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研究的新进展_刘美莲

合集下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介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核受体蛋白,属于PPARs家族。

它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和细胞中,并在调控脂质代谢、糖代谢、炎症反应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PPAR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在代谢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和肿瘤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PPARγ的功能主要通过结合内源性配体,如脂肪酸和合成类固醇等,来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活性。

激活PPARγ后,它与另一核受体RXR形成二聚体,结合到特定的DNA响应元上,从而调控一系列基因的表达。

研究表明,PPARγ的激活可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增加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抑制炎症反应等。

1.2 相关疾病的背景相关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由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而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

恶性肿瘤是一种细胞异常增殖的疾病,恶性细胞会不受控制地增殖和扩散,如白血病、乳腺癌和肺癌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目前,虽然已有一些治疗手段和药物用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很多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2. 正文2.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疾病中的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重要的核受体,在人体的疾病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PPARγ主要通过调节基因的转录来影响细胞的代谢、增殖和分化等功能,从而参与调控多种生理过程。

在糖尿病研究中,PPARγ被发现对胰岛素敏感性具有重要影响。

PPARγ可以通过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调控血糖代谢等途径,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有望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靶点。

在脂质代谢调控中,PPARγ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外,PPARγ在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闭塞模型( MC AO) 中, 血管 平滑 肌细 胞 P P AR  ̄特 异 性 缺 失 的 小 鼠脑 血 管 通 透 性 和 梗 死 面 积 增 加 l 2 J 。此 外 给 予 大 鼠 注 射 P P AR ?  ̄ 激动剂 I 一1 6 5 0 4 1 可 显 著 减 少 MC AO 后 2 4 h缺 m性 脑
CHI NES E J OURNAL OF I N F E GRATI VE MED I C I NE ON C ARDI O一 / C ERE B R( ) VAS CULAR DI S E AS E S e pt e mb e r 2 0 1 3 Vo1 .1 1 No 9
的 亚 型 。给 予 P P A R I 3 激 动剂 可 以 改 善 和 减 少 各 种 急 性 和 慢 性
脑 缺 血 后 氧 化 应 激 反 应 增 加 。此 外 , 在 小 鼠 的 血 管 平 滑 肌 细
胞 中特 异 的敲 除 P P AR  ̄ , 在小 鼠大脑 缺血后 2 4 h促 炎 症 介 质 最著 增 加 , 包括 白细 胞 介 素 一1 H ( I I 一1 p ) , I I 一6 、 细 胞 问 黏 附 分 子一1 、 单 核 细 胞 趋 化 蛋 白一 l的 mR NA 水 平 增 加 , 这 表 明脑 缺 血后炎症反应增加 , P P AR  ̄ 在 脑 缺 血 后 可 能 通 过 调 节 以 上过 程 发挥 保 护 作 用 。P P AR  ̄ 可 以激活抗 氧化基 因如过 氧化氢 酶 和 超 氧化 物 歧 化 酶 的 转 录 一 ; P P AR I 3 也可 以控制 结合 到 P P A R s 基 因 的转 录 ; P P A R  ̄ I 可 以通 过 直 接 与 核 因 子一 B ( NF一 B ) 作 用 抑制 其 转 录 , 抑制促炎 症转 录因子 的激活[ 6 1 ; P P A R  ̄可 通 过 将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是一种重要的核受体,参与调控脂肪细胞发育、糖脂代谢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

近年来,研究发现PPARγ与许多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对PPAR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PPARγ在糖脂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PPARγ参与调控脂肪细胞发育和胰岛素敏感性,对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PPARγ激动剂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PPARγ还调节脂肪细胞的脂代谢,促进脂肪酸的摄取和氧化,减少脂质沉积,从而减轻肥胖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PPARγ在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PPARγ激动剂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炎症反应,对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抗炎作用。

PPARγ激动剂可减轻风湿性关节炎、肠炎、皮肤炎症等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和病程。

PPARγ还通过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免疫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

PPARγ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受到研究关注。

一方面,PPARγ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的表达等机制,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PPARγ激动剂还可通过抑制血管新生和炎症反应等途径,抑制肿瘤的血液供应和转移能力,对肿瘤治疗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PPARγ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PPARγ激动剂可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和氧化应激,保护神经系统免受损伤。

PPARγ还参与调控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发育等过程,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作用。

PPARγ是一种重要的核受体,在糖脂代谢调控、炎症反应、肿瘤发生发展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核受体转录因子,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研究中。

PPARγ在脂质与糖代谢、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PPARγ还与许多其他疾病有关,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和感染性疾病。

通过深入了解PPARγ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针对PPARγ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PPARγ与糖尿病、肥胖症研究表明,PPARγ在调控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成为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重要治疗靶点。

PPARγ激动剂被广泛应用于二型糖尿病的治疗,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PPARγ激动剂还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的储存,减少脂肪酸的流动,降低血脂水平,减轻肥胖症患者的症状。

二、PPARγ与心血管疾病PPARγ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PPARγ激动剂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降低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PPARγ激动剂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可以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PPARγ与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PARγ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PPARγ激动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PPARγ还可以调节肿瘤相关的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的微环境,抑制肿瘤的发展。

PPARγ激动剂被认为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四、PPARγ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最新研究发现,PPARγ在神经保护和修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PPARγ激动剂可以抑制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再生,有望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物。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c to fp te t t he tp i n o S — e me tee・ a in o a in swih c s an a d n T —s g n l・
2 蒋作锋.原发性 高血压 患者 N端 脑钠肽 前体 测定及 其 7
意义 .岭 南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20 ;1 ( ) 8 3 5 0 5 1 6 :3 3— 8
C r u ai n 2 0 i l t , 0 4; 1 0: 1 8—1 4 c o 1 2 3 2 T l a 3 a w rS, S u r B, Do i F e c . P a ma N —t r - qi I e wn e P t d ls e mi n lp o —b an n t u ei e t e a d c r i t p i r a r ri ar r t p p i n a d or h n 1 a e i c d o
究 ,探讨其在 动脉 粥样 硬化过程 中的抗炎症方面 的作用机制 。
关键 词
过氧 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 ;平滑肌细胞
动 脉粥样 硬化 ( S A )是 一 种慢 性 炎症 性 疾病 , 是一 个有 多 种细胞 参 与 的复杂 过程 ,其 发病 过程包 括 :初始 时血 浆 内低 密度脂 蛋 白 ( D )在 血 管 内 LL
v t n JAm olC ril 0 2;4 ai . o C l ado ,2 0 0:4 7—4 5 3 4
2 He s h n C, Ha 5 ec e mm W , Mi o i ta . N —tr n l C t vc V e 1 r e mi a p — o r —B — y e n ti rt e t e lv l fr d n mi ik —tp a rue i p p i e es o y a c rs e d sr t c t n f ai n s i a u e o n r s n r me . t i ai o p t t af i o e w t c t c r ay y d o s h o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的研究进

王会奇;脱厚珍
【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012)019
【摘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是PPARγ的转录辅助活化因子.PGC-1α能与许多不同转录因子结合,广泛参与线粒体生物合成、适应性产热、肌肉类型转换、肝糖异生、脂肪酸氧化等重要代谢通路调节,近年来研究表明PGC-1α可促进血管新生、参与氧化应激过程.文章就PGC-lα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总页数】3页(P1590-1592)
【作者】王会奇;脱厚珍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及其辅助活化因子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J], 于涵;辛彦
2.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J], 陶璨;张光伟;张吉强
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对缺血性卒中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琛;张兵
4.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对乳腺癌4T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J], 靳鑫;王园园;倪田根;王宁;罗浩军;明佳
5.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分子调控牙萌出的研究进展 [J], 安宁;李姣;梅志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体激活受体 alpha

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体激活受体 alpha

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体激活受体 alpha(原创版)目录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alpha 的概述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alpha 的功能与作用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alpha 的研究进展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alpha 的应用前景正文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alpha 的概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alpha(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简称 PPARα)是一种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家族的一员。

该受体在细胞内调控多种代谢过程,如糖代谢、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alpha 的功能与作用PPARα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糖代谢:PPARα能够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摄取,降低血糖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2.调节脂代谢:PPARα能够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增加脂肪氧化,降低血脂水平,对防治高脂血症具有积极意义。

3.调节能量代谢:PPARα能够影响线粒体的生物发生和功能,促进氧化磷酸化,提高细胞能量代谢水平。

4.抗炎作用:PPARα能够抑制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具有抗炎作用。

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alpha 的研究进展近年来,PPARα在多种疾病的防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在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等领域均有重要的研究报道。

此外,针对 PPARα的激活剂和拮抗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开发新型药物提供了可能性。

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alpha 的应用前景由于 PPARα在糖代谢、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在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PPAR α在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为其在多种疾病的防治中提供了可能性。

PPARγ研究新进展

PPARγ研究新进展

PPARγ研究新进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是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1],1990 年Issemann 等[2]首先发现了这种能被一类脂肪酸样化合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PP) 激活, 而被命名为PP 激活受体(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

根据结构的不同,PPAR可分为α、β(或δ)和γ三种类型,其中PPARγ主要表达于脂肪组织及免疫系统,与脂肪细胞分化、机体免疫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是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roglitazone, TZDs)作用的靶分子,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1. PPARγ的结构及特征PPARγ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上[3],含有9个外显子。

由于基因转录时所用的启动子和接拼方式的不同,PPARγ可以分为γ1、γ2和γ3三种亚型,其中γ3和γ1编码的蛋白质相同[4,5]。

PPARγ2编码的蛋白质由505个氨基酸组成,比PPARγ1在氨基端多30个氨基酸。

进一步研究发现[6],PPARγ1mRNA 是由8个外显子编码,而PPARγ2mRNA由7个外显子编码,编码的氨基酸数量虽有不同,但两者PPARγ的结构域、DNA结合域及配体结合域等完全相同,作用基本相同。

研究发现,不同种属间PPARγcDNA具有高度同源性,如人与小鼠的PPARγ1的一致性达91%[7]。

在啮齿类动物中,PPARγ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而在人体,除脂肪组织外,在巨噬细胞以及其他脂肪贮存细胞,如肝、肾、肺及直肠中均有表达,并且人肝组织比鼠肝表达更为丰富,而肌肉组织基本不表达。

PPARγ1是PPARγ的主要形式,表达范围相对广泛,PPARγ2表达范围较窄,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PPARγ3仅表达于巨噬细胞和大肠中[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iacin),纤维酸类,雌二醇,他汀类。

烟酸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其代表药物为N-i aspan,可抑制肝脏对Apo -AI 的清除,促进C H 的逆转运,因此能提高血HDL -C H (25%~30%),Apo -AI,HDL2,HDL3水平,降低TG 及LDL,此药安全性好,副作用少,能够被患者较好耐受,也适用于II 型糖尿病患者。

纤维酸主要通过促进Apo -AI,AII 基因表达来提高血浆HDL 浓度;同时,它还可以减轻静脉壁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

临床实践表明gemfibrozil,bezafibrate 及fenofibrate 可以有效缓解高脂血症及II 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进展,gemfibrozil 尤其适用于低HDL 正常TG 及LDL 患者[14]。

雌二醇促进Apo -AI 基因的转录,因而刺激Apo -AI 的合成,故理论上其与烟酸、纤维酸合用效果更好,但目前尚未用之于临床。

他汀类(Lovastatin,Pravastatin 及Simvastatin)已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但提高HDL 效果不如前述药物,因此,临床提倡与前述药物联合应用[15]。

4.3 基因疗法 将人Apo -AI,Apo -AIV,Apo -E,LC AT,LPL,SR -BI 基因注入转基因小鼠,可使HDL -C 浓度明显增高,缓解高脂血症;导入CETP 的反义寡聚核苷酸(ODNS),可通过降低LDL 及VLDL 、增高HDL -C 水平,对AS 的发生产生抑制作用。

应用基因疗法提高HDL 治疗高脂血症将是本世纪重点研究课题,而且将由动物实验过度到临床[16,17]。

参 考 文 献01 Colvi n PL,Parks J S.Curr Opin Lipidol,1999,10(4):309-314.02 Kerry -Anne R,Moira AC,Philip J.Atherosclerosi s,1999,145(2):227-238.03 Phillips MC,Gillotte KL,Haynes MP et al .Atherosclerosis,1998,137:13-17.04 Silver D L,Jiang XC,Arai T,et al .Ann NY Acad Sci,2000,902:103-111.05 Moes trup SK,Kozyraki R.Curr Opin Lipi dol,2000,11(2):133-140.06 Kas hyap ML.Am J Cardiol,1998,82:42-48.07 Hargruve G M ,Junc o A,Wong NC.J Mol Endocrinol,1999,22(2):103-111.08 Chen Hua,Yu Qing -Sheng,Guo Zhao -Gui,et al .Ac ta Physi ol Scand,2000,52(1).81-84.09 Boden WE,Pearson TA.Am J Cardiol,2000,85(5):645-650.10 Saffer RS,Cornell MO.Pos tgrad Med,2000,108(7):87-90.11 Bowen PH,Guyton JR.Curr Atheroscler Rep,2000,2(1):58-63.12 De Lorimier AA.Am J Surg,2000,180(5):357-361.13 Tavintharan S,Kashyap ML.Curr Atheroscler Rep,2001,3(1):74-82.14 Fruchart JC,Staels B,Duriez P,et al .Curr Atheroscler Rep,2001,3(1):83-92.15 Stei n EA.Curr Atheroscler Rep,2000,2(1):11-13.16 Rader DJ,Tie tge UJ.Curr Atheroscler Rep,1999,1(1):58-69.17 Ka washiri M,Maugeais C,Rader DJ,e t al .Curr Atheroscler Rep,2000,2(5):363-37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研究的新进展X刘美莲 综述 宋惠萍 审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湖南长沙410078)摘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一种核内受体转录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

除能调节脂肪分化和脂代谢外,PPARs,尤其是PPAR C 还能调控细胞因子生成,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调节体内糖平衡,控制炎症形成和影响肿瘤生长等作用。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 PPARs 的配基; 微体; 脂质过氧化作用; PPARr 中图分类号:R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773(2001)05-0413-0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1]。

1990年,PPARs 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的关键分子第一次被发现[2],因具有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而得名。

PPARs 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可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生成,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3],调节体内糖平衡,抑制炎症因子生成及炎症形成,影响肿瘤生长,对心血管产生保护效应[4]。

413X 收稿日期:2000-12-06 修回日期:2001-05-09作者简介:刘美莲(1971-),女,湖南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化教研室讲师,博士,从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

第21卷第5期2001年10月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Foreign M edical Sci ences #Sec tion of Pathophysi ology and Clinical M edici neVol.21 No.5Oct. 20011PPARs的分型与结构PPARs存在三种亚型:PPAR A、PPAR D(也称PPAR B)和PPAR C[5,6]。

它们由不同的基因编码, PPAR A由46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PPAR D有441个氨基酸残基,而PPAR C有479个氨基酸残基[2]。

PPAR A在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量很高,在脂肪和软骨中的表达量较低[7];PPAR D的表达无组织特异性,在肝脏、脂肪、肾脏和软骨中的表达量均较高;但PPAR C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在肝脏、肾脏和软骨中表达很低[3]。

PPARs的四个功能结构域由六个结构区A-F组成。

¹氨基端结构域由A/B结构区形成。

MAPK可磷酸化此结构域的某些丝氨酸残基,磷酸化能抑制PPAR C的活性,而使PPAR A与配基的亲和力增强,因而增强了PPAR A转录活性。

º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DBD)由C结构区形成。

PPAR 通过此结构域与DNA上相应的反应元件结合而调节基因转录。

»转录活性调节结构域由D结构区形成。

许多核内因子与此结构域结合后可影响PPAR 的活性。

¼配基结合结构域(ligand-binding,LB D)由E/F结构区形成。

该结构域在从激素信号至转录激活的转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激素与PPAR C的结合调控了PPAR C分子内氨基端A/B区和羧基端LBD的交流。

2PPARs的配基PPARs的配基(又称激动剂)有两种,生理性配基和药理性配基。

生理性配基有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白三烯(LTB4)和不饱和脂肪酸,药理性配基有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酮类化合物(TZDs)和对心血管病有治疗价值的fibrate。

其中,15d-PGJ2和TZDs与PPAR C的结合具有高亲和力,它们是PPAR C 的高效配基。

fibrate和LTB4则是PPAR A的高效配基[8]。

配基与PPARs结合后,可激活PPARs并调节目标基因的转录活性。

3PPAR C活性的调节PPAR C被其特定配基激活后,能调节目标基因的转录活性。

同时,PPAR C活性还受到其他因素调节。

一种使其活性丧失的PPAR C突变体能抑制野生型受体的转录活性,成为PPAR C辅阻遏物的新成员。

PP AR C基因中,配基结合区12号螺旋中高保守的疏水氨基酸残基(亮氨酸468)和看家氨基酸(谷氨酸471)都突变成丙氨酸后,突变体仍能与配基和DNA结合。

但由于募集辅激活物(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结合蛋白和类固醇受体辅激活物-1)能力减弱,且PPAR C突变体加快了辅阻遏物(视黄酸、甲状腺素受体和核内辅阻遏物)的募集,使PPAR C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从而封锁TZDs诱导的分化[4]。

PPAR C作用蛋白(PRIP)是一种由13个外显子编码的含2068个氨基酸残基的核内蛋白。

它与PPAR C,RXR A复合物结合后,增强PPAR C和RXR A 复合物的转录活性。

PRIP的氨基端LXXLL序列(氨基酸892-896)保证了它与PPAR C的相互作用,切除786-1132氨基酸残基的PRIP成了PPAR C的功能抑制剂。

但另一个LXXLL序列(氨基酸1496-1500)不能与PPAR C结合。

PRIP在酵母中充当了PPAR C的强辅激活物。

PRIP的mRNA在成年小鼠的许多组织中都有表达,也增强了哺乳动物中PPAR C和RXRa的转录活性[1]。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C/EB P A)在脂肪生成过程中具有多种作用,C/EBP A和PPAR C之间存在交叉调节。

缺乏C/EBP A的小鼠脂肪组织呈现发育缺陷,脂肪积累减少,不能诱导内源性PPAR C表达。

这些细胞同时表现出缺乏由胰岛素激活的葡萄糖转运,并降低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基因表达和蛋白磷酸化。

提示C/EBP A对PPAR C 的调节在维持脂肪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5]。

4PP ARs的细胞效应PPAR A在调节过氧化物酶增殖物反应基因转录活性和肝脏过氧化物酶增生中起重要作用。

被f-i brate激活的PPAR A可介导载脂蛋白apoA-1表达。

活化的PPAR A促进脂蛋白脂肪酶合成,使C M和VLDL合成减少。

在肝脏和肾脏组织B-和X-氧化途径中,几种起关键作用的酶的基因启动子中含过氧化物酶增殖物反应元件(PPRE),故其转录均受PPAR A调控。

PPAR A与配基结合后,可调节另外一些基因转录,导致脂肪酸,甘油三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

PPAR A激活剂可抑制内皮细胞炎症[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