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套】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A卷)班级姓名一、填空。
(16分)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 ),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一定可以组成4个( )角。
3.下午3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互相( )。
4.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条垂直线段,它们的长度都( )。
5.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度分别是15厘米和20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厘米。
6.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 )、它有( )条高。
7.拉动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使它的四个角都变成直角,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 )。
8.下面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底和高分别是( )和( ),另一组底和高分别是( )和(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6分)1.平行四边形有( )组互相平行的边。
A.1B.2C.3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 )。
A.相交B.平行C.不是相交就是平行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B.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C.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一定是平行线。
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
A.平行四边形B.三角形C.梯形5.下面图形中,图( )是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A.楼梯护栏B.伸缩门C.铁丝网6.延长梯形的上底和下底,这两条直线( )。
A.永不相交B.相交C.无法判断7.把一个长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28B.20C.148.下列各图中,沿虚线将正方形剪成两部分,( )的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
(中点) (中点)A. B. C. D.三、从下面的图形中选出梯形画“○”,平行四边形画“△”。
(4分)( ) ( ) ( ) ( ) ( )( ) ( ) ( ) ( ) ( )四、过A点画直线的垂线。
(8分).五、画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分值:(100+10)分一、填空题。
(19分)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有( )和( )两种。
2.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
3.伸缩门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性制成的。
4. ( )和(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
6.两条直线相交,其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三个角一定都是( )角,我们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
7.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直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都( )。
8.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底和高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另一组底和高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
9.一个等腰梯形的下底是6厘米,上底是8厘米,一条腰长7厘米,围成这个等腰梯形至少要用( )厘米长的铁丝。
10.一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如果将上底延长8厘米,就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 )厘米,下底是( )厘米。
二、判断题。
(10分)1.小华画了一条平行线。
(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 )3.梯形的内角和是360°。
(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5.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如果不互相平行,就一定互相垂直。
( )三、选择题。
(10分)1.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 )。
A.变大B.变小C.不变2.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
A.梯形B.平行四边形C.三角形3.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 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 无法确定4.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 )条该直线的垂线。
A. 1B.2C. 无数5.下图中,线段( )是最短的一条。
A.APB.BPC.CP四、画一画。
(19分)1.画出下列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6分)2.过点A 画出已知直线l₁的平行线,过点B 画出已知直线l₂的垂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沿对角拉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A.不变B.变小C.变大2.在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高的长度最多有()种可能A.1B.2C.3D.无数3.如图中梯形的高是()厘米.A.4B.6C.54.在图中,从A、B、C、D四个地方都可以到达购书中心.其中,()到购书中心最近.A.A地B.B地C.C地D.D地5.()四边形是正方形A.两组对分分别平行的B.四边相等的C.四边相等且四个角是直角的6.通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A.1条B.2条C.无数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是梯形的腰B.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C.梯形的高有无数条D.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并且这组对边相等8.在下面图中,经过A点、B点分别作出直线的垂线,想一想这两条垂线之间的关系是()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无法确定9.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A.1条B.2条C.无数条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行线间的线段长度相等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C.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D.梯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伸缩门是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12.平行四边形DC边上的高是BC边上的高是.13.图中有组平行线.14.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时,这个图形就变成了.15.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16.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做一条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和一个形.1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最短,它的长度叫做.18.直角三角形有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条高,梯形有条高.三.判断题(共5小题)19.直角梯形有无数条高.(判断对错)20.两条线相互垂直,必定相交.(判断对错)21.直角梯形只有一个直角,但他有无数条高.(判断对错)22.每个平形四边形都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判断对错)23.过直线外一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无数条..(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7小题)24.画出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底边a对应的高.25.画出下面梯形的其中一条高,并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26.在如图中找出一组平行线,用实线画出来.27.利用如图的平行线画一个底为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并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28.一个四边形,有直角,有一组对边平行.29.画出这条直线的一条平行线,一条垂线.30.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底为6厘米、高为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把小方格的边长看作1厘米)五.应用题(共2小题)31.王师傅用一根70厘米长的木条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其中一条边的长是20厘米,另一条边长是多少厘米?32.观察下面正方形的对角线(即线段AC和BD),你能发现什么?再画一些正方形,看它们的对角线是不是存在同样的关系,然后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长方形后各条边的变化来进行解答.【解答】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长方形之后,每条边的长度不变,所以周长不变;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前后两个图形的主要变化:边长不变.2.【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指从一条边的任意一个点到对边之间的距离,两组对边之间都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段,所以有无数条高,但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只有两种,所以高也只有2种不同的高(即高的长度只有两种).【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高的长度最多有2种可能.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有两种底边,就有两种高.3.【分析】高是指梯形上下底的距离,在梯形的上底的任取一个端点作垂直于下底的线段,称为作高;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如图中梯形的高是5厘米.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梯形高的意义与作高的方法.4.【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直线段和斜线,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在图中,从A、B、C、D四个地方都可以到达购书中心.其中,B地到购书中心最近.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垂直的性质,明确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直线段和斜线,垂线段最短.5.【分析】正方形的特征是:四边相等且四个角是直角,据此解答.【解答】解:四边相等且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特征,要熟练掌握.6.【分析】根据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判断.【解答】解:因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1条.故选:A.【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理解平行公理.7.【分析】根据梯形的意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底,梯形有无数条高.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A、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A错误;B、有一组对边平行,不能判断另外一组对边是否平行,B错误;C、梯形虽然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但是,在这组对边里,也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段,所以有无数条高,C正确;D、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并且这组对边不相等,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了梯形的特征,是基础知识.8.【分析】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l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A点(B点)重合,过A点(B点)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然后观察所画图形即可判断三条直线的关系.【解答】解:画图如下:观图可知:这两条垂线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平行;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垂线的画图能力以及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9.【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作且只能作一条.【解答】解: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1条.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10.【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指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不是所有线段的长度,所以本题说法错误;B、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所以本题说法错误;C、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说法正确;D、梯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可知,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容易变形,伸缩门的运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解答】解:伸缩门做成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的特性.故答案为:易变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是容易变形.12.【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平行四边形DC边上的高是AEBC边上的高是AF.故答案为:AE,AF.【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应注意灵活运用.13.【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定义可得出:AB∥EF,AC∥DF,BC∥ED.故答案为:3【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定义,应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14.【分析】根据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解:当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5.【分析】根据相交的定义可知: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与它相交的直线;根据平行和垂直的性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一条;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一条,据此解答.【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能画1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1条已知直线的垂线.故答案为:1、1.【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及平行、垂直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16.【分析】作出图形即可获得答案.如上图所示,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做一条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做一条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故答案为:三角形,梯.【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拼组,重在考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作图,使学生加深了对图形的理解.17.【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从直线外的一点向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最短;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叫点到直线的距离;故答案为:垂直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点评】此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18.【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一个三角形有3条高;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从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有无数个点,所以有无数条高;根据梯形的高的含义,在梯形上底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这样的线段可以作无数条,因而一个梯形能画出无数条高,又因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因而这些高都相等.据此得出答案.【解答】解:直角三角形有3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梯形有无数条高;故答案为:3,无数,无数.【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定义.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根据梯形的高的含义,在梯形上底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这样的线段可以作无数条,因而一个梯形能画出无数条高.据此得出答案.【解答】解: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有无数条高;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梯形的特征.20.【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垂直是一种特殊的相交;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垂直是一种特殊的相交,所以两条线相互垂直,必定相交,即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1.【分析】根据梯形的高的含义,在梯形上底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这样的线段可以作无数条,因而一个梯形能画出无数条高,又因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因而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据此得出答案.【解答】解: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有无数条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梯形的特征.22.【分析】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有三种分法,据下图即可正确作答.【解答】解: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两个完全一样的平面图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梯形,还可能是三角形;分成的每个图形的面积都是的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题目要求,画出正确的图,即可正确作答.23.【分析】根据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判断.【解答】解:因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1条,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理解平行公理.四.操作题(共7小题)24.【分析】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底边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平行四形的高.【解答】解:画出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底边a对应的高(图中红色虚线).【点评】本题是考查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25.【分析】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习惯上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梯形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梯形也有无数条高,通常过上底的一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梯形的一条高.【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和作梯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2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据此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7.【分析】在平行线上截取线段AB=2厘米,有另一直线上截取线段CD=2厘米,连结AD、BC,则四边形ABCD就是所画的平行四边形,然后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AE即可.【解答】解:作图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在平行线内画规定的平行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28.【分析】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因为有直角,所以这是一个直角梯形,然后根据直角梯形的画法,画出一个直角梯形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梯形的定义以及直角梯形的画法.29.【分析】在这条直线(已知直线)外确定一点A.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这条直线滑动三角板,当另一直角边经过点A时,沿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经过直线外一点的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板的一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边靠紧一直尺,沿直尺滑动三角板,当与直线重合的一边经过点A 时,沿这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解:画出这条直线的一条平行线(红色直线(,一条垂线(绿色直线):【点评】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或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关键是三角板、三角板与直尺(或另一三角板)的配合使用.30.【分析】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据此根据所给条件解答即可.【解答】解:底为6厘米、高为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点评】根据题目的要求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五.应用题(共2小题)31.【分析】70厘米即围成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特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两条相邻边的和乘2,即可解答.【解答】解:70÷2﹣20=35﹣20=15(厘米)答:另一条边长是15厘米.【点评】此题应结合题意,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32.【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正方形的对角线(即线段AC和BD)互相垂直;再画一些正方形,它们的对角线存在同样的关系:互相垂直.发现: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点评】考查了垂直的特征及性质,是基础题型,关键是熟悉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1分)1.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条。
2.右图中,()与()互相垂直,()与()互相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邻的两个角的和是()°。
4.一个等腰梯形上、下底的和是36厘米,一条腰长13厘米,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厘米。
5.用两根长6厘米和两根长4厘米的小棒可以摆成()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都相等。
6.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作一条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形。
7.右图中,平行四边形CD边上的高是()cm,AD边上的高是()cm。
8.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是()厘米。
9.一个直角梯形,如果它的一个角是105°,那么除两个直角外的另一个角是()角,是()°。
1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或()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形。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分,共16分)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是互相平行就是互相垂直。
() 2.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都和高互相垂直。
()3.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4.如果a平行于b,b平行于c,则a平行于c。
()5.梯形的高一定比腰短。
()6.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7.任何一个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就是梯形。
()8.在梯形上剪一刀,结果可能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2分) 1.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展开,折痕()。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D.不能确定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若其中一条与直线a互相垂直,则另一条直线与直线a()。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卷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9厘米,若将上底向一个方向延长3厘米,则梯形会变成一个( )形;若将上底缩短6厘米,则会变成一个( )形。
2.如图,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是( )厘米,与这条高对应的底是( )厘米。
3.生活中自动伸缩大门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特性。
4.如图,四边形是( )形,它的高是( )厘米,上底和下底的和是( )厘米。
5.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 )最短,它的长度叫作两点间的( )。
6.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跳远比赛(如下图),线段( )的长度是他此次跳远的成绩。
7.填一填。
(1)如图,互相平行的线段有( )组。
(2)与线段BD互相垂直的是线段( )和线段( ),垂足分别是点( )和点( )。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 )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条,它们的交点叫作( )。
9.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 )。
1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和( )两种情况。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 )12.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引无数条高。
( )1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1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 )1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平行四边形里面相对的两个角相等C.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D.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1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互相平行且相等B.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C.平行四边形只有两条高D.把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后周长不变18.学校的大门可以伸缩,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 )的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6分)1.下边这个平行四边形有()对称轴。
A.0条B.1条C.2条D.3条2.如图是正方形点子图,再选一个点D,使四边形ABCD成为一个梯形,点D共有()种画法。
A.2B.3C.4D.53.关于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线a比直线c短B.直线a与直线b不平行C.直线c与直线d之间距离都相等D.直线c与直线d都垂直于直线a4.下图中,直线a、b互相平行,c、d互相平行,m和n不平行。
那么,图1,图2,图3,图4中,()不是梯形。
A.图1B.图2C.图3D.图45.()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A.有一组对边平行B.只有一组对边平行C.两组对边分别平行D.有一个角是直角6.如下图,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
比较它们的周长,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四边形周长更长B.长方形周长更长C.一样长7.从图中可以看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下面表述中,错误的是()。
A.梯形、平形四边形都属于四边形B.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C.长方形是特殊正方形8.小林将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高是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厘米。
A.12B.32C.28D.24二、填空题(38分)9.在笔直的公路边有三条小路通往小明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25米,309米,202米,其中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 )米。
10.如图中一共有( )梯形,( )个平行四边形。
1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相等,周长是60dm,把它拉动变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 )dm2。
12.小明在一张纸上画了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是( )关系。
13.在下图中,线段AB,AC,AD,AE中最短的一条线段是( )。
14.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15.把下面的图形填充完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沿对角拉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A.不变B.变小C.变大2.在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高的长度最多有()种可能A.1B.2C.3D.无数3.如图中梯形的高是()厘米.A.4B.6C.54.在图中,从A、B、C、D四个地方都可以到达购书中心.其中,()到购书中心最近.A.A地B.B地C.C地D.D地5.()四边形是正方形A.两组对分分别平行的B.四边相等的C.四边相等且四个角是直角的6.通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A.1条B.2条C.无数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是梯形的腰B.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C.梯形的高有无数条D.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并且这组对边相等8.在下面图中,经过A点、B点分别作出直线的垂线,想一想这两条垂线之间的关系是()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无法确定9.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A.1条B.2条C.无数条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行线间的线段长度相等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C.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D.梯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伸缩门是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12.平行四边形DC边上的高是BC边上的高是.13.图中有组平行线.14.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时,这个图形就变成了.15.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16.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做一条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和一个形.1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最短,它的长度叫做.18.直角三角形有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条高,梯形有条高.三.判断题(共5小题)19.直角梯形有无数条高.(判断对错)20.两条线相互垂直,必定相交.(判断对错)21.直角梯形只有一个直角,但他有无数条高.(判断对错)22.每个平形四边形都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判断对错)23.过直线外一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无数条..(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7小题)24.画出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底边a对应的高.25.画出下面梯形的其中一条高,并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26.在如图中找出一组平行线,用实线画出来.27.利用如图的平行线画一个底为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并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28.一个四边形,有直角,有一组对边平行.29.画出这条直线的一条平行线,一条垂线.30.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底为6厘米、高为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把小方格的边长看作1厘米)五.应用题(共2小题)31.王师傅用一根70厘米长的木条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其中一条边的长是20厘米,另一条边长是多少厘米?32.观察下面正方形的对角线(即线段AC和BD),你能发现什么?再画一些正方形,看它们的对角线是不是存在同样的关系,然后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长方形后各条边的变化来进行解答.【解答】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长方形之后,每条边的长度不变,所以周长不变;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前后两个图形的主要变化:边长不变.2.【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指从一条边的任意一个点到对边之间的距离,两组对边之间都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段,所以有无数条高,但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只有两种,所以高也只有2种不同的高(即高的长度只有两种).【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高的长度最多有2种可能.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有两种底边,就有两种高.3.【分析】高是指梯形上下底的距离,在梯形的上底的任取一个端点作垂直于下底的线段,称为作高;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如图中梯形的高是5厘米.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梯形高的意义与作高的方法.4.【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直线段和斜线,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在图中,从A、B、C、D四个地方都可以到达购书中心.其中,B地到购书中心最近.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垂直的性质,明确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直线段和斜线,垂线段最短.5.【分析】正方形的特征是:四边相等且四个角是直角,据此解答.【解答】解:四边相等且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特征,要熟练掌握.6.【分析】根据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判断.【解答】解:因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1条.故选:A.【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理解平行公理.7.【分析】根据梯形的意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底,梯形有无数条高.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A、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A错误;B、有一组对边平行,不能判断另外一组对边是否平行,B错误;C、梯形虽然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但是,在这组对边里,也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段,所以有无数条高,C正确;D、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并且这组对边不相等,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了梯形的特征,是基础知识.8.【分析】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l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A点(B点)重合,过A点(B点)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然后观察所画图形即可判断三条直线的关系.【解答】解:画图如下:观图可知:这两条垂线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平行;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垂线的画图能力以及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9.【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作且只能作一条.【解答】解: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1条.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10.【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指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不是所有线段的长度,所以本题说法错误;B、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所以本题说法错误;C、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说法正确;D、梯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可知,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容易变形,伸缩门的运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解答】解:伸缩门做成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的特性.故答案为:易变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是容易变形.12.【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平行四边形DC边上的高是AEBC边上的高是AF.故答案为:AE,AF.【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应注意灵活运用.13.【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定义可得出:AB∥EF,AC∥DF,BC∥ED.故答案为:3【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定义,应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14.【分析】根据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解:当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5.【分析】根据相交的定义可知: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与它相交的直线;根据平行和垂直的性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一条;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一条,据此解答.【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能画1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1条已知直线的垂线.故答案为:1、1.【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及平行、垂直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16.【分析】作出图形即可获得答案.如上图所示,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做一条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做一条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故答案为:三角形,梯.【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拼组,重在考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作图,使学生加深了对图形的理解.17.【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从直线外的一点向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最短;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叫点到直线的距离;故答案为:垂直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点评】此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18.【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一个三角形有3条高;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从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有无数个点,所以有无数条高;根据梯形的高的含义,在梯形上底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这样的线段可以作无数条,因而一个梯形能画出无数条高,又因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因而这些高都相等.据此得出答案.【解答】解:直角三角形有3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梯形有无数条高;故答案为:3,无数,无数.【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定义.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根据梯形的高的含义,在梯形上底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这样的线段可以作无数条,因而一个梯形能画出无数条高.据此得出答案.【解答】解: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有无数条高;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梯形的特征.20.【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垂直是一种特殊的相交;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垂直是一种特殊的相交,所以两条线相互垂直,必定相交,即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1.【分析】根据梯形的高的含义,在梯形上底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这样的线段可以作无数条,因而一个梯形能画出无数条高,又因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因而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据此得出答案.【解答】解: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有无数条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梯形的特征.22.【分析】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有三种分法,据下图即可正确作答.【解答】解: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两个完全一样的平面图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梯形,还可能是三角形;分成的每个图形的面积都是的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题目要求,画出正确的图,即可正确作答.23.【分析】根据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判断.【解答】解:因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1条,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理解平行公理.四.操作题(共7小题)24.【分析】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底边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平行四形的高.【解答】解:画出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底边a对应的高(图中红色虚线).【点评】本题是考查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25.【分析】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习惯上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梯形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梯形也有无数条高,通常过上底的一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梯形的一条高.【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和作梯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2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据此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7.【分析】在平行线上截取线段AB=2厘米,有另一直线上截取线段CD=2厘米,连结AD、BC,则四边形ABCD就是所画的平行四边形,然后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AE即可.【解答】解:作图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在平行线内画规定的平行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28.【分析】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因为有直角,所以这是一个直角梯形,然后根据直角梯形的画法,画出一个直角梯形即可.【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梯形的定义以及直角梯形的画法.29.【分析】在这条直线(已知直线)外确定一点A.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这条直线滑动三角板,当另一直角边经过点A时,沿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经过直线外一点的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板的一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边靠紧一直尺,沿直尺滑动三角板,当与直线重合的一边经过点A 时,沿这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解:画出这条直线的一条平行线(红色直线(,一条垂线(绿色直线):【点评】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或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关键是三角板、三角板与直尺(或另一三角板)的配合使用.30.【分析】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据此根据所给条件解答即可.【解答】解:底为6厘米、高为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点评】根据题目的要求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五.应用题(共2小题)31.【分析】70厘米即围成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特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两条相邻边的和乘2,即可解答.【解答】解:70÷2﹣20=35﹣20=15(厘米)答:另一条边长是15厘米.【点评】此题应结合题意,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32.【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正方形的对角线(即线段AC和BD)互相垂直;再画一些正方形,它们的对角线存在同样的关系:互相垂直.发现: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点评】考查了垂直的特征及性质,是基础题型,关键是熟悉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知识点.。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中,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3B. 18C. 21D. 252. 一个数是9的倍数,也可能是3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A. 9B. 12C. 18D. 273. 在乘法算式5 × 6 = 30中,5和6分别叫做()A. 乘数和被乘数B. 因数和积C. 被乘数和乘数D. 积和因数4. 下列算式中,哪个算式的结果是三位数?()A. 23 ×4B. 56 × 7C. 78 × 9D. 89 × 85. 估算下列算式的结果,最接近的是()A. 123 × 6 ≈ 720B. 456 × 7 ≈ 3200C. 789 × 8 ≈ 6400D. 321 × 9 ≈ 27006. 下列哪个算式是错误的?()A. 36 + 64 = 100B. 25 × 4 = 100C. 125 75 = 50D. 81 ÷ 9 = 9.97.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A. 50平方厘米B. 100平方厘米C. 150平方厘米D. 200平方厘米8. 下列哪个图形不是四边形?()A. 长方形B. 正方形C. 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9. 1000克等于()A. 1千克B. 10千克C. 100千克D. 1000千克10. 下列时间单位中,最大的是()A. 时B. 分C. 秒D. 毫秒二、判断题:1.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
()2. 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 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4.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
()5.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和宽的乘积。
()6. 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7. 1000克等于1千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长方形的两组________是互相平行的.2.数一数,填一填.图中有________组平行线.图中有________组线段互相垂直.3.小明家有一幅装饰画,在打扫卫生时从墙上拿了下来.现在小明要帮助爸爸把装饰画重新挂在墙上.应该怎样做?我的办法是:________4.下面各组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在括号里填“A”,互相平行的在括号里填“B”.(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5.量一量,说一说.(1)上图中,有哪________条线段的长度是相等的?(2)A和B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吗?________(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________二、选择题.1.有两条直线a、b都和直线c平行,直线a和b( )A.相交B.互相平行C.不平行不相交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________都相等.( )A. 线段B. 射线C. 垂直的线段D. 斜线3.看图选择.(1)下面的直线,哪组是平行线?( )A. B.C. D.(2)下面哪组直线互相垂直?( )A. B.C. D.4.下列哪一句话是正确的( )A. 用15°的放大镜看25°的角,角变成40°B. 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数比原数小C. 所有的梯形都有无数条高5.等腰梯形一个底角是70°,另一个底角是( )A. 70°B. 80°C. 90°D. 1°三、作图题1.过直线l外一点B,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2.过M点分别画AB、AC的平行线.3.动手操作.(根据你所学过的垂直与平行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四、解答题1.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6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10厘米.平行四边形另外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2.一个梯形,上底8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增加3厘米,正好与下底相等,它的两腰长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在下图中你能看出哪些线段互相垂直?哪些线段互相平行?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长方形的两组________是互相平行的.【答案】对边【解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和平行线的特征可知,长方形的两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故答案为:对边.2.数一数,填一填.图中有________组平行线.图中有________组线段互相垂直.【答案】2;5【解析】正方形两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有2组平行线;正方形相邻的边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对角线也是互相垂直的,有5组线段互相垂直.故答案为:2;53.小明家有一幅装饰画,在打扫卫生时从墙上拿了下来.现在小明要帮助爸爸把装饰画重新挂在墙上.应该怎样做?我的办法是:________【答案】任意做一条水平线,让装饰画的上边与这条水平线平行,即可.或让装饰画的上边与窗户的水平边平行【解析】画的边框要与窗户框平行,所以任意做一条水平线,让装饰画的上边与这条水平线平行,即可.或让装饰画的上边与窗户的水平边平行.故答案为:任意做一条水平线,让装饰画的上边与这条水平线平行,即可.或让装饰画的上边与窗户的水平边平行4.下面各组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在括号里填“A”,互相平行的在括号里填“B”.(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答案】(1)A(2)B(3)A【解析】 (1)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成直角,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两条直线永不相交,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故答案为:A;B;A5.量一量,说一说.(1)上图中,有哪________条线段的长度是相等的?(2)A和B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吗?________(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________【答案】(1)b,c,e(2)平行(3)相等【解析】 (1)根据平行线的特征判断:b、c、e的长度相等;(2)根据平行线的特征判断A和B两条直线是平行的;(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故答案为:b、c、e;平行;相等.二、选择题.1.有两条直线a、b都和直线c平行,直线a和b( )A.相交B.互相平行C.不平行不相交【答案】B【解析】根据平行的定义可知,有两条直线a、b都和直线c平行,直线a和b互相平行. 故答案为:B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________都相等.( )A. 线段B. 射线C. 垂直的线段D. 斜线【答案】C【解析】根据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可知,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的线段都相等.故答案为:C3.看图选择.(1)下面的直线,哪组是平行线?( )A. B.C. D.(2)下面哪组直线互相垂直?( )A. B.C. D.【答案】(1)A (2)B【解析】 (1)A、两条直线是永不相交的,互相平行;B、两条直线相交,不互相平行;C、不是直线,就不互相平行;D、不是直线,就不互相平行;(2)A、两条直线不相交,不互相垂直;B、两条直线相交乘直角,互相垂直;C、不是直线,就不互相垂直;D、不是直线,就不互相垂直.故答案为:A;B4.下列哪一句话是正确的( )A. 用15°的放大镜看25°的角,角变成40°B. 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数比原数小C. 所有的梯形都有无数条高【答案】C【解析】A、用15°的放大镜看25°的角,角变成40°,说法错误,因为角的大小不变;B、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数比原数小,说法错误,四舍得到的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数比原数大;C、根据梯形高的含义可知:所有的梯形都有无数条高,说法正确;故选:C.5.等腰梯形一个底角是70°,另一个底角是( )A. 70°B. 80°C. 90°D. 1°【答案】A【解析】解:由梯形的性质可知,一个底角是70°,则另一个底角也是70°.故选:A.三、作图题1.过直线l外一点B,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L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B点重合,过B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用三角板的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紧靠点B,沿直角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可.2.过M点分别画AB、AC的平行线.【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如图:分析: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AB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M点重合,过M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同理画出直线AC的平行线.3.动手操作.(根据你所学过的垂直与平行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略四、解答题1.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6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10厘米.平行四边形另外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答案】10、13、13厘米.【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周长是56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10厘米,列式可得(46-10×2)÷2=13cm答:平行四边形另外三条边分别是10、13、13厘米2.一个梯形,上底8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增加3厘米,正好与下底相等,它的两腰长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27厘米【解析】根据梯形的基本特征算周长,以此可以列式:解:(8+3)+8+3+5=27cm答:这个梯形的周长是27厘米.3.在下图中你能看出哪些线段互相垂直?哪些线段互相平行?【答案】AC与GE两条线段互相平行.AG与CE两条线段互相平行.BD与HF两条线段互相平行.HB与FD两条线段互相平行.AC与CE两条线段互相垂直.CE与EG两条线段互相垂直.EG与AG两条线段互相垂直.AG与AC两条线段互相垂直.BD与DF两条线段互相垂直.DF与FH两条线段互相垂直.FH与HB两条线段互相垂直.HB与BD两条线段互相垂直.【解析】正方形中相对的边互相平行,相邻的边互相垂直;由此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判断平行线和垂线即可.解:根据平行线与垂线的定义结合正方形的特征可知:AC与GE两条线段互相平行.AG与CE两条线段互相平行.BD与HF两条线段互相平行.HB与FD两条线段互相平行.AC与CE两条线段互相垂直.CE与EG两条线段互相垂直.EG与AG两条线段互相垂直.AG与AC两条线段互相垂直.BD与DF两条线段互相垂直.DF与FH两条线段互相垂直.FH与HB两条线段互相垂直.HB与BD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可以形成()个直角.A.2B.3C.42.下午3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不垂直也不平行3.两条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中,如果有1个是直角,那么其它的三个角()是直角.A.可能B.不可能C.一定D.无法判定4.如图中梯形的高是()厘米.A.4B.6C.55.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B.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C.在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6.长方形、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A.平行且相等B.平行且垂直C.垂直且相等7.王红在一张纸上画两条直线,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或垂直B.平行或相交C.垂直或相交8.在图中,从A、B、C、D四个地方都可以到达购书中心.其中,()到购书中心最近.A.A地B.B地C.C地D.D地9.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延长,它们()A.一定相交B.永不相交C.可能相交10.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展开,折痕()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可能互相垂直,也可能互相平行D.不垂直也不平行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都.12.图1中和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图2中和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13.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可以画条平行线,可以画条垂线.14.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分别为3cm、6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cm.15.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互相,如果画一条直线a与梯形的上底垂直,那么直线a与下底互相.1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或.17.一张纸上画了三条直线a,b,c,其中a平行于c,b垂直于c,那么a和b.(填: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18.图中长方体的ABEF,我发现∥,还发现⊥BC.三.判断题(共5小题)19.画垂线只能用量角器来画.(判断对错)20.中的两条线是互相平行的.(判断对错)21.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后展开,所得到的折痕互相平行.(判断对错)2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或垂直.(判断对错)23.在梯形里画一条线段,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4小题)24.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坪,相邻两条边分别长24米和16米,小芳绕这块草坪走了一圈,共走了多少米?25.王师傅用一根70厘米长的木条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其中一条边的长是20厘米,另一条边长是多少厘米?26.已知平行四边形周长是38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10厘米,与它相邻的一条边长是多少厘米?2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分别为12厘米和14厘米,那么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的高的取值范围是多少?五.操作题(共2小题)28.画一画.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B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9.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六.解答题(共1小题)30.在如图的方格纸上先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个和它周长一样的正方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同一平面内,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相交会形成4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剩下的3角都是直角,由此求解.【解答】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可以形成4个直角.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4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剩下的3角都是直角,此时这两天直线互相垂直.2.【分析】根据题意,下午3时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中间有3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的夹角是30度,所以:3个大格之间的度数是:30°×3=90°,即为直角,即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据此解答.【解答】解:下午3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90°,是直角,即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问题中,利用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3.【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有两种情况,垂直或不垂直,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它各个角都是90°,这两条直线就相互垂直.就此解答.【解答】解:由垂直的含义可知: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它三个角也是直角,所以,两条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中,如果有1个是直角,那么其它的三个角一定是直角.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垂直的含义,注意对一些基础概念和性质的理解.4.【分析】高是指梯形上下底的距离,在梯形的上底的任取一个端点作垂直于下底的线段,称为作高;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如图中梯形的高是5厘米.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梯形高的意义与作高的方法.5.【分析】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A错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B正确;在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C错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A错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B正确;在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C错误;只有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的特征,要熟练掌握.6.【分析】四个角都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长方形是正方形;也就是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长方形、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含义进行解答.7.【分析】在一张纸上画两条直线,说明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情况: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由此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只有这两种情况.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一定注意是在同一平面内这一前提条件.8.【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直线段和斜线,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在图中,从A、B、C、D四个地方都可以到达购书中心.其中,B地到购书中心最近.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垂直的性质,明确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直线段和斜线,垂线段最短.9.【分析】因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所以延长后的两直线还是平行的,永远也不相交.据此得出答案.【解答】解:因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所以延长后的两直线还是平行的,永远也不相交;故选:B.【点评】解题关键是学生要理解梯形的特征:“梯形的两底平行”.10.【分析】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两次折痕的位置关系,取决于对折的方向,一种情况是沿一条边的同一个方向对折两次,三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另一种情况是沿两条边的两个方向对折,两条折痕是互相垂直的;由此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折痕的关系是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从不同的折叠方向考虑,具体操作一下会更简捷.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根据“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线段中,垂直两条平行线的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叫做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可知: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解答】解: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故答案为:相等.【点评】此题考查了垂直和平行的特征和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12.【分析】根据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永不相交,我们就说它们互相平行,或者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图1中b和c互相平行,a和d互相垂直.图2中a和c互相平行,d和c互相垂直.故答案为:b,c,a,d,a,c,d,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和垂直的定义,要注意说法的严密性.13.【分析】根据平行和垂直的性质: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一条;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一条,据此解答.【解答】解: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可以画1条平行线,可以画1条垂线;故答案为:1,1.【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及平行、垂直的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14.【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长度的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就是2个3和2个6的和,据此解答.【解答】解:(3+6)×2=9×2=18(厘米)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8厘米.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周长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掌握.15.【分析】根据梯形的意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底.如果画一条直线a与梯形的上底垂直,又因为上底平行于下底,那么直线a与下底互相垂直.【解答】解: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互相平行,如果画一条直线a与梯形的上底垂直,那么直线a与下底互相垂直.故答案为:平行,垂直.【点评】本题是考查梯形的特征,在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习惯上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个直线互相平行.16.【分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包括一般平行四边形或特殊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即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解答】解: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一般平行四边形或特殊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一般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分类.17.【分析】由垂直和平行的特征和性质可知:同平面内,三条直线a、b、c,并且a平行于c,b垂直于c,那么a和b互相垂直,结合图形解答即可.【解答】解:同平面内,三条直线a、b、c,并且a平行于c,b垂直于c,那么a和b互相垂直,如图:故答案为:互相垂直.【点评】此题考查了垂直和平行的特征和性质,应注意理解和灵活运用.18.【分析】长方体相对的棱都是平行的,相邻的棱都是互相垂直的,所以可以发现很多平行的线和很多相互垂直的线.【解答】解:图中长方体的ABEA,我发现EF∥AB,还发现FB⊥BC.故答案为:EF,AB;FB(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体的特征和平行线、垂直的概念.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同一平面内,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画垂线可以用三角板或者直尺等工具的直角来画,由此求解.【解答】解:画垂线能用量角器来画,也可以用三角板或者直尺等工具的直角来画;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画垂线使用的工具.20.【分析】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据此判断.【解答】解:由平行线的定义可知,平行线是两条直线,图片上的两条线不是直线,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定义,需要熟练掌握.21.【分析】因为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后展开,两条折痕相交成90度,所以这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后展开,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圆的基础知识及垂直的含义,应灵活应用.22.【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或相交两种进行判断.【解答】解:因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或相交两种,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注意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不能单独作为一类.23.【分析】(1)过上底上的除两个端点外的任意一点做腰的一条平行线,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2)过上底上的除两个端点外的任意一点做底的一条垂线,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两个梯形;(3)连接梯形的对角线,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4)这不是一个直角梯形,得不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由此求解.【解答】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2)两个梯形(3)一个三角形(4)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得不到两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来对图形进行分割的能力.四.应用题(共4小题)24.【分析】将围成平行四边形的相等的长度加在一起即可得解.【解答】解:24+24+16+16=80(米)答:一共走了80米.【点评】此题主要依据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意义解决问题.25.【分析】70厘米即围成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特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两条相邻边的和乘2,即可解答.【解答】解:70÷2﹣20=35﹣20=15(厘米)答:另一条边长是15厘米.【点评】此题应结合题意,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26.【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可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的求解方法与长方形相似,都是相邻两条边的和的2倍,由此先用周长38厘米除以2,求出相邻两边的和,再减去其中的一条边10厘米,即可求出另一条边.【解答】解:38÷2﹣10=19﹣10=9(厘米)答:与它相邻的一条边长是9厘米.【点评】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找出其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7.【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它对应底边的邻边,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分别为12厘米和14厘米,若底边是12厘米,则高小于14厘米,若底边是14厘米那么高要小于12厘米;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它对应底边的邻边,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分别为12厘米和14厘米,若底边是12所以,若底边是12厘米,则高小于14厘米,若底边是14厘米那么高要小于12厘米.【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它对应底边的邻边.五.操作题(共2小题)28.【分析】(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2)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B点重合,过B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画平行线和画垂线的作图能力.29.【分析】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平行四形的高.【解答】解:【点评】本题是考查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六.解答题(共1小题)30.【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画出这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即可;利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算出长方形的周长,然后除以4即可求出所画的正方形的边长,然后画出即可.【解答】解:(5+3)×2÷4=16÷4=4(厘米)画图如下:【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
180÷90= 72÷3= 8×25×4= 32×4=
69÷3= 125×8×6= 98÷2= 210÷70= 32+16+68= 140÷20= 240÷60= 32×125=
二、计算下面各题。
548+52+468 135+39+65+11 132×25×8 25×16
三、填表题。
1.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每天吃72千克食物。
动物园里有3头大象和6只熊猫,它们每天需要多少千克的食物?
2.
四、解决问题。
1.一只蜻蜓5分钟飞了450米,照这样计算,6分钟能飞多少米?(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2.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9月份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3.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四年级每班有20人参加,五年级每班有25人参加,六年级每班有28人参加,其中四、五年级各有3个班,六年级有4个班,3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4.同学们乘船参加“爱国者”夏令营活动,他们都住在四等舱的二楼和三楼,二楼住了15个房间,三楼住了8个房间,每间住6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
5.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1)小红用了多少元?
(2)小芳买了几本这样的描红字帖?
6.萍萍、丽丽和颖颖比赛踢毽子,萍萍踢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踢62个,丽丽踢了3分钟,平均每分钟踢68个,颖颖踢了5分钟,平均每分钟踢57个。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1)萍萍与丽丽一共踢了多少个?
(2)颖颖比丽丽多踢了多少个?
7.用一根长为12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或正方形(边长都是整数),围成的图形面积各是多少?列表整理,你发现了什么?
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22480012823600049311674
4000
二、106825026400400
三、1. 9723180672
2. 6369361236
四、 1. 列表略。
450÷5×6=540(米)
2. 800÷5×30=4800(只)
3. 列表略。
20×3+25×3+28×4=247(人)
4. (15+8)×6=138(人)
5. 列表略。
(1)90÷6×15=225(元)
(2)135÷(90÷6)=9(本)
6. (1)
萍萍:62×4=248(个)
丽丽:68×3=204(个)
两人之和:248+204=452(个)
(2)
颖颖:57×5=285(个)
丽丽:68×3=204(个)
两人之差:285-204=81(个)
7. 12÷2=6(厘米)
5平方厘米8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与宽的长度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