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简介ppt课件

绿色建筑简介ppt课件
6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 2005年10月,建设部、科技部共同印发《绿色 建筑技术导则》。
▪ 2006年3月7日,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2007年6月,建设部又颁布了《绿色建筑 评价技术细则》。
二、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 我国绿色建筑从2006年开始起步,之前多采用国际的标 准进行设计的,比如美国的LEED标准等等。从2006年 开始,我们国家自己的绿色建筑标准颁布了。
▪ •美国LEED ▪ •德国《可持续发展建筑导则》 ▪ •英国《生态住宅环境评估》-EcoHomes ▪ •加拿大Green Building Challenge 2000 ▪ •香港HK-BREAM ▪ •台湾《绿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 ▪ •日本CASBEE ▪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 ▪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谢 谢!
21
▪ 2006年以来,我市申报的4项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已获 得超过200万元的财政补贴。
18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建筑物消耗全球约一半的资源
建筑物产生全球约一半的固体 垃圾
我国的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 耗的28%
2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2024版《绿色建筑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绿色建筑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智能空调系统
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和优化算法,实现空调系统的自适应调节和高 效运行,降低能耗和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通过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 现节能减排目标。
2024/1/24
28
政策法规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及机遇
国家政策推动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绿色建筑发展, 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
屋顶绿化与立体绿化
03
在屋顶和建筑立面进行绿化设计,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
城市生态环境。
14
环境友好型材料选择及应用
绿色建材选择
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 建材,如无甲醛板材、低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等。
2024/1/24
可再生材料利用
积极利用可再生材料,如 竹材、速生材等,减少对 自然资源的消耗。
采用高性能窗户材料和先进的窗户 构造技术,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 能和气密性,减少能源损失。
太阳能利用技术
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 电等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17
节水施工技术与措施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 起来用于绿化、冲洗等用途,减
少对自来水的使用。
32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01
加深了对绿色建筑的理解
通过本次课程,学员们对绿色建筑的概念、技术和评价标准有了更加深
入的理解。
02
拓展了专业视野
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建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等,帮助学
员拓展了专业视野。
03
增强了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学员们掌握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PPT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PPT

目前根据中国的287个地区级以上城市的调查,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 标的城市达到276个,比例为96.2%。其中,53%开始各种类型的生 态城镇建设,28%开始生态城镇规划,19%提出初步设想。
(资料来源:《建设科技》2011(13))
依托三类生态城市建设强制实施绿色建筑
依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示范城市强制 实施绿色建筑
( 源自《绿色建筑2011》、孙大明-绿色星级建筑运行实效研究)
绿色建筑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愿申报(100/年) 第二阶段 公益性和区域性强制与商业性自愿(300-500/个) 第三阶段 公益性和区域性强制与商业性经济激励(1000/个)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三项措施
一、依托于生态城市建设 二、依托于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 三、依托于绿色小城镇示范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绿色建筑标识认证的发展 绿色建筑推广机构的发展
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国家层面研究编制的相关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在修订)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即将发布)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商业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检测标准
No Image
热带、亚热带地区绿色建筑委员会联盟
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 (WGBC)
部分发达国家绿色建筑推广机构情况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2008年) China Green Building Council (China GBC)
组织机构
主任、副主任
顾问
秘书处
专业学组

绿色建筑分析ppt课件

绿色建筑分析ppt课件
5
一、什么是绿色生态建筑
(4)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存
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发达国 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 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 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5)强调整体性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6
一、什么是绿色生态建筑
3.有关绿色建筑的几大认识误区 • 绿色建筑就是绿化建筑 绿色建筑是执行GB\T50378 标准按照“四节一环保”理 念施工以及运行的建筑。绿 化建筑只是实施环境(屋顶、 墙体、阳台等)绿化的建筑, 它是绿色建筑的一部分。
19
在建筑北立面沿着窗户通常种植垂直植物, 这可以起到遮阳、解决阳光、提高空气质量 的作用。垂直植物利用再生水浇灌,栽植在 特殊的花盆里,花盆嵌入每一楼层的阳台, 墙上还有不锈钢网供藤蔓植物爬藤.
南立面上设计了5个17米高的水喷淋塔(如图9),所
有即将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都要流经该塔,通过时, 喷淋水使空气温度由17℃降到13℃,这样温度的新鲜 空气最终由下送风口送入室内时,非常有利于室内的 制冷。
10
二、绿色建筑技术
1.绿色建筑的特点
地理位置: 无污染、无毒害、 地质较好;低温 适宜,地磁适中。
能源利用: 充分利用可再生 能源;太阳能发 电、取暖、供热; 风力发电。

绿色建筑专题讲座PPT

绿色建筑专题讲座PPT

绿色建筑概述 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 程中,通过执行现行建筑节能标准和采用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提 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系统,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切实降低建筑能源消 耗,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建筑节能的内涵是指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的建 筑规划、设计,使用节能型的材料、器具、产品和技术,以提高建 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等能耗,在满足人们 对建筑物舒适性需求(冬季室温在18℃以上,夏季室温在26℃以下) 的前提下,达到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能源利用率得以提高的目的。
屋面和楼地面的节能设计
楼地面的节能设计
(1)、楼板的节能设计 保温层可直接设置在楼板上表面(正置法)或楼板底面(反置法), 也可才去铺设木格栅(空铺)或无牧歌上的实铺木地板。 (2)、底层地面的节能设计 底层地面的保温、防热及防潮措施应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结合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采取不同节能技术。应以防潮为主,宜在地 面面层下铺设适当厚度保温层或设置架空通风道以提高地面的防热 防潮性能。
绿色建筑装饰节能材料
室内装饰节能材料
室内装饰节能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内部墙面、天棚、柱面、地面等 处具有节能特性的罩面材料。严格地说,应当称为室内建筑装饰节 能材料。现代室内装饰材料,不仅能改善室内的艺术环境,使人们 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还兼有绝热、防潮、防火、吸声、隔声等多种 功能,起着保护建筑物主体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室内热量 流失等作用,是现代建筑装饰不可缺少的一类材料。
绿色建筑集成化设计流程
集成化设计的参与者在阶段中的工作流程可以用“循环圈”来表示。 “循环圈”提供了基于分析问题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即综合其他 专家意见,考虑城市文脉和社会问题对设计产生的限制,按照设计 目标和指标评价设计方案以做出最佳设计。

《绿色建筑课件》

《绿色建筑课件》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为绿色建筑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环保与健康的室内设计策略
环保与健康的室内设计策略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供优质的室内空气和舒适 的室内环境。
智能控制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 应用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优化能源利用,提高建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社会经济价值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通过有效的节能设计,建筑物可以降低能耗,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绿色建筑的材料与技术
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的室内设计
绿色建筑的室内设计要考虑空气质量、采光和舒适性,为用户提供健康和宜重要组成部分,它评估建筑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效率。
绿色建筑课件
绿色建筑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还能提 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意义
绿色建筑不仅关注能源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还注重创造健康、舒适和环保 的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的原则和标准
绿色建筑遵循诸多原则,如可持续性、能耗低、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建筑物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除了具有环境效益外,还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的实例剖析
通过实例剖析,了解具体的绿色建筑项目,探索其创新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特 点。
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展望
绿色建筑将继续发展和创新,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压力,实现更可持续的城 市发展。

《绿色建筑》 课件

《绿色建筑》 课件

《绿色建筑》课件一、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并非仅仅是在建筑周围多种些花草树木那么简单。

它是一种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直至拆除,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理念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加剧,传统建筑方式所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1、节能节能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特点之一。

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优化的建筑朝向和体形系数、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等手段,减少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安装地源热泵系统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大大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节地合理规划建筑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方面。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同时,通过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方式增加绿化面积,不仅美化环境,还有助于调节微气候。

3、节水绿色建筑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采用节水器具、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技术等,减少对市政供水的需求。

例如,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绿地、冲洗厕所等非饮用用途,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节材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同时,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工艺,减少材料的浪费。

例如,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作业产生的废料。

5、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关注室内环境质量,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

通过良好的通风设计、有效的空气净化措施、合理的采光布局等,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符合人体健康需求。

三、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为了衡量建筑是否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简介 ppt课件

绿色建筑简介  ppt课件
8
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场地、节地、降低环境负荷、绿化、 交通设施
绿 色 建 筑 指 标
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降低建筑耗能提高用能效率使用可再生 能源
节水规划、提高用水效率、雨污水综合 利用 节材、使用绿色建材 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室内空 气品质 智能化系统、资源管理、改造利用、 环境管理体系
9
节水与水资源利 用能源利用
17
四、国家和地方的激励政策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民用建筑节能资金,用于支 持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既有建筑 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项目的推广。 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 源的应用,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 民用建筑节能项目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13
三、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
概念 一个项目如果做绿色建筑或者是 不做绿色建筑中间的一个真正的 成本差额,这个就是绿色建筑的 一个增量。
14统计数据Fra bibliotek 近年来全国有大约100个项目在走绿色建 筑的路线了。
2006-2008年设计的,遍布国内16个的绿 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2.7%—15.9%。
4
空间上的全面性: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响应 从能源方面扩展到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全 球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环境和居住者所生 活的环境的影响; •时间上的全面性:审视建筑的“全寿命” 影响,包括原材料开采、运输与加工、建 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拆除等各个环节。
5
三个目标 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 最少的消耗自然资源 最少的影响外界环境


节材与材料资 源 室内环境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1964年的“未来主义建筑宣言” 中,更鼓励人类建立最浪费的都市形式。 他们不断告诉大家:未来都市就像一座 造船厂;住宅就像一台巨大的机器一样; 建筑物之间全部用金属步道和高速车道 来联系;钢和玻璃所做的电梯。就像蛇 一样爬满了建筑物的表面。甚至还幻想 将整个都市装上喷射引擎及移动的四肢, 以任意走动或飞上火星……
1990年英国建筑研究所BRE公布了办公大楼建筑环境负荷评估法BREEAM, 成为全球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2000年以后,全球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进入巅峰。 人类对于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发展史,就像是一部人类追求建筑可持续 发展的奋斗史,如今已呈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之势。
.
9
正如开头所讲,谨以人类对长生不死的神兽信仰 “永远的欧伯罗斯”理想,来呼吁以绿色建筑来建立 可持续家园。这绝非赶时髦或沽名钓誉的口号,而是 地球号太空船中永远的建筑哲学,也是我们得以留给 子孙的一丝希望。
然而,自食尾巴而长生不死的Ouroboros,就像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解药 一样,是不可能的。我们今天的地球环境问题,已不是自给自足的Ouroboros 住宅式之隐居生活所能解决的。我们所谈的“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建筑 的尺度扩大至地球规模,希望整个居住环境能像Ouroboros一样,整个建筑产 业能自我循环、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
人类如果能像Ouroboros一样,不消耗外界 食物资源而自我生生不息的话, 世界上就能减少绝大部分的资源掠夺与社会争 端,也就不会导致今天的地球环境危机了。
.
2
第一次能源危机之翌年1974 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建造了一座 标榜“生态建筑”的住宅,以 Ouroboros命名,顾名思义,就 是希望能达到完全与环境共生而 自给自足的住宅设计。它设有太 阳能热水系统、风力发电、废弃 物及废水再利用系统等生态设计, 也采用了草皮覆土屋顶、温室、 浮力通风等自然诱导式设计。
.
4
1970年之前,全球经济空前繁荣, 市场一片鼓励消费以刺激建设之声,甚 至打出“消费就是美德”的口号。那时 正是建筑现代主义盛行的时候,建筑设 计朝向全面机械化、设备化的模式,例 如全天候的中央空调、全玻璃的建筑外 观、24小时供应的热水系统、夜不熄灯 的全面人工照明设计充斥全世界,糟蹋 着地球资源。
虽然“节能建筑”最初只是以 减少电力、瓦斯的消耗量(即省钱) 为目的,但在短短十几年期间,这 些寒带先进国家因此大幅提升了建 筑物的保温性及气密性,使建筑品 质得到明显改善。
.
6
“风土建筑”与“生态建筑”两大思想脉动
“增长的极限”牵动了建筑两大思潮的脉动。“风土建筑”与“生态建 筑”
所谓“风土建筑”的脉动,是因能源危及的冲击而不满于现代建筑一 味追求巨型化、设备化、人工化的思潮,并反对国际建筑形式完全不考虑 气候风土、地方建材,而产生无个性、无文化的建筑风格。毕竟“节能建 筑”的最高境界在于师法自然、顺应风土。
绿色建筑研究
.
1
永远的欧伯罗斯
在正式谈论绿色建筑之前,让我们先来谈 一则有趣的故事。古夕阳神话中有一种名叫欧 伯罗斯(Ouroboros)的怪兽,可以吞食自己不 停生长的尾巴而长生不死。古埃及与古希腊常 以一对互吞尾巴的蛇纹形图腾来表现Ouroboros, 象征不断改变形式但永不消失的一切物质与精 神的统合,也隐喻着毁灭与再生的循环。由于 Ouroboros可完全不靠外界食物而常存,富有神 秘、轮回、生生不息的气氛,因此一些西洋炼 金术或早期基督教神秘教派,常以Ouroboros为 其图腾标志。
最近更在地球环境危及声中,产生“生命周期评估”、“CO2减 量”、“生命多样性设计”等全面性的地球环保设计理念,形成今日最 新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是一项自60年 代即开始发展的重要环境管理工具,生命周期是指某一产品(或服务) 从取得原材料,经生产、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即从摇篮到坟墓 的过程。
.
8
绿色建筑的胎动
有感于地球环境的危机,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 续发展”
1993年第十八次国际建筑师协会会议,发表了“芝加哥宣言”,以 “处于十字路口的建筑——建设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号召全世界的建筑 师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职责,举起了绿色建筑的旗帜。
世界绿色建筑评估的热潮
虽然人类对于绿色建筑期盼已久,但任何绿色建筑政策必须建立于科学 量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才能顺利进展。
.
5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 长的极限”作品,对1960年代迷信 科技与经济成长的人类文明提出严 重警告,震撼了全球。此警告初响, 1973年随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第一 次石油危机,使当时迷信机械万能 的思想遭受当头棒喝,使得奢侈浪 费的建筑界开始注意到“节能设计” 的重要性。当时因此产生了一些令 人耳目一新的节能住宅,在美国甚 至兴起了“诱导式太阳能设计”的 风潮。
中国黔东南侗族民居
.
印尼苏门答腊 Batak Toba民居
7
另外一股所谓“生态建筑”脉动, 可说是对机械文明提出严重控诉的环境 设计理论。“生态建筑”萌芽于1960年 代的生态学,受到生物链、生态共生思 想的影响,对过分人工化、设备化环境 提出彻底的质疑。“生态建筑”强调使 用当地自然建材,尽量不使用近代能源 及电化设备,一些采用覆土、温室、蓄 热墙、草皮屋顶、风车、太阳能热水器 等外形的节能建筑设计纷纷出现,甚至 在温室种植水耕植物、以厨余和动物粪 便制造堆肥与沼气、以回收雨水充当家 庭用水、以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并养鱼 等生态技术,均成为“生态建筑”的设 计重点。这波“生态建筑”的脉动,正 是主宰着日后“绿色建筑”的先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 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 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思潮最早起源于1970年代的两次世界能源危机,当时因 为是有恐慌,兴起了建筑界的节能设计运动,同时也引发了“低能源建 筑”、“诱导式太阳能建筑”、“生态建筑”、“风土建筑”的热潮, 至今仍是环境设计思潮的主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