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习题范文
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总供给和总需求)

第28章总供给和总需求习题1.美元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价值的下降会使得美国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更便宜,尽管美国的总价格水平不变。
于是,外国对美国总产出的需求增加。
你的同伴认为这代表了沿着总需求曲线的向下移动,因为外国对于更低价格的产品需求得更多了。
但是你却坚持认为这代表了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谁是正确的?请解释。
答: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是正确的。
美元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价值的下降,使得美国的产品和服务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便宜,表现为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由于以外币计量的美国产品价格下降,所以外国消费者对美国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而美国的总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在任一给定的总价格水平下,总产出需求将会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你的同学对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和长期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困惑不解,你能向他们解释吗?答:(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是因为名义工资在短期内具有粘性,在短期内名义工资被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所固定。
因此,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和名义工资保持不变,生产成本的下降并不会与价格总水平的下降保持同一比例。
这将减少单位产出的利润,导致生产者在短期内减少产量。
同样,由于名义工资将在短期内保持固定,随着总价格水平上升,生产成本不会按相同比例上升。
单位产出的利润将会增加,导致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产量。
名义供给工资是固定的,因此,从短期来看,价格总水平和生产者的总产出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然而,从长远来看,名义工资能够而且将会重新谈判。
名义工资会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上升,生产成本亦按照相同比例上升。
当价格总水平和生产成本上升了相同的百分比时,在价格上升之前有利可图的单位产出水平仍然是盈利的,而已经无利可图的单位产出在产品价格上升之前,仍然处于亏损。
因此,总产出不变。
从长远来看,当名义工资完全可伸缩时,总价格水平的上升或下降将不会改变总产出。
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第6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宏观经济学》

第6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
1、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 ,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
(1) 总需求函数。
(2) 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 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2、如果消费需求C=100+0.8Yd,投资需求I=150-6r,税收T=50,政府支出G=40
(1)求解产品市场均衡时的IS方程;
(2)如果经济的名义货币供给为150,货币需求为L=0.2Y-4r,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的LM方程;
(3)分别求解当价格水平P=1、1.2和1.5时使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
(4)如果在P=l的价格水平下,名义货币供给从150 下降到125和100,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均衡有何变化?
3、设总供给曲线为Ys=2000+P,而总需求曲线为Yd=2400-P
(1)求供求平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
(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10%,求新的平衡点并与(1)比较指出当时的经济状态
(5)本题中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解释经济体系中的总体经济活动。
它是一个分析经济增长和通胀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通过几个习题来解释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习题一:假设一个国家的总需求曲线为Y = C + I + G + NX,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NX表示净出口。
总供给曲线为Y = Yn,其中Yn表示自然产出水平。
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将出现通货膨胀。
这是因为需求超过了供给,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2. 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经济将出现通货紧缩。
这是因为供给超过了需求,价格下降,导致通货紧缩。
3. 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经济将处于稳定状态。
这是因为需求和供给达到了平衡,价格保持稳定,经济没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压力。
习题二:假设一个国家的总需求曲线为Y = 2000 + 0.8(Y - T),总供给曲线为Y = 3000。
其中,T表示税收。
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当税收增加时,总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税收增加时,总需求会减少。
这是因为税收的增加会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消费支出,导致总需求下降。
2. 当总需求减少时,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当总需求减少时,经济将出现衰退。
这是因为需求下降导致产出减少,企业利润下降,就业机会减少,经济活动放缓。
3. 当总供给增加时,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当总供给增加时,经济将出现增长。
这是因为供给增加会促进产出的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活动加速。
习题三:假设一个国家的总需求曲线为Y = 3000 - 1000P,总供给曲线为Y = 2000 + 2000P。
其中,P表示物价水平。
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当物价水平上涨时,总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物价水平上涨时,总需求会下降。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课后题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名词解释1、总需求2、潜在国民收入3、凯恩斯总供给曲线4、常规总供给曲线5、古典总供给曲线判断题1、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2、增加税收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3、投资增加会影响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4、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总供给曲线都是一条向右上倾斜的线(√)5、凯恩斯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6、当资源出现严重过剩时,增加总需求可以摆脱萧条(√)7、当实现了充分就业后,增加总需求会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也会提高价格水平(×)8、当实现了充分就业后,增加总需求会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也会提高价格水平(×)9、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需求将会导致物价上升,国民收入增加(√)10、当均衡的国民收入大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D)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2、当总供给线是(A)时,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A、水平的B、向右上方倾斜的C、垂直的D、难以确定3、假定经济已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线是垂直的,减税的政策将(B)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4、假定经济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AD与AS相交于AS向右上倾斜的阶段,增加政府支出会(A)A、提高产出和价格水平B、减少产出并降低价格水平C、提高产出和实际工资水平D、提高产出和实际利率水平5、价格水平提高,则LM线(B)A、右移B、左移C、不变D、不确定6、凯恩斯认为,价格水平下降,则消费需求(A)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7、扩张总需求政策适用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D)阶段A、水平B、向右上倾斜C、垂直D、“A+B”的情况8、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量(D)A、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B、增加,从而总需求减少C、减少,从而总需求增加D、减少,从而总需求减少9、古典总供给线所代表的实际国民收入的水平是(A)A、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B、劳动力得到了绝对充分的使用C、经济中的产量已达到生产极限D、还有周期性失业存在10、实现充分就业之后,若总需求继续增加,会引起(B)A、产出增加B、通货膨胀C、经济萧条D、滞胀11、若生产中的投入成本迅速提高,会引起(A)A、总供给水平降低,可能引发滞胀B、总供给水平提高,产出增加C、总需求不变D、总需求增加但产出不变12、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量对总需求及产出的影响是(B)A、总需求减少,产出减少B、总需求增加,产出增加C、总需求不变D、总需求增加但产出不变13、当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时,最好采取(A)的政策A、扩大总需求B、扩大总供给C、扩大总需求和总供给B、扩大总需求或总供给14、下列哪一种情况使短期总生产函数向上方移动(B)A、资本存量减少B、技术进步C、所使用的劳动量增加D、物价水平上升15、假设没有预期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这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引起(B)A、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简答题1、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2、试用AD-AS模型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胀”现象计算题1、设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支出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由Y=C+I+G得Y=200+0.75Y+200-25r+50即Y=1800-100r ①M由L=P得Y-100r=P 1000 即Y=P1000+100r ② ① +②得 2Y=1800+P1000 所以AD 函数为:Y=900+P500 2、 如总供给曲线为AS=250,总需求曲线为AD=300-50P,试求(1) 供求平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2) 如总需求上升10%,其它条件不变,新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3) 如总供给上升10%,其它条件不变,新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1) 由AD=AS得300-50P=250P=1,Y=250(2) AD 上升10%,则总需求曲线变为AD ′=330-50P由AD ′=AS得300-50P=250P=1,6.Y=250(3) AS 上升10%,则总供给曲线变为AS ′=250×(1+10%)=275由AD=AS ′得300-50P=275P=0.5,Y=2753、 设某经济社会消费函数为C=100+0.8Y ,投资函数为I=100-5r ,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5r ,货币供给为m=60,价格水平为P(1) 请推导总需求曲线(2) 分别计算当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总量(3) 若社会经济从两部门变成三部门,试求政府购买为10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价格分别为10和5时的总需求总量(1) 由Y=C+2得Y=100+0.8Y+100-5rY=1000-25r ①由L=PM 得0.2Y-5r=P60 Y=P300+25r ② ① +②并化简得AD 曲线Y=500+P150(2) 当P=10时,Y=500+10150=515 当P=5时,Y=500+5150=530 (3) 由Y=C+I+G得Y=1500-25r联立Y=P 300+25r 并消去r 得Y=750+P150 当P=10时,Y=750+10150=765 当P=5时,Y=750+5150=780。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3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3章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曼昆《经济学原理》第12篇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衰退答:衰退指收入减少与失业增加较为缓和的经济时期。
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
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
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
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2.萧条答:萧条是真实GDP严重减少的时期,指商业周期的紧缩阶段。
经济处于萧条阶段时,经济活动远低于正常水平,企业和消费者的严重悲观情绪持续很长的一个时期,它紧接着在达到一个高峰之后,以周期的低谷而告终。
其特点是:生产急剧缩减,资本投资减少,信用规模收缩,价格持续下滑,失业增多,就业水平降低,企业家与消费者的情绪悲观。
在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严重的萧条,一次发生在1873~1879年,一次发生在1929~1933年。
政府采取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目的在于缩短或消除这种经济萧条。
3.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答: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指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在图33-3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价格水平,AD1代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线,AS1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AS2代表长期总供给曲线。
(宏观经济学练习)第4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练习)第4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单项选择:1.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 )。
A.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B.货币C.技术D.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2.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 )。
A.价格上涨和GDP上升B.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价格下降和GDP上升3.宏观经济学的传统观念可能会反对以下哪种说法( )。
A.工资和价格对失衡可以有迅速的反应B.当产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积极地改变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影响价格,但不会影响产出和就业D.非自愿失业是一种经常有的状态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财富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税负会增加D.以上几个说法都对5.能够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的是( )。
A.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B.价格水平的下降C.政府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6.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 )。
A.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弹性都为零B.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曲线都垂直C.宏观生产函数是稳定的D.劳动市场是出清的7.总供给曲线倾斜的原因可能是( )。
A.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做出调整B.劳动力需求立即对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做出调整C.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D.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8.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
A.是由于工资面对劳动市场过量的需求时没有提高B.是由于工资面临劳动市场过量的供给时没有降低C.也被古典经济学家所承认D.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9.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和产出水平均无影响10.“长期”总供给曲线的“长期”( )。
宏观经济学:国民产出决定原理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一国产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多少在短期内由()决定。
A.一个国家投入要素的生产率B.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C.一个国家投入要素的数量D.一个国家的总需求大小正确答案:D2、在凯恩斯主义的国民产出(收入)决定模型(短期)中,核心观点是()。
A.均衡的国民产出水平取决于总需求水平B.均衡的国民产出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水平C.均衡的国民产出水平取决于总生产能力D.均衡的国民产出水平取决于总要素投入正确答案:A3、从总支出类型来看,下列不属于总支出项目的是()。
A.消费B.储蓄C.投资D.政府购买正确答案:B4、在宏观经济学中,下列不属于消费支出的是()。
A.居民购买食品B.居民购买家具C.居民购买新建住宅D.居民购买衣物正确答案:C5、在宏观经济学中,可支配收入等于()。
A.国民收入减去税收B.国民收入减去储蓄C.国民收入减去消费D.国民收入减去投资正确答案:A6、假设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收入分别为9000和10000,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分别为9110和10000,则第一期到第二期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A.1.012B.1.000C.1.006D.0.890正确答案:D7、假设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收入分别为11000和12000,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分别为10850和11600,则第二期的平均消费倾向等于()。
A.0.75B.0.85C.0.99D.0.97正确答案:D8、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增加额在收入增加额中所占的比重( )。
A.逐步降低B.逐步提高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A9、关于消费函数C=α+βY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为由收入决定的消费部分B.β是边际消费倾向C.β是平均消费倾向D.α为引致消费正确答案:B10、某消费函数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处,表示可支配收入正好等于消费B.A点左边区域消费水平低于收入C.当收入为零时,消费也即为零D.A点右边区域存在居民储蓄正确答案:A11、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中,β的值越大则意味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一、基本概念萨伊定律、有效需求、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转移支付乘数、自动稳定器、挤出效应、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二、单项选择题1、凯恩斯理论认为,造成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A.就业不足;B.商品供给不足;C.有效需求不足;D.劳动力供给不足。
2、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6时,投资乘数为()。
A.1;B.0.33;C.2.5;D.2。
3、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100+0.9Y,进口函数为M=10+0.1Y,如果出口增加50亿元,则国民收入()。
A 增加50亿元B 减少50亿元C 增加250亿元D 减少250亿元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6;B 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5、投资乘数等于()。
A 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 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 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1-MPS)的倒数。
6、在三部门经济中,与均衡的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化的是()。
A 税收B 转移支付C 政府购买D 投资7、以下关于乘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成正比B.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C.乘数反映了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D. 乘数的作用可无条件地实现8、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75A.K T=3 B.K R=4 C.K I=3 D.K G=4.9、当税收由定量税改为比例税时,()。
A.投资乘数增加.B.政府购买乘数减小C.投资乘数不变D.税收乘数增大10、当一国经济面临过热时,下列政府调控措施中力度最大的是()。
A.增税B.减少转移支付C.减税D.减少政府购买11、已知MPC=0.8,税收为定量税,则以下措施中使收入水平降低最多的是()。
A.增加税收100 B.减少政府购买100C.增加税收100,同时设法使MPC上升到0.8 5D.减少转移支付50,同时设法使MPC上升到0.912、累进收入税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A.使投资乘数无效B.增加投资乘数C.减小投资乘数D.不能确定13、当实际收入水平高于均衡的收入水平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B.计划投资超过储蓄C.总需求超过实际产出D.不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14、如总产出为275亿美元,消费为250亿美元,计划投资为30亿美元,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总产出会()。
A.保持稳定B.增加C.减少D.不能确定15、引入国际市场的四部门模型与三部门模型相比,乘数效应将()。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不能确定16、某个经济的国民收入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其数额为2000亿美元,假设再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通货膨胀缺口为()。
A.大于100亿美元B. 等于100亿美元C.小于100亿美元D. 无法确定17、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18、在以下三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19、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A.500亿元B.50亿元C.10亿元D.30亿元E.80亿元20、最小和最大的乘数值分别为()。
A.-∞和+∞B.0和+∞C.0和100 D.1和+∞21、政府支出乘数()A. 等于投资乘数B.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C.比投资乘数小1 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2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税收乘数值为()。
A.5 B.0.25 C.-4 D.2 E.-123、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A.支出增加B.税收下降C.转移支付增加D.净税收增加.24、三部门经济中的平衡预算乘数是指()A.政府预算平衡(即赤字为零)时的乘数;B.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量与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量之比;C.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或税收变化量之比;D.政府购买和税收反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量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化量之比。
25、已知某个经济实际的均衡国民收入是5000亿美元,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6000亿美元,投资乘数是4。
由此可以断定,这个经济的()A.通货膨胀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 B. 通货紧缩缺口等于250亿美元C. 通货紧缩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D. 通货膨胀缺口等于250亿美元26、假设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为8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A.1000亿美元B. 500亿美元C. 100亿美元D. 以上答案都不对27、国民收入的增量是平衡预算增量的()。
A. 0.5倍B. 1倍C. 2倍D. 3倍28、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I、储蓄S、政府购买G、税收T、出口X和进口M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A.不变;B.趋于增加;C.趋于减少D.变化的趋势不能确定29、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
A.垂直的;B.相对没有弹性的C.在低水平时相对平缓,在高产量水平是相对陡峭D.在低水平时相对陡峭,在高产量水平是相对平缓30、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政府支出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增加D、价格水平上升时,政府支出会增加31、已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000亿元,实际均衡收入是3800亿元。
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25%,增加100亿元投资将使经济()。
A.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B.出现5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C.出现2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D.出现50亿元的紧缩缺口。
32、下列不属于自动稳定器的项目是()。
A.政府购买;B.税收;C.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三、多选题1、投资乘数等于()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D.(1-MPS)的倒数2、在主流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总供给曲线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B、价格水平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D、价格水平上升E、以上都有可能3、已知边际储蓄倾向为0.25,税收为定量税,则下列乘数中绝对值为3的()。
A.投资乘数B.政府购买乘数C.税收乘数D.转移支付乘数E.平衡预算乘数四、是非判断题( T OR F)1.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定数量时,国民收人会减少。
()2.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3.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呈同方向变动。
()4.根据乘数原理,只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国民收入就会增加。
()5.作为国民收人均衡条件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是一致的。
()6.经济均衡既可表示为总需求与总产出相等,又可表示为实际投资与储蓄相等。
()7.在三部门经济中,税收为定量税时,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
()8.在总需求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政府支出(或投资)的增加将会导致私人投资的减少。
()9.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
()10.赤字财政将导致经济衰退。
()11、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五、简答题1、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有那些?2、乘数理论的限制条件是什么?3、政府支出的增加如果全部来自税收的增加会对国民收入产生什么影响?4、投资乘数与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相比,有何异同?为什么?5、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有什么关系?6、政府改变税率对国民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7、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分别说出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总需求会有什么影响?8、凯恩斯理论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何时达到均衡?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9、什么是通货膨胀缺口?什么是通货紧缩缺口?10、简述自动稳定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自动稳定器还存在哪些局限性。
11、短期总供给曲线有什么特征?长期总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垂直的?12、为什么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有局限性。
六、论述与分析题1、什么叫乘数?试论述乘数原理的适用性。
2、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否越小越好?试分析减少政府购买对赤字与产出可能产生的影响。
3、“增加储蓄将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增加消费将增加国民收入,引起经济繁荣。
因此,节俭对经济不利”。
(1)用凯恩斯理论分析以上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从我国经济现实出发,分析以上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七、计算题1、在一个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C =20+0.8Yd(Yd=Y-T),投资I=30,税收T=6+0.25Y,转移支付Tr=16,政府购买G=80。
试求均衡时的收入及政府财政赤字。
2、已知如下经济关系:国民收入Y=C+I+G;消费C=80+0.6 Y;政府购买G=100;投资I=40。
试求:(1)均衡时的Y、C。
(2)投资乘数。
3、已知:某四部门经济中自发消费为100;边际消费倾向为0.8;税收T=50+0.25 Y;政府购买为11;投资为80;净出口函数NX=50-0.1Y。
试求:(l)均衡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4、设某三部门经济中有如下资料:C=80+0.75Yd,Yd=Y-T,T=-20+0.2Y,I=50,G=200。
计算均衡收入、税收与消费水平。
5、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支出为G=200,政府转移支付为TR=62.5,税收为T=250。
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6、若某一国家有如下宏观经济模型(单位:亿元):(1)Y = C + I + G(2)C = 160 + 0.75Yd(3)Yd = Y -T(4)T = -100 + 0.2Y(5)I = 100(6)G = 400试求:(1)总产出、政府税收、总消费(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选题1、AC2、BC3、CD四、是非判断题( T OR F)FFTTF TTTFF T五、简答题六、论述与分析题七、计算题1、Y=345 政府财政赤字为3.752、(1)Y=550 C=410 (2)K I=2.53、(1) Y=402 (2) K I =2 K g=2 K t=-1.6 K b=0.44、Y=862.5 T=152.5 C=612.55、(1)Y=1000 (2)K I =5 K g=5 K t=-4 K R =4 K b=16、(1)Y = 1837.5 T = 267.5 C = 1337.5(2)K I = 2.5 K g =2.5 K t = -1.8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