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绵阳三诊语文试题(精校版)

合集下载

2020年4月21日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测试参考答案

2020年4月21日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测试参考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 A(B“魏晋文人为追求精神的自由,他们开始关注庄子”错;C“鲲鹏意象内涵诗意化的一种尝试”错; D“为呈现盛唐气象”错)2.B(“是为了证明中西方在文本接受过程中有相通之处”错)3. B(李白创作《大鹏赋》是在鲲鹏意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的内涵全新的审美意象。

A《锦瑟》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意象杜鹃与《华阳国志》杜鹃啼血的故事中的原始意象杜鹃在内涵上是一致的,不具有内涵全新的创造;C《雨巷》虚构的一个雨中丁香般的姑娘与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的丁香虽然有人和花的差异,但两种意象的内涵是一致的;D《窦娥冤》虚构的窦娥所发的亢旱三年的誓言和《汉书》孝妇冤死的故事中没有相合的原始物象和全新的审美意象。

)4.C(A原因分析不当; B“并不赞成线上教学模式”错;D“国外普遍忽视技术指标”错)5.B(无法得出“未来这些地方将成为在线教育的主阵地”的结论)6.①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②平台层面: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平衡运行;③教师层面: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熟悉网络教学特征与技术操作;④家长层面:注重宣传,引导家长调整心态,遵循网课和学生认知特征;⑤学生层面:加强自律性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教学的重要性。

(6分,①②必答,每点2分,③④⑤任答每点1分)7. C(“以李称匠折射手艺人的固执”错)8. ①突出人物形象:即刻画汪掌柜的贪婪奸诈,也反衬出李秤匠有良心操守的形象;②推动情节发展:通过汪掌柜多次要求改秤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同时又让故事富有波澜;③丰富小说主题:即表达对贪婪奸诈之人的讽刺与批判,也表达对坚守正义和职业操守之人的赞扬和肯定。

(6分,每点2分)9. ①有慈爱之心。

作为父亲,为保护儿子,“违心”改秤;为教育儿子,以死明志。

②有匠艺之心。

作为传统手艺人,凭良心做称、平称,保证称平,绝不含糊。

2017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 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  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绵阳市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扼制萦绕虚无缥渺无边无垠B.鹧鸪孤僻含辛茹苦幅圆辽阔C.侵蚀袒露与日剧增梦寐以求D.蜕变禀赋大相径庭循规蹈矩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绵阳是西南地区一座迷人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先的现代科技,既各显其美,又相得益彰....。

B.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年国际田联百米大战冠军。

C.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D.在机场附近操控遥控飞行器,不仅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甚至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微笑抑郁者”与终日愁眉不展的普通抑郁症患者不同,他们习惯将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每天以笑脸示人。

B.这家企业将携手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健康中国”系列活动,构建健康生态,倡导健康生活,宣传健康理念。

C.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凭借匠心独运的制作,曲折感人的情节,男女主角更是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

D.5月22日,英国发生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在曼切斯特一体育馆内引爆了炸弹,造成约22人死亡59人受伤。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A.③①⑥④②⑤B.④②⑥①③⑤C.⑤③①④⑥②D.⑤①③④②⑥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绵阳市2017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模拟(一)

绵阳市2017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模拟(一)

绵阳市2017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诊断卷(一)第1卷(选择题,共2 1分)一、(1 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惩.罚(chéng)发酵.(jiào)慷慨.激昂(kǎi)潜.滋暗长(qián) B.倔.强(jué) 趿.拉(jí) 说媒拉纤.(qiàn) 煞.有介事(shà) C.倾.倒( qīng) 长髯.(rǎn) 恃.宠而骄(shì) 韬.光养晦(tāo)D.请帖.(tiě) 脂.肪( zhī) 心宽体胖.(pán) 气喘吁.吁(x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狭隘炽热声色俱历相形见绌B.藉贯皎洁怒不可遏人情事故C.热衷彷徨未雨绸缪汗马功劳D.豢养斑斓崭露头角浮想连翩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林浩同学各门功课都好,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老师对他顶礼膜拜....,直夸他前途无量。

B.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C.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D.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B.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C。

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5.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1卷1至4页,第II卷4至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叨扰(tāo) 卡壳(kǎ)大笔如椽(chuán) 屏气凝神(bǐng)B. 奇葩(pā)烙印(lào)风流倜傥(tǎng) 有恃无恐(zhì)C. 秸秆(jí)巢穴(xué) 方枘圆凿(ruì) 扪心自问(mén)D. 腼腆(tiǎn)矗立(chù) 谆谆教诲(zhūn)同仇敌忾(kà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养分节骨眼革故鼎新与日俱增B. 换档篷户区闲情逸致耳鬓厮磨C. 蝉联顶梁柱仗义直言金瓯无缺D. 冷峻雷厚雨凤毛麟角远见灼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事物脱颖而出,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工具,也会相应地产生新词语来表达这些新事物。

B.“两会”期间,就百姓关注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热点问题,记者们辛勤釆访,及时报道,心劳日拙,受到广泛好评。

C.一位老科学家指出,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人太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很难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D.贝多芬晚年听力衰退,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但是,他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忍受住强烈的苦痛,给世界创造了欢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13北川文化旅游推广活动”现场特别设立了民俗文化体验区,展出宪雕、羌绣和极具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作品,来宾在活动中零距离感受了羌族文化。

B. 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_要,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本科院校。

C. 为增强人们的国家版图意识,最近推出的新编竖版中国地图将以往作为缩略图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诸岛”与大陆同比例展示,全景式呈现中国陆海疆域。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早期中国”是指秦汉以前的中国。

早期中国是“一元”还是“多元”,是一个宏大的话题。

“元”本意为人首,引申为肇始、根本。

因此,讨论早期中国是“一元”抑或“多元”,实际是讨论早期中华文明有一个根本还是多个根本的问题。

20世纪之前,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的认识,总体上讲只有“一元”。

即《史记》中“五帝本纪”所代表的认黄帝为始祖的华夏远祖谱系。

随着近代疑古运动的兴起,顾颉刚提出了“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和“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上世纪80年代前后,苏秉琦针对“中原中心”说提出“区系类型”说,将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划分为六大文化区,认为各区之间在文化内涵、发展道路和源流方面都存在差异。

1989年费孝通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说。

他曾尝试在史前时期找寻中华民族的起源,以新石器时代有多个文化区为由,认定中华民族在源头上是“多元”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多个民族单位,史前的考古学文化有多个样貌,固然都是事实,但中华文明的根本却不见得有多个。

“元”既是根本,那么最根本的就应当是能长久传承的核心思想以及文化基因。

根据考古发现,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距今8000年左右,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共同的宇宙观、伦理观等核心观念,已形成共有的文化基因。

中华先民早期共有的宇宙观,就是“天圆地方”。

在长江中游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白陶祭器上面,发现压印有八角星纹,这种“八角星纹”被认为是已出现“天圆地方”宇宙观的证据,后来这一纹饰在长江下游、黄河下游、西辽河流域甚至甘青地区均有发现。

中华先民早期共有的伦理观,当指重视亲情、崇拜祖先的观念。

这在史前时期的土葬习俗中有集中体现。

中国大部地区发现的史前时期墓穴基本都是土坑竖穴墓,先民将祖先深埋于地下,“入土为安”,并装殓齐整,配随葬物品,这是重视亲情人伦和强调祖先崇拜的反映。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扫描版)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扫描版)

四川省绵阳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扫描版)绵阳市高中2014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35分)(一)(9分,每小题3分)1.B(“定型于汉变化于宋”错,原文:到了汉代基本定型。

)2.B(“对违反家庭礼法者尽量宽大处理”无中生有。

)3.C(强加因果。

“违反家庭礼法的现象并不少见”与“礼法的弹性”关系在原文中未谈及,从事理上讲,二者可能有关系,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12分)4.(3分)D(A.“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错。

B.“反映了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现实”错。

C.“共享单车持续发展必须在社会治理共识形成后”错。

)5.(5分)C、D(A.“国内外国内外用作共享的单车都存在...被人们大批破坏或偷盗的情况”错。

B.“不再是一项公益事业而成为一门生意”错。

E.材料三并未提及共享经济问题。

)(每项2分,全对满分,多选不给分)6.(4分)答案示例:①应该选择适宜骑行(地势平坦)的城市实施;②关注并提升用户体验;③尽量降低使用成本;④政府与运营公司密切配合、各司其职。

(每点1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三)(14分)7.(3分)A(B.“并且没有像雁一样展翅高飞的欲望”错。

C.“表明小燕生不如死的状态”错。

D.“呼吁……包容自然……”错。

)8.(5分)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了草原上美丽和谐的场景,与前文人雁羊群移动的画面相呼应,与后文“狗鱼”及“偷蛋人”盗取雁蛋的画面形成对比,为文章主旨的表达作了铺垫。

(划线处各1分,共5分)9.(6分)①阿妈生活在草原上;②阿妈悉心喂养草原上的羊、雁;③阿妈以母亲的慈爱对待草原上的生灵,守护弱小;④阿妈勇斗草原上的贪婪之人。

(每点2分,共6分,答对3点得满分)二、(35分)(一)(19分)10.(3分)D(急:重视)11.(3分)D12.(3分)A(崔涣被贬道州主要是因有过错被朝廷查实。

)13.(10分)(1)“和”之所以被人们看重,那是因为有“礼”的节制(约束),不用“礼”去节制(约束),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和”呢?(划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5分)(2)当初,崔涣被元载排挤(压制),崔纵在元载执政期间,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评讲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评讲
④家长层面:注重宣传,引导家长调整心态, 遵循网课和学生认知特征;
⑤学生层面:加强自律性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教学的重要性。
精品文档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
A.小说构思巧妙,开篇以“半幅对联”设置悬 念来激发读者兴趣,并以“在秤尾掐图案” 为后文埋下伏笔。
④有决绝之心。因改称而打破职业与道德底线, 虽有弥补,但仍决绝地以死谢罪。
精品文档
【参考译文】:
时立爱,字昌寿,涿州新城人。(时立爱 的)父亲时承谦,因为财产丰实而称雄于乡里, 一遇荒年他就开仓赈济贫乏的百姓,并把以往 向他借贷的人的契约撕毁,免去债务,不再索 取。
庄子,因此鲲鹏意象最终成为了他们的心理 寄托。
C.“有待”和“无待”在《逍遥游注》一文中获 得统一,这是鯤鹏意象内涵诗意化的种尝试。
解D析.为:呈D现项盛“唐为气呈象现,盛李唐白气在象文”学错创。作过程中赋 予了鲲鹏全新的内涵,其作品也成为盛唐之
标志。
精品文档

2.下列对原文论B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解析是:(“3分是)为(了证)明中西方在文本接受过程中 有A相.文通章之列处举”了错不同朝代有关鲲鹏的作品,从中
可看出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是逐渐完成的。
B.作者介绍文本“互文性”理论,是为了证明 中西方在文本接受过程中有相通之处。
C.本文既论述了鲲鹏意象内涵转换过程,也点 明了能够转换的原因和转换后的意义。
D.定量分析虽结果客观,但不能反映出指标体 系之外的内容,而定性分析虽主观性更强,
精品文档
6.如何更好地推进在线教育教学?请结合材料, 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 ①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设, 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详解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详解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鲲鹏作为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的象征,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其实,鱿鹏诞生时,并没有这种诗意的内涵。

鲲鹏这一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

然而,《逍遥游》中的鲲鹏想要翱翔九万里高空,必须依赖狂风,依然“有所待”,并不能真正地自由翱翔。

在中国文学中,鲲鹏是如何由“有所待”而转化为自由翱翔的象征呢?鲲鹏意象的内涵转换,始于魏晋。

魏晋文人不能忘怀世俗,追求身名俱泰;又要越名任心,追求任诞逍遥。

这种内在矛盾,打破了心灵的平衡。

因此,他们渴望在庄学中寻找到精神慰藉。

而庄子的境界,他们无法企及,于是只好通过将庄学世俗化的方式,寻求安顿身心的法门。

介于现实与自由之间翱翔的鲲鹏,也就成为当时文人的心理寄托。

他们试图通过对鲲鹏的哲学内涵世俗化、意象内涵诗意化的转换,重构已被打破的心理平衡。

郭象在《逍遥游注》中说:“有待无待,吾所不能齐也;至于各安其性,天机自张,受而不知,则吾所不能殊也。

夫无待犹不足以殊有待,况有待之巨细乎!”世间万物,只要安于天性,动应自然,有待无待,就是一种无差别的存在。

庄子所言“有待”是溺于现实;“无待”是超然物外,而在郭象的哲学中却获得统一,本来“有待”的鲲鹏,成为“无待”的自由逍遥象征。

阮修《大鹏赞》中“海运水击,扶摇上征”虽还“有所待”,但“志存天地,不屑雷霆”的高远之志,“超世高逝,莫知其情”的窅然远翔,却是《逍遥游》所没有的。

从本质上说,阮修是借助《逍遥游》中的鲲鹏意象,表达自由、高远、超然的人生襟怀,这成为了魏晋风度的一种诗意展示。

到了唐代,鲲鹏意象的内涵彻底完成了转换。

在李白诗赋中,大鹏是最具个性的审美意象之一。

他创造的大鸥形象也成为盛唐气象的审美呈现。

《大鹏赋》中之大鹏,“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

”“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

”,一切神奇之鸟都“未若兹鹏之逍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7年4月21日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4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①尽管古代中国家庭在生活方式、习惯、作风上各有特点,但严于礼法、以礼法齐家,则是古代中国家庭家风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特征。

古代中国的家庭礼法,是由家庭人际交往和家庭生活活动的一系列的规矩和行为模式构成的。

每个人都要严格地按照礼法行事,这是实现家庭内部整合、保证和谐家庭生活正常运行,借以维护良好家风的重要原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生活也不例外,父子间、夫妻间如何相处,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礼法。

⑦古代家庭礼法起源于商周,到了汉代基本定型,宋代后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演变。

总的来说,古代家庭礼法是根据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原则来制定的,是具体体现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生活行为规范。

所以,各地区、各家庭的礼法,大同而小异,只是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差别罢了。

③不管家长多么注重言传身教,启蒙读物如何通俗易懂,违反礼法的现象总是难以避免,所以对违反家庭礼法者要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警示其他家庭成员。

《郑氏规范》中就规定:对违反礼法者,一是罚拜;二是痛打;三是告官并从家谱中除名,如三年能改的,可再上家谱。

一些大家族,也有类似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制定了对违反礼法者的严厉处罚的《郑氏规范》中,也强调了传统的中庸之道,‚立家之道,不可过刚,不可过柔,须适中‛。

于成龙的《治家规范》中说得更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

父子不忍,则乖天伦;兄弟不忍,则成吴越;夫妻不忍,则鱼水反目。

‛就是说,大家相互之间都要忍让,从这个意义上说,礼法足有弹性的。

忍,就是对人要宽容,要讲忠恕之道.这是古代中国人际伦理的精髓.④不过,古代中国家庭的礼法之所以长期被人们接受、实行,主要并不是由于它具有弹性,更重要的是,这些礼法是建立在人情伦理特别是亲子之情、手足之情、夫妻之情的基础上的。

这从礼制、礼仪的原则就可以看出:‚亲亲‛‚疏疏‛,即亲属关系越近,相互间的礼节越繁琐;亲属关系越远,相互间的礼节越简单。

⑤古代中国家庭礼法,也是适应家长专制型家庭和大家族家庭价值取向的产物,所以它较片面地强调妇女、卑幼的顺从。

只有实行这些礼法,才能使家长专制家庭、大家族家庭减少冲突,正常生活。

如果家长专制型家庭要转变为民主型的家庭,这些礼法就要相应变革了,所以,清末民初的革新志士猛烈抨击传统的家庭礼法,这是很自然的。

(选自《古中国生活》,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庭人际交往、家庭生活活动的有关规矩和行为模式,构成了古代中国家庭礼法。

B.脱胎于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原则的古代中国家庭礼法起源早,定型于汉变化于宋。

C.古代中国家庭礼法大同小异,违反礼法的家庭成员一般会受到相应形式的处罚。

D.以人情伦理为基础是古代中国家庭礼法能够被人们长期接受并奉行的重要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严于礼法、以礼法齐家成为古代中国家庭家风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特征,这跟古代中国家庭的特征有重要关系。

B.古代中国家庭礼法虽然有严惩违反家庭礼法者的规定,但也追求中庸,主张对违反家庭礼法者尽量宽大处理。

C.作为古代中国人际伦理的精髓,“忠恕之道”也适合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父子、兄弟、夫妻之间都要“忍”。

D.第四段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古代中国家庭礼法被接受和施行的原因不仅在于它有弹性,还在于它有人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庭中每个人严守家训则家庭和谐,社会中每个人严守国法则社会安定,古代中国家庭礼法在当今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B.从一般的家庭礼法看,亲属关系越近的人相互之间的礼节规范越繁琐,亲属关系越远的人相互之间的礼节规范越简单。

C.违反家庭礼法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古代中国家庭礼法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家庭礼法对家庭成员的约束力。

D.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礼法需要“因时而变”,不然可能会受到“猛烈抨击”。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12分)材料一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

这次勇敢的尝试被普遍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

现今,共享单车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是发展得都不尽相同。

‚西雅图的共享单车太烧钱,已经宣告天折。

‛今年1月,西推图市长宣布该市单车分享计划彻底做黄.报道称,西稚图自行车共享服务的收入及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

有数据显示,西推图市的料坡道路是该计划天折的重要因素。

‚想用车的时候空无一车,要停车的时候找不到停车桩‛,纽约市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在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

又比如,巴塞罗那的Bicing每年赤字竟高达1200万美元,与Bicing同属难兄难弟的还有伦敦公共自行车系统……与众不同的是,法国成了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共享单车项目的国家。

最为著名的案例应数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

在发展初期,Velib出现过8成单车被损坏和盗窃的状况,但如今却成功化解危机,年均利润高达2000万欧元。

Velib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便宜。

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需支付29欧元的年租金(约合人民币216元),便能够无限次地使用。

当然,该系统运转良好还离不开资本及政府的配合一一通过与德高广告公司合作,Velib获得了用于建设和管理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十年的费用,用于交换的则是巴黎50%户外广告牌的独家使用权。

(摘编自《共享单车在中国很火热在欧美日子并不好过》,新浪综合,2017-03-22) 材料二往何处去?爆发式的增长过后,刚刚起步的共享单车已经面临发展之问。

解决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的贡献无须多言,但是随之出现的乱停乱放等管理困局,‚如何骑得更远‛已是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之问。

只有共享的旗帜,没有共治的思路,‚骑得更远‛只会是一句口号。

毫无疑问,共享单车是当下的投资热点,然而,共享单车会不会只是一场资本的游戏?事实上,资本推动下的重投入轻管理的缺陷,正是共享单车乱象的重要推手.而且,当共享变成一门生意,商业性彻底压倒了公益性,共享单车更应该谈谈责任谈谈规矩。

共享单车如此,其他共享经济新业态同样如此.政府能为这个民间诞生的准公共产品做些什么?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推动,自下而上的共享单车自然会迎来诸多冲击,比如乱停乱放的管理难题.从媒体报道来看,共享单车的管理涉及到两个职能部门,交通部门大多持开放心态,城管部门大多是谨慎口吻.对于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来说,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

既然是民生产品,那么就应该思考如何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比如场地.谈到互联网+,李克强总理说得最多的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眼下的共享单车,可以说是一道相同性质的考题。

共享单车的管理乱局,其实也是新的‚公地困局‛。

反正道路是公共资源,企业可以乱投放,骑者照样乱停靠.当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管理上,大家,包括骑行者,也应该为文明骑行做些什么。

要共享,得共治。

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是社会治理共识的形成。

(摘编自《商报评:如何让共享单车骑得更远?》,深圳新闻网,2017-3-23) 材料三近日,广东深圳蛇口湾厦山公园出入口,出现了大批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现场一片狼藉。

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会琦民自然地想到管理问题.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割开.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

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去关注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秋序。

(摘编自《共享单车应真正体现共享思维》,《人民网〃观点》,2017-03-19)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指出,起源于荷兰、推广到全球的共享单车已经出现两极分化:不是亏损严重而夭折,就是发展良好大赚特赚。

B.材料二提到,交通和城管两部门面对共享单车管理难题持有不同态度,反映了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现实。

C.材料二认为要共享,就得共治,共享的旗帜和共治的思路缺一不可,共享单车持续发展必须在社会治理共识形成之后。

D.材料三认为如果缺乏社会良性运转所需要的信任、规则和秩序,共享单车当前面临的管理难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A.国内外用作共享的单车都存在被人们大批破坏或偷盗的情况,这说明共享单车要持续发展,提高公民素质是前提。

B.资本进入之后的共享单车项目不再是一项公益事业而成为一门生意,这是很多城市共享单车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

C.材料二认为共享单车是一道与互联网+性质相同的考题,意思是说共享单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应有所转变。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一致认为,要突破共享单车的管理困局,这个领域的企业、公共管理者和享受此便利的市民都有责任。

E.通过反思共享单车项目面临的管理困局,探索解决共享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材料二、三都体现了这样的写作思想。

6.西方国家共享单车现状对我国共享单车发展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

(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14分)羊群中的一只雁艾平①它虽然不幸,没能诞生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但是万幸,它诞生于一个草原母亲的手掌中。

它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雁。

②它的旁边是一群来自春天的小羊羔,它们的母亲被放收到远处觅食鲜嫩的枚草去了。

它们吃奶,也和它一样,以为葛根阿妈就是它们的母亲。

所以草原上有了一幅移动的画一一葛根阿妈那紫色的身影后面,跟着一群雪球般滚动的小羊羔,还有一只浅揭色的小鸿雁。

③它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雁,自己从哪里来.④葛根阿妈说起小雁的来历,太阳就会从她眼角的皱纹里看见亮晶晶的眼泪。

⑤呼伦贝尔大草原,碧水回环,芳草姜姜。

雁群从遥远的南方飞来,在芦苇丛中做窝孵化,然后教练它们的孩子滑翔试飞。

到了秋高气爽的时节,雏雁长大,它们一起飞向温暖的南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