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永威《匠心》-家具是一部史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具是一部史书

一件家具就如同一册史书,一个时代的家具则无异于一部史籍。在家具身上,不但有时代的印记,也有人的影子。

不同时代的家具在材质、造型、工艺、雕饰乃至气韵上都有各自的特点,绿肥红瘦、千姿百态。明清以前的家具,由于绝少采用硬木制作,存世数量稀少,但也可以从当时的绘画、壁画以及书籍插图中窥豹一斑。

大唐盛世、气吞山河,这一时期的家具也雄浑壮美,由于正处在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过渡的高潮时期,低型家具与高型家具经常同室而居,这些特点,在唐代绘画中均有所表现。宋代,高型家具日渐平民化,至南宋初年,垂足坐完全替代了席地坐,高型家具就此定型,品种也是多种多样。宋代的国力完全无法与唐代相提并论,也就收起了大唐的张扬,反映在家具造型上,一改唐代的雄浑华美,显示出轻简、挺直、质朴的特点,从而为简洁素雅的明代家具定下了基调。

明代与宋代之间尽管隔着元代,但游牧民族出身的蒙古统治者不可能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对遥遥领先的汉文化产生太大影响,明代家具与宋代家具自然一脉相承,到了明代中后期,硬木的大量输入等种种客观因素,将中国传统家具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明代极为内敛的时代特征,在家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明代家具造型简洁,大多通体光素,仅在局部略施雕饰以画龙点睛,气韵上则表现出优雅、空灵的特点,而在材质方面,色泽温润、纹理流畅的黄花梨家具格外受皇家及文人仕大夫青睐。

清代早期的家具大体上沿袭了明代家具的特点,工艺日趋精细、雕饰日趋繁复,至清代中期形成了造型庄重、雕饰华丽、雍容大方的清式风格,反映出康乾盛世独有的时代风尚。清代宫廷偏爱紫檀木,几乎将紫禁城里的明代黄花梨家具统统换为紫檀家具,许多明代的黄花梨珍品家具因此大量流落民间。清末至民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人心惶惶的乱世里,人们无法安心生活,匠师也不可能专注于手头工作,传统家具当然一落千丈,但也有它的特点,突出表现为西洋元素的大量运用,反映出中外文化激烈碰撞、西风东渐的时代特征。

而今天的仿古家具,当然也无可避免地带有种种现代特征,譬如明式造型与清式工艺、清式雕饰的大量融合,譬如木工工艺因现代机械的运用而表现出的高度精确。毫无疑问,数百年后,这些特征也将成为人们对现代仿古家具进行断代的重要凭据。家具身上还有人的影子。尽管家具说来不过是“身外之物”,但它不仅承载了人的情感,也记录了人酌身份、地位、喜好乃至日常活动,待到“物是人非”之时,我们却可以睹物思人。中国传统家具以手工制作,因此,家具从“出生”那天起就带着匠师双手的脉脉温情,而在此后的漫长岁月,家具的主人即使用者也必将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便是穿越时空的线索。

从家具的材质上,我们不难判断出主人的身份与地位。明代黄花梨家具为皇家及地位很高的仕大夫所有,而清代紫檀家具几乎是宫廷御用,民间哪怕富贵一方也难以拥有。从家具的造型、雕饰及韵味上,我们也能够看出主人的修养、品位以及对家具的喜好。明代的“簪缨世家”文震亨对待家具就好恶分明、格外推崇“古雅”,在《长物志》中他这样评价榻类家具: “榻者,如花楠、紫檀、乌木、花梨,有古断纹者,其制自然古雅。”这说明,当时的文人仕大夫普遍在家具身上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并因此指导或参与家具设计,令明代家具呈现出素雅、简洁的基本特征。我们还能够从家具的包浆特点、家具的磨损部位和程度推测主人的一些日常活动,甚至可以去估量家庭乃至家族的面貌。沉默无语的家具,其实可以为我们讲述很多过去的事情。

正因为家具有着如此丰富的语言,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情感,许多人才会对相伴多年、甚至世代相传的家具依依不舍、念念不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走南闯北收购古旧家具,旅途中耳闻目睹了太多这样的故事,感慨“多情自古伤别离”的同时,也不禁由衷赞叹中国传统家具的魅力。

黄金时代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极为悠久,几乎等同于中国古代文明史,相形之下,它最为辉煌的黄金时代就显得很短暂,犹如昙花一现——自明代中期至清代早期,前后大约200年的时间里,大批以简洁素雅为基本特征、具有极高欣赏价值且舒适耐用的硬木家具面世,将中国传统家具推向前所未有的巅峰。这昙花一现的光芒,直到今天依然耀眼。

历史上,经过元代外来民族的冲击,明朝的知识精英们更加注重对内在世界的探究和精神层面的升华,人们普遍注重养生、修道、风水、以及一切人与环境和谐的行为,而家具作为文化的承载体之一,也很自然地体现出这种文化气质。

明代早期的家具基本上沿袭宋代家具,以简练、挺直为基本特征,直到明代中期才有较大突破。郑和下西洋以及后来的“隆庆开关”,使大量产自南洋诸国的优质硬木进入中国,加之明代发达的手工业提供了优于前代的各种工具,匠师得以在很小的断面上制作出精密的榫卯,家具的结构更为完善、耐用性被大大提升,审美上的更多需要与更高追求也就成为必然。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江南地区产生,发达的商业令家具成为可以流通的商品,风靡一时的“造园”热又为家具提供了巨大市场,这些都促成了家具的迅猛发展。此时的家具制作形成了北京、苏州和广州三大中心,富甲一方的苏州地区由于集合了种种客观条件,顺理成章地成为明式家具最为丰饶的沃土,苏州家具也因此被后人视为明式家具的正统。

工艺水平的长足进步,令明代中后期的家具迅速超越了宋代家具,更为简洁、更为精致,文人仕大夫参与设计,又让明代家具呈现出素雅的美学特征,甚至走向空灵的哲学境界。明代中后期,文人们格外看重内心世界的表达,以修筑理想中的花园和设计完美的家具为人生乐事,在器物上寄托精神追求甚至成了一种时尚,温文尔雅的黄花梨家具倍受青睐也就不足为奇。有必要说明的是,明代的“文人”并不仅仅等同于读书人,而且还代表了具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缙绅阶层,通俗地说,是文化人、有钱人、政府官员的三位一体,明末利玛窦游历中国时,就盛赞“这是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国家”。相当于社会精英的明代文人,他们的情趣爱好势必引导和主宰时代潮流,明代家具因此普遍表现出卓尔不群的优雅气质。

回顾明代家具的历史,不得不提及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独一无二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根据史书记载,国号“天启”的明熹宗心灵手巧,对木匠活情有独钟,即便贵为皇帝,最大的嗜好仍然是设计各种木器,亲手操作刀锯斧凿而乐此不疲。他曾经花费大半年工夫做出一张构造精巧的床,床板可以折叠,携带和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当时的工匠看了都很佩服;他做的小木偶惟妙惟肖、人见人爱,他便悄悄派内侍拿到市场上去卖,因为奇货可居,很快就销售一空。

1644年,满清入关,江山易主,但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并没有因此戛然而止。清代早期所制家具沿袭了明代家具的特点,仍然可称为“明式家具”,直至康乾盛世才转变为风格迥异的清式家具。这是中国传统家具历史上又一次华丽的转身。

华丽的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