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简表与天干地支

中国历史纪年简表与天干地支1、中国历史纪年简表:黄帝时代,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 距今已有4000多年;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前2207~前1766) 商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066年(前1765~前1122)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前1121~前77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前248~前207、前221年統一)西汉公元前206-- 公元23年东汉公元25--220年三国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十六国304—439南北朝南朝:宋420--479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辽907—1125西夏1032—1227金1115--1234元1279—1368明1368—1644清1644—1911近代1912---1949现(当)代1949--2、天干地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01.甲子02.乙丑03.丙寅04.丁卯05.戊辰06.己巳07.庚午08.辛未0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
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公元221年)
•公元前2100年:大汶口文化出现,标志着中原地区进入农业社会。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统治,商王武丁远征战胜国
内部落,统一中国北方地区。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朝西周时期,从战国时期开始进
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分裂时期,多个国家并立。
秦汉时期(公元221年-公元220年)
•公元221年-公元206年:秦朝始皇帝统一中国,实行集权制度,
并修建万里长城、兵马俑等伟大工程。
•公元202年-公元220年:汉朝刘备称帝,史称刘宋,为三国之一。
•公元184年-公元280年:三国时期,中国东部地区分为三个国家:魏、蜀、吴。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晋朝,形成。
中国历史纪年表(未完)

BC&AD干支秦汉新BC221庚辰始皇帝 嬴政 26210辛卯37 (二世 七)红色为农历月209壬辰二世 赢胡亥 1207甲午 3 (赢子婴 八)206乙未赢子婴 1 十亡国高祖 刘邦 1195丙午12 惠帝 五194丁未惠帝 刘盈 1188癸丑7 187甲寅高后 吕雉 1180辛酉8 文帝 闰九179壬戌文帝 刘恒 1164丁丑16 163戊寅后元 1157甲申7 景帝 六156乙酉景帝 刘启 1150辛卯7 149壬辰中元 1144丁酉6 143戊戌后元 1141庚子 3 武帝 一140辛丑武帝 刘彻 建元 1 年号自此始135丙午6 134丁未元光 1129壬子6 128癸丑元朔 1123戊午6 122己未元狩 1117甲子6 116乙丑元鼎 1111庚午6 110辛未元封 1105丙子6 104丁丑太初 1101庚辰4 100辛巳天汉 197甲申4 96乙酉太始 193戊子4 92己丑征(延)和 189壬辰4 88癸巳后元 187甲午 2 昭帝 二86乙未昭帝 刘弗陵 始元 181庚子6 80辛丑元凤 八 175丙午6 74丁未元平 1 宣帝 七73戊申宣帝 刘询 本始 170辛亥4 69壬子地节 166乙卯461庚申神爵 三58癸亥457甲子五凤 154丁卯453戊辰甘露 150辛未449壬申黄龙 1 元帝 十二48癸酉元帝 刘奭shi 初元 144丁丑543戊寅永光 139壬午538癸未建昭 134丁亥533戊子竟宁 1 成帝 六32己丑成帝 刘骜ao 建始 129壬辰428癸巳河平 三 125丙申424丁酉阳朔 121庚子420辛丑鸿嘉 117甲辰416乙巳永始 113戊申412己酉元延 19壬子48癸丑绥和 17甲寅 2 哀帝 四6乙卯哀帝 刘欣 建平 15丙辰太初元将(太初)六 1 建平八 23戊午42己未元寿 11庚申 2 平帝 九A.D.1辛酉11.28 平帝 刘衎 kan 元始 12壬戌11.1 23癸亥11.20 34甲子12.01 45乙丑11.12 56丙寅11.23 孺子 刘婴 居摄 17丁卯28戊辰*初始 十一 19己巳12.26王莽 始建国 1 13癸酉12.10 514甲戌12.21 天凤 119己卯12.16 620庚辰12.28 地皇 121辛巳12.09 222壬午12.19 323癸未12.01 4 九24甲申11.12 亡25乙酉56丙辰57丁巳58戊午75乙亥76丙子83癸未84甲申86丙戌87丁亥88戊子89己丑104甲辰105乙巳106丙午107丁未113癸丑114甲寅119己未120庚申121辛酉122壬戌125乙丑126丙寅131辛未132壬申135乙亥136丙子141辛巳142壬午143癸未144甲申145乙酉146丙戌147丁亥149己丑150庚寅151辛卯152壬辰153癸巳154甲午155乙未157丁酉158戊戌166丙午167丁未168戊申171辛亥172壬子177丁巳190庚午193癸酉194甲戌195乙亥196丙子219己亥220庚子东汉王莽 始建国 1刘玄 更始2 1隗wei嚣七复汉111.23光武帝 刘秀 建武6 13 九 亡公孙述4龙兴 1刘盆子6建世112 10 亡12 11 亡31建武中元4 12 明帝2明帝 刘庄 永平 118 章帝8章帝 刘炟da 建初 18元和8 13章和7 12 和帝2和帝 刘肇zhao 永元 116元兴4 1 殇帝12殇帝 刘隆 延平 1 安帝8安帝 刘祜hu 永初 17元初 16永宁4 1建光7 1延光3 14 少帝3 顺帝11顺帝 刘保 永建 16阳嘉3 14永和 16汉安 12健康4 1 冲帝8冲帝 刘炳 永嘉 1 质帝1质帝 刘缵zuan本初 1 桓帝闰6桓帝 刘志 建和 13和平 1元嘉 12永兴5 12永寿 13延熹6 19永康6 1 灵帝12灵帝 刘宏 建宁 14熹平5 16中平12 14兴平 12建安 124延康3 1 10 亡。
中国历史纪年表(表图全彩)

中国历史纪年表(表图全彩)中国历史纪年表(表图全彩)【图表1:中国历史纪年表】----------------------------------------------年代 ---- 事件----------------------------------------------公元前3000年 ---- 夏朝建立公元前1600年 ---- 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 ---- 周朝建立公元前221年 ---- 秦朝统一中国公元前202年 ---- 西汉建立公元9年 ---- 东汉建立公元220年 ---- 三国时期公元265年 ---- 西晋建立公元420年 ---- 南北朝时期公元581年 ---- 隋朝建立公元618年 ---- 唐朝建立公元907年 ----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0年 ---- 北宋建立公元1115年 ---- 金朝建立公元1271年 ---- 元朝建立公元1368年 ---- 明朝建立公元1644年 ---- 清朝建立1912年 ---- 中华民国成立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章节1:公元前历史】1.1 夏朝建立夏朝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历时约五百年,以大禹为太庙开国君主,结束于他的曾孙太康。
1.2 商朝建立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
商朝的首都在河南的殷墟,商朝末年发生了纣王暴虐的故事,最终被周朝推翻。
1.3 周朝建立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时期是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东周时期逐渐衰落。
【章节2:秦朝至清朝】2.1 秦朝统一中国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修筑长城和统一度量衡等。
中国历史朝代纪念表

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以下是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朝代起讫时间都城统治民族开国皇帝夏约公元前2070-前1600阳城、安邑等华夏族禹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亳、殷等华夏族汤周公元前1046-前256镐京、洛邑等华夏族周武王姬发秦公元前221-前 207咸阳华夏族秦始皇嬴政汉公元前202-220长安、洛阳等汉族汉高祖刘邦三国(魏、蜀、吴)220-280洛阳、成都、建康等汉族、彝族等魏文帝曹丕、昭烈帝刘备、吴大帝孙权晋265-420洛阳、建康等汉族晋武帝司马炎十六国304-439长安、建康等汉族、匈奴族等无南北朝420-589建康、平城等汉族、鲜卑族等宋武帝刘裕、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等隋581-618大兴、洛阳等汉族隋文帝杨坚唐618-907长安、洛阳汉族唐高祖李渊朝代起讫时间都城统治民族开国皇帝等五代十国907-979开封、洛阳等汉族、沙陀族等后梁太祖朱温、南唐后主李煜等宋960-1279东京、临安等汉族宋太祖赵匡胤辽916-1125上京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1115-1234中都女真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1271-1368大都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明1368-1644应天府、北京汉族明太祖朱元璋清1616-1912北京满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较为频繁,且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存在不同的政权和国家,以上只是一个简要的朝代纪年表,仅供参考。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商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西汉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公元265年-公元589年隋朝公元618年-907年唐代公元960年-1279年宋代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公元1644年-1911年清朝1911年-1949年中华民国和国共内战1949年-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的商代时期。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之一,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家之一。
商朝的文明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是中国的周代时期。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周代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推崇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221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的局面,不同的国家之间互相征服和战争。
这个时期是中国哲学、文化和艺术的黄金时期。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秦朝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政权,不仅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变法。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朝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
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是中国的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一段非常动荡的时期,因为中国被三个不同的政权所统治,互相征服和战争。
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是中国的隋朝时期。
这个时期推行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政策,比如全国统一货币、单位标准化、改良水利等。
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国的唐朝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文化和科学的黄金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
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的宋朝时期。
中国历史纪年表简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简表1、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2、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3、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4、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5、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6、秦-------------公元前221—前207年7、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7.1西汉-------------公元前202—公元25年包括王莽(公元9—23年)和更始帝(公元23—25年)7.2东汉-------------公元25—220年8、三国-------------公元220—280年8.1魏-------------公元220—265年8.2蜀-------------公元221—263年8.3吴-------------公元222—280年9.晋-------------公元265—420年9.1西晋-------------公元265—317年9.2东晋-------------公元317—420年10.十六国-------------公元304—439年11.南北朝-------------公元420—589年11.1南朝-------------公元420—589年11.2北朝-------------公元439—581年12.隋-------------公元581—618年13.唐-------------公元618—907年14.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15.宋-------------公元960—1279年15.1北宋-------------公元960—1127年15.2南宋-------------公元1127—1279年16.辽-------------公元907—1125年17.西夏-------------公元1038—1227年18.金-------------公元1115—1234年19.元-------------公元1271—1368年20.明-------------公元1368—1644年21.清-------------公元1644—1911年22.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23.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完整word版)中国大事年历表

文学常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夏(前2070—前1600),商(—前1046),西周(—前771),春秋(—前476),战国(—前221),秦(—前202),西汉(—9),东汉(25—220),隋(581—589),唐(618—906),五代十国(—979),北宋(960—1127),南宋(—1276),元(—1368),明(—1644),清(—1912),中华民国(—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西周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世官制④刀耕火种⑤井田制(土地国有制)⑥官营手工业(主导)⑦青铜铸造业繁荣二.春秋①世官制②铁犁牛耕③私田,井田制遭破坏,鲁国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④小农经济⑤老子(道家),孔子(儒家)《诗经》三.战国①世官制②铁犁牛耕③商鞅变法,废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④庄子(道家),荀子和孟子(儒家),墨子(墨家),商鞅和韩非子(法家),楚辞《离骚》屈原,⑤发明“司南”四.秦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世官制(先秦)⑤小篆,隶书⑥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五.汉①郡国并行制②推恩令③察举制④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⑤东汉杜诗,冶铁工具,水排。
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⑥青瓷⑦素纱禅衣(丝织技术高超);陆上丝绸之路,被称“丝国”⑧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⑨汉武帝,太学⑩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11汉末,楷书○12汉赋,西汉华丽恢弘,东汉清新活泼。
○13商品买卖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六.魏晋①九品中正制②草书,行书③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七.隋①科举制②白瓷③江东地区,曲辕犁(标志耕犁技术的成熟)④雕版印刷八.唐①三省六部制②筒车③南青北白,唐三彩,秘色瓷④草市遍布,夜市繁荣⑤唐诗⑥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造纸术外传九.宋①分割相权: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②髙转筒车③五大名窑,海上丝绸之路④商业繁荣,打破了市坊界限,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⑤宋明理学,北宋五子(创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陆九渊(心学开创者)⑥毕昇,活字印刷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年表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夏世系
1、禹——
2、启——
3、太康——
4、仲康——
5、相——
6、少康——
7、杼——
8、槐(芬)——
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 17、桀( 履癸) [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
商世系
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
2、外丙——
3、仲壬——
4、太甲(祖甲、太宗)——
5、沃丁——
6、太庚——
7、小甲——
8、雍己——
9、太戊——10、仲丁——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 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
[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
西周世系
1、武王(姬姓、名发)——
2、成王(诵)——
3、康王(钊)
—— 4、昭王(瑕)—— 5、穆王(满)—— 6、共王—— 7、懿王—— 8、孝王—— 9、夷王—— 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
[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古公耽父之子季历为商王太丁所杀;季历子姬昌继立,是为文王。
文王统一渭水流域,迁都于丰邑(今陕西沣水西岸),其子姬发率诸侯东征,阵于牧野,歼灭殷商,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
传至幽王,为犬戎所灭。
自武王至幽王,凡十一代,十二王。
西周之积年,存四说:1、自灭殷至国亡公元前257年,2、公元前400余年,3、386年,4、352年。
其间,懿王死后,其叔辟方自立,是为孝王。
孝王死后,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为王,是为夷王。
厉王暴虐,国人流王于淄,由周、召二公执政,号曰“共和行政”。
中国历史自共和元年(前841年)始有确切纪年。
前此之历史年代,皆为后人所推算。
东周世系
1、平王(辛未前770年)——
2、桓王(壬戌前719年)——
3、庄王(乙酉前696年)——
4、黧王(庚子前681年)——
5、惠王(乙巳前676年)——
6、襄王(庚午前651年)——
7、顷王(癸卯前618年)—— 8、匡王(己酉前612年)——9、定王(乙卯前606年)—— 10、简王(丙子前585年)——11、灵王(庚寅前571年)—— 12、景王(丁巳前544年)——13、悼王(辛巳前520年)—— 14、敬王(壬午前519年)——15、元王(丙寅前475年)——16、贞定王(癸酉前468年)——17、哀王(庚子前441年)——18、思王(庚子前441年)——19、考王(辛丑前440年)——20、威烈王(丙辰前425年)——21、安王(庚辰前401年)——22、烈王(丙午前375年)——23、显王(癸丑前368年)——24、慎靓王(辛丑前320年)——
25、赧王(丁未前314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
翌年(即前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
周赧王59年(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二十五
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之段历史时期,史称之为“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全
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世系
战国世系
秦国世系
1、秦仲——
2、庄公——
3、襄公——
4、文公——
5、宁公——
6、出公——
7、武公——
8、德公——
9、宣公——10、成公——11、穆公—— 12、康公—— 13、共公—— 14、桓公—— 15、景公——16、哀公——17、惠公——18、悼公(《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19、厉公—— 20、躁公—— 21、怀公—— 22、灵公——23、简公——24、惠公——25、出子——26、献公——27、孝公——28、惠文王——29、武王——30、昭王(乙卯前306年)——31、孝文王(辛亥前250年)——32、庄襄王(壬子前249)——33、秦始皇(乙卯前246年)——二世皇帝(壬辰前209年)
秦朝纪年表
西汉世系
新
东汉
三国魏
三国蜀
三国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