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介绍

合集下载

紫砂壶介绍

紫砂壶介绍

紫砂壶的介绍
紫砂壶(一)
蛋包壶
民国蒋裕泰
蛋包壶曾为邵大亨所创,容量较大,软提,适于家中与茶坊间携带,是清末茶坊的流行款式。

壶身圆浑丰满,线条柔和,长颈饰云肩线,挺而精细,口盖母子线配合,稳如天压地。

罐钵盖式用手捉开启冲泡茶叶,边饰双线,中有一小气孔。

壶嘴一弯,伸展自如,圆腴光润,品茗端拿摩挲,手感触觉舒适。

泥色为紫红色,久用光润如古玉,亚光闪亮。

底为凹形,颇有特点,在任何场合放置平稳、结实。

钮为半圆形,丰腴流畅,中置一孔。

蛋包壶是打身筒手工成型,,口部用刹凹法,内部光润无泥迹,技艺难度较高。

蒋裕泰,清代同治、光绪时(1862-1908),宜兴紫砂艺人。

生卒无考,工治砂壶,善釉彩。

裕泰陶器店店号印款为“裕泰”所用印款。

紫砂壶(二)
狮球壶
民国壶
此壶色泽紫红纯正,制作精细。

洪宪之年,春游阳羡蜀麓亲选名砂监制,孙明鉴书印,壶名狮球。

制壶名家江案卿制作的狮球壶,曾参加南洋劝业会展品,之后又参加1915年美国“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并获奖。

此壶壶体高仰饱满,曲张有质,壶颈高而挺括,与壶盖成葵式,上塑一卧狮捧绣球,制作精细,俗称“喜狮”。

壶流壶把较为简洁,品茗赏壶时,主题鲜明。

狮球壶均为手工制作,壶盖、口吻合精到,盖可任意转向。

十大紫砂名壶(十大壶王)

十大紫砂名壶(十大壶王)

十大紫砂名壶(十大壶王)紫砂壶起源于明代,自明至今,紫砂名家可谓瀚若星辰。

在如此众多的制壶者中,要挑选出10位最优秀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况且,艺术这东西,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好的,别人也不见得会认同。

曾经在网上查过,看有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或者进行过评选之类的,但是我没有查到。

因此,就斗胆选出了自己心中10位紫砂名家,其中明代2人,清代4人,现当代4人,姑且叫做“十大壶王”吧。

且每人选择代表作2件加以介绍,作品的选择标准有两个,一是作品的知名度,代表作者的艺术水准,另一个标准是个人喜欢。

再次郑重声明:此“十大壶王”非官方说法,实乃扬帆个人观点,如有不当,请您见谅!一、供春入选理由: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制壶者,被称为“陶壶鼻祖”。

作者介绍:供春(一说龚春),与金沙寺僧被共称为“陶壶鼻祖”。

相传紫砂壶为明代金沙寺僧所创,而供春则是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制壶者。

其出身卑贱,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一说婢女,然婢女岂能陪主人寄宿于寺中,且与和尚学艺?此说应不确),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

吴颐山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利用侍候主人的空隙时间,学金沙寺老僧制壶。

其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

入选作品:树瘿壶、六瓣圆囊壶《树瘿壶》壶评:造型古朴,为赭土黄色,砂胎,表面七凹八凸,结累如疣,指螺纹隐现,壶铭:“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

”此壶有“中国第一砂壶”美称,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六瓣圆囊壶》壶评:壶身分六浅瓣,配以壶盖,壶嘴及壶把皆起筋纹,以上下两节塑造而在壶肩相接。

壶以黝黑紫砂制作,掺以金砂闪点,现存于香港茶具文物馆。

不过,据专家考证,这两把壶从泥质、大小、工艺、烧成等诸方面考察,不符合考古和典籍记载的供春壶特征,应为后人仿作。

其中树瘿壶原盖上的印款为“玉麟”篆书,表明壶的作者应是清末制壶大家黄玉麟。

60种经典紫砂壶型及名称(爱壶者必看)

60种经典紫砂壶型及名称(爱壶者必看)

60种经典紫砂壶型及名称(爱壶者必看)西施壶原名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壶纽象**,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文旦、龙旦和西施三种壶形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三种壶都属于截盖壶。

文旦:为南方的一种水果,也叫柚子,是按照这个原型做出来的。

首创者徐友泉,明末清初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

”吴梅鼎之所以为世人所识,实在是因为写了一篇千五百字的《阳羡茗壶赋》。

吴氏曾祖是明正德进士吴颐山,正德进士何许人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的家童名声太盛,叫“供春”。

吴颐山少时在宜兴金沙寺读书,家童供春服侍少主的同时,据说偷学了寺僧制壶,不经意间,成了紫砂壶史上的鼻祖。

然后经历了赵梁、董翰、元畅、时朋“四大名家”,然后是时鹏之子时大彬一家独大,时大彬有一高足,就是徐友泉了。

而吴梅鼎的父亲和徐友泉交好,并请其到家中研制紫砂壶,成就了一段佳话。

吴梅鼎更是耳濡目染,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如时之粗”时,他不知道,紫砂史册上,已经有了他浓重的一笔。

半月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朝诗人张九龄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构筑美妙意境的同时,也给壶艺创作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用紫砂壶诠释对生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

每位艺人在创作“半月壶”时就是顺应诗人意地间,怡情自然的人生思索。

半月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正所谓“弱水三千,仅饮一瓢”。

半月壶协调和谐、舒张简洁、前呼后应,一张扬、一内敛,张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读越醉,半月壶营造的是一种源于心录上对团圆期盼。

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万里思更浓”;一把壶诉说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思念,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月圆人圆”的向往。

石瓢壶“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

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

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导语: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紫砂壶被誉为是最适合泡制茶叶的器具之一。

由于紫砂壶内壁含铁、锰、锌等微量元素,能够改善茶水的口感和质地。

然而,在市场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紫砂壶琳琅满目,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成为茶爱好者们的难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选择适合泡茶的紫砂壶,以帮助大家在茶道上探索更高境界。

一、了解紫砂壶的特点紫砂壶是使用特殊黏土制作而成的茶具,历史悠久,制作复杂而独特。

紫砂壶通常以泥料的色泽、质地、手感、声音等特点进行鉴别。

优质的紫砂壶泥料色泽纯正,质地细腻,手感光滑,烧制过程中有清脆的声音。

此外,紫砂壶还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

细腻的壶身和壶盖能够保存茶香和茶汤的温度,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

二、选择合适的壶型和容量选择紫砂壶的壶型和容量需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考虑。

壶型对于茶叶的冲泡效果和茶汤的口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壶身较矮胖的紫砂壶适合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大叶茶,壶身较高瘦的紫砂壶适合冲泡绿茶、红茶等小叶茶。

此外,选择容量适中的紫砂壶能够对茶叶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避免稀释茶汤或者浸泡茶叶过长时间。

三、考虑壶嘴和滤网设计壶嘴和滤网是紫砂壶冲泡的关键部分。

壶嘴的设计一般分为直口和弯口两种,直口设计更加适合快速冲泡,弯口设计则适合慢慢冲泡。

选择紫砂壶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冲泡习惯,选择合适的壶嘴设计。

滤网的设计则能够帮助过滤掉茶叶渣滓,保证茶汤的清澈。

一般来说,滤网较密的紫砂壶能够过滤得更精准,滤网较疏松的紫砂壶则能够保持茶汤的浓郁口感。

四、尝试不同的矿物质含量紫砂壶制作时所用的泥料中含有不同的矿物质成分,这些成分能够对茶汤的味道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含铁较高的紫砂壶能够增添茶汤的滋味和口感,口感更加醇厚;而含锌、锰等元素较多的紫砂壶能够使茶汤更具香气和口感。

选择紫砂壶时可以尝试不同的矿物质含量,感受不同的茶汤风味。

五、注意壶身的修饰和纹理优质的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会对壶身进行一定的修饰和雕刻,以增加壶的美观性和触觉感受。

紫砂壶知识

紫砂壶知识

紫砂壶的分类及选购方法紫砂壶既是一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玩、欣赏的艺术品。

因此挑选紫砂壶是门很讲究的功夫,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番紫砂壶的选购方法。

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获得极高的肯定。

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就以下几点加以斟酌。

紫砂壶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

光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型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

满足於不同藏家的爱好。

花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反朴归真的原理。

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

来源於器皿和建筑等题材,以书画,铭刻,印板,绘塑等当作装饰手段。

壶体壮重稳健。

最近方壶创作中更注意到方圆的结合,刚柔相间,更能体现人体美学。

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

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壶把便于端拿,壶最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心应手。

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选择壶的容量,壶最初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应清晰与流畅。

还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水准。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

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

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紫砂泥应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著特性。

所以,选购紫砂壶应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察。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至于选择何种形状样式的壶,则因个人需求的不同,很难一概而论。

不过,因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组成的部分,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应属茶道所追求的淡泊明志,超凡脱俗的意境。

所以紫砂壶的造型应以能表现“古壶艺的韵致格调和书法绘画艺术同传,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个金石篆刻名家之手。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是一种把茶叶装入其中品茶的传统工艺器具,它需要搭配
不同性质的泥料才能烧出所需的质地和外形。

常用的紫砂壶泥料有:
1、徐州紫砂壶,主要由碳酸钙、珊瑚砂、黑泥煤等材料制成,泥
料呈灰色,质地细腻,并且具有少量蠕变的特性。

2、眉山紫砂壶,由碳酸钙、花瓣等材料组成,具有淡灰色的泥料,使用它可以烧制出更加柔软和弹性的质感。

3、浙江紫砂壶,泥料以黑泥煤,浙江火炉石和珊瑚砂组成,是一
种古老的泥料,它具有密度大、延展性强的特点,可以烧制出更加漂
亮的外形。

4、湖南紫砂壶,它的主要原料是砂岩、珊瑚砂、浙江火炉石等,
泥料呈现深灰色,质地细腻,具有落重的特点,可以烧制出华丽的纹理。

5、陕西紫砂壶,由碳酸钠、浙江火炉石等材料制成,泥料色泽偏黑,口感较干,具有抗蠕变、抗温性好的特点,可以烧制出坚实细腻
的壶体。

6、江西紫砂壶,以萤石、珊瑚砂、浙江火炉石等原料组成,外表
呈黑、红两色相间的泥料,可以烧制出更加光滑的外观,延展性亦更高。

7、大山紫砂壶,主要由碳酸钙、珊瑚砂、浙江火炉石等原料组成,包裹在壶体外表上呈淡灰色,可以烧制出更加强硬的质地和更加精致
的外形。

这7种泥料都是常用的紫砂壶泥料,由于每种泥料性质不同,可
以烧制出不同的效果,因此紫砂壶雕刻艺术家会根据不同作品的表现
要求选用不同泥料,以追求完美的创作效果。

紫砂壶的介绍

紫砂壶的介绍

关于紫砂壶的一些收藏知识:明代盛茶风之气,而且喝茶方式与前人有所不同,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发展至今更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紫砂壶,除了国人被自家的传统艺术所折服,还受到了海外的追捧,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葛岳纯曾多次受国外邀请,对其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如今大家对紫砂市场对其十分的看好。

紫砂壶经久昌盛,和其独特的砂质和造型分不开,也和独特个性的装饰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很多爱壶之人都喜欢紫砂壶光塑器,就是因为其素雅,抚摸有其给人温润感受的肌理质感。

在紫砂壶上面进行题诗刻画,绘画,雕塑,更是增加壶的艺术文化价值,也是很多人很喜欢的,而且这些紫砂壶的价值都是有一定的升值潜力的。

紫砂壶装饰种类繁多,取材也更是无所不包含,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还有花花草草,各种植物。

装饰种类主要有刻绘、泥绘、镂雕、贴花、镶金、包金等装饰。

紫砂刻绘主要是指用刀在紫砂器具上进行雕刻,刻出图案出来。

这种装饰技艺是要求老师有着高超技艺和美学美术的功底,否则怎么能在并不是平面而是各种形状的壶上进行创作。

技艺高超的刻绘大师,可以在紫砂壶上刻绘十分讲究神韵的草书字体,行云流水般,这是刻绘字体很高的一种境界。

还有有的老师更是将历朝代的特色纹络刻于紫砂壶上,增添历史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有的刻绘会对其加以一定的色泽,有黑色、金色等,至于选择哪一种,每个人的欣赏情趣不一样,可以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

泥绘装饰主要是指在尚有一定温度的泥胚上,用其它色泥或本色泥料堆画出花草、树木、山水、飞禽等等图案。

用泥绘可以堆出一定的厚度,给紫砂壶增加立体艺术的美感。

颜色也是有多种,白泥、朱沙泥、乌泥等。

葛岳纯--包金云肩如意镶金是也是紫砂壶中一种常见的装饰方法,是指将借鉴铜器金银错工艺而形成的装饰技法,先在紫砂壶胚上刻阴文,烧成后再嵌入金、银、铜等金属丝,挫平抛光后,在紫砂壶的壶身上展现出金色的精美纹样。

紫砂壶装饰艺术种类十分的多,鉴于大家都那么的喜欢紫砂壶,各代优秀的紫砂壶艺人层出不穷,在传统的技艺上后人借鉴和创新,不断的探索,相信紫砂装饰会越来越丰富与精美。

爱喝茶的一定要知道,泡茶为什么要用紫砂壶

爱喝茶的一定要知道,泡茶为什么要用紫砂壶

喜欢喝茶的人都会细心挑选合适的茶壶,而选得最多的就是紫砂壶。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爱喝茶的一定要知道,泡茶为什么要用紫砂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一、紫砂泥材质的特点紫砂壶的特点就是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它能保持茶叶中芳香油遇热挥发而形成馨香,提高茶汤的晚期酸度,起到收敛和杀菌作用。

且泡茶后壶身传热缓慢,保温性好。

在提、握、抚、摸时不感炙手。

冬冷季节双手捧壶,把玩的同时还可以取暖。

紫砂泥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茶器,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能够吸收茶汁。

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锈(茶山),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

紫砂壶使用经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通过泡茶用壶,养壶,欣赏紫砂壶自体妍丽的肌理美,登大雅之堂,不少爱茶之人将其视为珍宝。

二、手工的魅力一个不锈钢的壶和一把紫砂壶,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一个冰冷,一个温润。

仅仅是材质上的问题吗?如果你懂一把壶是怎么做出来的,需要经过一个人一双手用多少工具通过多少步骤,最终把一块两三亿年以前的沉积岩矿石,变成一把紫砂壶,最后来到你的手里,你抚摸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紫砂壶比其它茶具要好呢?有人说,拿个玻璃杯泡茶也很好啊。

我不想从玻璃杯泡的茶好喝还是紫砂泡的茶好喝来讨论这个问题。

各种专家大神最终的研究结果肯定是紫砂更好。

但是也会有人不信或者质疑。

这都无关紧要。

把精力放在说服这些质疑者上永远没有头。

我认为紫砂是目前在生产的茶器里面凝结手艺人工艺最多的之一。

河南汝瓷、景德镇青花瓷、德化白瓷,潮州手拉壶等各地茶器,从作品上来说大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自也有各自的工艺特点。

但是一门手艺发展到这么细腻,这么完备,好像很少。

光是制作一把紫砂壶的几百种工具就已经可以让人叹为观止了!更何况在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追求效率的环境下能体现传统手工艺的东西最受人们追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文化的认同什么是文化?美国人搞不懂中国人为什么用毛笔写字都能成为艺术,说美国人没文化吗,实际上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工艺师介绍
• 徐安碧 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 束旦生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 徐金根 民间紫砂工艺美术大师 • 薛峰 国家工艺美术员 (师从邱玉林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 • 闫利 民间紫砂工艺美术员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工艺
• 圆壶: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 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圆 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 稳、匀、正”。 它的艺术要求必须是珠圆玉润,口、盖、的、 嘴、把、肩、腰的配臵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 流畅 ,达到无懈可击。 方壶:方器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此 种器型要求为“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 重”,方器除口、盖、的、 把、嘴应与壶体 相对称外,还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 口盖划一,刚柔相称”。其壶盖方向均可任意 变 换,并与壶口严密吻合,方器既为几何形 体,也属筋纹形体。 花壶:花壶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 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器皿造型, 这种壶艺造型规则是“源 于自然,而高于自 然,造型不仅应具有适度性的艺术夸张,又应 着意于风格潇洒”。因而紫砂塑器不仅应形象 生动,构图简洁,又应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 天然色泽来增强其艺术效果。 筋纹器:筋纹器是从生活中所见的瓜棱、花瓣、 云水纹等创作出来的造型样 式,筋纹 器选型不仅在造型侧视面上寻求变化 ,其俯 视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 其壶艺造型规则是 “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形和谐,比例精确, 纹理清晰,深 浅自如,明暗分明,配臵合 理”。
筋纹器——合菱壶
• 筋纹器主要是仿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囊和纹理,经提炼加工组成。 如瓜棱、竹条、菊花、玉兰和水仙等。规则的纹理组成,一般在壶体 上作若干等分直线,构成如瓜样的筋纹,故名。造型齐整、秀美、明 快,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 • 合菱便是众多筋纹器中的一款,壶钮与壶身均是由上下相间的筋纹花 瓣咬合而成,含苞待放。壶盖同样是六瓣花瓣造型,筋纹沟壑深深, 老师刻意表现出筋纹特有的凝重感,从而凸显出花瓣的肥硕。整个壶 身是由六瓣花瓣上下镶接而成,分布均匀,其中两瓣分别胥出壶流和 壶柄。流和把采用素面造型,嘴头尖尖且修长,很是锋利,飞把同样 气势挺峭,钢骨尽现。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紫砂壶介绍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紫砂壶
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 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 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而制作紫砂壶的原料, 宜兴独有的紫砂矿泥也尤为稀贵,当地人叫它“富贵土”。古人用“人间珠 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诗句,来褒扬古称阳羡的宜兴所蕴藏 的紫砂矿泥。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 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圆壶——西施壶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壶,文 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原先 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 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 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 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 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 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 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 施壶”。
作品:段泥西施 泥料:黄金段 容量:220cc
郭建明作品 泥料:原矿紫泥 容量:230cc
何忍群作品 泥料:原矿清水泥 容量:330cc
杨卫刚作品 泥料:原矿紫泥(配绞泥) 容量:260cc
王银芳作品 泥料:原矿紫泥 容量:33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方壶——僧帽壶
• 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壶式之一,因壶 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为口沿上翘, 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 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 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 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 略高,腹部略瘦。最早为元景德镇青白 瓷器。它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元代,最早 出现时的载体为瓷器。明以后随着大量 瓷器工匠转移到紫砂器方面的制作后也 将此器形移植了过来。它的用途初期专 为佛教僧侣饮茶,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步变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壶。紫 砂工艺大师顾景洲就有僧帽壶的作品, 并在海外拍卖出782万的天价。

清水泥: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
用后老味浓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 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名 之;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泥性: 干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 型较易。陈泥须回炼,否则易生黑边、 花泥,提炼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 剔除。清水泥为纯种紫泥矿,宜兴陶者 呼之“普泥”,为较常见之泥料;良者 稀而贵,劣者多而廉;玩家习称“红紫 泥”,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八方壶
陈顺根作品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花壶——竹段壶
• “竹”是品性高洁的植物,尤其是在宜兴这样一个竹的海洋,竹,更是人们 眼里口中的爱物,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 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 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 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像个活泼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 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 暑尽寒来,她仍绿阴葱葱,笑迎风霜雪雨。
天星竹
薛峰作品 泥料:原矿紫泥 容量28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名家名壶鉴赏
周荣金作品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仿古竹节
许卫中作品
泥料:紫泥 容量:26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樱桃竹节:老黑砂 大圆竹:一厂紫泥
梅竹情:一厂紫泥
平安竹:老黑砂 双线竹:老黑砂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元首壶
徐安碧作品。 ——元首壶,第一把元首壶是 为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制作的, 故有了“元首”壶之称。
泥料:原矿老紫泥 容量:70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竹段壶
薛峰作品 泥料:老黑沙 容量:18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竹段壶
闫利作品 泥料:原矿紫泥 容量:16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 红泥:矿氧化铁含量较高,优者光
洁明亮,橙中略见红光,劣者杂乱 阴霾,俗不可耐;-红泥原矿坚硬 似石,呈澹草绿色调,窑温略低, 较适製作小件茗器,可爱灵动,深 得世人喜爱。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泥料
• 黑泥:其色如墨,似黑夜浩瀚天际,
深不可测,配以点点金砂,直如天星闪 烁,高挂暗夜长空;神秘静寂、引人神 往,故历来深受世人钟爱。为早期最常 见通用之泥料之一,因矿脉里铁质成份 较高,日久使用,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 赞赏。养壶者之最爱。新壶初用砂土气 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 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合菱壶(同款)
闫利作品 泥料:原矿老紫泥 容量:250CC
薛峰作品 泥料:红皮龙 容量:30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其他壶型——石瓢壶
•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 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 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 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 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 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 “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 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 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竹段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 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 竹自清高,壶亦清高。昔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板桥竹石图 数幅,以达文人之意。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时而似有古风轻轻徐来,时 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来。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泥料
• 紫泥: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良者
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惯呼 “黑紫泥”,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泥料 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 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 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 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 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 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其中, 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槽、二槽青、底 槽清等三类,底槽清由于产自最底层, 质量更佳。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西施壶
薛峰作品 泥料:紫泥 容量:18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西施壶
闫利作品
泥料:原矿清水泥 容量:30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称心如意
高奋荣作品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得球
徐金根作品 泥料:原矿紫泥 容量:50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其他圆壶鉴赏

“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 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曼生石铫” 与“子沾石铫”相比,虽同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后者则 刚烈而古拙,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那么,紫砂“石 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 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石瓢壶
束旦生作品 泥料:紫泥 容量:540cc
扣扣伍贰肆陆七贰三贰玖
石瓢壶
泥料:清水红泥 容量:500CC 大石瓢 ——薛峰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