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加热器PPT

合集下载

比亚迪-唐高压电器系统技术培训(一)幻灯片PPT

比亚迪-唐高压电器系统技术培训(一)幻灯片PPT

负极接触器吸合
BMS得电,且收到报文
否 上电失败
BMS自检 是否异常
前电控

协调发动机启动
吸合预充接触器
BMS判断预充 是否成功
OK灯点亮
吸合主接触器\断开预接触器
异常情况: 1、严重欠压 2、严重过压 3、严重漏电 4、严重过温 5、接触器烧结 6、高压互锁锁止
预充成功条件: 1、DC无低压告警 2、无严重漏电信号 3、前电控直流母线电压达到设定值
动力电池
K161-U
B51-4
前电机控 制器、DC B51-20
高压 配电箱
K160-k
K160-L
17/33
充电高压互锁连接图
K154-N
车载 充电器
K160-N
高压 配电 箱
K160-M
BMS
K157-24
18/33
系统工作模式
模式切换开关 4#开关组
19/33
EV模式(经济/运动) 纯电动工作模式下,动力电池提供电 能,以供电机驱动车辆,可以满足各种 工况行驶,如起步、倒车、怠速、急加 速、匀速行驶等。 即:(车速<140km/h)且 (SOC>15%)
1、整车系统图(能量传递路线)
档 号位

制 号动

油 号门

前驱动 电机控制器与DC
压缩机 PTC
后驱动 电机控制器
前电机 低压铁电池 车身电器
后电机
充电装置 放电装置 6/33
2、总线 拓扑结构
7/33
诊断口针脚定义
8/33
3、上电流程图
MICU发送启动命 通过网关给BMS、前驱动电机控制器
OK灯点亮 9/33

高低压加热器的运行及调整

高低压加热器的运行及调整
• 运行中检查加热器出口水温与相邻高一级加热器进口水温 是否相同,若相邻高一级加热器进口水温低,则说明旁路 漏水。
• 定期检查疏水装置,使之正常工作。
• 控制加热器疏水水位,保证加热器水位正常。
现在您浏览到是十八页,共十九页。
• 练习题:
• 抽汽进入加热器至排出共为那几个阶段? • 何为疏水端差、传热端差? • 复习题:
现在您浏览到是六页,共十九页。
立式高压加热器结构图
现在您浏览到是七页,共十九页。
内容总结
高低压加热器的运行及调整。因为这样能使利用汽轮机中做工部分的蒸汽,从 一些中间级抽出来导入回热加热,加热炉给水和主凝结水,不再进入凝汽器。采 用回热加热器后,汽轮机总的汽耗量增大,而汽轮机的热耗和煤耗是下降的。如 危急疏水阀开启后,水位仍继续上升,直至高加解列,则有可能是高加管子破裂 或管口密封焊泄漏。设备投运时,高加保护系统必须同时投运,严禁无保护投运
现在您浏览到是十七页,共十九页。
减小加热器端差的措施
• 及时清理加热器内铜管表面污垢,减小传热热阻。 • 运行中加热器抽空气管道上的阀门开度与节流孔应调
整合理,阀门开度小,空气的抽出量受到限制,阀门开 度大,高一级加热器内的蒸汽被抽吸到低一级加热器 中并排挤一部分低压抽汽产生加热器排汽带汽的现象。
高低压加热器的运 行及调整
现在您浏览到是一页,共十九页。
• 回热加热系统作用:火电厂中最大的损失就是冷源损失; 汽轮机设备中,采用抽汽加热给水的回热系统的目的是 减少冷源损失,以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因为这样能使 利用汽轮机中做工部分的蒸汽,从一些中间级抽出来导 入回热加热,加热炉给水和主凝结水,不再进入凝汽器。 这部分的抽汽的热焓就被充分利用了,而不被循环水冷 却带走。

高压加热器堵管工艺课件教程

高压加热器堵管工艺课件教程
高压加热器堵管工艺
编辑:吴清明 2016年7月
高压加热器结构
常用的高压加热器为卧式U型高压加 热器,主要由管侧和壳侧两大部分组成。 包括给水进出口、疏水出口、疏水冷却 段、凝结段、危急疏水出口、上级疏水 进口、管束、过热蒸汽冷却段、蒸汽进 口机给水出口等。
高压加热器结构图
高压加热器泄露现象
主要体现在高加水位波动异常,高加水 位高信号报警; 高加端差增大,远高于正常 值,正常疏水水位无法保持,给水温度降低; 高加事故疏水阀开度明显增大甚至打开,内 部有类似水冲刷的泄露声; 高加运行过程中 若不是由于保护误动及高加疏水不畅的原因 而发生突然解裂的现象,则必然是由于泄露 导致。
2、做好高加检查工作 当发现运行高加有泄漏迹象时,即使是很轻微, 应立即停运隔离检漏,不能因泄漏小而维持运行 。每次停机后,先检查高加是否漏泄,如果发现 漏,即使是轻微,也要及时堵漏或采取其他有效 措施。,以防止在运行中发生漏泄。 3 、高加的防腐工作 高加在运行中,内部要排净空气。 要定期化验 给水品质是否合格。在启动时,汽水侧应排净空 气,不使气体滞积。高加停运期间的防腐工作要 按照制造厂家规定的防腐措施进行维护。
高压加热器堵管工艺
1、在离管板表面63毫米至75毫米的深处测定 管子的内径,选取合适镳胀管束管子尺寸和 管子厚度的胀管器,放入胀管器,对离管板 表面50~75毫米的管子进行冷滚轧,将管子 内径扩大0.127毫米。这保证被堵部位管子与 管板完全贴合。 2、绞刮管孔,直至表面光滑,用直槽扩孔绞 刀可满足此要求,测定经绞刮管子的准哈尔滨锅炉厂 建议温升不大于3~5℃/min,温降不大于1.7℃/min,上 海辅机厂提出的规定2℃/min和1.2℃/min。作为我国高 加标准的制定单位,其提供的标准应是具权威的理论, 应严格执行操作规定。 停高加时,如果突然全关其进汽门并继续向高加进给 水,高加的温降率将严重超过限额。 所以机组在运行中需 要立即停高加 ,为防止进汽门内漏蒸汽使高加内的水定 容升压,应将水侧的排空气阀或放水门打开。 高加冷态投运时,为了不使高加的温升超过规定,首先 微开抽气电动门加热加热器使加热器温度与给水温度差 不多, 先投入高压加热器水侧,可用手动阀进行调节,再 慢慢开启高加进汽门。

高压加热器专题介绍

高压加热器专题介绍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高压加热器行业向高效、环保、 安全方向发展。
技术标准
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完善,提高高压加热器产品的技术门槛。
环保要求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高压加热器行业面临更严格的环保要 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高压加热器行业将朝着高效、智能、 环保方向发展,同时新兴市场将成为 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加热元件检查
检查加热元件是否损坏或老化 ,测量其电阻值是否正常。
安全保护装置检查
检查超温保护、超压保护等安 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运行维护周期建议及故障排除方法
运行维护周期建议
定期对高压加热器进行巡检,清理水路系统中的杂质和沉积物;定期更换损坏的加热元件和安全保护 装置。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针对高压加热器可能出现的故障,如电源故障、水路堵塞、加热元件损坏等,提供相应的故障排除方 法,如更换电源模块、清洗水路系统、更换加热元件等。同时,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工作效率。
焊接质量控制
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和设备,对焊接过程进行严 格的控制和检验,确保焊接质量可靠。
成品检验标准和方法
外观检查
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整洁、无损伤、无变形等缺陷。
性能测试
对产品进行压力测试、温度测试等性能测试,确保产品 性能稳定可靠。
ABCD
尺寸检测
使用专用测量工具对产品尺寸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尺寸 精度符合要求。
高压加热器专题介绍
目录
• 高压加热器基本概念与原理 • 高压加热器类型与特点 • 高压加热器设计要点与优化措施 • 高压加热器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 • 高压加热器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 • 高压加热器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

高压加热器工作原理

高压加热器工作原理

高压加热器工作原理
高压加热器是一种用于增加流体温度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可通过以下步骤来解释:
1. 流体进入高压加热器:初始温度较低的流体通过进口管道进入高压加热器。

2. 高压气体通过加热装置:在高压加热器内部,高压气体通过加热装置,比如加热管或者电加热元件。

3. 加热过程:高压气体释放的热能使得流体的温度逐渐升高。

流体中的分子开始具有更高的热能。

4. 高温流体离开加热器:经过加热过程后,高温的流体通过出口管道离开高压加热器。

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加热装置中的热能传递。

加热装置中的高压气体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流体,使其温度升高。

还要注意的是,高压加热器通常用于处理在高压环境下的流体,因此其设计和材料均需要能够承受高压力。

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

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

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
高压加热器是一种用于加热高压蒸汽的设备,通常用于电力、石化、化工等工业领域中的热力循环系统中。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高压蒸汽进入加热器
高压蒸汽通过高压加热器的进口管道进入加热器,在加热器内部流动。

2. 热量传递
在加热器内部,高压蒸汽与加热器内的金属管壁接触,将热量传递给金属管壁。

同时,高压蒸汽与加热器内的给水或凝结水接触,将热量传递给给水或凝结水。

3. 给水或凝结水加热
高压蒸汽将热量传递给给水或凝结水后,给水或凝结水的温度升高。

当给水或凝结水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沸腾,形成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被高压蒸汽带走,进入下一个热力设备进行利用。

4. 热量回收
加热器内的金属管壁会将部分热量传递给高压蒸汽,从而使高压蒸汽的温度降低。

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通常会在加热器内安装热交换器,将高压蒸汽的热量转移给另一种介质(通常是低温水或空气),从而实现热量的回收和利
用。

综上所述,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高压蒸汽与给水或凝结水之间的热量传递,将给水或凝结水加热至沸腾,并将部分热量回收和利用,从而实现热力循环系统中的热量传递和利用。

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

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

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
高压加热器利用高压蒸汽或流体对被加热物质进行加热。

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高压蒸汽或流体准备:高压加热器通过外部供给源或内部产生源生成高压蒸汽或流体。

这些介质通常具有高温和高压,以便能够有效地将热能传递给被加热物质。

2. 传热介质输入:高压蒸汽或流体进入高压加热器的加热区域。

加热器内部可能存在多个加热区域,以便处理大量被加热物质。

3. 热能传递:高压蒸汽或流体将其热能传递给被加热物质。

通常情况下,被加热物质通过接触高温介质而发生热交换。

热能会从高温的介质传递到被加热物质中,使其温度升高。

4. 加热物质输出:经过短暂的热交换,被加热物质的温度得到提高。

高压加热器通过出口管道将加热物质传送到下一个处理阶段或应用领域中。

5. 冷却和再循环:经过热交换后,高温介质的温度会下降。

高压加热器可能使用冷却装置对其进行冷却,然后再通入加热区域进行再循环使用。

总而言之,高压加热器通过高压蒸汽或流体传递热能给被加热物质,使其温度升高,满足相关工艺或应用的需求。

高加系统

高加系统

五、高加泄漏防范
1.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加、减负荷,加、减负荷速度不得超过3MW/min, 防止给水温度在加、减负荷过程中出现超限现象。 2.严格把控巡检、监盘、消缺质量,减少机组非计划降负荷情况发生。 3.控制好高加水位,维持高加水位和疏水端差在规范要求范围内,杜绝 高加水位过低或无水运行。 4.在机组启停过程中,要求高加随机启停,严格执行规程要求,控制好 给水温度变化速率<1.8℃/min。 5.及时查找汽、水系统中的泄漏缺陷,减少汽、水系统阀门泄漏,提高 机组运行效益,确保给水流量在规定范围内。 6.将高加运行参数及现场巡检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停运处理,防止长 时间泄漏运行,引发大面积泄漏。 7.应严格控制给水品质,确保给水含氧量(≤7μ g/L),给水溶氧超 标时,及时查找、分析、处理。 8.检修人员对高加堵管工艺、质量严格控制,防止因堵管工艺、质量不 过关引发泄漏。
四、高加解列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一)高加解列的操作: 1、依次缓慢关闭#1、#2、#3高加进汽电动门,控制给水温度变化 率不应大于2℃/min,并注意汽包水位及给水温度的变化。 2、当高加进汽电动门全关后,关闭一、二、三段抽汽逆止阀,开 启一、二、三段抽汽管道的疏水门。 3、关闭高加至除氧器疏水电动门,各高加危急疏水阀动作正常以 维持水位正常。 4、关闭#1、#2、#3高加至除氧器空气阀. 5、水侧停用时,则等汽侧全部停用且泄压后,可关闭高加进、出 口电动门,注意给水压力、给水流量、给水温度的变化。 6、开启水侧放空气阀,防止进汽阀不严泄漏,给水升温而超压。 7、若检修有工作,根据具体工作认真做好系统隔离措施。 8、若工作需要开启高加汽侧空气门时,应注意抽汽电动后疏水阀和 危急疏水阀应在关闭状态,防止影响凝汽器真空,造成凝汽器掉真 空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热器结构、原理与讨论
加热器的分类:
换热方式: 1、表面式 装置方式: 1、立式 按水压方式: 1、低压加热器
2、混合式 2、卧式 2、高压加热器
表面式加热器:加热蒸汽和被加热的水不直接接触,其 换热通过壁面进行的加热器
混合式加热器:加热蒸汽和被加热的水直接接触混合加 热的加热器。
加热器结构示意 1-U形管;2-拉杆和定距管;3-疏水冷却段端板;4-疏水冷却段进口; 5-疏水冷却段隔板;6-给水进口;7-入孔密封板;8-独立的分流隔板; 9-给水出口;10-管板;11-蒸汽冷却段遮热板;12-蒸汽进口;13-防
高、低压加热器的投入及停止
低压加热器的投入
低加的投入 低压加热器水侧投入 1、 凝结水系统投入正常且凝结水水质合格后可投入各低加水侧, 2、关闭汽侧、水侧放水门,开启水侧排空气门: 3、开启低加水侧出入口电动门,水侧持空气门见水后全关, 4、水侧出入口电动门全开后,关团水侧旁路电动门: 5、注意凝结水压力和流量稳定。 6、低压加热器汽侧投入 1.低加水侧投运后可投入汽侧运行,原则上应随机组滑启,当不能随机组滑 启时应按抽汽压力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投入: 2.投运初期,各低加疏水由事故疏水至疏水扩容器: 3.开启启动排汽手动门: 4.检查五、六段抽汽管路疏水门开启开启五、六段抽汽逆止门暖管30 分钟 5.缓慢开启抽汽电动门直至全开,投运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热器由口水温温 升事,温度变化率为2C/min,不大于3C/min,维持低加有一定水位)启动排气手动门见汽后关 闭,打开连续排气一、二次手动门: 6.当相邻低加抽汽压差满足逐级疏水逐级自流要求后逐渐关小事故疏水和开大正常疏水, 疏水倒为正常方式,调节加热器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后投入加热器水位调节自动 7.检查低加进出水温度、汽侧水位正常,疏水阀调节情况良好 8.主机负荷大于20%时,检查五、六段抽汽管路疏水门关闭,
高加正常运行,疏水温度大概高于给水进口温度5.6℃到11.1℃ 如疏水温度高于给水进口温度11.1℃至27.8℃,则疏水冷却段可 能部分进汽,应及时调整水位。
高加三通阀示意图
高加水位高怎么处理?
1、检查高加的抽汽电动门、抽汽逆止门全关,事故疏水门 全开,高加三通阀 切为旁路运行,高加出口电动门联关。特 别注意的是主给水流量有无异常下降。
2 低加的停运
低压加热器的停运
1) 低压加热器汽侧停运
A)低加原则上应随机组滑停,主机打闸各抽汽逆止门、电动门联关(否则下动关闭) :
B)当不能随机组滑停时按抽汽压力由高到低、先汽侧后水侧的顺序停运;
C)缓慢关闭五、六段抽汽电动门,严格控制加热器出水温温降率,温度变化率不2C/min;
0) 当相邻低加抽汽压差不能满足疏水逐级自流要求后将疏水侧至硫水扩容器;
高、低压加热器原则上采用随机滑启、滑停的方式;加热器 投入时应先投水侧,后投汽侧;停止时先停汽侧,后停水 侧。
高、低压加热器随机启动,能使加热器受热均匀,有利于 防止法兰因热应力大造成的变形,对于汽轮机来讲,由于 连接加热器的抽汽管道是从下汽缸接出的,加热器随机启 动,也就等于增加了汽缸疏水点,能减少上下汽缸的温 差。
高加事故处理
紧急停用条件: A,汽水管道破裂,直接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 B,高加水位高处理无效, 且保护未动; C,水位计失灵,无法监视水位。 紧急停用操作: 1.立即解列高加水侧,给水走旁路,关闭一、二、三段抽汽电动门、抽汽 逆止门,并全开高加危急疏水调整门; 2. 开启各抽汽管道疏水门; 3. 关闭#3 高加疏水至除氧器电动门、调整门; 4. 当高加因水位过高保护正常动作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在高加发生泄漏 时,强行投入高加; 5. 当高加汽、水侧同时解列时,应密切监视主汽压力、给水压力和主汽流 量、给水流量及汽包水位的变化趋势,避免汽包满水或给水中断事故的发 生; 6. 注意减温水流量变化趋势,防止主、再热汽温大幅波动; 7. 注意给水流量与主汽流量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保持平衡; 8. 机组在高加解列退出运行时,密切注意监视各监视段压力在限值范围之 内,必要时应限负荷。
2、 检查高加水位远方和就地是否一致,高加水位是否下 降,确认高加切除是否为管束泄漏造成。如果为管束泄漏, 应保持高加三通阀为旁路运行,禁止投运高加 。同时注意 各段抽汽管道蒸汽温度(尤其是管 道下部温度)有无异常下 降,检查抽汽管道疏水相应开启。
3、 高加切除后,大量过热疏水进入凝汽器会导致真空瞬 时下降。同时,由于高压抽汽全关,多余抽汽引起汽机做功 加大,导致机组负荷瞬时增加,注意检查汽机真空,确定是否 启备用真空泵 。
冲板;14-管束保护环;15-蒸汽冷却段隔板;16-隔板;17-疏水进 口;18-防冲板;19-疏水出口
加热器特点
内置式蒸汽冷却器和疏水冷却器 5-蒸汽冷却段;6-蒸汽凝结段; 7-疏水冷却段
过热蒸汽冷却段:利用抽汽的过热度来加 热给水,使给水接近或略高于高加压力下 对应的饱和温度。但必须保证离开该段的 蒸汽有足够的过热度,避免湿蒸汽对凝结 段的冲蚀和水蚀的损害。
谢谢
凝结段:利用冷凝释放出的汽化潜热来加 热给水。
疏水冷却段:利用抽汽凝结的疏水热量 来加热给水,使疏水温度降到饱和温度 以下,当疏水流向下一级压力较低的加 热器是,减小管道内发生器化的可能 性,还可减少高温疏水对下一级回热抽 汽的排挤作用,提高了运行经济性。
高、低压加热器的运行
1、高、低压加热器的启动
D)加热器停止后需梁取充氮保护时,充氤操作应随水侧放水同时进行
上端差:高加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给水出口温度差。上端差增 大,可能是内积存空气、加热器超负荷运行或疏水调门异常、高 加泄漏,导致高加水位高,减少蒸汽和钢管的接触面积,影响热 效率,严重时会造成汽机进水。
下端差:疏水出口温度与给水进口温度差。 下端差增大,可能是加 热器水位低、内部结垢、疏水冷却段包壳板泄露。
E)主机负荷小于 30%时,检查五、六段抽汽管路疏水门开启;当五、六段抽汽电动门全部关闭后,关 闭五、六段抽汽逆止门
G)关团连续排气一一二次手动门。
低压加热器水侧停运

A)打开低加水侧旁路电动门
B) 关闭低加水侧出入口电动门
C)根据情况需要关闭正常疏水及事故疏水调节阀前后手动门,开启低加人则、汽侧放空气门,检查 压力应逐渐降至零,开启启动排气手动门。作抽汽电动门后疏水阅关阳严密,否则将影响真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