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课后拓展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4《列夫.托尔斯泰》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4《列夫.托尔斯泰》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新人教版

4《列夫.托尔斯泰》相关课外阅读一、人物简介: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

19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

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

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

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

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

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

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

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

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

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分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二、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的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三、写作背景背景是这样的,从法国大革命开始。

首先,茨威格他们维也纳送去法国和亲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政客怂恿的暴民抓起来杀害了。

这事让他们维也纳人感到不爽,认为尊严受到了挑衅,于是他写了《玛丽•安托瓦内特》宣扬对法国暴民愚昧的控诉。

《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胡髭(zi1)长髯(ran2)鬈(quan2)发黝(you3)黑滞(zhi4)留愚钝(dun4)禁锢(gu4)轩(_uan1)昂犀(_i1)利侏儒(ru2)酒肆(si4)尴尬(gan1ga4)锃(zeng4)亮甲胄(zhou4)粲(can4)然盎(ang4)然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导人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八年级语文下册 4《列夫托尔斯泰》(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 4《列夫托尔斯泰》(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
学生默读第一部分,探究内容及其表达作用;进一步体会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
学生品味描写主人公眼睛的句子,分析其特点,学习其写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相关语句,品味句子含义。
学生齐读第7段,独立完成上面的问题;先组内讨论,然后师生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归纳。
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写作后互相交流,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3.后一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4.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标画原文回答)
(1)写犀利目光;(2)写目光蕴情丰富;(3)眼睛有威力;(4)赞美目光犀利,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三、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A.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B.……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C、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4、列夫・托尔斯泰
课题
4、列夫・托尔斯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2、进一步学习并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
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像描写的作用。
难点
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第4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第4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内容第一单元(章)第4课(节):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学习细节描写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2.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著、博爱的精神
品质
重难点:.学习细节描写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
时间分配自学 30分、导课 1 分、交流展示35分、小结 4 分、巩固 00 分
自主学习
问题与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语言品析
2.本文多处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
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
子。

(2)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
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3.本文语言厚重,意蕴深刻,请品味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1)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
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
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个性表达
4.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
2。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X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2.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通过媒体,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一、自主学习1、本文作者是--------------,十九世纪------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等,----------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

2. 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1)给加线字注音胡髭长髯鬈发禁锢颔首低眉锃亮广袤无垠(2)解释下列词语器宇禁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轩昂颔首低眉诚惶诚恐广袤无垠3、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你觉得作者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最精彩、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要求:朗读课文时,要在书上作出必要的标记,并思考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之后互相交流。

(结合前面的彩色插图加以体会)2.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标画原文回答)3. 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丑陋的外貌,但联系全文,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这是为什么?前一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三、反馈练习1、给有下划线的字注音黝黑滞留愚钝禁锢轩昂犀利侏儒尴尬炽热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颔首低眉诚惶诚恐黯然失色广袤无垠酒肆一绺长髯鬈发两颊胡髭穹顶蒙昧面目可憎屏住锃亮甲胄粲然意趣盎然刀鞘粗糙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作用。

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

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

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茨威格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一辈子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胡髭(zi) 长髯(ran)鬈(quan)发黝(you)黑滞(zhi)留愚钝(dun)禁锢(gu)轩(xuan)昂犀(xi)利侏儒(ru) 酒肆(si) 尴尬(gan1ga)锃(zeng)亮甲胄(zhou)粲(can)然盎(ang)然2.讲明以下词语。

油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锐利;锐利。

侏儒:身材专门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行处理。

酷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服,不欢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外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专门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模样。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宽敞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专门谦卑恭顺的模样。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导人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专门,能够洞悉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讲、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收藏>、<一个生疏女的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他的小讲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促使下的命运遭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受文章语言的简洁清丽之美。

(二)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2.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

二、教材分析《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教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人物传记。

本文同时也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茨威格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成为著名作家的特质和积极的人生追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文重点突出,语言生动,表达手法丰富,对学生写作也极具示范作用。

三、教学重点深入探究课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领悟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四、教学难点赏析课文的写作特色,学习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五、教学方法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主要设计了朗读、感悟相结合,自由、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效果,还采用了百度搜索资料的方法,这样可以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动力的作用,而且还消除了疲劳,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1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1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甘肃省定西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定西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定西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学习重点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难点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法指导朗读法、分析法知识准备1、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备课组补充学习流程一、导入二、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字音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2.整体感知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自主学习1.速读第一部分(1-5),四人一组讨论: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2.各段各自抓住了什么特征?并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句子加以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夫 托尔斯泰》
一、积累与运用
1.这些字你认识了吗?标出它们的正确读音。
胡髭.____________ 长髯.____________ 一绺.____________ 鬈.____________ 侏儒
..

____________ 尴尬..____________ 锃.亮____________ 粲.____________

2.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
3.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眉宇之间……的非凡器宇..____________

②禁锢..思想的牢笼____________
③鹤立鸡群____________
④正襟危坐____________
⑤颔首低眉____________
4.文章刻画托尔斯泰肖像,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读一读,试找出几句加以赏析。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一)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
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
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
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
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
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
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
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
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
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
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
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
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
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
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
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
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
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
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
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
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
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
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
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
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
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
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
的那一份幸福。
(二)
跟托尔斯泰学积累
托尔斯泰妻子的妹妹塔吉娜,每年总带一家人来姐姐家的庄园避暑。塔见托总拿个本子
写着什么,不解地问:“你往小本子上写些什么东西?”托____________说:“记的就是你们。”
“我们有什么可记的呢?”托耸耸肩,____________回答:“这就是我的事情了,真实总是
有趣的。你认为你在我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们的行动全都记下来了。”这就是从不离开
笔记本的托尔斯泰。他在家里,散步的路上,和客人喝茶聊天,在孩子们中间……总之,无
论在什么地方,他都____________注视着一切,观察着、记录着一切有意义有趣味的东西,
为自己的创作提炼了思想,积累了素材。
由此看来,学会积累并不难,只要我们像托尔斯泰那样,平时注意眼到、耳到、口到、
手到、脑到,那么,看似平淡的生活将变得丰富多彩。可以说,联系..生活、思考..生活、积累
..

生活的语文学习并不是什么负担,而是快乐的享受。
10.将下列短语选择填写到文中横线上。
眨眨眼 风趣地 睁大敏锐、富有洞察力的眼睛
11.说说画线句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12.文中托尔斯泰说的“记的就是你们”一句话的含义,可用文中“____________”一
句作解释。

13.文中说“学会积累并不难,只要我们像托尔斯泰那样,平时注意眼到、耳到、口到、
手到、脑到,那么,看似平淡的生活将变得丰富多彩。”你怎么理解这“五到”的含义并把
它们付诸学习实践呢?请谈一谈。
14.文中加点词“联系”“思考”“积累”不能颠倒位置,为什么?
15.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联系生活、思考生活、积累生活的语文学习
是快乐的享受”的理解。
三、写作
16.课外阅读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他的作品,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写一人物短评。(如
可以《我看托尔斯泰》《从〈战争与和平〉看托尔斯泰》等为题,选一角度,谈出你自己的
见解)

☆4 列夫·托尔斯泰
1.zī rán liǔ quán zhū rú ɡān ɡà zènɡ càn
2.《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3.①气概,风度。 ②束缚,限制。 ③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
突出。 ④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⑤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
子。
4.答案举例:为勾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作者用了大量比喻:脸庞多毛,用“植被多
于空地”喻之;黝黑脸膛“皱似树皮”;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灰白的鬈
发,像堆在额头上的泡沫;须发覆盖,像热带森林般茂密;大胡子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这
些比喻(内含夸张)的大肆铺排,浓墨重彩,让读者对托翁的面部特征产生深刻的不同寻常
的印象。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6.选文第一段抓住托尔斯泰眼睛的什么特征去写的?你如何理解“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
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两个比喻。
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达出来。认真品读
选文,试找出一些精彩语句加以赏析。
8.说说你对“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
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9.作者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
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
阅读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资料,谈谈你的认识。

二、(一)5.选文主要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6.选文第一段抓住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去写。“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
开了玻璃”形象精妙地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7.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
激情使之炽烈如火。”“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
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用高尔
基的话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8.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
宝的。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
贵,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
9.参考答案:二者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
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
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己毕生努力去改变
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
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二)10.依次是:眨眨眼、风趣地、睁大敏锐、富有洞察力的眼睛
11.塔吉娜是托尔斯泰妻子的妹妹、托尔斯泰是塔吉娜的姐夫。
12.“我把你们的行动全都记下来了。”
13.答案举例:“眼到”就是对现实生活及周围的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14.三者之中,“联系”是基础,“思考”是在此基础上的继续,“积累”是经过思考之后
的收获,三者有相承关系。
15.提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只要睁开我们发现的眼睛,像托尔斯泰一样善
于积累,你会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的。结合自己的感受去答即可。
三、16.提示:此题须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完成,理解可浅可深,关键能通过课内外阅
读了解托尔斯泰这位文学巨匠,尤其是他的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