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性肿瘤

合集下载

艾滋病相关肿瘤的影像诊断

艾滋病相关肿瘤的影像诊断
放射学实践 2 0 1 5年 9月 第 3 0卷 第 9期
R 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 , S e p 2 0 1 5 , Vo l 3 O , N o . 9
89 9
区, 肿 大 淋 巴结 融 合 成 团 块 , 可将 腹主 动脉 、 下 腔 静脉 、 肠 系 膜 血管包埋其 中, 形成 所谓 的” 莲 蓬征” , 血管受 压 变形 穿行 其 中 但无侵犯 、 阻塞 、 中断和破坏。

o n a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a n t i r e t r o v i r a l t h e r a p y [ J ] . L i k S p r a v a , 2 0 1 1 , 5
( 7 ): 8 1 85 .
[ 5 ] Ma n s f i e l d S A, S t a wi c k i S P, F o r b e s RC, e t a 1 . Ac u t e u p p e r g a s t r o —
4 4 1 - 44 5 .
随着 高效 抗 逆 转 录 病毒 治 疗 ( h i g h l y a c t i v e a n t i r e t r o v i r a l
t h e r a p y , HAA R T) 的广 泛 开 展 , 艾 滋 患 者 生 存 时 问延 长 , 非 艾 滋
见 周 围增 大 淋 巴 结 及 远 处 脏 器 转 移 。外 科 手 术 是 侵 袭 性 宫 颈 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_ 2 。 非 艾 滋 病 定 义 性肿 瘤
p o s i s s a r c o ma : a n a mn e s i s , c a t a mn e s i s , c l i n i c s[ J ] .L i k S p r a v a ,

艾滋病与恶性肿瘤

艾滋病与恶性肿瘤

艾滋病与恶性肿瘤关键词艾滋病恶性肿瘤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IDS and cancerXIA Xianjun,LIU Baochi(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 Center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508,China)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损伤,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艾滋病相关肿瘤主要包括卡波西肉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侵袭性子宫颈癌,此外,肛门生殖器肿瘤和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率与普通人群相比也有增加。

发病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免疫功能失调、感染、家族易感性、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

近10余年来,在抗逆转录病毒(anti-retrovirus,AR)治疗期间,由于HIV病毒载量的下降和免疫重建,艾滋病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恶性肿瘤已成为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并将是未来几年全球面临的挑战。

本篇主要介绍艾滋病定义与非艾滋病定义的恶性肿瘤诊治。

1 艾滋病相关的恶性肿瘤1.1 卡波西肉瘤卡波西肉瘤即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是第一个被发现与艾滋病相关的恶性肿瘤,是艾滋病恶性肿瘤的代表病种,也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其病情进展可快可慢,预后差异很大,某些患者可长期稳定,但有些患者病情则恶化迅速,死亡率高。

1.1.1 临床表现KS侵犯的部位很广泛,四肢、颜面以及躯干等处皮肤均可出现,口腔黏膜、眼睑黏膜处也有发生。

此外,KS可发生于肺、肝、脾等脏器,发生消化道时易出现大出血危险。

3种类型KS的临床表现如下。

1)结节型樱桃红色或紫色,表面平滑,突出皮肤表面,境界清楚,质较硬。

艾滋病病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联

艾滋病病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联

艾滋病病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联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而恶性肿瘤是指由体内恶性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恶性肿瘤,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病感染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

一、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的原因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病毒侵害淋巴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

同时,由于免疫系统减弱,机体失去了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使得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得不到有效的阻止,进而增加了患恶性肿瘤的风险。

二、主要相关恶性肿瘤类型1. 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简称KS):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该肿瘤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HV-8)引起的一种罕见肿瘤,通常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现紫红色斑块或肿块。

在免疫系统正常的人群中,这一肿瘤极少见。

2. 淋巴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简称NHL)和霍奇金淋巴瘤。

艾滋病患者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较高,尤其是高级别免疫缺陷状态下。

免疫缺陷会导致B细胞恶性转化,引发淋巴瘤的发生。

而在非艾滋病人群中,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常见,但在艾滋病患者中相对较少见。

3. 子宫颈癌:艾滋病患者患子宫颈癌的风险也较正常人群要高。

HI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由于HIV感染导致宫颈上皮发生病理性改变,使得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三、诊断和预防艾滋病患者在发现恶性肿瘤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恶性肿瘤的相关检查。

艾滋病并发恶性肿瘤的治疗往往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免疫状况、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等因素。

为预防艾滋病患者患恶性肿瘤,以下几点建议值得注意:1.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艾滋病患者应积极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简称ART),有效控制HIV病毒复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

艾滋病常见的肿瘤 这些情况要小心

艾滋病常见的肿瘤 这些情况要小心

艾滋病常见的肿瘤这些情况要小心艾滋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大家对于艾滋病也不陌生了,毕竟现在对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我们是一直在大力宣传中。

艾滋病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疾病,感染艾滋病以后对于身体伤害都是比较大的,不单单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同时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肿瘤疾病。

那么,艾滋病常见的肿瘤是什么呢?艾滋病会引发肿瘤:艾滋病会引发肿瘤,艾滋病患者在患病后,一定要听从心中的呼唤,尽快去医院治疗,而不能讳疾忌医,这样只会导致艾滋病的治疗陷入困境,特别是在艾滋病后期,患者还可能并发出现恶性肿瘤,这样艾滋病患者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患者不能掉以轻心。

艾滋病常见的肿瘤疾病:1、非霍奇金淋巴瘤HIV感染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青年患者,表现为局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增大,早期最常累及颈部、腋下、锁骨上、纵隔等处,晚期可累及肝、脾、头颅等处。

HIV感染者中有5%~10%的人可能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

2、侵袭性宫颈癌感染HIV的女性患者可合并侵袭性宫颈癌,就诊时伴HIV感染者常较非HIV感染者病情更加严重。

与非HIV感染妇女相比,HIV感染妇女生殖道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也明显升高。

3.卡波西肉瘤卡波西肉瘤是HIV感染的另一常见相关性肿瘤。

卡波西肉瘤病变往往为多中心发病,侵袭力极强,可侵袭皮肤或内脏。

皮肤卡波西肉瘤呈红色或紫红色,早期为平坦斑点,继之出现隆起斑块、结节,可并发糜烂、溃疡。

最常见侵犯内脏为肺脏(约20%),患者胸片常表现为双侧渗出性病变伴特征性边界不清的结节,1/3患者有胸腔积液,10%患者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这也提示卡波西肉瘤患者进入晚期。

4、HIV感染合并肺癌HIV感染者并发肺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原因。

HAART治疗HAART治疗方案出现后HIV感染者肺癌发生率为6.7(95%CI3.1~13.9)/(10万HIV感染者middot;年),在HAART方案出现前,HIV感染者肺癌发生率与非HIV感染者肺癌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但在HAART方案出现后,导致HIV感染相关性肺癌的发生率显著提高。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艾滋病的临床规范化诊治及管理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艾滋病的临床规范化诊治及管理

艾滋病的临床规范化诊治及管理课后练习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HIV/AIDS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思路(一) (1)HIV/AIDS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思路(二) (3)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与ART进展 (5)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疗进展 (7)肺癌合并HIV外科治疗指南及外周血诊断标志物筛查 (9)抗HIV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介绍 (11)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13)HIV感染者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进展 (15)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诊治 (16)抗HIV方案的快速起始—从指南到实践 (18)HIV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阻断研究进展 (20)HIV预防的新策略:高危人群暴露前预防(PrEP)研究进展 (22)HIV抗病毒治疗的革新之路 (24)艾滋病常见机会性侵袭性真菌病诊治进展 (25)MSM人群HIV疫情防控的挑战 (27)MSM人群HIV感染者的护理干预 (29)艾滋病患者随访关怀经验分享 (31)HIV/AIDS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思路(一)1.口腔念珠菌病可以用氟康唑()mg,1-2周A.10B.50C.100D.200E.500参考答案:C2.CD4计数<50的是()A.隐孢子虫病B.肺孢子菌肺炎C.皮肤真菌感染D.口腔念珠菌病E.带状疱疹参考答案:A3.CD4计数50-200的是()A.皮肤真菌感染B.肺孢子菌肺炎C.Kaposi肉瘤D.带状疱疹E.口腔念珠菌病参考答案:B4.食道念珠菌病的治疗首选()A.两性霉素BB.伏立康唑C.卡泊芬净D.氟康唑E.脂质体参考答案:D5.肺孢子菌肺炎中、重度病例需加用强的松()mg,Bid,5天A.10B.20C.40D.80E.100参考答案:CHIV/AIDS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思路(二)1.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诱导治疗的第二周最容易发生不良事件,每天补充1升(),可以减少肾损伤A.生理盐水B.葡萄糖C.类固醇激素D.肾上腺素E.蛋白质参考答案:A2.()是限制隐球菌复制的最重要宿主因素A.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B.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C.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D.巨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减少E.UNC119基因突变参考答案:A3.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初始治疗+5FC至少()周A.1B.2C.3D.4E.12参考答案:D4.HIV/AIDS隐球菌感染筛查,CD4<(),常规筛查血清Cr Ag,胶体金或乳胶凝集实验A.200B.150C.100D.50E.20参考答案:C5.外周型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临床表现是()A.眼前飘浮物B.黑点C.视野缺损D.可无症状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与ART进展1.根据所使用的药物不同,艾滋病患者可能需要治疗()个月以上才能获得完全病毒学抑制A.1B.2C.3D.4E.6参考答案:E2.成人和青少年推荐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方案是()A.AZT/d4T+3TC+NVP/EFVB.TDF+3TC+LPV/rC.AZT+3TC+LPV/rD.AZT+TDF+3TC+LPV/rE.不一定参考答案:A3.需要自费的艾滋病治疗药物是()A.AZTB.DTGC.3TCD.EFVE.LPV/r参考答案:B4.WHO2019HIV治疗指南更新的内容是()A.以EFV600mg为首选一线方案B.以ATV/r或LPV/r为首选二线方案C.以DTG为初治首选一线方案D.以DTG+NRTIs骨干药物为非-DTG方案失败者的首选二线方案E.以DTG为全人群首选一线和二线方案参考答案:E5.2020年全球艾滋病目标新发感染降低到()万A.50B.80C.100D.150E.200参考答案:A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疗进展1.AIDS合并TB治疗会面临4大问题,不包括()A.病载高,进展快B.药物不良反应叠加C.药物间相互作用D.药物负担重、患者依从性差E.社会人群对AIDS的影响参考答案:E2.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艾滋病并结核的鉴别诊断()A.结核分枝杆菌感染B.隐球菌感染C.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D.PCPE.巨细胞病毒肺炎参考答案:A3.以下不属于肺结核的特征是()A.多灶性、多态性、多钙化B.多灶性—双肺同时存在多个病灶C.较多形成肿块病变D.较少有小结节堆集的癌灶表现E.无强化或轻微强化、环状强化参考答案:C4.以下不属于肺结核CT表现的是()A.渗出B.干酪性病变C.积液D.纤维化E.钙化参考答案:C5.针对治疗HIV/TB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下正确的是()A.异烟肼(H)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毒性、末梢神经炎B.利福平(R)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胃肠道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C.利福布丁(Rbt)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毒性、过敏D.吡嗪酰胺(PZA)主要不良反应是视力障碍、视野改变E.乙胺丁醇(EMB)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毒性、胃肠道反应、高尿酸血症参考答案:A肺癌合并HIV外科治疗指南及外周血诊断标志物筛查1.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耐多药核单耐利福平肺结核外科治疗专家共识》中的择期手术适应症?A.尽管有足够的抗结核化疗,但影像学显示为不可逆转的肺结核进展B.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且反复咯血C.经过9-12个月的有效抗结核化疗后,通过细菌学检查和痰结核菌培养证实MTB持续阳性的局限性空洞型病灶D.抗结核化疗失败参考答案:C2.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耐多药核单耐利福平肺结核外科治疗专家共识》中的手术禁忌症?A.MDR/RR-PTB患者手术治疗的禁忌证取决于病变的广泛性、心肺功能和一般状态的评估B.有明显结核病中毒症状C.两肺广泛的空洞病变者D.肺功能减退者:FEV1<2.0L,全肺切除术者FEV1<3.0L参考答案:D3.按NCCN指南,HIV疾病状态本身是不是成为手术干预决策的标准?A.是B.否C.均可参考答案:B4.肺癌在PWH合并肿瘤中的占比是?A.0.1B.0.11C.0.12D.0.13参考答案:B5.《中国耐多药核单耐利福平肺结核外科治疗专家共识》中的手术条件是A.患者不一定需要具有可切除的局限性病变和足够的肺功能储备B.不需要有足够有效的二线药物可选择以确保手术后的疗效C.MDR/RR-PTB的手术时机:术前有效化疗时间应在1-6个月D.MDR/RR-PTB的手术时机:术前有效化疗时间应在2-8个月参考答案:D抗HIV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介绍1.中国最常见的三种HIV合并症是()A.真菌感染、血脂异常和PCPB.失眠、恶心和呕吐C.乳酸酸中毒、肝损伤和皮疹D.高血压、高血糖和高体重E.消瘦、血脂异常和肺结核。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摘要】本文基于一个关于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在介绍疾病背景后,我们详细讨论了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

通过这一病例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病例启示,探讨了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

这篇研究对于提高医生对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认识,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艾滋病、淋巴瘤、临床病例分析、患者、诊断、治疗、预后、病例启示、研究意义、临床价值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它指的是艾滋病患者同时患有淋巴瘤。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性疾病,淋巴瘤则是一种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和肿瘤,而淋巴瘤在艾滋病患者中发生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HIV直接感染淋巴细胞、造成免疫抑制、导致淋巴系统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消瘦等。

诊断艾滋病合并淋巴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确诊后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化疗、放疗等。

本文将通过一例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深入探讨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2. 正文2.1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为男性,50岁,农民,因体检发现HIV阳性,随后出现进行性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患者自述曾有多次不安全性行为史。

无其他明显基础疾病史,无过敏史。

家族病史不详。

体格检查:全身淋巴结肿大,质地韧硬,最大者约3cm×2cm,无压痛,无移动性。

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瘀斑,肝脾未及。

生理反射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示CD4+T细胞计数为120/μL,HIV血症病毒载量为10^5 copies/mL。

淋巴结穿刺活检提示非霍奇金淋巴瘤。

AIDS的临床表现复杂,以严重机会性感染和相关肿瘤为主要...

AIDS的临床表现复杂,以严重机会性感染和相关肿瘤为主要...

【疾病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消化系统损害【英文名】alimentary system damage due to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别名】艾滋病的消化系统损害【ICD号】K63.8【概述】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通过性接触或血液、血制品及母婴传播的,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致死性疾病。

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导致顽固的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损害等,最终导致死亡。

HIV包括HIV-Ⅰ,HIV-Ⅱ两种亚型。

后者是导致西非(如象牙海岸、几内亚等)AIDS的主要原因,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AIDS感染主要是HIV-Ⅰ引起。

HIV 可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眼泪、骨髓液、尿液、脑脊液等体液及脑、皮肤、淋巴结、骨髓等组织中分离。

HIV对热敏感,在56℃下经30min可灭活,50%乙醇或乙醚、0.2%次氯酸钠、0.1%家用漂白粉、0.3%过氧化氢(双氧水)、0.5%来苏处理5min即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

AIDS的临床表现复杂,以严重机会性感染和相关肿瘤为主要特征。

在消化系统,可侵犯从口腔到肛门的各段消化道及肝胆、胰腺等消化腺体。

影响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为:长期腹泻、严重消化和吸收不良、消化道出血、消瘦、恶心、呕吐、吞咽疼、厌食、腹痛、黄疸、腹部包块等。

【流行病学】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成人和儿童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估计数为4000万(3400万~4600万),我国约为84万。

2003年全球死于艾滋病者300万(250万~300万),我国累计死亡人数为16万。

目前AIDS新感染人数仍在明显增加,世界上每天有1.5万HIV新感染者,0.8万人死于艾滋病。

AIDS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尤其在不发达国家。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探讨了这一罕见并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病率、临床表现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策略。

病例一展示了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病例二呈现了合并结外辅助性T淋巴瘤的病例,而病例三则描述了合并霍奇金淋巴瘤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病例的分析,揭示了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瘤的诊断难点和治疗挑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本研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创新点不足之处,值得未来研究的深入探讨。

【关键词】艾滋病、淋巴瘤、临床病例分析、发病率、诊断、治疗、临床表现、诊断策略、治疗策略、创新点、不足之处1. 引言1.1 研究目的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通过对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率、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和治疗策略,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2. 分析不同类型淋巴瘤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发展情况和临床特点;3. 探讨对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优化的可能性;4. 提出相应的临床管理建议,以改善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瘤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背景: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

艾滋病患者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情况下更容易患上其他疾病,其中淋巴瘤是其中较为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根据细胞来源和生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多种亚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外辅助性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瘤的发生率相较于一般人群明显增加,且病情进展更为迅速,治疗难度也更大。

对于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
ARL二线方案:挽救性方案ESHAP(依托泊苷,甲泼 尼龙,大剂量阿糖胞苷,顺铂 ),治疗应答率54% ,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造血细胞毒性作用
顽固性和复发性ARL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成功 报道,有报道85%患者总生存时间中位值31.8月
艾滋病相关DLBCL推荐治疗
一线治疗方案:传统CHOP方案或灌注治疗CDE或 EPOCH;
卡波西肉瘤
卡波西肉瘤是HIV感染者最常见肿瘤,是AIDS相关性肿瘤。 临床诊断根据典型皮肤损伤表现,也可通过组织病理学确
诊。 内脏累及较少,大概10% 患者,通过CT,气管镜和内窥
镜发现。 艾滋病相关性KS应当接受HAART治疗,有效HAART方案
与KS发病率下降,瘤体缩小,数量减少相关。 HAART方案中包含非核苷类和蛋白酶抑制剂一样有效
化疗和HAART治疗同时进行; 和利妥西单抗联合治疗效果评价需做更多临床研究; 化疗敏感患者复发目前应当考虑大剂量化疗和造血
干细胞移植
Burkitt’s淋巴瘤
HIV相关性Burkitt淋巴瘤治疗方案与DLBCL相似,然而一 项大样本与DLBCL相比研究显示:即使联合HAART治疗, 患者预后差,有专家建议这些患者需要更强化疗方案。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这些患者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尽 量减少不良反应。
有一项前瞻性无对照研究:采用单药化疗方法, 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氨喋呤和亚叶酸解救治疗 AIDS相关性PCL,47%患者完全应答,中位生存 时间19月,14%患者肿瘤复发,无明显神经毒性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
利妥西单抗(Rituximab, R)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 抗体,该抗体与B细胞表面CD20靶点结合,每次化疗标准 剂量375mg/m2,疗程完成后,完全应答和部分应答者 再用利托西单抗维持化疗,每月1次,化疗3次
CHOP-R方案明显降低因淋巴瘤进展导致死亡 在CD4〈50/ul患者,增加了因感染而导致死亡
PCL推荐治疗方案 最优化HAART治疗方案; 可考虑全脑放疗减轻症状; 可考虑大剂量甲氨喋呤和/或其它透过血脑屏障化
疗药物。
治疗效果评估和随访
没有针对艾滋病患者特殊评判标准,参照普通人群。 在最后1个疗程结束后至少4-6周需随访全身CT扫描,如
治疗前骨髓累及者,需再行骨髓活检,有残留病灶,需行 PET扫描。 完全缓解者在第一、二年期间,每3月随访1次; 随后3年,每半年1次; 以后每年1次。 随访包括病史,体检和血化验。 接受放疗者需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纵隔放疗者每年胸片检 查,女性斗蓬放疗者,应行乳腺X线/MRI进行乳腺监测。
HAART可能与化疗药物相互影响,不良药物反应限制治 疗机会,根据我国目前现有HAART方案,避免使用齐多 呋定(AZT),因为AZT会抑制骨髓生长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
CDE方案灌注治疗 :(环磷酰胺,阿霉素,依托泊苷) 96小时持续给药,每4周1次,间隔期G-CSF治疗, 6个疗程
同时应用去羟肌苷,结果显示中位生存时间18.4月
发病机制
HIV诱导的免疫抑制 慢性抗原刺激 遗传异常 细胞活素释放和失调 树突状细胞受损 以及EBV和HHV-8 的感染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
HAART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 泼尼松龙),治疗有效和安全
低剂量和标准剂量CHOP方案同时HAART治疗研究:低剂 量组完全缓解率30% ,标准剂量为48%,但毒性比较两组 相似
卡波西肉瘤
KS发生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感染相关。 抗HHV-8药物,包括更昔洛韦、磷甲酸钠、西多福
韦,在体外实验有效。 它们对已形成的组织损伤无效,可能部分溶解KS肿
瘤内病毒。
卡波西肉瘤治疗
KS临床不同表现:如HIV感染状态、范围和部位 等选择正确治疗
艾滋病相关性肿瘤
HIV感染相关肿瘤定义
199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义: 包括恶性程度较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如伯基特淋
巴瘤和免疫母细胞瘤) 原发性脑部非霍奇金淋巴普通人群相比,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概率明显 升高
病理分型 高度恶性的Burkitt淋巴瘤(BL) 中度恶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多见, T细胞淋巴瘤少见
强化化疗方案和HIV阴性患者一样,如CODOX-M/IVAC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甲氨碟呤/异环磷酰胺, 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和hyper-CVAD( 环磷酰胺,长春 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甲氨碟呤,阿糖胞苷)
这些研究显示,毒性反应与非艾滋病患者治疗BL相似。 与非强化方案相比,CODOX-M/IVAC方案治疗BL 2年缓
高及淋巴结外累及者,在知情同意下接受鞘内注射 鞘内注射甲氨喋呤(10-15mg)和鞘内注射阿糖胞苷
(40-50mg)预防治疗 全身淋巴瘤中枢系统有转移者治疗包括全脑放疗(总剂量
24Gy)和多次鞘内注射阿糖胞苷和/或甲氨喋呤,直到脑 脊液细胞学阴性
软脑膜淋巴瘤预防和化疗
ARL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推荐治疗方案 BL和DLBCL患者有软脑膜复发高风险因素者,应当
解率更好
Burkitt’s淋巴瘤
艾滋病相关性BL推荐治疗: 一线化疗方案CODOX-M/IVAC和hyper-CVAD,同
时HAART治疗
软脑膜淋巴瘤预防和化疗
ARL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预后差,经常发生于疾病进展期 高危人群:BL或骨髓,脊髓旁,鼻窦受累患者。 免疫损伤患者,所有BL患者和部分DLBCL患者,血LDH升
进行预防性鞘内注射; 全身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需进行全脑放疗和
鞘内化疗。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L)定义为病变在 颅脑和脊髓,无全身其他部位侵犯。
早期有报道,AIDS相关性发病率2-6% HIV感染者标准治疗方法全脑放射治疗和HAART。
然而用这种方法治疗11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3 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