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规则公平性》教学反思(含试卷)

合集下载

【小学】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计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小学】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计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计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单元第四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公平、公正的意识。

重点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难点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能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足球比赛,裁判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公平吗?我们同学们经常玩游戏,怎样才能保证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公平,因为抛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足球比赛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一、摸球游戏。

1、摸球游戏。

每人摸10次,谁得分高算谁赢。

不用猜,肯定红红得分高。

2、小组活动:同桌每人摸10次,试一试,看谁的得分高。

我摸到红球得1分,你摸到绿球得1分。

好吧,那我先摸,摸完再放回去。

盒子里有2个红球,1个绿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每次都是摸到红球的得分高。

通过摸球的游戏并记录,让学生亲身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与否。

游戏规则:轮流从盒子里摸一个球,然后放回去,每人摸2021如果小明摸出的白球多,小明赢,如果小华摸出的黑球多,小华赢。

(1)选用(B)号盒子进行摸球,这个游戏对对方公平。

(2)选用(C)号盒子进行摸球,小明必赢;选用(A)号盒子进行摸球,小华必赢。

3、学校举行阳光体育活动,明明、光光和东东进行跳绳比赛,用转转盘的方式来决定谁先跳。

指针指向红色区域时东东先跳,指针指向蓝色区域时光光先跳,指针指向其他区域时明明先跳。

谁最有可能先跳?这个规则公平吗?怎样改才能公平?答:明明最有可能先跳。

因为可能性不相等,这个规则是不公平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够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 能够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游戏道具、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游戏规则,并讨论这些规则是否公平。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游戏规则,如概率、平均数等,帮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 教师总结游戏规则公平性的特点,如:参与者的机会均等、结果具有随机性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游戏案例,让学生判断该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案例,如概率计算、数据分析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实践,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公平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关注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游戏规则公平性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公平性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反思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反思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反思《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上完之后心里感触很多,就第一次上教学设计关注的是老师的教,修改之后的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的学。

这节课我想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等可能性。

一、导入的切入点不同试上时直接用摸球游戏导入,学生有点蒙(事先也没有和学生说上什么)效果也没有预先的那么激烈。

修改后导入用二年级可能性,让学生猜牌,复习可能、不可能、一定这几个词语,唤醒学生的旧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游戏活动要求更细致本节课为了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

试上时活动要求不够细致,导致活动效果很低效。

修改后在小组活动上要求更细。

如:操作人员、摇盒子人员、监督员等每一个分工的具体事物都交代清楚。

课上学生小组活动有秩序、分工清楚、积极性高,也被专家评为有效地小组活动。

三、练习设计更有趣味性试上时整个练习设计随着书上的练习一步一步的到来,起伏点不够,学生兴趣不浓。

修改后把“想想做做第1题”,改成和老师比赛,并用事先做好的转盘和学生比赛。

当我出示没有涂好颜色的圆,和学生比赛时学生跃跃欲试。

当出现红蓝颜色不均匀的转盘时,学生开始反悔,不愿意了。

此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不乐意?加深了对等可能性的认识。

然后试一试转盘,一学生转到了区域小的。

我追问:你们不是说不愿意吗?现在不是赢了吗?学生的回答也很出色:可能性小不代表转不到,但是赢得机会很小。

这个练习修改之后更能引起学生的趣味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四、捕捉生成性资源试上时关注比较多的是整个课的流程,关注怎样教。

修改之后课堂上更关注学生的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生成性资源。

需改进地方:分小组活动之后,有一个汇总统计表。

事先我安排了一个合计一栏,原本通过对比让那个学生体会摸到的两种情况越来越接近。

课堂上8个小组出现了7个组都是男生赢得情况,灵机一动没有算合计。

课后想一想,其实算合计也没有问题。

虽然这次合计结果男生赢,但是如果继续摸下去不一定男生赢。

《游戏规则公平性》教学反思

《游戏规则公平性》教学反思

《游戏规则公平性》教学反思本课内容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

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自己总结出的“新知猜想——自主探究(活动验证)——巩固内化——拓展延伸”的四步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尝试体验,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动有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加强实验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实验不同于简单的游戏活动,需要讲究策略。

只有那些调动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实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

本节课中,我着力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发展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发现游戏的公平性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会得到发展。

二、立足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教。

本课学习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为此,我能尊重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民主、自由的空间里探索,主动建构知识。

这一环节我将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

首先教学教材中的例题,在处理这一部分时,我打破了教材的原有编排。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如何去判断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果在这里按照书上的方法直接让学生看到4个红球和2个黄球,学生就能够马上判断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再去做实验验证猜想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并且由于事先已经知道了游戏的结果,学生的游戏热情也不会太高。

因此在这里我:先不告诉学生袋中球的个数,让学生根据游戏出现的结果进行合理地猜想,使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接着问学生:“那你认为怎样修改这个游戏规则,就使游戏公平了呢?”让学生在小组里尽情的讨论交流,这里学生应该能想到多种方法。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计与评析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计与评析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计与说明[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79—P81例1及相应内容。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这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体会,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初步学会用可能性知识预测简单游戏的结果。

同时,这部分知识也是学习求可能性大小的基础。

例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由于可能性是事件没有发生时的一种预测,而不是事件发生的必然结果,所以直接让学生判断任意摸一个球,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是有一定困难的。

为了让学生获得游戏公平性的体验,教材设计了摸球游戏,要求学生在数量不等的红、黄两种颜色的球中,任意摸3 0次并记录每次摸的结果,这样就可似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因为口袋里红球的个数比黄球多,所以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要大,赢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地要大一些,这样摸球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

接着,让学生按游戏规则公平的要求,设计摸球游戏,再摸一摸,进一步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要证实游戏规则公平,必须让学生在多次游戏中看到互有胜负,且胜负次数差不多这样的事实。

因此,教材让学生多做几次,以便获得输赢机会相等的体验,感受游戏规则公平的原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修改不公平的游戏规则。

3.初步学会根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原理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

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公平、公正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和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教前准备]实物投影仪、分成小组,每小组准备好6个黄球、6个红球、一个袋子,2个转盘,A—10十张红桃扑克牌,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游戏规则的不公平性1.发布游戏:(1)导语:大家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吧!(2)激趣:出示神秘口袋(4红1黄)问:袋子里面装着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球呢?(生猜)后告知袋内球有两种颜色(红色、黄色)的球(师边摸出球边介绍)。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的同学们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能辨别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教学准备:投影;每组4个白球,4个黄球和一个袋子;教学进程:一、教学例题1、明确游戏场景(出示袋子中有4个白球、2个黄球)2、揭示游戏规则:每次小华摸一个球再放回去,做30次。

如果摸到白球,算小明得1分;如果摸到黄球,算小玲得一分,谁的得分高,谁赢,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小明赢得可能性大,因为白球比黄球多;游戏开始:学生摸球,组长安排好人做记录;反馈:每组汇报摸球的结果,老师记载黑板上。

问题:这样的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玲,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你能改变袋中球的个数吗?使得游戏变的公平一些吗?方法一:拿走2个白球;方法二:放入2个黄球;方法三:拿走1个白球,再放入1个黄球;比较一下,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3、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的方案,分组做实验,看设计的游戏是否公平。

组长作好记录,其他同学轮流摸球,共30次;4、全班交流,教师把各组摸球的情况呈现出来,思考:观察各组摸球的情况后,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二、组织练习1、做80页的第一题;思考:谁可能会赢?为什么?怎么样涂色才能使游戏规则公平呢?展示下面的转盘:思考:老师如果这样改,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你认为哟内个哪几个转盘做游戏是公平的呢?2、做第2题自由读题,理解题意;判断在哪几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3、做第3题三、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会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吗?。

《游戏公平》教案

《游戏公平》教案

《游戏公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游戏公平的概念,知道公平的游戏应该具备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分析游戏公平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游戏公平的定义及特征2. 游戏公平性的判断方法3. 实际游戏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游戏公平的概念和特征,学会判断游戏公平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游戏公平性,解决实际游戏中的公平性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游戏公平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游戏中感受公平性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游戏材料,如扑克牌、骰子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汇报。

3. 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提前思考游戏公平性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猜拳游戏,引发学生对游戏公平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游戏公平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理解公平游戏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游戏案例,如扑克牌游戏、骰子游戏等,让学生判断这些游戏是否公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使游戏变得公平,并汇报讨论成果。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并说明其公平性。

2. 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游戏公平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八、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游戏中,如何判断游戏公平性?2. 探讨游戏公平性与诚信、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九、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在游戏中遇到的公平性问题。

2. 结合所学知识,为改进这些游戏提出建议。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活动设计1. 互动游戏: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游戏,如“抓手指”、“传球”等,引导学生体验游戏公平性。

2023年《游戏公平》教案

2023年《游戏公平》教案

2023年《游戏公平》教案2023年《游戏公平》教案1教学目标:经历掷硬币试验和对试验数据处理的过程,通过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体会到掷硬币中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50%,深化游戏公平的认识。

教学重点:掷硬币实验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游戏对双方公平的认识。

教学难点:掷硬币试验规律的发现和游戏公平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右图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6个相等的扇形。

利用这两个转盘做与上一节课相同的游戏。

这样的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转盘A,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这个事件是必然的;对于转盘B,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这个事件是不确定。

由于转盘A、B使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同,所以这样游戏对双方是不公平的。

二、创设情景境,进一步研究游戏公平问题1、出示课本图文的投影。

学生看图读字,教师提问:小明的办法对双方公平吗?导入本节课题。

2、组织学生做掷硬币试验。

(1)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试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每人掷10次,一人掷币时,另一人记表)试验总次数 20正面朝上的次数反面朝上的次数正面朝上的频率反面朝上的频率(2)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分别计算试验累计进行到20次、120次、240次、正面朝上的频率,并完成以试验总次数为横轴、正面朝上的.频率为纵轴的折线统计图。

3、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

观察图形看到折线始终在频率为0。

5的这条虚线上下波动;当试验总次数较少时,波动幅度会大些,当试验总次数增大时,波动幅度将减小,可以想到当总次数很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非常接近0。

5,也就是说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为0。

小结:1、通过做实验知道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什么是游戏公平原则?怎样评价一个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教后记:学生在做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要让学生有目标,有目的的做试验,学生对于游戏的公平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规则公平性》教学反思本课内容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

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自己总结出的“新知猜想——自主探究(活动验证)——巩固内化——拓展延伸”的四步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尝试体验,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动有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加强实验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实验不同于简单的游戏活动,需要讲究策略。

只有那些调动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实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

本节课中,我着力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发展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发现游戏的公平性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会得到发展。

二、立足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教。

本课学习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为此,我能尊重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民主、自由的空间里探索,主动建构知识。

这一环节我将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

首先教学教材中的例题,在处理这一部分时,我打破了教材的原有编排。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如何去判断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果在这里按照书上的方法直接让学生看到4个红球和2个黄球,学生就能够马上判断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再去做实验验证猜想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并且由于事先已经知道了游戏的结果,学生的游戏热情也不会太高。

因此在这里我:先不告诉学生袋中球的个数,让学生根据游戏出现的结果进行合理地猜想,使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接着问学生:“那你认为怎样修改这个游戏规则,就使游戏公平了呢?”让学生在小组里尽情的讨论交流,这里学生应该能想到多种方法。

这时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只要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同就可以了。

最后学生分小组自己选择游戏规则进行操作,这里要加强游戏的分工与合作的指导,否则学生会在无序的分工与嘈杂的合作中探究,学生容易失态、场面也易失控。

三、重视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事物或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中能合理的安排比较。

如对两次摸球活动结果学生进行对比讨论:放得个数相等,输赢的机会就相等了,你通过两张统计表发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里的设计意图是:首先在前两个层次让学生领悟游戏规则决定了输赢可能性的大小。

再在后两个层次体验规则公平后,在可能性差不多的情况下,仍有输赢,这就要看运气了。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同时也使学生对“等可能性”的理解更深刻。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m为合数,小明根据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得到,以下描述正确的有()个①x=1可能是方程ax+1=2的解②a,b,c中不可能有偶数,也不可能有合数③a,b,c可能都是偶数④如果a是2的倍数,那么a一定是2A.0 B.1 C.2 D.42.下面各式中,()是方程。

A.3x-15B.15×3C.3x-15>9D.3x+9=153.有下图这种包装盒,要装一种圆柱形的产品,规格如下,一个箱子能装()个产品,()个这样的箱子可以装350个产品。

A.36,10 B.36,9 C.84,10 D.84,94.( )∶4=4∶1应填的数是()A.14 B.3 C.16 D.155.如下图,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结果指针()停在阴影部分。

A.一定B.不可能C.很可能6.一件商品先涨价5%,后又降价5%,则( )A.现价比原价低 B.现价比原价高 C.现价和原价一样7.将一些小圆球如下图摆放,第六幅图有多少个小圆球?()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A.30 B.42 C.48 D.568.六一节期间,一种儿童运动服装八折优惠,这种运动服装比原价降低了()A .80%B .20%C .22201111222Q mv mv mv =+ 9.已知x ,y 都是自然数,并且+,那么x+y 的值是( )。

A .2 B .5 C .4 D .310.下列各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312B .56C .121二、填空题11.一个底面积为12.56平方厘米,高为9厘米的圆柱铅块,可以熔铸成________个等底等高的圆锥,每个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2.新新书店2016年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为19.5万元,第二季度得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________。

(填百分数)13.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之和为19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7:5:4。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14.小亮和小明玩“石头、剪子、布”游戏,他们有同样多的石子,输一局给对方一颗石子,小亮赢了3局,小明比开始多了9颗石子,他们最少玩了(______)局。

15.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_______)天。

16.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下面所求的数.小小书店有连环画380套,卖出a 套后,又运进60套.书店现在有连环画________套?17.=25%= (填小数)= :16.18.某商场上个月的营业额为30万元,这个月的营业额下降了6%,这个月的营业额为________元。

19.书的总册数一定,每包的册数和包数成________比例;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成________比例。

20.火车的速度比燕子的飞行速度慢,已知燕子每小时飞行速度比火车每小时快90千米,则燕子每小时飞行________千米。

三、判断题21.0可以看成正数,也可以看成负数。

(____)22.用放大镜看—个角,发现角的两条边变长了,所以这个角的度数也变大了。

(_____)23.3∶7=5∶9. (_____)24.一件商品的原价是200元,先提价20%,再八折出售,仍卖200元。

(____)25.交换比例的两个内项或两个外项,比例仍然成立。

(____)四、作图题26.根据下面描述,画出路线图.小明从学校门口出发,先向北走,绕过雕像向东走,再拐弯向北走,到达体育馆再拐弯,向西走到家.五、解答题27.调味酱里含有各种材料质量的百分比如图所示。

在50g的调味酱里,含有辣椒酱的质量是多少克?28.如图,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两对平行于边的直线将这个平行四边分为九个小平行四边形,如果原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99,而中间那个小平行四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9,求四边形的面积.29.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就变成了1:2.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30.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360个,需要15天完成;实际提前3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用比例解)31.某小学六年级举行植树节活动,601班共植树54棵,602班植树的棵数比601班的3倍少12棵.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32.甲乙两数的和是253,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与乙数相等,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33.打谷场有一个圆锥形玉米堆,直径是4米,高1.2米,如果每立方米玉米重800千克,这堆玉米有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六、计算题34.直接写出得数.0,1×0.03=________ 651-105=________ +=________1÷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35.直接写出得数5,2+4.8= 92= 305﹣199= 2.05×4=×=0.16×5=1÷0.125=+=12+0.8=74×1.01= 1000﹣298= 2.5×0.4÷2.5×0.4=÷÷= 0.68++0.32=÷+0.75×8= 5.6××0.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B A B B D A 二、填空题11.37.6812.30%13.378014.1515.9116.380-a+6017.1,0.25,418.2万19.反正20.150三、判断题21.×22.错误23.×24.×25.√四、作图题26.解:五、解答题27.30克28.5929.180个30.450个31.204棵32.23;23033.02吨六、计算题34.003;546;;;;35.10;81;106;8.2;;0.8;8;;12,8;74.74;702;0.16;;213;10.5;1.4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修一条路甲队单独完成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要30天,前4天甲乙合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有()个。

①这条路还剩没修②已修的路占整条路的③剩下未修的路,继续由甲完成还需要天④甲、乙工作效率的比值是3:2⑤剩下未修的路,按照甲、乙、甲、乙、甲、乙……的顺序完成,则最后是由乙完成的。

A.4 B.3 C.2 D.1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

以它的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A.75.36 B.150.72 C.56.52 D.226.083.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将得不到()A.平等四边形B.梯形C.正方形4.在一个三角形里,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2,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5.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A.99 B.1C.1000 D.1006.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A.3倍B.2倍C.1倍7.如下图,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600 B.750 C.1200 D.20008.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3倍,要让体积体积不变,则高要缩小到原来的()A.3倍B.27倍C.1 99.如图大长方体表面涂上颜色,切开成36个小长方体,有()个小长方体有2面有颜色.A.16 B.17 C.18 D.1910.下列哪种运动可以看成平移()A.升国旗B.电风扇叶片转动C.钟摆的运动二、填空题11.在66.7%,,0.6,和0.625中,最大数是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是相等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