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老紫砂的价值与鉴定方法
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

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
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
有些收藏家在购买紫砂壶时,不知道怎么鉴别真假,其实,只要注意几点即可区分真假紫砂壶。
1、看釉面有无毛刺、气泡
紫砂壶的釉面涂得非常平整,有无毛刺、气泡,就可以判断出此壶是否真假,比如,在釉面涂有凹凸不平的就是假,或者满面有气泡,也是假的。
2、看烧制时间
紫砂壶一般都是熟烧的,大概在1300℃至1400℃,烧制的时间
一般都比较长,可以根据实物的厚薄来判断烧制的时间是否较长,比如,比较厚的紫砂壶表示烧制时间较长,这样就是真的。
3、看是否有文字
紫砂壶一般都会落款,而且每个紫砂壶都有唯一的落款,有文字就可以判断是真的,没有文字说明也就是假的。
4、看内部壶体的质地
老紫砂壶内部壶体的釉层一般比较厚,摸起来会有比较深的触感,而假的壶体往往比较薄,摸起来会非常的轻,另外,老壶的内壁也会有一些凹凸不平,假壶则是完全不存在的。
以上就是关于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的介绍,了解这些方法就可以很容易鉴别出真假紫砂壶,大家在购买紫砂壶时可以去仔细检查,以免买到假的货物。
紫砂壶鉴定方法与技巧

紫砂壶鉴定方法与技巧(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紫砂壶鉴定方法与技巧鉴定紫砂壶可以看泥料、颜色、器型、比例、重量,好的紫砂壶密度高,有高贵的紫色、端庄的红色、典雅的橙色,身上的所有线条有弹性,壶体造型协调,细节处也做的认真,拿到手中有分量,并且壶底与内壁处理得干净平整。
清代老紫砂壶鉴定方法

清代老紫砂壶鉴定方法
清代老紫砂壶鉴定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正品标志:清代老紫砂壶往往会有制壶者的标记,如“郑育琳制”、“陈连山子”等,这些标志通常会刻在壶底或壶腹内侧。
鉴定时需要对比这些标志与已知的制壶者标记进行对照。
2. 壶身纹饰:清代老紫砂壶的壶身通常有独特的纹饰,如浮雕、雕刻、刻线等。
这些纹饰要具有精细的刻制工艺,线条要流畅自然,面部细节要清晰可辨。
3. 壶内壶外气色:清代老紫砂壶的内外壶面通常有特殊的颜色,如紫外粉内、鹅黄外。
这些气色应保持均匀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斑痕或颜色不匹配的地方。
4. 沉甸感和声音:清代老紫砂壶由于泥料质地的特殊性,所以在手持时会有一种特殊的沉甸感,而轻拍壶盖或壶身时也会有特殊的声音。
鉴定时需要注意感受和比较这些特殊的手感和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鉴定清代老紫砂壶时最好寻求专业的鉴定和意见,因为紫砂壶市场上有很多仿制品,只有经过专业鉴定才能确定是否为正品。
紫砂老壶全攻略(鉴别,价格,选购,及其他)

紫砂老壶全攻略(鉴别,价格,选购,及其他)明人李渔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
近年来,古壶名壶的价码被炒得老高,市面上还有不少仿品、赝品。
随着电视连续剧《紫玉金砂》的播出,“紫砂热”再度升温。
作为老壶店主的提醒,但凡收藏,一要有闲钱,二有要眼力,否则上当受骗,自是难免。
那么,如何买到货真价实、工艺精美的紫砂老壶呢?鄙人就自身二十多年接触紫砂老壶,探讨一些经验,同时欢迎壶友指正和补充:一新老壶划分谈及老壶,当然需要知道什么时期之前的壶为老壶,这对于玩壶、赏壶、藏壶都是必要的。
老壶的涵义很广,上到明清古壶、民国近代壶,下到合作社壶。
谈回流壶,一般壶龄10年左右也叫老壶了。
有点壶友说买回家还没用就是新的,壶商说上货归来刚摆上架的才是新壶。
紫砂制壶不过数百年历史,但就老壶与新壶,划分的标准却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以民国为限为宜,民国之前,为老壶期,民国之后为新壶期;以此划分,多与壶眼孔数的转化有关。
1、紫砂壶通向壶嘴的出水孔在民国以前多数是独孔的。
2、此后才出现了多眼网孔。
3、而向壶内凸起的半球形网孔则是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传来的。
也有以文革为限的,依据是古玩的划分标准。
根据紫砂壶艺术的发展演进,本人以为以八十年代为限。
因为八十年代后,随着海内外紫砂热的浪潮,紫砂壶进入飞跃期,有别于前辈的传统紫砂壶设计,款式和制作。
而且紫砂壶不仅仅是摆设雅器,也是日常用品,八十年代前的壶可称得上老态龙钟了。
二新老壶的识别一般买家都要问:你的老壶是真的?可见认识紫砂壶难,认识老壶更难,认识古壶名壶难上加难。
因为紫砂陶制作历史较短,出土器标准器极少,鉴别新、老难度较大。
专家和店主的解释需要参考,更要提高自身理性认识。
识别紫砂壶的真假,如同鉴定书画,要多看真品,多接触,多比较,经常做真伪、新旧对比,增加感性认识。
特别是刚入门壶友,要多看少买,多向有关专家朋友请教;其次是多与藏友交流,多观赏名家的杰作。
一般来说,注意以下几点,壶友的学费将优惠许多。
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

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
老紫砂壶鉴别最简单方法
1、看壶质地:
次质紫砂壶的表面质地较差,以及涂料不圆滑,容易有裂缝,比较容易辨别出来。
2、看壶底:
优质的老紫砂壶,一般是没有做得很光滑的,而次质的壶是会做的很光滑,以及凹凸不明。
3、看紫砂的等级:
优质的老紫砂壶是会有特殊的花纹,特别是其中的山纹非常清晰可见,而次质的紫砂经常只有粗糙的油墨花纹,也比较容易辨别出来。
4、看釉质:
次质的紫砂壶通常釉质不佳,易起烟波,雾状加厚,而优质的紫砂壶更稳定,手感更强烈,釉质更细腻,有亮光反射,更有灰度的变化,可以辨别出来。
总之,购买老紫砂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鉴别的方法比较多,但是上面提出的这几种是非常简单的方法,大家可以加以参考,把紫砂壶买的实惠又高档!
- 1 -。
紫砂鉴定简单方法

紫砂鉴定简单方法以紫砂鉴定简单方法为标题,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鉴定紫砂壶的真伪。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茶具之一,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使得紫砂壶备受追捧。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着很多假冒伪劣的紫砂壶,因此,学会正确的鉴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紫砂壶的外观来初步判断其真伪。
真正的紫砂壶通常具有精细的工艺和纹理,壶身光滑细腻,线条流畅,没有明显的瑕疵和破损。
而假冒的紫砂壶往往制作粗糙,质量较差,壶身可能存在明显的砂眼、裂纹或者颜色不均匀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触摸紫砂壶的表面来进一步判断其真伪。
真正的紫砂壶通常具有一种温润的手感,触摸时会有一种特殊的质感。
而假冒的紫砂壶往往表面粗糙,手感不好,甚至可能会有刺手的感觉。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闻紫砂壶的气味来鉴定其真伪。
真正的紫砂壶通常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陶土气味,这是由于其特殊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所致。
而假冒的紫砂壶可能会有其他异味,比如化学药剂的气味,这是因为制作材料不纯造成的。
我们可以通过倒水测试来进一步确认紫砂壶的真伪。
首先,用清水将壶内冲洗干净,然后倒入开水,观察壶内是否有渗水现象。
真正的紫砂壶通常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壶内不会有水渗漏。
而假冒的紫砂壶往往由于制作工艺不精细,壶内可能存在渗水现象。
通过观察外观、触摸表面、闻气味和倒水测试等方法,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紫砂壶的真伪。
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些简单的判断方法,对于一些高仿的假冒紫砂壶可能并不准确。
如果你想要更加专业和准确地鉴定紫砂壶的真伪,建议咨询专业的紫砂壶鉴定机构或者专家,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方法进行鉴定。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初步了解紫砂壶的鉴定方法,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的紫砂壶。
购买真正的紫砂壶不仅可以享受其独特的饮茶体验,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支持和传承。
讲解紫砂壶鉴定技巧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艺手法、款识以及泥料装饰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
我们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特殊性。
紫砂壶在收藏过程中,真伪鉴定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价值鉴定不是很权威。
面对这种状况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掌握鉴定紫砂器的基本知识,通过造型理清时代的脉络,了解各个时期各家作品的不同风格及工艺手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层次,就一定能去伪存真,还古代紫砂器的本来面目。
那么,上海紫砂壶鉴定该怎么做呢?上海御藏提醒,可从四个方面进行选择:砂质、颜色、加工手法、造型等。
综合来讲,近些年来收藏专家们在已经获得信息的前提下,基本上能从这些特征方面来很好的鉴定紫砂壶,都能大概的分析出年代特征了。
明清两代紫砂壶的生产完全是家庭式的作坊制,器物侧重反映的是紫砂艺人的个人风格,或规矩严谨,或粗放豪迈,或素面素心,或装饰华丽。
“自古茗壶似名人”是说壶的风格与古代文人雅士一样,各有千秋,而绝不雷同。
艺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展示出个性风采。
各具特色就形成了同一个时代个性之间的极大差异。
紫砂壶的鉴定则还处在摸索探求阶段,大体可以从几个个方面来考虑。
选购(一)、紫砂壶的实用性紫砂壶是用于泡茶注茶的。
所以,选购时不妨先就其实用的功能加以考量。
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的恰当,壶把的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以得心应手。
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考量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
因为,透过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产生情感,愉悦身心,百玩不厌,让人珍爱有加。
(二)、紫砂壶的工艺性紫砂壶的工艺性是指制作的技术水准,也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
尚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艺水准。
泥: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
所以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在于其用泥的品质。
纯正紫砂鉴别的方法

纯正紫砂鉴别的方法一、看颜色:纯正紫砂的颜色,不论紫色、黄色、红色或者是两者之间的颜色都应有玉石般的韵味,其光质为黯然之光,象上了油一样,越擦越润,不能上腊,不能抛光,可参考老玉石的材质效果,材质越稀有、越有价值,因为资源有限。
二、听声音:紫砂壶是陶之上品,所以壶的声音是陶的声音。
泡茶以后,声音沙、哑、沉,不能象金属声或者瓷器那么脆声,声音沙哑说明材质透气性好,内部不结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变味。
三、手感:紫砂壶的手感应具光滑圆润、舒坦,虽有颗粒但很圆润,紫砂颗粒一般以32目-60目为适宜,通过传统手工加工,石磨碾粹的砂粉其手感和机器加工出来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
四、养壶效果:好的紫砂,通过养壶泡茶少许,然后用于布干擦就能看出哑光色质,油性很重,时间养的越长,色质越深沉,古朴,直至产生壶之灵气,与人通性情。
紫砂壶第一讲究紫砂材质,讲究砂质的效果,紫砂矿岩从矿石风化到颗粒状,然后用石磨碾成带有颗粒的粉沫,加水练成熟泥,制作茗壶,这种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壶的透气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优良的材质颗粒效果使壶的音质为深、沉、沙、哑。
砂料最佳的颗粒为32目-60目。
原始的加工方法,可使砂壶产生圆滑、舒适的感觉。
紫砂壶的表面不论偏紫、偏红、粉红、豆紫等,养壶不久都应有象上油的感觉,不能枯、乏,显得没有活力象老人的皮肤。
紫泥应紫里泛青、泛红,红泥应红而不艳,本山绿泥应黄里发青。
过去茗壶的颜色与龙窑的气氛有关。
龙窑烧制的茗壶的颜色与龙窑的气氛有关。
龙窑烧制的茗壶,一般断面发黑。
纯正的紫砂材质,是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前提,充分利用材质的特点、颜色,表达紫砂的材质美、造型艺术美、日用功能美。
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讲究健康长寿,无毒、无害的纯正紫砂茶具更会被人们所青睐。
紫砂壶收藏过程中,在拿取或移动藏品时,应该注意下列操作规范:一是必须先清洗双手,以免手上有油腻而在拿取时致使藏品失手滑落摔坏;二是应在光照充分的时间内拿取或移动,以防因场所昏暗而使藏品受损;三是移动藏品前应该清理途经的通道,预防藏品被异物碰撞或者持物人被绊倒而伤及藏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 老紫砂的价值与鉴定方法紫砂中国公众号:zishachina。
壶即是我,我即是壶。
壶映我影,我恋壶真。
我处处显露属于壶的本色之美。
壶却时时显现属于人的涵养之身。
茶文化孕育壶文化,它将融合所有爱茶人玩壶人。
紫砂收藏大家刘创新先生刘创新个人简历刘创新,号慎斋,石耕庐,文荟堂,和正斋。
祖籍福建同安,1973年生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县,现旅居上海。
自幼酷爱书法篆刻尤好收藏书画文玩,设立文荟堂,致力于书画文物鉴赏研究,经营书画收藏咨询及投资规划。
书法拜师黄石庵先生、陈健诚先生,篆刻师承张耕源、韩天衡二位先生,作品四次获西泠印社优秀奖。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博士研究生。
曾任马来西亚全国独立中学高中统一考试书法卷评改员,及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书法篆刻班导师。
现为西泠印社社员、马来西亚书艺协会理事、浙江省篆刻创作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篆刻》杂志总编辑、台湾中华文物学会会员、中华画院副秘书长。
著有:《刘创新篆刻作品集》、《南国翰墨缘》、《文荟菁英-和正斋宜兴紫砂藏珍》紫砂收藏曾经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展出,并经馆方出版专辑《以适幽趣-明清茶具收藏展》。
1老紫砂的价值先与各位分享一段文字:宜興罐……器方脫手,而一罐一注價五六金……直躋身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慚色,則是其品地也。
——明·張岱《陶庵夢憶》陶庵梦忆(卷二)砂罐锡注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
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
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
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一砂罐、一锡注,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则是其品地也。
这段文字很有意思。
是明代的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里提到的。
张岱见识宽广,是个有品位的玩家。
由他说宜兴罐,就不是泛泛之谈了。
这里的宜兴罐就是紫砂壶。
瓶和罐是古代对紫砂壶的别称。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紫砂壶的价值,在明末清初草创初期已经得到很多文人认可,不是一般的日用茶具。
不是我们今天说经过市场包装炒作才兴起来的。
而是从创造开始就一直有很高的身价的。
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上都会接触到紫砂壶。
因为中国人喜欢喝茶,喝茶离不开茶具。
最好的茶具就是紫砂壶。
那么我们今天谈的紫砂壶,为什么有这么高的一个价值,让我们作为课题来讨论呢?它其实不是一个日用茶具这么简单。
我们先来简单的认识一下紫砂壶都有哪些品类。
紫砂壶的分类大致有:日用茶具/民间紫砂;名家紫砂;宫廷紫砂;文人紫砂;功夫茶具和外销紫砂。
我们先要对它的一个简单的发展史有所了解,才能够认识到它的价值,再进一步了解到鉴定的方法。
下面我就其中一些做一些介绍名家紫砂我们知道紫砂从它草创初期就出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大家。
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有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陈鸣远,邵大亨,杨彭年等,名家众多。
我之前在群里和大家聊天的时候也说到,紫砂壶是陶瓷工艺品类里面,落名加款最多的一个品种。
甚至来说,是除了竹雕有《竹人录》以外的品种。
所以紫砂的名家款这个方面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如果爱好紫砂的人,想要学习鉴定,那我们首先也要认识紫砂的整个发展历史里面,有过什么造型,有过哪些名家。
因为每一个造型都有一些严格的标准,每个名家也有自己的风格特征。
这些都需要记熟了,对于鉴定才有一定的帮助。
明代最大的名家就是时大彬。
这两件是很有名的时大彬的代表作。
第一件在无锡文管会收藏,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曾经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这件东西据说是在华师伊的墓里出土的,是确切的墓葬发掘,所以非常可靠。
而这件东西也作为一个时大彬的标准器,今天对时大彬有兴趣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第二件是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也是一件名品。
曾经在1936年的伦敦展出。
当时展出方大维德基金会主编了一本书,是把这把壶收录在了里面。
这两把壶大家可以注意到它的那个壶流。
壶流比较短,比较挺拔,很精神。
其实历代名家做壶的风格,比较能表现个人风格的就是壶钮、壶流和壶把。
尤其我们得注意到最有特色的都是在壶流。
清代的第一名家是陈鸣远。
刚刚发了两张图都是我自己收藏的5件陈鸣远。
根据我的统计表,目前私人收藏的陈鸣远有38件。
在38件里面,最多的个人拥有的件数,最多的是5件。
台湾翦凇阁黄玄龙先生,他本来有6件,但是6件里面1件是残器,最近出手了1件,那么现在他手上应该是四件半吧。
另外一个台北大藏家手上有4件。
这都是属于个人拥有陈鸣远算是多的。
我的5件陈鸣远,是一把壶四个文房器。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陈鸣远是划时代的一个大名家。
他的最大的成就,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陈鸣远作品,不管光货或者筋纹器、花货,涵盖茶壶、文房,是全面全能的顶级高手。
玄龙兄对他的评价说,陈鸣远已经超越了紫砂壶名家的范畴,他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一个雕塑家。
上面四张照片,第一件是陈圣思做的松鼠葡萄杯。
请注意,不是“项圣思”,圣思姓陈。
第二件的鸳鸯水盂是雍正乾隆时期大名家叫陈汉文的作品。
历史上有人说他可能是陈鸣远的弟弟,待考。
第三件是嘉庆、道光年间的大名家邵大亨。
第四件是杨彭年和瞿子冶合作的子冶石瓢。
这些都是紫砂名品。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紫砂的成就不仅仅在茶壶,有很多文房器,包括故宫收藏的一些御用的东西,也有大量的就是茶壶之外的文房器,或者说赏瓶。
可以说明紫砂在陶瓷上的高度不仅仅是茶壶。
宫廷紫砂除了名家紫砂之外呢,我们要重点介绍一下,紫砂有一个品类叫宫廷紫砂。
200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故宫博物院收藏宜兴紫砂'的一个专题展。
根据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在序言里面所写,清宫旧藏了一批紫砂器。
这些紫砂器,在故宫里的记录就是这些都是当年宫廷定制的东西,也有一些是地方官员呈送上来进贡宫廷的。
序言里面谈到了宜兴紫砂进贡宫廷御用,它的地位高于其它地方窑口。
我给大家发一些宫廷紫砂类的图。
大家如果对宫廷紫砂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买一本《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
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宫廷类的紫砂器。
文人紫砂还有一点,紫砂有它精彩的地方,就是因为文人参与了紫砂的制作。
在文献记载有提到,因为时大彬游娄东,结识了陈继儒这些文人,改制小壶。
可以知道,其实过去的名家,他们制作的茶壶是为了满足文人士大夫的品味,所以说他们做壶的高度和精度,是符合文人审美要求的。
晚明的文人特别强调对器物的讲究,也造就了紫砂的名家,制作了很多精彩的作品。
文人参与紫砂的创作,不一定是从嘉庆、道光时候的陈曼生开始。
很多书里都看到说是陈曼生首创文人壶。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文人壶的概念并不是说壶身上有刻字就叫文人壶。
做壶的名家他所做的茶具是为了能让文人使用,带有文人的审美品位的产品,我们就可以作为文人壶。
比较具体的其实从陈鸣远时候就开始了。
陈鸣远因为当时在曹廉让的府上做壶,经过曹廉让的文人圈推广陈鸣远的作品。
所以陈鸣远有很多作品上面的刻字是曹廉让的书法,还有汪文柏、马思赞等等一些文人有定制陈鸣远的作品,文献中还提到吴之振也曾在鸣远壶上题字。
所以陈鸣远和文人之间的合作很早就开始了。
而不是曼生的嘉庆、道光年间才开始的。
功夫茶具接下来我们还介绍一个品类,它就是功夫茶具。
什么叫功夫茶具呢?广东闽南喝茶的习俗,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夫茶。
广东闽南这些地方的人,过去喝茶习惯都是用小壶冲泡的,而且以朱泥壶为主。
台湾也是属于闽南文化的地区,所以台湾在紫砂壶收藏热潮的时候,特别偏爱小朱泥。
清三代的一些功夫茶具很精彩,我发上来给大家看一下。
这几把功夫茶具呢非常精彩,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比例,流、钮、把的协调性,壶身的饱满度,整把壶所散发出来的气韵都是非常高格调的,非常高雅。
我觉得功夫茶具的一些精品,其实也很有文人品位,应该也是南方的一些文人定制所使用的茶具。
外销紫砂接下来还有一类叫外销紫砂,我这里主要指清三代宜兴出口欧洲的一些茶具。
除了茶具以外,还有一些茶叶罐,一些赏瓶等等一些品种。
而这些外销紫砂并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贸易瓷的概念。
它应该是是属于高端的,就是我们说私人订制,是由欧洲的一些皇室贵族,向远东的大清国定制的。
我曾经写过这方面的文章说,外销紫砂最初流到欧洲,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有大量的订单的,而是一些外国的使节到了大清的时候,当时发现了这个新创造出的陶瓷品种,惊为天人。
当时很多流到欧洲的紫砂器,最初的一些并不是外销风格。
我们可以在欧洲的博物馆见到一些不是欧洲贴花风格的紫砂器。
我认为有一部分可能是清政府赏赐给外国使节的,因为这些使节把这些东西带到欧洲的宫廷,引起欧洲的宫廷皇室贵族的重视,才有后来的采购订单的。
从传世的外销紫砂器,据我所知,我所见过应该是国内的这方面爱好者、收藏家里面的数量最大的。
因为我常年在欧洲活动,也看过流传在台湾收藏圈的一些藏品,加上我本身比较偏爱这方面,我自己的收藏也应该是国内个人里面算是最多的。
我自己收藏了七八十件吧?基本属于外销紫砂的精品。
这些外销器里面,我们可以见到就是说它们大部分的材质都是采用朱泥,因为当时朱泥这个材料比较珍贵,而且烧窑难度比较大。
相比同时代康雍乾的一些内销器皿,外销茶具仅次于宫廷水平。
它的制作水平很高,比如它的赏瓶,做的非常端正,加上贴花工艺难度很大,其中很多大尺寸的朱泥非常难烧,甚至今天的烧窑水平都不容易仿制。
我在欧洲,大英博物馆,V&A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还有荷兰的一些博物馆和古堡,都见过这些外销器。
反而是国内的博物馆比较难见到。
可见当时这些外销器是针对欧洲生产的,而且生产以后全部出口,次品或者烧坏的应该都是直接毁掉。
目前宜兴的一些窑址,很少发现有外销器,这是一个谜,甚至有一些宜兴的行家认为有很多外销器可能不在宜兴烧,因为当时宜兴烧窑技术不容易达到这个高度。
2老紫砂的鉴定方法我们现在谈谈第二个课题,就是鉴定。
其实谈紫砂的鉴定很难,我以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做博士研究的时候,有一次我向我的导师请教一个课题,就是我做研究课题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困惑,因为在鉴定上我特别不自信,还有很多东西没办法说的太武断,因为很多课题以及很多案例还无法理解透彻,就是过去所讲的一些或者过去所发现的一些东西,今天可以被推翻,那么对自己所研究的结果也觉得不是这么确定了我导师郎紹君先生说其实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无所谓的。
他说,每个时代每个阶段,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研究,也许是在前面的人的基础跨进了一小步,但这一小步很珍贵,就是要把这一小步研究做出来,哪怕不成熟,那就留待将来也就是由后来的人去修正,心里不要有太多的负担,太多想法。
我听他这么说了以后,当时的困惑就解决了。
那么,我现在也是给大家做出一个现阶段的认知报告,也许以后会有更新的理解来修正我。
我这里发一个比较有趣的一篇关于我对紫砂鉴定的认识。
我找一篇文字找出来:1982年9月顾景舟先生在故宫博物院陶瓷所鉴定紫砂器记录: 1.鉴别紫砂器第一要了解艺人的手法,一个人有一个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