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
如下就为大家收集了七颗钻石课文原文。
仅供参考!七颗钻石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cōng)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
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
”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小姑娘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七颗钻石读后感200字读了《七颗钻石》这篇文章以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七颗钻石》讲的是在大旱的时候一个善良的小姑娘为自己生病的妈妈去寻找救命的水,在寻到水之后自己不舍得喝却送给陌生的过路人,陌生的过路人把水罐里的水变成了天上的星星。
我没有经历过天灾,《七颗钻石》告诉我可怕的天灾。
在这个时候小姑娘那颗钻石般的心,在生与死之间把生命留给了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夫·托尔斯泰《七颗钻石》原文七颗钻石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
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当小姑娘再掌水罐时,森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就要死了,你喝吧。
”这时一个过路人正好路过,他口渴难忍,向小姑娘要水渴。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流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教材解读
《七颗钻石》是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故事叙述的是:有一年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历尽艰辛得来的水,自己没喝一口,却让给了小动物,让给了路人。
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故事虽然短小,却给人以强有力的心灵震撼,她昭示人们:爱心是永恒的,无私广博的爱能创造奇迹。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会让他们感受到无穷乐趣;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会让孩子感到可亲可敬;细腻传神的语言描述,会让孩子感受语言的魅力;而真挚感人的情感,又会让孩子受到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