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二诊语文答案

合集下载

绵阳二诊语文答案2023

绵阳二诊语文答案2023

绵阳二诊语文答案2023选择题:(一)1.A 《花游记》中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这句诗的主题为____。

A.美景难以复见B.美景无与伦比C.变化无常D.花开有时2.D 《徐霞客游记》中“攻读在江南,南有乔木,北有桥梁。

”这句语描写的是____。

A.山川秀丽B.万物同生C.江南有文明D.建筑宏伟3.A 《论语·为政》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

A.君子爱好正义,小人觊觎利益B.君子推崇义务,小人穷其利己C.君子尊重义务,小人追求利润D.君子以义为本,小人以利为目(二)1.一李白《静夜思》中“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描述的是一种__________。

A.空灵寂寞的心情B.凄美失落的情调C.深邃伤感的景象D.温馨凄美的画面2.C 《楚辞·九思》中“系吾佩弦,利矣安矣,斯民且偃,休罢哉。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____。

A.相斗比责B.心伤哀伤C.号召偃旗D.图谋不成3.A 《桃花源记》中的“黄莺鸣翠柳,秋波流醉池边”描述的是____。

A.艳丽明媚的美景B.凄美失落的画面C.寂寞凄凉的意境D.朦胧迷濛的场景(三)1. C 《梦溪笔谈》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

A.有大智慧才能做出大事B.大业必须有大智慧C.大业的成功需要坚忍不折D.要立大事必须有远大的抱负2. B 《孟子·梁惠王》中“六艺之才,非足以成大功,唯宽以待人耳”。

这句话暗示着_____。

A.惠政有信义之政B.公平正义是政治关键C.无私奉献是政治先决条件D.凭智力得以实现政治建设3. D 《论语·谷梁》中“民如其器,则不用”。

这句话表达了_____。

A.器重于人B.法力胜过智慧C.礼让则国强D.服从是一切的导向。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绵阳地区初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语文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绵阳地区初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语文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绵阳地区初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语文试题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心酸和愧疚之情。

B.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颈联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前景无限美好。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的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在这本书中,他把对母亲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惟妙惟肖....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

C.在学校举办的爬山比赛中,九年级代表队的同学一鼓作气....,率先登上山顶。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嬉戏伫足相得益章蛛丝马迹B.缄默嶙峋克尽职守抑扬顿挫C.蜿蜒贪婪相形见绌长吁短叹D.愧怍祈祷语无伦次天崖海角4.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家眷.juàn 挚.爱zhì天伦.之乐lúnB.束.缚sù堕.落duò味同嚼.蜡jiáoC.摇曳.yè迂.回yǖ 心无旁骛.wùD.箴.言zhēn 棱.角líng 销声匿.迹nì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好家风携着温度与力量,吹向更远、更广的地方,就是我们对孩子、对社会的美好馈赠.(zēnɡ)。

绵阳市高中2020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绵阳市高中2020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绵阳市高中2020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A“中国诗学‘情’的内涵本质是浪漫主义精神”错;B“陆机在《文赋》中强调社会百态能触发诗人感情”错;D“提出了‘赋’的诗学概念”错)2.C(“作者将‘诗’与‘赋’进行了比较”错)3.B(“将情感的直接抒发放在突出位置”错)4.A(纯平显示屏属于现代显像管显示技术阶段)5.C(A“其中我国在现代显像管显示技术阶段取得了迅猛发展”错;B“显示产业的关键材料和设备均实现了国产化”错;D“这些聚集区彼此之间在未来会进一步联动”错)6.①传承科研精神,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化水平。

②拓展应用边界,在万物互联时代,让新型显示技术赋能更多应用场景。

③发挥协同优势,继续发挥四大产业集聚区集群优势,并加强产业联动。

(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共6分,)7.D(“‘我’虽然害怕”错)8.①对过往经历的怀念。

内蒙河套的生活经历承载着作者的美好记忆,让他怀念不已。

②对往昔难再的失落。

城市交通便利,作者却“再也没有机会”搭车,满含遗憾失落。

③对人情淡漠的无奈。

如今鲜闻搭车之事,却多碰瓷行骗之例,人情淡漠,让人无奈。

(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共6分)9.①风俗美。

搭车成为一种常态,互帮互助成为习惯,这些是河套地区淳朴风俗的体现。

②人性美。

胡子大哥、小张以及养路工等不期而遇的人,都善良、热心,充满人性之美。

③自然美。

河套地区的自然环境神奇,风光景物优美,使得作者身心放松,想象力驰骋。

(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共6分)10.A11.C(“当敌之冲”的“当”意为“面对”,“汉亦留之以相当”的“当”意为“抵押”)12.B(“分散兵力可以消除士兵的恐惧心理,缓慢前行的目的则是扰乱敌军计划”错)13.(1)军队如果人数太少就容易遇到危险,如果人数太多就容易发生叛乱;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多的军队更困难,没有什么比指挥人数少的军队更危险。

(划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5分)(2)推测敌人袭击我军的地点,暗中部署兵力进行防备,敌人想不到我们的部署,就会以为我们还有富余的兵力,那为什么还要担心军队人数少呢?(划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5分)14.A(“似乎想要以此留住他”错)15.词人通过想象另一时空之景从侧面展现友人形象,表达对友人的赞美:想象大臣们等待友人时“敛容”“缩手”的神情和行为,表现官员的畏惧和恭敬,以此突出友人的威严;想象大臣们日夜等待友人赴任,表现了官员们心情之迫切,以此突出友人卓越的政治才能。

绵阳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绵阳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绵阳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36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9题。

文章文章正文:(此处应为一篇现代文,由于是虚拟的试题,以下为模拟内容)时间,这个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存在,它以一种几乎不可察觉的方式,悄然改变着一切。

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是公正的裁判,它赋予每个人相同的长度,却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文章通过几个小故事,展现了时间对于不同人的意义。

有的通过时间的积累,成就了一番事业;有的在时间的流逝中,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还有的在时间的流逝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1. 第一题(4分):请概括文章的主题。

2. 第二题(4分):文章中提到的几个小故事分别体现了时间的哪些特性?3. 第三题(4分):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表达时间的“重量”?4. 第四题(4分):请分析文章中提到的“时间的公正”是如何体现的?5. 第五题(4分):文章中提到的“时间的流逝”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启示?6. 第六题(4分):文章中的“亲情的珍贵”是如何通过故事来体现的?7. 第七题(4分):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章中某一段的表达效果。

8. 第八题(4分):文章中提到的“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是如何通过故事来体现的?9. 第九题(8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时间”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0-15题。

古诗文标题:《赤壁赋》古诗文正文:(此处应为一篇古诗文,以下为模拟内容)赤壁矶头,江水东逝,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0. 第十题(4分):请解释“赤壁矶头”的含义。

11. 第十一题(4分):诗中“江水东逝”与“浪花淘尽英雄”之间有何联系?12. 第十二题(4分):请分析“是非成败转头空”所表达的哲理。

13. 第十三题(4分):诗中的“青山依旧在”与“几度夕阳红”有何象征意义?14. 第十四题(4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诡谲(jué)骠勇(biào)宁为玉碎(nìng) 卷帙浩繁(zhì)B. 接种(zhòng) 靛蓝(diàn)椎心泣血(chuí) 麻痹大意(bì)C. 拘泥(nì)广袤(mào)喁喁私语(yú)歪打正着(zhuó)D. 烘焙(péi)稽首(qǐ)咎由自取 (jiù)不容置喙(h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博彩微博控宏篇巨制嘉言懿行B. 凋敝养植业不落言筌锦衣御食C. 胡绉嘉峪关条分缕析珠联璧合D. 像素亲和力锄强扶弱姗姗来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台风“海燕”以破竹之势来袭,菲律宾沿海地区损失惨重,联合国呼吁各国加大救灾援助力度,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B. 跑步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这项运动不仅不能获得益处,而且会诱发其他疾病。

C. 诗圣杜甫用诗歌记述了风云多变、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他在众多诗篇中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揭露可谓力透纸背。

D. 四川旅游局整合资源,积极推动大九寨环线区域旅游发展,力争改变假日期间景区游客重足而立、拥堵滞留的状况。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让市民更多地呼吸到新鲜空气,各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限行机动车、管控扬尘、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B. 复旦大学研究者近日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同当年安阳发现“曹操墓”一样,这一消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

C.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困难再多再大,越要想方设法努力搞好社区活动,让活动成为激活社区活力的载体,成为邻里之间快乐相识、融洽相处的平台。

绵阳市高中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最新考试

绵阳市高中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最新考试

绵阳市高中级第二次诊疗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 每小题3分)1. D(A. 改弦.易张xián B. 角.色j ué生肖xiào C. 惊蛰.zhé)2. B(A.“细水长流”一是比方节省使用财物或人力, 使常常不缺; 二是比方一点一滴地做某件事, 总不间断。

C .改为“及其”。

D.改为“酒香也怕巷子深”。

)3. D(A.搭配不妥。

改为: 成功抵达7062米深处。

B.成份残缺。

改为: 期望能借此淡化“丰田”日企色彩。

C.语义反复。

删掉“破天荒”。

)4. C(为甲午年)二、(9分, 每小题3分)5. A(文中表示为“不明个中道理人”会认为禅师对徒弟反应, 令人莫名其妙, 难以了解。

不是“大家”)6. C(修持人不只是对穿衣没有滞着, 而是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7. D(本句禅语是说禅师们所作所为即使和他人一样, 但她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A.一口吸尽西江水, 是无人能做, 所以马祖实际是回复说, 不回复这个问题。

因为第一义不可说。

B.因果关系颠倒。

C.此句应是必需条件。

)三、(6分, 每小题3分)8. A(今, 假如)9.A(介词, 比。

B. 表目/修饰。

C. 结构助词/动词“到”。

D. 承接/转折。

)第Ⅱ卷(共123分)四、(29分)10. (5分) 中心论点: 使祸患不发生, 比挽救祸患轻易。

(使患无生, 易于救患)(3分)“曹君亡国”和“子朱辞官”分别从反面和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2分)11(10分)(1)人都致力于挽救祸患准备工作, 却没有谁知道怎样使祸患不发生。

(4分, 划线处、大意各1分)(2)小人不知道祸患发生路径(出入口), 轻率行动而被罗网绊住(陷入祸患之中)。

即使周密地为灾祸发生做好准备, 又怎能保全自己! (6分, 划线处、大意各1分)12.(8分)(1)以书为友, 勤于读书, 自得其乐, 高雅不俗。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粗犷(guǎng)绯红(fēi)屏息(bǐng)戛然而止(gá)B. 侥幸(jiǎo)拘泥(nì)稽首(qǐ)拾级而上(shè)C. 门框(kuàng)龟裂(guī)缄默(jiān)鲜为人知(xiǎn)D. 盘桓(huán)诡谲(jué)炽热(zhì)矫揉造作(j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诘责落第燎原震聋发聩B. 致密怂勇缥缈言不及义C. 颠簸绚丽严峻矫揉造作D. 决别扭绞豢养正襟危坐3.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关于腊八节有很多传说。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________朱仙镇。

正值严冬,岳家军挨饿受冻,送粥的百姓________,岳家军饱餐后体力恢复,大胜而归。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闻朱元璋落难,时值寒天,又冷又饿的他________从老鼠洞刨出一些杂粮并熬成了粥。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________那段日子,便把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A. 逗留车水马龙果然记住B. 滞留络绎不绝居然铭记C. 逗留络绎不绝居然记住D. 滞留车水马龙果然铭记4.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

”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励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A. 献丑B. 见笑C. 笑纳D. 莅临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5.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

绵阳二诊答案

绵阳二诊答案

• ④表达效果上,以温馨、美好之景作结,给读者带来阅读美感, 并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6分,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
• 10.B
• 11.A(“河西,也称河内”错,“河内”指黄河以北之地。)
• 12.D(“派王悔斩杀其首领屈剌与可突干”错,根据语境可知是王悔
劝诱李过折,李过折斩杀了屈剌及可突干后,率领余众投降)
• 6. 材料二和三报道侧重点有何不同?
• 第一问:《中国教育报》侧重关注研学旅行的问题;东方财富网侧重研学旅行的产业 规模和发展前景。
• 第二问:《中国教育报》是教育媒体,以教育视角发布对相关现象、问题的思考,引 导读者全面、理性认知;东方财富网是专业性的网站,以商业视角,有针对性地报道 研学旅行产业发展,引导读者关注相关产业的前景和商业机遇。
• (6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
• 7.对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的是 B
• (“客观详细地展现了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错)
• 8.如何塑造形象?
• ①正面描写。通过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着力表现将军对家乡的思念。
• ②侧面表现。通过妻儿的疑惑以及儿子最后的落泪着力表现将军内心 的愁苦。
• ③环境烘托。将将军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表现将军被迫当兵的无 奈和对归家的渴望。
• 15.三处皆涉及诸葛亮有何作用?
• ①交代战事的相似性:两者皆在五月出兵平寇,以诸葛 亮南征,暗叙王佐平寇之事。
• ②言明二者气度相类:皆以“白羽”装饰且能在敌前潇 洒从容的指挥,突出王佐的儒将风采。
• ③对两者情感相同:王佐与诸葛亮皆为文将却能平乱,
表达对王佐的推崇与赞赏。
(6分,每点2分)
• 16.(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B.无从着.力zhuó C.庇.佑bì D.按捺.nà年高德劭.shào)
2.C(A.路由.器恰如其分. B.猝.不及防 D.缄.默)
3.C(A.一把尺子量到底:比喻严格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衡量; B.因缘际会:因为有缘份的关系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相会; C.主旋律:比喻基本的观点、主要的精神,一般用来指文艺作品的主要精神或基调; D.服法:认罪。


4.D(A. “助长……动力”搭配不当; B.成分残缺,“涵盖”主语应是“承诺书”,“将成为”
的主语应该是“诚信档案”;C.句式杂糅,应为“根据……”或“……显示”)
二、(9分,每小题3分)
5.B(A.“所有”扩大了范围; C.“浅沟”“能够排除水灾隐患”无中生有; D.“地面上”
偷换概念,应为“机动车路面上”)
6.D(A.浅沟不用芦苇过滤雨水; B.“处理量还可升至140万立方米”,可见“完全能应付”错;
C.装“篦子”不能证明“下水系统相当先进”,且并非所有井盖下都装“篦子”)
7.B(强加因果,推不出“难度更高”的结论)
三、(6分,每小题3分)
8.B(快:为……感到痛快)
9.A(A.连词,因为; 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 代词,……的人。

C.介词,在 / 介词,被;
D.介词,因<此> / 介词,为了)
四、(31分)
10.(10分)
(1)袁公侦查到案件的实情,就抓捕并制裁了这个宦官,严格执法一点也不宽贷,同僚认为宦官是皇帝近臣,就吓唬袁公说应该放了他。

(5分。

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2)袁公于是遍告东江地区,要核实毛帅上报情况的真假,毛帅像痛恨仇人一样痛恨袁公,教唆言官寻找事端中伤袁公。

(5分。

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11.(4分)
为石昆玉伸冤,制裁杀人宦官,救忤旨御史,弹压登莱,声讨毛文龙,处理朝鲜政变。

(4分。

一点1分,答对四点即可)
12.(3分)
公又疏请行权怀远/ 谓奴方欲西寇/ 当令倧犄角用命/ 戮力殄扫/ 以盖前衍/ 时以为得策/诏许之(3分。

每对两处1分)13.(8分)
(1)久滞京师之愁,感时悲秋之叹,不被朝廷赏识之痛,知音难寻之悲。

(4分。

一点1分)(2)移情入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诗人抑郁惆怅、满怀感伤,在他眼中万里秋云染上了伤心之色,飒飒秋风送来悲凉之声,而这悲苦凄凉之景又反过来强化了诗人的感时悲秋之情。

(4分。

画线处各1分)14.(6分)(1)靡室劳矣;夙兴夜寐(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环珮空归夜月魂
(4)料峭春风吹酒醒(5)落霞与孤鹜齐飞(6)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沉舟侧畔千帆过(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分。

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五、(22分)
15.(4分)
B、E(B.梵高丢弃画作是因为“他并不想从这等作品获得什么利益,已经描出了,就不顾它”,
他追求的是作画的过程而非卖画的结果; E.“有力地抨击了当世之人的无知与愚昧”有误)
(4分。

各2分)16.(6分)
梵高是一个无心计、不媚俗,甘于清贫生活,体察人民疾苦、乐于救助他人,对绘画充满热情、坚持追求艺术纯粹性的画家。

(6分。

画线处各2分,答对三点即可)
17.(6分)
①运用夸张手法,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梵高作画时的投入与澎湃的激情;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
颜料以人的动作与情态,形象地展示出梵高作画时恣意挥洒、通过颜料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情状;③整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梵高作画时的热情与灵动;④与他平日的“阴郁的、沉默而寡言,毫无风采”形成鲜明对比。

(6分。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18.(6分)
参考角度
①坚持自己的精神理想而不顾自己的物质生存条件。

②实事求是,加以调整:或者根据自己的物质条件调整自己的精神理想,或根据自己的精神理
想改变自己的物质生存条件。

(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2分,表述准确2分)
六、(10分)
19.(4分)
(1)“条理清楚”移到“又分别写了几个人物”后,形成分总关系,语意更明晰。

(2)“但”改成“可惜”,美中不足的意思很明显,语意也委婉些。

(3)“人物很可爱”之前加上“所写的”,意思更明确。

(4)去掉“上”字,简洁明了。

(5)“自然”的后面加上“地”,读来顺口。

(6)“发生”改为“开端”,用词更准确。

(4分。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满分)20.(6分)
参考角度
肯定的角度:①这种模式很好,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师的“视”界里,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②这种模式很好,其出发点是能够更好地管理学生,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随便放养就行的,需要引导,需要管理。

否定的角度:①这种模式不可取,这等于给教室安装了活的“监控器”,学生肯定“压力山大”,而高压的环境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②这种模式不可取,它折射出学校及老师对自己的学生的不信任,而缺乏信任的教育是不能促使学生自发产生学习愿望和动力的。

③这种模式不可取,学校教育要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达到他律与自律间的平衡,而自律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

(6分。

观点鲜明,言之成理,表达简明连贯各2分)七、作文(60分)
21.(60分)
按高考作文评卷标准评卷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袁公名可立,字礼卿,号节寰。

生下来就敏悟聪颖,有不同凡响的天赋。

中进士后,最初被授予苏州府推官的职务。

苏州知府石昆玉,治理苏州有清高不凡的名声。

因为刚直不阿得罪了巡抚某(按:即江苏巡抚李涞),该巡抚就弹劾石昆玉,说石昆玉玩忽职守。

得到皇帝圣旨后,将石昆玉下狱拷问。

当时主持此事的法官都害怕得罪巡抚,没有谁敢为知府石昆玉伸雪冤枉。

只有袁公在审案文书上直接写出石昆玉的冤枉之处,石昆玉因此没有被判罪。

巡抚某于是引咎辞职归乡,公众的评论都表示为此感到痛快。

凭借超出一般的政绩,袁公被皇帝召见,可以到御史台任职。

不久,袁公被授予山西道御史的职位。

袁公到御史台任职后,非常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凡是心里想到的没有不说的,凡是谈论的问题没有不详尽的。

及至被授予巡城御史之职,执法不惧权豪,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纷纷束手,不敢生事。

在做巡城御史期间,恰巧碰上一个宦官杀人的案件,袁公侦查到了这个案件的实情,就抓捕并制裁了这个宦官,严格执法一点也不宽贷,同僚认为宦官是皇帝近臣,就吓唬他说应该放了这个宦官。

袁公非常气愤,说:“杀人偿命,我只知道为朝廷坚守法律罢了。


当时敢于向皇帝陈述意见的大臣差不多都被排挤出朝廷了,没有敢去救他们的人。

只有袁公直言进谏为他们辩论。

奏疏递上去不久,袁公就被罚扣一年俸禄。

这时候恰巧一个御史行事违背了圣旨,皇帝大怒。

袁公替这个御史伸冤,想要救这个御史,言辞中有一些冒犯皇帝的话。

皇帝大怒,没过几天,皇帝就下旨,将袁公降三级调地方上任职。

没有多久,袁公被革职为民。

当时袁公正与同僚下棋,革职公文送到后,袁公从容地结束了棋局,没有一点点情绪表现在言语中和脸色上。

壬戌三月,袁公被提拔为通政司左通政署司事。

当时后金军队侵犯旅顺,皇帝认为控制登莱除了袁公没有其他人能够胜任,于是把节钺授予袁公。

当时后金全部占据了南卫,经常在长山、旅顺一带出没,运粮的漕船大多被阻。

袁公请求在皇城岛设立参将、守备各一员,练兵三千,作为登莱的外援。

又组建两个营的流动作战部队,驾乘行动迅速的船只灵活来往,在广鹿各岛间协同作战。

建立炮台、报警台等工事,旗帜招展,接连不断。

后金部队于是撤退得远远地,敌船再也不能在海上任意来往了。

到了秋季,后金部队又来骚扰,趁南卫丰收,疯狂地抢掠。

袁公下令将士设埋伏,趁着风势火烧干草,粮食全部被烧。

敌人恼羞成怒,在秋末的时候,载着火炮,兵分两路想要报复。

但是袁公事先集中部队,分路对付,与他们连夜激战,俘敌杀敌无数,敌人因此丧失了士气。

后金认为,登莱建立军事基地以来,明军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胜利。

癸亥四月,皇帝考虑到袁公防守边境劳苦功高,就赐予白镪文蟒表示对袁公的赞赏和珍惜。

恰好毛文龙倚仗军功不遵法度,对于满蒲、昌城两次战役的胜利隐瞒实情,虚报战功,情节特别严重。

袁公说:“我谎报军情去向朝廷邀功,与毛文龙一起欺骗皇上,按照君臣父子之义,这样的事情不敢做。

”袁公于是遍告东江地区,要核实上报情况的真假,毛文龙像痛恨仇人一样痛恨袁公,教唆言官寻找事端中伤袁公。

皇帝没有听信言官的谗言。

当时朝鲜传来李倧篡权的消息,袁公上疏朝廷请求宣布李倧的罪状,公开讨伐,说“李珲是君,是伯父,李倧是臣,是侄子,君臣之间的区别是天地间的大原则,以臣、侄的身份篡夺君主、伯父的权位,那王纲是什么呢?”袁公奉皇帝旨意去探查,李倧后悔自己闯了祸,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袁公又上疏请权宜行事来安抚边远的人,理由是后金正要向西进攻明朝,应该让李倧牵制敌军来为朝廷效命,并努力消灭叛逆,来弥补以前的过错。

当时皇帝认为得到了处理朝鲜问题的正确决策,
下诏同意这么办。

朝鲜政权于是齐心协力剿灭叛逆,使朝鲜执政者地位得到巩固,这都是袁公拯救了朝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