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红-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分析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分析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建筑业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核算与分析方法,为建筑行业实现低碳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概念进行界定,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施工、建筑使用、建筑维护以及建筑拆除等阶段,并明确各阶段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介绍碳排放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碳排放因子的确定、数据收集与处理、核算模型的构建等,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文章将重点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的特点和规律,包括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分布、碳排放强度变化等,揭示建筑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潜在减排空间。

文章还将对比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设计施工策略下的碳排放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减排措施提供依据。

文章将提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减排策略和建议,包括推广低碳建筑材料、优化建筑设计施工方案、提高建筑能效等,以期推动建筑行业实现低碳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二、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建筑作为人类活动中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核算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是指对建筑物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改造和拆除等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的范围广泛,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加工、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建筑运营阶段的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涉及到不同的碳排放源和排放量,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核算。

在进行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绿色建筑是在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和资源节约的建筑方式。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提高室内环境质量、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增加初期投资,这给一些建筑业主带来了疑虑。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对绿色建筑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有助于评估其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是一种基于时间价值观念的成本分析方法。

它将建筑的全部生命周期划分为预设的时期,包括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等阶段,分析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并将其折现为当前价值。

这种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建筑不同阶段的成本,对比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在设计和建造阶段可能增加初期投资。

绿色建筑需要更高质量的材料和技术,以及更严格的建筑标准和规范。

这些增加的成本会在设计和建造阶段体现,对建筑业主产生一定的负担。

这些额外投资可以在后期阶段中获得回报。

绿色建筑在运营阶段可以节省能源、水资源和维护成本。

节约的能耗和维护成本可以在运营期内减少运营支出,从而降低整体成本。

绿色建筑可以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改善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

这意味着在绿色建筑中工作的员工可能更加高效,从而为业主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可以进行再利用和回收利用。

由于绿色建筑使用的材料和技术更加环保,拆除和处置的成本可能会更低。

一些材料和设备可以被再利用,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为业主降低环境管理和清理成本。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可以帮助业主评估绿色建筑的可行性。

尽管绿色建筑的初期投资可能较高,但通过节约能耗和维护成本,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再利用和回收利用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降低总体成本。

绿色建筑还可以提升公司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客户。

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并不适用于所有建筑项目。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与减排策略研究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与减排策略研究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与减排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减排策略,以期为我国建筑业的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系统梳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施工、使用、维护及拆除等各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明确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框架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模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收集各类建筑的相关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和方法,计算并分析各阶段的碳排放量,为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减排策略和建议。

根据计算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建筑设计、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减排措施,为我国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本文还将探讨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和减排策略,为我国建筑业的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推动全球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二、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到拆除等各个阶段的碳排放。

为了准确计算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计算模型,并从各个阶段对碳排放进行量化分析。

在规划阶段,我们需要考虑土地利用、交通配套等因素,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碳排放。

例如,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导致长距离通勤,增加交通碳排放;而优化的交通配套则可以降低运输材料的碳排放。

设计阶段是影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关键因素。

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等要求,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优化建筑结构和系统,以降低运营阶段的碳排放。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研究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研究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然后解释了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概念。

接着详细介绍了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和减量措施,同时对绿色建筑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探讨。

在分析了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

研究结果对推动绿色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定义,特点,概念,计算方法,减量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影响因素,未来发展趋势,建议1. 引言1.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研究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综合考虑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是指建筑从设计、建造、使用到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所有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总量。

计算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是衡量建筑的环境友好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计算碳排放总量时,首先要对建筑的各个阶段进行碳排放量的量化分析,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建筑的使用阶段的能耗排放量,以及建筑拆除后的碳排放量等。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

为减少碳排放量,可采取一系列的减量措施,如优化设计、选用环保材料、提高建筑能效等。

绿色建筑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评估和监测,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建筑环境问题,为改善建筑的环境性能提供依据。

研究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对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最大化地利用资源的建筑。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保性:绿色建筑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综述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综述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综述
马莹
【期刊名称】《绿色建筑》
【年(卷),期】2024(16)3
【摘要】建筑业是产生碳足迹最多的行业之一,随着建筑体量的日益增加,建筑业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

基于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梳理了世界上部分国家
的碳减排政策,从建筑的生产运输、施工、运营维护、拆除到建筑废弃物处理等不
同阶段出发,总结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来源。

从建筑材料中使用替代添加剂、改进设计、建筑垃圾和水资源的再利用、提高建筑系统效率等方面归纳了减少碳排放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探索建筑业节能减排模式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可行的建议参考。

【总页数】7页(P124-130)
【作者】马莹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1
【相关文献】
1.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标准发展历程及趋势研究
2.竹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测算及碳汇优势研究
3.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现代木结构建筑碳足迹研究
4.基于
全生命周期分析的高速公路减碳技术碳足迹核算研究5.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法的
预拌混凝土碳足迹计算分析及碳减排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简介: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是一种将建筑物的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考虑在内的建筑经济效
益分析方法。

它强调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维护中考虑环境影响
和节能效益等因素,从而达到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对绿色建筑案例的分析,来探究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研究结果: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能够带来许多经济效益。

首先,在建筑物的最初阶段,绿色建筑可以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来降低建筑成本,例如在建造过程中使用
可再利用的材料、采用节水技术和节能设备等,这些措施可以让建筑物更加环保和节约成本。

其次,在使用阶段,绿色建筑可以降低房屋的运营成本。

通过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
和水资源利用率,可以在很多方面带来收益,例如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筑使
用的舒适度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带来更加经济的效益。

此外,绿色建筑还可以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质量,可以增
强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更高的市场知名度。

结论: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绿色建筑的优势在于其能够
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综合性的经济效益。

通过环保材料和技术的运用,绿色建筑可以在各个
方面增加其经济效益。

因此,可以预测未来绿色建筑将成为世界各地的新趋势,并带动建
筑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成为了当今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则是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探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重要性及其实践。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是指从建筑设计、施工、到运营整个过程的环保评价。

通过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环保评价,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并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选用环保材料,能够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负荷。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运营阶段,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能够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资源节约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选用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高效的设备系统,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有助于提高建筑产业的竞争力。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环保、节能、减排等技术将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通过发展绿色建筑,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实践中,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的介绍:上海世博园:上海世博园作为一个大型绿色建筑群,采用了多种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绿色建材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世博园实现了节能、减排、环保的目标。

南京绿地缘:南京绿地缘是一个集住宅、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区。

该项目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如高效节能门窗、保温墙体、太阳能热水系统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绿地缘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居住品质的目标。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是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评价,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并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日益紧张,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的功能和美观,更重视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效益。

因此,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价,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分析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构成和效益表现,并通过案例分析,揭示绿色建筑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优势。

文章首先界定了绿色建筑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的概念,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等。

通过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构成和效益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文章揭示了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建筑品质等方面的优势。

文章还通过案例分析,对比了传统建筑和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效益,进一步验证了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章总结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的主要结论,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营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推动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二、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构成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构成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系统,它涵盖了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到维护、拆除及再利用等各个阶段的费用。

这些成本不仅包含了传统建筑所考虑的建材、劳动力等直接成本,还包括了环境影响、能源消耗、社会责任等间接成本。

在规划与设计阶段,绿色建筑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利用,因此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前期调研、咨询和设计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公寓的CO2排放计算方法: 标准值的计算是按照分项能耗来计算的,如制冷、制热、生活热水、照明、家用电器、炊 事、通风以及公共区域的设备; 参评建筑的碳排放计算也同样按照分项能耗来计算,但是不再计算照明、电气、炊事、通 风等的贡献量。
同时,对现场以及
场外的碳减排方法 都有详细介绍
• 国内LCCO2相关标准介绍
• 国外LCCO2相关标准介绍
目前很多国家如英国、德国、日本都将LCCO2作为量化指标,添加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 英国的BREEAM对CO2排放非常重视,规定住宅还要通过SAP(Standard Assessment Procedure)来计算评价,SAP将CO2排放率以及基于CO2排放计算的环境影响作为重要指标; 德国的可持续建筑协会(DGNB)在2008年提出了建筑碳排放度量指标,DGNB从建筑建筑 材料生产、建造、使用、拆除及重新利用等方面分别计算碳排放量并进行汇总; 1999年11月,日本建筑师学会出版了《建筑物的LCA指针》,用于计算LCCO2,并在 CASBEE2010明确规定了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下面以CASBEE201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全生命周期范围包括:建造(材料生产、运输
建筑的施工与建造阶段Pc是指建材运送到施工场地以后,在现场的施工和建造 过程,建造施工阶段的能耗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用电以及燃料消耗等。
Pc k 1 ek qk
n
Qk——施工阶段第k种能源用量,包括煤炭、油类、天然气等 Ek——对应的能源碳排放因子。
建筑的运行阶段Po是建筑生命周期里的主要阶段。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主要可以 分为两部分,采暖能耗和除采暖外能耗。除采暖外能耗主要来自于空调系统、机 械通风、照明、电器设备、生活热水和其他服务设施等。运行阶段的总能耗就由 分项能耗以及建筑使用年限决定。
1)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建造、维修、更新、拆除阶段的排放量。设计、材料生产、拆除阶段都是用材料用量 ×单 位排放量,材料用量可根据建筑类型估算;建造阶段查投入产出表、维护和修理有明确算法 ,取决于更新速度和维修周期,也可简单估算。
运行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能源消耗量×排放系数
2)参评建筑的CO2排放计算方法: 建造、维修、更新、拆除阶段的排放量。按照可再生材料的循环使用量进行估算 运行阶段碳排放量按照一定的节能等级来计算减排后的CO2排放

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
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 求
《“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 ……

绿色建筑比例逐渐提高,绿 色建筑发展空间巨大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效果如何? 与普通建筑相比,能够降低
多少?
但是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获得绿色建筑奖项的建筑能耗、水耗并没有降 低,反有一些项目明显偏高。
2010
启动《绿色 办公建筑评 价标准》
2011
《绿色办公 建筑评价标 准》修编
2013
《绿色办公 建筑评价标 准》送审
2015
《绿色办公 建筑评价标 准》2014实 施
截止到2013年12月31号,全国共评 出1446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 筑面积到16270.7万m2。
其中,设计标识项目1342项,占总数
的92.8%,建筑面积14995.1万m2; 运行标识项目104项,占总数的7.2%,建
图1:2008-2013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逐年发展状况
筑面积1275.6万m2。
2012年以来,我国已发布了绿色建筑发展与产业促
进的多部专项规划及方案:

“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 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及建造过程中设备的能耗)、运行和更新
(制冷、制热、生活热水、照明、OA能源消耗 以及翻新、废弃物处理等工作)、拆除以及废 弃物处理。
基本评价方法:1)计算各个阶段碳排放标准值
2)计算参评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碳排放
3)考虑现场的减排方法(如现场太阳能发电) 4)考虑场外的减排方法(如采购绿色能源证书和碳信用额度等,个别项目 使用,对于标准计算方法来说,3和4的值是一样的。

1 2 3

绿色建筑碳排放控制的重要性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及案例分析 天津生态城在绿色建筑碳排放控制方面的实践
当前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全球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问题 日益突出,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更是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
CO2
CH4
N2O
人类第一部限制各 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 法案,《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 书》,由联合国气候大 会于1997年12月在日 本京都通过。
式中为Lmi第i种建材的用量, θ i为第i种建材的单位CO2排放系数。
建材的运输阶段碳排放Pt指建材从生产厂家运送到施工现场过程中的碳排放,属 于间接空间排放。
Pt Qi j Li,j
i j
η j----第j种运输方式,运输单位质量建材单位距离的碳排放(tCO2/t.km); Li,j——第i种建材第j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距离(km)。 运输碳排放系数的计算,是根据各种交通工具百公里油耗,结合各种碳排放系数,计算 出主要运输方式的碳排放系数。
n
p k
i
i
k
i

y y
b c
-1
pi为需要更新维护的建材碳排放量;ki为维护系数;
yb为建筑的使用寿命;yc为所需更新的材料使用寿命。
建筑的拆除阶段Pd是由施工和废旧建材运输引起的。废旧建筑的拆除主要包 括机械拆除法和爆破拆除法,住宅建筑主要采用机械拆除法(以机械吊拆法、 重锤撞击法、机械破碎发最为常见),CO2排放主要产生于构件拆除粉碎和土 方回填平整阶段)。
建造及拆除

Qi f i K i • QiE 为第 i个分部工
i 1 n
建筑使用和维护
• 暖通空调系统的 能量消耗 • 生活热水系统的 能量消耗 • 照明系统的能量 消耗 • 可再生能源系统 的能量消耗 • 能源排放系数?
程量; fi为第i个 分部工程单位工 程量能耗系数;Ki 为第i个分部工程 综合调整系数 • 能耗系数?
2)碳排放因子的确定
化石燃料燃烧
电力调入调出
3)使用年限的确定
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规定,普通 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因此,本研究中设定办公楼的使用年限为50年。
4)运行能耗的确定
本项目入住率较低,使用实际监测的能源数据不太合理,故采用能耗分析软件通过模 拟得出建筑使用后日常的采暖、空调、通风、照明以及设备能耗。
Pd Pg Ph
P g q
i gi

gi
P q
h i
hi
[(1 ai )

Tj
Lij ai

hRi
]
3)提出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效益分析方法
参考CASBEE中参照值的做法以及我国建筑节能率的计算方法,采用参评建筑与 比对建筑之差进行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参照建筑做法:为了使比对建筑更有说服力,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运行时间的确定
运行阶段建筑使用时间。建筑人员、照明、设备的使用时间,空调运行时间和设计温 度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相关规定设置。
6)比对建筑的确定
比对建筑的围护结构性能参数选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的限值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我国节能减排及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 环,建筑物的碳排放占到了城市碳排放 总量的40%左右,其中住宅建筑已占 到建筑业碳排放总量的70%左右。所 以,必须将建筑节能减排放在重点。
在这个背景下,绿色建筑逐渐发展壮大
Eko Profile Promis E
BREEAM
TIANJIN ECO-CITY GREEN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 放核算及节能效益分析
汇报单位: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
2014年10月12日
TIANJIN ECO-CITY GREEN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DGNB
Eco Effect Eco Quantum E-top
LEED-Canada, GBTool BREEAM-Green Leaf
LEED
GOBAS
HKBEAM
CASBEE
NABERS SBAT
2006
中国《绿色 建筑评价标 准》诞生
2008
第一个绿色 建筑项目
2009
启动《绿色 工业建筑评 价标准》
GB50378-2005中相关规定建出参照建筑模型,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 计算。
•某项目碳排放核算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1)项目背景
天津某办公楼B座,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主要房间
功能为办公室,总建筑面积约8198.26m2,建筑冷负荷
583KW,热负荷350KW,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的三星级要求。 排放源 类型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汽油 柴油 一般煤油 原油 燃料油 液化天然气 电力 单位 tco2/m3 tco2/t tco2/t tco2/t tco2/t tco2/t tco2/t tco2/t tco2/kWh 排放因子 0.0022 3.1 2.92 3.1 3.03 3.02 3.17 2.9 1.002110-3
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数据积累,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 Life Cycle Assissment, 简称
LCA),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消耗和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具体的说,LCA是从原料开采和采取、 加工制备、运行使用到废弃物拆除的各个阶段对环境负荷进行的定量分析。对碳排放计 算周期和计算方法做了详细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