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
高考语文基础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基础选择题及答案(16-20)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六)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坡度被覆偏颇推波助澜披星戴月B枯竭髅蝼估计沽名钓誉怙恶不悛C碑文牌匾裨益沁人心脾纵横捭阖D矩形沮丧狙击踽踽独行前倨后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黯淡好高骛远焕然冰释初生牛犊不怕虎B憔悴仗义执言痛心疾首防患于未然C洗练琳琅满目各行其事迅雷不及掩耳D晦涩振聋发溃高屋建瓴放之四海而皆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最近,美国向伊朗施加压力,企图伊朗放弃其核努力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核查。
2、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3、充分正视,积极应对,中国出版产业必然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A促使披露只有/而且B迫使透露只有/而且C促使透露只要/并且D迫使披露只要/并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这场战争来看,美国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就擅自行动,可能使战后的结果与美国本身意愿大相径庭,也就是说,美国这次擅自攻打伊拉克将得不偿失。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减轻考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考生的身心健康,真可谓两全其美。
C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关心和重视。
D既破世界纪录又拿金牌的北岛康介,在比赛中有一种不认输的拼劲。
对于这一点,从中学二年级起开始指导他游泳的平井教练赞不绝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萨达姆总统的两个儿子被打死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B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C正如西班牙《马卡》报所说的那样,通过亚洲之行,佩雷斯已经成功地将“皇马”这个品牌推销给了30亿亚洲人民。
D 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

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扎实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因此,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讨论强化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语文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基石。
它包括字词、句子、段落和篇章等多个层次。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正确理解阅读材料,准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首先,字词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单位。
掌握了字词的含义、用法和拼写,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对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词类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义。
其次,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
掌握了句子的构成和语法规则,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并且能够正确地运用语法规则来构建自己的句子。
比如,在写作文时,正确使用主谓宾结构、并列句和复合句等句子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和流畅。
最后,段落和篇章是语文表达的更高层次。
掌握了段落和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我们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展开自己的思想,使文章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例如,在写作文时,通过合理的段落分隔和过渡,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思路更加连贯。
二、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技巧进行强化训练。
首先,多读多背。
通过大量阅读和背诵,我们可以积累大量的字词和句子,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感。
同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句子。
此外,多读优秀的篇章和文章,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其次,注重语文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写作、翻译和复述等练习,将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例如,通过写作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翻译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复述练习,我们可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语文基础练习题PPT课件

5.A(B“对大家”后加“来说”;C 句不明确,“就像”前加“待他们”; D“无论”与“和”不搭配,“和” 应为“或”。)
6.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作 为该语段的结尾。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 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 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 温柔轻盈;____________。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 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 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 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 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场(chǎng)所 逮(dài)捕 疾风劲(jì ng)草 B. 应(yì ng)届 C. 功绩(jì ) D. 谈吐(tù) 贿赂(lù) 星宿(sù) 麇(qún)集 飒(sà)爽英姿 揆情度(duó)理 短小精悍(hàn)
1.A(B项“应”C项“宿”D项“吐”) Jūn 獐子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首屈一指 毛骨耸然 义愤 填膺 劳动锻练 B.励行节约 一枕黄梁 妄费 心机 通宵达旦 C.堰苗助长 结局园满 不可 思议 一劳永逸 D. 记忆犹新 乔装打扮 顷刻 之间 罄竹难书
2.D(A项“耸”应为“悚”,“练”应 为“炼”B项“励”应为“厉”“梁”应 为“粱”“妄”为“枉”;C项“堰”应
1.C(A项“扼”B项“强”D项“供”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真知灼见 鼓噪而进 B. 雅俗共赏 杀一敬百 C. 到处传诵 计划缜密 D. 改弦更张 墨守成规 高瞻远瞩
(完整版)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及答案(1-10)1(最新整理)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间不容发(fā)素面朝天(cháo)色厉内荏(rěn)前倨后恭(jù)B.物极必反(jí)左辅右弼(bì)素稔其人(niàn)广袤无垠(mào)C.言简意赅(gāi)无稽之谈(jì)臧否人物(zàng)不虞之誉(yú)D.戮力同心(lù)犯而不校(jiào)颐指气使(yí)恪守不渝(kè)参考答案:1.D(A“发”读“fà”;B“稔”读“rěn”;C“稽”读“jī”;“臧”读“zāng”。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迷底臆测怙恶不悛自怨自艾B.暇疵装璜舐犊情深并行不悖C.翘首溽暑负隅顽抗曲尽其妙D.恫吓杳然食不裹腹按奈不住参考答案:2.C(A“迷”“谜”;B“暇”“瑕”;“璜”“潢”;D“裹”“果”;“奈’’“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作者多年积聚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B.他对年迈的父亲这样粗暴无礼,真让老人心寒齿冷,欲哭无泪。
C.各国代表经过充分商榷,选出了本次大会的主席团成员。
D.他们把持下的工厂实际上实行的是封建法西斯专政,根本无民主可言。
参考答案:3.D(A中“积聚”可改为‘积淀”;B中“齿冷”的意思是“耻笑”,显然不能和“心寒”连用;C.中"商榷”一般常用于学术性较强的问题,此处可改为“协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B.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C.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D.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2024年(4篇)

高一的语文教学计划2024年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遵循新的课程标准,深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语文教学质量。
结合语文学科特色,我们将严谨、有序地展开各项工作。
以下是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的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含课文若干篇,其中精读课文若干篇,略读课文若干篇,选读课文若干篇。
教材的编排围绕训练重点,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序列,注重训练内容的整合性与螺旋式提升。
教材分为若干组,每组通常包含3篇至若干篇课文,并在每组课文前设有导读。
每组精读课文前安排预习,后附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有“略读提示”。
每组课文后还编排了“积累运用”环节。
本册教材设有若干个重点训练项目,包括《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按一定的顺序写》,分别安排在第二组和第五组。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导读:位于每组课文之前,旨在激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教材组成、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2. 课例: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
3. 读写例话:位于一组课文之后,对训练重点进行概括和归纳。
4. 积累运用:位于每组课文之后,主要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1. 词句训练:在低中年级训练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字典、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尤其是含义深刻的句子。
2. 朗读训练:确保课堂教学中有充分的朗读时间,培养学生朗读技巧。
3. 阅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注重在阅读中培养独特感受。
4. 习作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等文体的能力。
5. 语言积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名言警句、古诗、成语、对联、谚语等,实现熟读成诵。
四、教学目的要求1.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理解革命战争的艰辛,学习革命前辈的崇高志向和献身精神,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信念;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培养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德;培育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审美情趣。
如何针对高一语文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如何针对高一语文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这个阶段,发现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和综合素养至关重要。
首先,要明确高一语文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般来说,常见的薄弱点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文言文、古诗词鉴赏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等方面。
在阅读理解方面,如果学生感到吃力,可能是因为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不足或者缺乏答题技巧。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增加阅读量,不仅读教材中的文章,还要广泛涉猎课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时事评论等。
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
同时,通过做阅读理解练习题,熟悉各种题型和答题思路。
做完题目后,认真对照答案进行分析,总结自己的错误原因和不足之处。
写作表达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问题,可能表现为思路不清晰、语言贫乏、逻辑混乱等。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平时要注重积累素材,养成写日记或随笔的习惯,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在写作时,先构思好文章的框架结构,明确主题和论点,再逐步展开论述。
多学习优秀范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安排,借鉴其优点。
并且,要注重对作文的修改和完善,请教老师或同学,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文言文往往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
文言文的学习需要积累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背诵经典的文言文篇章,如《劝学》《师说》等,增强语感。
同时,要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逐字逐句进行翻译,理解文章的意思。
此外,还可以阅读一些简单的古代典籍,如《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的白话版,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古诗词鉴赏也是一个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要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常见题材、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学习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可以通过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多做古诗词鉴赏的练习题,掌握答题的规范和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一下学期期中备考强化训练7-语言文字运用(一)(含解析)

高一下学期期中备考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训练(一)(词语、修辞、补写)❖考题先练找不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秋与仲秋时节的故乡田野,,气味香浓,让人依恋,舍不得时光流转到万物萧疏的冬日那边去。
家乡的高粱帅气,高挑而匀称,颜色红艳艳的,像燃起万千火把。
谷子色泽金黄,沉甸甸地垂着它饱满的长穗儿,有些醉态地摇来摆去。
荞麦托起它的蝇头小白花,撒一地香气,吸引峰与蝶。
家乡,(① )。
有一年,突然从叫德都县的地方搬来十几户朝鲜族人,他们开始种起水稻来。
稻花很美,浅绿色,好看,亦香,所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就是这般情景吧?的确,稻田里的蛙声是空寂而悠闲的,然而有内容。
是喜悦,还是忧心?。
稻花盛开时,朝鲜族女人爱荡秋千,裙带飘飘,甚是好看。
人家爱干净,月明之夜,在河边,一边优雅地捣衣,一边唱起她们的“阿里郎”。
看样子,她们好像被自己的歌声所陶醉,神情专注,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都被感动了。
那种气氛,现在想起来,与李白所说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十分相似。
如斯,故乡田野的秋声里,除了虫鸣、鸟鸣、蛙鸣之外,又多了一种内容——(②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万紫千红描述不得而知使B.五光十色描绘不得而知连C.万紫千红描绘显而易见使D.五光十色描述显而易见连2.试分析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知识梳理强基础一、词语辨析的八个注意二、常见修辞手法三、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方法指津明思路一、如何辨析词语第一步:通读文段,挖掘语境抓关键。
词语题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适度改编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词语的某些特点而设计的,所以要细读文段,详审语境,找出关键词语,挖掘语境中的表意侧重点、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配等信息,进而揣摩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第二步:先易后难,排除两项缩范围。
周计划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知识点

周计划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知识点《关于周计划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知识点的那些事》嘿,家人们!今天咱来聊聊这个“周计划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知识点”。
这玩意儿啊,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就像是跟语文打了一场持久的游击战,一周周的计划就像一次次的冲锋号角。
你说这语文基础知识吧,真的是像那大海里的水,浩瀚无垠啊!字词、语法、修辞……每一个都是需要攻克的小山头。
刚开始的时候,我看着那一堆堆的知识点,真觉得自己像个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就拿字词来说吧,明明感觉自己都记住了,可一到考试或者做题的时候,嘿,它就变得模模糊糊,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
那时候我就想啊,这些字词是不是成精了呀,专门来难倒我!语法就更别提了,什么主谓宾,定状补,哎呀妈呀,感觉脑袋都要被绕晕了。
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语文老师们故意搞这么复杂来折腾我们。
不过呢,咱可不能就这么被打倒了。
这就跟打怪升级似的,虽然过程有点艰难,但每攻克一个知识点,那成就感也是满满的呀!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些小技巧。
比如把那些容易混淆的字词整理出来,没事就拿出来瞅两眼,跟它们混个脸熟。
还有语法,多分析一些句子,找找感觉,慢慢地就不再那么陌生了。
这每周的强化训练呢,就像是给我们的语文知识大楼添砖加瓦。
虽然一周周地过去,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但是看着自己的语文基础知识一点点扎实起来,心里那叫一个美!当然啦,这过程中也少不了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互相帮助。
大家一起讨论那些难题,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恍然大悟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总之呢,这“周计划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知识点”虽然不简单,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这座语文知识的堡垒攻下来!让我们一起加油,在语文的海洋里畅游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四)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号háo号叫号丧号哭号淘大哭
B.强qiáng强制强迫强化强词夺理
C.贴tiè字贴碑贴面贴俯首贴耳
D.累lěi累计连累累赘危若累卵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名不副实礼上往来呕心沥血如愿以偿
B.淋漓尽致麻木不仁络绎不绝明察秋毫
C. 流离迁徙奴颜婢膝气息奄奄迫不急待
D. 轻歌曼舞凭白无故前仆后继盛气凌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朋友在头一天对我说,他明天要送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
当时我不以为意
....,第二天接到礼物,我着实大吃一惊。
B.朱先生小时候经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
....成为最年幼的学生。
C.过去,我国能赶上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寥若晨星
....;现在,几乎每一项运动都有一大批世界级运动员。
D.出了问题,讳莫如深
....,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到最后往往不可收拾。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现在,许多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B.这个村今年水稻获得了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谷子,而且不吃国家的供应粮了。
C.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D.鉴于动物有上述特点,我们可以预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动物兵”出现。
5. 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圆月慢慢地翻过山坡,把它的光芒射到了河边。
___________
A.在山脚下,有条小河横卧在那里,一受到月光,小河便悄悄活跃起来。
B.这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的黑暗里,一受到月光,就微微地颤动起来。
C.这条小河横卧于山脚下的黑暗中,月光一照,则娇媚地欢跳不已。
D.这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的银光里,月光一照,就静静地动摇起来。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听朗诵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
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
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
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
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
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
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
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
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
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
时间沉淀,时间反复。
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
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
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
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
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
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
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
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
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
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
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
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
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
文字可泯,道义不泯。
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有删改)6.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7.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答: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答:
8.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6分)
答:
9.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四)
1.A(B项“强词夺理”的“强”C项“俯首贴耳”的“贴”D项“累赘”的“累”)
2.B(A项“上”应为“尚”C项“急”应为“及”D项“凭”应为“平”)3.B(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运用能力。
“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审核。
“考察”指:实地观察调查或细致深入地观察,目的是取得材料,进行研究。
(1)句意,不是具体的评定活动,而是讲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要注意与下文的“识别”的配合,因此应该用“考察”。
“协调”意思是配合适当,“谐调”意思是和谐。
根据句意,应该用“协调”。
“神志”指知觉和理智,“神智”,指精神和智慧。
据句意应该用“神态”。
) 4.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
)
5.D(A“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前分别加“是否”;B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的供应粮了,而且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谷子”;C“两个”有歧义,可改为“两名工人的合理化建议”或“工人的两个合理化建议”。
)
6.B(A项显然与上文不衔接,因为上文已点明了有河;C项,“娇媚地欢跳不已”不符合事物特征;D项“山脚下”不可能处在“银光里”。
)
6、【答案】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夸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理解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分点答,6分,就要考虑三点。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7(1)【答案】(I)(2分) 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的革命精神固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
每答出一点给l分。
意思答对即可。
(2)【答案】 (2)(2分) 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
每答出一点给l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着重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二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主旨作答。
8、【答案】①被书写的对象在历是上的重要性;②书写历史的作者,如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末的表现能力;③口碑、文字、金石、竹木纸帛等传播方式和载体。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筛选能力。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9、【答案】①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②以历史事实为依
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③以明确鲁迅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前后照应,顺理成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每答出一点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