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境保护部目 录前言 (1)一、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 (3)(一)部分地区环境中重金属超标 (3)(二)重金属污染危害影响较为突出 (3)(三)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基本原则 (5)(三)工作重点 (6)(四)目标 (7)三、主要任务 (7)(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大重点行业防控力度 (7)1.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减少重金属污染物产生 (7)2.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排放重金属相关项目 (8)(二)采用综合手段,严格污染源监管 (9)1.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9)2.规范日常环境管理,严格落实企业责任 (10)3.鼓励公众和媒体参与监督 (10)(三)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污染源综合防治 (11)1.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11)2.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12)3.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 (13)4.实施区域综合整治 (14)(四)做好修复试点,逐步解决历史遗留污染问题 (15)1.开展调查评估,建立污染场地清单 (15)2.强化种植结构调整,综合防控土壤重金属污染 (15)3.开展修复技术示范,启动历史遗留污染问题治理试点 (16)(五)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17)1.加强重金属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17)2.完善重金属监测体系 (18)3.健全重金属污染事故预警应急体系 (18)4.健全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监测与诊疗系统 (19)(六)加强产品安全管理,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20)1.加强应急民生保障 (21)2.提升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21)3.减少含重金属相关产品消费 (21)四、重点项目 (21)(一)污染源综合治理项目 (22)(二)落后产能淘汰项目 (22)(三)民生应急保障项目 (22)(四)技术示范项目 (22)(五)清洁生产项目 (23)(六)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23)(七)解决历史遗留污染问题试点项目 (23)五、政策保障 (23)(一)完善法规标准 (23)(二)健全管理制度 (25)(三)强化环境经济政策 (25)(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26)(五)完善投融资政策 (27)六、组织实施 (29)(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29)(二)分解任务计划,狠抓规划落实 (29)(三)开展评估考核,实施跟踪管理 (30)前 言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危害大、治理成本高。
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元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元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元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30•【字号】广府办发[2012]43号•【施行日期】2012.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元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广府办发〔2012〕4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广元经济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广元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三十日广元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一、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一)涉重金属企业基本情况1、行业分布根据2010年广元市污染源普查并结合实际排查,广元市涉重行业主要有金属表面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铅锌矿采选业、金属回收及综合利用业、铅蓄电池收集、报废汽车拆解业。
涉重企业共10家,其中金属表面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4家,有色金属冶炼业2家,铅锌矿采选业1家,金属回收及综合利用业1家,铅蓄电池收集1家,报废汽车拆解业1家。
具体情况见表1。
2、区域分布从区域分布上看,市本级涉重企业3家,利州区涉重企业3家,青川县涉重企业3家,朝天区涉重企业1家。
3、污染物产排情况如表3所示,以广元市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准,全市产生重金属污染物有总铬(Cr)、镉(Cd)、铅(Pb)和汞(Hg)四种重金属。
其中总铬占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的99.98%,总铬主要由零八一天源机械有限公司、华昌电子有限公司、广明机电有限公司、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4 家企业产生;镉、铅、汞等重金属主要是广元市宏术矿业有限公司多金属矿浮选过程中产生。
各排污企业重金属污染物产排具体情况见表4。
表4:广元市涉重企业重金属污染物产排情况注:其中天源、华昌、广明三家企业数据来自2010年普查数据,红轮、中哲、宏术三家企业数据来自2007年普查数据(二)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及能力现状1、监测工作现状目前我市重金属污染监测开展了水体(地表水、地下水)重金属例行监测、部分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重金属重点污染源监测等。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及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及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1.03.25•【字号】鄂环办[2011]68号•【施行日期】2011.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及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鄂环办[2011]68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为进一步做好规划的编制及实施工作,环保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地方编制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26号),并于3月21日在北京举办了规划实施培训班,要求各省(区、市)按照“一区一策”原则,编制各重点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
为做好我省规划的编制及2011年重金属专项资金的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地方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一)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湖北省的重点防控区域共有6个,分别为黄石市区、黄石大冶市及周边、襄阳谷城县、十堰郧县、荆门市钟祥市以及孝感大悟县。
根据要求,黄石市、襄阳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环保局应编制上报市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其余地市环保局可视情组织编制本地规划。
(二)市级规划要特别注意在重点区域污染物排放量目标、环境质量目标和项目任务等方面严格与国家《重金属规划》保持一致,科学合理落实本辖区的控制目标和重点项目。
对于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的目标,各地应在详细调查基础上合理分解并确定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指标,不得低于国家要求。
(三)根据统一安排,环保部重金属污染防治办将在4月30日组织环境规划院对我省的规划进行技术审查,请设有重点防控区的市级环保部门于4月20日将本级规划报省厅。
《浙江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5-浙江省环境监测协会

浙江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浙江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全面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考核,特制定《浙江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排放量控制指标:宁波鄞州区、余姚市,温州平阳县、鹿城区,嘉兴海宁市等5个国家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废水中主要防控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在2007年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累计削减20%,废气中主要防控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废水、废气中非主要防控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湖州长兴县,台州玉环县2个国家重点防控区和杭州桐庐县、富阳区,宁波慈溪市、奉化市,温州乐清市,嘉兴南湖区、桐乡市,绍兴诸暨市,金华武义县,台州路桥区、温岭市等11个省重点防控区废水、废气中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5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在2007年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累计削减20%;全省非重点区域废水、废气中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5类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在2007年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单个元素均不得新增,累计削减5%。
环境质量指标:城镇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表水国控断— 1 —面每月开展1次监测,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达到100%;重点区域水环境主要防控重金属污染物按月开展监测,主要防控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达到100%;7个国家重点防控区按照既定方案和环保部有关要求开展大气环境重金属污染物监测,主要防控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达到100%。
重点项目指标:列入本年度计划须完成验收的污染源治理项目完成率100%,具体见附件2。
环境管理指标: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加强企业监管,中期评估调整后的267家重点企业达标率、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100%。
杜绝出现未按程序办理环评审批、未履行或超期未办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等环评执行情况违法违规行为。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考核指标

附件1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考核指标
说明:1)重点区域指国家《规划》中确定的全国138个重点区域;2)重点重金属指国家《规划》中确定的铅、镉、汞、铬和砷,兼顾其他重金属(如锰等);3)主要防控重点重金属指《规划》中确定的各重点区域对应的主要防控污染物,是重点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污染物;4)重点企业指《规划》中确定的具有潜在环境危害风险的重金属排放企业,共4452家;5)没有重点区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排放量指标只考核非重点区域,分值由10分增加为30分;6)重点区域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各占5分,没有重点区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指标不考核,将“城镇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指标达标率”和“地表水国控断面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指标达标率”分值均调整为10分。
—1—
—2—。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有关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邯郸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6月邯郸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邯郸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按期实现总体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2007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每年都将此项工作列入环保重点工作之中,对涉重金属企业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不断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加强企业对重金属的日常管理,确保污染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同时要求涉重金属企业将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按照有关规定委托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在重金属项目审批方面,我市严格重金属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的涉重金属企业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准开工生产。
二、总体设计(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务院转发的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61号);3.《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4.《国务院关于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13号);5.《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考核办法》;6.《河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10•【字号】汉政发〔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防治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汉中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日汉中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1.前言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积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转等特点,危害大、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
2009年以来,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先后就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我市在长期的矿产开采、加工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积累造成了一定的重金属污染,存在重金属污染环境安全隐患。
为了有序推动全市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决,防范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发生,保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编制本规划。
2.全市重金属污染现状汉中市域跨秦岭褶皱系和扬子准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其间夹有松潘甘孜褶皱系的一部分,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省内主要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
截止2006年底,辖区内已发现矿产四大类十二小类92种,矿产开采近千处。
汉中市的优势矿产,主要有金、铁、锰、铜、镍、钒、铅、锌等金属矿和玻璃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蛇纹岩、石膏、纤维水镁石、饰面用花岗岩、蛇纹岩及大理岩等非金属矿。
矿产集中分布在勉县—略阳—宁强一带,面积约2900余平方公里,储量较大,易于开采,属于国土资源部划定的陕甘川渝有色贵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区的一部分。
近年来,全市有色冶金、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优势工业增势强劲,27个工业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其中金属矿制品业、非金属矿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机械加工)等13个行业增幅达到20%以上。
厦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doc

、厦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市环保局)hanlianglongrange[选取日期]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编制领导小组:组长:陈宗团副组长:汤晓平成员:颜海炜、陈晓舟、陈瑞珍、洪德军、陈清江、许特、邵火炉、曾伟民、王民法、孙飒梅、焦卫东编制技术组:组长:焦卫东成员:刘瑜、郭文义、魏育、陈娜福、杨喜爱项目审核:焦卫东目录一、前言 (1)二、重金属污染现状 (2)三、规划总则 (4)(一)指导思想 (4)(二)规划依据 (4)(三)基本原则 (4)(四)规划范围 (5)四、主要任务 (7)(一)严格控制区域排放总量 (7)(二)严格新建项目准入 (7)(三)实施严格的污染源监管 (9)(四)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11)(五)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12)(六)提高消费类产品环境性能 (13)(七)搞好污染场地修复试点 (13)五、重点项目 (14)(一)污染源综合整治项目 (14)(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15)六、保障措施 (16)(一)建立工作协调组织机构 (16)(二)加强能力建设,保证规划目标实现 (16)(三)完善任务计划、制定配套措施 (17)(四)加大资金保障 (17)(五)加强监督考核 (17)(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8)附件1 厦门市各区“十二五”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19)附件3 厦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重点项目表 (22)附件4:厦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一览表 (24)一、前言厦门市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业(电镀行业)、金属结构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等行业发展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逐渐累积形成的。
近年来,长期积累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对自然生态和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部署。
厦门市委、市政府为切实抓好重金属污染防控和整治,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0〕139号)、《福建省环保厅关于抓紧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地方编制工作的通知》(闽环保防〔2011〕16号文)要求,编制实施《厦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2011-20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பைடு நூலகம்没有重金属污 染防治的专门法规,现行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污染控制内容较少, 重金属累积效应考虑不足,污染源排放标准与人体健康标准尚未充 分衔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要求有待补充 完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4
特别是县级环保机构普遍存在监管人员不足、技术力量不强和监测能 力不够等问题。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缺乏,环境应急 装备水平偏低,污染预警应急体系尚未建立。部分地方执法不严、监 管不到位,也是造成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防控 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投入力度,健全法规 标准体系,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提高健康危害监测和诊疗能力,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舆论引导,完善政策措施,严格落实责任, 扎实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 会和谐稳定。
重点省份。重金属污染防治任务较重的省份。 重点区域。依据重金属产业集中程度和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划 定的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区域。 重点行业。依据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确定重金属 污染防控的重点行业是: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铜矿 采选、铅锌矿采选、镍钴矿采选、锡矿采选、锑矿采选和汞矿采选 业等)、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铜冶炼、铅锌冶炼、镍钴冶炼、锡冶炼、 锑冶炼和汞冶炼等)、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皮革鞣制 加工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和涂料、 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等)。 重点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企业是指具有潜在环境危害风 险的重金属排放企业。
5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重金属污染 防治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做到目标、任务与投入、政策的匹配。 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做到稳定达标排放。鼓 励社会参与,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监督。
(三)工作重点。
重点污染物。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Pb)、汞(Hg)、 镉(Cd)、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兼顾镍(Ni)、铜(Cu)、 锌(Zn)、银(Ag)、钒(V)、锰(Mn)、钴(Co)、铊(Tl)、锑(Sb) 等其他重金属污染物。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环境保护部
i
目录
前言……………………………………………………………………………………1 一、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3 (一)部分地区环境中重金属超标………………………3 (二)重金属污染危害影响较为突出…………………………3 (三)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3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目标…………………………………………5 (一)指导思想…………………………………………………………………………5 (二)基本原则…………………………………………………………………………5 (三)工作重点…………………………………………………………………………6 (四)目标………………………………………………………………………………7 三、主要任务……………………………………………………………………………7 (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大重点行业防控力度…………………………………7
本规划的基本思路是控新治旧、削减存量,着力点是调结构、 保安全、防风险,立足于源头预防、过程阻断、清洁生产、末端治 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理念,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控新治旧、 综合防治,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突出重点防控的污染物、 区域、行业和企业,明确了重金属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加强重金属污
ii
3.开展修复技术示范,启动历史遗留污染问题治理试点…………………………16 (五)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水平……………………………………………17
1.加强重金属监察执法能力建设…………………………………………………17 2.完善重金属监测体系……………………………………………………………18 3.健全重金属污染事故预警应急体系……………………………………………18 4.健全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监测与诊疗系统……………………………………19 (六)加强产品安全管理,提升民生保障水平………………………………………20 1.加强应急民生保障………………………………………………………………21 2.提升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21 3.减少含重金属相关产品消费……………………………………………………21 四、重点项目………………………………………………………………………………21 (一)污染源综合治理项目……………………………………………………………22 (二)落后产能淘汰项目………………………………………………………………22 (三)民生应急保障项目………………………………………………………………22 (四)技术示范项目……………………………………………………………………22 (五)清洁生产项目……………………………………………………………………23 (六)基础能力建设项目………………………………………………………………23 (七)解决历史遗留污染问题试点项目………………………………………………23 五、政策保障………………………………………………………………………………23 (一)完善法规标准……………………………………………………………………23 (二)健全管理制度……………………………………………………………………25 (三)强化环境经济政策………………………………………………………………25 (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26 (五)完善投融资政策…………………………………………………………………27 六、组织实施………………………………………………………………………………29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29 (二)分解任务计划,狠抓规划落实…………………………………………………29 (三)开展评估考核,实施跟踪管理…………………………………………………30
6
(四)目标。到 2015 年,集中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生 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 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重金属相关产业结构进 一步优化,污染源综合防治水平大幅度提升,突发性重金属污染 事件高发态势得到基本遏制。城镇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重点 污染物指标基本达标,重点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重点区域重 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 2007 年减少 15%,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湘江等流域、区域治理取得明显进展;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 染物排放量不超过 2007 年水平,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5.基础工作薄弱,技术支撑能力不足。我国尚未系统开展工业 企业重金属污染排放监测和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重金属污染 的面积、种类和水平不清,对重点区域及污染隐患的危害程度掌握 不够,相关基础调查、风险评估、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业扶持 和制度政策等滞后于污染防控的需求。
6.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监督管理不到位。环保部门监管能力有限,
(三)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我国重金属相关企业总体
3
上布局较为分散,缺乏统一规划,部分项目分布在江河两岸、居民 生活区,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薄弱区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 敏感区,对环境安全与群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2.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无序。我国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 根本改变,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有待加强,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不 足,环境准入制度执行不严,大量重金属相关企业无序发展,结构 性污染突出。
1.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减少重金属污染物产生………………………………7 2.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排放重金属相关项目……………………………8 (二)采用综合手段,严格污染源监管………………………………………………9 1.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9 2.规范日常环境管理,严格落实企业责任…………………………………………10 3.鼓励公众和媒体参与监督………………………………………………………10 (三)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污染源综合防治……………………………………11 1.推动产业技术进步………………………………………………………………11 2.大力推进清洁生产………………………………………………………………12 3.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13 4.实施区域综合整治………………………………………………………………14 (四)做好修复试点,逐步解决历史遗留污染问题…………………………………15 1.开展调查评估,建立污染场地清单………………………………………………15 2.强化种植结构调整,综合防控土壤重金属污染…………………………………15
1
染源监管,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 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有效防控重金属污染。
2
一、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
(一)部分地区环境中重金属超标。据监测,近 5 年, 全国一些地表水监测断面存在重金属个别时段超标现象;个别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也存在铬、汞、铅等超标现象。有色 金属冶炼、铅蓄电池、再生铅、燃煤电厂、水泥、钢铁冶炼等 行业的部分企业周边大气重金属浓度较高。全国一些地区土壤 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汞、铅、砷,其次 为铬、镉、铜、锌、锰、铊等。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统筹污染防治与产 业发展,统筹现有污染源整治与解决历史遗留污染问题,突出重金 属污染防控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分区、分类、分期推进污染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