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第一篇至第四篇(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课本重点归纳总结

房屋建筑学课本重点归纳总结

房屋建筑学课本重点归纳总结房屋建筑学上篇民⽤建筑部分主要介绍民⽤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以⼤量民⽤建筑为主,涉及部分⼤型公共建筑第⼀章概论⽬的要求:1、了解建筑的发展简史及其分类;2、掌握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以及建筑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门学科,涉及到建筑历史和发展、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施⼯等内容。

建筑:为了满⾜社会⽣活需要,利⽤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段,并运⽤⼀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环境。

是建筑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供⼈们在其中⽣产、⽣活和进⾏其它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彭⼀刚先⽣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引⽤《辞海》中的⼀句话“空虚能容受之处”来定义建筑。

1.1概述1.1.1国外建筑发展概况1.原始社会--天然材料:树、⽯块。

宗教纪念建筑:⽯环、⽯台。

主要建筑:欧洲巨⽯阵是⼈类最早的建筑活动例证。

2.奴⾪社会--材料:⽯材为主,混凝⼟。

宗教纪念建筑:⾦字塔、神庙。

对古建筑影响深远的国家: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主要建筑:胡夫⾦字塔、雅典卫城、万神庙、⼤⾓⽃场、古罗马凯旋门。

古希腊三柱式:多⽴克、爱奥⽴克、柯林西古罗马五柱式:多⽴克、爱奥⽴克、柯林西、塔司⼲、组合柱式3.封建社会--材料:⽯材、混凝⼟。

建筑:教堂、⼴场、市政厅、别墅。

建筑风格:拜占庭、哥特式、巴罗克、洛可可主要建筑: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得堡主教堂,巴黎凡尔赛宫4.资本主义社会–新型材料:钢材、玻璃、钢筋混凝⼟。

多功能建筑:商业、办公、车站、展览馆、歌剧院、住宅等。

主要建筑: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伦敦⽔晶宫、美国世贸⼤厦.吉隆坡佩重纳斯⼤厦建筑风格:古典主义、现代建筑、折衷主义。

1.1.2中国建筑发展概况1.原始社会--天然材料:泥、草、树⽊。

建筑:住居村落。

主要建筑:陕西半坡村(⽊⾻泥墙)浙江余姚河姆渡(⼲阑式建筑)时期:仰韶⽂化2.奴⾪社会--材料:夯⼟,陶⽡。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圣才出品)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圣才出品)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一、填空题1.赖特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和贝律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运用______。

【答案】几何形构图2.高层建筑按体型可分为塔式和板式,从______来说,板式高层抵抗水平力的能力不如塔式高层。

【答案】结构性能3.公共建筑设计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空间组合形式。

【答案】分隔性;连续性;观演性;高层性;综合性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设计商住楼平面时的做法,错误的是()。

A.厨房卫生间尽可能集中靠边布置B.利用住宅楼梯,帮助疏散商业人流C.尽量使住宅进深轴线尺寸规格统一D.尽量采用住宅外凸楼梯间形式【答案】B【解析】商住楼是指该楼的使用性质为商、住两用,商住楼一般底层(或数层)为商场、商店、商务,其余为住宅的综合性大楼。

设计商住楼平面时不允许利用住宅楼梯帮助疏散商业人流。

2.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展厅布置方式是()。

A.多线式B.簇团式C.串联式D.并联式【答案】C【解析】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展厅,是逐层向上悬挑增大展廊空间的,这样处理调整了因透视变化而产生后退变薄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空间尺度效果,布置方式是串联式,展线布置在外围螺旋形坡道上。

3.1927年美国的佩里提出的概念是()。

A.邻里单位B.田园城市C.光辉城市D.卫星城市【答案】A【解析】1927年美国的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概念,是较早地从理论上以居住地域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

4.下列关于建筑疏散设计的陈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低层建筑考虑平面疏散,高层建筑考虑垂直疏散B.疏散设计是指建筑物内部与外部交通联系的设计C.疏散设计是以功能要求疏散作为出发点的D.有大流量的人流集散主要依靠自动扶梯【答案】B【解析】高层建筑也要考虑平面疏散;人流疏散分为正常疏散和紧急疏散两种情况,疏散设计应以紧急疏散作为出发点;自动扶梯不能用作火灾时的紧急疏散口。

5.下列图示三个展览馆的展览空间组合的类型,从左到右分别是()。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第五篇至第六篇(圣才出品)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第五篇至第六篇(圣才出品)
1 / 8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热加工厂房—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进行生产的车间。 ③恒温恒湿厂房—在稳定的温湿度状态下进行生产的车间。 ⑤洁净厂房—为保证产品质量,在无尘无菌,无污染的洁净状况下进行生产的车间。 (3)按厂房层数分类 ①单层厂房: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等工业,适用于有大型设备及加工件,有较大动荷 载和大型起重运输设备、需要水平方向组织工业流程和运输的生产项目。 ②多层厂房:用于电子、精密仪器、食品和轻工业,适用于设备、产品较轻、竖向布置 工艺流程的生产项目。 ③混合层数厂房:同一厂房内既有多层也有单层,单层或跨层内设置大型生产设备,多 用于化工和电力工业。 (4)科研、生产、储存综合建筑(体) 在同一建筑里既有行政办公、科研开发,又有工业生产、产品储存的综合性建筑,是现 代高新产业界出现的新型建筑。
平行。对建筑围护结构有一些具体要求,见表 2-1 和表 2-2。
表 2-1 恒温恒湿厂房对外墙、屋顶等的要求表
室温允许 波动范围
最大传热系数(W/(m2·K))
外墙 外墙朝向 楼层
(括号内为热惰性指标)
外墙 内墙和楼板 屋顶 顶棚
≥±1℃ 宜减少外墙 宜北向宜
1.0
1.2
避免顶层
±0.5℃ 不宜有外墙 北向
上横向运行。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工作制
a.重级工作制(工作时间>40%)
b.中级工作制(工作时间>25%~40%)
c.轻级工作制(工作时间>15%~25%)
③注意事项
注意厂房跨度和吊车跨度的关系,使厂房的宽度和高度满足吊车运行的需要,并在柱间
适当位置设置通向吊车司机室的钢梯及平台。

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复习课件第4篇__第4章_墙及楼地面面层b

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复习课件第4篇__第4章_墙及楼地面面层b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4.2节 地坪与地面装修
–地坪构造
第4篇 建筑构造
• 地面构造
• 1、对地面的要求
• 2、地面装修的类型
– 整体类地面 – 预制块镶贴地面 – 其他地面
• 粘贴类地面 • 涂料类地面 • 金属类地面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 整体类地面
– 水泥砂浆地面 – 细石混凝土地面 – 水磨石地面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 预制块镶贴地面
– 砖块地面 – 水泥制品块地面 – 陶瓷砖地面(缸砖、陶瓷锦砖、陶瓷地砖) – 天然石板地面 – 木地面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 缸砖地面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 特殊部位的墙面装修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 贴面类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 贴面类 (板材类)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 4.3节 顶棚装修
– 直接式顶棚
• 直接喷刷涂料 • 抹灰装修 • 贴面式装修
– 吊式顶棚 (吊顶)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房屋建筑学笔记

房屋建筑学笔记

1.四大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莱特。

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3.居住建筑按层楼分类:1、1-3层——底层住宅2、4-6——多层住宅3、7-9——中高层住宅。

10层及10层以上或24米以上的为高层住宅。

公用建筑:普通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层数30层以上)。

4.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5.基本模数——数值规定100mm,符号M,1M=100mm。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的一系列尺寸。

6.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7.风玫瑰图,哪边风大哪边线长。

8.设计使用年限:四级——年限5年,三级——年限25年,二级——年限50年,一级——年限100年。

9.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10.建筑设计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11.建筑设计依据:1、使用功能2、自然条件(风向频率玫瑰图)12.从使用性质分析,平面各部分的组成:使用部分(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

13.房间内部面积根据使用特点划分: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2、人们在室内的试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的面积)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14.房间形状选矩形的原因(优点):1、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充分利用面积。

2、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

3、矩形平面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

15.教室平面尺寸满足要求:1、后排距离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0米2、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必须不小于2.00米,保证垂直视角大于45°3、水平视角应不小于30°。

16.一般房间多采用单侧或双侧采光,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是增大1倍。

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自己亲自做的

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自己亲自做的

民用建筑——概论篇(第1篇概论)一、建筑概念建筑是一个统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一)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叫作“构筑物”。

(二)建筑物概念:与构筑物相对,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条件,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产环境。

1、空间2、满足社会需要(1)物质需要(2)精神需要3、建筑形式与内容、手段的辨证关系二、建筑分类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相互联系、约束、不可分割、充分发挥设计者主观作用使建筑形象更具文化特征和美感、历史优秀建筑作品辩证统一(一)建筑分类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生产厂房、动力建筑、储藏建筑)建筑农业建筑(温室、粮仓、水产品养殖场)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二)民用建筑的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2、按层数分住宅建筑1)低层(1-3层)2)多层(4-6层)3)中高层(7-9层)4)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公共建筑1)普通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2)高层(10-30层或总高在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不适用与大于24m的体育馆、食堂、剧院、防空地下室3)超高层(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3、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1)砖木结构2)砖混结构3)钢筋混凝土结构4)钢结构5)其他结构建筑物的等级一般按其耐久性和耐火性进行划分4、按耐久等级分1)一级(耐久年限:>100年)2)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3)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4)四级(耐久年限:<25年)5、按耐火等级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标准是依据房屋的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它的耐火极限来确定耐火极限:建筑构件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的基本构造(圣才出品)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的基本构造(圣才出品)

第2章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的基本构造楼地层、屋盖、阳台、雨篷等建筑物中的水平构、部件,都属于受力系统中的第一个层次,这些水平构、部件的支承和被支承的情况,决定了许多垂直构件的布置,同时又兼有围护和分隔建筑空间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建筑平面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各种建筑空间的构成及组合,还要讨论其围合构件和结构支撑的布置及其构造方式对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的影响。

一、楼地层的基本构造1.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层是沿水平方向分隔上下空间的结构构件,具有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水平荷载的功能,还有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性能。

钢筋混凝土材料和以压型钢板为底模的钢衬板复合楼板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楼层材料。

(1)楼层的基本形式根据力的传递方式,建筑物楼层的形式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等类型。

①板式楼盖a.定义当房间的尺度较小,楼板可直接将其上面的荷载传给周围的支承构件,而不会使得其因为跨度太大,而造成断面尺度太大或结构自重太大。

如走道、厨房等。

b.分类第一,单向板。

如果一块楼板只有两端支承,它就属于单向板,即荷载只朝一个向度的两端传递。

如图2-1(a)所示,当l2/l1>2时,即为单向板。

第二,双向板。

如果一块楼板不止只有两端支承,它平面上两个向度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将决定其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

如图2-1(b)所示,当l2/l1≤2时,即为双向板。

图2-1 四面支承的楼板的荷载传递情况(a)单向板;(b)双向板②梁板式楼盖a.定义当房间的平面尺度较大,可以通过在楼板下设梁的方式,将一块板划分为若干个小块,从而减小小块板的跨度。

b.分类梁板式楼盖的梁可形成主次梁的关系。

由于梁的不同排列,形成不同形状的楼盖,可以分为肋形楼盖、密肋楼盖和井格形楼盖三种。

当布置肋形梁,可令楼层节间板成为单向板或双向板;而布置井格梁时都令小块板成为双向板。

第一,具有结构方面的意义;第二,控制其断面尺寸,可以保证某些结构梁底的净高;第三,可以在平面上按照建筑设计的需要局部增加或取消某些楼层的支座。

房屋建筑学第四版重点背诵内容

房屋建筑学第四版重点背诵内容

楼板:除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能力根据力的传递方式,建筑物楼层形式可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板式有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钢筋混凝土楼层的施工工艺及细部构造: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预制板在墙上的搁置宽度应不小于100mm,在梁上的搁置宽度应不小于80mm地层:实铺地面和架空地面屋顶的基本形态:平屋顶、坡屋顶(坡度超过十分之一)、曲面屋顶坡屋顶的屋面板采用不透水或是具有构造自防水功能的成品构件,直接安装在屋面结构支承构件上面形成屋面先铺设各类基层屋面板后,再在其上面做防水及隔热、保温等相关构造层次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结构形式:悬挑和悬挂建筑物墙体分类:依其在房屋中所处位置分为外墙和内墙依其结构受力的情况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依其墙体的建造材料:砖墙、石墙、土墙、砌块墙、混凝土墙建筑物墙体的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3. 选用的材料及截面厚度,都应符合防火规范中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所规定的要求;4. 满足隔声的要求;5. 满足防潮、防水以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标准实心粘土砖的尺寸:实际尺寸为240mm(长)×115mm(宽)×53mm(厚)承重多孔砖:其实际尺寸为240mm(长)×115mm(宽)×90mm(厚)砖墙厚度240 水泥砂浆——水泥和黄砂配合。

其常用级配(水泥:黄砂)为1:2、1:3等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石灰膏。

其常用级配(水泥:石灰:黄砂)为1:1:6、1:1:4 砌体墙作为填充墙的构造要点: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合适的高厚比其自重的支承避免成为承重的构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一般不超过墙体水平截面面积的50%。

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过梁过梁搁置长度应不小于240 在构造柱与墙之间没500设fai6钢筋连接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3.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称散水或护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复习笔记
第1篇概论
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建筑设计的内容
1.建筑空间的研究
建筑空间的研究是建筑设计的核心部分,是设计人员关心的首要问题。

(1)无论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建筑空间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往往还反映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2)建筑物应满足不同的物质需求,例如防水、隔热、保温等。

2.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建筑物实体具有利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其利用价值是指对空间的界定作用,其观赏价值是指对建筑形态的构成作用。

二、建筑物的分类及主要组成部分
1.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物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

生产性建筑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非生产性建筑统称为民用建筑。

(1)生产性建筑
生产性建筑的形式和规模由产品的生产工艺决定,一旦生产内容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建筑往往随之改变。

(2)非生产性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①居住建筑
一般包括住宅和宿舍。

住宅是民用建筑中占比例最高的部分。

建筑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改进住宅。

②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分为生活服务性建筑、文教建筑、科研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建筑、展览建筑、宗教建筑等。

2.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1)楼地层
楼地层具有提供活动平面并传递水平荷载的作用,还可以沿建筑物的高度分隔空间。

(2)墙或柱
屋盖、楼层等部分所承受的活荷载以及自重,通过支承墙或柱传递到基础上,再传给地基。

墙体还具有分隔空间或对建筑物围合、保护的功能。

(3)基础
基础是指建筑物的垂直承重构件与支承建筑物的地基直接接触的部分。

(4)楼电梯
楼电梯是解决建筑物上下楼层之间联系的交通枢纽。

(5)屋盖
屋盖承受荷载、围护房屋。

(6)门窗
门窗可以提供交通及通风、采光。

三、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分析
1.建筑物的结构支承系统
建筑物的结构支承系统是指建筑物的结构受力系统与保证结构稳定的系统。

结构支承系统是建筑物中不可变动的部分,建成后不得随意拆除或削弱。

主体部分构件的布局要合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方便力的传递,使结构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建筑物的围护、分隔系统
建筑物的围护、分隔系统是指建筑物中起围合和分隔空间的界面作用的系统。

属于围护、分隔系统的建筑构、部件,如果不属于支承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安装时与其周边构件联接的可能性及稳定问题。

围护、分隔构件在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可能性及共同作用。

3.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有关的其他系统
部分设备系统需要建筑提供主要设备的安置空间,管道需要穿越主体结构或其它构件,更会形成相应的附加荷载,需要提供支承。

第2章建筑设计的程序及要求
一、建筑设计的程序
建筑设计的程序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1.设计招投标
(1)招标方,提供工程的名称、地址、占地面积等,提供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经济技术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规划控制条件和用地红线图,可供参考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基础材料。

(2)投标方,按投标文件的编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投标文件。

(3)中标,获得该项目的设计承包资格。

2.初步设计阶段
(1)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的开始阶段,应重新熟悉设计任务书、收集在设计中会用到的资料,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地方法规。

(2)项目设计的总负责人应注意调整各专业之间的设计进度和专业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应在各专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密切合作。

(3)出具图纸和设计文件,分为建筑专业、结构专业和各设备专业,根据专业不同要求出具不同的图纸和设计文件。

(4)工程概算人员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概算。

(5)设计单位提交全部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等候审批。

3.施工图设计阶段
审批通过后,设计单位可以开始进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

(1)设计人员对初步设计的文件进行细化处理,达到可以按图施工的深度,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要求。

(2)施工图文件完成后,设计单位应将其经由建设单位报送有关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审查。

(3)施工图经由审图单位认可或按照其意见修改并通过复审且提交规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备案后,施工图设计阶段全部完成。

二、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建筑最基本的要求在于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规划设计是有效控制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能为建筑物安全、有效地建造和使用提供基本保证。

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
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切实根据投资的可能性选用合适的建材及建造方法,合理利用资金,避免浪费人力、物力。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按照建筑平面的使用性质,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能的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指专门用来连通建筑物各使用部分的空间。

一、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1.确定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
(1)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

(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

2.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
矩形是采用最多的平面形式。

(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

(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

(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要求。

二、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确定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
(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