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说明文)
上海市2016闸北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年闸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2016.1)(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蜂蝶纷纷过墙去, 。
((《雨晴》) 2. . ,落日故人情。
,落日故人情。
,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3. . ,匹马戍梁州。
,匹马戍梁州。
,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 4.草枯鹰眼疾,疾, 。
((《观猎》)5.黄发垂髫,黄发垂髫, 。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6.以上两句诗都抒发了作者以上两句诗都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2分)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分)A .两句所写的时间都是黄昏。
.两句所写的时间都是黄昏。
B .两句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
.两句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
C .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都是俯视。
.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都是俯视。
D .作者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作者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本文作者是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朝代)的(朝代)的 (人名)(人名),初中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初中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3分)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上海市各区县2016届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_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县2016届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浦东:一、文言文(39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
人代担行数十里。
问姓名,不以告。
翌日,老父失剑于路。
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注】①宥:原谅、赦罪。
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度名。
④闲年:隔年。
⑤推:推举,褒奖。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盗者自言改过.()(2)幸无使.王烈闻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12、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
(2分)——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
13、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4分)A、要充分相信别人。
B、知耻恶者能从善。
C、要勇于改正错误。
D、行善意在图回报。
E、要宽恕他人的过错。
10.(4分)(1)过错,过失(2分)(2)让(2分)11.(2分)老人认为他是品德高尚的人,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王烈。
12.(2分)盗牛者被抓知悔改(只答“被抓”或“知悔改”扣1分)13.(4分,各2分)A D宝山:(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②,犹惧不免。
冲谓吏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③。
太祖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④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①太祖:曹操。
②首罪:自首请罪。
下文的“自归”也有自首的意思。
上海市嘉定区2016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6年嘉定区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饯塘湖春行》)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4.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5.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句,完成第6-7题(4分〉【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衷情》)【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6.以上作品都属于___ __(体裁)(2分)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題(9分)【甲】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乙】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丙】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积累表。
(6分)A.甲段改为“为人五,窗八,篛,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表达效果更好。
B.乙段“撤屏视之,一人、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而已”二字可以删去。
C.丙段交代了和作者一同游小石潭的还有哪些人,这是古人写游记作品常用的一种格式。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2016年浦东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风劲角弓鸣,(《观猎》)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5、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
(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
(5分)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
(2分)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综合运用篇)含答案

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综合运用篇【奉贤区】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4-26题(11分)从2014年秋季开始,全新的供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写字·硬笔字》《写字·毛笔字》教材进入上海市中小学课堂。
从此,学写字、练书法成为上海中小学的“必修课”。
翻开写字教材会发现,硬笔字部分完全以上海市语文教材为基础,其目录与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样。
新的《写字》教材也打破了以往只有练写的形式内容,硬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经纬、说文解字等栏目,毛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其中“书法综合实践”板块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本土的文化,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此外,教材的语言和图片清晰,知识体系从小学到中学呈现了很好的梯度,可以说,这是一套集规范“教本”、阶梯“学本”和情趣“练本”为一体的多功能教材。
24、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符的两项是()()(4分)A、《写字》教材目录与上海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致。
B、《写字》教材不仅仅是学生的“练本”。
C、《写字》教材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D、《写字·硬笔字》教材有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
25、开设写字课以来,学生的书法水平明显进步。
为此,学校开展一次师生书法作品展,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
要求2-6个字,包含一个“墨”或一个“书”字。
如:“翰墨扬贤风”。
(3分)作品展活动名称:某某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生书法作品展26、下列几种书法字体中,你最欣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4分)(1)楷书(2)隶书(3)行书我最欣赏的字体是:_____理由:_____(要求50字左右,从结构形态和审美感受两个方面说理由,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综合运用(11分)24、A (2分)D (2分)25、如:“墨韵”、“墨香校园”、“翰墨书香”等(3分)26、如: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和部首分布均衡,起笔收笔果断有力,笔法精到,骨力刚健, 每一个字都犹如铁画银钩,遒劲有力,入木三分。
2016上海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课内文言文汇编

2016上海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课内文言文汇编【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
(8分)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项。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8、以上语段选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语段第①节描述了作者登楼时所见的美景及由此产生的想象。
B、作者以阴雨之景写“悲”,以晴和之景写“喜”,情景交融。
C 、语段中的“迁客骚人”指“去国怀乡”之人及“渔歌互答”之人。
D 、作者详写“览物之情”是为了强调自己情随境迁的感慨。
【奉贤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文中的“予”指的是___ ____(人名),他是_______(朝代)哲学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对第○2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沪教版九年级上册2016年上海市静安、青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文言文1.默写(1)衣沾不足惜。
(《归田园居》)(2),闻郎江上踏歌声。
(《竹枝词》)(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诉衷情》)(4),不逾矩。
(《孔孟论学》)(5)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各题。
丑奴儿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以下内容与辛弃疾无关的一项是()A.南宋 B.豪放派代表词人C.班超投笔从戎D.与陈亮志同道合3.根据作品内容,以下关联词填入空格后与原意不符的一项是()A.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C.只有…才…D.即使…也…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清]郑燮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1)本文所反对的是“”,针对其弊端作者直接论述了两点,依次是①、②(第②点请翻译成现代汉语)(2)以下语句和本文第③段中作者所主张的读书之法最接近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D.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各区试卷及按题型分类汇编

2016年奉贤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院》)2、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4、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5、自云先是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文中的“予”指的是___ ____(人名),他是___ ____(朝代)哲学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对第○2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
B、体现了莲花高洁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说明文浦东:一、文言文(3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19分)灶头画①灶头画是民间艺人用水彩、水粉等颜料绘制在农家柴火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花边纹样,又称“灶画”、“灶壁画”。
②据资料记载,灶头画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将近1500年了。
在江南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
③灶头画主要绘制在灶身、烟箱、灶山、灶帽上。
灶头画相传与供奉、祭祀灶神有联系,一般以吉祥喜庆为主题,主要有神像、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植物等题材,常见的图案有“迎财神”、“拜灶君”、“松鹤延龄”、“鲤鱼跳龙门”。
民间艺人依灶而画,适形造型,随笔运行,一气呵成,不讲究所绘景物的造型是否准确,只求大红大绿、大吉大利,以寄托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灶头画结构主次分明。
主体画面有单幅和多幅之分,单幅灶画构图完整、造型简单;多幅画面组合时,大小有别,错落有致,图文并茂。
灶头画的花边纹样也很有特点,它既是单幅的边饰,又是多幅画面组合的通联图案,尤其是通过各种回纹式的、水波式的、竹节式的装饰,将不同内容的画面衬托得鲜艳夺目,一眼望去像是多景式集中展示的壁画。
⑤灶头画()特殊的文化表征,()有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
⑥在颜料调制上,灶头画大多使用水粉或水彩,基本色为红、黄、蓝三原色。
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嘉兴民间艺人摸索出一种特殊的颜料调制方法,即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进行调制。
作画时颜料因酒精的挥发,很快渗入石灰灶壁。
这种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技法,已广泛运用于灶头绘画中。
⑦在绘画技法上,灶头画通常采用湿壁作画,就是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的时候开始作画。
这样画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壁,色彩与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及自然挥发,灶壁面渐干,灶上所绘的图画、纹样历经十载二十载不脱落、不褪色。
这种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壁画画法——“湿壁法”十分相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⑧灶头画是江南民间壁画艺术中的瑰宝,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煤气灶逐渐取代了传统柴火灶,灶头画逐渐被印有吉祥图案的现代瓷砖所取代,灶头画艺人也越来越少。
政府与民间正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抢救与保护灶头画艺术。
如今,灶头画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盐博物馆“泥香室”陈列的灶头画图片,成了对当地青少年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活教材。
14、灶头画“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具体是指:(1);(2)。
(4分)15、第⑤段括号内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之所以是因为B、只要就C、除了还D、虽然但是16、第⑦段中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17、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灶头画历史悠久,在江南农村流传很广。
B、灶头画依灶而画,题材单一而内容丰富。
C、花边纹样是灶头画的次要部分。
D、灶头画艺术体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E、灶头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得到很好的保护。
18、把下面这段文字插入选文②③段之间,有没有必要?为什么?(5分)江南农家灶头的形状有三类:一是花篮形,人称“花篮灶”;二是长方形,人称“小方灶”;三是书桌形,人称“桌灶”。
灶的大小按家庭人口的数量和需要,砌成两眼灶、三眼灶、四眼灶。
灶头看似简单,但构造极其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箱、灶山和灶帽等;背面由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几个部分组成。
(一)灶头画(19分)14.(4分)(1)掺入白酒的颜料调制法(在颜料中掺人白酒进行调制;或在水粉或水彩中掺人白酒的技法)(2分)(2)湿壁作画法〈采用湿壁作画(2分)15.(3分)C16.(3分)作比较(1分)突出说明湿壁作画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分)17.(4分,各2分)A D18.(5分)评分提示:不做判断扣1分,只有判断无分析不给分。
概述“这段文字”内容2 分,分析“这段内容”与选文段落关系2分。
示例(1)没必要,“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灶头的种类和结构,而选文主要介绍灶头画,无需对灶头作详细介绍,且第③段已经说到了灶头画的绘制部位,再插入这些内容,就显得重复多余。
(2)有必要,“这段文字”结构上照应了“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在内容上,插人灶头种类和结构的介绍,更便于读者理解灶头画的布局、主次等内容。
宝山:(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薯片的生意经①关于薯片,你可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它们全吃光。
不要奇怪,实际上为了让消费者吃下更多的薯片,从研发、制造到营销,食品公司可是花了“狠.”。
心思..②对于吃薯片停不下来的原因,德国的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享乐性贪食”:不为饥饿,而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进行过度摄食。
之所以愉悦,是因为食用薯片后,大脑奖赏系统的关键结构伏隔核被强烈激活,并发出一种奖赏信号,诱导享乐性进食发生。
另一方面,原本能够根据食物摄入量调节进食欲望的中枢饱腹感回路变得不再敏感,导致摄入的热量超过实际的能量需求。
于是,当你吃下第一片后,就会一口气把所有薯片吃光。
③至于营养,则不在食品巨头的考虑范围之内。
世界第六大食品公司通用磨坊、同时也是哈根达斯生产商的前CEO斯蒂芬·桑格就曾说过:“不要和我谈营养,跟我谈味道。
如果这种东西更美味,就别费心思去推销那些难吃的东西。
④食品工业当然知道怎样诱惑消费者——先从糖开始。
巧免力、冰激凌、饼干自不必说,甚至某凉茶的配料表的第二位都是白砂糖,仅次于水。
再没有比糖更让人上瘾的配料了。
实验老鼠有两个选择:含糖饲料、含可卡因饲料。
94%的老鼠选择了糖,而不是可卡因,即便是那些可卡因成瘾的老鼠,也很快投向了糖的怀抱。
怪不得这是食品业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知道该怎么做时,请加糖。
⑤增加美味还有两个“帮手”——脂肪和盐,盐负责刺激你的味蕾,脂肪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
它们会刺激你的大脑,生成内啡肽——一种快乐荷尔蒙,让人倍感愉悦。
⑥实际上,早在14年前,世界知名食品行业的高管们就开过一个私人会议,讨论肥胖症的流行以及解决的办法。
一部分高管试图制定一个计划,减少糖、盐和脂肪的用量,改变食品行业的营销方式,特别是针对儿童的。
然而会议并没有成功。
一位“受人尊敬”的食品公司的CEO说,我们不会因为一帮穿白大褂的家伙担心肥胖就拿公司的宝贝配方开刀。
⑦某薯片公司有一个强大的研发中心,500多名化学家、心理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每年要花费逾3000万美元开发完善产品的口感、香味和松脆度,他们还有一个4万美元的咀嚼器,用来测试薯片的最佳崩裂点。
⑧“人们可以指出糖太多了,盐太多了,”一位食品公司的前CEO说,“我们并没拿枪顶着他们的脑袋逼他们吃,那就是消费者们想要的。
”⑨那些聪明的食品行业从业者总能把压力转化为营销的手段。
薯片行业也找到了应对之策,市场心理学的先驱欧内斯特·迪希特曾经为薯片生产商菲多利公司撰写了一份报告,应对消费者对薯片又爱又怕的心理。
欧内斯特·迪希特先列出了消费者对薯片的担心:让人发胖、对身体不好、油脂很高、吃不完难保存、对孩子有害。
迪希特的建议是,提到薯片时,用烘焙代替油炸,听上去更健康。
但是真的如此吗?烘焙薯片确实非油炸,但是并非没有用到油!我们看一下配料表就会清楚地看到“氢化植物油扣精炼植物油”。
而其中的氢化植物油就含有通常所说的对人体心脑血管有不利影响的反式脂肪酸,过多食用反式脂肪酸将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
⑩多年以来,食品行业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生产出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然后,又花大把的金钱和精力把它们推销出去。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
15.第⑨段中,“听上去”不能删去的理由是(2分)16.对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生动形象并且强调说明了糖是所有食物中最受欢迎的。
B.具体准确并且突出说明了食品工业诱惑消费者的办法。
C.生动形象并且强调说明了糖对于老鼠具有巨大的诱惑。
D. 具体准确并且突出说明了糖是更容易上瘾的食物配料。
17.第②段中,对于“人们吃薯片停不下来的原因”有两个,请分别概括回答。
18.第①段中的词语“狠心思”,表现在(每空字数不超过15个)(4分)(1)(2)花大力,斥巨资完善产品的口感,香味和松脆度(3)等做法上。
19.作者三次引用食品行业CEO原话的作用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6分)(一)(18 分)15、(2分)“听上去”表明“更健康”并非是事实,而是食品经销商营销手段(心理暗示入所以不能删去。
16、(2分)D17、(4分,每空2分)(2)愉悦感得到满足(2)饱腹感回路不敏感18(4分,每空2分)(1)配料中加糖、脂肪和盐;(3)用虚假广告蒙蔽消费者19(6分)说明这些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牺牲公众的健康利益;同时说明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蔓延到食品行业;表明作者揭露并谴责这类“生意经”,引发公众的警惕。
崇明:奉贤:虹口:黄浦:(黄浦近几年模考第一篇阅读淡化文体,讲解时请关注)(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7分)“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1当下,“大数据”是个时髦词,一会用大数据分析这个,一会用大数据建构那个。
似乎大数据无所不能。
其实大数据就是一个大到用现有的技术无法处理的数据库,真正能够分析大数据的,一定是专业领域的大师,而非寻常众生。
我感兴趣的倒是另外一个有趣的概念,那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
○2小数据就是个体化的数据,是我们每个个体的数字化信息。
比如我天天都喝,突然,有天喝完酒了胃疼,那么这天和之前的每一天有何不同?原来,这天喝的酒是个新牌子,可能这就是导致胃疼的原因。
这就是我生活中的“小数据”,它没有大数据那样浩瀚繁杂,却对每个人的个体至关重要。
○3第一个意识到“小数据”重要性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德波哈尔·艾斯汀。
艾斯汀的父亲去年去世了,而早在父亲去世之前几个月,这位计算机科学教授就注意到老人在“数字社会脉动”中信号异常——他不再发送电子邮件,不去超级市场买菜,到附近散步的距离也越来越短。
然而,这种逐渐衰弱的状态,在医院的心电图中是看不出来的,这个90岁的老人在检查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异常。
可事实上,追踪他每时每刻的个体化数据,他的生活其实已经明显发生变化。
这种日常小数据带来的生命讯息的警示和洞察,启发了艾斯汀,他发现小数据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医学证据,它是唯一的“your row of their data ”(他们数据中属于你的那行数.据)。
○4也许人们都知道,大数据将改变当代医学,譬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等,不过由个人数字跟踪驱动的小数据,同样可能为个人医疗带来变革,特别是当可穿戴设备更成熟后,移动技术将可以连续、安全、私人地收集并分析你的数据,这可能包括你的工作、购物、睡觉、吃饭、锻炼和通讯,这些数字追踪将得到一幅只属于你的健康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