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推销故事

李嘉诚推销故事
李嘉诚推销故事

李嘉诚

做了一年的钟表匠后,16岁的李嘉诚突然又辞别舅父庄静庵的钟表店。天生喜欢挑战和进取的李嘉诚,选择了五金厂当推销员。

勤奋努力的李嘉诚,以他少见的毅力,每天工作16小时之后,仍不忘坚持自修。第二年,李嘉诚在一间五金制造厂和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街仔”的推销生涯。

最初,李嘉诚每次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心情也十分紧张。所以他总是在出门前或者在路上把要说的话想好,准备充分,并且练了又练。渐渐地,李嘉诚发现自己推销有术,他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李嘉诚认为,在从事推销工作的时候,自己必须要充满自信,且又十分熟悉推销的产品。要尽最大的努力,设法让用户感到你的产品是廉价而且优秀的。并且,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注意客户的心理及其变化,时刻使他们有兴趣听自己讲述,而不认为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实际上,只有17岁的李嘉诚,仍长着一张让成年人无法信赖的孩子脸。但聪明的李嘉诚,总会预先告诉客户他的年龄,再加上他那让人信赖的诚实目光,就使李嘉诚无往而不胜。

很快地,最年轻的李嘉诚的推销成绩遥遥领先,成为公司的佼佼者。

李嘉诚到五金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白铁桶的推销。当时,推销的对象集中于卖日杂货的店铺,李嘉诚一入行就感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于是,李嘉诚采取避实击虚的直销方法去进攻。

他首先看准酒楼旅店是白铁桶的“吃货”大户,就集中精力对这些堡垒进行攻坚。

当时,推销员到酒楼旅店直接推销的不多。但精明的李嘉诚发现利于直销的两个条件:一来直销价格比酒楼旅店到市场去买要便宜,二来送货上门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李嘉诚这一招轻而易举获得成功。有一次,李嘉诚在一家旅店,一下子就销出100多只铁桶,销售业绩十分惊人。

此外,李嘉诚对家庭散户又作了研究,他发现,当时高级住宅区的家庭大多使用铝桶而不是白铁桶。于是,李嘉诚就掉转矛头把目标瞄准中下层居民区。

但即使是中下层居民区,一户家庭,通常也只使用一两只铁桶,潜力远非酒楼旅店可比。然而,家庭散户又有一个酒楼旅店不能比拟的优势,积少成多,加起来的数量也会很庞大的。如何占领这一分散而又不可忽视的庞大市场?李嘉诚开始时一筹莫展,他苦苦思索着。

有一天,李嘉诚看见几个老太太围坐在居民区的椅子上择菜聊天,突然觉得茅塞顿开,便心生一计。他将进攻目标锁定在老太太身上,专找老太太卖桶。他这样盘算:只要卖动了一只,就等于卖掉了一批。因为老太太都不上班,喜欢串门唠叨,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义务推销员。这一招又大获成功。

一次,有一家刚落成的旅馆正准备开张,李嘉诚的几个同事领功心切,抢先找到旅馆老板,不料皆碰一鼻子灰,无功而退。原来老板有意与另一家五金厂交易。

李嘉诚迎难而上。他并不急于见老板,而是先与旅馆的一个职员交朋友。然后假装漫不经心地从那个职员口中套知老板的有关情况,以选择突破口。

那个职员谈到老板有一个儿子,整天缠着要去看赛马。老板很疼爱他,但旅馆开张在即,千头万绪,根本抽不出时间陪儿子。

职员是当做趣闻说起这件事的。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感觉他已经找到了打开老板闭门拒客的钥匙,他让这个职员搭桥,自掏腰包带老板的儿子去跑马场看赛马。老板的儿子玩得兴高采烈。

李嘉诚的举动令老板十分感动,不知如何答谢才好。

于是,他就爽快地同意从李嘉诚手中买下380只铁桶。

李嘉诚成为五金厂一等“英雄”。

但是在另一次推销遭遇战中,李嘉诚却败下阵来。

那天,李嘉诚和推销塑料桶的老板在酒店不期而遇,这一次对方轻易获胜。这一失败,使李嘉诚看到了镀锌铁桶的穷途末路以及塑胶制品的蒸蒸日上。

那一晚,李嘉诚辗转难眠。他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还是木质和金属制品的替代物,发展潜力巨大。

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李嘉诚毅然决定加盟塑胶公司,进入这个新兴的塑胶行业。

李嘉诚的推销故事

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香港首富。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这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创造这一商业神话的人便是后来被誉为香港超人的李嘉诚。

关于李嘉诚,香港某报曾有如下评价:“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砺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儿勤俭好学,刻苦而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不过,李嘉诚自己认为,他事业有成的真正原因是“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曾不止一次对亲友面授机宜:“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有一个精明的头脑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在做人处世方面有过人之处。事实上,李嘉诚的勤勉、节俭、朴实、坦诚以及他的善待他人(包括竞争对手)为他的事业王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起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

李嘉诚13岁丧父,从此,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学业,过早挑起家庭的重担。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茶楼当跑堂的。每天,他起早摸黑,侍候客人——倒茶、扫地、擦桌,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如此,他于每天工作间隙,还细心观察学习别人如何做生意,如何接待主顾,如何成交。

这段艰辛的打工经历,使他变得勤快能干,也使他具备了察颜观色的高超本领,所有这一切对他日后从事的推销工作大有裨益。

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不好推销工作的。刚开始做推销工作,李嘉诚因没有经验而屡屡碰壁。为了做得比别人更出色,他只能“以勤补拙”。他说:“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背一只装有商品的大包,长途跋涉,挨家挨户推销产品。

过去,在茶楼打工时,他就善于揣摩陌生人的心理,现在做推销,他的这一特长便有了用武之地。

一次,李嘉诚推销镀锌铁桶。他跑到中下层居民区专找老太太卖桶,因为李嘉诚知道,老太太一般都喜欢串门聊天,如果她觉得铁桶好,会自然而然四处宣传,这样,只要李嘉诚卖动一只,就等于卖出一批。结果不出所料,他的推销,大获成功。事后,李嘉诚得出如下结论:“做好一名推销员,一要勤勉,二要动脑。”

还有一次,李嘉诚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走了几家,均无人问津。一天上班前,他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后进行推销,这时,清洁工正在打

扫卫生,李嘉诚灵机一动,自告奋勇拿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前来上班的职员,亲眼目睹了洒水器的方便与实用,他们自然很爽快地接受了李嘉诚的推销。

正是凭着自己的勤劳、机敏以及对用户心理的准确把握,李嘉诚做推销的第一年就业绩骄人——年终统计,他的销售额是公司第二名的7倍。

“具有判断力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详细研究,掌握准确资料,自然能作出适当的判断”

一个人,倘想成功,勤奋无疑是必备的素质,然而,世上勤奋者成千上万,成功者却寥廖无几,个中原因何在呢?还是让李嘉诚为我们指点迷津吧:“具有判断力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详细研究,掌握准确资料,自然能作出适当的判断。”

李嘉诚打工时不断跳槽,而他当老板后也经常推出新的主打产品,当然,只有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才会跳槽;只有在对市场前景作出准确判断之后,他才会推出产品。

李嘉诚离开茶楼后最先加盟的是一家五金厂,由于业绩突出,老板对李嘉诚极为器重。可是,当老板提出要给李嘉诚晋级加薪时,他却婉言谢绝,并向老板要求辞职。因为,此时的李嘉诚已从塑胶业的兴起中看出五金厂潜在的危机。他认为,塑胶制品易成型、重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将会很快代替众多木质或金属制品。所以,他决定跳槽去一家塑胶裤带公司谋求发展,临别时,出于善意,他最后一次帮五金厂老板出谋划策,对他说:“以后,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调整产品的种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李嘉诚的提醒下,这家五金厂未雨绸缪,后来及时转为生产系列锁,才免于被塑胶制品冲垮的厄运。李嘉诚敏锐的感受力、准确的判断力,由此可见一斑。

当李嘉诚决定开办自己的企业时,他选择的仍是自己非常熟悉、了解的塑胶业。因为,通过对大量资料详细而认真的研究,他愈加坚持自己原先的看法:塑胶是二次大战后的新兴产品,由于它具备便于加工、经久耐用和价格低廉的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950年,他开办了“长江塑胶厂”,工厂主要产品是玩具和家庭用品,如他所预期的一样,市场对此种产品需求量极大。李嘉诚运筹帷幄,初战告捷。

1957年,李嘉诚突然决定,塑胶厂不再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改为生产供家庭装饰用的塑胶花。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12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始复苏,香港的转口贸易步入一个黄金时代,李嘉诚据此推断,随着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大大改变,人们对室内装饰、美化的需求将日益

增强,所以,塑胶花受到人们的青睐几乎是必定无疑的事。李嘉诚的料事如神,使他的商业神话得以延续。当塑胶花在各大商场刚一露面,就被顾客抢购一空,有人买花布置客厅,有人买花馈赠亲友,香港一时形成塑胶花热。

一个麻木迟钝对市场变化不敏感,一个目光短浅对市场缺少预见力的人,是注定要坐失良机的;而只有像李嘉诚这样能对市场的变化作出敏捷的反应,能对未来的行情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从容不迫把握住一次又一次稍纵即逝的商机。

那么,李嘉诚的判断力又从何而来呢?还是让李嘉诚来告诉你吧:“求知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工作多忙,我都坚持学习。白天工作再累,临睡前,我都要斜靠床头翻阅经济类杂志,我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我的判断力由此而来。”看来,判断力不是老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而是刻苦读书、不断学习才能学到的本领。

“做生意要以诚待人,不能投机取巧。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我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为了所谓的成功,不惜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对此类做法,李嘉诚颇为反感,他说:“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正如俗语所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李嘉诚创业故事

李嘉诚创业故事 从推销员到总经理“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 一九四○年日军侵华,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十四岁。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临终时,他没有交代什么遗言,反而问李嘉诚有什么愿望。李嘉诚当即承诺:“日后一定会令家人有好日子过。” 父亲病逝后,作为长子的李嘉诚为养家糊口放弃学业,去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李嘉诚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要是勤奋,其次是头脑灵活。在日后的推销生涯中,李嘉诚便充分发挥了这等“窍门”。当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八小时的时候,李嘉诚就工作十六个小时,天天如是。李嘉诚对“打工”的看法是:“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就这样,李嘉诚只花了一年时间,业绩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为全厂营业额最高的推销员。他当时的销售成绩,是第二名的七倍。十八岁的他受到老板的赏识,被擢升为部门经理。一年后,他当上了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嘉诚的快速擢升还有一段插曲:他在厂里当销售员时,再忙也要到夜校进修。他在会考合格后打算去读大学,老板为挽留这个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了。 “长江”最初的风波 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一九五○年,二十二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起初,李嘉诚只知不停地接订单及出货,忽略了质量控制,致使产品愈来愈粗劣。结果不是延误了交货时间,就是引起退货并要赔偿,工厂收入顿时急跌。加上原料商纷纷上门要求结账还钱,银行又不断催还贷款,“长江”被逼到破产的边缘。这使李嘉诚明白自己实在是操之过急,低估了当老板的风险。 如何才能挽救绝境中的长江塑胶厂?李嘉诚靠的还是“信义”二字——与客户有信,与员工有义。他召集员工大会,坦言自己在经营上的失误,衷心向留在厂里的所有员工道歉,同时还保证,一旦工厂可以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随时欢迎被辞退的工人回来上班。之后,李嘉诚穿梭于众多银行、原料供应商及客户之间,逐一赔罪道歉,请求他们放宽还款期限,同时拼尽全力,为货品找寻客户,用蚀本价将次货出售,筹钱来购买塑胶材料和添置生产机器。到一九五五年,高筑的债台终于拆掉,业务渐入佳境,没多久还开设了分厂。 一九五七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常这给了李嘉诚很大灵感。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劳工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李嘉诚抓紧时机,亲自带人赴意大利的塑胶厂去“学艺”,在引入塑胶花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特意引入外国的管理方法。返港后,他把“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充厂房,争取海外买家的合约。 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的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李嘉诚由此进一步感

李嘉诚的财富传承

李嘉诚的财富传承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时间:2012年6月4日版页:商海观澜A7版页作者:于美春李嘉诚分家产的“超人”智慧,再度将外界的目光聚向了颇富传奇色彩的“超人”父子。 将财产和主业留给办事稳重的李泽钜,扶持具有创新精神的李泽楷创业,李嘉诚认为他的良苦用心,两个儿子会“很开心”。 富商分家产原本是家务事,照理可以关起家门商讨,但李嘉诚选择提早公之于众,显然用意颇深。对比频繁曝出的豪门“争产”恩怨,李嘉诚的这种“开心安排”,显然充满智慧。 公明财富传承管理集团法律部主任陈凯认为,分配兼具情与法,是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 “李嘉诚分家产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是打破临终分配财产模式,提早预告,使得交接变为一个过程;二是信息公开透明,让公众和媒体作为见证,也让合作团队和股东们心安;三是根据两儿子的不同禀赋分配,在传承中兼顾了财富分配和财富传承。”锡恩管理顾问公司副总裁陈延年说。 显露财产分配智慧 “超人”李嘉诚白手起家,历经磨难成为香港首富。旗下长和系包括长实(0001.HK)、和黄(0013.HK)、电能实业(0006.HK)和长江基建(1038.HK),此外长江集团还拥有和电香港(0215.HK)、长江生命科技(0775.HK)和TOM 集团(2383.HK),业务遍及房地产、酒店、电讯、基建、港口、能源等。截至目前,长和系的总市值近9000亿港元。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即现年48岁的李泽钜和46岁的李泽楷,昵称分别为“小超人”和“小小超”。李嘉诚视他的“李嘉诚慈善基金”为“第三个儿子”。他表示,基金的规模早已经超越他个人定下的目标,基金将由两个儿子共同管理。 尽管年近84岁高龄的李嘉诚精神矍铄,称一天能开10个会,但在外界看来,其提早宣布财产分配大计,显然基于年事已高的考虑,另外,也与其家庭结构已稳定有关。 陈凯认为,在不同的家庭结构阶段,企业家针对家庭和企业的需要会做不同的传承安排。如果第二代年龄尚小,传承计划会重点考虑第二代的培养教育、其成年之前企业的管理、婚姻的变化情况、第二代成年后能否接管及如何接管等问题。如果第二代年龄已大,则需要重点考虑其婚姻变动风险、家族其他成员的安置、企业管理结构的整理、第三代的状况以及家族分配机制等问题。 “目前,李泽钜和李泽楷都有了后代,且两个儿子的后代中各自都有了男丁,让具有潮州人传统观念的李嘉诚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除去李泽楷的婚姻状况外,家庭的整体结构已趋于稳定,李嘉诚的传承计划现在公布正是时候。”陈凯认为。

3篇创业成功的故事分享

3篇创业成功的故事分享 现在很多人会选择自主创业,谁不想当老板呢?如今创业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吸取经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创业成功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学历将网站做到4亿用户,逆袭为亿万富豪 李兴平只有初中学历,但他从网管开始做起,在无背景,无资源的条件下,却连续创业成功,从普通人化身坐拥亿万身家的富豪,是抓住时代机遇乘势而上的典型。 李兴平出生于广东梅州兴宁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李兴平年纪小小便辍学打工养家。90年代,国内互联网刚刚萌芽,新奇的网络世界让许多人成为了“网瘾大军”中的一员,李兴平也不例外。 当时李兴平找了一份能整日接触到网络的工作——网管。当了网管以为就能尽情玩游戏了,谁知道那时候其实许多人都不太了解网络,来网吧的消费者总是要来打扰请教李兴平,请他帮忙输网址,找网站。 一来二去次数多了,李兴平也开始不耐烦,但与此同时,他发现了市场的痛点——急缺一个包含海量网站,无需输入搜索,一点就进的导航网站。

李兴平说干就干,尽管学历不高,但他学习能力很强。李兴平自学编程半年,推出了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hao123”上网导航网站。“hao123”收藏了成千上万个网站链接,让初来乍到的网民们轻松进入目标网站,开始网上冲浪。 “hao123”是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网站,技术难度不高,但深受网友喜爱。受欢迎程度有多火爆?这里有个小传闻。搜狐曾跟李兴平有过一次交易,搜狐给予“hao123”技术支持,而李兴平要在“hao123”上将“搜狐新闻”的排名放在“新浪新闻”之前。结果第二天“搜狐新闻”因此浏览量翻了三倍。 日益强大的“hao123”引起了李彦宏的注意,虽然“hao123”很简单,但李彦宏认为“正是由于它的简单,简单到你无法去超越它”。2004年,百度以5000万+一些百度股份向李兴平买下了“hao123”。此后,hao123每年为百度带来4亿元营收,并助其于2005年成功上市。仅有初中学历的李兴平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直觉,在毫无背景的情况下,通过一个几乎没有门槛的技术,套现5000万离场。 出售完“hao123”,李兴平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将 “hao123”的设计思路运用在下一个产品中——4399网站。4399 几乎是hao123模式在游戏领域的复制,游戏种类全,配置要求低,无毒不卡。并且,这一次李兴平尝试从更加细分的领域进入市场。20XX年前后,得益于web浏览器应用技术、flash、java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和成功历程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和成功历程, 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香港首富。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这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创造这一商业神话的人便是后来被誉为香港超人的李嘉诚。 关于李嘉诚,香港某报曾有如下评价:“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砺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儿勤俭好学,刻苦而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不过,李嘉诚自己认为,他事业有成的真正原因是“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曾不止一次对亲友面授机宜:“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有一个精明的头脑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在做人处世方面有过人之处。事实上,李嘉诚的勤勉、节俭、朴实、坦诚以及他的善待他人(包括竞争对手)为他的事业王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起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 李嘉诚13岁丧父,从此,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学业,过早挑起家庭的重担。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茶楼当跑堂的。每天,他起早摸黑,侍候客人——倒茶、扫地、擦桌,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如此,他于每天工作间隙,还细心观察学习别人如何做生意,如何接待主顾,如何成交。 这段艰辛的打工经历,使他变得勤快能干,也使他具备了察颜观色的高超本领,所有这一切对他日后从事的推销工作大有裨益。 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不好推销工作的。刚开始做推销工作,李嘉诚因没有经验而屡屡碰壁。为了做得比别人更出色,他只能“以勤补拙”。他说:“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背一只装有商品的大包,长途跋涉,挨家挨户推销产品。 过去,在茶楼打工时,他就善于揣摩陌生人的心理,现在做推销,他的这一特长便有了用武之地。 一次,李嘉诚推销镀锌铁桶。他跑到中下层居民区专找老太太卖桶,因为李嘉诚知道,老太太一般都喜欢串门聊天,如果她觉得铁桶好,会自然而然四处宣传,这样,只要李嘉诚卖动一只,就等于卖出一批。结果不出所料,他的推销,大获成功。事后,李嘉诚得出如下结论:“做好一名推销员,一要勤勉,二要动脑。” 还有一次,李嘉诚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走了几家,均无人问津。一天上班前,他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后进行推销,这时,清洁工正在打

领导者行为研究--李嘉诚

重用新人,让企业充满活力 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在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创业之初,企业主要希望有忠心耿耿、踏实苦干的人才。 盛颂声、周千和就是这样的人才。他们从29世纪50年代初就跟随李嘉诚,盛颂声负责生产,周千和主理财务。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辅助李嘉诚创业,是长江劳苦功高的元勋。 周千和回忆道:“那时,大家的薪酬都不高,才百来港纸上下,条件之艰苦,不是现在的青年仔所可想象的。李先生跟我们一样埋头搏命做,大家都没什么话说的。有人会讲,李先生是老板,他为自己苦做,打工的就不是。话补课这么讲,李先生宁可自己少得利,也要照顾大家的利益,把我们当自家人。” 1980年,李嘉诚提拔盛颂声为董事副总经理;1985年,他又委任周千和为董事副总经理。 有人说:“这是很重旧情的李嘉诚,给两位老臣子的精神安慰。” 其实不然,李嘉诚委以重职又同时委以重任。盛颂声负责长实公司的地产业务,周千和主理长实的股票买卖。直到1985年,盛颂声因移民加拿大,才脱离长江集团。李嘉诚和下属为他践行,使盛颂声非常感动。 周千和任然留在长实服务。后来他的儿子也加入长实并成为长实的骨干。李嘉诚认为,长江产业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要归功于属下同仁的鼎力合作和支持。 香港某周刊在《李嘉诚的左右手》一文中,探讨李嘉诚的用人之道时说:

“创业之初,衷心苦干的左右手,可以帮助富豪‘起家’,但元老重臣并不能跟得上形势。到了某一个阶段,倘若企业家要在事业上再往前跨进一步,他便难免要向外招揽人才,一方面弥补元老们胸襟见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利用有专才的干部,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故此,一个富豪便往往需要任用不同的人才。。。。李嘉诚的用人之道,显然超卓。如果他一直只任用元老重臣,长实的发展相信会不如今天。 元老重臣经验丰富,老成持重,但却往往拙于开拓,缺乏闯劲。 如果要不断地发展事业,就需要一批博学多才的青年才俊作为新鲜的血液注入企业中来。这样不但可以弥补老臣们的胆识、胸襟和见识上的不足,更可以推动事业不断前进,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李嘉诚深谙此理。因此,他虽然一直看重那些初期的创业伙伴,但并不一味依赖元老重臣。 在长实管理层的后起之秀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霍建宁。他之所以引人注目并非因为他经常抛头露面。时间上,他主要从事幕后工作。此人擅长理财负责长实集团的财务策划,他处事较为低调,认为自己不是个冲锋陷阵的干将,而是个专业管理人士。 霍建宁毕业于香港大学,随后赴美深造。1979年学成回港,被李嘉诚招至旗下,出任长实会计主任。他持有英联邦澳洲的特许会计师资格证(凭此证可以去任何英联邦国家与地区做专业会计师)。 李嘉诚很赏识他的才学,1985年委任他为长实董事,两年后又提升他为董事副总经理。此时,霍建宁才35岁,如此年轻就担任香港最大集团的要职,实属罕见。

李嘉诚的创业启示

李嘉诚的创业启示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 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的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同时,笔者了解到,国外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自行创业的中小企业中,有40%的小 老板,在创业的第一年就不得不面临关门大吉的命运,而存活下来的60 %中,约有八成无 法欢度五周年庆,更令人惋惜的是,能够熬过5年的中小企业主,其中只有20%能继续走 完第二个五年。 实事求是地说,许多创业、正在创业的朋友他们都因遵循谭小芳老师建议的成功法则,所以他们创业成功了。由于电话和邮件形式的答复没有效率,出于帮助更多志于在创业的朋友,谭小芳吸取李嘉诚和诸多成功、失败的创业者经历,特整理出关于创业的十个忠告一一 公布于下: 1懂得做人 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和善和宽容,对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 台湾著名企业家张忠谋在黑金横行的社会大环境下依然从来不走后门、不走政商关系,更拒绝钻法律漏洞,赢得企业界和民众的极大尊重,官员也因此从来不敢故意刁难他的企业。 2、善于决策 特别强调: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情”,同时帮助各阶层的主管"把事情做正确".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经营方案总是不止一个,决策就是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四川长虹(行情股吧)总裁倪润峰1996年率先拿起价格武 器将彩电大幅降价,从而确立国产彩电的主导地位,正是看准市场、果断决策的典型。 3、相信自己

李彦宏自述创业13年以来的心得感悟-李彦宏,创业完整篇.doc

李彦宏自述创业13年以来的心得感悟-李彦 宏,创业 李彦宏自述创业13年以来的心得感悟创业网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百度的竞争力就没有了,我们很快就会被别人打败,我需要及时提醒我们的员工要保持我们的冷静,保持我们的激情,保持创业的精神。我简单用了一个词就叫做狼性,我对狼性是有定义的:要有敏锐的嗅觉,要有团队精神,要不屈不挠,就是这三点。大家不要把所有狼身上的东西都安到这儿来。 谈移动互联网 我们是非常重视互联网的,而且移动互联网带给这些公司的机

会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中国的互联网市场非常大了,光互联网的用户数4亿,一方面我们继续把PC互联网时代做得好的优势产品服务继续做好,比如像百度的网页检索、百度地图,这些都会根据移动的特点把它做得更顺应用户的使用习惯。 另外一个方面,移动互联网是个更大的生态系统,而由于它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这个生态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百度因为在PC互联网时代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实力以及相当的人员资金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我们希望由我们牵头来建立一个更加健康合理的移动互联网生态,我们会允许各种各样的开发者、创意者写各种各样的程序放到百度的上。 谈用户体验 竞争并不是我害怕的东西,我最关注的还是我怎么样能够提供

最好的用户体验,怎么样让这些用户,手机用户也好,PC用户也好,哪怕未来是机的用户也好,你要找什么立刻能够让你找到,不仅能够让你找到,还让你能够办成你想办的事,比如说明天早上七点叫我起床,百度也能达到,比如我今天该穿什么衣服,百度也能够告诉你,问我电视的跑到哪去了,它也能够找到,这些东西我们都慢慢把它做进去,用户就越来越离不开百度,我认为这是我真正关心的事情。 目前创业环境比过去好 今天的互联网的创业环境比十几年前百度或者其他几个互联网的巨头创业时候好很多。当初如果拿风险投资,拿100万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现在动辄1千万甚至几千万的风险投资就砸进来了,也正是由于第一代的互联网公司有几个冲出来了,做成功了,大批大批的风险投资才涌进来。

名人创业故事案例

名人创业故事案例 【篇一:名人创业故事案例】 作者:创业故事网 | 分类: | 阅读:733 views | 标签:, , 【篇二:名人创业故事案例】 成功名人创业故事案例篇1:扎克伯格众所周知,facebook是全 球最大的社交网站。马克扎克伯格作为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 创办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马克扎克伯格是如何走上的呢?他又是如何把facebook创办成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 了解一下马克扎克伯格的创业故事吧! 2012年,2月1日facebook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 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2012年5月18日,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将正式上市。facebook将其ipo的售股规模上调至大约4.21亿股。按照每股38美元计算,facebook将超过谷歌,成为硅 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ipo。持有公司28.4%股份的创始人扎克伯格, 身家将达到近300亿美元,马克扎克伯格成为新一代的创始人之一。如今的facebook已经成长为拥有超过10多亿注册用户的社交网络。成功源于自信 2003年的秋天,19岁的扎克伯格像好友亚当德安杰罗吐露了打算 创建社交网站的想法,扎克伯格告诉德安杰罗,有一些哈佛高年级 的同学希望他建立一个交友网站或者类似facebook一样的网站,扎克伯格希望能获得德安杰罗的帮助。德安杰罗后来成为了 facebook的第一任首席技术长。 事实上,尽管此时扎克伯格有意创建一个网站,但对于网站未来的 把握以及内容,他都不是很确定,而德安杰罗则提出了建设性的建 成类似于 friendster(friendster创立早于facebook,曾风靡一时, 后被迫转型)一样的网络社区,并被扎克伯格采纳。 扎克伯格称,自己讨厌为他人做绿叶,正如自己不愿在别人手下干 活一样,等到最后一刻,大家都推出自己的网站,就说,你的不如 我的,如果你想加入我们就来吧否则就等以后我再帮你。 显然,扎克伯格对自己很有信心。 2004年2月,扎克伯格和他的三个同学,达斯汀莫斯科威茨、克 里斯休斯以及爱德华多萨维林(saverin)创

李嘉诚的的推销生涯

推销技术学作业 10级市场营销王嘉琳 201000272204 1.李嘉诚的推销生涯给我的启示 首先,从李嘉诚小时候的经历来看,不论是作为推销人员还是做人,首先我们要有自己的志向,要有自己的目标和希望,要有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正能量。 从李嘉诚的茶楼工作的经历来看,首先我觉着他有敢做的勇气,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虽然多次碰壁,但是仍然有坚定的毅力。我想这对于我们以后的推销或者营销生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在这些经历中,坚持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想成功,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然后,李嘉诚在茶楼的工作中一丝不苟,从不迟到,这个时间观念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更重要的是,李嘉诚不仅仅做到了老板给出的要求,更在工作的时候,努力认真的观察顾客的各方面的背景和习惯,从而针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一样的方法,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不满足于现状,有更高的追求,于是他走上了改变一生的销售之路。 李嘉诚推销五金的经历更是给我们很多启示。不能否定的是,他在五金推销中,还是表现出来了坚韧不拔的毅力。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很有头脑,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推销员,不满足于现状。考虑到直销的优点和好处一来直销价格比酒楼旅店到市场去买要便宜,二来送货上门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精力。这一点应该是推销员都应该具备的。李嘉诚在君悦酒店去推销的经历给我很深的印象,他的坚持、他的礼貌还有他谦虚好学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在接触推销对象之前,李嘉诚做的并不是直接贸然与之联系,而是在这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顾客的习惯及爱好做好充分的了解与调查,然后再“对症下药”,显然,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告诫我们,凡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要有充分的准备。而且他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商机,比如他观察到老太太们的那一部分,这个让我们能得到很大的启示,聪明的人就是善于能从生活中发现商机和亮点,并努力创造机会,后来他也收到了老板的器重。 要做好一名推销员,一要勤勉,二要动脑,这是李嘉诚总结的经历,也是他带给我们的启示。在我看来,还有他对推销事业的热爱,正如他自己说的,只要是自己愿意做的事,就不会在乎其他的了。热情是一种动力,无论是做什么,工作还是学习,热情都能给我们一种想象不到的鼓舞和动力,如果只是机械地去做,那么我们根本体会不到激情和勇气,也就取

李嘉诚投资理财名言

李嘉诚投资理财名言 1、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解读:投资不能过于贪心,否则将有“1%的贪婪毁坏了99%的努力”。 2、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解读:投资不能“跟风”,不能“人投亦投”,否则将可能是血本无归。 3、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成蚀本生意,倒不如当时理智克制一些。 解读:投资要有理智,在投资机遇面前应有足够的清醒来防范风险。 4、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解读:时间就是财富,理财要尽早,否则财富将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流失。 5、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

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解读:天上不会掉馅饼,财富来之不易。要想拥有比别人更多的财富,付出的也要比别人更多。 6、一个人除了赚钱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如果只顾赚钱,并赔上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 解读:健康是人生最大的投资,没有身体万万不能,因此任何时候都别忘记健康投资。 7、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挨得住。 解读:理财要讲求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在理财产品组合中要寻求激进与稳健的平衡,做到在风险可控下的收益最大化。 8、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解读:财富源于机会与眼光,作为一个优秀的理财之人,要独具慧眼去发现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投资机会,以成就财富。 9、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李嘉诚,励志故事

李嘉诚,励志故事 篇一: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20篇 中外名人励志小故事20篇 1、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转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趾头夹着笔画了起来。他虽然是用脚画画,但是画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这个矮个子自从拜纪雷为师之后,更加用心学习,没几年的工夫便名扬天下。他就是有名的无臂画家杜兹纳。 启示:没有手竟然能成为画家,岂不是很不可思议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排除万难的毅力和恒心,你就能创造奇迹,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只要努力、才会出现奇迹。 2、每一个人都有幽默的时候,只是在不要同的地方。就算是周总理,只是在不同的地方。 一位记者问总理:“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们问这种问题?

大家关注着周总理,周总理肯定的说:“有!” 接着“中国的妓女在台湾!”这一答,记者哑口无言。其实这是一个圈套,只要总理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位记者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又不能在外交场合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有时候的幽默,可以用来玩,也可以用来维护尊严。 3、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于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绥山毓秀,沫水钟灵”的古镇——沙湾。郭沫若四岁半便进“绥山馆”读书,在这里度过了八个春秋。郭沫若在私塾先生的训导下,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许多古书。因此,他不到七岁,就已能写出满不错的对联和诗词。 郭沫若在少年时代就十分同情家庭困难的同学。有一天,他碰到在乐山太平场读书的好友余童生,只见小余表情沮丧,仔细一问,才知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了。郭沫若心想,小余聪明好学,很有抱负,

主观能动性---十个案例白手起家

成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考察人与物的区别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 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人们应该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下通过十个案例来说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的重要性。 一、十个案例 案例一:第一个获得福布斯终身成就奖的企业家、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香港《资本》杂志评选的香港十大最具权势的财经人物之首……拥有这些殊荣和名望的是一个当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名字,李嘉诚。从一无所有到“塑胶花大王”、“地产大亨”,成为到今天风光无限的世界华人首富;从未遇过一年亏损,被世人奉为“超人”;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他缔造的“商业神话”,已成为众多创业者的楷模,他的名字就是成功者的代名词。 分析:李嘉诚有一段关于鸡蛋的理论。他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着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李嘉诚用一个鸡蛋做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是的,人生就像是一个鸡蛋,外表看上去毫无吸引人的地方,而且还极容易破碎。可是,如果这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实现一种自我的突破,那么最终就能打破包裹自己的这层蛋壳,不但可以就此看见外面的世界,而且将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种突破是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去

李嘉诚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细节

李嘉诚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细节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下面一起来了解李嘉诚的故事吧! 李嘉诚,一代富豪,如今已成为众多心中有梦想的励志人群的心中偶像,一起来看《南方周末》多年前的一篇报道:李嘉诚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细节 创业至今六十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稳居这一宝座。 但此时,他正前所未有地深陷入一场“撤资”风波。接连抛售内地和香港的一些资产,掀起轩然大波,被舆论认为是一个“风向标事件”。 2013年11月22日,记者探秘风波的最中心,位于香港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李嘉诚的办公所在地。 14:30,门打开,85岁的李嘉诚满面笑容地走进来,步子很快,没有任何搀扶。他和每一个人握手,微微弯腰递上名片,微笑着,认真地看着每一个人,近乎多余地用带潮州音的普通话自我介绍:“李嘉诚”。 “外人都将他看作超人,而他自己,则始终将自己看成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85岁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关于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李嘉诚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李嘉诚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细节。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 熟悉李嘉诚的人士表示,他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他每天90%的时间,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他总是时刻在内心创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给自己提问,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到危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一个被广为传播的事实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而在这之前,李嘉诚已经准确预见,并早已做好了准备,等到危机来临时,集团不但安然无恙,还从中获得了扩张的机会。 从20岁起,李嘉诚便热衷于阅读其他公司的年报。除了寻找投资机会,也从中学习其他公司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点和漏弊,以及公司资源的分布。他自称可以对集团内任何一间公司近年发展的数据,准确地说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看一看便能牢记,是因为我投入李嘉诚不为人知的日

传承 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分析汇总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财富灵活传承家族信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约 定各项条款,包括信托期限、收益分配条件和财产处置方式等,如可约定受益人获取收益的条件如“学业规划”、“结婚”“年龄阶段规定”等等,以此来保障继承人的理性选择,避免继承人好逸恶劳。 案例1:戴安娜王妃的遗嘱信托 在1993年,戴安娜王妃立下遗嘱,自己一旦去世,要求将她1/4的动产平分给自己的17名教子,而另外3/4财产则留给威廉和哈里王子,但必须要等到他们25周岁时才能予以继承。1997年12月,戴安娜遗嘱执行人向高等法院申请了遗嘱修改令,为了保护两位王子,修改了部分条款的细节,将他们支取各自650万英镑信托基金的年龄提高到30岁,到年满25岁时能支配全部投资收益,而在25岁之前只能支取一小部分,并且要获得遗产受托人的许可。戴妃1997年猝然离世后,留下了2100多万英镑的巨额遗产,在扣除掉850万英镑的遗产税后,还有1296.6万英镑的净额。经过遗产受托人多年的成功运作,信托基金收益估计已达1000 万英镑。 评价:戴妃香消玉殒后,交付信托机构的遗产经过专业的运作,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值,并保证受益人每年都有丰

厚回报。国际经济形势的诡谲多变没有给她的遗产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这首当其冲归功于她的远见卓识和家族信托的魅力,才能使母爱不仅荫蔽两个儿子,还惠及儿媳和后人。家族信托的安排可以避免财富缔造者们去世后,家庭悲剧、亲情离散、企业分崩离析等不幸的频繁上演,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避免子女败家。 财产安全隔离家族信托还可以充当财产的“防火墙”,即是通过信托框架将传承资产从个人资产剥离,以避免未来在个人或企业遇到风险或倒闭时,个人资产被无限卷入,同时避免离婚等家族事件对企业经营和资产造成影响。 案例2:默多克的家族信托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通过GCM信托公司设立并运作家族信托,默多克家族持有新闻集团近40%的拥有投票权的股票,其中超过38.4%的股票由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受益权人是默多克的六个子女。默多克与前两任妻子的四个子女是这个信托的监管人,拥有对新闻集团的投票权;而默多克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两个女儿仅享有受益权而无投票权。这样新闻集团的控制权,就牢牢掌握在默多克家族的手中。在默多克与邓文迪离婚案中,邓文迪只分得2000万美元资产,与默多克134亿美元总资产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离婚之事丝毫未影响新闻集团的资产和运营。 评价:现实中我们的许多高净值客户都是多家企业的实

李嘉诚谈销售

【销售的境界】1、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要的是感觉占了便宜;2、不要与顾客争论价格,要与顾客讨论价值;3、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够好的服务;4、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5、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6、没有卖不出的货,只有卖不出货的人;7、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有方法。 【销售之王乔·吉拉德的经验】1、为每一次与客人约会做好准备;2、常与对你有帮助的人吃饭,不要只懂跟同事吃饭;3、穿着合适衣履;4、不抽烟,不喷古龙水,不说低俗笑话;5、用心聆听;6、展示微笑;7、保持乐观;8、紧记"马上回电";9、支持你所卖的产品;10、从每一项交易中学习。 【优秀销售的六大特点】1、80%的业绩来自1-3个核心客户;2、跟客户的关系非常深,总是跟客户在一起;3、会专注于某个行业,对某一类客户了解非常深;4、会花几个月以上的时间重点攻克一个客户;5、在圈子里很活跃,总能得到第一手信息;6、在非工作时间和客户在一起更多,因为更有效。 【销售之道】1、生客卖礼貌; 2、熟客卖热情; 3、急客卖时间; 4、慢客卖耐心; 5、有钱卖尊贵; 6、没钱卖实惠; 7、时髦卖时尚; 8、专业卖专业; 9、豪客卖仗义; 10、小气卖利益。 【销售不跟踪,最终一场空!】美国专业营销人员协会报告显示:80%的销售是在第4至11次跟踪后完成!如何做好跟踪与互动? 1、特殊的跟踪方式加深印象; 2、为互动找到漂亮借口; 3、注意两次跟踪间隔,建议2-3周; 4、每次跟踪切勿流露出急切愿望; 5、先卖自己,再卖观念。 【销售人员必须要会回答的问题】销售心理学中,站到客户的角度,客户都有以下几个疑问:1、你是谁?2、你要跟我介绍什么?3、你介绍的产品和服务对我有什么好处?4、如何证明你介绍的是真实的?5、为什么我要跟你买?6、为什么我要现在跟你买? 李嘉诚谈销售 李嘉诚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这是我用10亿元也买不来的”。 很多人一谈到销售,就简单的认为是“卖东西”,这只是对销售很片面的理解,其实人生无处不在销售,因为销售实际上是一个分析需求、判断需求、解决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比如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进行自我介绍,就是对自己的一种销售;再譬如我们做一个学术报告,就是在向与会者销售自己的一些观点,诸多种种不胜枚举。

[李嘉诚打工]李嘉诚励志演讲: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资

[李嘉诚打工]李嘉诚励志演讲:打工是最愚 蠢的投资 李嘉诚励志演讲: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资 很多人会认为打工是在赚钱。其实打工才是最大最愚蠢的投资。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除了我们的青春还有什么更宝贵?!很多人都抱怨穷,抱怨没钱想做生意又找不到资金。多么的可笑!其实你自己就是一座金山(无形资产),只是你不敢承认。宁可埋没也不敢利用。宁可委委屈屈地帮人打工,把你的资产双手拱让给了你的老板。 我们试想一下,有谁生下来上天就会送给他一大堆金钱的?有谁是准备非常齐全了完美了再去创业就成功了?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毕竟是极少数、富不过三代,许多伟业都是平凡人创造出来的。计划赶不上变化,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快速传播的年代! 我曾经问过我的一个朋友为什么不去打工?他的回答是:“说句得罪点的话,出去打工简直就是愚蠢的浪费青春!”为什么你一直是打工仔?因为你安于现状!因为你没有勇气,你天生胆小怕事不敢另择它路!因为你没有勇往直前,没有超越自我的精神!虽然你曾想过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穷困的命运、但是你没有做,因为你不敢做!你害怕输,你害怕输的一穷再穷!你最后连想都不敢想了,你觉得自己也算努力了、拼搏了、你抱着雄心大志、结果你没看到预想的成就,你就放弃了。你就只能是一个打工仔!!

为什么你一直是打工仔?因为你随波逐流,近墨者黑、不思上进,分钱没有、死爱面子!因为你畏惧你的父母、你听信你亲戚、你没有主张、你不敢一个人做决定。你观念传统、只想打工赚点钱结婚生子,然后生老病死、走你父母一模一样的路。因为你天生脆弱、脑筋迟钝只想做按班就部的工作。因为你想做无本的生意,你想坐在家里等天上掉陷饼!因为你抱怨没有机遇、机遇来到你身边的时候你又抓不住,因为你不会抓!因为你的贫穷,所以你自卑!你退缩了、你什么都不敢做!你只会给别人打工!你没有特别技能,你只有使蛮力!你和你父母一样,恶性循环!所以,你永远是一个一直在打工的打工仔! 很多人想把握机会、但要做一件事情时,往往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让自己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不断浪费时间,虚度时光。如: 1 、我没有口才——错:没有人天生就很会说话,台上的演讲大师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出口成章,那是他们背后演练了无数次的结果!你骂人的时候很擅长、抱怨的时候也很擅长、但这种口才是没有价值的口才,看别人争论的时候、自己满嘴评头论足、却不知反省自己,倘若你付出努力练习,你今天是否还说自己没口才? 2 、我没有钱——错: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赚钱的脑袋。工作几年了没有钱么?有、但是花掉了。花在没有投资回报的事情上面。花在吃喝玩乐上、或存放贬值了,没有实现价值最大化、所以钱就这样入不敷出。每月当月光族、周而复始、没有远虑、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 3 、我没有能力——错:不给自己机会去锻炼,又有谁一出

李嘉诚创业的励志故事

李嘉诚创业的励志故事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工商业的前景,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行其道,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的香港,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失业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 1978年,李嘉诚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过,最令李嘉诚难忘的胜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

中药企业崛起案例的分析

中药企业崛起案例分析: 衡量企业竞争发展实力需要参考多元化的指标,但看一个企业的实力如何,我们习惯上以数字作为衡量标准。2007年,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下称白云山和黄)的销售总额是8亿元,自1999年以来年均增长30%,是中国医药行业的销售平均增长率的2倍。 而按照其连续多年超过30%的平均增长速度,以及凭其截至2008年上半年销售就达到5亿元的业绩,实际上白云山和黄2008年的销售10亿元目标已经不难实现。一个年亏损近5000万元企业,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成为销售额即将破10亿的现代中药先锋企业,而且连续9年年均增长都超过30%。在持续增长的数字背后,隐藏的东西很多,白云山和黄是如何把握机遇获得成长的?它的发展路径及其企业战略制定和分阶段实施,是否足以让人信服:这是一个能够基业长青的企业? 三次机会: 白云山和黄的前身是广州白云山中药厂,属于广州医药集团旗下中药板块的子公司,它当年的崛起故事,至今仍然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史上口口相传的经典。 2000年10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一个顾问委员会紧急建议:应该把苯丙醇胺(PPA)列为“不安全类”药物严禁使用,因为当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服用含有PPA的制剂容易引起过敏、心律失常、高血压、失眠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引发心脏病和中风。 随后11月16日,中国药监局要求患者立即停用所有含PPA的药,“康泰克”等人们熟悉的15种临时“禁药”被要求立即从药架上“消失”。当人们突然听到自己熟悉的感冒药出现了问题,很多人都很恐慌,霎时间,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以中美史克“康泰克”为代表的感冒药基本上占据国内感冒药市场的80%,一旦这些药物撤出,所带来的市场将是非常大的。中药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等特殊疗效,恰恰成为其能够争夺化学感冒药市场的关键。 白云山中药厂厂长的李楚源一直密切关注媒体的有关药品的报道,他很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然而尽管当时白云山板蓝根在生产工艺上已经比较先进,但是能否真正有本事抢夺这些空出来的市场,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李楚源向厂里研发人员求证板蓝根是否有能力占领这个市场,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立即部署,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必须跑步前进。及早的行动加上过硬的产品质量,当竞争对手酝酿一阵准备出手时,白云山板蓝根已经成功地铺在了终端药店的货架上。 在PPA事件中,白云山板蓝根脱颖而出,而随后而来的“拜斯亭事件”再次让业内见识了白云山快速的市场反应和纯熟的营销战术。 2001年8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德国拜耳公司的心血管药物拜斯亭在全国范围内停止销售使用,原因是其存在大的副作用,轻者对患者肝脏产生损害,重者则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而一直以来,心血管药物都是医药市场的大阵地,在中国仅降血脂药物当时的估算都至少有10亿元的市场。消息传到白云山,营销出身的李楚源第一反应是,我们有没有机会? 市场机会是以产品的疗效和质量为基础的。从治疗效果来看,化学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但只能治标,而且副作用大。而中药则恰恰弥补了西药的不足:从致病原因入手,综合调理,副作用小。 复方丹参片一直就是中药里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典名方。白云山当时的复方丹参片,由于工艺和质量都已经比较领先,所以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后产品力完全跟得上,而之前建立的销售网络和大量的媒体宣传很快就让白云山成为此次事件中亮相最多的企业,产品也很快被患者记住并认可。 最具有竞争力度的是,由于心血管药物都需要长期服用,白云山做了市场调研,比较了各种同类产品的价格,随后将复方丹参片的价格定位在患者每天只需要支出5角钱,这个价格比当时国内同类品牌产品每天需要5元的价格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很快白云山的复方丹参片销售量就上来了,到2003年其销量已经占据国内半壁江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