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_教案1 (2)

合集下载

张亚东《中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教学设计

张亚东《中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眼睛近视情况的调查》教案宁陵县孔集乡第一初级中学王永锋张亚东«中学生眼睛近视情况的调查» 开题课活动背景:如今我国中学生的近视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调查研究中学生近视状况的数据,有助于找到预防近视,保护眼睛的方法。

在学生时代,中学生的眼睛视力对学习成绩产生直接影响。

可见,在学生阶段就要养成好的用眼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中学生用眼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习成绩,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搜集、归纳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认真研究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开展调查研究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记录本、照相机、摄像机、记录表等。

活动时长:本次活动共分三次进行。

活动课时:5课时第一课时(确立主题)活动过程: (班内调査)1,讨论确定实践活动的课題。

在班级展开讨论,根据学校有利的条件、所处的社会环境,在老师的指导下列出适合本年级实践的5个课题。

(1)生活与广告(2)营养早餐(3)通讯工具探秘(4)我是家乡小导游(5)中学生眼睛近视情況的调査2.开展调査工作。

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査经过调査发现,学生们都对中学生眼睛近视情況的调査感兴趣,我们就确立本次的实践活动题目为《中学生眼睛近视情況的调査》。

第二课时 (确立子课题)一、导入。

.师:既然我们大多数同学都对中学生眼睛近视情況的调査感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对中学生眼睛近视的情況进行调査(板书:中学生眼睛近视情況的调査) 。

二、确立子课题,制定计划。

1.师:有关近视的问题,此刻你们都想研究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整合子课题。

(1)中学生眼睛近视的原因。

(2)学生眼睛近视的坏处。

(3)中学生近视的预防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子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教案(新版)苏科版【教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教案(新版)苏科版【教案】

8.1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2)一、教学目标:1、知道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抽样调查的样本要有代表性和独立性,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2、通过回顾统计的有关内容,在广泛的研讨中,充分表达对数据的来源、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对结论的合理质疑,以提高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应用能力.从而知道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在现在中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家庭越来越多,许多同学将电脑用于学习方面,但也有部分同学沉迷与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小丽在网上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上网查资料的中学生占到99%,而用电脑玩游戏、聊天的人仅占1%,说说你对调查结果的看法.2、小刘是一家快餐面生产厂家的质量检验员,为了了解生产质量情况,小刘应如何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检验?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了解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了对本地区的视力情况进行调查,小明、小丽、小凯等5名同学决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下面是他们的调查结果,请对他们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小明的调查结果:小凯调查的结果:小伟查阅了该地区每个中学医务室检查学生的视力资料,并计算出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为65%.小萍随机调查了该地区的10%的中学生的视力,并计算出他们的视力不良率为68%. 问题1:小明、小丽、小凯等5名同学分别采用哪种方式收集数据的? 问题2:小明、小丽、小凯调查所得到的视力不良率各是多少? 问题3:你认为怎样收集数据?说说你的理由.2、抽样调查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和独立性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方式,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在统计里,我们通常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然后根据样本的某种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相应特征.(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之一:正确识别统计图表例题1、一则广告说:据调查,使用本厂牙膏可以使蛀牙率减少20%,并以图示意其调查得到的数据,你怎样看待这则广告?类型之二:如何选择调查方法 例题2、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为“保健食品合格率为75%”,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这则新闻能否说明市面上所有 食品中恰好有25%为不合格产品?[思路点拨]这则消息应该来源与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不是精确值.变式题1:你认为“例题2”中这则消息来源于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变式题2:在“例题2”中,如果在这次质量监督检查中各项指标均合格的商品有45种,你能算出共有多少种保健食品受检查了吗?例题3、以下是来自媒体的信息,谈谈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想法(1)某报社记者于2004年8月7日晚在2004年亚洲杯决赛现场北京工人体育场调查了2000名观众,调查数据显示:91%的中国人爱看中超联赛.(2)某医院自办的小报刊载:由于98%的人认为目前医药费用比较合理,因此目前医院各项收费总体而言是合理的.(数据来源于对该市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的一项问卷调查)403050类型之三:运用统计知识进行计算例题4某地调查机构为了了解市民正在申办的该市博览会的总体印象,采取了电脑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该市年龄在16~60岁之间的居民,进行了300个电话抽样调查,并根据每个年龄段的抽查人数,和该年龄段对博览会的总体上感到满意的人数,绘制了统计图(部分)如图所示.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抽样的样本是Array样本容量是(2)已知这次抽查有83%的人对博览会的总体印象感到满意,求出21~30岁年龄段的满意人数.](3)若21~30岁和41~5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抽样人数分别占抽样总数的39%和15%,请比较这两个年龄段对博览会的总体印象蚂蚁率的高低(四舍五入到%).[思路点拨]首先补充完整所画统计图上所缺的直方图,由被调查人数的83%是总体感到满意的人数,减去其他年龄段感到满意的人数,即可得到(2)中的解答;分别求出21~30岁和41~5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抽样人数,即可得到两个年龄段的满意率,再比较即可.(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总结]要识别统计的一些误用,如数据表选取不合理,统计图表表示不合理等;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必须有足够的代表性,需要强调一点:样本只能近似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利用统计知识进行相关运算时,弄清相关概念,合理进行运算.[反思]某同学为了调查他所住的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每天早上进行抽样,这样的方法是否具有代表性,如没代表性,应如何抽样?。

苏科初中数学九下《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word教案2

苏科初中数学九下《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word教案2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一、教学目标1、能设计适当的调查方案,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2、通过对本班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情况的调查,从中体会调查方案的设计,并对调查数据能进行适当的整理.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1、小明家想在学校附近开一早餐店,但不知道学生偏爱哪些饮食,也无法从媒体中查询,必须亲自进行调查,那么怎样调查才能圆满呢?2、某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学期每人要花120元买学习辅导书,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调查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无法从媒体中获得,要想知道的彻底些必须得亲自进行调查.2、怎样设计调查方案[思考讨论]能否用问卷调查我们班同学完成数学作业的情况.怎样设计问卷呢? [思路点拨]调查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 (1)先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做作业;(2)坚持独立完成作业;(3)不复习就做作业,做不出来时问别人;(4)认真对待作业中的错误,并及时订正;(5)50%以上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思考]设计调查方案时应注意什么? [思路点拨]应注意: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调查的对象是谁?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如何抽样?样本多大?等等.(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题1、以下是小华设计的中学生视力情况调查问卷的一部分,你认为这样的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姓 名(裸眼)视力是否在5.0以下你平时看书的姿势是( ) 平时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大约是( )厘米平均每天看电视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小时例题2、某品牌的洗衣机生产厂家为了了解顾客对该品牌洗衣机的满意程度,在洗衣机的使用说明手册中附上了一份意见表.表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如果您对本产品不满意,请在下表中填上 “不满意”,然后将此表寄回本厂服务部.本厂通讯地址为××省××市××路××号,邮编:××××××.该厂服务部根据回信统计出对产品不满意的顾客数,再从厂家销售部获知该品牌洗衣机的销售量,利用公式“顾客满意率=%100⨯-销售量不满意顾客数销售量”计算出该品牌洗衣机的顾客满意率.请分析该厂设计的调查统计方案是否恰当.如果你认为不恰当,请在评价之后对该方案作出你认为比较恰当的调整方案(只要比原方案更合理一点即可),以便能得到更真实的数据—满意率,从而为厂家对“是否需要加快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作出决策提供依据.例题3、某校对某班45名学生初中三年级中戴近视眼镜人数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数据如图①所示(1)如果用整个圆代表该班人数,请在图②圆中画出该班七年级初戴近视眼镜人数和七年级初未戴近视眼镜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并标出百分比;(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该班人数,请在图③中画出该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和未戴近视眼镜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并标出百分比; (3)今年某省某区约有8000名九年级学生,如果这些学生中戴近视眼镜人数的百分率与这个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的百分率基本相同,请估计这8000名学生中戴近视眼镜的人数大约是多少?变式题:小明对本班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他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和图2.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本班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补全图1的统计图;(2)在图2中,求出“乘公共汽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补全图2的统计图(要求写出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3)观察图1和图2,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只要求写出一条). 例题4、某班40名学生数学成绩分别为 81 76 95 70 76 61 79 72 54 77 78819983825764755881戴近视眼镜人数91421270510********七年级初七年级末八年级末九年级末① ②③68 92 72 89 73 85 75 76 87 7286 76 84 65 88 91 60 89 68 71 请试对该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思路点拨]把原始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确定数值的变化范围,再将其分成若干组,由此可以知道成绩的基本情况.[方法归纳]对离散数据型进行整理时,我们往往采用统计分组的方法将数据分成若干组,计算各组的频率,有时还可以计算分组数据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结]通过媒体(如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收集到有用的数据或图表,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评论,并将它们与我们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形成自己的认识.尤其要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对调查得到的数据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会从数据变化中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反思]在调查过程中,怎样使调查得到的结果较为合理.[拓展]学校饮食服务公司为了方便离校路程较远的同学中午就餐,提供了A 、B 、C 三种档次盒饭的快餐服务(A 、每份6元,B 、每份5元,C 、每份3元)为此该服务部在七年级学生中做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提纲如下: (1)你会在学校就餐吗?A 、一定会B 、不一定C 、一定不会(2)在上一题选A 、B 的同学请回答:你想购买哪个价位的盒饭?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 调查结果如下表选择 档次 一定会 不一定 一定不会第一选择A 110 95 150B 130 80C 100 65 第二选择A70 100 B6070C 110 40提取相关信息,如:被调查的人数,一定会在学校就餐的人数,不一定会在学校就餐的人数等.提出的建议应为提供各档次盒饭数量,或比例等. 阅读材料 对一则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的思考目前,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看,仍然是以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主要是书面练习)为主.这样的方式得到了社会和家长们的广泛认可.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受同学们的欢迎?是否有效呢?1998年10月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和北京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在全国10所城市对10~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大型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在下列11种学习方式中,即“背诵、实验、考试、参观、听讲、看电视、作业练习、去图书馆、读课外书、用电脑、与朋友聊天”中,你最喜欢及你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分别是什么?课题组共回收学生问卷3737份,其中有效问卷3371份,有效率达90.2%.课题组对有效问卷整理结果如下: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总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总计实验19.4 31.5 24.2 25.9 11.0 18.5 18.5 17.0 用电脑23.9 21.1 20.1 21.2 19.6 12.2 8.9 12.1 读课外书14.6 11.3 12.1 12.3 10.8 7.0 4.4 6.6 听讲9.5 6.9 8.7 8.3 14.0 21.3 25.7 21.9 聊天 3.6 7.6 10.7 8.2 2.2 2.5 4.0 3.1 去图书馆8.3 5.8 5.8 6.3 8.3 4.7 3.3 4.7 看电视 4.9 5.2 6.2 5.6 0.8 1.4 1.1 1.1 作业练习 6.7 3.6 5.4 5.0 13.8 17.7 21.1 18.5 参观 3.8 2.4 4.3 3.5 2.0 0.8 0.6 0.9 考试 3.0 2.8 1.0 2.1 11.5 9.4 6.1 8.3 背诵 2.3 1.8 1.4 1.7 6.0 4.7 6.4 5.7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排在前3位的是实验(25.9%)、用电脑(21.2%)、读课外书(12.3%);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听讲(21.9%)、作业练习(18.5%)、实验(17.0%).显然,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与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为数众多的同学还不能利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差别比较大的项目主要包括听讲、作业练习、考试等.学生中表示喜欢这些学习方式的人很少,然而认为这些方式有效的人却较多.同学们,对于上面问卷中的问题,你们会怎样回答呢?不妨面向全班同学作一次实际调查、整理、分析,并将你们调查的结果与“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调查的结果作出比较.最后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与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小课堂: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

8.1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2)学习目标:1.了解简单的随机抽样,能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抽签和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抽取样本,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事例来阐述简单的随机抽样抽取适当的样本.学习重点: 随机抽样方法.(中考要求:A级)学习难点: 随机抽样方法.学习过程:创设情境环境检测中心为了了解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会在这个城市中分散地选择几个点,从各地采集数据.这个例子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是抽样调查是否具有代表性,这几个点怎样选取才能具有代表性?探索活动活动一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某市有关部门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2万名中学生中抽查了600名学生的视力,用这6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去估计所有中学生的视力情况.由于中学6个年级的学生视力有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从每个年级中抽查100名学生,例如从九年级的3200名学生中抽查了100名,如何抽取样本呢?考虑到七~九年级学生的视力有较明显的差异,我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每个年级中各抽查100名学生的视力,整理如下:议一议讨论交流.探究要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抽样的方法较多,请你说说你如何选取样本.小结要想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总体中的某些个体,有一个对每个个体都公平的方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这种思想的抽样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简单的随机抽样.一般地,从个体总数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n<N),且每一次抽取样本时总体中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简单的随机抽样.(A)活动二为了更方便分析,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以上的数据?(A)活动三 怎样可以使处理后的数据特点更为直观?小结: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方式,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 和 。

在统计里,我们通常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然后根据样本的某种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相应特征.例题教学例1 小明采用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统计了该市中学生各年级100名学生视力的情况如下: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4.0 0 0 0 1 1 1 4.1 0 0 1 1 1 1 4.2 0 0 2 1 2 2 4.3 0 0 1 3 3 3 4.4 0 3 6 4 6 9 4.5 0 6 5 5 8 14 4.6 8 5 7 8 10 17 4.7 16 5 14 1 17 16 4.841512151313年级视力人数4.9 4 8 6 8 8 85.0 25 28 24 16 14 85.1 30 21 15 15 12 45.2 9 6 5 4 4 35.3 4 3 2 1 1 1根据抽样调查获得的样本信息,可以估计出总体的情况.(1)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估计该市中学生各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视力低于5.0)率分别为;(2)根据调查结果,画出该市中学生各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变化的折线统计图;(3)分析该市中学生视力不良率变化的情况.点拨:视力不良包括近视、远视以及由于不卫生用眼所造成的眼部疾病等.视力不良的标准为视力低于5.0,先统计出各年级100名学生视力的不良率,用该样本去估计该市中学生各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不良率的变化情况.例2 一批产品中,有一级品100个,二级品60个,三级品40个,用简单随机抽样得到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巩固练习课本练习P128.教学反思。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教案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教案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数学学科主备人时间(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该班人数,请在图③中画出该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和未戴近视眼镜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并标出百分比;(3)今年某省某区约有8000名九年级学生,如果这些学生中戴近视眼镜人数的百分率与这个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的百分率基本相同,请估计这8000名学生中戴近视眼镜的人数大约是多少?变式题:小明对本班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他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和图2.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本班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补全图1的统计图;(2)在图2中,求出“乘公共汽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补全图2的统计图(要求写出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3)观察图1和图2,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只要求写出一条).`戴近视眼镜人数9142127051015202530七年级初七年级末八年级末九年级末① ② ③中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数学学科主备人时间中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数学学科主备人时间什么调查方式,这样的调查是否合适?2、环境检测中心为了了解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回在这个城市中分散地选择几个点,从各地采集数据。

这个例子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是抽样调查是否具有代表性,这几个点怎样选取才能具有代表性?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样本选取的一种方法——简单的随机抽样。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什么是简单的随机抽样[思考]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某市有关部门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2万名中学生中抽查了600名学生的视力,用这6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去估计所有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由于中学6个年级的学生视力有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从每个年级中抽查100名学生,例如从九年级的3200名学生中抽查了100名,如何抽取样本呢?[议一议]讨论交流[探究]要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抽样的方法较多。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一、教学目标1、能设计适当的调查方案,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2、通过对本班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情况的调查,从中体会调查方案的设计,并对调查数据能进行适当的整理.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小明家想在学校附近开一早餐店,但不知道学生偏爱哪些饮食,也无法从媒体中查询,必须亲自进行调查,那么怎样调查才能圆满呢?2、某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学期每人要花120元买学习辅导书,对此说说你的看法.(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调查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无法从媒体中获得,要想知道的彻底些必须得亲自进行调查.2、怎样设计调查方案[思考讨论]能否用问卷调查我们班同学完成数学作业的情况.怎样设计问卷呢?[思路点拨]调查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1)先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做作业;(2)坚持独立完成作业;(3)不复习就做作业,做不出来时问别人;(4)认真对待作业中的错误,并及时订正;(5)50%以上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思考]设计调查方案时应注意什么?[思路点拨]应注意: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调查的对象是谁?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如何抽样?样本多大?等等.(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题1、以下是小华设计的中学生视力情况调查问卷的一部分,你认为这样的设计合理吗?姓名(裸眼)视力是否在5.0以下你平时看书的姿势是()平时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大约是()厘米平均每天看电视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例题2、某品牌的洗衣机生产厂家为了了解顾客对该品牌洗衣机的满意程度,在洗衣机的使用说明手册中附上了一份意见表.表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如果您对本产品不满意,请在下表中填上 “不满意”,然后将此表寄回本厂服务部.本厂通讯地址为××省××市××路××号,邮编:××××××.该厂服务部根据回信统计出对产品不满意的顾客数,再从厂家销售部获知该品牌洗衣机的销售量,利用公式“顾客满意率=%100⨯-销售量不满意顾客数销售量”计算出该品牌洗衣机的顾客满意率.请分析该厂设计的调查统计方案是否恰当.如果你认为不恰当,请在评价之后对该方案作出你认为比较恰当的调整方案(只要比原方案更合理一点即可),以便能得到更真实的数据—满意率,从而为厂家对“是否需要加快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作出决策提供依据.例题3、某校对某班45名学生初中三年级中戴近视眼镜人数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数据如图①所示(1)如果用整个圆代表该班人数,请在图②圆中画出该班七年级初戴近视眼镜人数和七年级初未戴近视眼镜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并标出百分比;(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该班人数,请在图③中画出该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和未戴近视眼镜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并标出百分比; (3)今年某省某区约有8000名九年级学生,如果这些学生中戴近视眼镜人数的百分率与这个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的百分率基本相同,请估计这8000名学生中戴近视眼镜的人数大约是多少?变式题:小明对本班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他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和图2.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戴近视眼镜人数91421270510********七年级初七年级末八年级末九年级末① ②③(1)计算本班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补全图1的统计图;(2)在图2中,求出“乘公共汽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补全图2的统计图(要求写出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3)观察图1和图2,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只要求写出一条).例题4、某班40名学生数学成绩分别为81 76 95 70 76 61 79 72 54 7778 81 99 83 82 57 64 75 58 8168 92 72 89 73 85 75 76 87 7286 76 84 65 88 91 60 89 68 71请试对该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思路点拨]把原始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确定数值的变化范围,再将其分成若干组,由此可以知道成绩的基本情况.[方法归纳]对离散数据型进行整理时,我们往往采用统计分组的方法将数据分成若干组,计算各组的频率,有时还可以计算分组数据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总结]通过媒体(如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收集到有用的数据或图表,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评论,并将它们与我们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形成自己的认识.尤其要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对调查得到的数据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会从数据变化中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反思]在调查过程中,怎样使调查得到的结果较为合理.[拓展]学校饮食服务公司为了方便离校路程较远的同学中午就餐,提供了A、B、C三种档次盒饭的快餐服务(A、每份6元,B、每份5元,C、每份3元)为此该服务部在七年级学生中做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提纲如下:(1)你会在学校就餐吗?A、一定会B、不一定C、一定不会(2)在上一题选A、B的同学请回答:你想购买哪个价位的盒饭?第一选择第二选择 .选择档次一定会不一定一定不会第一选择A 110 95150B 130 80C 100 65第二选择 A 70 100B 60 70C 110 40[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要想为服务部提出正确的建议需要认真分析表中的数据,提取相关信息,如:被调查的人数,一定会在学校就餐的人数,不一定会在学校就餐的人数等.提出的建议应为提供各档次盒饭数量,或比例等.阅读材料对一则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的思考目前,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看,仍然是以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主要是书面练习)为主.这样的方式得到了社会和家长们的广泛认可.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受同学们的欢迎?是否有效呢?1998年10月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和北京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在全国10所城市对10~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大型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在下列11种学习方式中,即“背诵、实验、考试、参观、听讲、看电视、作业练习、去图书馆、读课外书、用电脑、与朋友聊天”中,你最喜欢及你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分别是什么?课题组共回收学生问卷3737份,其中有效问卷3371份,有效率达90.2%.课题组对有效问卷整理结果如下: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总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总计实验19.4 31.5 24.2 25.9 11.0 18.5 18.5 17.0 用电脑23.9 21.1 20.1 21.2 19.6 12.2 8.9 12.1 读课外书14.6 11.3 12.1 12.3 10.8 7.0 4.4 6.6 听讲9.5 6.9 8.7 8.3 14.0 21.3 25.7 21.9 聊天 3.6 7.6 10.7 8.2 2.2 2.5 4.0 3.1 去图书馆8.3 5.8 5.8 6.3 8.3 4.7 3.3 4.7 看电视 4.9 5.2 6.2 5.6 0.8 1.4 1.1 1.1 作业练习 6.7 3.6 5.4 5.0 13.8 17.7 21.1 18.5 参观 3.8 2.4 4.3 3.5 2.0 0.8 0.6 0.9 考试 3.0 2.8 1.0 2.1 11.5 9.4 6.1 8.3 背诵 2.3 1.8 1.4 1.7 6.0 4.7 6.4 5.7电脑(21.2%)、读课外书(12.3%);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听讲(21.9%)、作业练习(18.5%)、实验(17.0%).显然,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与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为数众多的同学还不能利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差别比较大的项目主要包括听讲、作业练习、考试等.学生中表示喜欢这些学习方式的人很少,然而认为这些方式有效的人却较多.同学们,对于上面问卷中的问题,你们会怎样回答呢?不妨面向全班同学作一次实际调查、整理、分析,并将你们调查的结果与“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调查的结果作出比较.最后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与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本课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过程教案法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2)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2)

课题: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2)教学目的和要求:1、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2、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学思想;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数据来估计总体。

教学重点难点:②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回顾1、下列调查适合普查的是()A、调查2016年10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B、了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收视率情况;C、环保部门调查10月份长江泰兴段的水质量情况;D、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2、要反映泰兴市一天内气温变化情况易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频数分布直方图D、折线统计图3、小明的妈妈在炒菜时尝了一口菜的咸淡,这是采用的_________调查。

4、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为“保健食品合格率为75%”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这则消息来源于普查还是抽样调查?(2)、这则新闻能否说明市面上所有保健食品中恰好有25%的不合格?(3)、如果在这次质量监督检查中各项指标均合格的商品有45种,你能算出这次共检查了多少种商品吗?5、以下是来自媒体的信息,谈谈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想法?(1)某报社记者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调查了2000名观众,调查数据显示:91%的中国人爱看中超联赛。

(2) 某医院自办的小报刊载:由于98%的人认为目前医药费用比较合理,因此目前医院各项收费总体而言是合理的。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为了解某市七~九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计划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该市2万名七~九年级学生中抽查300名学生的视力,并进行整理分析.提问:你打算如何抽取样本?考虑到七~九年级学生的视力有较明显的差异,我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每个年级中各抽查100名学生的视力,整理如P126页统计表。

提问:为了更方便分析,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以上的数据?整理如P127页上方的七~九年级频数发布表。

提问:怎样可以使处理后的数据特点更为直观?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出对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P127页频数分布直方图。

九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优秀教学案例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学策略。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调查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共同设计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终呈现调查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学会倾听、沟通、协调,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的最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回顾整个调查过程,总结自己在其中的收获和不足。然后,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最后,我将对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视力问题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设计一份合理的问卷来收集数据?”“如何运用统计图表展示和分析数据?”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此外,我会强调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一份关于中学生视力情况调查的报告,包括调查方法、数据整理、图表展示、分析结论等。
2.结合本次调查,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视力的倡议书,提高同学们的视力保护意识。
3.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统计知识运用到其他生活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中学生视力情况调查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学习如何设计问卷、采集数据、整理数据,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4.学生在合作完成调查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团队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
【教学目标】
1.能设计适当的调查方案,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

2.通过对本班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情况的调查,从中体会调查方案的设计,并对调查数据能进行适当的整理。

【教学重难点】
能设计适当的调查方案,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明家想在学校附近开一早餐店,但不知道学生偏爱哪些饮食,也无法从媒体中查询,必须亲自进行调查,那么怎样调查才能圆满呢?
2.某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学期每人要花120元买学习辅导书,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调查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无法从媒体中获得,要想知道的彻底些必须得亲自进行调查。

2.怎样设计调查方案
[思考讨论]能否用问卷调查我们班同学完成数学作业的情况。

怎样设计问卷呢?
[思路点拨]调查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
(1)先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做作业;(2)坚持独立完成作业;(3)不复习就做作业,做不出来时问别人;(4)认真对待作业中的错误,并及时订正;(5)50%以上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思考]设计调查方案时应注意什么?
[思路点拨]应注意: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调查的对象是谁?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如何抽样?样本多大?等等。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题1.以下是小华设计的中学生视力情况调查问卷的一部分,你认为这样的设计合理吗?为什么?
例题2.某品牌的洗衣机生产厂家为了了解顾客对该品牌洗衣机的满意程度,在洗衣机的使用说明手册中附上了一份意见表。

表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如果您对本产品不满意,请在下表中填上 “不满意”,然后将此表寄回本厂服务部。

本厂通讯地址为××省××市××路××号,邮编:××××××。

该厂服务部根据回信统计出对产品不满意的顾客数,再从厂家销售部获知该品牌洗衣机的销售量,利用公式“顾客满意率=%
100⨯-
销售量
不满意顾客数
销售量”计算出该品牌洗衣机的顾
客满意率。

请分析该厂设计的调查统计方案是否恰当。

如果你认为不恰当,请在评价之后对该方案作出你认为比较恰当的调整方案(只要比原方案更合理一点即可),以便能得到更真实的数据—满意率,从而为厂家对“是否需要加快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例题3.某校对某班45名学生初中三年级中戴近视眼镜人数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数据如图①所示
(1)如果用整个圆代表该班人数,请在图②圆中画出该班七年级初戴近视眼镜人数和七年级初未戴近视眼镜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并标出百分比;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该班人数,请在图③中画出该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和未戴近视眼镜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并标出百分比;
(3)今年某省某区约有8000名九年级学生,如果这些学生中戴近视眼镜人数的百分率与这个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的百分率基本相同,请估计这8000名学生中戴近视眼镜的人数大约是多少?

变式题:小明对本班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他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和图2.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本班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补全图1的统计图;
(2)在图2中,求出“乘公共汽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补全图2的统计图(要求写出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3)观察图1和图2,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只要求写出一条)。

81 76 95 70 76 61 79 72 54 77
78 81 99 83 82 57 64 75 58 81
68 92 72 89 73 85 75 76 87 72
86 76 84 65 88 91 60 89 68 71
请试对该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把原始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确定数值的变化范围,再将其分成若干组,由此可以知道成绩的基本情况。

[方法归纳]对离散数据型进行整理时,我们往往采用统计分组的方法将数据分成若干组,计算各组的频率,有时还可以计算分组数据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通过媒体(如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收集到有用的数据或图表,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评论,并将它们与我们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形成自己的认识。

尤其要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对调查得到的数据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会从数据变化中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

[反思]在调查过程中,怎样使调查得到的结果较为合理。

[拓展]学校饮食服务公司为了方便离校路程较远的同学中午就餐,提供了A.B.C三种档次盒饭的快餐服务(A.每份6元,B.每份5元,C.每份3元)为此该服务部在七年级学生中做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提纲如下:
(1)你会在学校就餐吗?
A.一定会B.不一定C.一定不会
(2)在上一题选A.B的同学请回答:你想购买哪个价位的盒饭?第一选择第二选择。

[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要想为服务部提出正确的建议需要认真分析表中的数据,提取相关信息,如:被调查的人数,一定会在学校就餐的人数,不一定会在学校就餐的人数等。

提出的建议应为提供各档次盒饭数量,或比例等。

阅读材料对一则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的思考
目前,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看,仍然是以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主要是书面练习)为主。

这样的方式得到了社会和家长们的广泛认可。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受同学们的欢迎?是否有效呢?1998年10月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和北京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在全国10所城市对10~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大型调查。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在下列11种学习方式中,即“背诵、实验、考试、参观、听讲、看电视、作业练习、去图书馆、读课外书、用电脑、与朋友聊天”中,你最喜欢及你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分别是什么?
课题组共回收学生问卷3737份,其中有效问卷3371份,有效率达90.2%。

课题组对有效问卷整理结果如下: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排在前3位的是实验(25.9%)、用电脑(21.2%)、读课外书(12.3%);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听讲(21.9%)、作业练习(18.5%)、实验(17.0%)。

显然,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与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为数众多的同学还不能利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差别比较大的项目主要包括听讲、作业练习、考试等。

学生中表示喜欢这些学习方式的人很少,然而认为这些方式有效的人却较多。

同学们,对于上面问卷中的问题,你们会怎样回答呢?不妨面向全班同学作一次实际调查、整理、分析,并将你们调查的结果与“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调查的结果作出比较。

最后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与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