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炼字(最新)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苦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
)大家说得都没错。
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2、何为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高考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三、炼字对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根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词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教师再呈现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小结:关注动词关注形容词、副词、数词关注特殊词(颜色词)四、高考真题例析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优秀课件

读出李白写这首诗歌时的心情 是喜悦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 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 的妙,为什么?〔4分〕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答题步骤: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 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 动等。〔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原句中描述景 象〔描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 效果〕
析字的四个思考角度:
1、手法角度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中因拟人手法的运用满篇生辉。云横皓月、风弄 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2、声韵角度
《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既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 的叠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鸟鸣声中自掩门。
【注释】 张罗地:指十分冷落的地方。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 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 的妙,为什么?〔4分〕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并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 现象或修辞手法等现象,如词类活用、拟人、比喻、化静为 动等。
炼字课件优质公开课演示文稿

2、炼哪些字?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6、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动词(一般动词、活用动词)
修饰语(形容词 、副词 )
特殊词(数量词、色彩词、叠词、拟声词)
二、怎么考?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此诗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
的妙处。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此诗有的版本作是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
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
高 2016年Ⅲ卷《内宴奉诏作》(曹翰)
考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健)尚嫌弓力软,眼昏
中 怎
(明)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5分)
炼字课件优质公开课演示文稿
优选炼字课件优质公开课
千锤百炼的智慧: 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
——炼字
考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试 、 表达技巧;
说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明 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时目标:
1、考什么?
2、怎么考?
3、怎么答?
理解含义和分析角度 熟悉设问方式
掌握答题思路
一、考什么?
公开课诗歌鉴赏炼字

炼形容词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
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 物情感。
炼形容词
• 特别注意: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 现力。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在写景诗中,可以 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
三、特殊词 1、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 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
令送行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
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现力
•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 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 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 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 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萧 萧”,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 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 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 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 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春去夏又到。可以看出诗人的无限悲哀和 无奈.
• 叠 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 调作用。
• 拟声词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 身临其境之感。
• 表颜色的词 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 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如何解说炼字在诗歌中的作用
诗歌审美之炼字 公开课教案

诗歌审美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课程概述
- 课程名称:诗歌审美之炼字
- 课程类型:公开课
- 预计时长:90分钟
- 课程目标:通过讲解和示范,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大纲
1. 诗歌炼字的概念介绍(10分钟)
- 解释什么是炼字
- 介绍炼字的意义和作用
2. 诗歌审美的基本要素(20分钟)
- 音韵:讲解韵律和节奏的重要性
- 意象:讲解生动、具体、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技巧
- 感情表达:讲解如何通过词语表达情感
3. 炼字技巧示范(30分钟)
- 通过对不同风格的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展示其中的炼字技巧
- 针对学生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4. 学生实践与展示(20分钟)
- 学生自行创作一首诗歌,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炼字
- 学生展示并相互评价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
- 学生分享对诗歌审美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资源
- PowerPoint演示文稿
- 诗歌选集:包括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优秀诗歌作品
- 白板和白板笔
评估方式
- 学生自行创作的诗歌作品评价
-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评价
参考资料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芭芭拉·史密斯《悼念赫尔曼·博斯考夫斯基》
备注
本课程旨在通过示范和实践,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多加尝试和创作,享受诗歌的美和魅力。
炼字 - 公开课

——“千锤百炼”的智慧
• 描摹物态能抓住景物特征 • 描摹心理能妙传人物心绪 • 描摹情景能让人身临其境
一、忆佳句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复习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 “炼字”题的设置。 2、培养题型意识,把握答题角度。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轻风 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三、悟规律
构建知识树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 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诗句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润凋)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一)
映阶碧草自空色, (有) 隔叶黄鹂空好音。 (啼) 白发三千丈, (根) 缘愁似个长。
妙处
①“空”字有白白地、徒然地、形单影只之意,( 释词)②描绘出鸟归人不归的画面,触景生情。 ( 描述) ③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 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 ”味,使主题更加鲜做题,走 进做题应试的死胡同,这样只会大大削减 理解力,做题显得呆板而麻木。诗歌是文 化艺术的结晶,首先是欣赏,只有带着喜 爱欣赏的心态去对待,再辅以科学规范的 做题技巧,才能打开思路,在考试中拿到 更多的分数。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

作品应体现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以便全面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16
学生作品点评与指导
针对每篇作品,从诗 歌的意境、语言、韵 律等方面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创 作的精髓,鼓励他们 继续探索和创新。
2024/1/28
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 不足,提出具体的修 改建议。
17
学生互动交流环节
邀请学生对展示的作品发表看法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
还有学生希望老师能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便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2024/1/28
25
对未来诗歌鉴赏之炼字课程展望
拓展课程内容,增加对不同类型诗歌 的鉴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 炼字在不同诗歌风格中的运用。
建立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之间互 相交流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促进共 同进步。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布置诗歌创 作任务或组织诗歌朗诵活动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
艺术。
挖掘诗歌背景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其 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把握 诗人的整体风格和思想内涵,从
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炼字。
分析诗歌语言特点
探究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押 韵等特点,以及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的运用,领悟诗 人如何通过语言技巧提升表达效
果。
2024/1/28
20
通过模仿和创作,掌握炼字方法
叠词、拟声词的 运用
叠词和拟声词能够模拟事物 的声音和形态,增强诗歌的 韵律美和形象美。如“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 “唧唧”字,形象地模拟了 织布机的声音。
2024/1/28
9
炼字在诗歌中运用
2024/1/28
刻画形象
通过炼字可以刻画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或自然景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如“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的“三千丈”字,夸张地表现了愁绪的绵长。
炼字(公开课)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案:“常”,经常;“独”,独自。“常”字 点出作者常年漂泊异乡;“独”字说明作者当 时一人登高。这两个字传递出作者因漂泊产生 的对家乡的思念和孤寂之感。
这样写答案
• 答题模板(或步骤):
步骤一:该词有……的含义, 步骤二:采用……修辞,化…… 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情 形, 步骤三:营造了……的意境 步骤四: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练一练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请对首句“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网”,网住之意。(释其义)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雨丝的细密,用 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小雨要把春天网住 的情态。(辨修辞)表达了作者对春 天的留恋之情,也反映了作者政治失 意的寂寞愁绪。(识其用、思其情)
高考链接
(2012年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 字的妙处。(4分)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 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 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 奇丽景象。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答案:“溅”:掉;“惊”:惊慌。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渲染了凄惨悲 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感时伤怀的 沉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岑参《早上五盘岭》
问: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 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独”,“孤独”之意,形象地描绘了孑然枯坐、愁对孤 灯的情景; (1分)“空”,“空旷”之意,写出了楼的空 旷之感,表现了人去楼空后的孤独寂寞之情。 (1分)这两 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伤 和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侧面写出了作者的听筝感受。 (2 分)
1、主题统帅意识。 真正读懂诗歌,准确把握情感基调。炼字
的目的是炼意,对诗歌中炼字的答题,都要考 虑到该字对意境、主题的表达作用,最终归结 在“主题”这个终结点上。
2、答题全面规范意识。
3、根据炼字的词性区别答题的意识。
课堂实战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天仙子》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 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课堂实战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4全国大纲卷)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 “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过”字,“经过”,松树经阵雨冲淋,颜色更加翠绿, 写出了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随”字, “沿着,跟着”,形象的写出了人随山转、缘山找寻水源 的悠闲状态,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游览山色的过程中, 得到了精神上的惬意和心理上的满足。
三种设问方式,本质上一样。
释字义 明手法 描图景 点作用
完成《核按钮》上关于炼字的习题。
高考考查情况
年份 卷 别
题
型
分值
全国大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的“过”“随”两个字做
2014年 纲卷 赏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4分
2015年 2016年
2016年 2017年
湖北卷 天津卷
全国课 标卷3
下面这首诗,请你以高考出题人的身份为2018届考 生出一道炼字类的考题,要求:题干明确,答案思路清 晰,分值为4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动词、形容词、叠词、副词、拟 声词、表颜色词、数量词
诗歌鉴赏之 炼字篇
字短情长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诗歌 鉴赏
鉴赏 语言
鉴赏 形象
鉴赏 表达技巧
评价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炼字 炼句 风格
本节课学习目标
考什么?
炼字类型
怎么考?
设问方式
山东卷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欧阳修《劳停驿》
4分
“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
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4分
王维《登裴秀才迪小台》
诗的颈联又作“臂(健)弱尚嫌弓力软,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 4分
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曹翰《内宴奉诏 作》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
问:“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斗”“攒”两字, 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①“斗”字,意为“争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 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 峥嵘之势。 ②“攒”字,意为“聚集”,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 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 灯, 风不动,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问:划线句中有两个字历来被人称道,请找出并赏析。
赏析:“破”即“冲破”,着一 “破”字,化静为动,写出明月 冲破云层的动感;“弄”舞弄之 意,运用拟人手法,“花”本是 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 写出了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 的幽雅姿态。这句诗意境唯美, 表现作者对景致的喜爱与留恋之 情。
课堂实战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问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问: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 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
观点一二:“犹空”字好。犹“表空“”仍在然文”中。是孤“舟形远单逝影,只作、者白仍白然地伫” 立的原意地思,目表送明远朋去友的朋孤友舟。在“视犹野”中字已侧经重消表失现,伫作立者时空间对之无长际, 以的及天作水者。主“观空上”的侧不重愿表友现人出离作去者,失写神出落了魄浓的浓神的情不,舍更之强情烈。传 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
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烘托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迷”,迷失,采用了使动用法,写出了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
迷失了航向,营造出朦胧、迷茫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7山东卷)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①“斗”字,意为“争斗/”/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
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意为“聚集//”,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 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炼字题答题思路 第三步:
描图景
第四步: 点作用
第一步: 释字义
指出哪个字用 得好,解释该字 的含义
怎么考?
炼字题的一般设问形式
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 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或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此诗的诗眼是什 么?鉴赏它的妙处。
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 理由。或此诗有的版本是这样,有的版本 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字更好?
三、怎么答?高考试题展示
(2015山东)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 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 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干,南宋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 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示例:① “湿”,沾湿、打湿,采用了使动用法,描写
怎么答?
答题思路
考什么?(炼什么字)
炼字类别
主要功能
动词 形容词
特 叠词 殊 拟声词 词 表颜色词
副词
数量词
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使诗词更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颜色一般表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 感,渲染气氛。 突现意境,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情感。 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 // ①“湿”,沾湿、打湿,采用了使动用法,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 // 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
阴冷,烘托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 // ② “迷”,迷失,采用了使动用法,写出了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 // 舟迷失了航向,营造出朦胧、迷茫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问: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简要赏析。 答:逐,追逐,随,追随。(1分)这两个字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 (1分)分别写出了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 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 (1分)这两 句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用语新奇,想象独特, 真实再现了作者听筝的感受。(1分)
第二步: 明手法
明确指出该字 所运用的手法, 如果没有手法, 此环节省略。
把该字放入原 句中展开联想 进行描述,表 现了怎样的景 物或怎样的人 物特征。
说明该字在全 诗中起到的作 用:或烘托了 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或有 何表达效果等。
2、炼字常用艺术手法: (1)表达技巧: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对比,虚实等。 (2)修辞手法:拟人、夸张、通感、语意双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