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摸索出来的一整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实践经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这一体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阶段性特点。
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长期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人民根据实践经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而发展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政治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经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在发展中制定改革开放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文化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加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共享,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共享发展战略,推进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从多维向度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从多维向度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作者:赵海洋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1期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它是中国人民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胜利的伟大旗帜,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对人类进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升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认识。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N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0)01-0013-04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status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ZHAO Hai-Abstract: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 eristics is th e splendid parag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the con cret realities of China, and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in the Chinization of Mar xism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Maxism's development. B esides, it is the great banner for Chinese people to win the victory of the soci alist modernization. Since it has greatly advanced 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it is bound to have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cause of human progress. An in -d 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status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 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sublimate our scien 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 ristics.Key words: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istori cal status; guiding significance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
研一新中特论述题

研一新中特论述题
摘要:
一、引言
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六、结论
正文:
一、引言
作为研究生的我们,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体系。
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历史和实际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些理论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学习和理解这一理论体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规律,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何谓时代特征?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时代潮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 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 中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和平发展。 世界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的。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实践证明的。 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揭示的。
3、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 提出“五个统筹”,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 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相 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 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思想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思想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
以下1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关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着力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新的起点与动力。
邓小平理论包含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而首要的基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去制定规划。
邓小平理论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上,强调思想路线是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问题上,排除了一系列错误观点,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
这一科学体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对于人类进步事业,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殊规律的科学揭示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实践的需要,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思想保证。
任何一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都是与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决非喃喃自语,而是有的放矢,这个“的”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最高的社会科学成就。
正是由于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了全党全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30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它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又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
系统的理论体系内涵丰富而深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和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围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和,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地统一起来,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哲学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依据变化发展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具体实际,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正确认识和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它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要随之而不断发展。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
它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