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教案
幼儿园大班我的老师教案最新3篇

幼儿园大班我的老师教案最新3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幼儿园大班我的老师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我的老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
2、领会安妮·莎利文对学生的深沉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理解莎利文老师独特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讲授海伦·凯勒的故事。
(要求学生记录要点,课后结合自读提示和文后的方框内的短文,查找课外书,整理成一篇探究海伦取得成功的原因的短文。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
后来,她的父母亲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利文老师到她家里协助,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她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
十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大学,1904年她大学毕业,并和莎利文老师合作她的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的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此后,她又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她经常来回演讲,写了数本书,1927年她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致力于盲人事业。
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
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
二、快速阅读全文,思考:1、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并根据这一点粗略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2、划出写海伦感受的词语。
三、讨论1、海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请对比自己谈谈你的看法?身有残疾,又聋又哑又盲。
2、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她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优异之处?通过实物接触和理解教法,教会海伦认识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认识自然界。
初中语文《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2)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和她的教师安妮·沙利文。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坚韧精神。
(2)学习安妮·沙利文的耐心和爱心,尊重和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海伦凯勒的生平和她的教师安妮·沙利文。
3.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坚韧精神。
2. 学习安妮·沙利文的耐心和爱心,尊重和关爱他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2. 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的生平资料。
3. 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的生平。
(2)学生分享对海伦凯勒的了解,引出本课主题。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3)小组讨论,共同回答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词汇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词汇学习。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坚韧精神。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学习安妮·沙利文的耐心和爱心,尊重和关爱他人。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1)课后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六、教学拓展:1. 延伸阅读:(1)教师推荐海伦凯勒的其他作品,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学生自主阅读,加深对海伦凯勒的理解和感悟。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教案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教案10篇一、教育目标:通过嬉戏、谈话熟识教师,增进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活动预备:一些教师关怀孩子的情景录像。
(如:劝慰孩子,带孩子活动)班上教师的照片各一张,各种手工制作材料。
歌曲《我的幼儿园》三、活动过程:(一)看录像。
(教师的单人录像)T:你们看到谁?(×教师)她们是哪个班的教师?有几位教师? T:教师在干什么?T:你们喜爱不喜爱这些教师?为什么?(二)引导幼儿说:教师还帮小朋友做了哪些事?T:教师还帮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情呢?假如你不快乐的时候可以告知教师,教师会帮忙你的。
(三)操作活动“送给教师的礼物”。
在音乐伴奏下请幼儿为自己宠爱的教师做礼物。
四、亲子活动:家长依据教师的外貌特征,平常行为等进展描述,让孩子猜一猜是哪位教师,帮忙孩子进一步了解自己班上的教师。
五、活动评价: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班上的教师,增进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1、你们班上有哪些教师?2、你喜爱她们吗?3、教师帮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幼儿园《我的教师》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教师的尊敬之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心愿。
2、通过儿歌观赏活动,进展幼儿的思维及口语表达力量。
3、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活动分析:重点——了解教师节的有关常识,并能大胆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教师的敬重之情。
活动预备:学问——请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争论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教师的喜爱之情。
物质——布置教师爱我的照片展。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引导幼儿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二、利用《教师爱我》的照片展,激发幼儿对教师的喜爱和敬重之情。
提问:照片上的教师在干什么?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关怀爱惜小朋友时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三、通过观赏诗歌《我的教师真正好》,激发幼儿爱教师的美妙情感。
1、完整观赏诗歌。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把握诗歌内容。
提问:教师都教小朋友什么本事?当你的衣服扣子掉下来的时候,教师是怎么做的?当你感到不舒适的时候,教师是怎么做的?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完整版教学课件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完整版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本课主要介绍了海伦凯勒身残志坚,在老师的帮助下,不但学会了讲话,还学会了多国语言,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的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努力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查阅工具书,学生能够会读、会写“慰藉、奥秘、恳求”等词语,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读、默读、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努力学习,培养身残志坚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会读、会写“慰藉、奥秘、恳求”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努力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海伦凯勒的短片,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做上记号。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的老师海伦凯勒1. 海伦凯勒身残志坚2. 学会讲话,学会多国语言3. 成为著名作家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海伦凯勒的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讲解等方式,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会读、会写“慰藉、奥秘、恳求”等词语。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教案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教案第一章:了解海伦·凯勒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
2. 让学生认识到海伦·凯勒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强和勇敢。
教学内容:1. 海伦·凯勒的生平介绍。
2. 海伦·凯勒的重要成就。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海伦·凯勒的生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她的生活环境。
2. 教师通过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她面对困境的勇敢和坚持。
第二章:学习海伦·凯勒的精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海伦·凯勒的精神内涵。
2. 引导学生学习海伦·凯勒的精神,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教学内容:1. 海伦·凯勒的精神内涵。
2. 如何学习海伦·凯勒的精神。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海伦·凯勒的精神。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学习海伦·凯勒的精神。
第三章:感悟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从海伦·凯勒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2. 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努力生活。
教学内容:1. 从海伦·凯勒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2. 如何珍惜生命,努力生活。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关于海伦·凯勒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从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四章:学习沟通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沟通方式。
2. 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1. 海伦·凯勒的沟通方式。
2. 有效的沟通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沟通方式。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第五章:培养同理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理心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培养同理心,关爱他人。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优秀教案(精选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教材的章节为第三章。
详细内容包括海伦·凯勒生平简介,以及她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教导下,如何从一个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变成一位杰出的作家、演说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2.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关于海伦·凯勒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重点:理解海伦·凯勒在安妮·沙利文老师帮助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她所传递的正能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海伦·凯勒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她的人生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海伦·凯勒及其《我的老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a. 海伦·凯勒遇到了哪位重要的老师?b. 安妮·沙利文老师是如何教导海伦·凯勒的?c. 海伦·凯勒在老师帮助下取得了哪些成就?4. 例题讲解:针对阅读理解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6. 写作指导: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我的老师》2. 主要内容:a. 海伦·凯勒生平简介b. 安妮·沙利文老师的教导方法c. 海伦·凯勒的成就及其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描述一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
2. 答案示例:我的老师在我生命中,有一位老师让我受益匪浅,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张老师。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优秀教案(精选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七章第三节,详细探讨海伦·凯勒与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之间的感人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海伦·凯勒如何在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克服了盲聋哑的重重障碍,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演说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认识到安妮·沙利文老师对她的重要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学习机会、尊敬老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对海伦·凯勒内心世界的描绘,以及安妮·沙利文教育方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海伦·凯勒与安妮·沙利文之间的师生情谊,学会从细节中把握人物性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简要介绍她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她的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我的老师》一文,了解海伦·凯勒与安妮·沙利文的故事。
3. 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海伦·凯勒,体验盲聋哑的生活,引导学生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以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为例,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文章中的一个场景,进行仿写练习,锻炼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我的老师》2. 主要人物:海伦·凯勒、安妮·沙利文3.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细节描写4. 教学难点:内心世界描绘、教育方法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海伦·凯勒与安妮·沙利文师生情谊的短文。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教案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英语阅读与写作》第三单元“不可磨灭的信念”,涉及到的章节为海伦·凯勒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海伦·凯勒生平简介,她如何战胜逆境,成为一名杰出的作家、演说家;以及她所倡导的关爱残障人士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感受她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2.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人物传记类文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传记类文章的阅读技巧,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海伦·凯勒相关资料、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伦·凯勒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她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阅读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3. 阅读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人物传记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并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短语进行讲解。
4. 阅读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伦·凯勒精神品质的理解。
5.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海伦·凯勒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她的精神风貌。
6.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段描述,分析并讲解其写作手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关于海伦·凯勒的描述。
六、板书设计1. My Teacher Helen Keller2. 内容:Life story of Helen KellerHer spirit of perseveranceReading skills for biographiesLove and help others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Write a short biography of Helen Keller and talk about her influence on you.2. 答案:Helen Keller was born on June 27, 1880, in Tuscumbia, Alabama. She was an American author, political activist, and lecturer. Despite being deaf and blind, she overcame her disabilities with the help of her teacher, Anne Sullivan. Herautobiography, "The Story of My Life," has inspired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elen Keller's perseverance and courage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me. She taught me that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life may be, we should never give up hope and always strive for a better future.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主动思考?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资料,了解她对社会的影响,并开展关爱残障人士的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教案
教学目标:
1、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
2、领会安妮·莎利文对学生的深沉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莎利文老师独特而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授海伦·凯勒的故事。
(要求学生记录要点,课后结合自读提示和文后的方框内的短文,查找课外书,成一篇探究海伦取得成功的原因的短文。
)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
后来,她的父母亲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利文老师到她家里协助,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她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
十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大学,1904年她大学毕业,并和莎利文老师合作她的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的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此后,她又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她经常来回演讲,写了数本书,1927年她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
捐,致力于盲人事业。
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
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
二、快速阅读全文,思考:
1、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并根据这一点粗略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2、划出写海伦感受的词语。
三、讨论
1、海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请对比自己谈谈你的看法?
身有残疾,又聋又哑又盲。
2、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她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优异之处?
通过实物接触和理解教法,教会海伦认识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认识自然界。
3、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
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四、朗读1-3自然段
1、这三段文章写了什么?
2、莎利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之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以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吗?
莎利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4、第二段结尾一句说我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我什么?从全文来看,莎利文老师给我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乐趣,求知的欲望与乐趣。
五、朗读最后一段
点拨:如果说前一篇课文里面,饱含魏巍对蔡芸芝先生的感情是依恋、思念、热爱的话,从这一段看来,海伦对老师的感情主要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看出来的。
感激爱戴之情。
六、总结:
前一篇是选择七件事,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日,从校内到校外,表现老师的温柔、慈爱与公正以及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与思念,而此课也是具体选择三件事去表现老师的爱与教学方法及学生对老
师的感激之情。
两篇文章一中一外,一是正常儿童,一是残疾儿童,都是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两篇文章的结构大体相似。
七、作业
课外再阅读几遍课文,思考:海伦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并把思考的结果写成一篇短文。
八、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
一、第一天相见: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深深地爱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二、对我的教育
1、认识事物都有名称:洋娃娃、水联系实际、启发诱导深沉的爱
2、体验大自然情感体验}科学的教学方法
3、认识抽象名词情感体验、对比、比喻
三、感激之情
开了眼界给我爱、欢乐与美
使我生活更充实、美满和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