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款式及标识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紫砂杯入门知识点总结

紫砂杯入门知识点总结

紫砂杯入门知识点总结紫砂壶的选购是一门学问,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紫砂泥质量。

紫砂壶的材料是由特定的泥土制成的,而这些泥土通常是由陶瓷材料制造的。

而紫砂泥的质量对壶的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好的紫砂泥有精细蜜黄色或紫褐色,而且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手感顺滑、无凸起、无裂纹。

2. 壶的造型。

紫砂壶的造型各样,有的为圆形、有的为方形、有的为动物形,有的为植物形。

在选购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来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

同时壶盖、壶口、壶柄、壶底及各点的形状、大小、高矮厚薄等也要留意,是否吻合,是否协调美观。

3. 壶的重量。

好的紫砂壶重量一般都比较轻,而且摸在手上顺滑舒适,手感自然舒畅。

4. 壶的品质。

好的紫砂壶使用寿命长,不掉色、不开裂,有脂份溢出。

这一般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来辨别,因此在选购时除了自己的判断外,也可以请教专业的壶匠或者从事紫砂壶鉴赏多年的人士。

在使用紫砂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使用前清洗。

新买的紫砂壶,需要在使用前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尘土和杂质。

首先,应该将壶内填满水后煮沸,然后倒掉水并将壶内残渣和异味冲洗干净。

2.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紫砂壶冲泡茶水的时候,要注意茶水的温度、冲泡时间和精准度,还有没有茶叶残留、茶叶的曲直度。

3. 使用后的清洗。

使用后的紫砂壶也需要仔细清洗,主要是壶内壁,也要用刷子将壶内的茶渍、污渍和茶叶渣清洗干净,然后将壶内水倒干净并晾干。

在收藏紫砂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避免日光直射。

紫砂泥易受日光照射而褪色,壶盖上的造型易变形。

2. 避免阴湿。

紫砂壶壶内长时间存放,易生霉、易变色。

3. 避免接触化学物品。

紫砂壶表面的漆色、化工品容易对紫砂壶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紫砂壶的选购、使用和收藏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而且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紫砂壶如此的精美绝伦和独特美丽,因此是值得我们去投入的。

而且通过使用和鉴赏紫砂壶,也能让我们领略到传统的中国文化和茶道文化,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和品位,也能够增进我们和朋友们的交流和情感。

紫泥紫砂壶的鉴别

紫泥紫砂壶的鉴别

紫泥紫砂壶的鉴别一看,真紫砂壶的纹理清新、圆润,视觉有亚光的效果,有众多分布均匀的细小类似金属光泽的颗粒。

有的手工壶内壁,有从中心圆点向四周的放射状线,属于加工工艺过程中形成的。

二摸,真紫砂壶摸上去的手感细腻但不打滑,假紫砂壶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压摩擦就手感发涩。

这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的表现。

三转,转动壶盖,真紫砂壶的壶盖转动灵活流畅,并发出轻微“丝丝”或者“沙沙”的悦耳的声音,陶土的假“紫砂壶”则发出沉闷的“哧啦哧啦”声音。

四听,用盖子轻敲壶体,尽管有人不赞成这么做,但是这点非常有效。

真紫砂壶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声音短暂,敲击结束声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壶,敲击声音沉闷浑厚短暂;瓷器敲击的声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点像金属撞击的声音,一般人不好区分。

但是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瓷器的声音波长明显,敲击结束后,声音仍然持续数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证书,一般正品的紫砂壶都有制作者的手写证书,证书通常为宣纸,毛笔书写,书法俊秀,这是因为,书法是一个好的工艺师的必修课,好紫砂壶的增值更多体现在书法和绘画的技艺上,加盖印章。

印章的落款与紫砂壶底的落款一致。

六试水,水浇在真紫砂壶上面,不会形成明显的水珠,水是比较均匀的一片,然后没多久就逐渐被紫砂吸收。

第一,要注意观察器型。

紫砂壶各个时期的特征以这一时期的名家代表作品为主脉。

大名家制壶,都有其拿手的几种,器型都比较典型。

真正想牟大利的制伪者,必然要搞高仿品,而且要仿那些器型比较典型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

所以购藏者在观察器型,特别是名家作品的时候,不能被表面上的东西所迷惑,要善于观察壶的外形上那些微妙的地方,尤其是在壶体与附件的交接处和过渡处体会制壶者的匠心。

越是名家的代表作品,它所体现的艺术内涵就越应该深刻。

如果一把壶仅仅在形式上像某位名家的代表作品,而无法使人在深层次上把握其精髓,那么这把壶肯定是不能过真品关的。

不知道紫砂壶该刻什么?给你壶铭集锦

不知道紫砂壶该刻什么?给你壶铭集锦

不知道紫砂壶该刻什么?给你壶铭集锦壶铭,原本是指在器物上记述事实、功德或者鞭策、勉励⾃⼰的⽂字。

⽽紫砂壶铭,指在壶坯上镌刻的这类⽂字。

⼀般题(刻)在壶的正、背⾯,或者⼀⾯(另⼀⾯刻画)。

有很多壶友在私⼈订制紫砂壶时,不知道该刻什么壶铭好,下⾯是古今名家(部分)壶铭给各位壶友以作欣赏与参考。

孙道明遗器壶铭:且吃茶,清隐。

壶润茶⾹留佩题壶铭:留佩题壶铭把此⽡⽸⽯,亦作⽟壶看。

壶中⽇⽉长,⼭窗⽆依样。

三分分,茶解解,解之之渴。

天茶星,守东井,占之占,得铭饮。

时⼤彬壶铭:⾏吟⼭⽔之中。

夜泊江门外。

清风枞起腋。

明⽉⼀天凉如⽔。

⼀杯清茗,可沁诗脾。

叶应经霜绿,花肥映⽇红。

陈⽤卿壶铭:⼭中⼀杯⽔,可清天地⼼。

⽡平亲汲三泉⽔,沙帽笼头⼿⾃煎。

汪森题壶铭:茶⼭之英,含⼟之精,饮其地者,⼼恬神宁。

酌中冷,汲蒙顶,谁其贮之古彝⿍,资之,汲古得修绠。

古泉题壶铭:⾹引春茗,声度梅花。

吾⼭题壶铭:臂⽉团,宜左右,不求备,长相守,此延年,彼益寿。

孟⾂壶铭:⼀⽚冰⼼。

⽉下⽢泉。

⽩⽟⼭居。

松风⽔⽉。

⽟井⽣⾹味。

⼀勺之⽔多。

切吸杯中⽉。

只在此⼭中。

⼭中⼀古⼈。

知君于此景。

闲⼈野寺门。

平桃作别烟。

明⽉⼭中来。

明⽉松间照。

直上江⽔流。

⽩云天外⾄。

⽩云⼀⽚⽟。

⽟宇乍⽣凉。

花⾹讶正甜。

茶具质⽽坚。

⾹引古⼈来。

⾹中别有韵。

巫⼭⼗⼆峰。

⼋⽉湖⽔平。

⽔⼭作主⼈。

亦⾜以叙情。

⽔⼭作主⼈。

亦⾜以叙情。

春风饮诗古⼈来。

清秋⽉满映三红。

⼆⽔中分⽩鹭洲。

泉流直下三千尺。

明⽉⼀天凉似⽔。

洞⼝飞江⽇照斜。

吟到梅花句亦⾹。

⽉明林下美⼈来。

⽔接西江天外声,三⼭半落青天外。

⽵窗闲楼⼀⽚云。

江上春光留此⼣。

斜挹雪和凉见⽉。

⽉明⼀⼸凉似⽔。

就⾥春光随意好。

思清都为饮茶多。

⽔交以淡,茗战⽽肥,⾹浮雀⾆,助我诗⼈。

朱⽯梅壶铭:昔⼈咏梅云,⾹中别有韵。

芬花⼀瓢,东阁招邀。

寒⾹沁肺腑,同味江南佳。

范佳果,试槐⽕,不能七碗,兴来惟我。

花院闲吟处,呼童烹⽯泉,最怜松顶鹤,⾮舞避炊烟。

超实用:常见紫砂壶名字由来及其式样(下半篇)

超实用:常见紫砂壶名字由来及其式样(下半篇)

超实用:常见紫砂壶名字由来及其式样(下半篇)昨天给各位介绍了部分紫砂壶的名字由来和式样,是不是觉得不过瘾?今天给各位带来下半篇25、一粒珠一粒珠造型古朴,古韵盎然,庄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气又不失阳刚之气,造型惹人喜爱。

一粒珠如西瓜的壶型,可以使人清心安静,来洗涤尘间烦躁的心情,原因在于有句话如是说: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

但一粒的造型又如同一颗珍珠般珠圆玉润,饱满而剔透,壶身一大珠,壶钮一小珠,如同“母子珠”般形影不离。

然无论型如哪种造型,一粒珠大度豁达的造型以及其细腻精致都是一样的。

26、玉乳壶紫砂壶的一种。

壶以紫砂老拼紫泥为材质,紫而不姹,细润如脂,整器以玉乳为名,造型圆润充实,以曲线构成主体形式,自壶钮、盖、身、底脚,没有硬性的折线和角,显现球形大小均衡适度的节奏感。

一弯嘴、圈把、截盖与口吻合,扁钮至脚线与主体造型紧密呼应,触觉舒适,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尤其是形态流线的掌握,优柔曲折如小泉流水,妙哉妙哉!27、钟鼎壶钟鼎壶,传统壶型之一,此壶不仅取意古味浓郁,造型同样是大方古朴。

原矿紫泥泡茶简单,易泡养,此壶实用性强,性价比高,推荐给初入门的壶友!28、君德壶“君德式”乃因明季壶工张君德而名。

呈鼓腹矮梨形,三弯流朝天,圆环把,截盖圆珠钮,捺底,底款以行书刻满篇“诫子书”。

此壶以细密青灰砂制成,胎薄均匀,制作精巧,刻款流畅,窑烧火候得宜,手感顺滑,十分讨喜。

晚清时期,东瀛煎茶道盛行,外销日本的紫砂茗壶类颇为畅销,但满刻名篇文章之甚为少见。

29、巨轮珠“巨轮珠”壶,以壶型简洁著称,壶流均为炮管直流,大都为小品壶,有多种款式。

壶型圆润而敦厚,与泥料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了古朴的美。

炮管流,出水有力,水流如柱,气势磅礴!30、思亭壶早期的思亭壶,壶嘴曲度较小,流口简练,以竹刀落款于盖口墙沿,笔致尚称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壶,风格柔美,曲线明显,流口较尖,署款则各式皆备,有竹刀写刻,也有钢刀双钩刻,罕见钤印者。

紫砂壶器型大全

紫砂壶器型大全

紫砂壶器型大全鉴赏紫砂壶优劣的三个主要因素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

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分述如下:1.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

近代许多陶瓷专着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起其为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含有氧化铁,而在紫砂的砂。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反之则质差。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

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

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

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

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着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

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这就是摸非紫砂的对象,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2.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

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舓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

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

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

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

茶具行业知识培训初级-紫砂篇(ppt)

茶具行业知识培训初级-紫砂篇(ppt)
泡茶的实用要求。
紫砂壶的收藏壶工
艺的发展水平。
艺术价值
优秀的紫砂壶在造型、工艺、 装饰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给人以美的享受。
稀有性
珍稀的泥料和制壶大师的作品 具有很高的稀有性,收藏价值 较高。
实用性
优质的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 性能和保温性能,是泡茶的理
清朝时期是紫砂壶发展的高峰期,制 壶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形态各异、 装饰华美的紫砂壶不断涌现。
紫砂的传说与故事
有关紫砂壶的传说和故事非常丰富,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供 春壶”的故事,传说供春壶是明朝时期一位书童供春制作的 ,他以金沙寺的僧人作为老师,学习制壶技艺,最终成为一 代制壶大师。
此外,还有“曼生十八式”、“石瓢壶”等传说和故事,这 些故事不仅展示了紫砂壶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为人们带来 了许多美好的想象和感受。
早期的紫砂壶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多为实用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 种集实用、观赏和收藏于一体的工艺品。
紫砂的历史
明朝时期是紫砂壶发展的初期,当时 的紫砂壶以实用为主,形状简单,没 有太多的装饰。
现代的紫砂壶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 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的欢迎,还出口 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 要载体。
紫砂壶的鉴赏要点
01
02
03
04
泥料
优质的紫砂泥料应具有细腻、 滋润、色泽柔和的特点,且砂
粒感明显。
造型
紫砂壶的造型应比例协调、线 条流畅,符合传统工艺美学标
准。
工艺
精湛的制壶工艺表现在壶身的 打磨、雕刻、镶嵌等方面,工 艺水平直接影响壶的品质。
火候
烧制的火候掌握得当,使紫砂 壶具有一定的气孔率,能满足
05 紫砂的市场与前景

茶壶基础知识

茶壶基础知识

茶壶基础知识茶壶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也是茶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茶壶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一、茶壶基础知识——壶钮亦称“的子”,为揭取壶盖而设置。

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

常见有球形钮、球钮、桥梁钮、瓜柄形钮、树桩形钮、动物肖形钮。

(1)球形钮: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制作中采用“捻摘子”工序,搓、转、压挤而成,简洁快捷。

(2)桥形钮:形似拱桥,有圆柱状、方条状、筋纹如意状等。

作环形设单环、双环,亦称“串盖”。

平缓的盖面,环孔硕大的为牛鼻盖。

(3)瓜柄形钮:花塑器常用的钮式,如南瓜柄、西瓜柄、葫芦旁附枝叶,造形生泼。

(4)动物肖形钮:源于印钮。

有狮、虎、龙、鱼等,有写实、抽象变形、仿古手法并举,与主体统一协调即可(5)树桩形钮:取植物或果瓜的形态捏塑而成,如梅桩、竹根、葡萄等。

(6)花式钮及其他:随着新的陶艺形式发展,打破传统程式,以壶边大于口取代壶钮,有盖与钮融为一体的。

二、茶壶基础知识——流(1)壶嘴:称之谓“流”,为注茗而设置。

出水通畅而不涎水,注水七寸而不泛花,直泻杯底无声响,这与壶嘴壁厚薄、光滑,壶体孔眼、壶嘴眼、壶盖孔眼有着密切的关系。

依据传统模式可以分为:直嘴、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

直嘴:形制简洁,出水畅,明接和暗接处理都有。

一弯嘴:形似鸟啄,俗称“一啄嘴”,一般为暗接处理。

二弯嘴:嘴根部较大,出水流畅,明接和暗接处理均可。

三弯嘴:源于铜锡壶造型,早期壶式使用较多,明接处理较常见。

(2)壶体孔眼:明代多为独孔,清代中后期为多孔,有三孔,七孔,九孔等。

七十年代出口日本的紫砂壶一度用球形孔(侧面),其孔要求排列整齐,与嘴对正,并依据嘴形而设置。

三、茶壶基础知识——壶盖紫砂壶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三种形式。

嵌盖 :是指壶盖陷入壶口内,又有平嵌盖与虚盖之分。

紫砂壶与南泥壶的介绍及鉴别

紫砂壶与南泥壶的介绍及鉴别

紫砂壶与南泥壶的介绍及鉴别一、紫砂壶的特点紫砂壶既是注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赏的艺术品。

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获得极高的肯定。

(一)紫砂壶的实用性紫砂壶是用于泡茶注茶的。

所以,选购时不妨先就其实用的功能加以考量。

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的恰当,壶把的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顺畅,让品茗沏茶得心应手。

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考量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

因为,透过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产生情感,愉悦身心,百玩不厌,让人珍爱有加。

(二)紫砂壶的工艺性紫砂壶的工艺性是指制作的技术水准,也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等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

尚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艺水准。

“泥”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

所以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在于其用泥的品质。

虽然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感官的差异,与其使用的功能无关。

但就使用的习惯而言,紫砂壶藉泡茶品茗不断地抚摸,透过—2—手感的舒服,则可达到愉悦心灵的效果。

好的紫砂泥因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著特性。

所以,选购紫砂壶应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量。

“形”即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样式。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其间蕴藏了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形,汇集了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赞誉。

至于选择何种形状样式的壶为佳,则因各人心理需求的不同,很难论定。

不过,因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组成的部分,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应属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

“古拙素雅”与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壶的造型考量应以能表现“古拙”气氛的为优选。

“款”即壶的款识。

紫砂壶的署款,素来非常讲究。

它不同于一般作品的自属图章戳记式的格局。

因壶艺的韵致格调和书法绘画艺术同传,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老壶的款式及标识知识大全
近年来,紫砂收藏界盛起收藏一厂老壶热潮,尤以北京为甚,特收集归纳整理出原一厂的
壶款、标识,以馈壶友。
(一).壶款
紫砂一厂出产的样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几百种是跑不掉的.但是接触久了经手的东西多了
也能大致知道宜兴紫砂厂有生产过的样式. 哪些样式是一厂从未生产过的.
(二).标识
宜兴紫砂厂建厂历史悠久.从1958年直到1997年. 现今台面上的制壶名家几乎都是从宜兴
紫砂厂出来的 喜欢紫砂壶的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喜欢紫砂泥料.而紫砂一厂的泥料 正是
最佳的宜兴紫砂,其原料都经过筛选和养土,具有一定的水平尤其是一厂的烧窑更是有别于
外面民间的窑,有人试将紫砂厂的泥料拿到外面去烧 结果烧出来后表皮却较为干燥 重量
与紫砂的扎实度也大不相同.无法像厂内那样烧出来具有的水色与光泽 .
那要如何判断是否真为宜兴紫砂一厂的产品呢我想可以从好几种方式来加以判断:
一.标签
一般来说宜兴紫砂厂出厂之产品大多有贴上标签1977年起,紫砂壶的生产以创造外汇为
主,当时的生产以宜兴紫砂厂(紫砂一厂)为大宗,直到1997年紫砂一厂改制民营为止,
其间外销标志约分几个时期:
、一、椭圆形绿标(鸡蛋标)—约1977年—1982年;

椭圆形绿标即是坊间常说的“鸡蛋标”;这一时期是经历“文革”以来的复兴时期;百废待
兴,开始从半停滞状态恢复生产,然而一时尚不能恢复旧有的生产水平,工艺程度上也不是
很好。然因泥料风化陈腐时期更长,故紫砂品泥质极佳。
二、无标志(甲子泥的年代)—约1983年—1987年;所谓的甲子泥是台湾同胞对80年
代初期一厂普紫和拼料的通称;此类紫砂的胎土里用肉眼即可以看到不规则且細小的黄色与
黑色的矿粒,黑色颗粒尤其明显,俗称黑麻胎土或黑星胎土;可以肯定地说甲子泥并非全是甲
子年所生产,大约在82年即开始见到此类胎土的壶,一直延伸至甲子年后两三年仍然还有此
类壶品,所以应称甲子年前后较为客观!
这一时期应该是一厂的小康时期;侨商开始参与,台湾紫砂爱好者推动了紫砂市场的复苏,
紫砂在国际市场亦渐露锋芒。工艺水平逐步改善,紫砂品泥质亦极佳。甲子泥的出现,更把
泥质推上一个台阶。
以上两个时期的紫砂品,在坊间被称为“早期壶”。当然关于“早期壶”亦有人定义为仅限
椭圆形标壶,这且存不论。这一时期的泥质极佳,藏家玩家们为之倾心不已。但产量较少,
真品已经很少在市场上流通了。
三、方圆标(白标)—约1987年—1992年;
纸质白标是上面没有塑料膜,约在87-88年间使过。
一般市场此标多见。
之所以称其为“黄绿白标”是因为在使用后不久印刷好的金质退色造成的——台湾藏家如
是说。
上述四种在坊间通称“白标”,其实白标时期时间段很难明确切割 从87年到92年短短几
年4种标其中90年还用过泰国标和日本膏药标{1990年,两岸关系紧张,改用'MADE IN
THAILAND'或贴日本国旗。不过此标类壶市场绝少见},所以要一刀切哪个标确在哪年使用
我认为不符合实际。
这一时期当是一厂的全盛时期。在经过了一些年的探索磨合,加上外商的积极参与,生产工
艺和设计能力已经日趋成熟,有多样化的紫砂品推向市场。优质的紫砂矿源尚存,紫砂品生
产综合品质达到一个新高。然而因经济改革开放,厂外壶生产乱象逐渐显现端倪。现在看来
方圆牌方型标签,亦成为了一个防伪标签。
四、镭射标—约1993年—1997年;
激光圆标即坊间所说镭射标:
这一时期优质紫砂逐渐衰竭,生产与商业环境亦不甚理想,产品品质逐渐下滑。再加上市场
不良操作和经济问题,最终导致国营一厂以及其他厂先后改制或关停,思之令人神伤!
关于国营紫砂一厂发展中的几个阶段,一般是这样认为的:
1955年,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这是宜兴紫砂厂的前身。
1958年,合并其他28家私办的紫砂厂家建立“宜兴紫砂厂”,当时艺徒299人。
1970年,经过文革过,紫砂生产逐渐恢复,并在1973年新建54米隧道窑(烧重油),
并且广为产品设计新样,例如集玉、六方、龙凤、飞曲等。
1984-1985年,紫厂工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拼紫与铺砂的工艺大量使用,使泥料的变化
更加丰富。
1986年以后,三四五厂诸多非国营的紫砂厂陆续成立。
1997年,宜兴紫砂一厂,结束官方经营,改制为民营。
2000年,黄龙山4号紫泥矿井,因为愈挖愈深危险度太高,以及市场原因等封闭禁采,之
后又因水患将整个矿井淹没。
2002年,原本紫砂一厂烧陶时的隧道窑因为使用的燃料是重油不符合环保而被打掉!
五、特殊标—1990年,两岸关系紧张,改用"MADE IN THAILAND"或贴日本国旗。不过
此标类壶市场较少见.
除非真的遇到不肖从业者贴上假冒的标签 否则看到壶上贴有标签几乎可以断定是宜兴紫
砂一厂所出品的.标签看久了自然会熟悉.因为外面印的跟原厂还是会有些许之差别.由于这
几年紫砂市场低迷 实际上贴上仿制标签的壶并不多.尤其是雷射卷标.防伪功能较佳.也无法
撕下来重复使用,假冒的较少.
一厂制壶用泥,基本采用黄龙山四号和五号井深井泥。4号井的深井泥的品质是大家所称许
的。90年代中期,由于矿井渗水,4号井被封,存世的矿料资源和4号井老壶便显得珍贵。
然而当时是作为批量生产的出口产品,所以作工好坏,如以现在工艺水平来评鉴就稍嫌不足
了。
(三).作者与印款
接触一段时间后可以慢慢认识到紫砂厂一些作者的名字.也常常有人整理出厂内的陶手名单.
虽然名单常常变动.也要考虑有些陶手私底下在家里制作.但是仍然可以稍微作为参考.当你
看到某些作者比如说周六妹.沈建红.毛映红.蒋亚萍.蒋锐荞,任永芬.华小其等等.这些都是宜
兴紫砂一厂的作者.另外 1997年后直到今天仍然还有宜兴紫砂厂.方圆牌商标还是继续在使
用只是改为民营.我看过一张壶的照片,作者吕静芝.确实是厂内的人.但是那作品是1997年
后的紫砂厂所生产的.其泥料质感跟1997年之前的产品是有区别的 .( 但是 97后也有部分
分厂在厂内与台湾商户合资做出口的. 其砂料也是一厂的和窑火也是相当好的.和民间私加
工之品不可同日而言,值得一玩。)
当然一厂的成型工人最多时达到400-600人.而且经常变动.无法一一熟记.但是看久了还是
能熟悉.增加判断的依据.而有许多早期的产品.包括大部分的水平壶.都没有落作者款.而是落
中国宜兴,荆溪惠臣.南孟臣.荆溪江制....等等甚至还有刻字款. 这些印款也能成为判断的些
许参考.比如说哪个印款大致上是哪个年代所生产。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此种印款只能作为一部分的参考而不是绝对.以台湾商人跟宜兴接触的
程度来说.订制一批茶壶.想落哪种款.就可以落哪种款.稀奇古怪无所不有您想要何种印款壶
商都能生产给你,我还看过4把水平壶一套.底款分别为荆溪东.西.南.北孟臣...
所以说印款 只能作为参考
(四)土质与烧成温度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以上三种都会有很多干扰的变素.标签可以假冒.而很多壶
购买时已经过泡养没有标签.作者认识不完.也有家里私下作的.印款更是容易仿制.样式五花
八门
所以 最终还是要从土质来判断 宜兴紫砂厂的产品除了极少数的特殊情形:
【一】:其烧成温度绝对够高.以壶盖轻轻接触壶身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经过泡养后. 声音
明显变的结实.有的甚至会有类似金石的声音;如果你发现窑温不够.壶声音低沉不结实.大多
不是紫砂厂的产品.而烧成温度够.壶内绝对不可能有异味.你可以闻一下壶内.除了泡养不当
发霉之外.壶本身绝对不会有味道。
【二】:一厂壶本身会具有一定的水色与光泽.有时较佳的泥质不用泡养.光是洗干净.以布轻
轻擦拭就会散发温润的光泽。
【三】:质感与重量要够.紫砂厂的泥料密度高重量与质感都佳一般来说感觉会比厂外的来
的重些,但平衡感较强。
其实一厂商品壶泥料种类并没有很多.只是会随着时间的不同稍微有所差异,最大宗还是特拼
(特级拼紫砂)跟小红泥这二大类. 其它还有清水泥段泥绿泥..只要玩过一些壶,有一定的收藏
时间,应该对紫砂就能大致有些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