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维护简介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光传输通信系统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
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下面将对此进行简要描述。
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检查和监控: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包括光纤的连接状态、光功率及波长的检测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光纤清洁和维护:光纤的清洁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光纤中的灰尘和污渍会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所以定期对光纤进行清洁,确保光纤表面洁净。
3. 增补和改造:随着网络和传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可能需要进行系统的增补和改造。
在进行增补和改造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光传输通信系统的故障问题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故障排查: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迅速进行故障排查,找出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可以通过光功率检测、线缆检测、设备状态监控等方式来进行故障排查。
2. 故障修复:一旦故障被定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可能需要更换故障设备、调整光功率、修复光纤连接等。
3. 故障分析:对于故障原因不明显的情况,需要进行故障分析。
可以对故障现象进行收集和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和经验,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与预防。
4. 故障记录和分析:对于经常发生的故障,需要进行记录和分析。
可以建立故障数据库,对故障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为今后的故障处理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包括系统检查和监控、光纤清洁和维护、增补和改造等。
而故障问题处理则是在系统故障时进行的工作,包括故障排查、修复、分析和记录等。
通过合理的运行维护和故障问题处理可以确保光传输通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是指对光传输通信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修复,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
在光传输通信系统中,如何防范和处理故障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检查光传输通信系统在平时的运行中需要经常进行定期的检查,以确保系统设备正常运行。
这些检查包括对光缆、接头、光模块、衰减器等硬件设备的检查,以及对系统软件与固件的检查升级。
2.故障隔离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尽快进行故障隔离和修复。
针对性的维护措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排除或减少故障。
3.备份与恢复在光传输通信系统中,备份是必须的,只有备份可以确保在出现系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同时,对于数据备份的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备份文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故障问题处理在日常维护中,光传输通信系统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故障情况。
下面是常见的光传输通信系统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信号丢失由于光信号在传输途中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信号丢失。
可以通过检查光模块、接口、光缆衰减、清洁污染物等方法快速排除故障。
2.效果衰减光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信号衰减情况。
可以通过对拐角和弯曲处的光缆进行调整,或更换新的光缆进行处理。
3.光损失光信号在经过光模块和光缆时,有可能会遭受吸光和散射,导致光损失。
可以通过清洁污染物、检查光缆和光模块等方法来解决光损失的问题。
4.光模块故障如果光模块出现故障,可以通过更换新的光模块来解决。
同时,也要检查周边设备是否受到影响,如光缆、光接头、接口等。
总之,对于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故障问题处理,要注重细节和全面性,确保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光传输通信系统是指通过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
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是保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运行维护1.定期巡检定期巡检是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对设备和环境进行检查,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及早预防故障的发生,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光纤的巡检需要采用专业的光源和光功率计,检查光源的发光情况、光功率是否符合要求等等。
2.设备保养设备保养包括定期更换设备的滤网、风扇,清洁设备表面积尘等,这些都是防止设备故障的重要措施。
另外,保养还需关注设备的通风、温度、湿度安全等方面,保持设备正常运行。
3.备份和升级备份和升级是为防止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问题的重要措施。
光传输通信系统需要对设置存取等权限进行分级设置,并定期备份数据查看,及时处理升级问题,在系统运行中能够更稳定和安全。
二、故障问题处理1.光纤接口故障光纤接口故障是光传输通信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
处理该问题需要先排除其他可能性并进行确认光纤是否断开。
接着可能要更换或修复接口设备,测试设备是否正常发送信号等。
2.光功率过低或过高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设备未正确连接或损坏引起的。
需要检查设备连接状态,并进行重新调节光功率等级。
3.光源异常光源异常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灯管损坏或烤膜不良等。
首先要检查灯管状态、光功率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等因素,并考虑更换故障设备。
综上所述,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对于保障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运营商应当对工程师进行培训并掌握相关经验,极大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信技术的网络管理与系统维护方法

通信技术的网络管理与系统维护方法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管理与系统维护成为了当代通信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网络管理是指监测、维护和控制网络的过程,而系统维护则是确保整个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的关键。
在实施网络管理和系统维护时,以下几个方法是必不可少的:1. 定期网络巡检和故障诊断:网络巡检是指定期对网络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这包括检查硬件设备、网络配置、安全性、带宽利用率等方面。
故障诊断则是在出现网络故障时迅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通过定期网络巡检和故障诊断,可以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网络监控与性能优化:网络监控是指实时监测网络的工作状况,包括网络流量、带宽利用率、延迟等指标。
通过网络监控,管理员可以及时发现网络异常和瓶颈,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性能优化涉及调整网络配置、增加带宽、优化路由等方面,以提高网络的速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网络安全是网络管理与系统维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管理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通信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
这包括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来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密码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4. 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是指定期将关键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系统崩溃时无法恢复。
管理员需要制定合适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备份介质等,并定期测试数据恢复的可行性。
在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是保证通信系统连续运行的重要手段。
5. 软件升级和维护:定期对网络设备和通信软件进行升级和维护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新的软件版本通常包含错误修复、安全漏洞修补等更新,能够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软件维护也包括对软件的优化和补丁更新,以确保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通信技术的网络管理与系统维护方法是确保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的关键。
通信系统的维护与运营管理

通信系统的维护与运营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维护与运营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通信系统维护与运营管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规划阶段1. 确定通信系统的规模和范围:在规划阶段,需要明确系统的规模,例如覆盖多少地区或设备数量等。
2. 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确定通信系统所需的功能,例如语音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
3. 进行网络规划:根据通信系统的规模和功能需求,进行网络拓扑规划和设备配置,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二、建设阶段1. 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网络规划的结果,选购合适的设备,并按照规划进行安装和配置。
2. 网络连接与测试:确保设备之间的连通性,进行网络测试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3. 安全防护与备份:设置防火墙、VPN等安全设备,定期备份系统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和黑客攻击。
三、运维阶段1. 监控与管理:在通信系统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使用监控软件和工具,定期检查网络运行状态,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故障排除与维修:当出现网络故障时,需要尽快定位问题并进行修复。
这需要配备专业维护人员,其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更新与升级:通信系统需要定期进行软件和硬件的更新与升级,以保持系统的最新版本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系统优化和参数调整,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4. 用户支持与培训:为了确保用户能够正常使用通信系统,需提供用户支持和培训。
这包括提供技术支持热线和在线帮助,同时组织相关培训课程,使用户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功能。
四、安全与风险管理1.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
此外,需要建立快速数据恢复机制,以便在系统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2. 安全漏洞修复与加固:及时修补安全漏洞,并加强系统的安全性,以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无线传输设备维护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维护

无线传输设备维护与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维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讯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无线通信系统也得到广泛应用。
而维护无线通信系统也变得极其重要。
本文将介绍无线传输设备维护以及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维护的相关内容,以便广大工程师使用。
无线传输设备维护硬件维护无线传输设备通常由多个硬件设备组成,包括收发器、天线、功放器、调制解调器等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收发器维护收发器是无线传输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之一。
为确保其正常运行,需要进行以下维护:•定期检查收发器的电路板和电缆连接。
确保电路板没有松动,电缆连接牢固,没有松脱。
•检查天线的接口,确保连接良好。
如果出现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定期清理收发器的风扇和滤网。
确保减少灰尘吸入进去,避免过热等故障。
•定期检查收发器的调整和标定。
调整和标定可以修复设备的校正参数,使其保持最佳性能。
天线维护天线是无线传输系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其正常运行,需要进行以下维护:•定期检查天线的连接。
确保连接良好,没有松脱、氧化等问题。
•定期检查天线的外壳。
如果表面出现锈蚀和裂纹需要及时更换。
软件维护无线传输系统的软件维护则是对传输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调整和更新。
这些配置文件包括收发器的参数设置和通道方案等。
软件维护需要进行以下步骤:•维护配置文件的备份。
在进行维护之前,需要先备份配置文件,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恢复。
•定期检查文件更新。
保持系统文件的最新版本以确保系统在最新状态。
•定期检查系统设置,如默认密码。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维护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基站进行信号传输。
因此维护基站的工作尤为重要。
目前主流的无线通信系统如GSM、CDMA等都采用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基站硬件维护基站设备通常由多个硬件设备组成,包括天线、传输线路、通讯服务器、配电系统等等,需要进行以下维护:基站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天线是否有松动或者损坏,更换坏掉的天线。
•定期检查基站设备的电路板和电缆连接,确保电路板没有松动,电缆连接牢固,没有松脱。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光传输通信系统是指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
光传输通信系统具有高速、大容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现代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
为了保证光传输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日常的运行维护和及时处理故障问题。
1. 定期巡视:定期巡视光传输通信系统的关键设备和线路,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线路的连接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线路的连通性。
2. 设备清洁:定期对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设备进行清洁,防止灰尘和污垢的积累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3. 温度控制:控制光传输通信系统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设备的影响,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4. 电力供应:确保光传输通信系统设备的稳定电力供应,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源线路,防止电力供应不稳定导致设备故障。
5. 数据备份:定期对光传输通信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6. 异常报警:安装光传输通信系统的异常报警装置,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7. 软件升级:定期对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软件进行升级,以保持系统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增强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二、故障问题处理1. 故障定位:当光传输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进行故障定位,确定是设备故障还是线路故障,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2. 故障分析:对故障设备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可以通过对设备日志和历史数据的分析来找出故障的根源,以便进行修复。
3. 故障修复:根据故障的性质和原因,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可以进行设备更换、线路修复或软件调整等操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故障恢复:修复故障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恢复操作,包括设备的重新启动、数据的还原等,以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5. 故障记录:对故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故障的时间、地点、原因等信息,以便进行故障分析和日后的故障预防。
6. 故障预防:根据故障的记录和分析,总结故障的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和对系统的影响。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

简述光传输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光传输通信系统是一种将信号通过光纤传输的通信系统,它的运行维护十分重要。
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光纤的日常维护:光纤是光传输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对光纤的清洁、巡检和检测等工作。
通过定期对光纤进行清洁,可以保证其传输效果和通信质量。
巡检工作包括检查光纤的连接状态、固定装置和防护措施等,以保证光纤的安全稳定。
检测工作包括使用专业的仪器对光纤进行测试,检测光纤的损耗、带宽和信噪比等参数,以保证光纤的正常运行。
2. 光传输设备的维护:光传输通信系统中还包括各种光传输设备,如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等。
这些设备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设备的清洁、温度控制和电力供应等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以去除尘埃和杂质,防止影响设备的传输效果。
要控制设备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设备的影响。
要保证设备的稳定供电,防止电力波动对设备的损害。
3. 故障问题的处理:在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运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如光纤断裂、光传输设备故障等。
要对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以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于光纤断裂问题,可以采用光纤接头的方式进行修复。
对于光传输设备故障问题,可以通过更换设备或进行维修来解决。
在故障处理过程中要做好故障记录,并进行故障分析,以便于更好地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加强光传输通信系统的安全工作。
主要包括对光纤和设备进行保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防护措施等。
要定期进行系统的检测和测试,以及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和优化,以保证光传输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光传输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故障问题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加强光纤和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时处理故障问题,加强安全管理和定期检测,可以保证光传输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处理和案例分析一交换模块故障处理:1、用户故障产生的常见原因:引起用户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如表所示。
2、个别用户故障:话机无馈电(1)故障现象的具体描述用户摘机后无拨号音,话机“工作指示灯”或“线路指示灯”不亮。
(2)可能的故障原因(3)故障的定位①判断是由于短路还是断线引起话机无馈电在维护台输入命令ADD RTSTI,选择[测试类别]为“用户外线”、[外线测试选项]为“电阻”,并输入其他相关参数,按“F9”键运行该测试程序,根据测试结果可进行如下定性判断:若R ab<300 ,则外线可能短路,需要进一步检查或直接检修外线。
若R ab>20k ,则外线可能断线,需要进一步检查或直接检修外线。
用户环路是否存在短路的快速判断方法:呼叫该用户,如果听回铃音,则排除外线短路的可能;如果听忙音,则说明外线短路或有其他故障。
②判断ASL板用户端口是否故障在维护台输入命令ADD RTSTI,选择[测试类别]为“模拟内线”、[内线测试选项]为“馈电”和“馈电电压”,并输入其他相关参数,按“F9”键运行该测试程序,根据测试结果可进行如下判断:若无馈电或馈电电压太低,则需要更换用户端口,或直接更换ASL板。
③根据需要,判断是外线故障还是交换机电路故障在配线架上隔离用户外线,用测试话机或万用表对交换机侧用户a、b线进行测试:若有拨号音或电压为-48V,则说明交换机电路正常;否则,则应对ASL板和用户电缆进行检查,如更换ASL板、用万用表测量用户电缆线的导通性等。
④根据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混线的可能混线(鸳鸯线)造成的话机无馈电,其a、b线必然等电位,因此,在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原因后,可通过测量a、b线的对地电位来判断是否存在混线的故障。
如果a、b线对地等电位,且不为零,则a、b线混线的可能性就很大。
⑤根据需要,判断用户话机是否故障用户话机故障也是造成话机无馈电的常见原因,一般在故障处理的开始或最后阶段进行,可采取更换话机或用万用表测试用户端a、b线的电压等方法判断。
振铃异常振铃异常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不振铃,用户环路无铃流。
当有外线呼入时,主叫听回铃音,被叫不振铃,但摘机可通话。
原因分析:②假振铃,有时也称自振铃。
当没有外线呼入时,用户话机也振铃,当用户摘机时,却发现没有外线呼入。
振铃方式可以是正常振铃,也可以是短促振铃或长振铃等。
原因分析:③摘机不断铃。
当有外线呼入时,主叫听回铃音,被叫振铃,但被叫摘机后,交换机仍向被叫发送铃流,导致呼叫不能建立。
导致“摘机不断铃”的主要原因是用户环路电阻过大,也就是说,被叫话机摘机时产生的环路电阻变化,超过了交换机的监视灵敏度范围(国标要求,话机空闲时环路电阻≤1800,摘机时环路电阻≤300),交换机不能检测到被叫用户的摘机行为,认为被叫仍然空闲而继续送铃流。
用户环路电阻的大小可通过维护台测量。
呼入异常(1)故障现象的具体描述①不能呼入,即“打不进”。
任何时刻呼叫该用户,主叫都听忙音。
②摘机断话,即“接不起”。
外线呼入时,被叫振铃,但一摘机就断话,主、被叫随后均听忙音。
③只振一次铃。
外线呼入时,被叫每次只振一次铃,随后电路复原,主叫听忙音。
(2)可能的故障原因呼出异常(1)故障现象的具体描述呼出异常是指主叫用户在摘机拨号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呼叫异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能打电话”,包括:①无拨号音(但线路有馈电),即摘机无音。
②切不断拨号音,即拨号无效。
③摘机听忙音。
(2)话机无拨号音的可能原因通话异常(1)故障现象的具体描述通话异常是指用户在通话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异常现象,包括:①通话杂音大,如通话过程中的“沙沙”声、交流电流声等。
②通话声音小或声音过大,即通话音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国标要求通话响度在30dB~40dB 之间)。
③即通话过程中出现非期望的第三者的声音,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串线”。
3、CID故障主叫号码显示(CID),又称“来电显示”,是指将发起呼叫的主叫用户号码通过被叫话(1)“不显示主叫号码”故障的定位①判断FSK信号是否启动在维护台上启动对申告用户的接续动态跟踪,然后呼叫该用户,若维护台显示“振铃——启动FSK——振铃”,说明系统CID功能正常,后续步骤请参考②③。
若维护台显示“振铃——振铃——振铃”,FSK没有启动,说明系统CID功能不正常,后续步骤请参考④⑤。
②判断ASL板用户端口是否故障用备板更换可能故障的ASL板,然后在配线架上隔离用户外线,用测试话机对交换机侧用户a、b线进行测试,若CID功能正常,则说明原ASL板故障,问题解决;否则,需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③判断用户话机是否有问题在配线架上隔离用户外线,用测试话机对交换机侧用户a、b线进行测试,若CID功能正常,则说明用户话机有问题,如制式不对(我国为FSK制式,国外有DTMF制式)、话机电池失效、话机故障等。
④查看用户是否具有CID权限用户必须具有CID权限才能正常显示主叫号码。
查询的方法是:在命令输入窗口输入LST ST,选择[是否显示详细信息]为“是”,并输入其他相关参数,按“F9”键运行该查询命令,查看系统的返回信息,若[振铃方式]为“FSK振铃”,说明该用户具有CID权限;否则,需要修改用户数据,为该用户开放CID权限。
⑤判断网板(BNETA)是否故障由于CID显示所需的FSK资源位于网板(BNETA),因此,可采取倒换网板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命令为SWP BRD。
(2)“主叫号码显示错误”故障的定位①检查用户外线是否有问题在配线架上隔离用户外线,用测试话机对交换机侧用户a、b线进行测试,若CID功能正常,则说明交换机没有问题,此时应对用户外线进行检查。
在维护台输入命令ADD RTSTI,选择[测试类别]为“用户外线”、[外线测试选项]为“电阻”和“电容”,并输入其他相关参数,按“F9”键运行该测试程序,根据测试结果可进行如下定性判断:若Rab远远大于1800 ,则说明用户环阻过大。
若Ra或Rb<20k ,则可能单线对地绝缘性能下降。
若5k <Rab<7k ,则可能线间绝缘性能下降。
若Ca或Cb>0.7μF,则可能单线对地绝缘性能下降。
若Cab>0.7μF,则可能线间绝缘性能下降。
线路环阻过大是CID显示掉号、号码位数不全等故障的主要原因,而线路绝缘性能下降则容易导致错号。
出现以上情况时,均需对外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②判断ASL板用户端口是否故障用备板更换可能故障的ASL板,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③判断网板(BNETA)是否故障由于CID显示所需的FSK资源位于网板(BNETA),因此,可采取倒换网板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命令为SWP BRD。
④检查时钟系统是否异常时钟系统异常对主叫号码显示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系统从DSP芯片中读FSK数字信号出错,从而导致主叫号码显示不全、错号等故障。
可使用示波器对时钟信号进行测试,若出现相位关系混乱、差分信号缺路等情况时,就需要对时钟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维护。
4、大面积用户故障:半框或整框用户故障(1)故障现象的具体描述:半框或整框用户的故障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话机无馈电②不能呼入③无拨号音④通话杂音大(2)可能的故障原因二、接入网故障处理和维护:1、子速率业务维护:子速率交叉业务业务概述在接入网中,提供子速率业务的SRX、MTA都是在单板上直接把子速率复用到64kbit/s 的通道的当中,使64kbit/s的通道作为一个整体在电路交换网中进行传送、交换,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同一个64kbit/s当中的子速率通道连接向不同的64kbit/s的通道中,在接入网中用H301SCS提供子速率集中交叉功能。
H301SCS是为了解决子速率数据业务中存在带宽共享,通道复用问题而设计的单板,特点如下:一块H301SCS提供30个64kbit/s时隙(称为SCS的信道),同时作30条64kbit/s 专线。
SCS支持的子速率通道速率有 2.4kbit/s、4.8kbit/s(顺相和隔相)、9.6kbit/s、19.2kbit/s(顺相和隔相)。
SCS设计上与普通用户槽位兼容。
考虑到SCS上连接的时隙较多,可以将它插到OLT 处的用户框槽位中,当然也可以插在某个ONU中普通用户槽位,但安全性稍差,而且占用话音业务资源。
实现方式如下图所示,SCS插在用户板槽位上,各SRX、MTA板及DTM板送来的按X.50协议复用的64kbit/s时隙经过网片交叉连接到SCS上,由后者根据主机配置对各个时隙上的各个子速率通道的8bit包封进行互换。
MTA64kbit/s 交叉SRXSRXDTM节点机SCSDSL子速率集中交叉SCS 对接模式子速率业务故障定位与测试:物理层的指标主要有:BER ——比特误码率;AS ——可用秒数;SYNC LOSS ——同步丢失次数;FRAM ——帧失步次数;ALL 0 或ALL ——全0 或1 时间;NO CLOCK -时钟丢失时间;NO SIGNAL -信号丢失时间。
网络层的指标: 网络时延、丢包个数、丢包率; 测试仪器: 数据规程分析仪如:PFA -35等; (1)数据通信的测试方法数据业务的测试,主要就是对数据通道的进行测试,一种是贯通性测试,只要测试通了就行,一种是误码特性的测试,根据用户的重要性进行长时间的测试,如银行证券等重要用户要测试24小时以上,对于一般的数据用户只需测试4~5个小时即可。
具体测试方法如图1、图2所示:图 1 环回测试图1所示为环回测试,即对整个数据通道或部分数据通道的一端作软件环回或硬件环回,在另一端挂数据通信分析仪进行测试的方法,称为环回测试;如果采用环回测试没有问题,那么就可以说明整个数据通道的状况良好;图 2 对测对测的方法,数据通道的两端同时接数据通信测试仪进行测试,互相收发,最后进行测试结果分析中可以明显的看到,A 端测试仪的总发送比特数目应与B 端测试仪的总接收比特数目相等;如何检验对端的测试仪接收的数据为本端的测试仪所发送的数据,可以采用本端插入误码的方法,对端应在同一时刻接收到误码。
(2)数据通信的故障定位测试技巧:通过对数据通道的逐段环回测试,可以定位故障发生的位置;对数据通道的环回方法有多种,软件环回、硬件环回、可以对E1 端口、V35 端口、V24 端口作硬件环回,也可对其作软件环回,通过这种环回测试,可有效的定位和解决数据通信问题。
无论是软件环回还是硬件环回,均包括近环和远环,近环是向网络侧方向环回,远环是向终端侧方向的环回。
2.V5接口维护:(1)V5接口介绍:V5.2接口按需要由1到16个2048kbit/s链路构成,用于支持模拟电话接入、基于64kbit/s的ISDN基本接入,ISDN一次群速率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