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精选3篇)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精选3篇)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精选3篇)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因此,它既是历史课,更是政治理论课。

所以,本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是在学习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着重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

同学们由于在中学阶段都已经系统学过中国近现历史,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但对历史发展的脉络,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对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情况,也还缺少深入的了解,并存在着若干困惑。

根据这些情况,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同学们应在补充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要着力注意弥补对近现代史把握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期能在原来所学近现代史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紧紧抓住这一主线,是学好这一课程的前提。

点、线、面的结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中,同学们要开阔历史视野,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加强对各种政治方案的比较。

比如要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注意联系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和世界大势论说中国问题;除政治史外,要注意加强对各个时期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进一步通过比较研究(包括各种社会力量的政治主张、建国方案的比较,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等),来认识与“三个选择”有关的问题。

历史观和方法论在学习中,还要注意各种历史观点和政治观点的表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对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分析,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从而锻炼自己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我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从晚清时期到建国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转折点,包括癸未、辛
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等。

这些事件不仅对中国历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我对
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对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的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中,我学到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转变的过程,了解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背景和历程。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我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分析中国目
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最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对历史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有了提升。

在这门
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阅读历史文献,如何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如何进行历
史分析和综合比较等等。

这些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历史学科中有用,也对其他学
科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仅让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更全面,也提升了
我的历史研究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我对中国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
好地理解了历史对当下和未来的影响。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

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惨痛、耻辱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更是一部彻底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任何子孙都是义不容辞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越是生活在和平稳定、物资充足、无忧无虑的环境下越要了解一百多年前那改变我中国的历史。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毛泽东也讲过:历史是值得注意的。

只有认真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的荣辱史,我们才能做到以古为镜、知古监今,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色会。

而作为理工科我,本身人文知识比较薄弱,于此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呢?西方列强犹如才狼虎豹一般入侵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下了中国近代史的首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赔款求和,西方大大小小的国家争先入侵中国,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被迫签下了大批的不平等条约。

其中,1894年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标志着中国正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反外侵斗争的几十年里,中国政权和经济都遭到严重冲击,中国人民在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同时,经济负担更加重、政治压迫更加深。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和西方列强侵略,其也有相当的积极影响。

从政治上看,中国的社会矛盾由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转向封建社会跟中国人民间的矛盾。

由此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严重的冲击,鸦片战争让国人看出时势格局,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从经济上看,中国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残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资本主义在萌芽中凋零。

从外交上看,自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认识了科学知识强大、西方工业发达带来的好处,统治者不再固步自封,开始学习西方知识,“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耻辱的历史、也是悲壮的抗争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历史是了解我们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基础。

近现代史纲要通过详细介绍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独立、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战争、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通过学习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其次,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思和警示今天的社会现象。

近现代史纲要中的许多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都是源于国家的软弱和社会的不公。

这些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不能重蹈覆辙,更不能让国家和社会再次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明白民族的独立和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付出艰辛和牺牲的,只有坚持奋斗和不断改革创新,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再次,历史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动力。

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如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代表,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感到自豪和自信。

同时,历史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历史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近现代史纲要中提到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和发展,都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真实写照。

这些变革和发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了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其实对历史不怎么感冒。

原本天真的以为历史不就是知道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某人做了什么吗,其他的并不需要研究太多。

然而在老师的教导下,我知道历史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历史留给后人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从中国近代史中我们就能学到好多: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我了解到:1840 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入入近代史。

中国的近代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夜的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这是一段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第二个阶段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天覆地的三十年——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入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愈加明确了学习它的目的和我们需要做到的一些要求。

我们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颠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入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入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历史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认识到历史的连贯性和复杂性。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过去的历史相连续的。

通过了解清朝末年国内外的各种因素,我明白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历史的延续。

其次,我也看到了近现代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再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近代史上的种种事件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动荡与痛苦。

同时,我也了解到那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如封建主义、不平等条约、经济落后等。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危机和处境。

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无论是在义和团运动中抵抗外敌,还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改革和革命中,中国人民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

他们不断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的权利,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民族精神。

此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让我认识到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从列强侵华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近现代史中充满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与争夺。

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在近代中国,国际力量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西方列强以及日本等国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只有深入了解世界历史,并坚定自己的立场,中国才有可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了历史的连贯性和复杂性,看到了中国近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互动。

这些心得体会让我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于今后的学习与思考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对于历史轨迹、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和历史失误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我认识到这段历史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隐藏着太多的真相和道理,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中心思想可以说是非常明确而深刻的:中国历史的命运与中国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

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过程中,历经无数的曲折和挫折。

这一曲折的历程,是一个中国的民族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故事。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归纳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最突出的重点就是我们应该看待历史的本质和认识历史的方法。

我们需要看到历史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是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的长河,也是有其普遍性和共性的。

同时我们应注意本质和表象的关系,关注历史的变与不变,正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等重点问题,不断推进思维的深化和认识的升华。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谨慎思辨,深入思考。

历史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领域,不同的思想体系对于历史解读有着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更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历史,不走偏或盲从。

我们需要克服传统思维的惯性思维,以新思维、新观点为指导,积极利用历史经验,促进现代文明进程。

语言表达方面,我们也要求准确简练,符合语文规范,文辞清新,表达真实感人。

因为情感和诚实的语言,才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并且体现出正确思考和思考深度。

我们也应该注意结构的严谨和条理性的清晰,并且注意词句的典雅,语言的通俗,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思考和认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个重要的认识历史和认识国家文化的过程。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的发展进程,也有利于我们结合现实思考和探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我们希望把这份真实、感人的历史融入到我们的人生旅程中,让它成为我们人生的里程碑。

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篇1大一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

虽然我在上中学的时候也学过历史知识,但是可能是因为我们在那个时候还小的原因,我只是死记硬背。

上大学以后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真正的社会,觉得学这些历史知识真的很重要,这个社会,政治的问题真是太复杂了。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感到我国近代史是太苦难了,深深感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真的来之不易的。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而现在的社会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改造与建设。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不能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

而信仰马克思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所主张的马克思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国门洞开,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

随着外国资本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农民和地主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也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

然而落后的生产状况和落后的阶级状况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政治行动。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段的表现先是近乎邪教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末盲目排外、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

为了胜利地负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但是在开学后,当听说我们要上一门名叫《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学习过,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区别嘛!而现在学习了之后才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

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

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

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

”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

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
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

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 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

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
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

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而后,中国又经历了抗日战争、为新中国而奋斗,最后成立了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建国之后首先确立了社会注意基本制度,然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最后才到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收获了很多!
一、我们要铭记历史。

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名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
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名族独立,人民解放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独立和幸福的来之不易。

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争强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么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指导的自觉性。

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们要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四,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问题,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任务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让自己的价值
观与世界同步并且正确。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对中国近代的耻辱和艰辛有了愈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从耻辱和艰辛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感到自豪。

我们要把这段历史铭记于心且作为动力,为国家的富强努力奋斗。

学习近代史,让我有了更加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作为一份子要把祖国的复兴作为使命,中国未来不一定会称霸,但有朝一日一定会成为世界发展的引擎!
学史可以使人明智,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