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方家弄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2004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知名人士 都先后来乐山大佛视察,“乐山国际旅游 大佛节”的举办 ,更使世界了解了乐山, 乐山大佛走向了世界。随着乐山旅游的发 展 ,通过对遗产特征的保护,通过有条不 紊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的规划,乐山历 史文化名城及著名风景旅游胜地的地位和 作用越来越突出,去年乐山大佛景区被评 为“国家 4A景区” ,乐山市被评为中国 优秀旅游城市,并确定了建设国际旅游城 市的奋斗目标。
同时恢复一些古代陶瓷工业作坊,在展示 历史遗迹同时向人们展示同遗迹一样重要 的陶瓷手工技艺,也可以吸引游客的参与。 结合外部的高岭土矿保护区与自然环境, 让游客了解瓷都形成的自然条件,了解从 开采陶土到制成艺术品的全过程,让游客 感受景德镇古老的陶瓷文明和我们祖先的 智慧。
八、关于景德镇市应申报世界遗产的 建议
4、乐平文物保护区
历史文化保护范围的划定:
在保护区范围内对重要文物古迹以及古 建筑,根据其具有的历史、科学、艺术 价值,对其周围环境的要求,分三类划 分保护范围: 1、绝对保护范围,包括保护对象本身, 在此范围内要保护对象的原有格局,风 貌和面貌,未经审定机关批准,不得任 意新建、扩建或拆除。
2、建筑控制区,在对象四周划出一定的 距离范围,控制建筑要求保留城市特色, 有价值的地方恢复历史原貌,严格控制 建筑的密度和高度,要求保护范围内有 一定的绿地。
云南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后,立即成 为中国旅游界的黄金地段,中外游客纷至 沓来,甚至将近一半的游客来自国外,丽 江古城与其他景区的相互联系,如玉龙雪 山、云杉坪等等构成一个大的旅游体系。 丽江古城在短期内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成为一个彻底保护、恢复了原貌,保护了 传统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并形成了 以丽江为中心的辐射到大理、迪庆、怒江 等地的滇西北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区域。
景德镇里弄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思路

一
、
景 德 镇 里 弄 概 述
的系 统工 程 。介 于 这 一认 识 ,景 德 镇里 弄文 化 的保 护 必 须 要 做好 科 学 认证 和 顶 层规 划 ,必 须 要 制定 一 整套 完 备 的机 制和 详 细 的措 施 , 这其 中包括 建章 立制 、特色 里弄 修 复 、里弄 文化产 业开 发等 多个 方 面 。
景 德 镇 里 弄 非 常 多 ,在 民间 向来 有 ” 四 山八 坞 、 九
街 十巷 、三洲 四码 头 、一 百零 八弄 ” 之 说 ,这 是 历史上 景 德镇 市城建 的一 大特色 。 景德 镇 以制 瓷业 闻名 世 界 ,在 它千 年 辉 煌 的 瓷业 历 史 中 ,形 成 了众 多 的与 制 瓷 业 息息 相 关 的 弄巷 街 道 。古 时 景德镇 的里 弄多 为宋 、元 、 明、清 瓷业 兴盛 时 期所 建 。
才
景德镇里弄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思路
赵浩政 景德镇陶瓷学院 刘常春 景德镇陶瓷学院
摘 要 :景 德镇 里弄 和 里弄 文化 是景 德镇 市 的著 名历 史遗 产 。本 文从 非物 质 文化 遗产 保护 的 角度 提 出 了保 护和 发 展 景德镇 里弄 文化 的几 点基本 思路和 具体措 施 ,主要 涉及建 章 立制 、特色 里弄修 复 以及 里 弄文化 开发 等几个 方面 。 关键 词 :景德镇 里 弄文 化 ;保 护 ;发展
据 史料 记 载 , 民 国末 期 , 景德 镇 存 有 里 弄 1 0 8 条 。新 中 国成立 之 后 ,在 国家 的大 力 扶 持下 , 景 德镇 进 一 步稳 固 了全 国制 瓷 中 心 的地 位 ,制 瓷 业 继续 大 发 展 , 由此城 市 建 设 规 模迅 速 扩 大 ,居 民不 断增 多 。为 了满 足 日益 增 加 的 居 住 的需 要 ,景 德 镇 的 里 弄 建 设 也 进 一 步 发 展 。据 1 9 8 4 年 底城 建部 门统 计 ,全 市 城 区共有 新老 弄巷 3 2 4 条, 总长 5 4 1 公里 ,面 积 达 l 3 . 7 万 平 方米 ,这 是 景德 镇 里 弄 历 史上 的 鼎盛 时 期 。改 革 开放 后 , 随着 我 国 经济 的迅 速 发展 和居 住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和全 国很 多 其他 城市 一样 , 景 德镇 的 城 市面 貌 也 发 生 了较 大 改变 ,很 多往 昔 的里 弄 经 改造 消失 ,但 到 目前 为止 ,景 德 镇 依然 保 有 里 弄一 百
景德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令第52号

景德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正文:----------------------------------------------------------------------------------------------------------------------------------------------------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令(第52号)《景德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已经2011年5月25日市政府第11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刘昌林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景德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继承丰富的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发掘与传承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凸显城市和街区的景派风貌特征,提升建筑文化品味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应坚持系统化规划、科学化保护、特色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并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设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名城保护委员会),负责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文物保护、公安、财政、国土、建设、水务、林业、环保、旅游、房管、民族宗教、工商、消防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按各自职能和分工,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予以公布;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经名城保护委员会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景德镇戴家弄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Vol. 43/No. 06/Westleather景德镇戴家弄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保 更新 研究束晓丹(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摘 要: 戴家 市旧城南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街区,建筑聚集,居民 ,市场繁荣&戴家弄传统村庄作为陶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窑址村落特征&通过对 戴家 历 区进行调查,分析了该 区的 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 历 区 更新的 原则,寻求 出地域特色的历区&关键词:戴家弄;文化街区;街区 ;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D267.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1602 (2021) 06-0123 -02引言戴家弄周边历史街区作为陶瓷文明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这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同时拥有着较为的 化,具有艺术、 治、经济、文化、等价值&然而,,随着农村化 的加快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加之国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制度的不完善,很 村民选择拆迁,搬到的城市生活&随着村落数量减少,值保留的 拆建&周边历史街区 ,以沿江 为 ,后的 为纽带,把的 绿化,像 一样串联在该纽带上&游 在绿树成荫的现代化街区中,精心 的小品不断地,让人 无穷&人与环 互协调、人与自然的交流在这里充分的体现&生活在小区内,既感觉到现代生活的便,又到花园的浪漫温馨,带人们一种闹 静的生活&1景德镇戴家弄周边历史文化街区概述是浮梁戴姓从明朝开始聚集到此地,形成弄巷后,被称为 &当然,景德 最为人熟知是该地有残存窑址遗迹,由于经过许多年拆迁改建,所以窑址遗迹无法修复&但是可保护研究&笔者为现在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不宜拆迁, 是运用现代 段研究,追求与周边环协调,同时又不失的文化底蕴&德 山区太白园街道,南临站前路,北靠集贸市场,东 ,西至江东路&辖区积约0. 4公里,常约1500户、办公地点位于中山南路251号,面积约为35平米,文化设施场所约150米& 呈现,有拆迁后盖成高楼 ,有在原有基础上 ,特别是&2景德镇戴家弄周边历史文化街存在问题分2. 1新旧文化街建筑混搭,影响城市形象&景德周边历史文化街区列为保护价值的院落较少,大多都由村民自己规划翻修,考虑到村民并不了解文化保留与否,常常是怎么怎么 ,加上 户 偏中老年化现象严重,偏低,竞 力较弱,自身的生活 维持生计为主&所以, 内私搭 严重, 旧文化街 混搭,破坏了传统的院落结构,给人留下了新城区不像新城区,旧城区夹杂着 区的印象,同时,院落架腐坏、墙 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景德镇城市发展的互鬲虫

百 零八弄 ” 之说 , 其建 筑类型 主要有 民居 、 店铺 、 会馆 、 制瓷作 坊、 窑 房等。这里不仅 是城市的脉 络、 交通 的衢道 , 而且 是普通老百姓生 活的
场所, 更是 千年古镇 风 貌变迁 和 陶瓷历史 文化 发展的 重要 舞台 , 具有 非 常重要 的历史价值 、 人文价值 和艺术价 值。时至今 日, 景德镇老 城区 仍然 保留着大量 的古民居、 瓷作 坊, 和以它们 为元 素而串联起来 的老弄 堂。 主 要集中在南起小港 嘴, 北至观音 阎, 东起马鞍 山, 西至十八渡 、 三 闾庙 的范围 。 尽管 我们很难 再看到建 国以前完整的老 弄堂 , 但是, 能 够 在今 天见到分布之广、 数 量之多的老弄堂的城市 已经为数不多 了0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 人口增加和旧城区改造, 部分具有历史保护 价值的老弄堂受到破坏, 公共 基础设施逐渐陈旧, 交通 变得拥堵 , 空间环 境 日益局促, 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2 . 老 弄堂 传统 文化 保护 的 内容
老弄堂是景德镇城市发展的基础, 承载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 其丰 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正是老弄堂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内容。 按其存在形式主
要包括两部分: 有形遗产 ( 也称物质文化遗产, 如古民居、 古作坊 、 古窑房为 可采用混 凝土现 浇楼板等现代 建筑材料来 替代 。 保证建 筑结构上 的安 代表的老弄堂建筑、 古窑址、 陶瓷文物甚至弄堂格局、 空间秩序、 环境风貌 全, 使 古建筑满足现代防腐、 消 防安全 的要求 。 等) 和无形遗产 ( 也称非物质 文化遗产, 如制瓷工艺、 传统民俗等) 。 两者是
景德镇 陶瓷学院 薛圣
摘
要: 老弄堂是 景德镇 历史文化遗产 的重 要组成部分。 文章从 景德镇老 弄堂概况入手 , 分析老弄堂传统文 化保护的内容。 探讨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城市规划区内危旧房屋修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城市规划区内危旧房屋修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09•【字号】景府发[2012]14号•【施行日期】2012.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城市规划区内危旧房屋修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景府发〔2012〕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景德镇市城市规划区内危旧房屋修缮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12年9月26日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二年十月九日景德镇市城市规划区内危旧房屋修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市城市规划区内危旧房屋修缮行为,提高居民住房质量,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景德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危旧房屋修缮是指对市城市规划区内已建成的危旧住房(含农民居住房),在不超出原有面积,保持原有层数、结构、总高度,利用原同类材料且房屋外形保持原状的前提下进行维护的行为。
严格保护老建筑、风貌建筑和文物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房屋,修缮应当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第二章修缮的条件第三条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属A、B、C级危房或因年久失修、自然灾害等原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修缮,严禁擅自改建、扩建或重建。
(一)屋面漏雨的;(二)门窗整修(更换)、设施(包括上水、下水、通风等)及管线需拆换、改装;(三)地面起砂、空鼓、开裂严重需修补或重做以及室内外墙、顶棚抹灰空鼓、剥落,需重抹的;(四)外墙开裂和外鼓严重需修补或重做的;(五)屋顶需加隔热层的(不能超过1.2米);(六)其他不改变房屋原有结构、层数、总高度、基本原状需要修缮的情形。
景德镇老城区明清古建筑古街保护和改造研究

景德镇老城区明清古建筑古街保护和改造研究徐进;严颖;万美程【摘要】从古陶瓷工厂、书院、民宅建筑、祠堂建筑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景德镇老城区的特点,并对老城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老城区古建筑古街保护与改造设计的方向,以延续城市的文脉。
%From the ancient ceramics factory,academy,civil architecture,ancestral hall architectural and other aspects,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ld city in Jingdezhen,researched and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ld city,put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old streets,in order to continue the city context.【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00)024【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古建筑;价值;历史;保护【作者】徐进;严颖;万美程【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70 引言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城市。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在城市中心的古街区被要求向现代化城市快速过渡,古街区的严重孤岛化现象随之出现。
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不但使得古街区的环境受到危及,而且在古街区开发保护中面临的真正危机就是“古朴不在”,形成了“外壳尚存,内涵尽失”的空壳化现象。
『镇派建筑』的历史与未来——景德镇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景德镇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思考『镇派建筑』的历史与未来汪同茂1 田鸿喜2 崔 鹏2 翁彥俊1 白光华1(1、景德镇御窑博物院;2、景德镇陶瓷大学)“镇派建筑”特指中国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江南雄镇景德镇的建筑风格。
“镇派建筑”具有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的一般特征,但与二者以民居、宗祠、牌楼为主的建筑流派不同,它是以景德镇御窑厂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为范围,围绕窑业生产、商贸生活功能展开的,以窑砖为建筑材料特征,形成以窑房、作坊、前店后宅等生产生活和谐统一的一种建筑流派。
景德镇是一座以瓷器闻名天下的古老城市,有着上千年的制瓷历史。
由于中国传统建筑大多是木结构,极易受到破坏,经过时间的洗礼,大多已不复存在,能够保留下来的则更显得珍贵。
20世纪80年代专家对景德镇的民居建筑进行考察,在这次的考察中发现了明代中、晚期各种类型的世俗建筑共百余幢,包括民居建筑、祠堂、牌坊等,其中明代民居就有五十余幢,是继徽州与江苏东山明宅之后的重大发现,极具研究价值。
景德镇于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2020年荣誉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很大程度上,与景德镇市的历史城区还保存有不少具有景德镇特色的老街巷、历史建筑,以及仍在其中传承的陶瓷非物质文化有关。
然而,比较严峻的事实是,它们大部分都因为是砖木结构,管理和维护成本高,在经历了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自然或人为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灭失。
为保护历史街区,复兴千年古镇,打造城市名片,凸显城市文化特色,重塑镇派街区景象,见证景德镇的文脉传承,保护与规划好具有宝贵价值的“镇派建筑”城市风貌已成为一个极具重要性的研究课题,因此,对“镇派建筑”的抢救与保护已是迫在眉睫。
景德镇老城区俯瞰一、“镇派建筑”的形成原因景德镇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降水量1768.9mm,日照1968.5h,无霜期248d。