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层偏孔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钻孔工序检验手册

钻孔工序检验手册

钻孔工序检验手册钻孔程序质量控制1.1主板加工完成后,底片编程人员对主板必须作如下检查:1.1.1漏孔、多孔记录于漏孔栏;1.1.2偏孔偏孔与焊盘中心距不大于0.08mm,检查偏孔时,在对角线方向先用菲林的一个角焊盘与主板对应的孔对准,再用菲林对角焊盘与对应孔对准,目视检查整板总体的焊盘与主板是否有偏孔,若偏差不大,则为合格,若偏差较大,则用读数显微镜或数控检查机进行测量,偏差大于0.08mm则为不合格;1.1.3孔径大小检查有无钻错。

孔径公差要求为:孔径Ф<5.0mm公差≤0.03mm槽及孔径Ф≥5.0mm公差≤0.05mm;4要求按图纸尺寸的孔距离是否正确。

1.2主板有错误必须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修改,然后重新按《主板加工规程》进行主板加工,直到主板正确为止;1.3检查结果记录于《主板检查登记表》上。

2.钻孔检验操作规程1.1首件首轮检验2.1.1目的确认钻孔状态(包括机床状态、工艺参数、材料等)是否正常。

2.1.2检验对象相同档案号、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即相同设备、相同工艺、相同物料、同一套生产资料连续生产的数量为一个检验批;每一个检验批中的第一轮板都必须将其中的一块底板由钻孔操作员自检合格后送到首件检验员处进行首件检验,对于多层板还需进行X光检查。

2.1.3工具塞规、10倍放大镜、读数显微镜、X光机等。

2.1.4资料《生产制作指示》(即MI)、红膜、编程片等。

2.1.5检验标准《生产制作指示》;品检部的《工序手检规程》。

2.1.6首轮加工2.1.6.1十二层及以下板在每一个档案号的每一次连续加工中的第一轮板为首轮加工板,当该批板的总数不足一轮时则所有板一次加工完。

当该批板的总数大于一轮时,先计算出最后一轮板数,再用最后一轮板数作为首轮加工数进行加工。

2.1.6.2十二层以上的板和特殊板(包括层压反馈收缩异常板、质量跟进板和非FR4板、埋盲孔板、外层铜厚2盎司以上板)在每一个档案号每一次加工中,第一轮板只能用一个头加工一块板作为首件板。

钻孔质量验收标准

钻孔质量验收标准

钻孔质量验收标准一、地质终孔孔径及岩、矿芯采取率不小于Ф75mm;使用特殊孔径须经过地质部门同意。

岩、矿芯采取率:岩芯大于70%,矿芯大于80%,矿层顶、底板为80%,矿化、破碎地段按矿芯采取率的要求进行采取。

二、测斜(钻孔弯曲度校正)测斜:每100m(50m)测一次,见矿化破碎带要求测斜(如90m处见矿测斜,100m 处就不再进行测斜)。

(1)、孔深超过100米的钻孔,必须进行测斜校正、矿层厚度及水文观测,并作详细记录。

(2)、钻孔倾角允许弯曲每百米垂直孔不得超过2°、斜孔不得超过3°,随孔深递增计算,每50m测斜一次,终孔时测一次。

(3)、钻孔揭露矿层厚度大于2米,测斜见矿顶板位置;钻孔揭露矿层厚度大于30米的矿层,测斜见矿顶板及穿矿底板位置。

(4)、钻孔方位角允许偏差,一般施工钻孔方位误差不得超过设计正负3度,倾角不得超过设计正负2度,特殊情况以修正的补充施工单为准。

三、孔深丈量100m(50m)丈量一次,见矿、破碎带、矿化层要进行丈量,丈量数据必须填写在岩心记录本上。

(1)、每钻进100m(50m)或在见主要矿体、重要标志层、构造层以及终孔后均需用钢卷尺丈量钻具,验证孔深。

(2)、孔深校正最大允许误差为±1‰,超出允许误差时,要及时消除。

(3)、孔深误差不得超过1‰。

四、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要按设计要求进行水文地质观测,一般在起钻后、下钻前(间隔时间不得小于5分钟)测量孔内水位。

如停钻时间较长应继续观测。

24小时以内,每4小时观测一次,超过24小时每8小时观测一次。

(1)、观测项目记录漏水深度,水头高度、涌水量,实测静止水面的深度,记录溶洞位置及高度,并做好记录。

对确定的长期水文观测孔,井口管不得拨出,并要求加盖加锁。

(2)、应测水文次数每回(班)次均应观测并记录。

总测次数不低于应测次数的80%,且测点分布均匀。

记录钻进中遇到的异常现象出现的深度。

(3)、钻进中遇到钻孔涌水,一般应停钻,在水文地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同测量钻孔涌水的水头高度、涌水量、水温;如遇漏水、溶洞等现象,应及时记录其孔深。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护筒预面位置50 ㎜倾斜度1%2孔位中心群桩100 ㎜测量检查单排桩50 ㎜3倾斜度1%d.冲击钻孔主要工序及注意事项▲冲击钻孔,为防止冲击震动使相邻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刚灌注的砼凝固,应待邻孔砼灌注完毕,一般经24 小时(或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钻 , 并采用对角施钻 .▲升降钻头时须平稳,钻头提出井口时要防止撞碰护筒、孔壁、挂钩和护筒底部。

▲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试验,不符合要求时随时改正,经常注意土层变化,在土层变化处均应取渣,判明土层,并填入记录中,与地质图核对。

▲如发现有失水现象,护筒内水位缓慢下降,应补水投粘土。

如泥浆太稠,进行缓慢时,应抽碴换浆。

▲冲击过程中,勤抽渣,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磨损情况及转向装置是否灵活,预防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在不同的地层中,采用不同的冲程:粘性土、风化岩、砂砾石及含砂量较多的卵石层,宜用中低冲程,简易钻机冲程 1-2 米。

砂卵石层,宜用中等冲程,简易钻机冲程2-3 米。

基岩、漂石和坚硬密实的卵石层,宜用高冲程,简易钻机冲程3-5 米,最高不得超过 6 米。

流砂和淤泥层,及时投入粘土和小片石。

低冲程冲进,必要时反复冲砸。

砂砾层与岩层变化处,为防止偏孔,用低冲程。

抽渣或停钻后,再钻时,简易钻机应低冲程逐渐加高到正常冲程。

▲钻头直径磨损不应超过 1.5 厘米,应经常检查,及时用耐磨焊条补焊。

并常备两个钻头轮换使用、修补。

为防止卡钻,一次补焊不易过多,且补焊后在原孔使用时,宜先用低冲程冲击一段时间,方可用较高冲程钻进。

▲钻孔的安全要求: 冲击锥起吊平稳, 防止冲撞护筒和孔壁, 进出孔口时, 严禁孔口附近站人, 防止发生钻锥撞击人的事故。

因故停钻时,孔口加盖保护并严禁钻锤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e.验孔、清孔。

钻孔效果检验管理制度

钻孔效果检验管理制度

钻孔效果检验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保证钻孔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以及提高施工效率,工程项目中通常需进行钻孔效果检验。

因此,建立和完善钻孔效果检验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统一钻孔效果检验的程序和要求,保障钻孔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项目的土建工程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桥梁、隧道、房建、地铁等相关工程中的各类钻孔施工。

三、质量管理责任1. 项目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钻孔效果检验工作。

2. 项目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规程,明确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四、钻孔效果检验要求1. 钻孔效果检验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钻孔效果的合格。

2. 钻孔效果检验包括但不限于记录钻孔的位置、深度、直径、竖井情况等相关信息。

3. 钻孔效果检验应由具备相关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并填写真实准确的检验报告。

五、检验程序1. 钻孔施工完成后,项目管理部门通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钻孔效果检验。

2. 质量管理人员查看相关施工记录和图纸,核对钻孔的位置、深度等信息。

3. 质量管理人员现场检查钻孔的实际情况,包括钻孔的孔壁、孔底、孔径等。

4. 质量管理人员进行钻孔效果检验报告的编制和填写。

六、检验要求1. 钻孔效果检验报告应真实准确,包括但不限于钻孔位置、深度、直径、孔壁、孔底情况等。

2. 钻孔效果检验报告应经项目管理部门审核和签字确认后方可生效。

3. 钻孔效果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查,以备后续工程验收和资料查阅。

七、责任追究1. 如发现施工单位故意篡改钻孔效果检验报告等行为,项目管理部门有权要求施工单位重新进行钻孔效果检验。

2. 如发现项目管理部门对钻孔效果检验报告审核不严或漏查等行为,项目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八、补充条款1. 本制度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自执行之日起生效,项目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偏孔检验示意图

偏孔检验示意图

外层偏孔示意图
1、孔边与绝缘环边的间距≥因某个客户要求不一样,以ERP查询的为准1)、示例图:
2)、实例图:
正常
崩孔
相切图片
a≥0.025mm
导通孔允许90°破孔,但与导线连接处减少不可超
过导线宽的20%或保留0.05mm的焊圈。

元件孔应
保证0.025mm的焊圈。

盲孔焊盘允许相切、不允许
崩孔。

在读焊环时,如果没有崩孔或相切,焊环应包括孔
壁铜厚部分,如果出现崩孔或相切情况,则焊环读
数值为零:
a≥0.025mm
非颈位崩孔≤90°,可接受 非颈位崩孔>90°,不可接受
3、颈位处减少不可超过线宽20%或保留0.05mm 焊圈:
1)、示例图:
导线宽度减少>20% 不可接受图2 不可接受图1 导线宽度减少<20%
可接受图
2
≥0.05mm 可接受图
1
θ≤90° 可接受图 不可接受图
θ>90°。

钻孔验收管理制度

钻孔验收管理制度

钻孔验收管理制度
是指针对钻孔工程的验收,制定并实施的一套管理规范和流程。

其目的是确保钻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并为验收评定提供依据。

钻孔验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验收准备:包括验收的组织与安排,确定验收人员和验收日期等。

2. 验收程序:规定了验收的具体流程,包括现场勘查、检查验收资料、接受验收结果等。

3. 验收标准:明确了验收的标准和要求,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

4. 验收内容:列出了验收的具体内容,包括钻孔井深度、孔径、位置、质量等各项指标。

5. 验收记录:统一记录了每个钻孔工程的验收情况,包括验收人员、时间、验收结果等。

6. 验收评定:根据验收结果,进行评定和打分,确定验收合格或不合格。

7. 问题处理:对于验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间,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8. 审核和监督:建立审批制度,对验收结果进行审核和监督,确保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钻孔验收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监控钻孔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及时进行整改,提高钻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钻孔验收标准

钻孔验收标准

钻孔验收考核标准(生产科)
1、未按照设计施工的(钻孔方位角误差超过设计角度5°以上的、倾角误差超过设计角度1°以上的、开孔高度误差超过设计高度10cm以上的及进尺不足设计深度的70%),否决该孔进尺;若条件变化时及时变更设计、措施,并按新措施规定进行施工。

2、井下钻孔验收表有涂改现象、各参数填写不正确时,否决该钻孔进尺。

3、各打钻施工队组要重视生产科的每次钻孔检查验收(每个月不少于3次),若不按期整改发现的问题,每条问题按5个钻孔进尺进行否决。

4、打钻过程中如遇特殊地质区域时或煤层孔见岩达不到设计深度时,要立即通知生产科、抽采科、地测科,由生产科、抽采科、地测科共同核定情况后出具相关证明,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在月底进行结算,否则否决该孔进尺。

5、若打钻过程中出现问题未及时汇报生产科,影响正常打钻作业时,处罚队组负责人和值班人员各500元。

6、对生产科安排的工作执行不到位的,处罚队组负责人500元/次。

7、若存在弄虚作假、谎报工作量现象,按照谎报10倍进尺进行处罚。

8、每月25日前,各打钻施工队组需向生产科报批当月钻孔进尺,未按时报批的,不予进行结算。

生产科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一日
工作面停头打钻前验收标准
1、钻场周围10m范围内的浮煤必须清理干净。

2、施工地点必须支护有效,正迎头煤墙打设玻璃钢护煤墙。

3、掘进机必须退出窝头10m。

4、瓦斯管离窝头距离不大于5m。

5、双翼钻场内只允许放置打钻有关设备,且要求摆放统一整齐。

双曲线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双曲线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mm
拉线、钢尺检查
5
表面平整度
W5
mm
2m靠尺、楔形塞尺检查
6
上、下半径偏差
±20
mm
经纬仪、钢尺检查
7
柱顶中心偏差
W15
mm
经纬仪、钢尺检查
8
柱顶标高偏差
±10
mm
水准仪检查
主控项目
1
尺寸偏差
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2
外观质量
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般
项目
1
外观质量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2
长度偏差
TO〜+5
mm
钢尺检查
3
截面尺寸偏差
现浇
―5~+10
mm
钢尺检查
预制
±5
mm
一般
项目
4
侧向弯曲
不大于1/750构件长度,且不大于20
双曲线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及检验方

1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2)外观质量:全数检查。
3)表10.3.3第2项〜第7项:在同一检验批内,按构件总数抽查20%,且不少于3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孔检验标准
在客户没有特别要求情况下,一般按以下标准接判断:
(当PROD 根据以下要求还无法判断时,可要求QE 或MRB 作出明确判断及给出处理意见) 1、 孔边与绝缘环边的间距≥0.1mm :
孔边与绝缘环边间距≥0.1mm ,可接受 孔边与绝缘环边间距<0.1mm ,不可接受 2、 内层焊环非颈位处的崩孔≤90°: 2)、实例图:
非颈位崩孔≤90°,可接受 非颈位崩孔>90°,不可接受
3、颈位处减少不可超过线宽20%或保留0.05mm 焊圈: 1)、示例图:
2)、实例图:
颈位焊圈≥0.05mm ,可接受 颈位焊圈<0.05mm ,不可接受
颈位减少≤20%,可接受 颈位减少>20%,不可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