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检测1

合集下载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
4 渗透检测技术
二. 液体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
液体渗透检测
二. 液体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
3 去除多余渗透剂
可采用水洗、乳化后水洗和溶剂清洗
4 干燥
去除表面水分,可采 用干布、压缩空气吹干, 热风吹干等。主要用于水 洗型、后乳化型 应注意① 温度不要太高; ②时间不要过长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
五. 乳化作用和乳化剂
1.作用 用于乳化不溶于水的渗透液,使其便于用水清洗。 有表面化剂和添加剂组成。 2.性能要求 a 综合性能 乳化效果好,化学性质稳定,对工件无腐蚀,对 人体无害,凝胶作用强,便于清洗。外观能与渗透液 明显区别;受少量水或渗透液污染不降低性能;存储 保管中,温度稳定性好,性能不变;对操作者的健康 无害,无毒及无不良气味;闪点高,挥发性低,废液 及去除污水的处理简便等。
三. 常见缺陷的显像特征
渗透显示图像是确定缺陷的
依据,并不是所有的显示都是
缺陷引起的,为正确分析显示 的图像,通常将显示分为真实 缺陷和虚假影像
液体渗透检测
4 渗透检测技术
真实缺陷显示
主要指裂纹、气孔、夹杂、疏松、折叠、分层等
1.连续线状缺陷显示:裂纹、冷隔、锻造折叠 2.断续线状缺陷显示:零 件磨削、喷丸、锻造、机 加工时,原来表面线性缺 陷被堵塞,PT时呈断续状, 计算时按连续长缺陷计算
液体渗透检测
2 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
一.液体的表面张力
由于液体分子间距比气体小得多,分子力比气体大。所有
在分子作用球半径的液体薄层内并与气体交界的分子,都受到 指向液体内部力的作用,此薄层称为表面层,此吸引力即为内
聚力。因此,表面层中的分子均有从表面进入液体内部的趋势,

渗透检测心得(精选5篇)

渗透检测心得(精选5篇)

渗透检测心得(精选5篇)渗透检测心得篇1渗透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如钢管、铸铁、钢带、钢板等。

作为一名检测人员,我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渗透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渗透检测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渗透检测利用化学试剂将金属表面渗透,然后通过显像剂将渗透剂吸附在表面缺陷处,形成可见的图像。

因此,检测前应充分了解渗透检测的原理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得当,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检测环境对于渗透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在高温环境下,渗透剂容易挥发,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高湿度环境下,渗透剂容易吸附在表面缺陷处,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因此,在检测前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应选择合适的渗透检测方法。

例如,对于铸铁件,应选择合适的渗透检测剂和显像剂,避免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因此,在检测前应对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进行分类,选择合适的渗透检测方法和试剂。

最后,作为一名检测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新的检测方法和技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自身安全。

总之,渗透检测对于金属材料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渗透检测的原理和操作流程,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检测方法,以及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渗透检测心得篇2在最近一次网络安全渗透检测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通过本次渗透检测,我不仅在技术上得到了提升,更加深入了解了安全行业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以下是我对于这次工作的心得体会。

在本次渗透检测中,我负责的主要是对公司网络进行全面扫描,寻找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这个过程既具有挑战性,也充满了乐趣。

在寻找漏洞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渗透测试工具和技术,如Nmap、Metasploit等,成功地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

简述渗透检测操作程序

简述渗透检测操作程序

渗透检测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预处理阶段。

在开始渗透检测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洁、干燥和无损检测前的准备。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工件表面的污垢、油脂、涂料等杂质,以确保渗透剂能够正常渗透到缺陷中。

接下来是渗透阶段。

将渗透剂涂刷在工件表面上,确保渗透剂均匀覆盖所有需要检测的区域。

等待一定时间后,渗透剂会渗入到缺陷中。

然后,将多余的渗透剂去除,只留下缺陷中的渗透剂。

第三步是显像阶段。

将显像剂涂刷在工件表面上,显像剂会将缺陷中的渗透剂吸附出来,使缺陷清晰可见。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缺陷放大,以便于观察和识别。

最后一步是观察和记录缺陷。

通过观察显像剂的颜色变化和缺陷形状,确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

使用适当的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记录缺陷的详细信息。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工件表面干燥、无油污,以免影响渗透剂的渗透效果。

2. 渗透剂和显像剂的选择应根据工件的材料、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3.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加热或剧烈震动,以免损坏工件或影响检测结果。

4.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安全。

5.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工件表面的整洁,避免污染检测区域。

6. 在观察缺陷时,应注意识别不同类型的缺陷,并记录准确的缺陷信息。

EN 571-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一般原则

EN 571-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一般原则

EN 571-1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一般原则1. 应用范围本标准定义了渗透测试方法,用来探测诸如裂纹、分层、折叠、气孔和未熔合这些在待测材料表面开口的不规则性。

它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但也可在其它材料上执行,只要它们与检测介质不起化学反应,且是非多孔性材料(例如铸件、陶制品等)。

本标准并不作为验收标准,且对于检测设备有特殊用途或要求的单独检测系统的适应性没有作出任何说明。

这里的术语不规则性是在不考虑合格或不合格评估下使用的。

EN 571-2 和EN 571-3 指出了确定和监测渗透检测产品基本特性所采用的方法。

2.引用标准(略)3.定义(略)4.安全防护措施作为渗透检测技术通常要求使用有害易燃和/或易挥发的材料,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应避免皮肤或粘膜长时间或反复接触这些材料。

规定工作区域应保持足够的通风,且应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应遵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来使用渗透检测产品和设备。

当使用UV-A 源时,应确保UV-A 源产生的未过滤辐射不会直接照射操作者的眼睛,不管它是灯的组成部分还是一个独立的部件,UV-A 过滤器应一直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5.一般原理5.1 人员应由胜任的人员来执行或监督该项检测,并且如果有要求的话,应按照EN473 或合同双方认可的系统对人员作出资格认证。

5.2 方法说明在渗透检测前应先清洗并干燥待测表面,然后将合适的渗透剂施加到检测区,并且让它们渗入到表面的不规则性中,经过一段渗透时间后从表面除去多余的渗透剂,并施加显像剂,显像剂吸收已经进入并保留在不规则性中的渗透剂,使不规则性显示痕迹增强,从而变得清晰可见。

如果要求有补充的无损检验,则应首先执行渗透检测,除非合同双方达成一致不让污染物进入开口的不规则性中;如果在另一种无损检验技术之后采用渗透检测,则应在执行之前仔细清洗表面以清除污染物。

5.3 处理顺序附录A 中图示说明了一般情况下的操作顺序,检测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准备和预清洗见8.2 条;b) 施加渗透剂见8.3 条;c) 清除多余的渗透剂见8.4 条;d) 施加显像剂见8.5 条;e) 观察见8.6 条;f) 记录见8.7 条;g) 后清洗见8.8 条。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

第五章渗透检测引言开定义及应用渗透检测是一种检测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开口缺陷第一节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1.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1)表面张力表层液体分子受到外侧气相分子和内部液相分子的吸引,前者小于后者,所以其所受的合力子的吸引前者小于后者所以其所受的合力2)浸润角浸润角:液面在接触点的切线与附着液体的固体表面的夹角。

界面张力的平衡当γS/G >γL/S +γL/G ,则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

当γS/G <γL/S +γL/G ,则液体表面收缩,以减小它与固体的接触面积趋于不浸润与固体的接触面积。

极端1极端23)毛细现象z 由于液体对材料表面的浸润作用,细小的管径会导致液体沿管壁的爬升或下降的现象,叫毛细现象. 玻璃棒Capillary actionz 例如:植物和树通过枝干从地下吸收水分到叶里。

人体血管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部分。

吸水材料和圆珠笔的发明2cos h r σθ=毛细管中液体的升高:怎样定量描述液体的升高?θ液固接触角如何提高渗透能力?gρ4)渗透的基本原理渗透剂利用毛细效应渗入缺陷,再利用显像剂颗粒之间的缝隙吸出缝隙中的渗透液使缺陷被放大显之间的缝隙吸出缝隙中的渗透液,使缺陷被放大显1.2 渗透剂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亲水和亲油两种基团,把油1)乳化作用(Emulsification)渗透剂需要清洗,但很多渗透剂是油性的。

乳化剂的分子结构特征乳化原理示意图乳化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互相溶解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2) 渗透剂的分类:荧光型渗透剂着色型3)渗透剂使用的注意事项z每批渗透剂应取500ml贮藏起来作为参照标准样品。

保存温度在15~50℃之间,并避免强光照射;z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存器里、放在低温下保存。

应保持相对密1.3 清洗剂渗透探伤时,用来去除表面多余渗透剂的溶剂叫清洗剂。

1.4 显像剂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剂吸附到零件表面上来,并加以放大的溶剂。

渗透检测报告渗透检测(一)

渗透检测报告渗透检测(一)

渗透检测报告渗透检测(一)引言概述:渗透检测是指通过模拟黑客攻击手法,对目标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以揭示系统中的潜在安全漏洞。

本报告将针对渗透检测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正文:一、渗透检测背景知识1. 渗透测试的定义和目的2. 渗透测试的分类及应用场景3. 渗透测试的法律和道德问题4. 渗透测试的常见术语和概念解析5. 渗透测试的基本原则和流程介绍二、渗透检测的准备工作1. 渗透测试的项目计划和目标确定2. 渗透测试的合法性授权和保密约定3. 渗透测试的信息收集与目标确认4. 渗透测试的攻击面分析和威胁模拟5. 渗透测试的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选择三、渗透检测的实施过程1. 渗透测试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2. 渗透测试的漏洞利用和攻击尝试3. 渗透测试的代码审查和逻辑漏洞分析4. 渗透测试的网络拓扑探测和系统漏洞利用5. 渗透测试的社会工程学和钓鱼攻击模拟四、渗透检测的结果分析1. 渗透测试的漏洞评估和风险等级划分2. 渗透测试的漏洞修复建议和安全补丁部署3. 渗透测试的安全策略和安全培训改进4. 渗透测试的安全意识和漏洞修复的跟踪5. 渗透测试的报告撰写和演示方法五、渗透检测的数据保护和风险管理1. 渗透测试的保密合作和文件存储安全2. 渗透测试的数据备份和紧急恢复计划3. 渗透测试的风险监控和漏洞演化跟踪4. 渗透测试的风险报告和安全责任分析5. 渗透测试的风险评估和持续改进策略总结:本报告详细介绍了渗透检测的背景知识、准备工作、实施过程、结果分析以及数据保护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每个大点的详细阐述,希望可以帮助您了解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渗透检测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和不断的改进。

最后,希望本报告对您有所帮助。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

缺陷显示方式
缺陷显示器材 检测灵敏度 污染
渗透检测(PT)
渗透剂在毛细管作用下,渗入表面开口缺陷 内,在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后,通过显象 剂的毛细管作用将缺陷内的渗透剂吸附到工件表 面形成痕迹,从而显示缺陷的存在。
见图1-1理解基本原理。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PT)
4.渗透检测的分类:
按渗透液种类分: 荧光渗透检测、着色渗透检测、荧光着色渗透 检测 按清洗方式分: 水洗型渗透检测、亲油型后乳化渗透检测、溶 剂去除型渗透检测、亲水型后乳化渗透检测 按显像方式分: 干粉显像剂、水溶解显像剂、水悬浮显像剂、 溶剂悬浮显像剂、自显像
渗透检测(PT)
2.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
1930-1940年代:煤油、有色染料作为渗透剂; 1941-荧光染料的应用,紫外线显示,吸收剂应 用; 1950-煤油与滑油的混合物作为荧光液; 1990-飞点扫描、自动线。
渗透检测(PT)
利用渗透检测对管道检漏
渗透检测(PT)
3.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渗透检测(PT)
5.渗透检测具体操作步骤
预处理-----刷图渗透剂-----清洗渗透剂-----干燥 -----喷显像剂-----观察评定-----后处理
显像剂 渗透剂 清洗剂
渗透检测具体操作步骤:
渗透检测(PT)
6.渗透检测的优点及局限性:
渗透检测的优点: 可检测各种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磁性、非磁 性材料;焊接、锻造、轧制等加工方式;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发现:0.1μm宽缺陷); 显示直观、操作方便、检测费用低。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的局限性:
它只能检出表面开口的缺陷; 不适于检查多孔性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和表面粗 糙的工件; 渗透检测只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难以确定缺 陷的实际深度,因而很难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 检出结果受操作者的影响也较大。

渗透测试 检测标准

渗透测试 检测标准

渗透测试检测标准一、目标明确在进行渗透测试之前,必须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包括需要检测的系统、应用程序或网络等。

这有助于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避免不必要的测试和资源浪费。

二、范围确定在明确测试目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定测试的范围。

这包括确定需要测试的资产、漏洞类型、攻击面等因素,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三、漏洞扫描在渗透测试中,漏洞扫描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漏洞扫描,可以发现系统、应用程序或网络中的潜在漏洞和弱点。

测试人员应使用可靠的漏洞扫描工具,对目标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

四、漏洞验证在漏洞扫描完成后,需要对发现的漏洞进行验证。

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漏洞扫描的结果,进行实际攻击尝试,以确认漏洞的真实性和危害性。

五、报告编写渗透测试完成后,应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

报告应包括测试的目标、范围、方法、漏洞扫描结果、漏洞验证情况、安全建议等内容。

报告应清晰易懂,便于相关人员了解测试结果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修复建议测试报告中应包含针对发现的安全漏洞的修复建议。

这些建议应包括具体的修复步骤、操作指南和最佳实践等内容。

修复建议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修复安全漏洞。

七、安全加固渗透测试的目的不仅在于发现安全漏洞,更在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因此,在修复安全漏洞的基础上,应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固。

这包括加强系统访问控制、提高密码强度、配置安全审计策略等措施。

八、测试记录在整个渗透测试过程中,应保持详细的测试记录。

这些记录应包括测试的时间、人员、目标、方法、发现的安全漏洞等信息。

测试记录有助于确保测试的公正性和可追溯性,并为后续的审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九、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是渗透测试的重要输出,它汇总了测试的所有重要信息,包括测试目标、范围、方法、发现的安全漏洞以及修复建议等。

测试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完整,以帮助客户了解其系统的安全状况,并为其提供改进和加强系统安全的依据。

1. 测试目标:这部分应详细说明测试的目标,以便客户了解此次测试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
目前,尚未确切地查明渗透检测起源于何时。 目前,尚未确切地查明渗透检测起源于何时。 19世纪未期 , 铁道车轴、 车轮、 车钩的“ 19 世纪未期, 铁道车轴 、 车轮 、 车钩的 “ 油 世纪未期 白法”检查,公认为是渗透检测方法最早的应用。 白法”检查,公认为是渗透检测方法最早的应用。 这种方法是将重滑油稀释在煤油中, 这种方法是将重滑油稀释在煤油中,得到一种混和 体作为渗透剂; 把工件浸人渗透剂中, 一定时间后, 体作为渗透剂 ; 把工件浸人渗透剂中 , 一定时间后 , 用浸有煤油的布把工件表面擦净, 用浸有煤油的布把工件表面擦净,再涂上一种白粉 加酒精的悬浮液,待酒精自然挥发后, 加酒精的悬浮液,待酒精自然挥发后,如果工件表 面有开口缺陷。 面有开口缺陷。则在工件表面均匀的白色背景上出 现显示缺陷的深黑色痕迹。 现显示缺陷的深黑色痕迹。
渗透检测的基础知识 §1.2 渗透检测的基础知识
一.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渗透检测是基于液体的毛细作用(或毛细现象) 渗透检测是基于液体的毛细作用 ( 或毛细现象 ) 和固体 染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光现象。 染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光现象。 渗透检测的工作原理是 渗透检测的工作原理 是 : 工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 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剂后,在毛细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 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剂后,在毛细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 渗透剂可以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 渗透剂可以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 透剂,经干燥后,再在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像剂 显像剂; 透剂 , 经干燥后 , 再在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 显像剂; 同样在毛细作用下,显像剂将吸引缺陷中的渗透剂, 同样在毛细作用下,显像剂将吸引缺陷中的渗透剂,即渗 透剂回渗到显像剂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 透剂回渗到显像剂中; 在一定的光源下 ( 黑光或白光) , 缺 陷处的渗透剂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 陷处的渗透剂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 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无损检测技术
渗透检测
无损检测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 定义: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 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结构、 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结构、 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分类: 分类: 射线检测(简称RT RT) 1.射线检测(简称RT) 2.超声波检测(简称UT) 超声波检测(简称UT UT) 磁粉检测(简称MT MT) 3.磁粉检测(简称MT) 渗透检测(简称PT PT) 4.渗透检测(简称PT) 涡流检测(简称ET ET) 5.涡流检测(简称ET) 以上成为五大常规检测方法,其中RT UT主要用于检测试 RT和 以上成为五大常规检测方法,其中RT和UT主要用于检测试 内部缺陷,MT和PT、ET主要用于探测试件表面缺陷. 主要用于探测试件表面缺陷 件内部缺陷, MT 和PT 、ET 主要用于探测试件表面缺陷. 其 他无损检测方法有声发射检测(AE) 他无损检测方法有声发射检测(AE)等。
2.根据渗透剂去除方法方类 2.根据渗透剂去除方法方类 根据渗透剂去除方法,渗透检测分为水洗型 水洗型、 根据渗透剂去除方法,渗透检测分为水洗型、 后乳化型和溶剂去除型三大类。 后乳化型和溶剂去除型三大类 。 水洗型渗透法是 渗透剂内含有一定量的乳化剂, 渗透剂内含有一定量的乳化剂 , 工件表面多余的 渗透剂可直接用水洗掉。 渗透剂可直接用水洗掉 。 有的渗透剂虽不含乳化 但溶剂是水,即水基渗透剂, 剂 , 但溶剂是水 , 即水基渗透剂 , 工件表面多余 的渗透剂也可直接用水洗掉, 的渗透剂也可直接用水洗掉 , 它也属于水洗型渗 透法。 透法 。 后乳化型渗透法的渗透剂不能直接用水从 工件表面洗掉,必须增加一道乳化工序, 工件表面洗掉 , 必须增加一道乳化工序 , 即工件 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要用乳化剂“乳化” 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要用乳化剂 “ 乳化 ” 后方能 用水洗掉。 用水洗掉 。 溶剂去除型渗透法是用有机榕剂去除 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 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
渗透检测是产品制造中实现质量控制、 渗透检测是产品制造中实现质量控制、 节约原材料、 改进工艺、 节约原材料 、 改进工艺 、 提高劳动生产率 的重要手段, 的重要手段 , 也是设备维护中不可或缺的 手段. 手段. 行业里应用广泛 。 特种设备行业包括锅炉 、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 压力容器 、 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 , 以及电 起重机械、 客运索道、 梯 、 起重机械 、 客运索道 、 大型游乐设施 等机电设备。 荧光渗透检测在航空、 航天, 等机电设备 。 荧光渗透检测在航空 、 航天 , 兵器、 舰艇、 兵器 、 舰艇 、 原子能等国防工业领域中应 用特别广泛。 用特别广泛。
1930年以前 , 渗透检测发展较慢。 1930年以后一 1930年以前, 渗透检测发展较慢。 1930年以后一 年以前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工业的发展,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航空工业的发展 , 非 铁磁性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钦合金)大量使用, 铁磁性材料 (铝合金 、 镁合金 、 钦合金 )大量使用 , 促进了渗透检测的发展。 促进了渗透检测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期 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期,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40 年代初期 , 美国工程技术人 员斯威策等人对渗透剂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员斯威策等人对渗透剂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 他们把着色染料加到渗透剂中, 他们把着色染料加到渗透剂中 , 增加了裂纹显示 的颜色对比度;把荧光染料加到渗透剂中, 的颜色对比度;把荧光染料加到渗透剂中,用显像 粉显像,并且在暗室里使用黑光灯观察缺陷显示, 粉显像, 并且在暗室里使用黑光灯观察缺陷显示, 显著地提高了渗透检测灵敏度, 显著地提高了渗透检测灵敏度 , 使渗透检测进入 新阶段。 新阶段。
但是,渗透检测设备、 但是,渗透检测设备、渗透检测剂的制造 及定期控制校验仍存在不少问题, 及定期控制校验仍存在不少问题 , 例如荧 光渗透剂性能不够稳定, 光渗透剂性能不够稳定 , 停放时间长了会 产生分层及沉淀;荧光渗透剂中硫、 产生分层及沉淀;荧光渗透剂中硫、氧、氟 等微量有害元素的控制未过关; 等微量有害元素的控制未过关;荧光渗透剂 品种少;国内还没有松装密度不大于 075g/cm 的干粉显像剂, 0.075g/cm3的干粉显像剂,以及水溶和水悬 浮显像剂。 浮显像剂 。 渗透检测的工艺方法及标准的 质量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质量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渗透检测操作的基本步骤
二.渗透检测方法的分类 渗透检测方法的分类
1.根据渗透剂所含染料成分分类 1.根据渗透剂所含染料成分分类
根据渗透剂所含染料成分, 根据渗透剂所含染料成分 , 渗透检测 分为荧光渗透检测法、 分为荧光渗透检测法 、 着色渗透检测法和 荧光着色渗透检测法, 简称为荧光法 荧光法、 荧光着色渗透检测法 , 简称为 荧光法 、 着 色法和荧光着色法三大类。 色法和荧光着色法三大类 。 渗透剂内含有 荧光物质, 荧光物质 , 缺陷图像在紫外线下能激发荧 光的为荧光法。 渗透剂内含有有色染料, 光的为荧光法 。 渗透剂内含有有色染料 , 缺陷图像在白光或日光下显色的为着色法。 缺陷图像在白光或日光下显色的为着色法 。 荧光着色法兼备荧光和着色两种方法的特 缺陷图像在白光或日光下能显色, 点 , 缺陷图像在白光或日光下能显色 , 在 紫外线下又能激发出荧光。 紫外线下又能激发出荧光。
四.国内渗透检测的现状
渗透检测在我国各个工业部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并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中。 应用 ,并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中 。 我国相继制定多种反 映国内渗透检测水平的标准,举例如下: 映国内渗透检测水平的标准,举例如下:
2367《渗透检测方法》 ①国防科技工业军事标准:GJB 2367《渗透检测方法》; 国防科技工业军事标准: 航空工业标准:HB∕ 61《荧光检测说明书》 ②航空工业标准:HB∕Z61《荧光检测说明书》; 航天工业标准: 1268《着色渗透检测方法》 ③航天工业标准:QJ 1268《着色渗透检测方法》; 航天工业标准: 2505《着色渗透检测方法》 ④航天工业标准:QJ 2505《着色渗透检测方法》; 核工业标准: 186《着色检测标准》 ⑤核工业标准:EJ 186《着色检测标准》; ⑥机械工业标准:JB/T 9218《渗透检测方法》; 机械工业标准: 9218《渗透检测方法》 特种设备行业标准: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⑦特种设备行业标准: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民用航空标准: 3002. 航空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 ⑧民用航空标准:MH/T 3002.1《航空器无损检测-渗透检测》。
第一章 绪论
1.1 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1.2 渗透检测的基础知识 1.3 表面缺陷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
§1.1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一.渗透检测的定义和作用
渗透检测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 渗透检测 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 查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查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是五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中的一种, 这种方法是五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中的一种 , 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 同其他无损检测方法一 样 , 渗透检测也是以不损坏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 能为前提,运用物理、化学、 能为前提 , 运用物理 、 化学 、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 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工程材料、 理论为基础 , 对各种工程材料 、 零部件和产品进 行有效的检验,借以评价它们的完整性、 行有效的检验 , 借以评价它们的完整性 、 连续性 及安全可靠性。 及安全可靠性。
3.根据显像剂类型分类 3.根据显像剂类型分类 根据显像剂类型, 渗透检测分为干式显像法 干式显像法、 根据显像剂类型 , 渗透检测分为 干式显像法 、 湿式显像法两大类。 湿式显像法两大类 。 干式显像法是以白色微细粉 末作为显像剂, 末作为显像剂 , 施涂在清洗并干燥后的工件表面 湿式显像法是将显像粉末悬浮于水中( 上。湿式显像法是将显像粉末悬浮于水中(水悬浮 显像剂)或溶剂中(溶剂悬浮显像剂) 显像剂)或溶剂中(溶剂悬浮显像剂),也可将显像 粉末溶解于水中(水溶性显像剂) 此外, 粉末溶解于水中 (水溶性显像剂 ) 。 此外 , 还有塑 料薄膜显像法;也有不使用显像剂,实现自显像 自显像的 料薄膜显像法;也有不使用显像剂,实现自显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