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

合集下载

浅析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

浅析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 : U9 4 1 T 8 .3 文献标 识码 : A
随着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 越高 , 越来越 多的社会
人们对 于 自然有着本 能的 向往 , 在商业空 间的景观设计 中将
活动被附加在商业活动内容上 , 并逐渐 形成 一种新 的消 费文化模 自然的文化与商业 的文化进行 充分 的交 融 , 过各种 自然的元 素 通 式 。“ 参与体验” 交 流互动 ” 与“ 成为 现代消 费群 体主 要 的物 质 与 如广场树 阵、 坪、 草 几何形 的灌 木或花卉 、 然 的水景来实现人们 自 精神需求 。为了能够迎合这种需求 , 商业景 观设计需要 突破原先 对于 自然的渴望 。如麓 山商业 广场 , 使得 中心喷泉成 为广场 的构 四周 布置旱地 喷泉 , 特色 景观 灯具等 。在 下沉 式广场周 单纯的购物理念 , 要将消 费购 物完全融入娱乐休 闲之 中, 为购物 、 图 中心 , 休闲娱乐 消费过程 提供 多样 的空 间环境 , 为交流 、 动提供 一种 围布置坡形绿地 , 互 使得休 闲空 间与商业空 间融为一 体。坡形绿地 自然 山石 , 片 山有致 , 石生 情 ” 增加广 场 的 “ 寸 , 轻松的平 台 , 从而让这种体验过程去 弥补现代都 市 中机 械单调 的 上布置庭园灯具 , 生活 , 并让消 费者乐 意融入环境 , 最终形成 美好 的记忆 。在 本文 自然气息。景观花坛为人行道 与坡 形绿 地的分界 , 使人行 道与下 同时在跌落 式水体 附 中, 笔者努力在设计实践 中将 多重体 验与多 重空间感受融 合在商 沉式广场之 间有一 自然而舒适 的过渡空 间 , 使游览 空 间, 商业 空 间 , 闲空 间有机地 融合 , 休 形成 业空 间之 中, 以形成 一 个多 样化 , 次化 与复 合 化 的交融 空 问。 近设置看 台 , 层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商业综合体是当代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公寓等多种功能,并且通常都拥有广场、园林、雕塑等景观设施。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对于整个建筑群的氛围营造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构成和形式语言两个方面对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进行浅析。

1. 主体建筑商业综合体的主体建筑通常是购物中心、写字楼或者酒店等,这些建筑往往是整个综合体的标志性建筑,它们的外观设计和功能布局直接影响到整个综合体的形象与功能。

在景观设计中,主体建筑的外立面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美学要求,更需要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整体的气质和品味。

2. 绿化景观商业综合体通常会有大片的绿化景观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提供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

绿化景观包括植物种植、草坪铺设、喷泉雕塑等,它们的布局和造型需要和主体建筑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景观效果。

3. 建筑广场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广场通常起到连接各个功能区域的作用,同时也是人们活动和集会的场所。

广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人流量和空间利用,同时还要照顾到视觉效果和舒适度,这需要景观设计师在平面布局和立体构造上做出巧妙的设计,以实现功能与美感的统一。

4. 艺术雕塑商业综合体的艺术雕塑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可以作为景观的点缀,也可以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艺术雕塑的设计需考虑到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既要满足美学需求,又要符合实际使用要求,这需要设计师在材料选择和造型设计上做出独特的创意。

5. 灯光设计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灯光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为夜间景观增添魅力,更可以让建筑和景观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从而增加了整个综合体的观赏性和互动性。

在灯光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光源的类型、光线的形态以及照明的节奏,以实现理想的视觉效果。

1. 现代简约风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大多追求简约、现代的风格,这符合当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和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追求。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商业综合体是指由商场、写字楼、酒店、公寓等多种功能组成的综合性商业建筑群。

景观设计是商业综合体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群的观赏性和舒适性,还可以为商业综合体的氛围营造出独特的艺术和文化特点。

下面就对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构成和形式语言做一浅析。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构成包括建筑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区域。

在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环境中,花园、广场、人行道、景墙、立面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元素不仅可以美化建筑群的外观,还可以为商业综合体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在商业综合体的内部空间中,广场、大厅、走廊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空间不仅可以提供顾客购物和消费的舒适环境,还可以展示商业综合体的品牌形象和商业文化。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外观和室内装饰上。

在商业综合体的外观设计中,建筑物的形状、材料、色彩、纹理等都是形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高端商业综合体通常采用大气高雅的外观设计,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金属材料,以体现其高品质的商业形象。

而一些时尚潮流的商业综合体则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独特的图案和充满活力的形态,以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在商业综合体的室内装饰中,形式语言主要体现在空间布局、家具摆设和装饰细节上。

一些高档商业综合体的室内空间通常采用开敞的布局,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高大的天花板,以营造出轻松宽敞的消费环境。

而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商业综合体则通常采用紧凑的布局和丰富多样的装饰细节,以营造出时尚活力的消费氛围。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构成和形式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整体形象和消费氛围。

一个成功的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群的价值和吸引力,还可以为顾客提供舒适宜人的消费环境,从而促进商业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个购物中心,更是一个结合了商业、娱乐、文化、餐饮等各种功能的综合性建筑。

而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建筑的形象和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构成和形式语言,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特点。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构成主要包括场地功能性规划、景观区位规划、景观元素设计、绿地设计、交通规划、灯光设计等。

场地功能性规划是整个综合体的核心,它需要充分考虑商业、休闲、文化等各种功能的融合,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而景观区位规划则需要根据场地特点和周边环境来确定景观布局和空间利用,使得景观能够与建筑相得益彰,相互呼应。

景观元素设计也是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雕塑、喷泉、休闲座椅、亭台楼阁等各种景观元素的设计与设置。

这些景观元素可以丰富综合体的空间层次和氛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绿地设计也是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建筑的整体品质,并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交通规划和灯光设计也是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交通规划可以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而合理的灯光设计可以为商业综合体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夜景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流量。

可以看出,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构成十分复杂,需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从而打造出一个完美的景观环境。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是其设计表达方式和特色,它主要包括了形体结构、材料运用、色彩搭配、空间划分、视觉效果等方面。

形体结构是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基础,它需要根据场地特点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建筑的整体形态,使得建筑能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相呼应,同时又能够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

材料运用是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建筑的材质、质感、色彩等方面。

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商业综合体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对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原则进行说明,做出城市商业综合体中景观设计方法的分析,希望对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方法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商业中心的要求在随之不断的提升,在设计过程当中,整个商业中心不仅是其交易和社交的主体,并且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社交的重要场所之一。

城市综合商业体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建设,其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越来越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

设计过程当中要注意商业景观设计的面积,关注涉及人员以及空间的情况,考虑设计和规划难度较为巨大,因此在设计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个性化分析,实现人性化设计和技术升级的要求。

一、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聚集区,有助于对城市的商业交通等各个行业产生影响。

设计过程当中要注意各部分空间组成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实现多功能高效率综合体的打造。

商业综合体基本上会兼具其功能协作空间紧凑的优化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生命和发展潜能的追求。

商业综合体在其城市规划建设当中意味着城市经济开发的中心,有助于树立城市的品牌和生活方式的标新立异。

商业综合体空间景观设计在城市空间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为市民和广大居民提供日常沟通和交流的场地,同时成为社交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之一。

综合景观建设具有多重的功能性和多元化的人类活动,因此它在城市空间理论构架和商业综合体价值当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景观空间在建设过程当中有助于实现城市风貌,建设特色城市,能够有效助力景观发展。

综合体景观设计在现代商业空间布局和统筹规划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可以结合商业心态、人群的购物理念、消费需求,专项的定制及商业综合体景观的服务能够满足其商业的布局,不仅局限在商业行为,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等多种场所,这样能够实现整个商业综合体商业模式的发展。

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分析摘要:近些年来,城市商业综合体这一商业模式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然而其在景观设计方面却未能及时与其发展速度相跟进,至此,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可以用空白来形容,其涉及空间复杂、人员活动范围广,并且还有着巨大的面积。

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理念,首先简要分析了国内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形式,探讨了国内商业综合体在景观设计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剖析了现有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方面所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应解决建议,希望能为业界提供学习参考。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策略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由国外传入的新型商业行态,实质即为高度集聚的城市商业中心,同时也是囊括甚至超越传统单幢建筑概念的建筑群或大型商业建筑。

商业综合体拥有着一般中小型商业中心所不具有的特征,如整体统一性、集约性、高通达性、功能符合性及高密度性等,因此受到广大消费人群的欢迎与青睐。

鉴于此,使得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在我国拥有着迅猛的发展势头。

1、国内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分析商业综合体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商业经营模式,我国在此领域发展时间并不长,在国内能够用于借鉴的成功案例还比较少。

使得国内城市商业在景观设计方面难免会出现各类问题,如广场与舞台导向作用不够;屋顶空间的大面积闲置;中庭垂直面景观节点绿化不到位;停车及配套设施的设置不合理;园林与艺术设计投入太少等。

因城市商业中存在此类问题,使其强大的对外辐射性、内部关系的高集约性、高密度与完整性,无法较好的展现出来,城市商业综合体在此状况的影响与制约下,变成了传统的单一商业的无配套、无绿化的商业建筑。

2、国内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原则商业综合体所开展的景观设计工作,与一般性的商业建筑存在诸多不同,其所涉及的环境景观、空间及建筑结构均较为复杂。

针对复杂空间的把握与分析,凯文林奇在其所著的《城市意向》中规整为五大要素,即绿化和标志、区域、道路、节点及边界,这些要素构建起了整个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基础。

城市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手法探析

城市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手法探析

城市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手法探析作者:周爱菊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8年第06期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向集约化、多元化发展转变,复合型商业景观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并成为一种对环境、空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景观设计手段。

基于此,以上海市金山工商联大厦为例,结合实际项目本身的城市规划设计,分析了城市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手法,形成对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较为深刻的认识。

现代城市复合型商业景观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并与建筑及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地标、工作生活的环境载体,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设计手法;上海金山工商联大厦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17.031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的飞速发展,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已经从纯粹的观赏功能向服务功能延伸,并在城市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现代商业空间内部功能开始向多元复合方向发展,与城市衔接的边界空间也越发外向化,外部的景观空间与环境设计因而也呈现多元化复合的状态。

因此,在平衡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和维持空间秩序方面,要求设计师能合理组合空间秩序,充分利用边界空间。

然而,目前在复合型商业景观的空间设计实现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们往往容易忽略每个建筑的个性以及建筑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从而容易导致景观空间设计过于平庸、人性化缺失及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基于此,从复合型商业景观的特点及原则出发,提出了复合型商业景观的设计手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抓住复合型商业景观在设计中的要点。

1 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设计策略1.1 公共性设计策略与一般商业景观空间相比,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应体现更多的公共服务性。

设计师在组织复合型商业景观时,既需要考虑景观空间场地内建筑的各种需求,又要考虑景观空间设计对周边的辐射影响和未来的潜在需求,如人行道、车行道、停车位、公共休憩空间等。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

浅析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构成和形式语言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是指对商业综合体的室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水景、雕塑等各种景观元素的配置和组合。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要考虑商业功能和环境融合,体现商业综合体的特点和风格,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便利的商业环境。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和人行道:商业综合体一般都有大量的人流和车流,因此道路和人行道的设计很重要。

要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为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空间,设计合理的道路网络,同时可以采用绿化和景观元素来增加景观效果。

2. 广场和庭院:商业综合体的广场和庭院是人们休闲、交流的场所,也是商业活动的集中地。

广场可以设置凉亭、座椅、喷泉等景观元素,营造出热闹、活跃的氛围;庭院可以设置花坛、假山、小桥等景观元素,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

3. 绿化和植物:商业综合体需要有丰富的绿化和植物来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环境,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舒适感。

可以在广场、庭院、道路两侧设置花坛、草坪、树木等绿化元素,还可以设置攀爬植物、垂直绿化等造型独特的景观元素。

4. 水景和水体:水景和水体是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可以通过喷泉、水池、水帘等形式来营造出活力和独特的景观效果。

水景可以设置在广场、庭院、室内等不同的区域,为商业综合体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 雕塑和艺术装置: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雕塑和艺术装置可以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也可以成为商业综合体的标志性建筑和符号。

可以根据商业综合体的主题和定位选择合适的雕塑和艺术装置,以展现商业综合体的独特魅力。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可以根据商业综合体的定位和风格来选择。

对于高端商业综合体,可以选择简约、大气的设计风格,强调线条和材料的精细处理;对于休闲娱乐型商业综合体,可以选择轻松活泼的设计风格,注重色彩和造型的丰富性;对于主题型商业综合体,可以选择具有独特主题元素的设计风格,以凸显主题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25-0043-02浅析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收稿日期:2010-05-07作者简介:王 毅(1978-),男,助理工程师,上海祥腾投资有限公司,上海 201208王 毅摘 要:结合设计实例,从优化城市空间和商业内外部空间的过渡关系,在商业景观中引入自然因素与自然体验以及引入文化概念等方面论述了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以期设计出多样性、丰富性的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

关键词:商业景观,过渡空间,自然因素,文化概念中图分类号:T U984.1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被附加在商业活动内容上,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消费文化模式。

“参与体验”与“交流互动”成为现代消费群体主要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为了能够迎合这种需求,商业景观设计需要突破原先单纯的购物理念,要将消费购物完全融入娱乐休闲之中,为购物、休闲娱乐消费过程提供多样的空间环境,为交流、互动提供一种轻松的平台,从而让这种体验过程去弥补现代都市中机械单调的生活,并让消费者乐意融入环境,最终形成美好的记忆。

在本文中,笔者努力在设计实践中将多重体验与多重空间感受融合在商业空间之中,以形成一个多样化,层次化与复合化的交融空间。

在这里笔者结合中外有名的商业空间实例与参与设计的通程麓山商业广场与上海宝山祥腾生活广场设计作为实例浅析商业空间的复合性,多样性设计手法。

主要从三方面来分项阐述。

1 合理的空间组织1.1 合理组织商业广场的中介过渡空间,形成商业区与城市区的空间交融处于城市空间与商业空间的过渡空间,商业建筑的外部公共空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开放优势,如步行街、中庭、室外广场等都是介于城市空间和商业建筑空间的中介过渡空间,合理的组织与利用过渡空间对于从城市引入社会活动和人流十分有利。

如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通过弯壁广场面向浦东南路扬路的交叉路口,弯壁广场是一个半室内外玻璃顶中庭,包括了交通空间和休息空间,利用灰空间成为与城市空间过渡的良好空间,使得人们在城市空间与商业空间之间的衔接流畅而舒适。

1.2 通过流畅的人行流线将商业区室内与室外形成整体空间为了在商业建筑中引入自然的光线与通风,在大型的商业建筑往往形成内部的步行街,使得人们在购物的时候能够自然的在室内与室外空间穿插。

如上海宝山祥腾生活广场景观设计中,广场的内街采用流淌的水流纹样作为整体铺装的设计理念,由于建筑的风格硬朗现代,水流式的铺装既弱化了建筑对内街空间的限定感,同时水流式的铺装还与室内空间相互贯穿,顺畅的游线使得各室内步行街入口和各空间节点都能有机联系在一起,突破了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增强了内街和外街的连续性和互动性,从而使整个购物空间像顺畅的流水一般焕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2 通过自然元素的合理穿插形成自然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空间2.1 通过引入自然元素形成商业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融空间人们对于自然有着本能的向往,在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中将自然的文化与商业的文化进行充分的交融,通过各种自然的元素如广场树阵、草坪、几何形的灌木或花卉、自然的水景来实现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望。

如麓山商业广场,使得中心喷泉成为广场的构图中心,四周布置旱地喷泉,特色景观灯具等。

在下沉式广场周围布置坡形绿地,使得休闲空间与商业空间融为一体。

坡形绿地上布置庭园灯具,自然山石,“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增加广场的自然气息。

景观花坛为人行道与坡形绿地的分界,使人行道与下沉式广场之间有一自然而舒适的过渡空间,同时在跌落式水体附近设置看台,使游览空间,商业空间,休闲空间有机地融合,形成多层次的融合空间。

2.2 在商业休闲空间中引入自然式的体验来形成舒适的商业体验绿树成荫,清水潺潺,看阳光落在青翠的草地上,设计师正努力的将这些自然的体验慢慢移植入商业空间,通过在休闲商业空间中布置树阵,形成树影斑驳的休闲空间,在餐饮空间中引入自然的水系,让人们在极具认同性与创造性的商业空间中享受自然。

通过创造特殊的场所体验,让商品和场景融为一体,以满足都市时尚人士的多方面需求,营造多元化城市的精神归属。

3 通过引入文化概念来形成商业性与文化性相交融的空间正如前文所说,人们对商业空间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商业性空间的营造,而引人入胜的文化体验在商业消费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商业空间中,引入文化概念及文化因素的手段,也使得人们在商业购物中体验到精神层次的享受。

而在体现文化性的方式中,宁波的天一广场与上海的新天地商业街,可作为两种典型。

3.1 体现现代文化特色的商业空间平庸的商业空间注定引不起人们购物的激情,而在商业空间中通过现代感与文化感强的设计空间来激发人们的购物激情,如马达斯班设计的宁波天一广场可以看作是集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城市新CBD 开发,以创新的文化与时代感来体现城市现代文化特色;而北京morning 的设计师陈斐对新中关村(下转第72页)·43· 第36卷第25期2010年9月 山西建筑S HANXI ARCHITECT URE Vol .36No .25Sep . 2010DOI :10.13719/j .cn ki .cn14-1279/tu .2010.25.131合规范要求,结构的安全可靠度降低。

2)在PKPM 计算程序中,一级框架梁受压区高度不能超过0.25,二、三级不能超过0.35。

SA TW E 程序只对计算配筋进行受压区高度和配筋率的验算。

而由于宽扁梁的配筋往往由裂缝或挠度控制,即梁的配筋会在“梁柱施工图”菜单里重新调整。

这个调整一般是增大配筋量。

而加大配筋量后,程序并不对受压区高度和配筋率进行验算和校核。

3)在高层建筑框架中常采用宽扁梁方案时,宽扁梁对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也有一定影响。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是由构件变形的三种模式引起的,包括梁的弯曲变形、柱的弯曲变形以及柱的轴向变形。

层间水平位移也是由这三种变形引起的位移分量组成,高层框架结构的构件典型尺寸一般具有这样的比例关系,即梁的弯曲变形是引起位移的主要因素。

在满足“强柱弱梁”设计原则基础上梁刚度的相对降低,会使结构水平位移增加。

4)在结构设计中,梁的经济配筋率一般在0.6%~1.2%之间,即可保证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质量,但该经济配筋率是针对窄梁的。

对非常规的宽扁梁,虽名义上计算配筋率还是在0.6%~1.2%之间,但已失去了经济配筋率的原始意义。

因为配筋率虽小,但是实际配筋量也会较大。

故对于宽扁梁来说,配筋率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参考意义。

而结构设计人员仍然按窄梁的设计经验用于宽扁梁当中,反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6 结语由以往我们的结构设计教材和经验可知,应尽量采用窄梁设计,而非笨重的宽梁。

宽扁梁配筋量大增加造价,抗震性能比传统窄梁差,节点施工难度大而影响施工质量。

如简单用窄梁的设计方法来设计宽梁也会造成设计误差。

即使建设方愿意承担由采用宽梁而带来的经济代价,但这不应是结构设计人员选择宽扁梁设计的理由,也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原则。

设计人员更应该在建筑和结构设计中相互配合,以寻找最优的方法满足工程建设功能及经济要求。

参考文献:[1] JG 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 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 [加]B ·S ·史密斯,[英]A ·库尔.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M ].陈 瑜,译.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12.[4] 刘 崇.宽扁梁的设计心得[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1):44.[5] 王冬松,李 峰.宽扁梁在工程中的应用[J ].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46-48.Design analysis of the narrow beams and the wide flat beamsLI Yun -fengA bstract :T hroug h separately design and calculating about adopting wide flat beams and narrow beams in simulate structures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zing the main reasons for disadv antages of the wide flat beams ,the thesis pointed out in structure desig ns we w ould better use the traditional nar ro w beams and to avoid design wide flat beams .Key words :narrow beam ,wide fla t beams ,mo del ,quantity of reinforcement (上接第43页) 的商业空间的改造包装,通过提炼新中关村的商业符号形成独具特色新中关的logo 和相应的标志,给一个原本平庸的商业空间附上特殊的文化内涵,使得提升整体商务空间的品味与关注度。

3.2 追溯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空间每个地区都有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文化,而挖掘当地独有的地域文化,向历史借一件外衣,也成为独具有历史魅力的商业空间,如上海“新天地”可以看作是对于传统的文化的重现与挖掘,通过青砖灰瓦石库门等传统元素还原了老上海的风情,可作为历史风貌区商业化改造的典范。

4 结语 商业空间中的空间交融,其实质在于易达性、舒适性及文化性。

可以是对城市空间的优化改造,对自然的追求,也可以是对历史的尊重,但最根本的应该是对人的关怀。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不变的口号,而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则是现代商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对于商业空间设计孜孜不倦的探索以及在实践中对于各种商业空间设计手法的感悟以此成文,望与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1] 江 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 ].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刘廷杰.后现代的商业空间———体验一种“短暂”的时尚[J ].时代建筑,2005(6):55-56.[3] 刘念雄.城市步行商业空间规划设计[J ].2005(3):25-27.[4] 赵仁冠,裘 蒂.斯拉斯基美国捷得建筑师事务所体验性设计和场所塑造[J ].时代建筑,1996(3):30-31.[5] 张金霞.商业建筑室内环境对购物心理的影响[J ].山西建筑,2009,35(4):39-40.Analysis on design methods of complex business landscape spaceWANG YiA bstrac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esig n example ,star ting from transition relation of city space o ptimization and commercial internal -ex ternalspace optimization ,it discusses commercial landscape space desig n methods from aspects of introducing natural factors ,natural experience ,as w ell as cultural co ncepts into commercial landscape ,with a view to design diversified and rich complex business landscape .Key words :business landscape ,transitio n space ,natural factors ,cultural co ncepts·72·第36卷第25期2010年9月 山西建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