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长期疗效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效果。
方法: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随机取样76例,收治时间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分组方式采用顺序编码法,给予试验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给予常规组常规喉裂开术治疗,对比并发症率、语音指标。
结果:手术后,试验组并发症率2.63%,比常规组18.42%低,谐噪比(23.30±2.61)dB,比常规组(20.30±2.57)dB高,基频微扰(1.15±0.14)%,振幅微扰(2.63±0.29)%,比常规组(1.27±0.16)%、(3.87±1.02)%低,P<0.05。
结论: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中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语音功能,促进术后黏膜恢复。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效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喉癌属于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恶性肿瘤[1],诱发因素与环境污染、嗜酒、嗜烟、辛辣饮食有关,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吞咽不适、伴有血丝痰等,目前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然而常规喉裂开术创伤大,术后易引起并发症影响患者进食、发音功能,为此,研究取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资料,观察评价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随机取样76例,收治时间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分组方式采用顺序编码法,给予试验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给予常规组常规喉裂开术治疗。
排除标准:无法耐受本次手术治疗;既往喉部或颈部手术史;远端转移;病历资料缺失者。
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伴有不同程度咳嗽、嘶哑、吞咽困难症状,具备手术指征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
试验组42至81岁,计算均值(66.54±2.70)岁,病程0.5至2年,计算均值(1.17±0.25)年,男女比例19:19,常规组42至81岁,计算均值(66.59±2.64)岁,病程0.6至2年,计算均值(1.19±0.23)年,男女比例18:20,P>0.05。
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效果评价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5期声门型喉癌属于常见的喉癌类型,主要是指发生在声带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便可观察到典型症状,具有发展缓慢的特征,不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情况,但仍需注重尽早治疗,改善预后[1]。
当前临床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以手术为主,利用器械将病灶清除,并保留或重建喉部功能,传统可采用电刀部分切除术治疗,虽然可有效将病灶清除,但存在恢复慢、创伤大等弊端,因此需加强其他可靠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2]。
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能够在维持较低表面温度下完成治疗,减少对邻近组织的伤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及术后恢复快优势[3]。
为此,本次研究对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3月-2019年2月收治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排除合并心肺肝肾等疾病、严重营养不良影响术后恢复的疾病及接受其他治疗方案等;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并经颈部CT 检查明确[4]。
对照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63.48±3.95)岁;左侧34例,右侧26例;TNM 分期:T1a 期35例,T1b 期18例,T2期7例。
观察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45~79岁,平均(63.05±3.99)岁;左侧37例,右侧23例,TNM 分期:T1a 期34例,T1b 期22例,T2期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采用电刀烧灼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给予全身麻醉,选择颈部正中取T 型切口,详细探查,分离皮下组织后,沿会厌侧缘切开,将喉腔暴露,再利用电刀将病灶切除,并进行烧灼,将病变部位彻底切除后,再切除声带癌处,下声带肌,将喉创面缝合。
术后3~5d 给予抗生素治疗。
②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治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0.05.064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效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9-29T01:13:28.66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作者:唐平[导读] 目的:探析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中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文唐平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17[摘要]目的:探析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治疗中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文随机择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用盲选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25例,实施传统手术疗法)和研究组(25例,实施RFA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经统计,研究组手术时间、黏膜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RFA疗法合理应用于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促进患者黏膜恢复,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大大缩短手术治疗及住院时间,保障其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RFA;传统手术;临床应用效果声门型喉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声带部位,临床表现为发音无力、声音嘶哑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失声、呼吸困难现象,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而在声门型喉癌早期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干预,对改善其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效用。
因此,为提高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明确RFA手术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本文择取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案例择取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用盲选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年龄区间32~77岁,均值(57.43±4.19)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3:12,年龄区间33~78岁,均值(57.69±5.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值得统计研究(P>0.05),可比。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效果分析作者:苏钰茗牟基伟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討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佳木斯市东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喉裂开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
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嗓音声学检测[谐噪比(HN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微扰(Jitter)]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研究组术后3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术后7、30 d,研究组HNR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Shimmer、Jitte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0 d、术后半年、术后1年,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嗓音功能能够更快、更好恢复,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能够得到有效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关键词】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早期声门型喉癌语音功能Efficacy Analysis of Endoscopic 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Glottic Laryngeal Cancer/SU Yuming, MOU Jiwe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28): 068-073[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doscopic 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early glottic la ryngeal cancer admitted to Jiamusi Dongf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plan,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ryngeal dehiscence opera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s,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voice acoustic detection [harmonic noise ratio (HNR),amplitude perturbation (Shimmer), fundamental frequency perturbation (Jitter)]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VA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 d after operatio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t 7 and 30 d after operation, HNR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Shimmer and Jitter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30 d, 6 months and 1 year after operation(P<0.05). Conclusion: Endoscopic 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has high safety, the voice function of patients can recover faster and better,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pain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quality of lif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accurate,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Key words] Endoscopic 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Early 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Voice functionFirst-author’s address:Jiamusi Dongf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musi 154005,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28.017喉癌按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声门下型喉癌、声门上型喉癌、声门型喉癌,属于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分析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
方法选取52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观察组),且采用经鼻内镜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治疗,同时选取以往经传统喉裂开手术治疗的52例早期声门喉癌患者(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观察分析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单纯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局部控制率为82.69%,对照组局部控制率55.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复发率3.8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9.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显著,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可重复操作,具有低温、消融、止血、切除等功能,是微创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早期声门型喉癌;喉镜;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喉癌是临床恶性肿瘤疾病,在耳鼻喉科领域中发病率居第三位,仅次于鼻咽癌、鼻窦癌,50~70岁为好发年龄。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微创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并取得显著疗效,如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具有低温、消融、止血、切除等功能,适用于治疗耳鼻喉科病症,并发挥出积极的治疗作用[1]。
为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
该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52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到该院治疗的52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38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9~74岁;同时选取2010年1月前收治的52例早期声门喉癌患者作为对照组,35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49~74岁。
两组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诊断标准,无淋巴结转移,根据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喉癌临床分期标准[2],早期声门型喉癌分期主要为Tis期、T1a期、T1b期,选取的患者均为早期声门型喉癌,其中4例涉及声门下,有16例Tis期、78例T1a期、10例T1b期。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效果观察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声带切除术,试验组行RFA术。
比较手术恢复时间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用时、黏膜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率更低(6.67%vs2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RFA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确切,不仅能加快恢复速度、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推荐优先选用。
关键词:声门型喉癌;射频消融术;并发症;恢复时间Therapeutic effect of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n earlyglottic laryngeal cancerLiao DongAir Force hospital of the Western Thea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610011[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early 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raditional vocal cord resec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RFA. The recovery time and complications were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mucosal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significantly shorter,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6.67% vs 26.67%) (P < 0.05). Conclusion: RFA is effective inthe treatment of early 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It can not only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speed, but also have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o choose it first.Key words: glottic laryngeal carcino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plication; recovery time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老年男性多发。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观察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促进黏膜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改善患者嗓音声学功能的价值探究。
方法:收录56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为样本,均收录于2021.12——2022.12期间,入组后规范性分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对照组(传统喉切开治疗)、观察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
统计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性。
结果:评价组间临床指标及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性,两组住院时长差异较小,但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更低,P<0.05。
于手术前后评价组间嗓音声学功能差异,术前组间差异较小,术后两组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基频及标准化噪声能量参数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及标准化噪声能量参数更低,P<0.05,基频参数术后组间差异较小,P>0.05。
结论: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促进黏膜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改善患者嗓音声学功能的价值显著。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黏膜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嗓音声学功能本文特收录56例患者为样本,分组对照探究,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促进黏膜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改善患者嗓音声学功能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录56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为样本,均收录于2021.12——2022.12期间,入组后规范性分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对照组(n=28)、观察组(n=28)。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2-65岁,均值(53.84±6.33)岁。
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43-65岁,均值(54.16±5.79)岁。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
1.2方法观察组开展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辅助患者行仰卧位,全麻后气管插管,置入支撑喉镜并将患者声门充分暴露,针对病灶范围进行探查,纤维钳提起肿瘤并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头清除,范围应至患者病灶边缘外3-5 mm处,与此同时紧贴声带,消融功率设置为8W,止血功率设置为4W,注重对患者声韧带的保护[1-2]。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效果观察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07-17T16:43:15.5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4期作者:徐金霞[导读] 早期声门型喉癌较容易确诊,帮助患者及时的开展有效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聊城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
按照采用术式的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及切开组,分别开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获得的临床效果。
结果:射频消融组患者的施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切开组,且术中失血量低于切开组;射频消融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切开组;射频消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切开组17.65%发生率;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利于患者接受,能够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疼痛、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值得应用。
【关键词】声门型喉癌;早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疼痛程度;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3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4-0105-02 早期声门型喉癌较容易确诊,帮助患者及时的开展有效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方法较多,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应用相对广泛,符合临床与患者的需求,在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凸显了一定优势[1]。
本文分析了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筛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声门型喉癌早期患者。
按照采用的术式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以及切开组,每组均有34例患者。
射频消融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是(55.7±7.2)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长期疗效肖小玉1关建2朱华明2刘素茹2时海波2易红良2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早期喉癌;长期疗效
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对软组织的切割、消融与止血,早期主要应用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长期疗效报道尚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20例,并进行3年~6.5年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35~77岁,所有患者术前行颈部淋巴结B超、胸部CT、颈部增强CT及全身检查,了解病变范围,并排除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病理检查确诊为鳞状细胞癌。
TNM分期:T1aN0M012例,T1bN0M0 4例及T2N0M04例。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均无全麻手术禁忌。
1.2手术设备及方法手术均采用常规经口插管全身麻醉,垫肩头后仰,支撑喉镜充分暴露声门,调整好显微镜,明确病变范围,应用美国Arthrocare Corporation公司生产、型号为EIC7070的低温等离子一次性刀头,低温等离子射频仪能量调至为9档,电凝止血为5档,自肿瘤后端开始,距肿瘤基底部外约0.5cm开始消融,完整切除患侧声带肿物。
如肿瘤侵及喉室后被室带遮挡,则需切除室带以充分暴露肿瘤,并向外切除至甲状软骨板。
如侵犯前联合,则需切除前联合至甲状软骨板和对侧声带前1/4~1/3。
肿瘤切除后在安全缘的上、下、前、后四处各取组织送冰冻切片,如回报切缘均为阴性则手术结束,如某切缘为阳性或不典型增生则继续切除0.5cm后送切缘至切缘阴性为至。
术区检查无出血后退出支撑喉镜,术毕。
手术时间45~63min,术中出血约10~
20mL,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雾化吸入及化痰等治疗,注意观察呼吸及喉腔出血情况。
术后当天即可进食,所有患者均未行气管切开,术后无出血、感染、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术后2~5天出院。
1.3术后随访术后定期复查电子喉镜观察声带修复情况,复查颈部淋巴结B超及胸片,必要时复查颈部增强CT或MRI。
术后3个月内每1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2年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2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6.5年。
2结果
术后1个月左右多数患者声带轻度肿胀,少量肉芽,部分形成肉芽肿。
术后2~3个月肉芽肿逐渐消退,局部上皮化。
4例T1b及4例T2患者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前联合粘连,无呼吸困难。
1例T1a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发现声门下新生物,遂行支撑喉镜下活检,术中确认复发后行气切十左侧垂直半喉切除术,术后无复发及转移。
1例TNM分期为T2N0M0的患者,术后6年随访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因全身情况差而放弃治疗,目前带瘤生存。
1例随访3个月发现左侧声带赘生物生长,行支撑显微喉镜下激光辅助左侧声带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
其余患者均未见复发或转移。
局部复发率10%(2/20),3年及5年累计生存率100%。
3讨论
声门型喉癌是喉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早期出现声嘶容易被早期发现,因此很少出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Silver等[1]指出早期声门型喉癌解剖学上定义为局限侵犯声门区组织,尚未波及周围软骨和肌肉,同时亦无淋巴结转移。
所以目前对于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都提倡微创方式,如低温等离子及CO2激光手术切除,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喉的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是在低温下完成病变
作者单位:1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诸暨311800);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030)通信作者:易红良,E-mail:yihongl@
组织的切割和消融,其可通过电解质介质,在等离子电极和组织间形成等离子体薄层,层中的离子被电场加速,将能量传递给组织。
在低温下打开分子键,使组织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而消融[2]。
由于低温消融切割,并且可以同时止血、冲洗和吸引,及时清理术野内消融组织的残余物、分泌物和血液等,因此具有保持手术视野清楚,手术精准,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
由于使用低温切除喉部肿瘤,对正常黏膜热损伤小,术后容易恢复,疼痛轻,避免气管切开、喉裂开及鼻饲,减轻患者痛苦,保留喉功能,减少并发症[2-4]。
低温等离子虽然采用低温切割技术,但仍有一定的热损伤,术区可形成肉芽组织,部分患者可形成肉芽肿,需3个月左右消退,个别患者需约6个月。
肉芽肿需与肿瘤复发鉴别,一般肉芽肿表明光滑,水肿样,有光泽,并逐渐局限,缩小,最后消退。
而复发的肿瘤一般表面粗糙、污秽或呈菜花状,必要时可活检明确。
为尽可能减少肿瘤复发,我们的经验是距肿瘤后外缘5mm开始向前切除,便于抓钳牵引,确定肿瘤的切除范围及安全缘。
肿瘤如侵犯前联合或喉室时应切除肿瘤至甲状软骨板;如术中发现甲状软骨板有侵犯,应中转颈部开放性手术。
如肿瘤侵犯声门下,由于肿瘤极易侵犯气管环或通过环甲膜向外侵
犯而不建议行低温等离子手术。
本研究中即有1例因术后随访10个月发现声门下约5mm肿物,行活检确认复发而行开放性手术。
早期声门型喉癌一般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极低,本研究中1例患者术后6年喉部虽未见复发,而颈部发现淋巴结转移,因此即使是早期声门型喉癌也要长期随访,既要重视喉局部复发情况,更要注意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注:本文资料由第一作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期间收集整理所得)
参考文献
[1]Silver CE,Beitler JJ,Shaha AR,et al.Current trends in ini-tial management of laryngeal cancer:the declining use of
open surgery[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09,266(9):1333-1352.
[2]刘敏,牛广宪.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4):422-423.
[3]汪晓锋,高兴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9):495-497.
[4]胡焱,傅江涛,陈剑波,等.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术中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9):847-849.
(收稿:2018-07-30修稿:2018-09-11)
针清后外敷中药面膜治疗痤疮63例疗效观察
章广庆
关键词针清;中药面膜;痤疮
痤疮,常发于青春期,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白头、黑头)、丘疹、结节、脓疱、囊肿性皮肤损害为主,若伤及真皮,可形成瘢痕和窦道[1]。
痤疮对患者容貌有一定损害,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孤僻、自卑感等不良情绪[2]。
研究发现,中药面膜能促进皮脂腺排泄、预防继发感染,有消炎、杀菌、止痒等功效,对痤疮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3]。
笔者采用针清术后外敷自制中药面膜,配合维胺酯胶囊口服治疗痤疮,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浙江省兰溪市皮肤病防治站皮肤科痤疮患者126例,均符合痤疮诊断标准[4]。
近1个月内未进行与本病相关治疗,无妊娠,无其他疾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
本研究经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维胺酯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批号2015001,规格:25mg/片),1次25mg,1天3次,连续6周,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治疗组针刺清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皮肤病防治站皮肤科(兰溪3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