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说阅读二轮复习(鉴赏人物形象)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赏析小说人物形象+课件36张

⑶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
解题思路:概括归纳+文本分析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
人
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物
直接描写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
形
(正面描写) 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2020年·新课标Ⅱ卷《书匠(节选)》葛亮]
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审题]小说中对老董的语言、动作、行为进行描写的语句,有关“匠人 精神”的知识点。
工匠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 官方标答:⑴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 此甚至跟权威叫板。
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
以权谋私、
有方、诲人不倦、以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
徇私枉法、
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
职责类
畏首畏尾、
创新、技术精湛、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
墨守成规、
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
贪生怕死
通今、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
5.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评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许多 小说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 的关系,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 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泼皮 破落户”“凤辣子”,就揭示了王熙凤泼辣的性格特征。
类型
人物形象常见术语 正面
反面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 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贪图享乐、自暴自 拼搏类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弃、拈轻怕重 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
【高考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题点3形象赏析题

2020/4/4
9
9
-10-
特别提示“我”——小说中的特殊人物和特殊作用 在小说中,“我”是个值得关注的角色。首先,同散文中的“我”是作者本身不同,小说中 的“我”是作品中的角色,不一定是作者。其次,小说中的“我”主要是文本中的人物,有时也 可能拟人化为作品中的一个动物。再次,小说中的“我”既可以是主角,又可以是配角,更多 的时候是配角,只有这样,“我”才意蕴丰富。高考对“我”的考查主要有两点:形象特点和作 用。分析概括“我”的形象特点同分析概括其他人物形象一样,重点是分析概括“我”的作 用。“我”有四重作用,当认真体会和把握。
题干中常 有“人 物”“作 用”“主 人公” “次要人 物”等字 眼
(2)次要人物 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关注其自身作用。即 他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 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 的作用。其次,要关注他在情节、人物、主题、环 境等方面的作用: ①“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 发展。 ②“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 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③“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 深化了主题。 ④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次要人物往往是社会环境 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 “ 主 人 公 ” 来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b.通过人物
合文章内容分析。
“ 次 要 人 物 ”的命运发展来反映某种社会现状,讽刺或
③请简要分 析 ××× 这 一人 等字眼
揭露社会的不公现象;c.借助人物形象表达
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
2020/4/4
16
16
题干示例
审题辨别
二轮精准复习之人物形象

审、读、答 精准突破
一 精准审题 1.整体设问 (1)×××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请概括×××的Fra bibliotek象特征。 △△
(3)请概括×××的生活状态。 △△
(4)请概括×××的心理(情感)变化。 △△
(5)××ד仁厚宽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
(6)×××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具体说明。 △△△△
真题试做 (201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 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 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 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三 精准答题
1.思考守道 答人物形象题的关键不在于找出描写人物的文字,而在于如何把这些 具体文字经过抽象思考变成准确、全面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考生出现的所 有问题基本都出在这个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 只要能把握思考的准则,找准方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准确定性,分清主次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首先有个定性问题,即首先确定他是什么样的 人,是正面还是反面,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感情倾向是颂扬还是讽刺。尽管 这个环节很简单,但还是有考生在这个前提问题上出现失误,尤其在阅读 外国小说或历史时代久远的小说时更是如此。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 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 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 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限时练(九)小说阅读(飞来的木桶饱学之士)(含解析)

限时练(九) 小说阅读(飞来的木桶·饱学之士)(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飞来的木桶高军1939年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
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来说是很不舒服的。
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一转。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
麻其想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
”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
”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
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
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他家长里短地说着话。
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让他把大衣披上。
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
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
他站在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
“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自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
“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二轮复习

注意事项:
1. 分析人物形象时,做到客观不拔高。
2. 立足原文概括,不无中生有。
3. 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4. 答案要点要齐全,不漏答。
5. 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不杂乱无序。
答案一 杨思敏 1、顺叙与插叙相结合。 好处: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 2、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关注。
(示例二)搭档只是工作和事业中的一个合作者,为 此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则未免有些自作多 情。 ①事业伙伴和心灵知己毕竟是两回事,李兰芬因为 对方的感情生活而意气用事,两人不再搭档,也阻 碍了事业上的进一步发展; ②李兰芬对杨素娟的遇人不淑满怀担心,但最终也 无法帮助友人走出灾难,足见搭档与心灵的知己仍 有一定的距离; ③世事变幻和人生无常的不确定性,也要求人们只 能把搭档看作是某段路途中的同伴,或许向前一转 弯,有更好的搭档在等着你,而只钟情于一人,也 太过幼稚。
特点: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便于评价,反映现实 比较灵活自由。
17
叙述顺序(手法的运用及用) ? 1.顺叙:
特点:能按某一顺序(时空)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
特点: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
特点: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 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 更加充实丰满。 特点: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 代。
参考答案
李兰芳是一个技艺精湛而又重情重义的老艺 术家形象。 ①倾心艺术,能够创新。她演出时投入感悟,而 且自创一调。 ②知恩知德,情笃意深。她对搭挡心怀感念,而 且一生都视如已命。 ③眼光敏锐,善于识人。她早就发觉记者内心卑 鄙,而且几十年后得到了印证。 ④内向敏感,意气刚烈。她意识到好友对记者的 好感,隐忧在心,在无法劝说的情况下,两人决 裂,几十年后坚持追问,了解了真相。
小说复习之人物形象专题——《少男》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学案——小说阅读理解之人物形象类题型探究编写:五莲一中陈恩华审核:赵娜时间:3.18一、学习目标:1.梳理文本,把握文章主题。
2.熟悉常见题型,总结答题思路。
二、真题演练【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16分)少男刘庆邦1.春节刚刚过去,地上还到处能看到破碎的炮屑。
人们见面互相说的是“年又跑远了”之类的话,散布的是失落的空气。
2.河生两只手往两只袄袖筒里互相一插,靠在院墙外的一颗苦楝树下。
从远处很难分辨出他的实际年龄,只有走近了才会看清,他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
他鼻子饱饱的,脸蛋儿鼓鼓的,一切还没真正长开,只是他的眼神有些忧郁。
3. 他刚刚听说了姐姐定亲的事,姐姐定亲,就意味着姐姐将变成别人家的人,这是河生不大容易接受的。
河生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去世后,在母亲的郑重提议下,户主换上了他的名字,从此他开始长心了,有事无事蹙着眉头。
在弟弟妹妹眼中,他俨然一副小父亲的样子。
4.河生从刚会走路的时,就由姐姐领着他玩。
姐姐教他上树摘果,下河摸鱼。
若是谁敢欺负他,姐姐跃起来就跟人家厮打。
他到了上学年龄,母亲就不许姐姐再上学,姐姐很快就理解了。
姐姐退学后,天天到地里薅草,并用卖干草的钱补贴家用,或留着给河生交学费。
姐姐订亲的事让他情绪低落,沉闷,还有一些伤感。
姐姐不订亲就不行吗?干吗非要订亲呢?5.后来,河生偶尔听人说姐姐对象是河对岸那个村的,他还记住了他的名字。
河生觉得那人的名字生硬蹩脚的很,他在心里发誓,只承认姐姐,绝不承认姐夫。
6.夏天的一个午后,河生跟同村的一帮人去河里摸鱼。
到了河边,河生犹犹豫豫,没有下水。
不知为什么,他总是有些担心,担心那个人会突然从逮鱼的队伍里冒出来。
真是怕鬼有鬼,他听到了有人喊那个人的名字。
那个人果然出现了!不仅出现了,还捕到了一条很大的黑鱼。
河生赶紧躲到了一丛蓖麻下面的阴影里去了,他害怕有人看到他,对他说:“河生,你看,那个捉到黑鱼的人就是你姐夫。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小说阅读训练四人物形象分析概括课件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
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
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解答此题要注意必须与文章的中心
相结合。
1234
3.概括碗匠八爷的形象特点。(4分) 答案 ①为人聪明,制碗烧碗的手艺精。 ②诚实守信,孝敬师傅。 ③待人热情,热爱技艺,乐于传授烧碗识货的道理和方法。 ④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年轻人闯荡世界之间的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富有智慧。(每 点1分)
八爷是村子里最好的碗匠。 八爷拿捏碗坯子,那是村子里最快的。小半个下午就能做出五六十个呢,就是 村子对门成天牛皮吹得哄哄响的刘老大,忙得汗水长流也没比过八爷。八爷烧出的 碗,那更是一绝。造型,釉色,图案,那都是没得挑。能在碗边碗底上搞出花花草 草,有鱼有鸟,有人物有动物,买主点着要什么他就能给你烧制出什么。做大寿的 能给你烧出老寿星图,结婚办喜事儿的能在上面烧出鸳鸯,外出发财回家造新房的 能在上面烧出财神爷,那些图案活灵活现,逼真得惊人。有的人端起碗吃饭时,都 只顾着欣赏,翻来覆去地看,碗里的东西打倒了全然不知道。 八爷烧碗的手艺,那是跟着他师傅学的,足足学了三年,他师傅才把最关键那 点儿真本事传给了他。师傅传授真本事时,只给八爷提了一个要求:留在烂泥田!
师傅对八爷说,我一辈子教了数不清的徒弟,学了手艺,都跑出去闯荡了,没 有一个能留下来的,其实,他们都只是一知半解,没有学到真本事。如果你一直留 下来,我就把最关键最实在的那点儿本事传给你!
八爷说话算话,一直留在师傅身边,烧碗。直到师傅去世,他都没有离开过烂 泥田。
八爷学到了烧碗的真本事,那手艺真是做精了。在烂泥田方圆三四十里地界, 你要说到碗匠八爷,没有人不知道的。做大寿的要找他,娶媳妇嫁女的要找他,修 房造屋贺喜事儿的要找他,找他烧碗做个纪念呗。外出送货的货车司机要找他,卖 碗送碗的客商老板要找他,玩古玩收藏老玩意儿的也要进山找他。八爷的手艺活儿 呀,在县城里的大半条街都是抢手货。卖碗收货的老板一看仓库里的货不够了,大 喊一声,进山去烂泥田八爷那里收货去!保准屁股后面三五几个就跟着来了。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鉴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75bdb15227916888486d78a.png)
规律总结
(一)提问方式:
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 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 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规律总结
鉴赏探究小说人物形象题的答题要素: 观点+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塑 造手法+人物的意义或作用(主题)
队形象。(6分)
【答案】
①“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 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②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 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③瞟一眼,问一声: 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④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 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概括。
(6分)
【参考答案】
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
的人。 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 ①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 ②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 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乐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3 分)
(4分)
针对训练
【参考答案】
①为母亲的性格转化提供契机,(2分)
②推动情节发展。(2分)
针对训练
2.阿城《溜索》 (1)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
各有什么作用?(6分)
针对训练
【解析】
作用题,但角度单一,难度较小。 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满恐惧感,就是因为怒江峡 谷的高峻险恶,此属侧面表现。 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则包含两方面: 一是“战战兢兢”的“我”,这是映衬; 二是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这是反衬。 在答题是注意不要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个性特征2 +身份特征+举出实例); 温柔慈祥的母亲+举出实例
③个性特征3 +身份特征+举出实例)。 孝顺公婆的儿媳+举出实例
药方三:积累词语、避免词穷
寡言少语、平凡、朴实、纯真、善良 、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 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 、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 辣、热心、胆小、老实、圆滑、暴躁 、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 勤俭、敬业、诚实、执著、势利……
•
霍总缓了口气:“同样的稿子,为什么我念
不下去,而参谋长念得好好的呢?你们说。”这
时候,自然没有人会站起来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 他说:“很简单,就因为参谋长上过高中, 有文化;而我小学都没上过,没文化。这下好啊 ,大家都可以看到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了吧。 ”他停了一下,又说,“在座的,文化程度有高 的,也有低的。我想啊,这长波台咱中国人没搞 过,文化程度不论高低,都要拿镜子照自己身上 的不足。低的自然要学。为了让别人不笑话我们 ,为了让人民能睡得着觉,高的也要学。从今天 开始,我带头学,因为你们的文化都比我高,都 是我的老师。”
• 全场起立,自发地响起了雷鸣般掌声。
•
(选自《海军往事》,有删改)
8. 请结合文本,概括文中霍总的形 象,并简要分析。
•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 小说中的老大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请 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并结合全文简 要分析。
• 文中三处画线的语句,分别表现了人 物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鉴赏人物形象
如何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
1、写什么人? 2、怎么写这个人的? 3、为何写要写这个人?
人物形象三大题型:
1、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或特点 。(写什么)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怎么写)
3、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为何 写)
本课学习目标:
总结概括分析小说人物 形象的方法。
(2)资历深,威望大。参加过红军长征,战功卓著 ,“他在指挥部的地位也无人可比”。
(3)富有激情,性格耿直。誓师大会慷概陈词,激 情四溢,号召力强;怒掷稿件,揭破参谋长谎言 。
(4)勇于认错,敢于担责。频读错别字,毫不讳言 没文化,勇于担责。决心学文化,积极上进。
药方二:熟记答题模板
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
文本回放:
• 长波 • 陆颖墨 •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长波台刚要开工建 设,援建的苏联专家就撤回国了。之前,刚组建 的人民海军潜艇是依靠苏联的长波台,所以说, 不管多艰难,中国人也要把自己的长波台建起来 。海军迅速抽调力量组建了一个指挥部,一时, 荒凉的海滩热闹起来,除了两个工兵团,还来了 大批的知识分子,都是全海军挑出的宝贝疙瘩。 当时大家奇怪的只是,上级派来的一把手霍总却 是一位只在长征路上才开始识字的大老粗。
国人民就会睡不着觉。我们能让人民睡不 着觉吗?”说着站起来用右臂猛地一挥。
•
台下传来了雷鸣般的吼声“不能”!
一时间,整个海滩让一股豪迈之气震撼,
仿佛潮水也退了一大截。这时,霍总又是
人们传说中的霍总了。他喝口水,坐下来
,拿出准备好的稿子,开始部署任务。
• 他刚念到第二节,就出了个错别字。 当时全场还沉浸在豪迈的气氛里,没有什 么反应。等他念到那些专业名词时,那些 知识分子竖起耳朵,拿着笔记本用心记录 时,出错的频率一下子增多了,有时一句 话中会念错两三个字。……
• 台下出现了嗡嗡的议论声。霍总自己不知道 发生了什么事,疑惑地停下来,看了看台下。由 于他的目光,台下暂时又安静了。可他刚开口念 了一会儿,又嗡嗡地议论起来。他忽然觉察到什 么,右手翻开下页时,翻了两次才翻过去。但他 还是稳得住,清清嗓子又接着念了下去。下面记 笔记的由于许多次听不明白,只好停下手中的笔 ,一个个满脸迷茫。突然,他再一次念到了“频 率”俩字,念的是“步卒”,终于有人听明白了 ,前排有个调皮的开发了艺术细胞,说了句“我 们不是步兵是海军”,周边上的几个人忍不住“ 哧哧”笑了起来。霍总自然听到了,脸上再也挂 不住了。他是个直性子,突然把手中稿子朝前面 用力一摔,大声说“写的什么破玩意儿,没法念 ”。全场惊呆了。
请你来诊断:
答题误区——概括和分析不能很好对应。
找出不足,对症下药:
(1)分点答题,要点齐全。 (2)合并同类,避免重复。 (3)正确评价,分清褒贬。 (4)立足文本,言之有据。 ⑸ 用词恰当,准确表达。 ⑹概括准确,分析得当。
• 药方一:钻研参考答案
(1)英勇无畏、坚韧威猛。战争年代经历传奇:“空 腹空手夺来两支步枪”“用一颗土制手榴弹让七 个鬼子都举了双手”。
• 开工誓师大会是在海边的一片沙滩上 举行的,两千多名官兵都坐着小马扎,黑 压压的一片。大会开始前,全场起立,唱 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当时,大家唱得 都很豪迈,也很激动。指挥部参谋长宣布 开会后,霍总开始讲话。他一张嘴,就让
全场振奋起来。台下的人都挺身坐得笔直 ,好像长高了一截。
• 他说:“现在有人坑我们一把,只有 靠我们自己了。如果我们完不成任务,全
坚持阅读 积累词语
课下作业 完成2.15语文学案内容
课下作业 2016全国卷II《 《玻璃 》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 点?请简要分析。(6分)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 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
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诚 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步骤三:归类合并,恰当表述。
请你来诊断:
• 霍总在战争年代的传奇故事很多”“几乎所有的人都 是在仰视着霍总,他在指挥部的地位也无人可比 ’”“从今天开始,我带头学,因为你们的文化都比 我高,都是我的老师”; “全场起立,自发地响起了
请你来诊断:
• 答题误区——曲解文意,褒贬不当;表 述用词不够恰当,概括不够简练。
• 霍总在战争年代的传奇故事很多,如过草地 时,他七天七夜不吃饭,居然没有饿得晕倒,出 了草地,还能马上投入战斗,空腹空手夺来两支 步枪;再比如,百团大战中,他能单身爬入炮楼 ,用一颗土制手榴弹让七个鬼子都举了双手……
•
刚来那几天,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仰
视着霍总,他在指挥部的地位也无人可比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霍总的文化水 平,最明显的标志是经常说错别字。知识 分子的嘴巴比一般的军人要活跃,渐渐议 论就多了,霍总这样的文化水平能不能当 好这个总指挥,确实叫好多人捏把汗。
形象特点
人 物 的 形 象
性格特点
问什么答什么
身份 外在特征
职业 技能
精神 品行 情感
外在的
百折不挠、 斗志昂扬
德高望重、 刚正不阿
内在的
心灰意冷、 惶恐不安
解题步骤回顾: 步骤一:仔细审题,明确方向。 (概括还是分析?性格特点还是形象
特点?心理情感?) 步骤二:总体把握,划句分析。 (褒还是贬?文本意识)
•
• 稿子散了一地,让风吹得满地跑。主持会议 的参谋长带着几个兵费了好大的劲,才一张张捉 了回来。参谋长满头大汗地把稿子理好,用目光 请示霍总。这时的霍总喘着粗气谁也不理,用手 撑着脑门,满脸涨得通红。参谋长咳了一下,对 台下说:“我先做个自我批评。这稿子是我带人 准备的,昨天晚上搞得匆忙了些。字体比较潦草 ,笔误也比较多。霍总年龄大了,眼睛老花,念 起来不方便。现在由我来替首长念完。”然后, 参谋长就念了起来。霍总还是保持那个姿势,一 直到参谋长念完。参谋长收起稿子,请示霍总: “是不是散会?”霍总看了他一眼,突然说:“ 我说几句,刚才参谋长有几句话讲得不对。”参 谋长一下子紧张了,在场的人也都紧张了。霍总 从参谋长面前把稿子又拿过去,然后面对台下举 起来:“哪有什么笔误?哪有什么潦草?大家都 看看,这稿子写得很好,字体也很工整。”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你来诊断:
• 答题误区——表述用词不当,概括和分 析不对应。
请你来诊断:
答题误区——以人物的行为来看作是人物形 象的特点,概括不够准确。
请你来诊断:
• 答题误区——角度重复,不会合并;认识 简单,褒贬不当;点不应分,分析不当。
请你来诊断:
• 答题误区——要点不够,字数较少; • 分析不具体,用词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